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预热工程设计施工的难点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维娜[1](2020)在《建筑物化碳排放与技术进步关联方法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物化碳排放占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年度建筑物化碳减排也成为全国碳减排总量的重要突破口。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已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也将成为建筑物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由于建筑物化碳排放涉及多个关联部门的碳排放影响,不同部门的节能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排放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技术进步与建筑物化碳排放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目前在建筑领域,缺乏从国民经济视角探索与分析建筑业及多部门并存的经济系统中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减排关联机理的系统研究。建筑物化碳排放的关联行业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行业内经济活动的碳排放都属于建筑物化碳排放范畴的建筑业,一类是行业部分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属于建筑物化碳排放范畴的建筑业关联行业。针对建筑业,构建了行业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的生产函数,揭示了技术进步对建筑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与专家访谈识别出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借助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了影响因素的有效性。针对建筑物化碳排放关联行业,编制凸显关联行业的SAM表,引入节能技术进步参数,构建建筑物化碳排放关联行业的动态CGE模型;选择对建筑物碳排放影响大的行业节能技术进步进行情景组合,设置出四种技术情景;通过模拟与分析,得出关联行业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与基准情景的差异;量化评估关联行业节能技术进步与建筑物化碳排放的机理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模拟四种技术情景下节能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减排影响程度,验证CGE模型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通过生产函数得出技术进步以每年以7%的速度提升建筑业能源效率;2)数理检验结果显示:建筑业机械设备能源使用效率、能源结构变化显着影响建筑业能源效率,建筑业R&D投入影响并不显着;3)动态CGE模型的模拟与对比分析得出各模拟年份建筑物化碳排放关联行业(建筑业、钢铁、水泥行业、能源行业等)的能耗及能耗强度变化率,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变化率等;4)用公式量化节能技术进步与建筑物化碳减排的关联机理,并给出公式适用范围;5)以民用建筑年度物化碳排放为实证研究,模拟出4种技术情景下物化碳减排率分别为:29.2%、(-1)%、28.7%和30.88%。论文从行业宏观角度,量化了建筑业技术进步与关联行业节能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减排的影响机理,为建筑部门节能减排提供了新视角与方法。
杨军,匡洪锋,杨国新[2](2018)在《韶钢3200m3高炉热风炉板式换热器改造》文中认为为解决原有热风炉原有余热回收换热器热管失效,换热效果低,余热回收不充分等问题,将原有的整体式热管换热器更换为新设计的板式换热器,同时对相应管道、基础、平台、相关电气仪表进行改造。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性能高、低压降、结构紧凑、易维修、抗腐蚀性能好、抗积灰、耐磨、长寿等优点。改造后,空、煤气预热后温度双双达到195℃,热风温度达到1170℃。
黄韬[3](2018)在《西昌钢钒2050热轧步进梁式加热炉参数优化及其组合燃烧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国内常用的轧钢燃气加热炉加热燃烧的方式大至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的常规燃烧方式,第二种是蓄热燃烧方式,第三种就是二者组合起来的组合式燃烧方式。传统加热方式炉温控制均匀,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低,不能充分利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蓄热燃烧方式具有节能率高、燃烧火焰稳定、NOx排放量低以及可充分利用低热值煤气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炉的宽向炉温均匀性比传统加热方式差的缺点,因而在大型板坯加热炉上的应用相对谨慎,近几年才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组合燃烧加热方式则结合了二者的优点,既能充分发挥蓄热燃烧高效节能和低排放的长处,也兼顾了常规加热板坯加热温度均匀性好的优点。西昌钢钒板材厂2050轧线加热炉由于受焦炉煤气供给不足的限制,在高炉煤气富裕的条件下,决定采用常规+双预热蓄热燃烧方式,以充分利用低热值的高炉煤气。为此,本研究针对西昌钢钒公司板材厂现场条件及生产工艺特点,设计了 2050轧线加热炉的参数,在加热炉建造过程中优化了炉型结构、蓄热烧嘴结构、换向燃烧控制技术和汽化冷却技术,通过调试逐步制定了适合工业实际生产的加热制度,确保了加热炉的稳定运行。论文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实现了国内高原地区首例常规+双预热蓄热组合式燃烧技术在带钢轧制宽度大于2000mm轧线加热炉上的应用。(2)加热炉蓄热燃烧系统控制设计上,对外置蓄热烧嘴结构、分段分侧集中换向控制和二位三通换向装和等关键部位和技术进行了优化,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加热炉的设备维修工作。(3)采用三冲量控制汽包水位,优化了汽化冷却工艺,解决了汽包液位波动过大的问题,确保了汽化冷却系统的平稳运行,为加热炉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4)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和各加热段的温度建立不同的加热炉加热制度并逐步完善,确保了加热炉投产后的顺产运行。