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生态旅游及其开发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瑞[1](2019)在《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恩施大峡谷和利川腾龙洞为代表的地学旅游资源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这些地学旅游资源形成的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科学研究、文化和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发现恩施州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研究角度单一,开发策略不清晰,虽然有市场需求,但是缺少特有的地学旅游产品。地学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国家对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的建设非常重视,地学旅游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旅游市场中的新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恩施州作为研究区,分析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在阐述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后,以相关概念及理论作为研究基础,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地质成因及地貌特征将恩施州的地学旅游资源分为了6大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分法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自身价值进行评价,并创新引入旅游偏好指数这项动态性评价指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更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出恩施州应重点开发的地学旅游资源。通过对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需求、供给环境的分析,结合游客对于地学旅游资源的偏好调查,归纳出目前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所在。最后以资源为主、需求为导和环境为魂的三大开发原则,从资源认知、产品创新和环境提升三个方面提出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打造地学科考体验游、生态富硒度假游、民俗风情文化游的地学旅游产品,助推恩施州地学旅游的发展。
黄俐琴[2](2019)在《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文中认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的一大产业,它是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民俗旅游发展,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游客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热点转向民俗旅游。我国从单纯的旅游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客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客家热”兴起,人们对于客家这一族群显得饶有兴趣,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应运而生,而后风生水起。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旅游资源多彩纷呈,有发展民俗旅游先天的优势。将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是发展此区域旅游业的最优途径,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石城县和宁化县分属于江西(赣)、福建(闽)两省,同为纯客县,两处地缘接近、民俗文化类似,具有共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情感,历史渊源颇深,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渥,红色旅游资源颇多,但两地因省域旅游政策、发展方向的不同,旅游发展状况不同、旅游发展成效也有显着的区别。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客家民系、民俗旅游)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区位比较和旅游现状的对比。第三章主要是两地的发展情况对比,包括精品旅游线路分析、宣传策略分析和旅游活动分析三方面。第四章是旅游绩效对比,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方面加以说明。第五章是两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探讨,从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规划、营销方案创新、加强保护开发和引进人才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赣闽两地的客家文化,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数据,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两地的旅游现状、旅游发展成效和旅游发展中各自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对比两处发展旅游的异同,提出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两地整合发展的新思路。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许同[3](2019)在《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地质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其具有观赏性、奇异性、多样性、古老性、丰厚性、地域性及科学性等特征,具有其他旅游资源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目前,如何发掘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体或地貌景观并将其转化成为旅游地质资源并进行开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悬崖地貌这一旅游地质资源上,也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了地质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在遥感和ArcGIS等软件的技术支持下,探讨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分析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并揭示其旅游价值,后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悬崖景观并探讨其旅游开发思路,为地学旅游注入更多的新内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依托地理信息数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地形渲染、坡度提取及等高线提取处理分析后,按照Ottawa国际制图大会中提出的陡崖标注法,借助LocaSpaceViwer软件进行目视解译,厘定了云南高原悬崖的分布特征。云南高原悬崖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差异。(2)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地貌面、岩石、大地构造、断裂构造、水系等地学因子关系密切。(1)悬崖景观主要发育云南高原悬崖景观主要集中发育在Ⅰ级地貌面(23002430m)、Ⅱ级地貌面(18002080m)与Ⅰ级地貌面的交界处,Ⅲ级地貌面(14501600m)上基本没有悬崖景观的发育;(2)悬崖景观多集中发育在石灰岩和砂岩分布的地区;(3)不同大地构造单元上悬崖景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地质构造单元的边缘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交界处;(4)悬崖景观的的分布与断层的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深大断裂作为断裂构造的一种表现形态,对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起到主导作用;(5)悬崖景观大多发育在南北走向河流的东侧、东西走向河流的南侧。(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表现在其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科学价值表现在:(1)云南高原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云贵高原隆起带动青藏高原隆起的重要地质遗迹,中南部地区部分悬崖是揭示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碰撞的重要证据;(2)云南高原部分悬崖成为揭示地壳演变信息,构造运动演化进程的载体。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美学价值表现在:(1)部分悬崖用其自身不可代替的记录方式,科学精密而又独特的向人们展示了分布地区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具有历史之美;(2)部分悬崖上残留的古生物遗迹及仅靠裂缝扎根生长的植被等皆彰显其生命之美;(3)部分悬崖景观作为一种地质构造遗迹,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环境变迁,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运动之美。同时,部分悬崖崖壁上残留着如悬棺、石刻、壁书等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性层积”的产物,是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4)以悬崖景观的旅游价值、悬崖资源的空间集聚性、及当地区位状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遴选标准,遴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开发的五片悬崖景观区,即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及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在坚持特色性、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验性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开发思路,即将小江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和弥勒断裂带悬崖景观区开发成地质公园模式,将金沙江沿岸悬崖景观区和鲁甸-巧家悬崖景观区开发成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将楚雄-祥云-大姚悬崖景观区以多种资源协调开发的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5)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旅游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即: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注重与周边和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保障。
