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农牧交错区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一、农牧交错带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昉[1](2021)在《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云鹤[2](2021)在《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促进我国畜牧业繁荣、维系地区生态安全和保护国家绿色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甘肃省肃南县和青海省乌兰县作为三种典型气候研究区域,针对当前西部牧区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气象、土壤、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六个关键要素入于,对研究区自然与社会生态典型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单指标评价法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压力-状态-响应”两种综合模型评价法,研究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三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劣状况,并划分其生态环境等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西部典型牧区的土壤生态问题,从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风蚀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土壤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部牧区土壤容重整体偏大,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土壤平均容重分别为1.58 g/cm3、1.38 g/cm3和1.42 g/cm3。牧区土壤多为碱性砂土,其土壤盐渍化程度均有所减轻,三个地区土壤表层的含盐量分别降低了 24.1 6%、32.93%和32.41%。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牧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时段内,各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鄂托克旗增加了165.17%,肃南县增加了 35.10%,乌兰县增加了 79.02%;但各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仍较低,三个地区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分别为7.03 g/kg、7.94g/kg和11.2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鄂托克旗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多呈斑块状;肃南县多从中部偏北地区向四周递增或递减,呈带状分布;乌兰县不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同一指标不同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也略有不同。三个研究区中鄂托克旗的风蚀威胁最大,乌兰县最小,肃南县居中。(2)研究了西部典型牧区的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五种因素的年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西部典型牧区气候干燥,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近年来,各典型研究区的光热资源减少,鄂托克旗的年活动积温降低了 24.55%,肃南县降低了 4.05%,乌兰县降低了 10.03%。鄂托克旗的干旱程度恶化,当地干燥度指数降低了 17.16%,肃南县和乌兰县则分别增大了 21.00%和32.43%。2016~2019年,肃南县和乌兰县的降水距平为正值,潜在蒸散量均为下降趋势,鄂托克旗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因此鄂托克旗的气候条件最为恶劣。各地区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牧区草地、林地以及农田面积占比逐渐增加,但研究时段内,鄂托克旗和乌兰县的植被年平均成产率分别降低了 8.37%和12.69%,肃南县则升高了 17.21%。从水资源指标来看,乌兰县的水资源状况最不佳,当地水生态压力指数增大了 0.32%,用水效益和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降低了 17.22%和14.81%,其余两地的水文敏感程度均较低。鄂托克旗和肃南县的放牧压力明显降低,实际载畜量分别降低了 0.87%和4.14%,而乌兰县的实际载畜量仍以线性趋势持续增长。西部典型牧区的社会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三个地区中,鄂托克旗的经济状况最佳。(3)西部典型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表层土壤综合质量分别提升了 57.3%、41.8%和11.4%,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及养分的空间分布类似,鄂托克旗北部、肃南县西南和东南部以及乌兰县东北部的土壤质量相对较高。“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各地区的自然生态指数均大于0.60,社会生态指数介于0.18~0.42之间,且均处于上升趋势;三个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均大于0.80,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其中鄂托克旗的协调程度最高,乌兰县最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鄂托克旗、肃南县和乌兰县的响应健康综合值分别为属于极优、差、良生态健康等级,其压力健康综合值和状态健康综合值均属于优良生态健康的范畴,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综合值均大于0.60,属于高生态健康等级。两种综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西部典型牧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表明,水资源是限制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同样表明鄂托克旗和乌兰县须重点关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肃南县则应以提升土壤质量为首要目标。

