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徐世澄[1](2021)在《从一大到八大:古巴共产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1965年古巴共产党成立。10年后,古共于1975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大"),并于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2011年、2016年和2021年先后召开了第二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代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推动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建党56年来,古共通过不断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一直保持着党的先进性并不断巩固其执政地位。古共能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适时修改党纲和党章。在新形势下,古共坚持马列主义和马蒂思想,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对军队和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古巴不变"颜色"。古共根据形势的发展,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调整古巴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坚决反击美国的贸易禁运、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颠覆活动,经受住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古共领导古巴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更新"经济和社会模式、发展对外关系中取得了显着成就。
宋铁勇[2](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指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汪炜[3](2019)在《东南亚“全球城市”环境治理的多层次国际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描述和解释了全球化时代东南亚全球城市环境治理的多层次国际合作机理,并以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全球城市——雅加达和马尼拉为案例,分析了它们是如何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开展城市环境治理。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内分权改革深刻影响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央地关系,并逐渐影响到各自国家首都的城市发展与规划,进而影响了城市环境治理格局。通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雅加达和马尼拉逐渐成长为全球城市。在经济参与了全球体系分工的过程中,城市治理体系也吸纳了国际行为体的参与,由此,两座城市被多类型的国际行为体卷入到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当中。为应对严重的环境危机,雅加达与马尼拉分别在城市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跨国城市网络层面开展了与多种国际行为体的合作,这些国际行为体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国际政府间组织、非政府间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等。在城市层面,以“主体治理”的形式充分发挥城市的主体作用;在国家层面,城市接受国家“自上而下”的授权治理形式,在多个方面配合整体的环境治理;在区域层面,东盟在法律政策设置和开展创新项目上,为城市的环境治理提供多类型的服务;在跨国城市网络层面,跨国城市网络协调内部资源、动员外部资源,就雅加达和马尼拉较为集中的环境问题开展合作治理。在四个层面上与多样的国际行为体的合作即使不能完全治理两座城市的环境问题,但最少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在全球治理时代,没有什么行为体能与其他行为体相区隔,多层次国际合作是全球治理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多层次国际合作能够将城市环境治理、国家环境治理与全球环境治理相联系,打通国内与国际的治理界线。以C40和ICLEI为代表的全球性跨国城市网络和以Citynet为代表的区域性跨国城市网络给雅加达和马尼拉带来一种新的治理体验:无中心,扁平化,高度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与议程设置帮助雅加达和马尼拉接触到国际最为先进的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并且将“自上而下”的政府环境治理体系与“自下而上”的公民社会环境治理体系勾连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体现东南亚全球城市外交的最新方式。多层次国际合作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新型治理模式,注重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结合起来,通过对城市社区和公民社会的培育来消弭内外政治治理的“鸿沟”,确保将城市环境治理目标与国家治理的议程结合起来,推进绿色城市主义理念的落地生根,进而在东南亚地区创造出城市发展的绿色命运共同体。
许正[4](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陶越英[5](2015)在《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共产党1986年在越南开启并实施了革新开放的进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面对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集中探讨1986年至今近30年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转型及经济问题,目的是总结经验,更好地直面挑战,探寻越南未来发展新路子,实现越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0年来,越南面临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本文在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分析越南近30年来经济模型转换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回顾和综述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有关越南革新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越南在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实践以及处理二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对越南革新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作了深入剖析,借鉴相同经济体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