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蒜可治苹果腐烂病(论文文献综述)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1](2020)在《中国农药自主创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是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它。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创制必须得依靠自己。中国农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新农药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都能达到高科技水平。当今,中国的农药研究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用自己原创的理论、方法、手段和靶标进行农药创制,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农药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引领全球农药发展。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药的发展状况,本文总结了70个自主创制农药产品。依据新创制农药的类型、创制时间、创制单位、主要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机理等,概述了中国新创制农药的发展历程。
吕婷[2](2018)在《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文中认为番茄灰霉病菌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Botrytis cinerea)真菌侵染所引起对番茄危害较重的病害,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筛选灰霉病拮抗菌并制备生物菌肥是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途径。目前,对生物菌肥的研究大多数针对一种拮抗菌,单一菌株的防病效果较复合菌株低,防治效果不理想。鉴此,本研究从宁波番茄保护地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筛选出两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菌株LM-Y和LM-N,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复合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特性及适宜发酵条件,以海藻液为载体制备复合生物海藻肥,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来初步探究海藻菌肥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为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稀释涂布及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平板对峙法初筛得到24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以水稻赤霉病菌和油菜立枯丝核菌为指示菌,复筛选取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最终得到2株高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株,分别命名为LM-Y和LM-N。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LM-Y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M-N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2、拮抗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M-Y和LM-N具有亲和性,可以混合发酵。复合菌株摇床发酵培养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接种量5%,装液量90mL(250mL三角瓶),发酵时间48h,摇床温度29℃,转速180r·min-1,最佳接种比例为LM-Y:LM-N=1:2,培养所得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直径较单菌株分别提高了了 44.31%和32.47%。3、复合生物海藻菌肥的制备及防病增产效果评价。不同浓度复合生物海藻菌肥处理番茄种子可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400倍液处理效果最佳。盆栽试验定期统计番茄灰霉病的发病情况和测定番茄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变化,测定番茄的株高、茎粗及收获后的单果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处理5)和复合菌株发酵液(处理3)可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繁殖,病情指数比只接种病原菌(处理2)分别降低70.41%和38.86%;处理5较单一的海藻液(处理4)番茄株高、茎粗和单果重有所增加,表明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兼具促生和防病效果。
廖凤仙[3](2013)在《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农用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高毒、高残留、污染较严重的化学农药逐步受到限制,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逐渐被公众认可。从自然界中寻找农用活性的化合物,或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人工合成和结构修饰,是新农药创制的主要途径。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研究了夹竹桃科植物鹿角藤属海南鹿角藤和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的杀虫、抑菌及除草活性,并对其活性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结构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活性成分提取分离鉴定。采用甲醇渗漉法提取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的活性物质,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经薄层色谱法、硅胶柱层析法、凝胶柱层析法等从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RM和MS表征,鉴定化合物III为豆甾醇,为首次从海南鹿角藤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2.除草活性研究。采用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以含羞草、猪屎豆、三叶鬼针草、黄瓜等为受体植物,对海南鹿角藤的提取物和柱层析分离的组分进行除草活性、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具有高效的除草活性,能显着抑制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尤其是对含羞草种子的萌发及根、茎和鲜重的生长有特效。对其抑制率分别为:100.00%、95.67%、97.52%和91.71%;对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柱层析6个组分对含羞草的活性追踪测定发现,E组分对含羞草种子萌发、根、茎和鲜重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率分别为:96.67%、92.44%、86.02%、90.12%;(2)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能显着抑制黄瓜幼苗体内SOD活性和根系活力,致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减少,增大根部丙二醛的含量,抑制根和茎的生长,最终导致植株鲜重减小。