陈艺文[3](2021)在《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风蚀荒漠化地区风沙土的流动性、干旱性与贫瘠性是影响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发展、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因素,固沙改土是提高风沙土生物产量与生产、生态功能的关键途径。针对现有工程治沙材料中秸秆类材料易腐烂,土石类材料不易获取,化学类材料成本高、经济性差、雨水不易入渗及材料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开发低成本、易获取、环境友好的物理固沙材料开展带状平铺式沙障布设对风蚀荒漠化地区固沙改土、恢复植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磴口县的圣牧高科十一牧场流动沙地为研究对象,选择粉煤灰(F)、石膏(S)、牛粪(N)3种固体废弃物理材料开展室内15%和25%比例复配土壤,通过对其理化和重金属特征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筛选出最佳配比,进行野外平铺式固沙沙障配施试验,结合野外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初始配施(5月)和生长季后(10月)土壤理化与金属元素特性,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最小数据集归纳,评价了配施物理固沙材料后土壤质量指数,结合高效益低成本理念,最终筛选出野外配施材料及其配比的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机械组成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机械组成与CK一致,仍以细、中砂为主,但复配土壤呈现中砂、粗砂、极细砂和粉砂体积分数有所增加,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在初始配施及生长季后平均粒径整体呈上升趋势;分选趋近中等,由分散向集中改善;偏度整体呈现近于对称;除15%F峰态为很尖窄外,其余峰态基本呈现中等;单重分形维数上升;粒径呈现两头增加中间减小的趋势,土壤粒径分布幅度变宽,不易起动的中砂、粗砂与极细砂、粉粒成分增加,易吹蚀的细砂体积分数有所下降,有助于增大沙粒起动风速,达到固沙目的。(2)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特征室内复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养分含量在F、N以及FS组合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增大趋势,S土样与CK接近且差异不显着(P>0.05),整体分布为N>F>CK≈S。野外配施沙障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升高,以SOC升高比例最大,且以N最好,F次之,TN和TK趋势与SOC一致,TP以15%F最好;15%F及25%FS的p H和电导率下降。(3)室内复配土壤与野外配施沙障土壤金属元素特征复配土壤金属元素含量整体趋势以N复配土样增加各金属含量且高于CK,以S复配土样降低各金属含量且低于CK,F复配土样的Mn、Zn、Al含量接近于CK,Cr、As较CK下降,Fe、Cu较CK上升;FS混合复配土样呈现Cu、Zn、Al接近于CK趋势,Cr、Mn、Fe、As较CK显着下降。配施沙障土壤在生长季后各样地的Cr、Mn、Fe含量均以CK最高,Cu、Al含量各样地以15%N最高,CK次之;Zn含量以25%FS最高,CK次之;As含量15%S最高,CK次之。添加物理固沙材料配施沙障土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含量,对于Zn、Mn等微量元素有提高趋势,且重金属Cr、As以15%F较低。(4)室内复配土壤材料配比组合与野外配施沙障比例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归纳最小数据集指标,最终得出室内复配土样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45)>15%S(0.537)>15%N(0.506)>25%F(0.484)=25%FS(0.484)>25%S(0.478)>15%FS(0.395)>CK(0.385)>25%N(0.335),达到Ⅲ级中等水平,结合成本确定15%F、15%N、15%S、25%FS四种方案进行野外配施。同理得到配施沙障土壤生长季后土样的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为15%F(0.515)>15%S(0.492)>15%N(0.462)>25%FS(0.445)>CK(0.265),CK为Ⅳ级贫瘠水平,配施物理固沙材料样地均上升为Ⅲ级中等水平。综合分析理化以及重金属特征表明,15%F样地黏粒、粉粒、粗砂体积分数上升;SOC和TP上升效果较好;固沙改土性能作用明显;且重金属Cr、As含量最低,植被生长密度最好,价格最为低廉。因此,在本研究的几种物理固沙材料及其配比中,15%F可作为野外物理材料配施沙障的最佳选择材料及配比。

白玉婷[4](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割草地作为牲畜所需饲料的储备仓库,在解决草畜季节不平衡、确保家畜安全越冬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年割草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养分的输入与输出失衡,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草地生产力严重下降。本研究于2014年-2017年依托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的施肥控制实验平台,以植物种群、功能群、群落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功能性状、种群、功能群到群落各个组织层次,结合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学的多个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阐释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过程和恢复途径,从而为退化割草地的改良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及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株高是切根+化肥改良措施下羊草的敏感性状,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可以增加羊草株高和茎长,茎长成为羊草株高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试验年份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株高、羊草茎长和茎干重增长效果逐年凸显。2.切根+高浓度化肥和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有利于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功能群重要值随着切根+化肥浓度增加而增大,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也逐渐增加,杂类草功能群生物量占比下降。3.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不同改良措施下群落丰富度逐年降低。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群落生物量最高。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提升植物群落相对饲用价值。4.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逐年增加,且切根+高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下土壤0-10cm全碳和全氮含量最高。5.羊草种群、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化学计量比均显示羊草割草地植物生长受氮抑制。切根+化肥和切根+有机肥改良措施可分别从短期、长期改善氮抑制程度。6.羊草割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短期植被恢复有利,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长期植被恢复有利。建群种羊草数量特征决定群落功能,解决土壤氮限制是植被恢复的关键。

