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轻工业产品的美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蔡淑娟[1](2021)在《设计与工业:建国后江苏省轻工业发展与设计参与(1949—1987)》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轻工业领域的发展,江苏轻工业再挑重任,新行业、新产品层出不穷。通过梳理建国后江苏省轻工业的发展与设计参与过程,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变化中轻工业的发端、发展与兴衰起伏,不仅勾勒出了江苏省轻工业发展的全貌,而且也看到了轻工业发展过程中中国近代设计发生发展的过程。
庞梦宇[2](2019)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为切入点,以三大构成引入为线索,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为例,展现和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育变革的历程。通过梳理和比较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容,总结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呈现的三种面貌:革新、融合和传统。通过分析三大构成的源流,阐释了三大构成并非源于包豪斯,认为三大构成是对抽象形态多种可能性造型的研究;研究点线面组织规律,和图案讲求的形式美的法则有一定相似之处。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设计基础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石洪宇[3](2019)在《“图案”涵义的嬗变 ——考察20世纪中国设计学理论的一个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论述及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并结合相应现实背景的考察,对“图案”概念内涵的历时性变化及过程进行研究。“图案”概念启端于日本。明治时期的日本学者根据本国国情,以之转译“Design”一词,并对该词涵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国设计学理论语汇中,“图案”的涵义较为复杂。最初引入中国时,人们对“图案”的一般解读,相当于现在意义的“设计”,可谓“Design”的代称。后来,由于大家认识的分别和现实的牵引,原本相对整体统一的“图案”概念,在解读上或应用中实际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涵义指向:保持“图案”初义的“设计”、倾重“装饰”的“图案”和强调“装饰”具体性的“纹样”。“图案”作为设计学范畴的一个重要词汇,其涵义的历史变化和变化历史根本地反映了现代中国情境中的设计学理论的演进状况。本文所作考察、辨析和梳理工作,是为初涉20世纪中国设计学学术思想史的一次尝试。
王宇轩[4](2016)在《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设计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设计研究的关注甚少,对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上海艺术设计的研究则更显不足,这一段历史几乎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设计史写作中的空白。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由于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加之意识形态的骤变使原本与市场经济具有密切关联的艺术设计受到极大抑制。然而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这一段时期并未消解,反而体现出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独特发展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保持了基本稳定的规模,这支具有较高水平的轻工业艺术设计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新政权的稳定、社会改造、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因城市环境、历史背景、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具有多面手特色,这为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特征在这一时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则在这三十年中处于一个波折不断的时期,然而面对社会对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得强烈需求,上海在缺乏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院校与学术权威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由多方面开展,更为自由、灵活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工作模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包括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对外贸易、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且后两者所占据的比重超过前者,轻工业艺术设计在这一时期并未像其他艺术门类一般深陷政治化的语境中。轻工业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一时期多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但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仍旧在总的原则下尽可能地追求“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最初因分散与重复化的管理造成人力的浪费,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陷入较为僵化的境地,后在轻工业艺术设计体系自我纠正下,转变为更集中与专业化的领导体制,合理运用资源开展工作,继而重新回归更高效、可行的管理方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任务分配、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工作评价等具体工作环节的支撑下,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形成这一机制基本的运转形态,具有稳定的良性发展、外向型的影响力、在新时代下形成的“自我”面貌与发展动力等工作机制特征。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通过技术化、规模化、国家化等特征在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与时代社会生态联系更紧密、与更广阔的人民群众生活相关联等方面体现出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延续了“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风格。
李培[5](2016)在《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品包装艺术设计风格也随之改变。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如何有效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梳理了1949年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结合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进行论述,透视不同时代背景下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特点。论文主体部分首先追溯了清末民国时期食品包装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论述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食品包装艺术设计思想与风格的变革和设计人员队伍的培养,重点论述上海各类食品包装和商标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最后,结合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探析这段时期其发展的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采访数十位从事上海食品包装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和收藏家,参与上海包装技术协会的活动,搜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并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初次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挖掘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
