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角色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月[1](2021)在《从支配到衰退:香港电视在广州市民生活中的 媒介角色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勖[2](2021)在《职业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口译者角色研究 ——以TI9电竞赛事口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竞赛事翻译项目发展迅速且受到学界关注,其提供的大量口译工作机会和丰富的工作酬劳吸引着大量译者投身其中。然而在职业化背景下,译者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复杂多变且与项目中其他各方角色期待冲突,从而对口译项目工作及译者心态产生影响。所以,探求相应对策使译者满足项目中各方角色期待,适应角色变化成为本研究的任务与目标。本文研究问题起源于笔者自身在案例中观察体会到的译者角色变化及其影响。以此为抓手,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整合了前人对于“电竞翻译”、“口译角色”的研究,明确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同时明确可社会学领域的角色理论更能支撑展开对项目中译者角色的定位及变化的分析。因此笔者借助特纳(R.H.Turner)的过程角色论建立了分析角色定位、角色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以理论基础,针对具体的TI9大型电竞赛事的口译项目参与者设计访谈,并通过整理思考访谈反馈,明确了项目中译者角色存在的变化,且进一步分析了角色变化的原因与造成的影响。最终,为了规避或消减角色变化造成对译者、项目管理者乃至整个行业的消极影响,本研究结合前人关于“翻译职业化”的研究思考,并创新性地提出可集中概括为“顺应、协商、规范、发展”的相关对策,旨在促进电竞行业和翻译行业共同发展进步。
钟彩萍[3](2021)在《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L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岗位社工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深圳市作为在政府部门推行岗位社工服务的先行地,政府部门的岗位社工队伍日益壮大,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的岗位社工经常会遭遇一些角色困境,如岗位职责不清、与社工机构关系疏远、服务手法难以创新等,使其服务效果大受影响。当前,学界对政府购买岗位社工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学校等领域,对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对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以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岗位社工为研究对象,以深圳市L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岗位社工为研究个案,在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政府部门中提供服务的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和对策进行研究。论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明了研究背景和问题,指出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并进行了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析了各方对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及岗位社工的角色实践,研究发现,不同参与主体对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政府部门岗位社工主要扮演着行政管理者、宣传倡导者、沟通协调者和服务提供者等角色。第四部分分析了深圳市L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和成因。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主要表现为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其角色困境的主要成因有:政府部门岗位社工自身角色技能不足,专业胜任力较弱;社工机构忽视岗位社工需求,支持不到位;政府部门对岗位社工缺乏认同,期待不合理。第五部分提出了政府部门岗位社工角色困境的应对策略。如岗位社工应明确角色定位、提升专业技能、致力于专业成长;社工机构应加强对岗位社工的专业性支持,提升服务质量;政府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型,明确岗位社工服务内容;人才培养层面应结合本土经验,创新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等等。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王杰[4](2021)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乡贤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以昌吉市作为研究场域,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具体内容的逻辑展开研究。分别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解释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并在概括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村治角色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个人参与预备度和“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分别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公共服务内卷化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是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多管齐下共保障是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确保服务供给得以良性循环的策略;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是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其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乡风失范是新乡贤得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引领乡风民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文明乡风建设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鼓励嘉奖则是驱动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民族共生共存是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族际粘合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场域驱动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宗教并存是新乡贤得以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现实选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是促使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支持宗教中国化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宗教关系和谐则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最后,通过总结、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分别是译介治理、依德治理和补位治理。