经验,结合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越南革新开放,建立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目的是实现越南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本文结构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标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模型转换和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第三章集中对越南近三十年来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总结国际上有关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对与越南相似的经济体如中国、原苏联以及原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比较,吸取相应的经验,以便不断完善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型。第五章对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估。第六章提出促进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是较系统地论述了越南的革新开放进程及其阶段特征;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本质作了分析;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改革绩效作了评价;提出了深化革新开放的相关建议。
田刚健[6](2014)在《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艺与文化政策是一个国家执政党及其政府就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某些重大问题所提出理念化、制度化和行为化的政治主张,是国家意志与核心价值在文艺和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在反思苏联时期文化专制主义和俄罗斯联邦建立初期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以“新俄罗斯思想”为核心理念,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为价值诉求,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立法依据,以文化立法基础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以若干纲领性文件为发展规划和导向,以文艺奖项和文艺教育为辅助的文艺和文化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为实现和推进国家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意图搭建了总体框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诉求的传达、贯彻和执行提供了保证。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深植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精神中,彰显着这一横跨欧亚大陆传统强国的现代化强国诉求、宗教信仰和民族个性,是“新俄罗斯思想”在意识形态及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它一改前苏联直接命令和叶利钦时期放任自流的作法,以间接引导和规范甚至渗透等形式实施,以恢复俄罗斯帝国传统、重塑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繁荣文艺产业、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加强制定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为导向规范保障,以加快推动和新型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和强化俄罗斯民族经典文艺作品的国民教育为主要措施,从而实现在政治上重构国家意识形态、经济上构建文化产业体系、社会管理上塑造新型公民社会、外交上实行大国文化推广的主要政治意图,从而有效破解了俄罗斯政治经济转轨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文化难题和文化障碍,为俄罗斯重新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制定国家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王志凯[7](2013)在《升迁好事“逼走”退役军官》文中指出我国各级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发展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在1999年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上指出:"几十年来,中国供销合作社已经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在为农服务,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城乡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作为掌握着巨大涉农资金的"大管家",供销合作社内部
陈婉玲[8](2008)在《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西方合作社思想经由怀揣救国救亡大志的知识分子的传播传入中国,由此兴起的中国合作社运动最初为民间私人倡导,渐为救灾恤贫的工具,次始为党纲,终成为国策。以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为界,1927年之前合作社运动为民间自发活动期,合作社被民间人士视为救灾恤贫的工具和社会改造的手段,合作社运动处于自生自灭状态;1927年之后,合作社原理以及民间合作社实践因与政府三民主义治国理念发生契合,合作社运动进入政府合作政策发展期,并逐渐成为一种政府主导、政府与民间合力推进的自上而下社会运动。运动催生立法。为规范合作社运动的有序开展,民国政府于1934年以德、日合作社法为依据,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合作社法》,并紧锣密鼓地着手实施。但动荡的社会背景制约了《合作社法》的正常运行,而立法与本土资源的脱节又使得法的施行出现明显的绩效不足。本文以民国合作社运动的发展轨迹为基本线索,围绕民国《合作社法》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揭示其孕育的社会基础,并通过对《合作社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实施效力的考察,分析影响法的绩效的主要因素,试图以此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提供有益的警示。文章包括导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导论,介绍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以及写作的初衷,阐述了自己以绵薄之力试图推动经典合作社理念在我国的回归的写作目标和填补合作社立法史研究空白的研究价值。第一章,合作社源流考察。通过追根溯源,考察源于西方的合作社的发展轨迹以及制度内核,为研究民国合作社立法做好制度背景铺垫。本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合作社起源——欧洲产业革命的特质进行分析,指出经济上弱者的形成是合作社产生的社会基础,而合作社与工会组织是劳动反抗资本的两种异曲同工的抗争手段。