本项工作的研究为西昌钢钒创造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潘竟忠[4](2015)在《HG公司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钢铁业面对日益突显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和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企业唯有依托国家节能减有排政策,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利用技术创新来获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为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利润,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本文在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HG公司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现状、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影响因素着手分析,指出HG公司热轧厂在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创新的过程控制和方法,同时指出影响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总结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期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三章重点分析HG公司余热资源概况、余热利用关键技术和特点以及总体余热资源利用现状。就HG公司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着重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的技术及该技术实施后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控制。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资源禀赋、技术管理体系等方面。第五章为结束语,总结并分析了本论文的结论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后期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展望。
滕树满,冯飞,鄢明,黄培真[5](2014)在《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长寿设计浅谈》文中研究指明对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的破损机理进行了分析,就热风管道补偿的设计,管道砖衬结构的设计和耐材种类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对热风管道砌筑和烘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确保热风管道安全使用及长寿。
韩珍堂[6](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曾万平[7](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远彬[8](2013)在《“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瓶颈等发展难题,而建设两型社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钥匙,可以把这些问题协同解决。“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前提,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方法,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将经济转型过程与自然运行过程、社会发展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和环境修复过程结合起来,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律协同度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将五律协同原理运用“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从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五个层面对我国建设两型社会进行了五律解析,系统分析了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五律协同度。研究认为,建设“两型社会”具有较高的五律协同度。从自然因素看,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还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能源矿产资源都严重短缺,正是这些资源能源的严重短缺,倒逼我国走“两型社会”建设之路;从技术因素看,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低碳经济技术等两型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从经济因素看,“两型社会”建设将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拉动经济增长前景广阔;从社会因素看,“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因素看,“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能够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生态修复,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理当前全国愈演愈烈的雾霾天气。在对“两型社会”进行五律解析的基础上,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手段,本文运用了环境调控的系列原理,并从水资源调控、土地资源调控、能源环境调控以及产业环境调控等四个方面对建设“两型社会”的路径做了探讨。水资源调控部分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消耗、污水排放状况及全国水资源调控目标,创建了“三级调控、三级标准”区域水污染治理模式,提出了中水回用、尾水归槽和资源化等方法。“三级调控、三级标准”是系统集成的区域水污染控制方法;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60%,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环卫用水和绿化用水等,这部分的用水可以被中水所代替;尾水归槽就是将这些混合污水集中调离生态环境容量小的敏感区域,导入到环境容量大具有自净功能的湿地及江河湖海,进行最终处置的一项水污染控制措施。最后从强化目标管理、创新调控模式、完善法制建设、发展节水工农业、实行水资源价值核算等方面给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土地资源调控分耕地调控、建设用地调控、生态用地调控和能源用地调控四个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为此,本文提出了控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强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手段、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调控策略,为我国到2020年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提供策略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差别化调控配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调控城乡居民点和各类园区用地及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等调控策略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提供依据;生态用地的调控则侧重于解决与建设用地的矛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障建设用地的可持续供给;能源用地供给充足,完全符合我国未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需要。