3.抑菌活性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以芒果蒂腐病菌、芒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菌,测试了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的提取物和层析物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的提取物和层析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株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香蕉炭疽菌、芒果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达到82.48%、71.57%。柱层析6个组分中组分中A、C、D对供试芒果蒂腐效果最为突出,抑菌率均大于为70%;组分E对另外四种靶标菌均优于其他组分,抑菌率均大于60%;(2)蜈蚣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芒果炭疽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82.22%;柱层析12个组分,除D组分对香蕉枯萎菌有促进生长作用外,其他的11个组分对供试靶标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F组分对芒果蒂腐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为52.54%。4.杀虫活性研究。以莴苣指管蚜、斜纹夜蛾为供试靶标害虫,对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的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海南鹿角藤提取物对莴苣指管蚜和4龄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各提取物对莴苣指管蚜的触杀活性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试虫的死亡率呈较明显的增大趋势;氯仿萃取物杀虫活性最明显,莴苣指管蚜受药72后,校正死亡率达86.92%,LCso值为0.7223mg/mL,4龄斜纹夜蛾受药24后,非选择性拒食率为69.84%,选择性拒食率为78.13%;各提取物对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活性比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好;(2)蜈蚣草提取物对莴苣指管蚜和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亦较好的效果;对莴苣指管蚜的触杀活性也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试虫的死亡率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呈较明显的增大趋势;杀虫活性最强的是氯仿萃取物,莴苣指管蚜受药72后,校正死亡率达86.92%,LCso值为1.7242mg/mL,4龄斜纹夜蛾受药24后,非选择性拒食率为65.76%,选择性拒食率为45.64%;各提取物对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比选择性拒食活性好。
伍欣宙[4](2012)在《毛鱼藤地上部分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生态更多的关注和考虑,以及对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的需求,本研究对毛鱼藤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拟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为新植物源农药的创制和对这种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毛鱼滕地上部分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层对白纹伊蚊幼虫、家蝇成虫和福寿螺幼螺的具有显着毒杀活性,并对这两个萃取层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大孔树脂层析和薄层层析等多种方法反复分离,从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利用光谱方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1个新化合物6,4’-dihydroxy-7,5’-dimethoxy-coumaronochromone (1),17个已知化合物为7,4’-dihydroxy-5’-methoxy-coumaronochromone (2),7-hydroxy-4’,5’-methylenedioxy-pterocarpan (3),3-hydr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6a-ene (4), flemichapparin-B (5), genistein (6), prunetin (7), formononetin (8), apigenin(9), luteolin(10), apigenin7-O-β-D-glucoside (11),5’R-6a,12a-dehydrorotenone(12),(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3),豆甾烷-4-烯-3,6-二酮(14),β-胡萝卜苷(15),(23Z)-Cycloart-23-en-3β,25-diol(16), Betulinic acid(17),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18)。对分离毛鱼藤地上部分所得的12个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毒杀活性研究,其中化合物3-hydr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6a-ene (4)、formononetin (8)和apigenin (9)对白纹伊蚊幼虫具有显着毒杀活性,处理24h死亡率分别达到96.67%、90.00%和93.33%,48h后,毒杀活性均达到100%。化合物7,4’-dihydroxy-5’-methoxy-coumaronochromone (2)和化合物prunetin (7)的48h毒杀活力也显着,死亡率为93.33%和83.33%。对这5个化合物测定其毒杀白纹伊蚊幼虫的LCso,其中化合物7,4’-dihydroxy-5’-methoxy-coumaronochromone(2)和化合物3-hydr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6a-ene(4)效果最为显着,其在48h的毒力LCso值分别为5.85mg/L和8.69mg/L。对斜纹夜蛾卵母细胞(SL)和粉纹夜蛾卵母细胞(Hi-5)的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显示,5种化合物对细胞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24h后12种化合物对SL细胞和Hi-5细胞的校正抑制率都在50%以上。其中对SL细胞抑制率最为显着的是化合物flemichapparin-B (5)、 formononetin (8)和apigenin7-O-β-D-glucoside (11),抑制率分别达到92.06%、81.10%和88.05%,而对Hi-5细胞抑制率最为显着的是化合物3-hydroxy-8,9-methylenedioxypterocarp-6a-ene (4)、flemichapparin-B (5)、prunetin (7)和formononetin (8),抑制率分别是85.82%、82.68%、90.67%和86.96%。总体可以看出,化合物flemichapparin-B (5)和formononetin (8)对细胞具有非常显着的抑制活性。