第二,通过对合作社形态演变的考察,指出空想主义者所构想的合作社原始形态因其不合现实而止步,集体公社性质的合作社则是被彻底异化了的合作社形态,只有以罗虚戴尔为代表的经典合作社才是国际合作社运动的主流,经典合作社原则是各国合作社运动及立法的指导思想。第三,详细介绍经典合作社的种类及功能,揭示其本质规定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社发展路径的差异性,指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合作社发展路径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民国合作社运动的发展也不例外。第四,集中讨论合作社的各种立法价值,改良主义赋予合作社较多的社会历史使命,合作社立法的社会价值追求在20世纪前后的欧洲盛极一时,并直接影响民国政府的立法价值选择;随着市场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合作社思想开始从理想主义转向实用主义,合作社立法的经济价值在当代社会得以彰显,政治价值追求因其对合作社功能的扭曲而为时代所抛弃。第二章,民国合作社运动的发轫。合作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民间合作社运动的兴起是民国《合作社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本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一切社会运动的兴起都必然地受到一定思想的影响或指导,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合作社思想的传播为合作社理念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论文详细地记录了这些合作先驱及其研究合作社的团体和文献。第二,介绍民国初期由热心合作事业的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一些较有影响的合作社。第三,介绍华洋义赈会开创的合作事业。华洋义赈会首次将合作社制度运用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灾民身上,其形成的巨大社会效果为民国政府大规模开展合作社运动提供了实践经验,其独创的合作社运行规则也为民国《合作社法》积累了丰富的制度资源,华洋义赈会由此被誉为中国合作社实践“第一个吃螃蟹”的组织。第四,以邹平实验区和定县实验区的合作社实践为典型,介绍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合作社实验。20世纪3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救国论”倡导者们,以合作社作为组织纽带,开始了合作社运动在农村的实践,为我国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三章,政府合作政策的确立与推行。民国政府以合作社为实现三民主义的手段是《合作社法》产生的政策基础,政策指导下轰轰烈烈的农村合作社运动是《合作社法》的催生剂。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了民国政府把合作社制度的运用上升为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巧妙地把合作社制度与三民主义理想相结合,敏锐地捕捉到合作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重要价值,坚定了民国政府确立合作政策的信心,而“合作大师”薛仙舟等党外人士的理论探讨为政府合作政策的厘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制度设计。其次,详细解析民国合作社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方案;第三,分析民国政府选择农村作为推行合作政策重心的内、外在因素及直接原因,并对地方各省开展的农村合作事业做了细致的史料挖掘。第四章,合作社立法准备。新兴的合作社运动需要国家政权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给予强有力的扶助和全面细致的“保育”,而合作社政策只有被制定为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够获得有力的实施保障。来自政府与社会对合作社立法的共同诉求开始了民国合作政策向立法转换的进程,并为合作社进入立法程序做了大量的准备。本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构建独立的合作行政系统,强化行政力量对社会各领域的合作动员、指导、监督和控制,是合作政策向立法转换的必要制度准备。本章具体介绍了民国政府为推行合作政策,在合作行政、合作金融、合作指导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为合作社立法提供了制度基础。第二,分析《合作社法》颁布前的立法状态,各种地方性立法、区域性立法和部门性规章交错并存,混乱繁杂、各自为政的立法状态对统一立法提出迫切的要求。第三,立法离不开学者积极的讨论和建言献策,民国时期许多合作社倡导者对合作社立法原则、立法体例和立法内容的各抒己见为政府立法提供丰富的可资参考的资源,本文深入挖掘了这些立法建议并做了详尽摘录。第五章,《合作社法》的体例和内容。各国合作社法的立法体例可分为综合单行立法、分业单独立法、分散相关立法与民商附属立法,就立法典型性而言,可分为英国型、德国型(又称中欧型)和法国型等。民国政府以综合单独立法的德国型立法为模式,于1934年3月1日颁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本章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立法模式和民国《合作社法》的立法过程及主要内容。第六章,民国《合作社法》的实施。《合作社法》的颁行,使合作社运动进入统筹和调整阶段,即合作社运动的规范发展期。该法于1935年9月1日正式实施行,本章围绕《合作社法》的实施准备、合作社运动的整合和抗战时期《合作社法》的虚置问题展开分析和研讨。首先,为统一对《合作社法》立法精神的认识,清除与《合作社法》制度设计发生冲突的各种障碍,为《合作社法》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民国政府召开全国性合作事业讨论会,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议案对政府在《合作社法》框架下整合全国合作社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章根据挖掘到的第一手资料,详细记录了此次会议的过程及各种重要决议案,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和归纳。其次,在合作事业讨论会的推定下,民国政府设立全国合作行政最高机关——合作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以《合作社法》为依据对合作社展开重新登记等一系列整顿活动,本章从质与量的比较分析肯定了民国政府对合作社运动依法整合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第三,浓墨剖析民国《合作社法》在抗战时期的命运。民国合作社政策因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确立而发生重大调整,以“挽救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为核心的《合作社法》在战时经济建设热潮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县各级合作社大纲》的颁布使得《合作社法》的实施处于搁置状态。第七章,民国《合作社法》的影响。