尹强[6](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上海日化产业中的包装设计为例,考察上海地区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城市商业文化及设计的变迁。文章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行为和社会设计活动两个方面来讨论,考察国家政策和设计的管理以及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设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于产业环境与设计的关系,设计师在特定文化经济条件下的特定创作活动,从而形成从内到外的设计体制研究视角,最终探索设计活动与上海社会及商业发展繁荣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主要以三个时间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的切入点,考察设计师们的工作方式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发展变迁。上海自开埠以来,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经历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它在中国商业发展的龙头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工商业和设计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个时期经历了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与90年代的沉沦与转变。到了新世纪2000年,上海的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时代。如今的设计环境既与20世纪之初的竞争性与市场特征相似,也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经验和人才积淀有着不可或缺的紧密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在不断的转变,民族风格的复兴与上海商业市场的变化对化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化妆品品牌的发展需要重新建构和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是中国现代设计的先行官,是中国设计语言的传达者,同时构建了许多民族品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播了多元的文化,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化妆品包装兼具设计之外的历史文化意义。
曹汝平[7](2016)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引自西方现代国家公司经营与管理方式的美术设计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处检索到的原始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商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在“机构”和“公司”概念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现代化、公司法与企业制度、美术设计机构的管理与运营、美术设计师与作品四个层面重点理清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美术设计机构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2)公司法、政府管理与20世纪上半叶美术设计机构的关系。(3)1949年前后美术设计机构业务管理、运营与历史环境的关系。(4)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的历史意义。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本文力图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即:许多掌握了国画、西方油画、水彩、水粉技巧的美术设计师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最终却只将其视为可传授的技巧或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并改变生活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没能造就出有影响力的大型美术设计公司,反倒是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影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也许包含着答案的四个要素——(1)现代化观念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程度。(2)理性、公平、民主与国家管理的契合程度。(3)集体、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条件及制约因素之间的冲突程度。(4)美术设计师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表现出的时代差异。除绪论和余论外,本文共分为有逻辑关联的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以概念厘定为思路,考察与美术设计机构相关的公司、机构、广告、设计等现代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引出机构成立所需的客观条件,并为以下四个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部分定下基调;同时考查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商业大都市给商业美术设计机构带来的影响与机遇,以机构为中心,着重阐述1949年前后城市现代化观念与转型的历史要素,由此勾勒出上海现代美术设计机构所具有的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是以20世纪上半叶历届政府颁行的公司法为线索,探讨各个时期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与公司或企业机制之间的法理逻辑,力图理清在公司法的规约下美术设计机构的设立流程、组织结构、增资程序、经营方式、资本核算、内外关系等问题,并对其中的原因与效果进行考察,以便回答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分别为美术设计机构的建立、发展建构出怎样的关系图景,其利弊得失如何。第三部分是以时间为序,以经营体制转变为背景,集中探讨不同时期上海主要美术设计机构内部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情况,并阐述随社会、经济等环境变迁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以美术设计师利益为中心的考察,尝试从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作品风格与审美观念角度,论述个体与群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将机构-人-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思考“共同体”内外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关系。本文最后以“余论”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结式的思考,从对全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可行的改革之路。总而言之,本文以美术设计师的共同体——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为中心,从马克斯·韦伯的“共同体”视角梳理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历史面貌,同时探究了1978年以前“被动现代化”条件下美术设计师及其机构尚未形成合力而成其大的内在原因。