王富[5](2020)在《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水氮保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分布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不施用化学调控材料为对照(CK),设置为撒施PAM联合混施SAP(S)、混施PAM联合混施SAP(H)、喷施PAM联合混施SAP(P)3种施用方式以及各方式不同处理量的试验措施;选取了常见坡度类型为5°和10°的坡耕地开展野外田间试验,从坡面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养分流失、作物生育指标和水肥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研究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根系土壤水肥保蓄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旨在探索出坡耕地联合施用PAM和SAP的基本规律,为减小旱区坡耕地水、土以及肥料流失,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施用PAM和SAP可提高作物生育前期的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尤其是混合了化学调控材料的前20cm土壤,增加PAM和SAP的用量均可增加土壤中水分含量,SAP的蓄水能力相比PAM来说优势更明显。前期土壤表面撒施和喷施PAM对表层土壤水分的提升效果略高于混施PAM,增幅约为3%;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含水率提高幅度超越了表土层,且影响了施用层以下的土层含水量。PAM和SAP相同用量情况时,混施PAM联合混施SAP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的贮水量是最高的,撒施PAM联合混施SAP与喷施PAM联合混施SAP次之,二者的贮水量无差异。混施SAP量为60kg/hm2的贮水量基本与SAP量75kg/hm2持平。(2)在5°坡耕地,联合施用PAM和SAP减少了模拟降雨造成的径流与侵蚀泥沙的损失量,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62.20%和72.10%。分析不同坡度的径流与泥沙损失发现,坡度升高会影响径流流量增多,增加径流的冲蚀能力,相应也会增加泥沙流失量。联合施用PAM和SAP可有效的降低土壤泥沙损失量,相同水平处理10°坡耕地的泥沙流失量为CK的57.69%、48.49%,而在5°坡耕地为CK的40.62%、39.49%,表明坡度增加并不会减弱施用化学调控材料后土壤的抗冲刷能力。(3)联合施用PAM和SAP处理可提高保持主要根系层土壤N素的能力。开花期撒施PAM联合混施SAP的各处理全N浓度变化相近,混施PAM联合混施SAP各处理的全N浓度随SAP用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时间推移,降水携带肥料养分下渗,施用PAM和SAP的前20cm 土层全N浓度显着高于CK。同时,经处理后的侵蚀泥沙中全N含量显着低于不施用化学调控材料的CK。在作物生长前期,随着PAM或SAP用量增加,减小全N损失的幅度先增后减。(4)联合施用PAM和SAP的马铃薯株高、主茎粗、冠幅指标,均较CK有不同程度长幅提升。各指标差异基本在开花期至块茎膨大期显现。随着SAP用量的增加,影响各指标增长效果先增加后减小。土壤施加PAM与SAP可以显着增加马铃薯产量,多数处理的产量较CK差异显着,以PAM和SAP用量各为60kg/hm2最佳,较CK极显着提高产量。同样,各处理还降低了小薯率,基本与增产效果相照应。适当施用PAM和SAP可显着提高水分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尤其是HM2B2和HM2B3,较CK差异达极显着。混施PAM联合混施SAP方式的水、氮利用效率略优于另两种联合施用方式。

赵博[6](2020)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适宜播期和施肥配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国内由于播种期和施肥不合理造成藜麦产量低下,以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和施肥配比试验,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区旱作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施肥配比下藜麦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等的差异及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明确适宜该地区藜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施肥配比。通过连续两年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藜麦适宜播期为5月5日至5月15日。随着播期推迟,藜麦的出苗时间、生育期逐渐缩短。在适宜播期下,藜麦植株高度、茎粗、主茎分枝数、单株叶面积及群体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早播和晚播处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较高;前期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延长,保证了后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千粒重和籽粒产量表现较高。藜麦籽粒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增加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料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随着施用量增加也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每生产100kg藜麦籽粒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2.7kg、1.4kg和2.8kg。综合分析认为,基于当地基础地力及密度为62000株/hm2的条件下,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实现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纯N)为117.9-143.4kg/hm2(其中30%作种肥,70%作追肥),施磷量(P2O5)为 103.2-114.5kg/hm2,施钾量(K2O)为 51.5-59.1kg/hm2。

杨善莲[7](2020)在《基于CT技术的菜地土壤孔隙性质与氮磷养分含量三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安徽省颍上县王岗镇不同种植类型地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土壤CT扫描技术、普通克里金插值技术与体积分布分形维数等理论方法,探讨不同种植类型地块土壤孔隙结构的三维特征,及其与土壤中氮、磷等养分含量的关系。在王岗镇试验基地选取了三个典型区域,分别为小麦地、设施菜地和露天菜地。综合考虑试验基地种植类型和沟渠分布位置特征,在各典型区域分别选取了3个采样点。为了探究土壤孔隙与土壤氮磷含量分布之间的关系,在露天菜地中选取均匀分布的12个采样点,其中7、8、9号采样点与CT扫描土样采样点是重合的,每个点位分别采取0-20cm、20-40cm、40-60cm、60-80cm不同深度土样,化验得到每个点位不同深度的Olsen-P、全氮、全磷、p H等养分含量数据。不同种植类型地块土壤孔隙特征取平均值,小麦地的连通孔隙组数为830.56组,总孔隙数为1038478;设施菜地的连通孔隙组数为276.85组,总孔隙数为3461.59;露天菜地的连通孔隙组数为369.14组,总孔隙数为4615.46组。小麦地的连通孔隙组、总孔隙数、孔隙平均半径和平均长度均高于设施菜地和露天菜地,而露天菜地则高于设施菜地。分析土壤孔隙结构图发现,水平面土壤孔隙分布不均,空间差异显着,孔隙区域连通明显呈斜对角线方向,大孔隙明显较小且显着集聚,小孔隙呈点状分布在大孔隙周围;垂直面土壤孔隙主要集中于土柱中上部30 cm以上。对孔隙和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孔隙平均半径与全氮显着负相关性,总孔隙长度与Olsen-P显着负相关性。证明孔隙越大越会引起全氮的流失,总孔隙长度越长Olsen-P的流失程度越高。利用体积分布分形维数计算土壤分形维度,以反映土壤粒径表面复杂程度。土壤分形维度最大值(1.83)位于小麦地距离沟渠最远处;最小值(1.59)位于露天菜地距离沟渠最远处。相较而言,小麦地土壤粒径表面更为复杂,其原因可能是小麦根系发达造成不同层次土壤粒径复杂,同时小麦地耕作频次较少,耕作时施化肥也较少,土壤不易板结;与之相反,蔬菜根系较浅,露天蔬菜耕作频次较多,且施用化肥量更多,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粒径表面简单化。经过分形度与氮磷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相关性,分形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获取的主要是土壤空间自相似结构,与土壤养分在土壤物理机制上没有明显的关系。

