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午后昏沉(论文文献综述)
席崇程[1](2021)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基本框架和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其肾命学说对现代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以知识图谱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古籍进行研究,望能为现代文献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将知识图谱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对于孙一奎、赵献可和张介宾三人的研究,构建其肾命学说知识图谱。对于知识图谱的分析,以节点度、BC度量和人工判定确定肾命学说核心组成,并在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引入扎根理论和数据挖掘的方式。最后从哲学、医学两方面出发探讨三者肾命学说,以及其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发扬。对名老中医治疗腰痛的医案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腰痛的辨治特色,探讨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的应用。各个板块所涉及的主要数据挖掘算法详细如下。孙一奎:改进后关联规则、K-Means聚类、PCA降维赵献可:改进后关联规则、XGBoost张介宾:神经网络、贝叶斯信念网络名老中医:改进后关联规则结果1孙一奎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元气、命门、原气、三焦、真气、动气、肾。原气与动气同类,是人体之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原气与谷气共同构成元气,并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临床辨证多从元气入手,认为劳逸过度、疾病损耗、脾胃不足、人欲过度、滥用苦寒和邪气侵袭是导致元气不足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营卫不足、脏腑失养、经络异常、躯体异常、神志异常和三焦异常六方面论述元气不足导致的病症。治疗方面,除了戒除奢欲和日常调养保养元气,孙一奎还通过方药以复元气之不足。关于孙一奎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孙一奎补元气方剂108个,最常用剂型为汤剂;孙一奎补元气常用药物19味,常用药对18个,以温热药物和甘味药物为主。药物剂量方面,人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等核心药物用量之差较大,但是总体用量偏小。2赵献可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命门之水、命门之火、真阴、真水、元精、三焦、相火、真火、真阳、元气、肾阴、肾阳、肾。命门位于两肾之间,其性属火,为真君太极。命门以三焦为通道,主宰后天脏腑。命门水火作为先天之水火,位于两肾之中,二者互根互用,互相制约。相火与真阴为命门水火下一级的先天水火,相火为命门之火寄运于三焦的产物,并由命门之火主管;真阴为命门之水所化生,并由命门之水主管。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赵献可认为导致命门水火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奢之欲望,分而论述命门水火不足的表现与治法。关于命门火衰的表现,赵献可从元气不足、命门之火不归元、水液不化、冲任异常、脾胃阳虚、神光化生不足和真水偏盛七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关于命门水亏的表现,赵献可从冲任异常、后天失养、肾阴不足和相火离位四方面进行论述,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关于赵献可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相关方剂77个,赵献可补命门的主要治法体现在对六味丸和八味丸的加减应用。附子、熟地、芍药、肉桂、陈皮、人参对于赵献可补命门水火方剂贡献较大。3张介宾肾命学说的核心组成包括命门、元气、元精、元阳、命门之水、真阴、真气、命门之火、元阴、肾、真水、真阳、真精。命门之水火蕴藏于命门之中,属于先天精气的范畴。命门在人体为子户,兼备水火二性,作为一个中间环节,向上抽象出形而上的真阴,向下形成命门水火。真阴藏于命门,决定命门功能的发挥,嗜欲过度、气血失调、邪气侵扰和不合理治法可以导致真阴异常;命门在两肾之间,其气与肾相通,因此既可通过调节命门水火调补肾阴肾阳,又可补益肾阴肾阳恢复命门水火。张介宾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以真阴与命门水火为中心,而真阴的相关内容可以归入命门水火。张介宾认为嗜欲过度、外邪侵袭、不合理的治疗方法和肾阴不足会影响命门之水,先天不足、外感邪气、命门水盛、后天失养可以影响命门之火。治之之法,张介宾不仅通过戒除奢欲、艾灸等治法恢复命门水火,还自创新方,培补真阴命门。关于张介宾的处方用药经验,本研究一共纳入补命门之水方剂95个,补命门之火方剂152个,补益真阴方剂29个;张介宾补命门常用药物24个,形成补命门之水马尔科夫毯21条,补命门之火马尔科夫毯22条。张介宾补命门之水以平性药和甘味药为主,补命门之火以温热药和辛温药为主。4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方剂一共纳入284份,涉及7位名老中医的腰痛诊治病例,治疗18个西医疾病,共涉及常用药物39味,以温性药和甘味药为主。常用药对49个,以扎根理论的方式进行编码形成亚类别5个,类别2个。结论1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相关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并对知识图谱包含的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可以获取与传统文献研究方法相似的结论。而在症状、方药节点的处理上,以数据挖掘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节点进行分析,其信度和效度都十分可观。因此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中医古籍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切实可行。2孙一奎吸收“气一元论”的思想,借由《黄帝内经》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相关内容定义命门,并借“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命门以三焦为通道,发挥对后天的管控,构建起命门-三焦主水道系统和命门-三焦气化系统。