肖南云[4](2018)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表明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森林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多种森林生态产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作为依托。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开发。这不仅能促进林区经济转型,提升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林区居民的收入,同时也为黑龙江省老工业的振兴提供生态保障,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提供生态保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保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2005年——2016年国家新颁布的有关林业发展的政策有50余项,这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我国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然而,长期以来黑龙江省森林生态资源毁损严重、经济支撑力度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不足以及缺乏科技人才支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的开发。因此本文在深入剖析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影响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的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确定其影响度的强弱。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需平衡状况,以交易平台构建、价格确定及风险管理为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途径,按照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的强弱提出对策建议,保障森林生态产品的顺利开发。本论文首先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促进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为目标,在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统计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供需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公共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立足科学研究的前沿,在考虑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前提下,提出本命题研究的逻辑思想。明确界定了森林生态产品是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无形产品,具备自然属性、公共属性、市场属性及社会属性等特殊属性。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开发与一般产品不同,森林生态产品开发是在对其开发能力进行评价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与生态学方法对其供需进行测算后,通过交易平台建设、价格确定以及风险管理等开发途径将其生态功能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产品的过程。其次在对黑龙江省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黑龙江省森林生态功能类型,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层次、16个具体指标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体系。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使抽象、不具体的问题数学化、系统化,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多目标、多准则问题转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所得结果简单准确,更容易被参阅者接受和被决策者采用。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只通过客观的数据来评价其开发基础的影响因素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应指标的重要程度,因此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并创新地将生态产品供给量、森林生态产品需求量以及生态满意度引入到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中。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最主要指标是环境能力指标,尤其是其中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其次是经济能力指标,对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影响最小的是社会能力指标。在16个具体指标中,政策环境、林业资本投入、生态产品需求量、科技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五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之和在总权重占比达到0.6272,说明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首先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有效的生态产品需求,同时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基础。研究所得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使得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基础评价指标的情况更加清晰、直观,为提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再次,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由于森林生态产品的特殊属性对其供需的分析不能仅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因此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供需状况进行测算,得出黑龙江省2008-2015年生态供需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急需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建立交易平台,明确生态产品价格以及进行在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是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必要途径,尤其是森林生态产品的定价问题是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关键,基于森林生态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本文采用博弈定价的方法,在分析政府、森工企业、其他企业及个人三方博弈主体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的数据分析获得博弈主体各方都满意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为882.77元/亩(13241.55元/公顷)。最后依据影响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的强弱提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黑龙江省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可促进森林生态产品的产能增加,提高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量,以此保障黑龙江省及全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同时对森林生态产品进行开发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全国的生态平衡。