况欣宇[8](2020)在《基于采矿固废的东部草原表土稀缺矿区土壤重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资源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及社会问题。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生产与保护的双赢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势在必行。而在实际工作中土地复垦工作又受到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因此需要遵循一矿一策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制定土地复垦策略。东部草原矿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电基地,但同时又属生态脆弱区,剧烈的采矿活动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而稀薄的表土层却严重制约着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从解决矿区表土稀缺问题及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两方面着手,研究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实现矿区生产与生态的双赢。采用实地调研与实地采样法,方差分析法,盆栽试验法等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定煤矸石,粉煤灰及岩土剥离物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在温室大棚内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分析重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长状况及耐旱性的差异性,筛选适宜东部草原矿区的基于采矿固体废弃物的重构土壤配方。结果表明:(1)采用煤矸石等采矿固体废弃物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相比较原表土而言,土壤养分状况有效改善,有机质含量提高尤其明显。(2)岩土剥离物的加入改良了土壤的砂性,而粉煤灰的加入则使土壤中砂粒含量增多。重构土壤在第四天的土壤含水率高于原土壤,且在四天这一个灌溉周期内,原土壤的土壤含水率下降速率最快,四天内土壤含水率由16%左右下降到6%左右。(3)当表土:煤矸石:岩土剥离物=3:3:4时,草木樨生物量最高,且叶片宽度、株高及根长都较优。层叠放置重构土壤与煤矸石,当上层重构土壤厚度大于10cm时,草木樨生物量要高于纯表土方案。当煤矸石用量控制在30%、粉煤灰用量控制在10%及以下、岩土剥离物含量控制在40%及以下时,草木樨在四个指标的表现上都较优,更适宜草木樨生长。(4)相比较对照方案,重构土壤在干旱条件下,能够给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生长所需的水分,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存活率也更高。就单种表土替代材料而言,煤矸石固持水分效果较好,粉煤灰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植物过分萎蔫,岩土剥离物效果与表土相近。因此在重构土壤中,煤矸石含量保持在30%左右,粉煤灰含量保持在30%以下时,有利于植物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结论:采用煤矸石等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切实可行,可采用煤矸石+重构土壤分层重构的方式,且以30%煤矸石,30%表土,40%岩土剥离物比例配比后的重构土壤草木樨生长状况最佳,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木樨耐旱性也明显优于原土壤。

田甜,王洞洞,赵丽丽,陈春乐[9](2020)在《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和Pb有效性及稳定性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Cd-Pb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复合肥和三种螯合Zn肥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和Pb的有效态含量、形态分配的影响,并据此评价了肥料施用前后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施加肥料后会提高土壤中Cd和Pb的有效性,其中每公斤土壤施用1 g的EDTA-Zn螯合肥显着增加Cd有效性,复合肥(CK)和三聚磷酸钾-Zn螯合肥(KTPP-Zn)显着增加Pb有效性。施用复合肥和螯合Zn肥处理均增加了土壤中F1形态Cd和Pb的含量,而F2形态Cd和Pb的含量均减少,说明肥料施用会引起土壤中Cd和Pb从F2向F1形态的转移。肥料施用对Cd和Pb的结合强度值(IR)影响很小,但是添加肥料可显着增加土壤中Cd和Pb的移动性,Cd由原土的56.83%增加到58.96%~63.22%, Pb由原土的4.75%增加到5.37%~8.01%,肥料施用增加了土壤中Cd和Pb对环境的危害风险。因此在重金属污染土上施加肥料可能引起的重金属有效性和移动性的增加而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需引起重视。

林赤辉,郭小雨,康文慧,张宇[10](2020)在《耕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多研究表明耕地并非是碳汇式的用地类型,这一方面是由于林地、草地向耕地的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CO2,而另一方面人类的耕种、施肥、灌溉等耕地管理措施也会对耕地土壤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耕地管理视角,以内蒙古典型地区的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对耕地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化肥有机肥配施以及单施有机肥对土壤碳汇有较明显的作用,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汇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单施化肥的固碳量最低。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积极推广测土培肥技术,大力推广免耕技术,禁止烧荒,增加秸秆还田量等措施来加大耕地管理力度。

二、农牧交错带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牧交错带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牧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2.2 牧区自然生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3 牧区社会经济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4 牧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
