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广告板块碰撞刍论南方 电视广告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纯纯[1](2021)在《短视频广告的审美批判及话语建构研究》文中认为
鲁冰[2](2021)在《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思雨[3](2020)在《当代中国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的建构》文中指出男性气质,原属社会学范畴,是性别文化中男性研究的核心,且学者们着重考察其建构方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性别分析与媒介文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不胜枚举,早前立足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之后为不改性别平等的初衷,原本被忽略的男性气质研究被放置到了重要位置。一直以来,我国有关男性气质的研究基本以影视传播媒介中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为文本,建树颇丰。但是,对媒介传播“中间人”的主持人的男性气质相关研究却寥寥无几。毫无疑问,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的建构研究不可或缺。与电影、电视剧作品刻画人物时真实与虚构手法结合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主持人更为真实鲜活。他们有历史、有当下、有潜在未来,具有动态连续性,其男性气质特征更能够充分反映大众审美逻辑。只有充分洞悉主持传播中的男性气质,才能够基本厘清性别文化塑造,甚至是大众文化建设的长处与不足,并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的建构这一命题,以跨学科研究的姿态,结合性别社会学中的男性气质、主持传播、影视文化、符号学、大众传播等领域的丰富理论,置该命题于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思潮变迁与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语境之中,分析不同时期、节目类型中主持人的男性气质,以跨文化视野研究受众审美对主持人男性气质的认同与拒绝,探寻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建构的过程与现实意义。主持传播已经走过40个春秋,它经历了传统媒体起步、发展与转型三大历史时期,正直面媒介融合浪潮的洗礼,基本形成了从霸权性男性气质的凸显,到与传统男性气质对抗与协商,再到对多元化男性气质兼容并蓄的发展脉络。主持传播中的男性气质通过主持人的有声语言符号与副语言符号得以表征。目前来看,受众审美异质化明显,对主持传播中各种男性气质的态度不尽相同。主持传播中男性气质的多元呈现虽基本打破了霸权性男性气质的统治神话,但主持人男性气质构型方向、大众甄别能力与性别文化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李思语[4](2020)在《广告话语与节日体验塑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现代社会形态后,由于经济社会、都市生活、信息媒介和思想观念、消费习惯等都受到了技术革命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节日体验和以往大不相同,也使得依托农业文明发展的传统节日文化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其中,消费主义文化在广告媒介日新月异的技术优势下,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解构显得最为温情而又凌厉。广告主们提炼、物化传统节日、利用外来节日、甚至可以为了刺激消费直接构建出为消费而消费的人造节日。有别于传统节日仪式所营造出的自然质朴的节日气氛,广告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成为了节日氛围塑造的主要工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读了现代广告对节日的塑造与改变:绪论部分,介绍研究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及创新点。第一章,将传统印刷媒介同当代新媒介的塑造力做对比,凸显现代多元广告媒介的强大传播力,为后文做铺垫。第二章,对比了古今传统节日的不同境遇,强调广告利用消费主义对当代传统节日及外来节日的巨大影响与节日体验感的塑造。第三章,以青年亚文化中的“光棍节”被“双11购物狂欢节”取代为线索,解读广告主们为刺激消费而构建出“人造节日”的手法及其对传统节日定义的拓展。第四章,对现今商业气息浓厚的节日体验的现状进行批判,强调保护传统节日对于建立现代的民族生活体验形式、维护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性。
张学霞[5](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指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吴圆圆[6](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书芳[7](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覃玲[8](2017)在《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文中认为公益广告价值观的表述内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容的一个缩影,价值观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导致的必然结果,它又给时代变迁造成必然的回应。广告作品是广告事业研究宝贵的资源,《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广告事业的关注与参与,本研究以《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考察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方法,结合广告学、社会学、哲学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类型、特点,分析与讨论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内容与规律。研究包括绪论共五个部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遵循怎样的轨迹、作品如何体现表述内容的取向和功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内容和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79——1995)、探索期(1996——2003)、初步发展期(2003——2008)、蓬勃发展期(2008——)。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的播出和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催生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以后,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月的开展,公益广告发展迈向新阶段;2003年始,在政府调控和事件驱动助力下,进入稳定发展期;2008年往后,大国崛起及国家认同诉求进一步加强,公益广告驶入蓬勃发展轨道。从公益广告的演进来看,公益广告系列幅数、文字、图片排版、广告语等方面的变化,开始以符合信息传递规律和遵循广告传播导向的方式。重点分析公益广告作品中不同诉求下主题内容变化,包括主题载体的项目数量和项目分布。公益作品价值观表述在政治传导、社会风尚、行为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取向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公益广告遵循时代变迁的轨道,在时代变迁、价值观演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形成了与主流价值观之间引领与反哺的关系。