在形式理论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与传统乡贤作了比较分析。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贡献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从乡村治理的内容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同内容的理论解释模型,并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其次,在理论层面概括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三种方式;最后,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理论刻画作了比较分析,拓展了学界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认识。然而,仍然存在不足。本研究侧重从学理角度来进行经验叙事,势必削弱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经验过程,同时受限于田野调查的可行性,所构建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鉴于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深入扎根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持续将构建的理论模型放入乡村治理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不断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拓展研究的问题域;从研究方法来看,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正确回答研究问题,坚持方法运用的多元化;从研究理论来看,要在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经验质感的基础上,持续提炼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一般化理论概念,逐渐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对治理实践的良好回应。
荣佳琦[5](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研究 ——以“定州论坛”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自新浪微博上线以来,自媒体已逐渐成为大众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2016年,资本力量的强势入驻使自媒体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迅速成长为互联网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生产力量。本地自媒体平台能够帮助社会公众更有效率地进行诉求表达,沟通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在社会关系中发挥出良好的缓和调节作用,以其本土性和贴近性的特点实现了在日益同质化市场背景下的强势突围。这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与付出。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新兴群体的关注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前提。职业认同是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行业的正向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倾向,还会对整个行业风气乃至未来的发展变革产生影响。基于此,论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本地自媒体从业人员职业认同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发现上。出于对案例典型性与成熟度的考量,选取定州论坛自媒体运营团队进行个案分析,并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采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反复多次的概念提炼与理论抽样检验,最终得到两个轴心编码,即正向建构因素与反向消解因素。研究发现,目前本地自媒体工作者在职业认同方面存在职业角色认识混乱,职业情感消极和职业责任认知分层等问题。而在职业认同建构过程中存在着正反两方力量的对抗。一方面,媒介技术的变革发展对本地自媒体工作进行赋权,为职业认同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良性的社会互动使个体能够通过组织成员间,同行间的交流加深对自我职业的认知;适配的职业兴趣与性格特征也在职业认同建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社会认可度低、政府监管思路的僵化以及媒体特性与内容呈现间的种种矛盾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造成冲击。同时,职业规范要求模糊、回报度低、家庭环境的干预以及自我角色期待与现实的不平衡也降低着从业人员的职业满意度与成就感。最后,经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讨论,论文从个体、制度、组织、舆论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认同优化策略,为未来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身份认同的构建建言献策。
汤丝敏[6](2020)在《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角色理论是社会学经典理论之一,而大众传媒作为建构社会现实的重要机制,对人类角色的呈现、扮演和实践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对角色理论有诸多推进,譬如他讨论了电视媒介发展与角色理论的相互作用。然而,该研究依旧是在对个别核心概念进行辨析阐述而没有联系到整个角色理论的框架。有鉴于此,本文欲以传媒艺术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角色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辨析把握其内涵的基础上串联众多核心概念之间内部关系试图搭建新媒介情境下角色形成的整个过程。尽管本研究无法涵盖整个媒介环境下进行角色建构的个体、群体们,但以亲媒介性和善表演性的传媒艺术生为研究对象,可以凸显媒介情境对角色建构的过程和影响。本文通过对传媒艺术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及媒介表现进行的参与式观察,结合众多形式的文本——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定具有代表性的15位传媒艺术生,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及日记的分析。通过此类研究方法收集其建构自身角色时所思所感,并与媒介呈现的传媒艺术生角色形象进行对比。本文发现媒介建构的角色形象影响着个体角色建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且个体建构角色的过程也呈现出明显阶段性,传媒艺术生自身对角色的认知、期待等实践也与媒介的呈现关系密切。