        2.1.3 土壤、植被与草地面积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3 典型气候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2.3.1 气象指标
        2.3.2 土壤水气热传输动力指标和侵蚀估计指标
        2.3.3 植被指标
        2.3.4 水资源指标
        2.3.5 牲畜指标
        2.3.6 社会经济指标
    2.4 西部牧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2.4.1 单指标评价
        2.4.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评价
        2.4.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
3 典型研究区土壤因子时空变化特征
    3.1 典型研究区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3.1.1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3.1.2 土壤机械组成变化特征
        3.1.3 土壤pH变化特征
        3.1.4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3.1.5 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特征
        3.1.6 土壤导气率变化特征
        3.1.7 土壤导温率变化特征
        3.1.8 土壤Zeta电位变化特征
        3.1.9 土壤基质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3.2 典型研究区土壤养分指标变化特征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2 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
        3.2.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特征
        3.2.4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
        3.2.5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3.3 典型研究区风蚀情况变化特征
        3.3.1 土壤可蚀性指数变化特征
        3.3.2 土壤风蚀量变化特征
        3.3.3 土壤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典型研究区气象、植被、水资源、牲畜和社会经济年际变化特征
    4.1 典型研究区气象因子变化特征
        4.1.1 年活动积温变化特征
        4.1.2 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4.1.3 降水距平百分率变化特征
        4.1.4 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
    4.2 典型研究区植被因子变化特征
        4.2.1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4.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
        4.2.3 植被年平均生产率变化特征
        4.2.4 植被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2.5 紫花苜蓿归一化生物量对比分析
    4.3 典型研究区水资源因子变化特征
        4.3.1 水生态压力指数变化特征
        4.3.2 水生态盈余量变化特征
        4.3.3 水资源负载指数变化特征
        4.3.4 用水效益变化特征
        4.3.5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特征
        4.3.6 水文敏感性指数变化特征
    4.4 典型研究区牲畜因子变化特征
    4.5 典型研究区社会经济因子变化特征
        4.5.1 人均GDP变化特征
        4.5.2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特征
        4.5.3 经济密度变化特征
        4.5.4 人口密度变化特征
        4.5.5 旅游人次变化特征
        4.5.6 垦殖指数变化特征
        4.5.7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5.1 典型研究区生态环境单指标评价
        5.1.1 土壤单指标评价
        5.1.2 气象单指标评价
        5.1.3 植被单指标评价
        5.1.4 水资源单指标评价
        5.1.5 牲畜单指标评价
        5.1.6 社会经济单指标评价
    5.2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模型综合评价
        5.2.1 自然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2 社会生态指数变化分析
        5.2.3 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变化分析
    5.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综合评价
        5.3.1 压力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2 状态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3 响应健康综合值变化分析
        5.3.4 生态环境健康值变化分析
    5.4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5.4.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对比
        5.4.2 生态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沙防治措施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1.2.2 沙漠地区重金属特征的研究现状
        1.2.3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复配土壤室内试验
        2.3.2 物理固沙材料配施固沙试验布设与土样采集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2.4.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4.2 粒度参数计算
        2.4.3 数据分析处理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物理材料室内复配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3.1.1 对室内复配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3.1.2 对室内复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3 对室内复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3.1.4 对室内复配土壤轻金属元素铝的影响