曹汝平,黄建平[8](2015)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商业美术设计的复苏——基于李欧梵对“现代性”的理解》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一书中对"现代性"的理解,文章简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商业美术设计在商业美术设计教育、商业设计展览、品牌形象与广告设计等方面复苏的历史情境,认为"复苏"实质上是上海设计自身历史的延续,其复苏之力,则是西方现代设计与本土设计师综合作用的结果。
李锋[9](2015)在《动力,轨述,特征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纪前期横跨清末民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制度的重要变革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企业对建筑设计与涵盖广告、包装、商标等方面设计的商业美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增加;专制文化制度的解体与包括美术、设计方面新式教育的开展为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文化保证;各类设计艺术赞助人为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持;流行文化促进了中国设计艺术与世界设计艺术的接轨;设计组织的建立让设计艺术转型的推动力量由“点”和“线”变为了“面”的力量;这主要几个方面内外动力合力推动了我国设计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其轨迹复杂而多变,从传统样式与西方现代设计的分叉、交叉,到融合,再到向现代功能主义设计转型的初步实现,经历了别国所没有经历过的短促而急剧的变革过程。整个演变过程中,设计艺术从服务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民众需求的现实角度进行各种探索性变革。民众的审美心理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众传统的“器物”观念,使得功能主义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中国顺利兴起,为我国20世纪后期乃至21世纪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作了前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益的尝试。本文尝试性将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转型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探讨转型中中外设计风格与形式在中国发展轨迹的交叉性问题,积极探讨设计师社团、赞助人和流行文化对中国设计艺术转型的推动作用,并以实证主义方法广泛收集图文资料,以期为中国20世纪前期设计艺术转型的细化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曹汝平[10](2014)在《“五颜六色”的创作者与见证者——徐昌酩先生访谈记》文中研究说明在《上海艺术设计60年·上海设计机构史》的年表整理过程中,"徐昌酩"这一名字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徐昌酩先生今年已有85岁高龄,退休前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还有很多身份: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城市雕塑艺术委员副主任、上海广告公司顾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等等。这些身份的背后,其实是徐老一生"五颜六色"的写照。他在商业美术设计领域工作逾30年,是上海广告公司乃至1949年后上海艺术设计发展史的重要见证者之一。因此寻找合适的时间采访徐昌酩先生,就成为盘旋在我们心中的一个愿望。一个春意盎然的下午,我们有幸到华山路上他的住处采访了徐昌酩先生。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所谈内容广泛,本文以"记"而非"对话"的形式整理出与上海设计相关的内容,所涉时间主要集中在1949年至1987年之间。本文内容已请徐先生亲自审定。
二、谈轻工业产品的美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轻工业产品的美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与工业:建国后江苏省轻工业发展与设计参与(1949—1987)(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国后政策促进中的轻工业发展与设计介入 |
1.1新中国新启程语境下手工艺的归队(1949—1952) |
1.2传统工艺美术的大众化运动(1953—1957) |
1.3被组织的轻工业设计观念(1958—1962) |
1.4政策促进中的设计发展潜力(1963—1967) |
二、表达困境与观念孕育 |
2.1“一花独放”的表达困境(1 9 6 8—1 9 7 2) |
2.2出口贸易中“现代工艺美术”观念的孕育(1973—1977) |
三、改革开放后的积极应对 |
3.1开放带来的工艺美术回归与民间工艺升华(1978—1982) |
3.2为市场而设计语境下新旧造物观的价值互显(1983—1987) |
四、结语 |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研究现状 |
2、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关于设计教育史的梳理及研究 |
(2)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 |
(三)研究路径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艺术教育变革的因素 |
(一)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
1、经济环境 |
2、教育环境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构成教学的引进 |
1、构成作为造型规律——中国的构成 |
2、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日本的构成 |
3、构成作为造型的一种方式——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构成 |
三、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思想交锋 |
(一)理清概念、重视图案——第一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二)深挖教学方法、构建图案理论——第二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三)重申图案和构成地位,反思图案教学——第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四、百舸争流——各代表院校设计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试验 |
(一)秉承革新观——以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为例 |
1、突破传统、敢为人先——广州美术学院 |
2、别具一格、艺术为重——中央美术学院 |
(二)秉持融合观——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例 |
1、以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教学时期 |
2、图案与构成融合时期 |
(三)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 |
1、坚守传统,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南京艺术学院 |
2、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美术、染织美术与陶瓷美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变化整理 |
附录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基础课部分授课内容 |
附录三:采访记录 |