花晖[9](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钟央[10](2015)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给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人人都是公民记者,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随即发布和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构,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传播效率大打折扣,乃至被“边缘化”。为求生存谋发展,自2007年开始,国内掀起了电视台与广播台“两台合并”浪潮,并开始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然而,两台合并“形融而神未融”,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也不尽如意。电视新闻真正的全媒体融合迫在眉睫。必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融合模式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真正融合后的电视新闻媒体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具迅捷的反应能力、高效的采编播效率、丰富的受众定制服务,长久的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作者选择了本论文命题,旨在从学术视角对媒体融合这一社会前沿问题做一点引导性探索,从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层面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九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进行文献综述,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论文的基础性工作,共三章。首先,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包括媒体传播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合作及演化博弈理论等,勾勒出这些理论与本文研究课题之间的联系,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对国内外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经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工作得出相关启示:适度规模经营,快速与新媒体融合,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这些为后文研究提供参考。接下来,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动力机制进行剖析。包括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困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市场环境等。结合分析结论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了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基础。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共四章。首先,提出了电视与广播、报刊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所有权融合。这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旨在探讨广电报如何进行实质性的全媒体融合。然后,提出了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全媒体融合模式:合作联盟。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二步。当然,这两步并不是严格锁定的。在进行第一步融合的同时,各传统主流媒体已在尝试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第二步的融合奠定基础。对这两步的融合,分别运用演化及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表明,媒体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多赢”。第三,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媒体融合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通过文献研读及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权重法和乘积法等,构建了该指标体系。再以SMG为例,对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第四,联系实际并结合论文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总结及展望。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论文创新点如下:(1)探讨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模式。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的所有权融合模式,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它给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真正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框架,以及未来与新兴媒体非产权融合的总体构架和运作框架。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2)建立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演化博弈及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演化博弈和合作博弈分析。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及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重复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推动参与融合的媒介组织实现深度合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3)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全媒体融合,有其必然的动力机制。基于系统学思路建立的动力机制模型,包括引力、推力和支持力三大子系统。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根本动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4)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之后的绩效评价尚无经验可鉴,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尝试。为业界和研究者对其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二、电视广告板块碰撞刍论南方 电视广告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广告板块碰撞刍论南方 电视广告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当代中国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价值及创新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一章 男性气质的媒介建构及其在主持传播中的现实表达 |
第一节 作为女性主义研究衍生范畴的男性气质 |
一、性别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理论 |
二、西方性别气质研究与男性气质研究雏形 |
三、康奈尔男性气质理论的崭新探索 |
第二节 中国学界对男性气质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体察 |
一、中国对男性气质理论的引介 |
二、中国社会学语境中的男性气质研究与应用 |
三、中国媒介文化语境中的男性气质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 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建构的价值体认 |
一、主持传播中男性气质的概念界定 |
二、受众心理对主持传播中男性气质表达的审美期待 |
三、主持传播研究领域对男性气质考察的文化价值 |
第二章 我国主持传播发展史视野下的男性气质流变与建构 |
第一节 主持传播对霸权性男性气质的全面彰显:1980年代 |
一、精英话语的坚守与理想主义的电视文化 |
二、主持人时代的开启:象征权力与中心的主持人文化 |
三、节目主持人类型化发展:性别关系结构与性别分工的明晰· |
第二节 主持传播对传统男性气质的认同、质疑与协商:1990年代至20 00年代初 |
一、消费主义理念的播撒与先锋气质的诉求 |
二、从新闻评论到民生新闻主持:冲破僵硬政治关怀的男性气质表现 |
三、拥抱消费的综艺主持:意识形态规训下的先锋男性气质初探 |
第三节 主持传播对多元化男性气质的包容与接纳:2000年代中期至今 |
一、当代文化观念的变迁:后现代主义的全方位出击 |