在梅罗维茨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情境、主体和自我共同作用于角色建构过程。新媒介情境产生的媒介形象、社会大众与个体对角色的认知彼此互动产生第一次的角色期望;角色建构的整体过程是从个体产生角色期望开始,通过角色学习从而进行角色扮演,个体扮演的多种角色间产生互动从而形成某种角色冲突,冲突加深便会形成角色迷思。情境、主体及自我的互动矛盾影响着整个角色建构过程,作用于每一个关键环节是现今新媒体融媒体环境中角色得以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周灵燕[7](2020)在《移动互联时代乡村教师媒介接触研究 ——以河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为例》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乡村中小学教师接触媒介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媒介都在无形中改变着教师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而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基础,他们的媒介使用水平决定了乡村教育信息化的质量,也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地区而言,家庭教育的缺位致使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担完全落在了乡村教师的肩上,因此对乡村教师媒介接触现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角色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乡村教师作为教育者、学习者与公民个体这三个角色接触媒介的现状,并透过调查结果分析出乡村教师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有关教师媒介素养和媒介接触的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媒介素养和媒介接触的内涵和关系,以及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基于此延伸出教师媒介接触的三个维度。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研究设计主要包括前期问卷设计、中期问卷发放和深度访谈以及后期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两方面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接触特征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该部分将数据分析的结果与深度访谈的内容相结合,通过教育效能和关系效能两个方面对乡村教师的角色效能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教师和学生新媒介使用的差距、教师新媒介教育教学运用的问题两个方面,对乡村教师的角色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该部分分析了乡村教师媒介接触的趋势,并针对乡村教师的角色困境从教师主动转换教育意识、重视乡村教师的媒介素养培训、关注乡村教师的心理问题三个方面提出简单的应对思考。
刘勃希[8](2020)在《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及新媒体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节目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中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电视专题节目虽然主题比较广泛,但导向性通常较为鲜明。作为专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要做到一专多能,才能充分展现出节目所表达的主题和特征。在电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担任的角色不同,发挥的角色功能也有所不同。主持人只有充分了解角色特征,才能更好地找准自身定位,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本文以笔者毕业作品《寻迹》为例,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毕业作品概述。第二部分主要对电视专题节目以及主持人角色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对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功能进行简要分析。第四部分紧密结合毕业作品,以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把关人”、“主动渗透者”、“意见领袖”三方面,对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进行分析,强调专题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对节目效果的影响力。第五部分结合案例浅析角色定位出现的偏差及策略。通过以上探析,希望能够对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韦彩红[9](2019)在《媒体记者微博的品牌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交媒体越来越深入到日常交流中,这就要求新闻业必须适应社交媒体在使用和生产(新闻)媒体方面引发的变化,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记者个体层面的转变。由于新闻行业面临大范围的转型,许多传统报纸被迫转型或停刊,新闻工作者主动或被鼓励在微博上建立个人品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牌自媒体,让记者有机会成为新闻和舆论中心,增加记者个人的“市场价值”。本文以戈夫曼(1959)戏剧隐喻作为分析框架,探讨记者微博品牌化。其中记者被概念化为在舞台上(微博)面对观众(即其他微博用户)表演的表演者。通过对记者个人微博中的基本信息及文本的内容分析,考察记者在个人层面的微博品牌活动。探索了他们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方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记者在微博使用方面的区别。比较不同媒体性质的记者在微博上的呈现,分析了在虚拟自我展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同形式、动机、现实身份的好处和弊端等。研究发现,记者在使用微博中努力建构个人品牌。他们会在个人微博信息中添加多元身份认证以及个人其他自媒体账号等。在微博文本中记者们倾向于发表原创性的微博以及倾向使用话题的方式进行文本建构。除此之外,传统媒体型记者和转型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略有不同,但传统媒体记者除组织品牌外也在积极建构个人品牌。访谈结果显示记者确实注重在微博上建构个人品牌,注重与受众互动,在文本发布前会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在建构个人品牌中,记者个人的现实身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社交媒体实践过程中,现实身份是记者个人形象构建的基础。其个人观点、包括个人生活信息很大程度上都和现实身份脱离不了。但现实身份既存在好处也存在弊端,在新闻报道上受众还是多认可专业媒体身份的记者,但在将个人品牌变现过程中记者还是会有所顾忌,因此记者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