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孙一奎构建起元气-原气(动气)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孙一奎以《黄帝内经》和理学相关理论构建病因病机,确定治法和指导养生,其处方思路大致可以分为温脾健运、补中兼温、补中兼升、脾肾双补和营卫同调五方面。3赵献可从《黄帝内经》、道家、《易经》等角度定义命门,并旁参阴阳学说为指导定义命门水火、真阴相火的相关内容。赵献可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津液代谢系统、命门之火-三焦阳气运行系统和命门之水-三焦神水运行系统。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对于命门火衰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八味丸进行加减,温补命门、补肾生脾、脾肾双补以益命门之火;对于命门水亏导致的病症,赵献可治之以六味丸进行加减,滋补命门、引火归原、滋阴降火、肝肾同调、脾肾同调以壮命门之水。4张介宾借无极定义真阴,以《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和哲学的相关概念定义命门,并以太极为指导,构建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同时张介宾借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并以太极、理气、精气和道器等相关概念定义命门与命门水火、真阴与命门之间的关系。在肾命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张介宾以理学和《黄帝内经》相关理论指导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治则治法的确立。张介宾将“补法”作为其调理命门之核心,视真阴亏损之程度,而分别采用补益真阴和峻补真阴的治法;补命门水火处方以药物阴阳属性为依据,调节真阴之动静而达到化生命门水火的作用。同时张介宾以精气学说作为切入点,补精以复命门之水,佐以补气“阳中求阴”;补气以复命门之火,佐以补精“阴中求阳”。5明代温补学派继承《黄帝内经》精气阴阳学说,进而构建肾命学说的组成以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继承《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以命门与肾的关系突出命门之重要地位,以三焦和相火为媒介将命门与后天联系起来;继承《黄帝内经》的温补思想,使其与肾命学说相佐为用;继承《黄帝内经》的病因病机理论,指导辨证与处方。6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最常用的治法为补肾、补脾、清湿热、除寒湿和活血。明代温补学派的肾命学说中以六味八味作为补肾基础方,脾肾双补等思想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腰痛的治疗效果显着。
范柳芳,孔令彪[2](2021)在《孔令彪教授从肝心论治高血压病经验拾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治标不治本。孔令彪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用药独特,临床疗效颇佳。其运用肝心同治理论包括重视肝心母子关系、认为失眠为百病之源、重在心平气和3个方面。其用药特点重视养心安神、清热解毒药物运用的同时重视根据年龄辨证用药。文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其经验。肝心同治经验方从整体辨治、治病求本、平肝养心,可明显降低血压,常不需服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张晓宁[3](2021)在《中医切诊技术在小儿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羽[4](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口腔及外阴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血管炎症性疾病,疾病发展至后期可累及多个系统。白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西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治疗上主要以局部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但西药大多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学从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出发,有一定的优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缓解使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历史悠久,其相关治疗经验代代相传,白塞病的中医药治疗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但目前尚无对于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系统的文献分析,归纳与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与现状,了解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及现状对于未来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及创新有重要意义,故本课题通过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大致规律与方向,为未来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提供临床及科研的参考。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丰富,本课题同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总结其用药方式和辨治规律,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整体规律与方向的基础上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的经验与学术思想,为临床上治疗白塞病提供参考。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二十年(2000-2020)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提供临床及科研的参考,并对周彩云教授临床治疗白塞病的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对周彩云教授临床诊治白塞病的经验进行探讨与总结,探索周师治疗白塞病的辨证思路与用药规律。3.研究方法3.1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对中医药治疗白塞病进行相关文献检索,通过阅读筛查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EXCEL及CiteSpace对文献中的内容(文献发表时间、刊载期刊、核心作者、文献类型、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与总结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发展与诊疗规律。