本章一方面对民国时期日本在台湾、伪满洲国殖民统治实施的合作社法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独立的合作社法制的特殊性分析,揭示了民国《合作社法》在空间上效力影响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详细介绍了台湾现行合作社立法的演进及对民国《合作社法》的传承,充分肯定了民国《合作社法》良好的制度设计在时间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运用翔实的资料分析民国《合作社法》作为制度设计堪称完美的法律在现实社会未能收到良效的原因。结论是民国《合作社法》是一部低效率的立法,混乱的外在性施法环境和复杂的内生性弊端共同交织,使得民国《合作社法》的理想与现实发生激烈冲突,留下绩效不足的诟病。本文的结语以“主体认知与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为主题,希望通过对民国《合作社法》施行中合作社主体——农民对合作社理念认识缺失的考察,说明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对合作社法实施的重大影响,以期对我国正在施行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所警示。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刘兴宏[10](2008)在《地区公共事务中的委托—代理治理机制 ——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个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后,全球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公共事务实行善治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进行学理化建构的学术命题。本文旨在研究一个专业性地区治理机构——亚洲开发银行是如何参与地区公共事务治理并形成其独特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与由各国政府直接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有何异同,它能否为地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有效机制。相应地,本文试图阐述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在亚洲地区公共事务治理中,除了东盟、“10+1”和“10+3”等主权国家直接主导下的地区治理机制外,还存在以亚行模式为代表的另一种独特并且有效的地区治理机制。亚行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地区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有效机制,也在于它隐喻着亚洲社会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为此,本文将主要基于关于委托一代理治理机制的相关论述,通过对4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的论述,构建起一个整体性的论证框架:第一,一批国家行为体为何要建立亚行这个专业性的“代理治理机构”;第二,亚行自建立以来如何呈现和强化它作为一个代理治理主体的的自主性;第三,亚行如何以实际行动证明它是一个有效的、建设性的代理治理机构;第四,回到与第一个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专业性国际机构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与国家行为体直接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
二、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一大到八大:古巴共产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古共一大(1975年):确立政权建设架构 |
(一)一大召开的历史背景:革命胜利之初 |
(二)一大召开及其历史贡献 |
二 古共二大(1980年):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制度改革的总结 |
(一)一大决议的执行与对外关系的变化 |
(二)二大召开:前期改革的肯定与新的发展计划 |
三 古共三大(1986年):经济社会规划的修订 |
(一)古巴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 |
(二)古共三大:修订发展战略 |
(三)“纠偏运动”保证了古巴的社会主义方向 |
四 古共四大(1991年):在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扞卫社会主义制度 |
(一)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 |
(二)古共四大: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 |
五 古共五大(1997年):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稳步进行经济改革 |
(一)双重冲击下的经济危机与对外开放 |
(二)古共五大: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是古巴唯一的选择 |
六 古共六大(2011年):为“更新”发展模式统一思想、确定方向 |
(一)从改革停滞到“更新”发展模式 |
(二)古共六大:制定“更新”发展模式的纲领文件,完成最高领导权交接 |
七 古共七大(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新”的阶段总结 |
(一)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新” |
(二)古共七大:发展模式“更新”的阶段总结与未来规划 |
八 古共八大(2021年):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
(一)新挑战,新改革 |
(二)古共八大:总结分析“更新”新政策,完成党领导的新老交替 |
九 从一大到八大看古巴共产党的发展 |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东南亚“全球城市”环境治理的多层次国际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南亚城市环境问题及治理困境 |
第一节 雅加达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困境 |
第二节 马尼拉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困境 |
小结 |
第二章 主体治理:城市层面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环境治理中的城市 |
第二节 雅加达大都会层面的环境治理国际合作 |
第三节 马尼拉大都会层面的环境治理国际合作 |
小结 |
第三章 授权治理:国家层面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与城市 |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政府层面的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菲律宾政府层面的国际合作 |
小结 |
第四章 服务治理:区域层面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城市环境治理的东盟机制 |
第二节 东盟层面的国际合作 |
小结 |
第五章 协调治理:跨国城市网络层面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环境治理中的全球性跨国城市网络 |
第二节 环境治理中的区域性跨国城市网络 |
小结 |
第六章 多层次国际合作治理的经验、困境及解决之道 |
第一节 多层次国际合作治理的经验 |
第二节 多层次国际合作的困境及解决之道 |
小结 |
结束语:未竟的治理进程 |
一、初步的结论 |