解晓东[10](2019)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角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角色理论为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方法论,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分析了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角色扮演,通过将新闻媒体的“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媒体角色在网络舆情事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功能地位、行为模式、失范情况,以期增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认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效率。论文将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阶段细化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消退期及次生舆情期,并认为媒体在不同时期着重扮演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者、舆情信息处理与解释者、突显主流的共识建构者、舆情事件的反思者等“应然”角色,且在次生舆情期出现媒体角色循环。本文通过对响水化工厂爆炸事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汤兰兰案等多起典型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文本分析、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后发现,媒体在其中的角色扮演存在客观报道者角色缺位、角色错位与角色越位,经营管理者角色存在“把关者”角色缺位、“处置和回应者”角色错位等失范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媒体缺乏对外来压力的抵抗力、缺少危机与大局意识、缺失对信息的核实把关,以及角色扮演场景单一等问题密切相关。论文认为,要解决媒体角色失范问题,应从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着手。在自律(新闻媒体及从业者)方面,新闻媒体应扮演好“舆论引导者”、“反思者”、“学习者”角色,完善媒体角色的培训与把关机制。在他律(国家与社会)方面,应健全媒体角色规范与保护的法律制度,增强主流媒体建设,进行受众、政府与媒体角色的“相互性规范”等。目前,网络舆情是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对象,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具有特定的功能与地位,而学界对于媒体角色的研究多从新闻传播实践的角度出发,缺少对于网络舆情事件中媒体角色的系统性把握。本文将网络舆情事件与媒体角色两者“揉碎”,再通过分析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角色扮演情况,将两者“重新组合”,使媒体角色固有的多元化功能与地位、丰富的角色期待与行为在网络舆情事件不同阶段中有针对性地凸显出来,增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论角色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角色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职业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口译者角色研究 ——以TI9电竞赛事口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行业发展与问题并存 |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综述:电竞赛事口译项目及口译者角色相关研究 |
一、电竞翻译研究 |
二、翻译职业化研究 |
三、口译者角色研究 |
四、本研究对现有研究的借鉴与推进 |
第二章 国内电竞赛事口译项目介绍:以TI9 电竞赛事为例 |
一、电子竞技和 TI9 赛事介绍概述 |
二、电竞翻译及其特点 |
三、TI9 赛事翻译项目描述 |
第三章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建构 |
一、口译项目中的角色理论建构 |
二、电竞赛事中的口译者角色探讨 |
(一)口译者角色变化与期待冲突 |
(二)角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路径:访谈与质性讨论 |
第四章 访谈前对译者角色的观察与思考 |
一、TI9 翻译项目角色建构 |
二、项目中的译者角色初步分类 |
三、TI9 翻译项目中译者角色特点 |
第五章 访谈设计 |
一、访谈构思 |
二、访谈问卷模板 |
第六章 访谈内容分析及对策探究 |
一、TI9 赛事口译项目核心信息 |
二、受访译者背景信息 |
三、项目中的译者角色 |
(一)交际场景角色层面 |
(二)项目工作角色层面 |
四、角色期待冲突和译者角色变化 |
(一)对译者翻译准则的期待冲突 |
(二)对译者话语权力的期待冲突 |
(三)对译者职业身份的期待冲突 |
五、译者角色变化原因分析 |
六、角色变化和期待冲突的影响 |
(一)对译者的影响 |
(二)对项目策划管理者影响 |
(三)对电竞及翻译行业发展的影响 |
七、对策探究:译者、项目与翻译行业 |
(一)顺应:译者适应角色期待变化 |
(二)协商:多方互相明确角色期待与变化可能性 |
(三)规范与发展:行业应对手段 |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当前研究局限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反馈 |
针对项目中译者的访谈反馈 |
针对项目策划管理者的访谈反馈 |
(3)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L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岗位社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1.国外文献 |
2.国内文献 |
3.文献简评 |
(四)研究设计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二、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
(一)深圳市L街道综治办及其购买社工服务概况 |
1.深圳市L街道综治办概况 |
2.深圳市L街道综治办购买社工服务概况 |
(二)被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及岗位社工概况 |
1.被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概况 |
2.被购买服务的岗位社工概况 |
(三)深圳市L街道综治办岗位社工服务的基本内容 |
1.精防岗位社工的服务内容 |
2.反邪教岗位社工的服务内容 |
3.社会治理岗位社工的服务内容 |
4.禁毒岗位社工的服务内容 |
三、各方对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及岗位社工的角色实践 |
(一)各方对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 |
1.社工机构对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 |
2.政府部门对岗位社工的角色期待 |
3.岗位社工对自我的角色期待 |
(二)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实践 |
1.行政管理者 |
2.宣传倡导者 |
3.沟通协调者 |
4.服务提供者 |
四、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及成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岗位社工角色困境的表现 |
1.角色不清 |
2.角色冲突 |
3.角色中断 |
4.角色失败 |
(二)政府部门岗位社工角色困境的成因 |
1.岗位社工层面 |
2.社工机构层面 |
3.政府部门层面 |
五、政府部门岗位社工角色困境的应对策略 |