本研究通过对毛鱼藤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并明确了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有用于开发植物源蚊子杀幼虫剂、昆虫细胞抑制剂的潜力。为新植物源农药的创制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可对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使其更加体现农业利用上的价值。本研究同时为尽量将毛鱼滕植株不仅根,而且地上部分的茎和叶都得到价值体现,根据其功能而开发出植物农药、医药等多种产品,为进一步开发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新,郭俊炜,李建国,史继东[5](2011)在《浅谈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要从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阐述了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中病虫防治的方法,介绍了相关的防治技术要点,对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思思[6](2010)在《用于储粮害虫防治的植物源杀虫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了9种植物经两种溶剂(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提取后得到的18个粗提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的驱避、触杀和熏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8种提取物中,筛选到对主要储粮害虫具有良好驱避作用的植物大蒜和红辣椒,1.26mg/cm2的浓度下大蒜的乙醚提取物和红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60h的驱避率都可达到Ⅳ级以上;筛选到对主要储粮害虫具有良好触杀作用的植物大蒜、红辣椒和花椒,在1.26mg/cm2的浓度下处理72h后,大蒜的乙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可分别达到94.21%、85.64%,红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可分别达到91.37%、89.62%,花椒的乙醚提取物可分别达到85.73%、89.62%。筛选到对主要储粮害虫具有良好熏蒸作用的植物大蒜、芥末和红辣椒,其中80ppm熏蒸72h后,大蒜的乙醚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可分别达到100%、90.81%,芥末的乙醇提取物可分别达到98.36%、90.59%,红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可分别达到89.23%、93.58%。提取于与芥末同属植物辣根的辣根素和芥末籽精油对两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和谷蠹都具有很好的熏蒸活性,表现为所需致死浓度低,起效迅速。辣根素2ppm的浓度下,熏蒸72h对玉米象和谷蠹的致死率就可达到100%,相同条件下芥末籽精油则可达到90%左右。辣根素72时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分别为1.8724+2.1573x,0.1226;2.1881+2.1573x,0.0968。芥末籽精油72h时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分别为0.2931+2.1570x,0.7313;0.1198+2.1764x,0.8810。相同条件下,辣根素的熏蒸效果要好于芥末籽精油。辣根素在模拟仓中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研究表明,辣根素对储粮害虫有显着的熏蒸效果,在自然熏蒸条件下,低剂量(3ppm)辣根素熏蒸72h,能100%杀死玉米、小麦及稻谷三种粮食表层的玉米象和谷蠹;24 ppm熏蒸72h后,处理玉米、小麦、稻谷底部的玉米象的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8%,谷蠹死亡率分别为100%、93%、86%;温度对辣根素的熏蒸效果没有显着影响;不同储粮种类对辣根素熏蒸效果有显着影响,在三种粮食中的熏蒸效果分别为:玉米>小麦>稻谷。
史晓晔[7](2009)在《防治苹果腐烂病简方九则》文中认为1涂赤霉素据实践,在刮治苹果树腐烂病疤时辅助涂抹赤霉素,比单纯用杀菌剂涂抹的效果增加1.3倍,且病疤复壮快,当年治愈率在96%以上。具体做法是:在2月下旬至4月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盛期发现病疤后,进行刮除和清边,若病斑尚未烂透树皮,只把病组织刮
成纪予[8](2008)在《杨梅核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杨梅的主栽培国,栽培面积占全球的99%以上。杨梅核是杨梅果汁和果酒酿造加工过程的副产物,占杨梅原料的10%左右。但是,至今尚未对其进行良好的加工利用,对于杨梅核的认识太少是限制其进一步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检测和分析了杨梅核及杨梅核仁的成分,然后从油脂、蛋白质、活性炭、木醋液等方面对杨梅核的开发途径和利用前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杨梅核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浙江省内常见的14种杨梅核(荸荠、东魁、晚稻、炭梅、乌紫、丁岙、早大、迟大、荔枝、早色、迟色、粉红、白杨梅、水晶杨梅),分析了其及核仁的理化特性。杨梅核主要成分是粗纤维(63.71~68.72%DW)。杨梅核仁富含脂肪(58.12~68.15%DW)和蛋白质(22.06~26.17%DW)。杨梅核仁对小鼠半致死剂量大于20.0g/kg(体重),说明杨梅核仁无毒。(2)杨梅核仁油是以油酸(35.61~49.58%)和亚油酸(34.04~49.30%)为主的油脂。超声波辅助提取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油品质好、更稳定、提取时间短、温度低的优点。超声波辅助提取杨梅核仁油,影响得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频率。最佳工艺条件为:频率60kHz、功率10W、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12,得率为59.22%。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地提高杨梅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TBHQ效果最好。(3)杨梅核仁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富含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蛋氨酸,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杨梅核仁蛋白碱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5min、料液比1:15,蛋白质提取率达到88.2%。杨梅核仁蛋白的等电点为pH3.5。碱提酸沉法得到的杨梅核仁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高达91%。在不同环境(蛋白质浓度、pH、温度、盐浓度以及蔗糖浓度)下,杨梅核仁分离蛋白呈现出不同的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和凝胶特性),这为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4)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的杨梅核活性炭,其亚甲基蓝脱色力可达162mg/g,碘吸附量可达1219mg/g。杨梅核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00~950℃,活化时间1.5-2h,水蒸汽用量250~300ml/50g杨梅核炭。