二、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联合国的建立 |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
(二)越南战争 |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武器走私问题 |
(四)非法移民问题 |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
(三)维和机制 |
(四)警务合作机制 |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
(六)联合演习机制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
(一)越南与柬埔寨 |
(二)泰国与越南 |
(三)老挝与泰国 |
(四)中国与越南 |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
(一)柬埔寨 |
(二)缅甸 |
(三)老挝 |
(四)泰国 |
(五)越南 |
(六)中国云南省 |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俄罗斯 |
(四)欧盟 |
(五)澳大利亚 |
(六)印度 |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 有关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
2.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
3.1 经济增长与模式的基本理论 |
3.2 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
第四章 1986年以来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
4.1 越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
4.2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总体评价 |
4.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
第五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 |
5.1 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
5.2 越南革新开放案例研究 |
5.3 影响未来越南经济模型转换的因素 |
5.4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方向及目标 |
第六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
6.1 若干的对策建议 |
6.2 经济转型及发展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联时期及俄罗斯联邦初期文艺文化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评述 |
一、苏维埃文化——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下的全新文化类型 |
二、苏维埃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文化革命 |
三、苏维埃政权初期文艺和文化政策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第二节 斯大林至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文化政策概述 |
一、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的一花独放及其影响 |
二、赫鲁晓夫时期文化政策极端化后的解冻与封冻 |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收紧与反复 |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概述 |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与苏维埃的文化变革 |
二、“民主化”和“公开性”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苏联出版与其他大众传媒法》 |
三、“新思维”和“公开化”下苏维埃文艺的最后历程 |
第四节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文艺与文化发展评述 |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整体精神惶惑和文化危机 |
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府挽救文化危机的政策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俄罗斯思想”——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之核心理念 |
第一节 “俄罗斯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基本内涵 |
一、“俄罗斯思想”的诞生与演化 |
二、“俄罗斯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与文化谱系 |
一、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 |
二、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文化谱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俄罗斯思想”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利益诉求 |
第一节 “新俄罗斯思想”统摄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
一、文化软实力概说及其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向度 |
二、普京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
三、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
第二节 东正教复兴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重建——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内向度 |
一、普京执政前的意识形态真空与东正教复兴潮流 |
二、帝国崇拜、国家认同和道德净化——俄罗斯东正教之文化规定 |
三、东正教复兴背景下意识形态重建战略与当代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 |
第三节 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文化大国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际向度 |
一、俄罗斯民族东西方双重性格——从双头鹰谈起 |
二、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普京欧亚联盟的文化外交战略 |
三、双头鹰民族性格在俄罗斯文化大国形象塑造中的功能与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主要形态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法律基础——《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 |
一、《俄罗斯联邦宪法》中关于文艺和文化事业的规定和表述 |
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的基本内容和遵循原则 |