3.2数据挖掘研究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西苑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白塞病患者,共纳入80例,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由周彩云教授本人诊治,整理记录信息完善的病例,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中医诊断与辨证治则、舌脉信息、方药等。通过数据挖掘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周彩云教授诊治白塞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的证型分布、药物频次、用药规律等,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总结周彩云教授诊治白塞病的学术经验。4.研究结果4.1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4.1.1文献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330篇文献,其中名医经验78篇,病例报道35篇,临床研究115篇,实验研究6篇,理论研究64篇,综述类27篇,文献研究5篇;年度发文量虽然较为波动,但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有两个明显的峰值,分别是2008年和2010年;根据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分析文献发文地区分布,330篇文献分别分布在我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其中排名前十的地区为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广东省、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及辽宁省;纳入的330篇文献分别分布在119种期刊中,刊登文献量排名前十的文献分别为新中医、中医杂志、四川中医、河北中医、风湿病与关节炎、山东中医杂志、中医研究、中国民间疗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及陕西中医。4.1.2中医辨证与用药特征因综述类文献中涉及到的辨证分型及用药与名医经验类、临床研究类等类型文献内容有相同之处,故综述类文献仅用于分析文献基本特征,不用于辨证及用药特征的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及用药特征的文献共303篇。纳入的303篇文献中,辨证分型出现的证型频次共计185次,共74种不同证型,将74种不同证型提取其关键词进行分类,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阴虚、热毒、脾虚、血瘀、阳虚、气虚、肝郁、气滞、心火亢盛、血虚、血热;白塞病的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其中涉及到内治法的文献共234篇,外治法9篇,内治法结合外治法60篇;白塞病内服汤药分为专方(自拟方)和验方,其中急性期验方使用频次最高的十种方剂为甘草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五味消毒饮、清胃散、赤小豆当归散、导赤散、黄连解毒汤,专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十味中药分别为生甘草、黄柏、黄芩、黄连、生地黄、当归、土茯苓、金银花、牡丹皮、赤芍;疾病缓解期验方使用频次高于两次的方剂为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参苓白术散、赤小豆当归散,专方使用的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十味中药分别为:茯苓、白芍、白术、当归、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麦冬;外治法中,熏蒸外洗方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依次为: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冰片、黄连、白及等;针灸选穴选择频次较高的穴位分别为:合谷、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4.2数据挖掘研究结果4.2.1患者一般情况周彩云教授诊治的80个病案中,男性有36例,女性有44例,男女比例为1:1.22。年龄大多分布在20-60岁之间,占病例总数的83.8%。4.2.2患者基本症状纳入的白塞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82.1%)、关节痛(27.4%)、眠差(23.8%)、生殖器溃疡(22.6%)、纳差(15.5%)、结节性红斑(15.5%)、咽痛(14.3%)、面部痤疮(10.7%)等;舌象主要为舌红(60.0%)、舌淡红(26.35%)、舌暗(17.5%)、齿痕舌(13.8%);舌苔主要为苔黄腻(37.5%)、苔白(31.3%)、苔白腻(12.5%)、苔薄白(12.5%)、苔薄黄(7.5%)等;脉象主要为脉沉细(42.5%)、脉滑(27.2%)、脉弦(10.0%)、脉滑数(10.0%)、脉细(10.0%)、脉数(10.0%)等。4.2.3辨证及用药规律纳入的白塞病患者主要辨证分型为湿热内蕴(61.3%)、脾虚湿困(13.8%)、气阴两虚(8.8%)、阴虚湿热(6.3%)、肝胆湿热(5.0%)、热毒蕴结(3.8%)等;主要治法治则为清热利湿(67.5%)、健脾利湿(12.5%)、益气养阴(8.8%)、滋阴清热(7.5%)、清热解毒(6.3%)、清肝泻火(6.3%)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金银花(90.5%)、生甘草(86.9%)、玄参(84.5%)、茯苓(78.6%)、当归(72.6%)、赤芍(65.5%)、牛蒡子(63.1%)、生薏苡仁(61.9%)、大青叶(50.0%)、浙贝母(47.6%)、芦根(45.2%)、白茅根(42.9%)、百合(41.7%)、蒲公英(39.3%)、黄连(31.0%)等;基于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8味,分别为金银花、玄参、赤芍、当归、生甘草、牛蒡子、茯苓、生薏苡仁,并得出65组高频药组,频次较高的药组分别为金银花-玄参、金银花-甘草、玄参-甘草、金银花-玄参-甘草、玄参-当归等;基于熵方法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得出16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黄芩、胖大海、木蝴蝶,白茅根、瓦楞子、大青叶,白茅根、赤芍,炙甘草、甘草、玄参、蒲公英、郁金、酸枣仁等,及8个新方组合,分别为黄芩、胖大海、木蝴蝶、大腹皮,白茅根、瓦楞子、大青叶、海螵蛸,白茅根、瓦楞子、赤芍、海螵蛸等。5.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330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白塞病的发病与湿毒、脾虚等病因密切相关,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缓解期以补脾益肾养阴为主,通过对80个周师临床治疗白塞病的验效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周师临床诊疗白塞病,主要从湿、热、毒三邪入手,认为白塞病的关键病机为湿热毒蕴,脾虚湿困,瘀血贯穿始终,治疗大法为清热解毒、健脾祛湿、活血化瘀。在临床用药方面,周师以四妙勇安汤为基础方加减辨证治疗。