采访一:冯罗铮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二:陈淞贤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三:宋浩霖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四:宋建明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五:孙恒俊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六:孙晴义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七:王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八:王善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九:王雪青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吴德隆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一:谭平老师采访记录 |
致谢 |
(3)“图案”涵义的嬗变 ——考察20世纪中国设计学理论的一个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图案”的初义 |
第一节 舶来的“图案” |
一、“图案”与工艺美术运动 |
二、日本的“Design(图案)”解读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化的“图案” |
一、初义与本土化的“意匠” |
二、“图案”涵义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
第三节 “图案”初义的理性与理想性 |
一、“图案”初义的学理建构 |
二、学理与现实的矛盾 |
第二章 “图案”的敛缩 |
第一节 取向装饰的“图案” |
一、装饰之文脉 |
二、“图案”装饰化的动因 |
第二节 “图案化”与装饰图案 |
一、“图案化” |
二、一般性的装饰图案 |
三、具体性的装饰图案 |
第三节 “纹样化”及现实动因 |
一、手工生产层面的纹样 |
二、现实动因 |
第三章 “图案”的发散 |
第一节 回归广义“图案”的“设计” |
一、“返回起点再出发” |
二、“由表及里”的“设计” |
三、认知的重审 |
第二节 限于狭义的“图案” |
一、倾重“装饰”的“图案” |
二、强调“装饰”具体性的“纹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专着部分 |
专论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与研究现状述评 |
一、设计史研究类 |
(一)对史实的叙述 |
(二)对问题和现象的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二、对“机制”概念的研究 |
三、设计类学科中运用“机制”概念的研究 |
四、材料文献类 |
(一)专史 |
(二)回忆录、口述史 |
(三)档案文献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Design在中国含义的演变 |
一、图案 |
二、工艺美术 |
三、艺术设计 |
第六节 本文对“艺术设计”概念的运用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轻工业艺术设计的转型期 |
第一节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 |
一、新中国成立前市场经济在上海的发展 |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新形态 |
第三节 转型期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体制 |
第二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构成 |
第一节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规模与分布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的总体分布状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规模变化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收入 |
一、私营艺术设计人员 |
(一)公私合营前 |
(二)公私合营后 |
二、国营单位“体制内”艺术设计人员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的多面手特色与跨领域构成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形成背景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的利弊 |
第三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
第一节 高等美术教育的空白 |
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尾声 |
二、专业院校断层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三、轻工业系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兴办 |
第二节 专业美术院校的短暂复兴 |
一、“两校”成立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两校”轻工业艺术设计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文革”时期“非常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一、“工、农、兵”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停滞中发展的传统工艺教育 |
第四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组织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服务的对象 |
一、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艺术设计 |
二、商业贸易领域艺术设计 |
(一)对内贸易 |
(二)对外贸易 |
三、轻工业及日用品艺术设计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领导与管理体制 |
一、轻工业系统所属单位 |
(一)行业间分门别类的艺术设计领导体制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管理体制变革 |
二、个人参与 |
三、专业艺术设计机构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标准与体系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标准 |
(一)民族风格探索 |
(二)“适用、经济、美观” |
(三)“多快好省” |
(四)文艺革命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体系 |
第五章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成型与延续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建立 |
一、工作机制运转的基本形态 |
(一)任务分配 |
(二)队伍建设 |
(三)人员管理 |
(四)工作评价 |
二、工作机制运转的特点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现代性”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内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基本特征 |
(一)技术化 |
(二)规模化 |
(三)国家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附录: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大事记(1949-1978) |
致谢 |
(5)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1.2.1 包装没计的定义 |
1.2.2 食品包装的分类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研究时段 |
1.3.2 研究地域---上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以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清末民国上海食品包装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食品包装设计的的开元期 |
2.1.1 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背景 |
2.1.2 清末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风格 |