        3.1.5 室内复配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最优材料和配比筛选
    3.2 不同物理材料野外配施平铺式沙障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及配比筛选
        3.2.1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2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3.2.4 对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铝轻金属元素的影响
        3.2.5 野外平铺式沙障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最优配比筛选
4 讨论
    4.1 配施粉煤灰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2 野外配施土壤重金属特性以及污染风险
    4.3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土壤质量评价
5 结论
    5.1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物理性质
    5.2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化学性质
    5.3 室内复配以及野外配施土壤金属特征
    5.4 室内复配及野外配施最佳材料与比例优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切根改良研究
        1.2.2 施肥对草地的影响
        1.2.2.1 施肥对羊草的影响
        1.2.2.2 施肥对种群的影响
        1.2.2.3 施肥对功能群的影响
        1.2.2.4 施肥对群落的影响
        1.2.2.5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6 施肥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性
        2.1.4 植被组成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羊草功能性状
        2.3.2 植物种群特征
        2.3.3 植物功能群特征
        2.3.3.1 功能群丰富度
        2.3.3.2 功能群重要值
        2.3.4 植物群落特征
        2.3.4.1 物种丰富度
        2.3.4.2 地上生物量
        2.3.4.3 地下生物量
        2.3.5 植物营养元素
        2.3.6 植物群落营养品质
        2.3.7 土壤理化性质
        2.3.7.1 土壤容重
        2.3.7.2 土壤养分
        2.3.8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2.4 统计方法
        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2.4.2 相关分析
        2.4.3 主成分分析
        2.4.4 因子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1.1 羊草株高
        3.1.2 羊草茎性状
        3.1.3 羊草叶性状
        3.1.4 可塑性指数
    3.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3.2.1 高度
        3.2.2 密度
        3.2.3 地上生物量
        3.2.4 生物量比例
    3.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功能群特征的影响
        3.3.1 丰富度
        3.3.2 重要值
        3.3.3 生物量比例
    3.4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4.1 物种丰富度
        3.4.2 群落生物量
        3.4.2.1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3.4.2.2 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3.4.3 群落营养品质
        3.4.3.1 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
        3.4.3.2 粗蛋白
        3.4.3.3 相对饲用价值
    3.5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5.1 羊草营养元素
        3.5.2 羊草种群化学计量学特征
        3.5.3 群落营养元素
        3.5.4 群落化学计量学特征
    3.6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3.6.1 土壤容重对比
        3.6.2 土壤全量养分
        3.6.3 土壤速效养分
        3.6.4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3.7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3.7.1 基于羊草的综合评价
        3.7.2 基于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综合评价
        3.7.3 最优处理筛选
4 讨论
    4.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种群特征的影响
    4.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3.1 功能群特征
        4.3.2 群落物种丰富度
        4.3.3 群落生物量
        4.3.4 群落营养品质
    4.4 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4.1 羊草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4.2 群落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5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4.5.1 土壤养分
        4.5.2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4.6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水氮保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PAM和SAP对保蓄土壤水分的研究
        1.2.2 PAM和SAP对保蓄土壤养分的研究
        1.2.3 PAM和SAP对水土侵蚀的研究
        1.2.4 PAM和SAP对地表蒸发的研究
        1.2.5 PAM和SAP对作物生长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和方法
    2.1 试验区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及土壤质地
    2.3 试验区气象条件
    2.4 试验设计
    2.5 试验方法及测定指标
        2.5.1 试验方法
        2.5.2 测定指标
        2.5.3 试验数据处理
3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1.2 联合施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2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量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