活化温度对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能力都有显着影响(P<0.05);活化时间只对得率有显着影响(P<0.05),对吸附能力影响不显着;水蒸汽用量对得率和吸附能力均无显着影响。杨梅核活性炭对甲醛、苯、氨气、三氯甲烷四种有毒气体的吸附能力依次为:甲醛>三氯甲烷>苯>氨气。(5)杨梅核木醋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有机酸,然后是酚类、酮类、醛类、酯类、醇类,除此之外,还含有其它如吡啶类、呋喃类、烷类等物质。在FRAP、DPPH和ABTS三种体外抗氧化体系中,杨梅核木醋液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呈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杨梅核木醋液的抗氧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R2=0.8636~0.9896),可以推断酚类成分是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杨梅核木醋液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鼠伤沙门氏菌、恶臭假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杨梅核木醋液的抑菌作用主要与酸性成分以外的组成成分有关。
叶强[9](2008)在《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几种植物及微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属生物农药中的一种。能在自然界降解,一般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害虫对其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够保持农产品的高品质,因此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它在国内外的应用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就白头翁素的两种衍生物对供试植物的发芽、生长实验、微生物病原菌抑制实验、叶绿素抑制及细胞伸长等方面的实验得到以下结论:根据发芽率、生长、根部吸收及茎叶处理等外部处理实验得知,两种白头翁衍生物对供试植物的外部生长实验方面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Br代白头翁素(Ⅰ)在对植物的发芽及生长方面实验中,对供试植物的各项指标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生长实验中浓度为125mg/L时就已和对照都有显着差异;而在对Br代白头翁素(Ⅱ)的实验中,在对根部吸收实验及水稻生长实验中表现出对稗草的抑制效果明显超出对水稻的作用。可见其在对植物处理时已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微生物病原菌抑制及电导率实验上,两种白头翁衍生物都表现出对供试病原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尤其对玉米大斑病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在电导率实验上,两种衍生物都在处理浓度为100mg/L时在对萝卜的电导率处理上没有变化,可为在此浓度下对萝卜地区做除草实验得到理论依据。在叶绿素合成抑制的实验上,Br代白头翁素(Ⅰ)表现出在浓度为125mg/L处理时就已经对供试植物的叶绿素合成起到了完全抑制作用:Br代白头翁素(Ⅱ)则随着浓度的逐渐升高表现出抑制程度越来越大。
王永琴[10](2008)在《加强病虫防治 生产无公害果品》文中研究指明加强无公害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技术,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有效控制有害生产物资造成的危害。生产无公害果品的病虫防治技术如下。一、农业防治1.清扫果园果树落叶后,要彻底清扫果园的落叶、病虫果、杂草等,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并集中烧毁,降低病虫越冬基数。
二、大蒜可治苹果腐烂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蒜可治苹果腐烂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药自主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农药发展历程 |
2 杀菌剂 |
2.1 乙蒜素(Ethylicin) |
2.2 金核霉素(Aureonucleomycin) |
2.3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
2.4 氟吗啉(Flumorph) |
2.5 啶菌恶唑(Pyrisoxazole) |
2.6 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和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 |
2.7 氰烯菌酯(Phenamacril) |
2.8 苯醚菌酯(ZJ0712) |
2.9 噻菌铜(Thiediazole copper)和噻唑锌(Zinc thiazole) |
2.10 毒氟磷(Dufulin) |
2.11 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 |
2.12 长川霉素(Ascomycin) |
2.13 申嗪霉素(Shenqinmycin) |
2.14 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 |
2.15 唑菌酯(Pyraoxystrobin) |
2.16 丁吡吗啉(Pyrimorph) |
2.17 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 |
2.18 氯啶菌酯(Triclopyricarb) |
2.19 环己磺菌胺(Chesulfamide) |
2.20 甲噻诱胺(Methiadinil) |
2.21 苯噻菌酯(Benzothiostrobin) |
2.22 苯丙烯菌酮(Isobavachalcone) |
2.23 酚菌酮(Fenjuntong) |
2.24 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 |
2.25 氟/氯苯醚酰胺(Flu/Chlbeneteram) |
2.26 唑醚磺胺酯(Zuomihuanganzhi) |
3 杀虫剂 |
3.1 混灭威(Landrin) |
3.2 灭幼脲(Chlorbenzuron) |
3.3 苦皮藤素(Celangulin) |
3.4 硝虫硫磷(Xiaochongthion) |
3.5 氯胺磷(Chloramine phosphorus) |
3.6 氟螨(Fuman) |
3.7 氯噻啉(Imidaclothiz) |
3.8 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d-t-Chloro-prallethrin) |
3.9 硫肟醚(Sulfoxime)和硫氟肟醚(Thiofluo-ximate) |
3.10 蛇床子素(Osthole) |
3.11 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 |
3.12 丁虫腈(Flufiprole) |
3.13 氯溴虫腈(Brochlorfenapyr) |
3.14 哌虫啶(Paichongding) |
3.15 右旋七氟甲醚菊酯(d-Teflumethrin) |
3.16 乙唑螨腈(Cyetpyrafen) |
3.17 环氧虫啶(Cycloxaprid) |
3.18 戊吡虫胍(Guadipyr) |
3.19 环氧虫啉(Cycolxylidin) |
3.20 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
3.21 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 |
3.22 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 |
3.23 嘧螨胺(Pyriminostrobin) |
4 除草剂 |