二、从“去中心”到“去主持人”:角色转向的男性气质弥散的设定 |
三、“看脸”时代的“男色”消费:个性与伪个性博弈的男性气质呈现 |
第三章 符号学视野下主持传播中男性气质建构的媒介表征 |
第一节 有声语言符号:自上而下的语言表达转变 |
一、权威男性气质:主流文化规训下的语言表达 |
二、和谐男性气质:社会进步与媒介生态变迁催生的语言表达· |
三、草根男性气质:大众娱乐与网络流行重构语言表达 |
第二节 副语言符号:由内而外的形象气质更迭 |
一、潜在的政治文化象征:“国脸”符号传播的主流男性气质· |
二、主持传播主体身份:主持人明星化与特质鲜明的男性气质· |
三、时尚浪潮的侵袭:男性气质的多元展演与性属的解放 |
第三节 典型节目类型中主持人男性气质建构的符号解读 |
一、体育类节目主持人:男性气质的坚守与娱乐专业主义的导向 |
二、军事类节目主持人:对男性气质刻板印象的承袭与挑战 |
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从单一到多元的男性气质碰撞与性别观念进步 |
第四章 跨文化视野下受众对主持传播男性气质审美认同的质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主持选拔评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的视频“弹幕”与相关网络评论话语分析 |
二、受众群体访谈:基于我国一线城市青年对主持人男性气质认同或拒绝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一、主持选拔评价:大众对新闻类、文艺类主持人男性气质的审美选择各异 |
二、受众群体访谈:大众对主持人男性气质的认可、拒绝与想象较为丰富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广告话语与节日体验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1)传统节日研究 |
(2)使用鲍德里亚消费理论为方法的研究 |
2.国外研究现状 |
(1)节日研究 |
(2)广告符号与消费文化研究 |
三、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3.创新点 |
第一章 广告,塑造生活体验感的消费话语 |
第一节 传统印刷媒介的广告塑造力 |
一、20世纪的纸媒广告 |
二、21世纪的纸媒广告 |
第二节 当代多元媒介广告的塑造力 |
一、形式多样的“软广” |
二、历久弥新的“硬广” |
第二章 传统与当代的节日境遇 |
第一节 古代年节的生活体验 |
一、丰富的节日习俗 |
二、庄重的祭祀仪式 |
三、年节消费的传统 |
第二节 当代广告话语下的节日体验 |
一、商业广告对节日氛围的塑造 |
二、广告消费对传统仪式的解构 |
三、被广告消费符号化的节日感 |
四、外来节日与消费的异域情调 |
第三章 广告之力,消费符号运作与新节日 |
第一节 光棍节,为单身青年定制的狂欢 |
第二节 消费文化收编的“光棍节”体验 |
一、“双11”购物狂欢节的发展史 |
二、商业广告构建的“双11”消费氛围 |
第三节 由“双11”衍生的多样人造电商节 |
第四章 节日物化,现代节日体验现状批判 |
第一节 节日消费文化的不可逆转性 |
第二节 保护传统节日体验感的重要性 |
一、消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生 |
二、政府的正确指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8)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公益广告是社会的精神食粮 |
(二)公益最大化广告精神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公益广告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的功能研究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
(二)公益广告的分类 |
(三)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数理统计法 |
(三)专家访谈法 |
六、研究模型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模型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时期与《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 |
第一节 新时期与中国公益广告的发展 |
一、新时期与中国社会转型 |
二、中国广告行业的复苏 |
三、公益广告是建设精神文明的推力 |
第二节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面貌 |
一、年鉴的面世:留存历史见证 |
二、年鉴的把关:严谨的评选与编纂机制 |
三、《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优势 |
第三节《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作品概况 |
一、初具规模的广告作品 |
二、平面类广告占据重要席位 |
三、公益广告作品地位显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公益广告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从广告语的句类使用来看作品 |
一、广告语句类语效的使用 |
二、语用目的与句类语效 |
三、语言功能与句类语效 |
第二节 从诉求方式来看公益广告 |
一、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公益广告 |
二、付诸理性诉求的公益广告 |
第三节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主题来看作品 |
一、不同形式下作品诉求主题的差异 |
二、诉求主题的类别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变迁轨迹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起步期(1979——1995) |
一、从政策宣贯向社会公益转变发展的广告作品 |
二、起步阶段公益广告的成长动力 |
第二节 公益广告发展的探索期(1996——2002) |
一、“渐入佳境”的作品创意方式 |
二、探索期公益广告的成长契机 |
第三节 公益广告的初步发展期(2003——2008) |
一、初步发展期广告作品的表现形态 |
二、初步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引擎 |
第四节 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期(2008—今) |
一、“后读图时代”的广告创作美学 |
二、蓬勃发展期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与不变:公益广告中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广告创作与价值观表述之取向 |
一、广告诉求主题的价值表达 |
二、主体身份影响价值观表达 |
第二节 传统还是现代:公益广告价值观之审视 |
一、中国文化:“内在”与“超越” |
二、现代观念的演绎 |
第三节 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变化 |
一、我国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镜像 |
二、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变化之关系:“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描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 PEST模型概述 |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10)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
2.1 媒体传播理论 |
2.1.1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
2.1.2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2.1.3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
2.1.4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及动力 |
2.2.2 传媒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 |
2.3 产业共生理论 |
2.3.1 产业共生理论内涵 |
2.3.2 产业共生的特征 |
2.4 博弈理论 |
2.4.1 合作博弈理论 |
2.4.2 演化博弈理论 |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及启示 |
3.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验 |
3.1.1 英国BBC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2 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3 美国CNN的媒体融合的经验 |