邱欣苑[5](2021)在《自拟安神饮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客观的评价自拟安神饮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减轻痛苦。方法:本研究观察病例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厦门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的病人。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予“自拟安神饮”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完成1个月后进行随访。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观察及记录有无不良反应,评价自拟安神饮的有效性。结果:1.入组的70例患者,其中68例病人完成了整个试验,两组各脱落1例,脱落率为2.86%。2.治疗前,两组间的性别、年龄、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PSQI量表评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观察组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44.1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4周后,两组PSQ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均较前降低(P<0.05)。PSQI量表中各项目组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改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更具有优势(P<0.05);中医证候评分中各项目组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改善睡眠状况、纳呆便溏,肠鸣矢气,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更具有优势(P<0.05)。5.治疗后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观察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PSQI评分较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SQI量表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1.自拟安神饮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临床疗效切实有效。在降低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及改善总体临床疗效方面均比单独采用阿普唑仑更具优势。2.根据随访结果,自拟安神饮组停药1个月后的睡眠状况和中医症状改善仍优于阿普唑仑片组。
李萍[6](2021)在《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阐述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的机理,总结出陈教授遣方施针的规律,为颈椎病的中医诊疗提供参考;通过观察颈椎病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表(NDI),来探讨陈教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查阅,分析从湿论治颈椎病的合理性。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病例,总结陈以国教授治疗颈椎病的用药特点、取穴规律。3.选择典型临床病案进行具体探析。4.通过收集陈以国教授治疗颈椎病患者的门诊病历和对患者本人进行的问卷调查,选取陈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患者30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陈以国教授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病机十九条--诸颈项强,皆属于湿。”认为在引起颈椎病的风、寒、湿等多种致病因素中,湿邪致病最易被忽视,因其起病隐匿,不易察觉,性质粘腻、重浊,病程缠绵不愈,致病广泛,易合并他邪,导致病证复杂多变。且湿邪致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无论内湿、外湿,均以脾虚为本,治疗以健脾祛湿通络为治则。采用针药结合疗法,中药汤剂以羌活胜湿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针刺取大椎、天柱、身柱、建里、天枢、天宗、肾俞、飞扬等为主穴,临床疗效显着。2.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治疗后有效率为86.67%;颈痛明显缓解,颈椎功能障碍也明显改善,治疗后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和NDI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为P<0.05,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1.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颈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证明治疗理念和方法有效可靠。2.从湿论治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遣方用药施针有规律可循,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魏鹏辉[7](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朱宏敏[8](2021)在《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文中认为年谱除了记载谱主的生平事迹和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要事件外,还会留下他们有关疾病、身体情况和医疗就诊信息的记录。