能源环境调控部分计算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认为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耗大致分为3个阶段:1980-2002年为加速下降阶段,这是因为产业内部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所致;2002-2005年为反弹上升阶段,这是因为结构效应及投资消费的急剧增长所致;2006-2012为缓慢回落阶段,这是由于生产率效应的作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生产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还研究预测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需求总量,并从加大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扶持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能源环境调控的策略。产业环境调控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分第一产业环境调控、第二产业环境调控和第三产业环境调控三个部分。三次产业与环境作用的特点互不相同,对环境的压力各有高低,三次产业与环境的协同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环境调控侧重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能源农业;第二产业环境调控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中之重,论文选取了第二产业中的石油、煤炭、电力、钢铁、纺织、造纸、建材、有色金属及建筑业等九大高耗能行业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调控策略;第三产业环境调控则是重点做好交通运输领域、公共机构、餐饮、娱乐、宾馆、物流等行业的节能工作,同时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和循环型第三产业。在上述调控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还选取了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建设、科学发展与智慧产业建设、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建设等三个方面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领域加以论述,进一步把两型社会建设推向深入,从而保障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李继[9](2011)在《龙钢蓄热式加热炉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蓄热式加热炉是将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运用到加热炉中的一种新炉型,该炉型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加热炉高耗低效、污染排放严重的局面,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耗高的问题,为冶金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高温蓄热燃烧技术及龙钢蓄热式加热炉的应用进行研究。在深入研究高温蓄热技术机理的基础上,对龙钢蓄热式加热炉的应用进行现场实践分析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技术理论。主要成果包括:(1)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节能又环保,值得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煤气资源富足的企业,蓄热式加热炉不紧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的需求问题,更能有效地减少废气的排放,解决环保问题;(2)内置式和烧嘴式蓄热加热炉各有利弊,各企业在应用时,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3)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内置蓄热式加热炉的缺陷预防及维护办法,可以解决应用内置蓄热式加热炉企业的生产实际问题;(4)制定了一套合理的内置蓄热式加热炉的安全保障及工艺操作制度。
许崇明[10](2011)在《分水器天然气回收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加热炉目前分水过后剩余的天然气对空排放,既危险又浪费资源的问题,提出了改造一种流程,使天然气能够得到回收,技术难点是分水器一直正常使用,且天然气流程大多与气包、分离器、大罐等易燃易爆容器相连,施工难度高,危险性大。分水器上端有两个气包,气包上端有放空头,对于目前正在使用的放空头,不予改造,将闲置的放空头用管线连接至分离器的气管线,达到回收天然气的目的。此次改造需提前预置流程,用法兰连接的方式,直接将分水器气包与天然气回收管线连接。此节能工作适用于前期设备连接不完全的情况,通过对已有设备的整合,实现新功能。广泛适用于各类沉降站、接转站。
二、双预热工程设计施工的难点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预热工程设计施工的难点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物化碳排放与技术进步关联方法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建筑物化能耗和碳排放 |
1.3.2 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1.3.3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相关研究 |
1.3.4 综述总结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于生产函数的技术进步对建筑业能源效率影响 |
2.1 建筑业能耗范围及其与技术进步的关联 |
2.2 理论模型 |
2.2.1 研究设计 |
2.2.2 变量 |
2.2.3 数据 |
2.3 结论与分析 |
2.3.1 研究结果 |
2.3.2 影响能源效率的技术进步因素 |
2.4 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物化碳排放关联行业的CGE模型构建 |
3.1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 |
3.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 |
3.2.1 生产模块 |
3.2.2 贸易模块 |
3.2.3 收入支出模块 |
3.2.4 均衡模块 |