        3.2.2 联合施用方式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
        3.2.3 不同坡度对坡面径流量的影响
    3.3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2 联合施用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与养分的影响
    4.1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N含量的影响
        4.1.1 不同处理量对土壤全N浓度的影响
        4.1.2 联合施用方式对土壤全N浓度的影响
    4.2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泥沙流失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量对泥沙流失量的影响
        4.2.2 联合施用方式对泥沙流失量的影响
        4.2.3 不同坡度对泥沙流失量的影响
    4.3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养分坡面流失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量对全N坡面流失的影响
        4.3.2 联合施用方式对全N坡面流失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作物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1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马铃薯形态指标的影响
        5.1.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5.1.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5.1.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冠幅的影响
    5.2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对产量和小薯率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5.2.3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PAM和SAP联合施用对土壤水分蒸散发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适宜播期和施肥配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藜麦引种及栽培生产
        1.3.2 播期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施肥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播期对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2.2.2 氮磷钾配施对藜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研究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藜麦生育进程观测
        2.3.2 农艺性状指标及干物质积累测定
        2.3.3 植株养分含量测定
        2.3.4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2.3.5 测产及考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期对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生育进程的差异
        3.1.2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植株形态指标变化
        3.1.3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变化
        3.1.4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
        3.1.5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叶片光合特性指标的差异
        3.1.6 不同播期处理下藜麦籽粒产量性状差异
    3.2 氮磷钾配施对藜麦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利用影响
        3.2.1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生育进程比较
        3.2.2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植株农艺性状差异
        3.2.3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群体叶面积指数变化
        3.2.4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3.2.5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叶片光合特性差异
        3.2.6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产量差异
        3.2.7 不同施肥配比处理下藜麦养分吸收利用差异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关于藜麦的适宜播种期
        4.2.2 关于藜麦的适宜施肥量
5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基于CT技术的菜地土壤孔隙性质与氮磷养分含量三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菜地氮磷污染研究进展
    2.土壤孔隙等物理结构研究进展
    3.CT扫描土壤技术
    4.分形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
    5.土壤孔隙与氮磷养分含量分布特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3 气候与降水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孔隙结构CT射线扫描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法
        2.2.3 土壤粒径分形维度算法
    2.3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菜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3.1 菜地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3.1.1 土壤结构
        3.1.2 土壤孔隙和孔隙度
    3.2 菜地土壤孔隙结构特征
        3.2.1 1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2 2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3 3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4 4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5 5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6 6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7 7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8 8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2.9 9 号点土壤孔隙结构位分析