4.1 单嘧磺隆(Monosulfuron)和单嘧磺酯(Monosulfuron-ester) |
4.2 双甲胺草磷(Shuangjianancaolin) |
4.3 氯酰草膦(Clacyfos) |
4.4 甲硫嘧磺隆(Methiopyrisulfuron) |
4.5 丙酯草醚(Pyribambenz-propyl)和异丙酯草醚(Pyribambenz-isopropyl) |
4.6 二氯喹啉草酮(Quintrione) |
4.7 喹草酮(Quinotrione)和甲基喹草酮(Quinotrione-methyl) |
4.8 环吡氟草酮(Cypyrafluone) |
4.9 双唑草酮(Bipyrazone)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 |
5.1 菊胺酯(Bachmedesh) |
5.2 苯哒嗪丙酯(Fenridazon propyl) |
5.3 呋苯硫脲(Fuphenthiourae) |
5.4 乙二醇缩糠醛(Furalane) |
5.5 14-羟基芸苔素甾醇(14-Hydroxylated brassinosteroid) |
6 结语 |
(2)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番茄灰霉病研究概况 |
1.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对策 |
1.2 植物灰霉病的生物防治 |
1.2.1 生防菌在植物灰霉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3 生物菌肥研究现状 |
1.3.1 生物菌肥的概念、特点 |
1.3.2 生物菌肥的主要作用 |
1.3.3 生物菌肥应用研究与发展前景 |
1.3.4 海藻生物肥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 |
2.2.3 拮抗菌的筛选 |
2.2.4 菌种保存 |
2.2.5 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拮抗菌的筛选 |
2.3.2 菌株LM-Y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拮抗菌筛选 |
3.3.2 菌株LM-N的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菌株混合培养及抑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单菌株种子液及无菌滤液制备 |
4.2.3 复合菌株拮抗试验 |
4.2.4 复合菌株最佳混配比例筛选 |
4.2.5 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2.6 培养条件优化后抑菌活性对比 |
4.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复合菌株拮抗试验 |
4.4.2 复合菌株混配比例筛选 |
4.4.3 不同碳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4 不同氮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5 不同无机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6 初始pH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7 接种量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8 装液量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9 发酵时间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10 温度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4.4.11 培养条件优化后抑菌活性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对盆栽番茄抗病增产效果初探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3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对番茄种子萌发影响 |
5.4.2 不同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病情指数影响 |
5.4.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灰霉病菌数量影响 |
5.4.4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农用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1. 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
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3.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鹿角藤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 资源分布 |
2. 药理活性 |
3. 农用活性 |
4. 工业应用 |
5. 观赏性 |
第三章 蜈蚣草的研究进展 |
1. 资源分布 |
2. 药理活性 |
3. 工业应用 |
4. 观赏性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
1.2.2 海南鹿角藤氯仿相柱层析分离 |
1.2.3 蜈蚣草乙酸乙酯相柱层析分离 |
1.2.4 成分分析与结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萃取物得率 |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生物活性研究 |
1. 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除草活性研究 |
1.1 供试植物及植物种子 |
1.2 供试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对受体植物除草活性的测定 |
1.3.2 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对受体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测定 |
1.3.3 海南鹿角藤氯仿柱层析物对受体植物除草活性测定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海南鹿角藤对受体植物除草活性的测定 |
1.4.2 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对黄瓜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测定 |
1.4.3 海南鹿角藤氯仿萃取物对含羞草盆栽及形态指标测定 |
1.4.4 蜈蚣草对受体植物除草活性的测定 |
1.5 结论与讨论 |
2. 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抑菌活性研究 |
2.1 供试药剂 |
2.2 供试病原菌及来源 |
2.3 试验方法 |
2.3.1 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2.3.2 氯仿相柱层析组分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海南鹿角藤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2.4.2 蜈蚣草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2.5 结论与讨论 |
3. 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杀虫活性研究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粗提物对莴苣指管蚜的活性测定 |
3.2.2 粗提物对斜纹夜蛾的活性测定 |
3.2.3 氯仿萃取物对莴苣指管蚜和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海南鹿角藤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3.3.2 蜈蚣草提取物杀虫活性测定结果 |