(一)岗位社工层面 |
1.明确角色定位,有效开展工作 |
2.提升角色技能,应对环境变化 |
3.寻求专业支持,提升专业能力 |
(二)社工机构层面 |
1.规范督导职责,加强专业性支持 |
2.保障社工权益,提升社工归属感 |
3.严格岗位门槛,保障服务质量 |
(三)政府部门层面 |
1.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岗位社工能力 |
2.明确角色定位,细化社工岗位职责 |
3.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工优势 |
(四)人才培养层面 |
1.结合本土经验,创新课程体系 |
2.根据专业要求,提升实务能力 |
3.贴合岗位需求,规范职业培训 |
六、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绅士 |
2.1.2 传统乡贤 |
2.1.3 新乡贤 |
2.1.4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乡村现代化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 |
3.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建构 |
3.1.1 开放式编码 |
3.1.2 主轴编码 |
3.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3.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3.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阐释 |
3.2.1 个人参与预备度: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 |
3.2.2 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
3.2.3 公共服务内卷化: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 |
3.2.4 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 |
3.2.5 多管齐下共保障: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服务供给良性循环的策略 |
3.2.6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
4.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建构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4.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4.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阐释 |
4.2.1 乡风失范: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 |
4.2.2 引领乡风民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 |
4.2.3 乡村文化振兴: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 |
4.2.4 文明乡风建设: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5 乡风文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 |
4.2.6 鼓励嘉奖: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 |
5.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5.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5.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5.2.1 民族共生共存: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 |
5.2.2 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
5.2.3 维系族际社会: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 |
5.2.4 族际粘合: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5.2.5 场域驱动: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 |
5.2.6 民族团结进步: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 |
6.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6.1.1 开放式编码 |
6.1.2 主轴编码 |
6.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6.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6.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6.2.1 宗教并存: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 |
6.2.2 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的现实选择 |
6.2.3 引导宗教适应社会需要: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 |
6.2.4 支持宗教中国化: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 |
6.2.5 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 |
6.2.6 宗教关系和谐: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的理论启示 |
7.1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 |
7.2 新乡贤参与和乡风文明建设 |
7.3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7.4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
7.5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治理方式现代化 |
7.6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概括 |
7.7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比较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扎根理论的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研究 ——以“定州论坛”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 |
1.3.2 参与式观察法 |
1.3.3 深度访谈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本地自媒体 |
2.1.2 自媒体工作者 |
2.1.3 职业认同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本地自媒体 |
2.2.2 本地自媒体工作者 |
2.2.3 认同与职业认同 |
2.3 理论基础 |
2.3.1 自我认同理论 |
2.3.2 社会角色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的基本内涵 |
3.1.2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实施 |
3.2.1 案例选择 |
3.2.2 资料搜集 |
3.2.3 三级编码 |