3.2.5 碳排放模块 |
3.2.6 动态模块 |
3.3 社会核算矩阵的构建 |
3.3.1 社会核算矩阵基本概念 |
3.3.2 宏观SAM |
3.3.3 微观SAM |
3.4 模型参数标定 |
3.4.1 替代弹性参数 |
3.4.2 份额参数和规模系数 |
3.5 情景设置 |
3.5.1 基准情景设定与分析 |
3.5.2 技术情景设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联行业节能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排放影响机理 |
4.1 技术情景结果分析 |
4.1.1 经济影响 |
4.1.2 产业结构 |
4.1.3 能源影响 |
4.1.4 碳排放影响 |
4.2 节能技术进步对建筑物化碳排放影响 |
4.2.1 节能技术进步与建筑物化碳排放关联机理 |
4.2.2 关联机理量化评估适用范围 |
4.3 政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背景 |
5.2 基于过程的建筑物化碳排放初始核算值 |
5.2.1 建筑材料的物化碳排放 |
5.2.2 化学反应的过程碳排放 |
5.2.3 建筑施工和拆迁的物化碳排放 |
5.2.4 建筑材料运输的物化碳排放 |
5.2.5 维护阶段物化碳排放 |
5.2.6 施工、拆迁的垃圾处理物化碳排放 |
5.3 建筑物化碳排放基准值预测 |
5.4 建筑物化碳减排结果与分析 |
5.4.1 情景设置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建筑案例研究 |
附录B 推动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作用的相关政府文件和政策 |
附录C《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发改办气候[2011]1041 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韶钢3200m3高炉热风炉板式换热器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板式换热器特点 |
1.1 传热性能高 |
1.2 低压降 |
1.3 结构紧凑 |
1.4 抗腐蚀性能及耐高、低温性能 |
1.5 维修性能 |
1.6 抗积灰及可靠性 |
1.7 耐磨性 |
1.8 长寿命 |
2 改造方案 |
2.1 改造内容 |
2.2 改造施工特点 |
1.3施工难点 |
3 改造效果 |
4 结语 |
(3)西昌钢钒2050热轧步进梁式加热炉参数优化及其组合燃烧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热炉的分类及应用 |
1.3 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 |
1.3.1 主要燃烧控制方法 |
1.3.2 燃烧控制发展方向 |
1.4 蓄热式加热炉的选型及研究 |
1.4.1 蓄热式加热炉分类 |
1.4.2 加热炉方案比较及选择 |
1.5 加热炉结构和常规工艺参数 |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加热炉的参数优化及其燃烧技术研究 |
2.1 加热炉的选型 |
2.2 加热炉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2.2.1 蓄热烧嘴的优化设计 |
2.2.2 换向装置及排烟方式的优化设计 |
2.3 分段分侧换向燃烧控制技术 |
2.3.1 分段分侧换向燃烧控制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2.3.2 分段分侧换向燃烧控制技术 |
2.3.2.1 排烟温度控制 |
2.3.2.2 换向燃烧控制 |
2.3.2.3 炉压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50轧线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优化 |
3.1 汽化冷却基本流程 |
3.2 汽化冷却系统的组成 |
3.2.1 软水系统和除氧给水系统 |
3.2.2 循环回路系统 |
3.2.3 蒸汽系统和排汽系统 |
3.2.4 排污系统 |
3.3 汽化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
3.3.1 汽化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1 汽包液位变化 |
3.3.1.2 影响汽包液位的因素 |
3.3.1.3 汽包液位调节 |
3.3.1.4 液位计 |
3.3.2 汽化冷却系统的优化 |
3.3.2.1 工艺参数控制 |
3.3.2.2 PLC控制系统和软水箱液位控制的改进 |
3.3.2.3 除氧器水位控制和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改进 |
3.3.2.4 工艺优化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确定及实效分析 |
4.1 加热炉板坯加热离线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板坯在炉升温曲线测试 |
4.2.1 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
4.2.2 板坯温度随在炉加热时间的变化 |
4.2.3 炉膛温度的处理及总括热系数的修正 |
4.2.4 板坯温度均匀性分析 |
4.3 加热炉热工制度的建立 |
4.3.1 加热炉供热制度的确定 |
4.3.2 钢种类别和板坯规格的划分 |
4.3.3 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建立 |
4.3.4 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优化 |
4.4 加热炉加热工艺工业试验 |
4.4.1 加热条件 |
4.4.2 加热质量及力学性能 |
4.5 应用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板坯加热热工制度 |
(4)HG公司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钢铁业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
1.3.2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理论 |
2.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1.2 技术创新类型 |
2.2 技术创新过程的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
2.2.2 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
2.3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第3章 HG公司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 |
3.1 HG公司余热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 |
3.1.1 余热资源概况 |
3.1.2 HG公司的余热资源利用现状 |
3.2 HG公司热轧厂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分析和问题概述 |
3.2.1 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及特点 |
3.2.2 热轧厂余热利用情况分析 |
3.2.3 加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的规划及经济价值分析 |