3.4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毛鱼藤地上部分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在农药发展中的作用 |
1.1.1 化学农药缺陷及植物源农药发展机遇 |
1.1.2 植物次生活性成分与植物源农药研究 |
1.2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
1.2.1.1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发的杀虫剂 |
1.2.1.2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发的杀菌剂 |
1.2.1.3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发的除草剂 |
1.2.2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
1.2.3 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技术 |
1.3 供试植物简介 |
1.3.1 豆科简介 |
1.3.2 豆科植物的研究现状 |
1.3.3 鱼藤属的生物活性及成分研究现状 |
1.4 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昆虫 |
2.1.3 供试细胞系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5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2.2.1.1 植物粗提物制备 |
2.2.1.2 提取物的粗分离方法 |
2.2.1.3 硅胶柱层析 |
2.2.1.3.1 正相硅胶柱层析 |
2.2.1.3.2 中压反相硅胶柱层析 |
2.2.1.3.3 凝胶柱层析 |
2.2.1.3.4 制备薄层层析 |
2.2.1.3.5 聚酰胺层析 |
2.2.1.3.6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 |
2.2.1.3.7 制备HPLC层析 |
2.2.2 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2.2.2.1 NMR测定 |
2.2.2.2 MS测定 |
2.2.3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2.3.1 杀虫活性测定 |
2.2.3.1.1 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
2.2.3.1.2 家蝇成虫的毒杀作用测定 |
2.2.3.1.3 福寿螺幼螺的毒杀活性测定 |
2.2.3.2 细胞毒性测定 |
2.2.3.2.1 斜纹夜蛾卵母细胞的毒性测定 |
2.2.3.2.2 粉纹夜蛾卵母细胞的毒性测定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毛鱼藤地上部分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3.1.1 毛鱼藤地上部分提取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 |
3.1.2 毛鱼藤地上部分提取物对家蝇成虫的毒杀活性 |
3.1.3 毛鱼藤地上部分提取物对福寿螺幼螺的毒杀活性 |
3.2 化学成分的分离 |
3.2.1 毛鱼藤地上部分乙醇粗提物的萃取分离 |
3.2.2 毛鱼藤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 |
3.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3.3.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3.3.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3.3.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3.3.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3.3.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3.3.7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
3.3.8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 |
3.3.9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
3.3.10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 |
3.3.11 化合物11的结构鉴定 |
3.3.12 化合物12的结构鉴定 |
3.3.13 化合物13的结构鉴定 |
3.3.14 化合物14的结构鉴定 |
3.3.15 化合物15的结构鉴定 |
3.3.16 化合物16的结构鉴定 |
3.3.17 化合物17的结构鉴定 |
3.3.18 化合物18的结构鉴定 |
3.4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3.4.1 供试化合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活性 |
3.4.2 供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 |
4 讨论 |
4.1 毛鱼藤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
4.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4.3 毛鱼藤地上部分的生物活性 |
4.4 毛鱼藤地上部分的开发前景 |
4.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4.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词 |
(5)浅谈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果园清洁 |
1.1 防控对象 |
1.2 防治措施 |
1.2.1 药剂清园 |
1.2.2 腐烂病、粗皮病防治 |
1.2.3 树干涂白 |
2 诱杀灯、粘虫板、诱虫带等防治害虫技术 |
2.1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 |
2.1.1 特点 |
2.1.2 使用方法 |
2.2 黄色粘虫板杀虫技术 |
2.2.1 作用与特点 |
2.2.2 技术要点 |
2.3 糖醋液诱杀害虫技术 |
2.3.1 特点 |
2.3.2 使用方法 |
2.4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 |
2.4.1 作用与特点 |
2.4.2 技术要点 |
2.5 诱虫带诱杀害虫技术 |
2.6 涂药环或灭虫带诱杀害虫技术 |
3 生物防治技术 |
3.1 以虫治虫 |
3.2 以菌治病虫 |
3.3 植物治虫 |
4 药剂防治 |
(6)用于储粮害虫防治的植物源杀虫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源农药的概述 |
1.2 杀虫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 |
1.2.1 生物碱类 |
1.2.2 萜烯类 |
1.2.3 黄酮类 |
1.2.4 精油类 |
1.2.5 光活化毒素类 |
1.3 植物杀虫剂对害虫的主要作用方式 |
1.3.1 引诱和驱避作用 |
1.3.2 熏蒸作用 |
1.3.3 触杀作用 |
1.3.4 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 |
1.4 植物杀虫剂对害虫作用机理的研究 |
1.4.1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功能 |
1.4.2 影响昆虫呼吸系统 |
1.4.3 影响昆虫神经系统 |
1.5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应用现状 |
1.5.1 直接应用植物防治储粮害虫 |
1.5.2 应用植物粗提物中的活性成分单体防治储粮害虫 |
1.5.3 应用植物精油防治储粮害虫 |
1.5.4 药剂混配防治储粮害虫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杀虫植物粗提物对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