因此,对这些疾病信息进行整理,有助于了解病患及病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采取的应对策略、对患病成因的解释,以及医者和病者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选取社会转型时期的清末民初为切入点,以士人年谱中有关病人疾病体验与医疗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历史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疾病与医疗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和论述。对年谱中出现的有关疾病记录进行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病人既受流行性传染病的危害,又有一些常见慢性病时常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困扰,对疾病的感知与描述还缺乏清晰地认识,诸如只提及病症却无法指出所患何病。从治愈疾病的结果来看,这一时期的医者水平仍相当有限。在致病成因中,关于对病者患病缘由的描述,可以获悉他们对病因的认识更多的与自身生活境况和社会环境有关。在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时代的这种剧烈的变动并没有像在历史书写中那样描写的波澜壮阔,而是透过这些简洁文字的记录,发现因罹患疾病,他们原有生活方式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的工作无不受着影响。当疾病来临时,病人的治疗措施包含五种情况。一是延请名医良医和西医医者,这一类病人倾向于看重医者的口碑和专业的医术。在择医选择上,中西医并治的医疗举措,表明西医医疗人员和医院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医疗空间和医疗行业。二是在他人推荐中,病人是通过人际网络的关系寻找合适的医者,清代医学知识的传播和医学书籍的编撰出版,为病人接触和学习医药知识在自行医治上带来了便利。三是民俗疗法广泛存在于乡土社会中,病人往往是在医药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求神、祷天、庙观求方等方式治疗疾病。四是亲属对病人的医疗救护与官方倡导的主流文化意识分不开,儒家孝道的伦理思想渗透在家庭伦理的医护活动中,记录的文本展现了侍疾中孝子和孝妇的形象。此外,在家庭医疗照护中,涉及到了男女性别分工的差异,女性的照顾对象较为多元,患病的亲人几乎全部囊括在内,而男性多为父母为主。五是病人通过环境疗养、饮食调理、温泉疗疾、读书养心、静坐导引等养生方式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众多的医疗选择中,病者治疗疾病的行为并无先后之分,在选择上是自主且多元的。在医病互动中,病人及其家属并不是被动接受医生的治疗,频繁地择医、换医、群医共诊的现象时有发生,最终决定治疗方案的往往是病家。反观现代病人就诊情况,因医疗体制和医学发展水平的巨大变化,使得病人的声音在现代医疗模式中逐渐消失。在科学主义话语权的影响下,因医学的权威性和医生的专业性使得病人过度依赖和尊崇医生的治疗,缺乏与医生的互动,自身参与意识不强。而在清末民初时期病人不是没有发声的机会,面对多元的医疗选择和医疗市场的鱼龙混杂,对病家而言是增加了选择的困难性,延请庸医是病家无奈的选择。对此采取的则是更为谨慎的态度,影响了病人的求医愿望。
夏榆[9](2021)在《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文中认为让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一个混合体飞马和驭者——柏拉图1灵魂的空间仿佛是复调与多声部混响的密室。这是他的观想也是他的体察。他读到过古希腊先知柏拉图对灵魂的比喻。如果灵魂是完美的,羽翼齐全,它就像高天翱翔,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而不完美的灵魂则失去它的羽毛,在飞行中跌落,最后碰到坚实的大地才安顿下来。他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灵魂。他这么想。
潘逸炜[10](2020)在《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陀山作为东亚闻名的观音圣地,其空间营造融入了自宋元至今的历时性想象,且受到自然环境、传说故事、宗教习俗和仪式的影响,作为典型圣地景观的空间建构问题有着独特的研究意义。论文运用古典文献、历史图像、地理与空间现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普陀山的自然场所特征、传说所构建的圣地意义和景观空间格局的历时性变迁,揭示其自然地形形成的多层围合关系如何与源于传说的圣迹空间融通进而使观音朝圣中心的地位深入人心,从而揭示空间叙事是普陀山圣地实践的中心。全山景观格局从宝陀观音寺的单一中心到与海潮寺构成的前后双中心,再到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共同构成了空间叙事骨架;传奇故事的追录、景点的命名、以洞穴为中心的感应附加和清代普陀山十二景名称及图像的确定使景观的意义被强化,实现了由凡到圣的转变,从而构成了空间叙事的血肉;连接各景点的香道作为空间叙事的线索,伴随拜山行脚的游行方式,起到进香导引和叙事编排的作用,控制情节的发生顺序和整体节奏。景观实践是达到空间叙事的手段,论文探索各主要节点的营造手法和规律,为普陀山景观营造中的特殊之处寻找合理解释,并揭示近当代民间主导的景观创制对完善和接续空间叙事的意义,同时洛迦山作为圣地的微缩品也纳入了朝山系统,且圣地印象一直在持续建构与变化中。本研究以普陀山作为个案研究,从景观时空变迁及空间叙事展开的角度揭示观音圣地空间和意义互动建构的进程与特征,为中国传统圣地的景观学研究、佛教本土化与景观空间交互影响等领域提供方法参考和借鉴。
二、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午后昏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午后昏沉(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明代温补学派概述 |
2 肾命学说的基本内容 |
3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小结 |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
2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
3 小结 |
综述三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 |
3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应用问题及解决建议 |
4 小结 |
综述四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1 扎根理论在中医应用现状 |
2 扎根理论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问题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知识图谱构建 |
1 数据来源 |
2 抽样方法 |
3 本体构建 |
4 知识抽取 |
5 消歧技术 |
6 知识补充 |