3.2.4 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3.3 HG公司热轧厂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的实施及过程控制 |
3.3.1 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
3.3.2 技术创新方案的筛选 |
3.3.3 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创新的实施 |
3.3.4 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与控制 |
3.4 HG公司热轧厂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创新效果及评价 |
第4章 HG公司热轧厂加热炉余热利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分析 |
4.1 关键因素的提炼 |
4.2 外部环境因素对余热利用技术创新的推动 |
4.2.1 政府政策 |
4.2.2 竞争因素 |
4.3 资源禀赋对余热利用技术创新的支持 |
4.3.1 资金投入 |
4.3.2 人力资源 |
4.3.3 领导力 |
4.4 技术管理体系对余热利用技术创新的提升 |
4.4.1 合作研发平台 |
4.4.2 公司的科技创新政策 |
4.4.3 知识积累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A |
附录B |
(5)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长寿设计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热风管道破损分析 |
2.1 热风出口区域破损分析 |
2.2 管道三岔口区域破损分析 |
2.3 管道波纹补偿器区域破损分析 |
3 热风管道优化设计 |
3.1 热风管道补偿的设置 |
3.2 热风管道耐材结构的设计 |
3.3 热风管道耐材种类的选择 |
4 热风管道砌筑和烘烤 |
4.1 热风管道砌筑 |
4.2 热风管道烘烤 |
5 结论 |
(6)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点 |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
一、产业转型 |
二、体制机制建设 |
三、社会转型 |
四、生态环境 |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
一、产业结构转型 |
二、整体社会转型 |
三、综合环境转型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
四、政府制度保障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两型社会”的研究背景 |
1.1.1 资源能源日趋紧缺 |
1.1.1.1 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现状 |
1.1.1.2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 |
1.1.2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
1.1.2.1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1.1.2.2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
1.1.2.3 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
1.1.2.4 温室效应与酸雨 |
1.1.3 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
1.1.4 科技发展寻求突破 |
1.1.4.1 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进展 |
1.1.4.2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
1.2 “两型社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1.2.1 “两型社会”的内涵 |
1.2.2 “两型社会”的特征 |
1.2.3 国外“两型社会”建设手段分析 |
1.2.4 我国“两型社会”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
1.3 研究的理论、目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运用的理论 |
1.3.1.1 五律解析 |
1.3.1.2 五律协同 |
1.3.1.3 环境调控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 |
2.1 自然解析 |
2.1.1 水资源 |
2.1.1.1 全国水资源总体概况 |
2.1.1.2 全国水资源质量状况 |
2.1.1.3 地下水质量状况 |
2.1.2 土地资源 |
2.1.2.1 耕地 |
2.1.2.2 建设用地 |
2.1.2.3 生态用地 |
2.1.2.4 能源用地 |
2.1.3 矿产资源 |
2.2 技术解析 |
2.2.1 两型技术的内涵与特征 |
2.2.2 两型技术的种类 |
2.2.2.1 循环经济技术 |
2.2.2.2 清洁生产技术 |
2.2.2.3 低碳经济技术 |
2.3 经济解析 |
2.3.1 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 |
2.3.2 两型产业的发展机遇 |
2.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2.4 社会解析 |
2.4.1 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
2.4.2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
2.4.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5 环境解析 |
2.5.1 促进生态修复 |
2.5.2 减少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 |
2.5.3 推动环境协同 |
2.6 五律协同度分析 |
第三章 “两型社会”建设的手段——环境调控 |
3.1 水资源调控 |
3.1.1 我国水资源消耗与污水排放状况 |
3.1.2 我国水资源调控目标 |
3.1.3 区域水污染环境调控 |
3.1.4 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控策略 |
3.2 土地资源调控 |
3.2.1 耕地调控 |
3.2.1.1 耕地调控的特点 |
3.2.1.2 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 |
3.2.1.3 耕地调控举措 |
3.2.2 建设用地调控 |
3.2.2.1 建设用地概括及未来需求分析 |
3.2.2.2 建设用地调控措施 |
3.2.3 生态用地调控 |
3.2.4 能源用地调控 |
3.2.4.1 我国总能源用地的初步估算 |
3.2.4.2 我国能源用地分布 |
3.3 能源环境调控 |
3.3.1 能源消耗强度 |
3.3.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3.3.3 能源消费现状 |
3.3.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分析 |
3.3.5 能源调控策略 |
3.4 产业环境调控 |
3.4.1 第一产业环境调控 |
3.4.1.1 第一产业与环境 |
3.4.1.2 第一产业环境调控策略 |
3.4.2 第二产业环境调控 |
3.4.2.1 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 |