第二节 文化强国复兴梦的总体规划——《“俄罗斯文化”国家规划发展纲要》 |
一、《俄罗斯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目标 |
二、《俄罗斯文化》的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估 |
三、《俄罗斯文化》体现的普京时期国家文化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国家引导文艺活动的重要方式——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奖项评述 |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奖项概述 |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的评选标准和价值取向 |
三、青年类和创新类的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 |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民族艺术的经典传承——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评述 |
一、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核心理念 |
二、普京时期国民艺术教育和养成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国际交流和氛围营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运行模式 |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结构的整体改造 |
一、强化总统权力,构建强力国家中央政权体系 |
二、重视市场调控,着力培育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 |
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国家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管理的主要原则 |
一、国家利益最大化原则 |
二、干预方式法制化原则 |
三、政策导向现代化原则 |
四、文化管理市场化原则 |
第三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管理的权力分配 |
一、总统——国家文化发展的决策核心 |
二、联邦会议——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立法机构 |
三、总理及文化部——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执行机构 |
第四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管理的决策运行机制 |
一、决策信息的采集与保障 |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与研判 |
三、政策立场的协调与探讨 |
四、具体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
五、实施效果的反馈与修正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京时期文艺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当代俄罗斯文艺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帝国情怀下的市场行为 |
一、法律保障下作家群体的整体回归与文学生产繁荣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活力和文学生产 |
三、多元文学思潮中的国家认同和帝国召唤 |
四、文艺大国重建形势下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电影——民族光影工业的复苏新生 |
一、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家扶植机制 |
二、摆脱困境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
三、民族经典与好莱坞模式的结合与反拨 |
第三节 建筑——国家形象传播的符号系统 |
一、当代俄罗斯建筑艺术多元化的基本形态 |
二、俄罗斯经典古建筑的重建和保护 |
三、帝国重建意识下的大规模现代城市建筑兴建 |
四、自由主义新型建筑模式的兴起与创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合作社观念及其矫正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三、 体例安排及关键词的说明 |
第一章 合作社源流考察 |
第一节 弱者自救:合作社起源的社会基础 |
一、18-19 世纪英国劳动者状况——经济上弱势群体的形成 |
二、合作社与工会——劳动者结社运动的分流 |
三、合作社产生的制度基础 |
第二节 合作社形态构造:空想·经典·异化 |
一、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合作社的原始形态 |
二、从理想到现实:罗虚戴尔经典合作社形态 |
三、集体公社:合作社的异化形态 |
第三节 经典合作社运动的展开 |
一、经典合作社的种类及功能 |
二、两条轨迹:合作社运动差异性分析 |
三、经典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 |
第四节 合作社多元立法价值 |
一、社会价值:基于改良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
二、经济价值:基于实用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
三、政治价值:基于集体主义的合作社思想 |
第二章 民国合作社运动的发轫 |
第一节 西方合作社思想的传入 |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与知识分子的思考 |
二、西方思潮蜂拥而至“,合作主义”脱颖而出 |
三、传播合作社思想的先驱 |
四、合作研究团体与合作文献 |
五、知识分子传播合作社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合作社组织 |
一、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早期消费合作社 |
二、上海国民储蓄银行——早期信用合作社 |
三、湖南大同合作社——早期生产合作社 |
四、上海合作社联合会——早期合作社联合组织 |
五、早期合作社发展特点 |
第三节 社会救济:华洋义赈会的合作事业 |
一、华洋义赈会的成立与演变 |
二、华洋义赈会推广的信用合作社制度 |
三、华洋义赈会合作事业评价 |
第四节 复兴农业:乡村建设的合作社实践 |
一、山东邹平实验区的合作社 |
二、河北定县实验区的合作社 |
三、乡村建设中合作事业评价 |
第三章 政府合作政策的确立与推行(1927-1934 年) |
第一节 合作政策的理论动员 |
一、 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合作理念 |
二、薛仙舟《全国合作化方案》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设计 |
三、社会各界对政府作用寄予厚望 |
第二节 民国政府合作政策的确立 |
一、七项运动:国民党合作政策的确立 |
二、合作政策实施方案 |
第三节 农村合作社成为合作政策的制度安排 |
一、民国政府以农村为核心推行合作政策的原因分析 |
二、农业合作社类型的选择 |
三、政策指导的农村合作社运动 |
第四章 合作社立法准备 |
第一节 合作行政的构架和介入 |
一、合作管理机构官僚化 |
二、合作金融支撑国家化 |
三、政府合作指导制度化 |
第二节 《合作社法》颁布前立法状态 |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 |
二、地方政府颁布的合作社行政规章 |
三、“剿匪区”合作社法规 |