7 剂量换算 |
8 核心组成确定 |
9 图数据库构建 |
10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
第二节 知识图谱分析 |
1 可视化展示 |
2 扎根理论编码 |
3 数据挖掘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元气不足内容展示 |
5 补元气用药特点 |
第二节 以藏象和儒道相关概念定义命门 |
1 借太极阐释命门特征 |
2 以气一元论定义命门所指 |
3 以藏象理论、道教和《易经》确定命门位置 |
第三节 基于精气学说构建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命门-肾主呼吸系统 |
3 命门-肾主后天系统 |
第四节 基于三焦的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命门-三焦-膀胱主水道系统 |
2 命门-三焦气化系统 |
第五节 基于“气一元论”和“理一分殊”的元气-原气思想 |
1 元气真气所指为一 |
2 元气原气所指不同 |
3 原气动气所指相同 |
第六节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相关理论指导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1 以《黄帝内经》“劳伤”与理学“人欲”构建病因病机 |
2 以《黄帝内经》治则和理学“革尽人欲”构建治法 |
3 以《黄帝内经》与哲学、道教“真气”指导养生 |
第七节 基于元气理论的辨治思路 |
1 温脾健运 |
2 补中兼温 |
3 补中兼升 |
4 脾肾双补 |
5 重营卫气血 |
第八节 孙一奎肾命学说总结 |
1 孙一奎肾命学说框架 |
2 孙一奎以元气为纲的辨治特色 |
第三章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经验 |
第二节 以精气、藏象和哲学定义命门 |
1 以精气学说将命门与肾相连 |
2 以真君真主、太极定义命门人身之主 |
3 以“中道”“坎卦”和“小心”确定命门位置 |
4 以命门指导养生 |
第三节 以阴阳为指导阐释先天水火 |
1 医哲范畴下的阴阳 |
2 以阴阳理论构建先天水火 |
3 以阴阳理论阐述先天水火关系 |
4 以阴阳理论指导先天水火的临床应用 |
5 以阴阳理论形成“重阳”特色 |
第四节 基于“理气”与藏象阐释命门-命门水火-肾系统 |
1 基于理气关系构建命门与命门水火的关系 |
2 从藏象理论阐释先天水火-肾内容 |
第五节 借三焦构建命门-三焦先后天系统 |
1 三焦概念 |
2 命门-三焦-膀胱的津液代谢系统 |
3 命门之火-三焦-相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4 命门之火-相火-君火的阳气运行系统 |
5 命门之水-三焦-神水的神水运行途径 |
第六节 肾命学说下的命门水火应用 |
1 八味丸处方思路 |
2 六味丸处方思路 |
第七节 赵献可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赵献可肾命学说框架 |
2 赵献可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四章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 |
第一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结果 |
1 知识图谱结果概述 |
2 肾命学说内容展示 |
3 肾命学说核心内容展示 |
4 命门水火异常内容展示 |
5 补命门水火用药特点 |
第二节 借无极定义真阴 |
1 真阴类似无极 |
2 真阴之象在形体 |
第三节 以藏象和太极定义命门 |
1 以藏象定义命门形而下内容 |
2 以哲学构建命门形而上的内容 |
第四节 以太极定义命门-命门水火-阴阳系统 |
1 以太极定义命门主宰后天 |
2 以太极定义命门水火为阴阳之根 |
第五节 以藏象理论构建真阴-命门-肾先后天系统 |
1 真阴藏于肾与命门 |
2 命门主肾 |
第六节 借“道器”、太极动静定义先天关系 |
1 命门与命门水火关系 |
2 真阴与命门关系 |
第七节 以理气阴阳阐释命门水火之关系 |
1 以理气为框架阐释命门与命门水火 |
2 以阴阳精气阐释命门水火之联系 |
3 以重阳思想定义命门之火的重要性 |
第八节 以理学和《内经》指导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
1 以“过用”指导认识病因病机 |
2 将“灭人欲”作为真阴命门异常基本治则 |
第九节 肾命学说下的真阴、命门应用 |
1 真阴之治分缓急 |
2 命门水火重精气动静 |
第十节 张介宾肾命学说研究总结 |
1 张介宾肾命学说框架 |
2 张介宾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五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研究内容讨论 |
第一节 医哲互参构建基本框架 |
1 哲学思想为划分先后天之依据 |
2 医学思想是肾命学说成形之保证 |
3 医哲相合服务肾命学说临床应用 |
第二节 以阴阳学说作为基础,辅以精气 |
1 以阴阳学说决定肾命学说的组成 |
2 以精气学说对肾命学说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重阳思想与肾命学说互补互用 |
1 重阳思想贯穿于肾命学说 |
2 肾命学说为重阳思想提供理论支持 |
第四节 重视命门与脏腑的相关性 |
1 肾与命门理论相关 |
2 补肾以复命门之不足 |
3 温脾以助补肾 |
第五节 三者肾命学说特色 |
1 三者肾命学说框架比较 |
2 孙一奎肾命学说重元气 |
3 赵献可肾命学说重水火 |
4 张介宾肾命学说重水火精气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发扬 |
第一节 对《黄帝内经》中精气阴阳学说的继承发扬 |
1 天人相应理论 |
2 精气学说 |
3 阴阳学说 |
第二节 对《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与肾 |
2 脾与肾 |
3 三焦与相火 |
第三节 对《黄帝内经》温补思想的继承发扬 |
1 温补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 |
2 处方思路来源于《黄帝内经》 |
第四节 对《黄帝内经》病机治法的继承发扬 |
1 命门之不足源于“过用” |
2 保命门之关键在于防止过用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举隅 |
第一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流程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结果 |
1 数据基本情况 |
2 jaccard相关系数结果 |
3 定量研究结果 |
4 扎根理论研究结果 |
第三节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腰痛辨治思路 |
1 扶正以治本 |
2 驱邪以治标 |
3 现代名老中医与明代温补学派诊治相似之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孔令彪教授从肝心论治高血压病经验拾萃(论文提纲范文)
1 肝心论治思路 |
1.1 重视肝心母子关系 |
1.2 认为失眠为百病之源 |
1.3 重在心平气和 |
2 用药特点分析 |
2.1 重视养心安神药物的运用 |