3.1.4 法国France 24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5 日本NHK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6 上海文广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 |
3.2.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相同点 |
3.2.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不同点 |
3.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启示 |
3.3.1 通过媒体融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3.3.2 传统主流媒体快速与新媒体融合 |
3.3.3 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 |
本章小结 4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及动力机制 |
4.1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困境 |
4.1.1 全媒体环境下我国广电新闻媒体的融合进程 |
4.1.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4.2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4.2.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4.2.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内部环境 |
4.2.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
4.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的优化方向 |
4.3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 |
4.3.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 |
4.3.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4 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的基础 |
4.4.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
4.4.2 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 |
本章小结 5 电视媒体与广播及报刊媒体的所有权融合模式 |
5.1 广电报媒体融合模式构建的原则、依据及思路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构建依据 |
5.1.3 构建目标 |
5.1.4 构建思路 |
5.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构建 |
5.2.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总框架 |
5.2.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的运作构架 |
5.3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及分析 |
5.3.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过程中的共生演化 |
5.3.2 广电报媒体融合的决策 |
5.3.3 广电报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
5.4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后的自媒体引导能力建设 |
5.4.1 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闻资讯自媒体传递能力 |
5.4.2 提升新闻媒体的自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
5.4.3 做好新闻媒体自媒体平台的舆情监测 |
5.4.4 利用新闻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为经济建设服务 |
本章小结 6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 |
6.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构建原则、依据及思路 |
6.1.1 构建原则 |
6.1.2 构建依据 |
6.1.3 构建目标 |
6.1.4 构建思路 |
6.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的构建 |
6.2.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总框架 |
6.2.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的运作框架 |
6.3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及分析 |
6.3.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过程分析 |
6.3.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
6.4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4.1 无激励约束机制 |
6.4.2 引入激励约束机制 |
6.4.3 博弈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7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 |
7.1 基于BSC的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分析 |
7.1.1 BSC的核心思想 |
7.1.2 BSC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
7.1.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后共生演化运作绩效的四个层面 |
7.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目标 |
7.2.2 基于BSC四层面的绩效指标的筛选 |
7.2.3 基于BSC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确定 |
7.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7.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案例及分析 |
7.3.1 目标案例的绩效评价 |
7.3.2 目标案例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8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建设和完善媒体规制 |
8.2 变革和创新体制与机制 |
8.3 处理好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的关系 |
8.4 强化新闻媒体自律和职业伦理 9 总结及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第一轮) 附录二(第二轮) 附录三(第三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四、电视广告板块碰撞刍论南方 电视广告现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短视频广告的审美批判及话语建构研究[D]. 张纯纯.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D]. 鲁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中国主持传播对男性气质的建构[D]. 刘思雨. 深圳大学, 2020(10)
- [4]广告话语与节日体验塑造研究[D]. 李思语.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7]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8]新时期我国公益广告价值观表述研究 ——基于历年《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考察[D]. 覃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10]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D]. 钟央. 武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