3.4.2.2 主要耗能行业的环境调控策略 |
3.4.3 第三产业环境调控 |
3.4.3.1 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耗 |
3.4.3.2 第三产业环境调控策略 |
3.5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
3.5.1 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建设 |
3.5.1.1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
3.5.1.2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 |
3.5.1.3 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4 循环经济建设的基本途径 |
3.5.1.5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
3.5.2 科学发展与智慧产业建设 |
3.5.2.1 智慧产业建设的意义 |
3.5.2.2 智慧产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
3.5.3 节能减排与低碳社会建设 |
3.5.3.1 低碳经济的内涵 |
3.5.3.2 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
3.5.3.3 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3.5.3.4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第四章 结语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之处 |
4.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河流资源质量评价结果 |
附表2 水资源一级区河流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2008) |
附表3 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结果(2008) |
附表4 我国耕地分布及分类情况(2008) |
附表5 中国低碳技术应用路线图 |
附表6 我国未来电力结构发展预测表 |
附表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亿立方米) |
附表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
附表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
附背景材料 |
背景材料1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看点 |
背景材料2 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水资源质量 |
背景材料3 国家三部委发布的清洁生产技术 |
背景材料4 为什么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背景材料5 双保工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9)龙钢蓄热式加热炉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外高温蓄热燃烧技术回顾 |
1.3 我国高温蓄热燃烧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4 应用高温蓄热燃烧技术的必要性 |
1.4.1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 |
1.4.2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与国外企业的的差距 |
1.4.3 国内钢铁企业间的能耗差距 |
1.4.4 国家钢铁企业发展要求 |
1.4.5 钢铁企业废气利用意义重大 |
1.5 本课题的提出背景 |
1.5.1 龙钢现状 |
1.5.2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蓄热式加热炉的理论基础 |
2.1 高温蓄热燃烧机理 |
2.1.1 燃料与燃烧 |
2.1.2 气体燃料的燃烧特点 |
2.1.3 高炉煤气的特性 |
2.1.4 蓄热式燃烧与传统燃烧的差异 |
2.2 蓄热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 |
2.3 加热炉炉膛内的传热分析 |
2.4 蓄热式加热炉的温度场分析 |
2.4.1 加热炉物理模型 |
2.4.2 数学模拟 |
2.4.3 加热炉内流场特征 |
2.4.4 加热炉内温度分布特征 |
2.5 小结 |
3 蓄热式加热炉的结构特点 |
3.1 蓄热式加热炉的类型 |
3.1.1 常规形式的蓄热式加热炉 |
3.1.2 特殊形式的蓄热式加热炉 |
3.2 蓄热式加热炉的关键结构 |
3.2.1 蓄热体 |
3.2.2 换向阀 |
3.3 蓄热式加热炉的自动控制系统 |
3.3.1 蓄热式加热炉的自动换向控制系统 |
3.3.2 蓄热式加热炉的综合自动控制系统 |
3.4 蓄热式加热炉的安全保障体系分析 |
3.5 蓄热式加热炉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6 小结 |
4 龙钢蓄热式加热炉的应用分析 |
4.1 龙钢蓄热式加热炉应用概况 |
4.1.1 技术特征 |
4.1.2 主要性能指标 |
4.1.3 优点 |
4.1.4 不足之处 |
4.2 龙钢蓄热式加热炉的工艺制度 |
4.2.1 正常生产 |
4.2.2 特殊操作 |
4.2.3 汽化冷却操作 |
4.3 龙钢蓄热式加热炉的缺陷改进与能力挖潜研究 |
4.3.1 蓄热室塌陷问题 |
4.3.2 炉墙坍塌问题 |
4.3.3 煤气压力不稳定问题 |
4.3.4 煤气除尘问题 |
4.3.5 换向时间问题 |
4.3.6 换向阀误动作或不动作问题 |
4.3.7 蓄热球粘结问题 |
4.3.8 排烟管道腐蚀问题 |
4.3.9 煤气过剩问题 |
4.3.10 空气、煤气流量测量问题 |
4.3.11 钢坯黑印问题 |
4.3.12 研究、改进效果 |
4.3.13 经济效益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项目 |
四、双预热工程设计施工的难点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物化碳排放与技术进步关联方法及机理研究[D]. 朱维娜. 清华大学, 2020(01)
- [2]韶钢3200m3高炉热风炉板式换热器改造[J]. 杨军,匡洪锋,杨国新. 南方金属, 2018(06)
- [3]西昌钢钒2050热轧步进梁式加热炉参数优化及其组合燃烧技术的应用[D]. 黄韬. 东北大学, 2018(02)
- [4]HG公司余热利用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因素分析[D]. 潘竟忠. 东北大学, 2015(01)
- [5]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长寿设计浅谈[J]. 滕树满,冯飞,鄢明,黄培真. 冶金动力, 2014(05)
- [6]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8]“两型社会”的五律解析与调控研究[D]. 刘远彬. 南京大学, 2013(04)
- [9]龙钢蓄热式加热炉应用研究[D]. 李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10]分水器天然气回收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许崇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