2.2 注重清热解毒药物的运用 |
2.3 重视根据年龄用药 |
3 验案举隅 |
4 结语 |
(4)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白塞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白塞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 白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白塞病的临床表现 |
1.4 白塞病的诊断 |
1.5 白塞病的西医治疗 |
1.6 小结 |
2. 白塞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病名溯源 |
2.2 古籍中的病因病机 |
2.3 现代医家对狐惑病病因病机探讨 |
2.4 中医药治疗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 |
1. 研究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排标准 |
1.3 确定分析类目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文献筛选报告 |
2.2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时间分布及增长规律 |
2.3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地区分布 |
2.4 中医药治疗白塞病文献的期刊分布 |
2.5 核心作者 |
2.6 关键词共现 |
2.7 中医证型分布 |
2.8 中医治疗基本情况 |
2.9 中医药治疗的具体运用 |
3. 讨论 |
3.1 白塞病相关文献的整体状况分析 |
3.2 中医治疗白塞病状况分析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对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探讨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排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数据挖掘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信息 |
4.2 症状频次 |
4.3 舌脉频次 |
4.4 辨证分型 |
4.5 治法治则频次 |
4.6 药物频次 |
4.7 四气、五味、归经频次 |
4.8 高频药物使用剂量 |
4.9 数据分析 |
5. 讨论 |
5.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2 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临床经验探讨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自拟安神饮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例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项目及指标 |
2.4 疗效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疗效性观察项目比较 |
3 实验结果 |
3.1 治疗前后,两组 PSQI 量表各因子及总评分比 |
3.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量表各项得分及总积分比较 |
3.3 治疗后,两组在PSQI、中医证候量表的组间比较 |
3.4 两组疗效比较 |
4 随访观察结果 |
4.1 治疗后与随访1 个月PSQI量表评分比较 |
4.2 治疗后与随访1 个月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 随访 1 个月后 PSQI 量表评分总有效率比较 |
5 不良反应评价 |
6 安全性评价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失眠的病因病机 |
1.2 失眠的治疗 |
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
2.1 不寐的病因病机 |
2.2 不寐的治疗 |
3 肝郁脾虚型失眠症 |
3.1 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病机 |
3.2 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表现 |
3.3 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治疗 |
4 自拟安神饮组方分析 |
4.1 组方依据 |
4.2 配伍分析 |
4.3 单味药功效及药理学分析 |
5 量表选择分析 |
6 给药疗程 |
7 随访时间 |
8 统计结果分析 |
8.1 对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 PSQI 量表评分的影响 |
8.2 对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影响 |
9 不足与展望 |
9.1 存在的不足 |
9.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对肝郁脾虚型原发性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的经验总结 |
1 湿邪致病的机理 |
2 陈以国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 |
3 验案举隅 |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颈椎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8)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选题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种类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常见呼吸道疾病与消化道疾病 |
第三节 咯血或吐血 |
第四节 其他疾病 |
第二章 士人年谱所见致病原因 |
第一节 外部环境侵袭 |
第二节 情绪失衡与饮食不适 |
第三节 笃信鬼神与天命 |
第四节 过度劳累 |
小结 |
第三章 士人年谱所见治疗措施 |
第一节 延请专业医者 |
第二节 他人推荐或自行医治 |
第三节 民俗疗法 |
第四节 亲属救护 |
第五节 养生 |
小结 |
第四章 士人年谱所见医病互动 |
第一节 病家掌握医疗的主导权 |
第二节 医者的应对策略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士人年谱所见疾病病例一览 |
附录二:士人年谱所见药方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0)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 |
1.2.1 深化对名山景观时空体验的研究 |
1.2.2 构建以普陀山为代表的佛教圣地景观学研究思路 |