四、《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 |
第三节 立法建议与讨论 |
一、寿勉成的立法建议 |
二、《合作社法》的蓝本:《产业协作社法草案》 |
三、工商部《消费合作社条例草案》 |
第五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体例和内容 |
第一节 运动催生立法:社会史观的角度 |
一、各国合作社运动对立法的影响 |
二、民国合作社运动的特质 |
三、民国合作社运动对立法的要求 |
第二节 合作社立法模式的选择 |
一、各主要国家20 世纪上半叶合作社立法 |
二、二战前合作社立法体例 |
三、民国合作社法立法模式 |
第三节 《合作社法》主要内容 |
一、合作社的法定意义及其法人资格 |
二、合作社的法定组织类型 |
三、合作社的设立 |
四、合作社的社股及盈余 |
五、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
六、合作社的联合 |
第六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实施 |
第一节 实施准备: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的召开 |
一、合作事业讨论会的筹备及召开 |
二、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的决议案 |
三、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宣言及影响 |
第二节《合作社法》框架下合作社运动的整合(1934-1937) |
一、《合作社法》颁布前后合作社量的比较 |
二、合作社的重新登记 |
三、《合作社法》实施前后合作社质的比较 |
第三节 《合作社法》的虚置(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合作政策的调整 |
二、抗战时期合作社运动的变化 |
三、新时期《合作社法》的不适应性 |
四、新县制建设中《合作社法》进一步虚化 |
第七章 民国《合作社法》的影响 |
第一节 民国《合作社法》施行的例外 |
一、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合作社法制 |
二、伪满洲国的合作社法制 |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合作社实践与立法 |
一、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合作社法制 |
二、统一战线下抗日根据地的合作社法制 |
三、民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社立法的差异性 |
第三节 民国《合作社法》在台湾的延续 |
一、台湾合作社与农会的分与合 |
二、台湾现行《合作社法》与民国《合作社法》的比较 |
三、从综合立法到分业立法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民国《合作社法》效果评析 |
一、民国《合作社法》的实施效果 |
二、民国《合作社法》绩效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三、绩效软肋:土地制度和功能定位 |
结语:主体认知与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 |
附录 |
一、民国《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1931 年) |
二、《中华民国合作社法》(1934 年) |
三、民国《合作社法施行细则》(1935 年) |
四、民国《县各级合作社组织大纲》(1940 年)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我的“悲欣交集”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地区公共事务中的委托—代理治理机制 ——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
导论 |
一、本文的核心问题及学术探索方向 |
二、相关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家们为何要成立亚行这样一个代理治理机构 |
第一节 亚行成立的时代背景与组建过程 |
第二节 亚行内部的权力结构 |
第三节 亚行参与地区治理的主要手段 |
第四节 从公共产品理论和委托—代理模式看亚行的成立 |
【本章小结与补充说明】 |
第二章 亚行如何展现其作为代理治理主体的自主性格 |
第一节 亚行的与国家行为体有所区别的公益性宗旨与自身属性 |
第二节 亚行对“治理”这一命题的自主理解 |
第三节 亚行作为地区治理主体的自我完善工程 |
第四节 关于亚行这个代理治理机构的自主性程度的探讨 |
【本章小结与补充说明】 |
第三章 亚行如何有效参与地区治理(一): 与主权国家的合作 |
第一节 亚行的自身属性使其成为推动国家间合作的粘合剂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亚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亚行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本章小结与补充说明】 |
第四章 亚行如何有效参与地区治理(二): 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
第一节 公民社会在地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工作特点 |
第二节 亚行的公民社会理念与政策文件 |
第三节 亚行与公民社会合作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与补充说明】 |
第五章 亚行模式与国家直接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国家直接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 |
第二节 主权国家在地区治理中的优势 |
第三节 主权国家在地区治理中的局限性 |
第四节 亚行模式与国家直接主导的地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
【本章小结与补充说明】 |
结束语 |
一、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
二、进一步的相关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后记 |
四、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一大到八大:古巴共产党的发展[J]. 徐世澄. 拉丁美洲研究, 2021(04)
- [2]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东南亚“全球城市”环境治理的多层次国际合作研究[D]. 汪炜. 暨南大学, 2019(08)
- [4]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5]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D]. 陶越英. 云南大学, 2015(05)
- [6]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D]. 田刚健. 黑龙江大学, 2014(05)
- [7]升迁好事“逼走”退役军官[J]. 王志凯. 检察风云, 2013(08)
- [8]民国《合作社法》的孕育与影响[D]. 陈婉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08(11)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地区公共事务中的委托—代理治理机制 ——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个案的研究[D]. 刘兴宏. 暨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