第二节 清末民国上海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因素 |
2.2.1 新艺术运动和其它设计风格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2.2.2 时尚流行文化----月份牌画风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上海食品百年老字号品牌 |
2.3.1 “寿”字牌 |
2.3.2 “福”字牌罐头食品商标 |
2.3.3 “生”字食品商标 |
2.3.4 “双喜”牌饼干商标 |
2.3.5 金色盾牌 |
2.3.6 "佛手"牌味精商标 |
2.3.7 汪裕泰 |
2.3.8 正广和 |
第三章 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
3.1.1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 |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文化 |
3.1.3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建立 |
第二节 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思想与风格的变革 |
3.2.1 民族风格的探索 |
3.2.2 设计原则的确立 |
3.2.3 设计方针的影响 |
第三节 设计人员队伍的培养 |
3.3.1 专业队伍的形成和培养 |
3.3.2 专业行会协会的建立 |
3.3.3 各种奖项对包装设计的促动 |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上海各类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第一节 建国以来酒类包装艺术设计 |
4.1.1 黄酒 |
4.1.2 白酒 |
4.1.3 啤酒 |
第二节 建国以来饮品、冷饮包装艺术设计 |
4.2.1 建国以来饮品包装艺术设计 |
4.2.2 建国以来冷饮包装艺术设计 |
第三节 建国以来调味品、酱醋包装艺术设计 |
4.3.1 建国以来调味品包装艺术设计 |
4.3.2 建国以来酱醋包装艺术设计 |
第四节 建国以来糖果、蜂蜜包装艺术设计 |
4.4.1 糖果包装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4.4.2 蜂蜜包装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第五节 建国以来茶叶、咖啡包装艺术设计 |
4.5.1 建国以来茶叶包装艺术设计 |
4.5.2 建国以来咖啡、菊花晶包装艺术设计 |
第六节 建国以来糕点、饼干包装艺术设计 |
4.6.1 国以来糕点包装艺术设计 |
4.6.2 建国以来饼干包装艺术设计 |
第七节 建国以来休闲食品包装艺术设计 |
4.7.1 新长发 |
4.7.2 坚果 |
第八节 建国以来罐头包装艺术设计 |
4.8.1 梅林罐头 |
第五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商标的艺术设计发展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商标的设计发展特点 |
5.1.1 几何商标 |
5.1.2 盾牌商标 |
5.1.3 文字商标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上海地区糖标的发展 |
5.2.1 糖标的发展背景 |
5.2.2 糖标的典型代表--大白兔 |
第三节 建国以来酒标的艺术设计发展 |
5.3.1 酒标的发展 |
第六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的设计特点 |
第一节 文化对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1 审美文化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2 民族文化对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3 社会文化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4 商业文化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派”设计风格对建国以来包装设计的影响 |
6.2.1 西方设计风潮和东方视觉语汇的交互 |
6.2.2 东方视觉语言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变革和政治因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七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文化艺术价值探析 |
第一节 总是走在市场前列的时尚设计 |
第二节 海纳百川的海派设计风格和观念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6)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研究地域 |
二、研究时段 |
第三节 名词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五节 资料的筹备 |
一、历史文献 |
二、图像文献 |
三、已有研究着作 |
四、设计师口述资料 |
第二章 风格滥觞:开埠至改革开放的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 |
第一节 在政治大潮中发展的设计行业 |
一、设计行业的形成和转换 |
二、设计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 |
一、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起源 |
二、民族风格的初探 |
三、历次政治运动的印记 |
四、简单现代主义的呈现 |
五、与世界设计史若离若合的地位 |
六、对以后设计发展的巨大影响 |
第三节 民族化妆品品牌的积淀 |
一、“广生行”创立——民族品牌“双妹”风靡 |
二、大家族创立的前奏——美加净 |
三、“香香”族的繁华——百雀羚护肤脂、友谊牌雪花膏、雅霜、留兰香牙膏 |
第三章 巨澜骤转:改革开放后上海设计业的变迁 |
第一节 从计划走向市场改革推动了发展 |
第二节 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 |
第三节 90年代的改制与变迁 |
第四节 二十世纪设计业重铸辉煌 |
第四章 美丽绽放:改革开放后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发展 |
第一节 80年代昙花一现的设计繁荣 |
一、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
(一) 露美设计者——刘维亚 |
(二) 汉方凤凰——赵佐良 |
(三) 护手霜第一人——沈缨 |
(四) 清妃怡人——周爱华 |
(五) “妃”与“飞”——柯烈 |
(六) “海鸥”与“红鸟”——蒋峻 |
(七) 蜂花——范欣 |
(八) 其他 |
二、走向市场化的初始设计风格 |
第二节 90年代设计的沉沦和转变 |
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一) 凤凰系列 |
(二) 六神系列 |
(三) 佰草集问世 |
(四) 第一套男士化妆品品牌——高夫 |
(五) 高姿设计师——顾传熙 |
(六) 其他 |
二、机遇与挑战促动着设计风格的转变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的重铸辉煌 |
一、代表品牌 |
(一) 民族创新——百雀羚 |
(二) 老上海味道——双妹 |
(四) 我们的品牌——佰草集 |
(五) 其他 |
二、多样性和复合型的设计主流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展览交流和学术探讨 |
一、协会 |
二、十人包装设计展 |
三、“中国之星”大奖赛 |
四、“世界之星”大奖赛 |
五、“华东大奖”比赛 |
六、“东方之星”大奖赛 |
七、展览会 |
八、走在设计前沿的各种设计院校 |
(一) 协会教育 |
(二) 学校教育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的转变 |
第一节 民族风格的界定和发扬 |
一、民族风格的扩大 |
二、民族样式的艰难复苏 |
第二节 市场的全新定位 |
一、化妆品市场发展变化 |
二、市场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品牌的重新设计与构建 |
一、老品牌的复兴 |
二、老品牌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对现代设计史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设计的先锋者 |
第二节 民族品牌的建构者 |
第三节 中国设计语言的演绎者 |