1.2.3 拓展佛教建筑和景观的历史研究视野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普陀山 |
1.3.2 空间叙事 |
1.3.3 景观实践 |
1.4 研究现状 |
1.4.1 圣地景观营造相关研究 |
1.4.2 观音本土化与进香相关研究 |
1.4.3 普陀山历史和空间格局相关文献与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观音圣地:补陀洛迦地理位置的变易 |
2.1 佛经中的观音与补陀洛迦 |
2.1.1 补陀洛迦在佛经中的位置 |
2.1.2 佛经中补陀洛迦的景观特征 |
2.1.3 补陀洛迦作为真实位置的出现 |
2.2 妙善公主传说与汝州香山寺 |
2.2.1 观音经典在中国本土的接纳和演绎 |
2.2.2 妙善公主:中国民间的观音菩萨 |
2.2.3 “香山模式”:观音祖庭汝州香山寺的出现 |
2.3 杭州上天竺寺与白衣观音 |
2.3.1 白衣观音感应与上天竺寺创建 |
2.3.2 “上天竺模式”的成熟:从碑刻到《香山宝卷》 |
2.3.3 上天竺寺与普陀山 |
2.4 普陀山的自然神性与传说构建 |
2.4.1 疑经中的观音本生与补陀洛迦 |
2.4.2 多层围合的神性场所 |
2.4.3 传说的历时性叠加 |
2.4.4 “普陀山模式”的传播与复制 |
2.5 布达拉宫:第二普陀山 |
2.5.1 三怙主圣山与《西藏镇魔图》 |
2.5.2 从森康噶布到布达拉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从单一中心到三大寺的叙事骨架 |
3.1 宝陀观音寺的单中心叙事 |
3.1.1 从宋代宝陀观音寺到观音道场的确立 |
3.1.2 宝陀观音寺与潮音洞形成的初期景观结构 |
3.1.3 《补陀落山圣境图》中的初期圣地叙事 |
3.2 晚明镇海禅寺建立后的双中心叙事 |
3.2.1 大智真融和“宝陀寺风波” |
3.2.2 前后寺的历史兴废和殿堂格局 |
3.2.3 从海潮庵到观音别院:寺院结构的复制与互补 |
3.2.4 “补陀洛迦山总图”和“普陀山图”反映的圣地格局变化 |
3.3 慧济禅寺的兴起与晚清三大寺格局的确立 |
3.3.1 从慧济庵到慧济禅寺 |
3.3.2 慧济禅寺的殿宇及格局特征 |
3.3.3 普陀山山境图反映的圣地格局 |
3.4 景观叙事的序列和主题 |
3.4.1 明清时期的观音与弥陀净土信仰 |
3.4.2 《普陀宝卷》与普陀山空间的民间想象 |
3.4.3 景观叙事序列和净土次第因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神圣化:叙事的血肉 |
4.1 传奇故事的空间演绎 |
4.1.1 从“梵僧燃指”“慧锷开山”到潮音洞灵感中心地位的确立 |
4.1.2 井——本土仙道传说的“物证” |
4.1.3 短姑道头:从“神迹”到“胜迹” |
4.2 景观的命名:空间由凡转圣的标志 |
4.2.1 山峰命名的来源 |
4.2.2 岛礁的命名与圣地发轫传奇 |
4.2.3 景点的命名与传奇的发展 |
4.3 洞穴景观的特殊感应与神圣性 |
4.3.1 自然的观瞻中的灵感示现 |
4.3.2 丹洞、礼佛洞和修行洞 |
4.4 普陀山十二景的意义与图像 |
4.4.1 普陀山十二景的文学描述 |
4.4.2 普陀山十二景图像的定形与传承 |
4.4.3 普陀山十二景的近当代流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为叙事线索的香道 |
5.1 路径导引与情节编排 |
5.1.1 单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2 双中心叙事时期的香道 |
5.1.3 慧济禅寺兴起后的香道 |
5.1.4 香道发展模式与景点组织关系 |
5.2 香道的组景设计与进香体验 |
5.2.1 登岸:短姑道头埠 |
5.2.2 翻山:妙庄严路 |
5.2.3 越岭:香华街——几宝岭——玉堂街 |
5.2.4 登高:香云路 |
5.3 香道的命名及文字景观 |
5.3.1 香道命名的寓托性意义 |
5.3.2 香道沿线文字景观的内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圣地景观的近当代演绎 |
6.1 民间主导的圣地景观实践 |
6.1.1 太子塔的修建和海岸牌坊的建成 |
6.1.2 印光法师住锡与道场影响力的扩大 |
6.1.3 民国和1980年代后的民间力量 |
6.2 中兴与圣地意义的接续 |
6.2.1 全山方丈妙善长老中兴普陀 |
6.2.2 露天南海观音像建成的特殊意义 |
6.2.3 思想变革中的传统礼俗和仪式 |
6.3 洛迦山:普陀山的“下山” |
6.3.1 洛迦山作为圣地附属地的出现 |
6.3.2 洛迦山叙事意义的建构 |
6.4 现代交通方式下朝山体验与空间的变化 |
6.4.1 轮船时代的来临 |
6.4.2 岛内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
6.4.3 游山线路的固化与寺庵景点的减少 |
6.5 旅游和传媒兴起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6.5.1 民国旅游中景观叙事的弱化 |
6.5.2 商业化的反思与当代旅游空间特征 |
6.5.3 传媒出版物影响下的圣地印象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余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讨论的方向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普陀山岛地理信息基础资料 |
附录二 《华严经》善财童子访补陀落迦文本比较 |
附录三 佛经中补陀落迦景观的相关文本 |
附录四 普陀山三大寺发展年表 |
四、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午后昏沉(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温补学派肾命学说及其对《黄帝内经》继承发扬的研究[D]. 席崇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孔令彪教授从肝心论治高血压病经验拾萃[J]. 范柳芳,孔令彪. 光明中医, 2021(13)
- [3]中医切诊技术在小儿临床应用的研究[D]. 张晓宁.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及数据挖掘探讨周彩云教授治疗白塞病经验[D]. 张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5]自拟安神饮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 邱欣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陈以国教授从湿论治颈椎病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分析[D]. 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清末民初士人年谱所见疾病与医疗研究[D]. 朱宏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9]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J]. 夏榆. 作品, 2021(02)
- [10]普陀山圣地景观空间叙事及实践[D]. 潘逸炜.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