2.1 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植物 |
2.1.3 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植物粗提物的制备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生物活性 |
2.3.2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谷蠹成虫的生物活性 |
2.3.3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生物活性 |
2.3.4 优选杀虫植物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生物活性的综合评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生物活性 |
2.4.2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谷蠹成虫的生物活性 |
2.4.3 杀虫植物提取物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生物活性 |
2.4.4 优选杀虫植物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生物活性的综合评定 |
2.4.5 讨论 |
第3章 辣根素和芥末籽精油的熏蒸毒力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芥末籽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空仓熏蒸毒力测定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辣根素和芥末籽精油对两种试虫的毒力评价 |
3.3.2 讨论 |
第4章 辣根素在模拟仓中对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统计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不同浓度下辣根素熏蒸72h 后试虫死亡率 |
4.2.2 不同温度下辣根素熏蒸72h 后的害虫死亡率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浓度对辣根素熏蒸效果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辣根素熏蒸效果的影响 |
4.3.3 不同的粮食种类对辣根素熏蒸效果的影响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防治苹果腐烂病简方九则(论文提纲范文)
1 涂赤霉素 |
2 涂大蒜 |
3 施草木灰 |
4 涂辣椒汁 |
5 涂食盐水 |
6 涂碘酒或醋液 |
7 硫酸铜泥浆 |
8 桥接法 |
9 用生物农药腐必清防治 |
(8)杨梅核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杨梅果实简介 |
1.1.1 杨梅资源 |
1.1.2 杨梅果实的组织结构 |
1.1.3 杨梅果实的营养保健价值 |
1.1.4 杨梅果实的加工 |
1.1.5 杨梅果实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现状 |
1.2 果核资源的开发利用 |
1.2.1 果核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1.2.2 果核资源的综合利用 |
1.3 植物油脂 |
1.3.1 植物油脂的组成 |
1.3.2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1.3.3 油脂的抗氧化研究 |
1.4 植物蛋白 |
1.4.1 植物蛋白的生理功能 |
1.4.2 植物蛋白的制备 |
1.4.3 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特性 |
1.5 活性炭 |
1.5.1 活性炭的制备 |
1.5.2 活性炭的应用 |
1.6 木醋液 |
1.6.1 木醋液的精制 |
1.6.2 木醋液的组分 |
1.6.3 木醋液的用途 |
1.7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7.1 题背景 |
1.7.2 研究意义 |
1.7.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杨梅核及其核仁的主要化学成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设备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数据统计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杨梅核的基本理化特性 |
2.3.2 杨梅核仁的营养价值 |
2.3.3 杨梅核仁毒理学初步评价 |
2.4 小结 |
第3章 杨梅核仁油的提取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设备 |
3.2.4 杨梅核仁含油率的测定 |
3.2.5 杨梅核仁油提取溶剂的筛选 |
3.2.6 冷浸法 |
3.2.7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
3.2.8 杨梅核仁油理化性质测定 |
3.2.9 杨梅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
3.2.10 数据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杨梅核仁含油率 |
3.3.2 溶剂选择 |
3.3.3 超声波辅助提取杨梅核仁油 |
3.3.4 杨梅核仁油的理化特性 |
3.3.5 杨梅核仁油的氧化稳定性 |
3.3.6 开发杨梅核仁油的经济效益评估 |
3.4 小结 |
第4章 杨梅核仁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杨梅核仁脱脂粕的制备 |
4.3.2 杨梅核仁脱脂粕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
4.3.3 杨梅核仁蛋白的制备工艺流程 |
4.3.4 杨梅核仁蛋白的碱提工艺研究 |
4.3.5 杨梅核仁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
4.3.6 杨梅核仁分离蛋白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氨基酸组成测定 |
4.3.7 杨梅核仁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的研究 |
4.3.8 数据统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脱脂杨梅核仁粕的组成成分 |
4.4.2 杨梅核仁蛋白质碱提工艺的研究 |
4.4.3 杨梅核仁蛋白的酸沉 |
4.4.4 杨梅核仁分离蛋白的组成成分及其氨基酸组成 |
4.4.5 杨梅核仁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杨梅核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初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5.2.4 杨梅核炭化基本过程的研究 |
5.2.5 杨梅核活性炭制备工艺研究 |
5.2.6 杨梅核活性炭对有毒气体的吸附能力研究 |
5.2.7 数据统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杨梅核活性炭的制备 |
5.3.2 杨梅核活性炭对有毒气体吸附的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杨梅核木醋液的应用初步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试剂与设备 |
6.2.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6.2.4 杨梅核木醋液的制备 |
6.2.5 杨梅核木醋液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
6.2.6 杨梅核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 |