第四节 多元化文化的传播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庄建民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二 沈缨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三 赵佐良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四 刘维亚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五 陈关鸿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六 顾传熙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七 蒋峻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八 钱国梁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九 徐军老师访谈记录 |
附录十 邵隆图老师访谈记录 |
致谢 |
(7)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逻辑的形成 |
第二节 文献概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两组关键的概念 |
一、机构与公司 |
二、广告设计与美术设计 |
第二节 设计机构产生的前提条件 |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
二、人才汇聚形成的都市商业空间 |
三、基于“理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
四、具备先进的印刷技术 |
五、具有相对规范的企业制度 |
第三节 城市消费观念现代化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迎合与引导:以永安公司美术部和“荣昌祥”为例 |
二、整合与分工:公私合营中的国营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转型与美术设计机构 |
一、第一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第三章 公司法与政府管理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公司律》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律》与美术设计机构的组织形态 |
二、《公司律》之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作用 |
第二节 《公司条例》与北洋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条例》与机构“法人”身份的模糊 |
二、美术设计机构的外部合同关系 |
三、《公司条例》颁行后设计机构存在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 《公司法》规约下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公司组织名称的规范化 |
二、美术设计机构设立的流程 |
三、美术设计机构的公司章程 |
四、市公用局对机构广告活动的管理 |
第四节 新《公司法》与战后十年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有限公司”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二、1950年公司法讨论及广告行业的改组 |
第四章 经营体制与业务转变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一节 维罗广告公司成立前后的商业美术 |
一、维罗广告公司及早期媒介环境 |
二、两家附属型美术设计机构 |
第二节 从生生美术公司到华商广告公司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联合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二、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三、市公用局对美灵登广告公司等机构的管理 |
四、战争影响下的商业美术设计机构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业务处境 |
一、广告机构的萎缩 |
二、上海人民美术工场及其分化 |
三、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作用 |
第五节 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一、所有制变革与美术设计机构职能的转变 |
二、国营美术设计机构的职能分工与业务构成 |
三、厂属美术设计机构的整体状况 |
第五章 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与作品 |
第一节 商业美术家与商业美术设计风格 |
一、民国初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培养 |
二、商业美术家群体与他们的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商业美术家分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 |
一、商业美术家的分流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对上海美术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美术设计机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缘由 |
一、生活与生产同构论:一个理论预设 |
二、美术设计作品的两个层次结构 |
第六章 余论:走向改革之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部分美术设计机构一览表(1902-1962)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展览 |
致谢 |
(9)动力,轨述,特征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设计艺术转型的基础与动力 |
第—节 都市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封建专制文化的解体与新式教育的开展 |
第三节 工商企业对设计的重视与设计机构及社团的推动力 |
第四节 设计艺术赞助人 |
第五节 流行文化的推动作用——以电影与“摩登女性”为例 |
第二章 转型的轨迹 |
第—节 “华洋分处” |
第二节 “中西融合” |
第三节 功能主义设计的兴盛 |
第三章 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转型中的混杂性与冲突性 |
第二节 转型观念的移植性与力量的不均衡性 |
第三节 转型的残酷性与实用性 |
结语 |
附录 笔者收集的部分藏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谈轻工业产品的美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与工业:建国后江苏省轻工业发展与设计参与(1949—1987)[J]. 蔡淑娟. 创意与设计, 2021(06)
-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D]. 庞梦宇.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3]“图案”涵义的嬗变 ——考察20世纪中国设计学理论的一个视角[D]. 石洪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4]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D]. 王宇轩. 上海大学, 2016(04)
- [5]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D]. 李培.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6]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D]. 尹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7]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D]. 曹汝平. 上海大学, 2016(02)
- [8]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商业美术设计的复苏——基于李欧梵对“现代性”的理解[J]. 曹汝平,黄建平. 设计, 2015(02)
- [9]动力,轨述,特征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转型研究[D]. 李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10]“五颜六色”的创作者与见证者——徐昌酩先生访谈记[J]. 曹汝平. 设计,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