3.2.4 理论抽样与饱和度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
4.1 定州市本地自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 |
4.2 定州市本地自媒体工作者的职业认同现状 |
4.2.1 从业动机:热爱与现实的双重选择 |
4.2.2 职业角色认识:从媒体人到“帮大哥”的认识混乱 |
4.2.3 职业情感现状:职业满意度逐渐降低 |
4.2.4 职业责任认知: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存在认识分层 |
4.3 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中的正向建构因素 |
4.3.1 社会动因 |
4.3.2 行业动因 |
4.3.3 个体动因 |
4.4 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中的反向消解因素 |
4.4.1 外部困境带来职业压力 |
4.4.2 内部局限催生职业倦怠 |
第五章 强化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的方法策略 |
5.1 个体层面:提升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体技术 |
5.2 制度层面:强化职业地位,优化监管策略 |
5.3 组织层面:完善本地自媒体工作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 |
5.4 舆论层面:宣传行业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问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解构角色迷思 |
二、理解媒介情境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收集资料方法 |
二、分析资料方法 |
三、效度检验 |
第五节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一、角色理论的历史脉络 |
二、媒介情境论的产生 |
三、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 |
第二章 传媒艺术生形象的多媒介表征 |
第一节 文字:固化与批评 |
一、以妆容为印象整饰主要手段的传媒艺术生 |
二、与金钱勾连被刻板印象固化的传媒艺术生 |
三、为追名逐利混淆自我认知的传媒艺术生 |
第二节 视频:模式化与多元性 |
一、统一的故事模型 |
二、相同的叙述主题 |
三、多元化的叙述框架 |
第三节 图片:定格与区隔 |
一、区隔于过去的自己 |
二、区隔于其他群体 |
三、区隔于群体内部 |
第三章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自我表述中的角色认知 |
一、孤独的诉说 |
二、矛盾的认知 |
三、向上的追求 |
第二节 日常情景中的角色扮演 |
一、学校 |
二、家庭 |
三、传媒 |
第四章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期待、扮演与回归 |
第一节 角色期望的产生 |
一、自我的期望 |
二、他者的期望 |
三、社会文化规范的期望 |
第二节 角色扮演的实现 |
一、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前提 |
二、角色互动是角色扮演的表现 |
三、角色冲突是角色扮演的必然 |
第三节 角色期望的回归 |
一、角色期望的再次复现 |
二、角色期望的重新调整 |
三、角色期望的萌发部署 |
第五章 结语:媒介情境与角色迷思 |
一、新媒介情境塑造多元而复杂的角色表征 |
二、形象矛盾使角色的认知和实践产生迷思 |
三、媒介情境与角色建构:整体性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受访者接受访谈同意书 |
毕业论文采访提纲 |
采访对象信息汇总表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汇总 |
(7)移动互联时代乡村教师媒介接触研究 ——以河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教师媒介素养研究现状 |
二 教师媒介接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无结构访谈法 |
第一章 角色视野下的教师媒介接触 |
第一节 媒介素养与媒介接触概述 |
一 媒介素养的内涵 |
二 媒介接触的内涵 |
三 媒介素养和媒介接触 |
第二节 角色理论与教师媒介接触的维度 |
一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
二 教师要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 |
三 教师是信息时代的公民个体 |
第三节 从传统媒介接触到新媒介接触 |
一 接触方式的变化 |
二 接触场景的变化 |
三 接触频率的变化 |
第二章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调查实施 |
第三节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样本特征描述 |
第二节 教师的媒介接触 |
第三节 教师的媒介使用 |
第四章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角色效能分析 |
第一节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情况概览 |
一 调查总体情况描述 |
二 后喻文化与乡村教师媒介接触 |
第二节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的教育效能 |
一 乡村教育线上教育新空间 |
二 对留守儿童线上教育管理 |
三 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演进 |
第三节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的关系效能 |
一 新媒介使用与乡村教师人际关系维护 |
二 新媒介接触拓展乡村教师休闲新方式 |
三 新媒介使用与线上协同教学教研合作 |
第五章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角色困境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和学生新媒介使用的差距 |
一 教师新媒介使用的相对滞后性 |
二 新媒体空间中教师与学生的割裂 |
三 学生新媒介使用失范的教育痛点 |
第二节 教师新媒介教育教学运用的问题 |
一 新瓶装旧酒,新媒介接触的困惑 |
二 心理封闭性,新媒介使用的盲点 |
三 浅表性接入,新媒体效能空心化 |
结语 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趋势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河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河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媒介接触研究 |
致谢 |
(8)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毕业作品《寻迹》节目概述 |
2 电视专题节目与主持人角色概说 |
2.1 电视专题节目概说 |
2.2 主持人角色概说 |
3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角色功能 |
3.1 主持人角色的叙事功能 |
3.1.1 构建全篇内容主线 |
3.1.2 协调整合发散式关系 |
3.2 主持人角色的引导功能 |
3.2.1 保持中立态度,探寻实质 |
3.2.2 揭示主题,引导舆论 |
4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
4.1 把关人 |
4.1.1 筛选与整合采访信息 |
4.1.2 传播主流价值观 |
4.2 主动渗透者 |
4.2.1 场景参与式采访 |
4.2.2 注入人文关怀 |
4.2.3 提高语言艺术 |
4.3 意见领袖 |
4.3.1 深度与专业 |
4.3.2 传播与互动 |
5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偏差及策略 |