6.2.7 杨梅核木醋液乙酸乙酯萃取物(BPAE)的制备 |
6.2.8 总酚含量的测定 |
6.2.9 杨梅核木醋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
6.2.10 杨梅核木醋液的抑菌能力研究 |
6.2.11 数据统计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杨梅核木醋液的基本理化特性 |
6.3.2 杨梅核木醋液主要有机成分和含量 |
6.3.3 杨梅核木醋液及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含量 |
6.3.4 杨梅核木醋液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
6.3.5 杨梅核木醋液的抑菌作用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9)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几种植物及微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生物农药概述 |
1.2 植物源农药定义及特点 |
1.2.1 植物源农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筛选 |
1.2.3 植物源杀虫剂 |
1.2.4 植物源杀菌剂 |
1.2.5 植物源除草剂 |
1.2.6 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及作用方式 |
1.2.6.1 生物碱类(alkaloids) |
1.2.6.2 萜烯类(Terpenes) |
1.2.6.3 黄酮类(Flavon oids) |
1.2.6.4 精油类(Essential oils) |
1.2.6.5 光活化毒素类(Photoactivated toxicity) |
1.2.7 植物源农药产品及应用 |
1.2.8 植物源农药存在的问题 |
1.2.9 植物源农药研究展望 |
1.3 白头翁 |
1.3.1 白头翁在医学上的作用 |
1.3.2 白头翁在兽医学上的作用 |
1.3.3 白头翁的农药活性 |
1.4 本实验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菌种 |
2.1.3 供试药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植物发芽及生长的影响试验 |
2.2.2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发芽后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 |
2.2.3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植物根部吸收后株高的影响试验 |
2.2.4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茎叶处理后株高及地上部鲜重的影响试验 |
2.2.5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处理后电导率影响的试验 |
2.2.6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抑制试验 |
2.2.7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 |
2.2.8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细胞伸长的影响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发芽及生长试验的结果分析 |
3.1.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供试植物发芽率及生长试验的结果 |
3.1.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供试植物发芽率及生长实验的结果分析 |
3.2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发芽后水稻生长的影响 |
3.2.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发芽后水稻生长的影响 |
3.2.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发芽后水稻生长的影响 |
3.3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根部吸收后株高的影响试验 |
3.3.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供试植物根部吸收实验后株高的影响 |
3.3.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供试植物根部吸收实验后株高的影响 |
3.4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茎叶处理后株高、鲜重的影响 |
3.4.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供试植物茎叶处理中株高及鲜重的影响 |
3.4.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供试植物茎叶处理的株高及鲜重的影响 |
3.5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植物处理后的电导率测定的试验 |
3.5.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供试植物电导率的影响 |
3.5.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供试植物电导率的影响 |
3.6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微生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6.1 Br代白头翁素(Ⅰ)对微生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6.2 Br代白头翁素(Ⅱ)对微生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3.7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8 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供试植物细胞伸长的影响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词 |
作者简历 |
四、大蒜可治苹果腐烂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药自主创制[J].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 化学通报, 2020(12)
- [2]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D]. 吕婷. 浙江大学, 2018(08)
- [3]海南鹿角藤和蜈蚣草农用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D]. 廖凤仙. 海南大学, 2013(07)
- [4]毛鱼藤地上部分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D]. 伍欣宙.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
- [5]浅谈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J]. 王新,郭俊炜,李建国,史继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1(11)
- [6]用于储粮害虫防治的植物源杀虫剂筛选[D]. 陈思思. 武汉工业学院, 2010(03)
- [7]防治苹果腐烂病简方九则[J]. 史晓晔. 烟台果树, 2009(04)
- [8]杨梅核的综合利用研究[D]. 成纪予. 浙江大学, 2008(03)
- [9]两种白头翁素衍生物对几种植物及微生物活性的研究[D]. 叶强. 延边大学, 2008(03)
- [10]加强病虫防治 生产无公害果品[J]. 王永琴.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