    3.3 菜地土壤粒径分形维度研究讨论
        3.3.1 分型维度在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研究
        3.3.2 不同种植类型土壤分形维度特征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菜地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异及空间分布
    4.1 菜地土壤氮、磷累积概况
        4.1.1 菜地土壤氮、磷概况
        4.1.2 菜地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4.2 菜地土壤氮磷三维空间分布规律特征
        4.2.1 研究区露天菜地氮磷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氮、磷含量分布和孔隙结构关系
    5.1 分形与土壤孔隙
    5.2 分形与土壤养分
    5.3 土壤养分与土壤孔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果与讨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采矿固废的东部草原表土稀缺矿区土壤重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土壤重构及表土替代的基础理论研究
        1.3.2.表土替代材料对重构土壤特征的影响研究
        1.3.3.表土替代后重构土壤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研究
        1.3.4.研究进展评述
    1.4.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技术路线
2. 方法与材料
    2.1.研究区概况
    2.2.材料与仪器
    2.3.指标测定与方法
3. 试验设计
    3.1.物种选择
        3.1.1.矿区现场调研
        3.1.2.物种生物学特性
        3.1.3.物种选定
    3.2.重构土壤方案设计
        3.2.1.方案设计依据
        3.2.2.重构土壤方案
    3.3.日常管护
4. 不同配比下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分析
    4.1.重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性分析
        4.1.1.混合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
        4.1.2.分层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分析
    4.2.重构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性分析
        4.2.1.重构土壤质地差异分析
        4.2.2.重构土壤含水率差异分析
    4.3.本章小结
5. 不同配比下草木樨生长状况差异性分析
    5.1.分层方式下各指标差异分析
    5.2.混合方案各指标差异分析
        5.2.1.不同粉煤灰含量下各指标差异分析
        5.2.2.不同岩土剥离物含量下各指标差异分析
        5.2.3.不同煤矸石含量下各指标差异分析
    5.3.本章小结
6. 不同配比下草木樨耐旱性分析
    6.1.草木樨耐旱性定性分析
    6.2.干旱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分析
        6.2.1.分层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差异
        6.2.2.混合模式下土壤含水率差异
    6.3.本章小结
7. 基于采矿固废的土壤重构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7.1. 效益分析
        7.1.1.社会经济效益
        7.1.2.生态效益
    7.2.土壤重构技术可行性分析
        7.2.1.方案可行性
        7.2.2.工程可行性
    7.3.应用局限性分析
8. 讨论与结论
    8.1.讨论
    8.2.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和Pb有效性及稳定性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样品的采集及理化性质测定
    1.2 EDTA-Zn螯合肥的制备
    1.3 肥料施用及土壤制备
    1.4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测定
    1.5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测定
    1.6 土壤重金属移动性和结合强度的计算
    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和Pb有效性的影响
    2.2 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2.3 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稳定性特征的影响
3 结论

(10)耕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测定方法
2. 测定结果分析
    2.1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2.2 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四、农牧交错带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D]. 刘锦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西部典型牧区生态环境关键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与定量评价研究[D]. 刘云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不同物理材料配施组合对风沙土理化与重金属特征的影响[D]. 陈艺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白玉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5]PAM和SAP联合施用对旱区坡耕地水氮保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 王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适宜播期和施肥配比研究[D]. 赵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CT技术的菜地土壤孔隙性质与氮磷养分含量三维分布特征研究[D]. 杨善莲.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8]基于采矿固废的东部草原表土稀缺矿区土壤重构试验研究[D]. 况欣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9]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和Pb有效性及稳定性特征的影响[J]. 田甜,王洞洞,赵丽丽,陈春乐. 三明学院学报, 2020(02)
  • [10]耕地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研究[J]. 林赤辉,郭小雨,康文慧,张宇. 西部资源, 2020(02)

标签:;  ;  ;  ;  ;  

农牧交错区农作物施用微量元素肥增产效果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