5.1 角色的认知偏差 |
5.2 找准角色定位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科研成果绪论 |
(9)媒体记者微博的品牌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平台选取 |
1.3.3 研究对象选取 |
1.3.4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 |
1.4.3 深度访谈法 |
1.5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戈夫曼的拟剧论 |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记者微博使用与品牌建设现状 |
2.1 记者个人微博品牌化表征展演 |
2.1.1 记者微博个人职业IP特征 |
2.1.2 记者微博认证身份多元化 |
2.1.3 记者微博使用状况多样化 |
2.1.4 个人信息中品牌推广特征 |
2.2 记者微博品牌资产的创建 |
2.2.1 记者倾向于个人原创 |
2.2.2 记者倾向创建话题 |
2.2.3 不同类型媒体记者品牌建构无明显差异 |
3 记者个人品牌的专业身份发展 |
3.1 核心形象:基于品牌身份在微博上的延伸 |
3.1.1 公益记者形象的延伸 |
3.1.2 专业调查记者品牌形象塑造 |
3.2 延伸形象:基于品牌身份在微博上的视觉形象呈现 |
3.2.1 品牌识别元素:个人昵称和个人头像 |
3.2.2 品牌识别元素:图片 |
3.2.3 品牌识别元素:视频 |
3.3 延伸形象:个人话语 |
4 记者品牌建构中的“后台”行为及失范行为 |
4.1 记者品牌建构中的“后台”行为 |
4.2 记者品牌建构中的“失范”行为 |
4.2.1 个人品牌形象中价值核心坍塌 |
4.2.2 个人情绪的喧闹 |
4.2.3 记者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降低 |
5 结语 |
5.1 结论与讨论 |
5.1.1 媒体记者微博注重个人品牌塑造 |
5.1.2 现实身份与目的影响媒体记者品牌建构 |
5.1.3 媒体记者微博品牌建构中存在问题 |
5.1.4 对媒体记者微博使用的建议 |
5.2 本研究价值所在 |
5.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媒体角色” |
1.2.2 关于“网络舆情事件” |
1.2.3 关于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角色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角色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网络舆情事件发展阶段与媒体角色功能 |
2.1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2.1.1 舆情潜伏期:社会风险与矛盾交织 |
2.1.2 舆情爆发期:噪声与真相并存 |
2.1.3 舆情高潮期:舆论风波和沉默的螺旋两极分化 |
2.1.4 舆情消退期:舆情“长尾”存在次生舆情风险 |
2.2 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的角色功能与地位 |
2.2.1 提供“知”的渠道,培养受众危机认知 |
2.2.2 加快“传”的速率,更改信息传播路径 |
2.2.3 构建“说”的空间,实现舆论有效引导 |
2.2.4 创造“督”的氛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
第三章 网络舆情事件不同发展阶段媒体角色期待与行为 |
3.1 舆情潜伏期: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 |
3.2 舆情爆发期:信息获取、核实、补充与解释 |
3.3 舆情高潮期:突显主流,建构共识 |
3.4 舆情消退期:观察→总结→警醒与角色循环 |
第四章 网络舆情事件的媒体角色失范与原因 |
4.1 媒体角色失范的表现 |
4.1.1 媒体角色缺位:角色失语 |
4.1.2 媒体角色错位:主观者、造谣者、跟风者、牟利者 |
4.1.3 媒体角色越位:角色混同 |
4.2 媒体角色失范的原因 |
4.2.1 媒体缺乏对外来压力的抵抗力 |
4.2.2 媒体缺少危机意识与大局意识 |
4.2.3 媒体缺失对信息的核实与把关 |
4.2.4 叙述角度与角色扮演场景单一 |
第五章 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角色规范 |
5.1 自律——新闻媒体与从业者层面 |
5.1.1 塑造合格的“舆论引导者” |
5.1.2 丰富“反思者”的角色内涵 |
5.1.3 做掌握理论与技术的“学习者” |
5.1.4 保障角色扮演场景的多元化 |
5.1.5 锻炼从业者角色交往,把握采访对象角色距离 |
5.1.6 完善媒体角色的培训与把关机制 |
5.2 他律——国家与社会层面 |
5.2.1 健全媒体角色规范与保护的法律制度 |
5.2.2 增强主流媒体建设 |
5.2.3 重视受众、政府与媒体角色的“相互性规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8年热点舆情事件TOP20 |
附录2.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消退期信息来源统计列表 |
附录3.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新闻(报刊来源)统计 |
附录4.重庆公交坠江事件高潮期部分新闻(报刊来源)统计 |
附录5.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消退期部分新闻(报刊来源)统计 |
附录6.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不实报道截图 |
附录7.“男司机”信息传播量统计总表 |
附录8.“男司机”敏感信息传播量统计表 |
附录9.“女司机”信息传播量统计总表 |
附录10.“女司机”敏感信息传播量统计总表 |
附录11.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一周后的信息量统计 |
附录12.杭州保姆纵火案发生一周后的热度走势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论角色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支配到衰退:香港电视在广州市民生活中的 媒介角色变迁研究[D]. 王新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职业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口译者角色研究 ——以TI9电竞赛事口译项目为例[D]. 马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政府部门岗位社工的角色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L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岗位社工为例[D]. 钟彩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王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扎根理论的本地自媒体工作者职业认同研究 ——以“定州论坛”为个案[D]. 荣佳琦. 河北大学, 2020(06)
- [6]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的角色建构 ——传媒艺术生的角色建构过程及迷思[D]. 汤丝敏. 南京大学, 2020(09)
- [7]移动互联时代乡村教师媒介接触研究 ——以河南省乡村中小学教师为例[D]. 周灵燕. 郑州大学, 2020(03)
- [8]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D]. 刘勃希.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媒体记者微博的品牌化研究[D]. 韦彩红. 暨南大学, 2019(02)
- [10]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 解晓东.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