王园[5](2018)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资源的精髓,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现阶段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进行,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旅游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遗产资源,实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使宝贵的遗产文化能够永久保留、维持城市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城市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是缓解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建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实证分析法及软件SPSS19.0、ArcGIS10.2等,分别从保护性开发潜力、保护性开发模式、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研究三方面着手对城市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目的是促进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首先,保护性开发潜力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现阶段保护性开发现状,寻求保护性开发的影响因素,为保护性开发潜力评价提供参照指标,研究创新性的引入R-D矩阵模型,得出“高开发潜力性—高抗变换性”“低开发潜力性—中高抗变换性”“中高开发潜力性—中抗变换性”“低开发潜力性—低抗变换性”4类。其次,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主要是比较现有开发模式,并构建保护性开发模式(RMPP模式),选取西安市的城市文化遗产地为例,分析RMPP模式给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带来的新局面。最后,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同样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3个行政区域、289处遗产地及重点文物单位。运用Arc GIS10.2进行遗产地资源保护性开发的Moran’s I值计算,分析遗产地资源的自相关聚集情况,借鉴遗址资源优势度、交通区位优势度、客源区位优势度、城市化区位、文化旅游等因素共同分析遗产地保护性开发情况,构建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模型。最后,结合以上因素综合评价分析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综上研究表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潜力研究中应着重加强双低矩阵的保护与开发,逐渐实现向双高矩阵转变并适当进行相应调整;开发模式中应注重资源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及保护性开发因素间的共同协作,确定有效的保护性开发模式;适宜性研究中通过比较得出应优先考虑遗址资源优势度,其次是文化旅游区位优势度,最后为城市化区位优势度。针对适宜性评价中较完善区域应更加注重对保护性开发的延续;欠开发区域应根据区域具体的薄弱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根据以上3部分的研究分别提出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对策建议:客观分析开发潜力、实施保护性开发措施,完善保护性开发新模式、平衡保护与开发关系,综合考虑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促进城市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刘弋[6](2017)在《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开发中比较关注的热点,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林业可持续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龙河森林公园位于凉山州甘洛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保存较好、林相较为丰富,生物多样性价值比较突出,地处美姑、越西、甘洛三县交界,区位优势突出,具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发展生态旅游,有助于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解决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对森林公园展开合理的规划和开发的研究对森林公园的长久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严谨的方案准备,详细的野外调查,摸清森林公园的自然区位,收集森林资源、社会经济、周边旅游现状等资料和数据。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四川省纳龙河森林公园进行分类和定性评价,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对四川省纳龙河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进行等级评定。采用SWOT对森林公园的开发条件、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分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进行分析,通过前面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以期对其开发提供参考。
周琳[7](2014)在《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建构出发,侧重研究中国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以来,尤其是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为寻求中国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制度支撑和科学道路提供基础性支持。在对研究文献和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从多维度、多向度全面而深入地对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思考战略应对举措。本论文共包括八部分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制度创新的相关基本理论梳理;第三章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四章实证分析;第五章世界旅游强国旅游制度的比较分析;第六章制度创新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第七章制度创新的对策分析;结论。这八部分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是:以文献梳理和基本理论梳理为基础,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结构与过程分析,再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对策选择,最后做出结论。本论文提出一些新见解:1.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所需要的旅游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方面。其中,旅游制度创新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也是旅游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的,更是最困难的、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必须切实加快推进解决。2.中国不同于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必须走出中国特色的旅游强国之路,通过提供高效有用的相关制度安排来加快旅游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加快形成世界旅游强国的中国特色。3.要真正从世界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必须是从粗放性的量到内涵性的质的转换,必须是发展方式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换,必须从面向供给的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管理的重点从强调规模扩张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4.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重视诱致性制度变迁催发的制度创新。通过金融支持制度、旅游企业集团化、专门化、市场化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等的创新来回应诱致性制度变迁需求。5.要高度重视旅游多元主体的制度建设。把政府旅游管理的体制创新、旅游产业有序有效运行的制度创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旅游者吸引、引导、管理、教育的制度创新等结合起来,形成与世界旅游强国相匹配、也切实能够支撑世界旅游强国发展的旅游制度体系。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1.切中紧迫而又长远的实践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很多,尤其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体制基础和制度支撑依然明显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问题进行专门研究。2.推进深入而又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构建的需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必须使自身的理论研究跟上实践需要,必须克服单纯功利驱动,使自身的学术研究具有前瞻性。本论文选题正为此而立,也试图在理论与学术上有所突破。
戴俊明[8](2013)在《西南地区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研究 ——以大理海稍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湖泊湿地生态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其功能价值的开发利用也逐步加强,尤其是对资源优势明显的湖岛湿地的开发建设更是逐年增长。然而,在湿地景观资源给区域经济带来重大收益的同时,常由于保护意识的薄弱、统筹观念的缺乏及经济利益的驱使等因素,对湖岛湿地生态结构及景观资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目前,湿地公园作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一种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常见模式,是湿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然而,针对湖泊湿地类型的景观规划研究却较少,特别是对西南地区湖岛湿地类型的景观规划的专项研究就更少。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湖岛湿地景观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总结,得出当前西南湖岛湿地景观主要存在:湿地景观结构多侧重于平面上布局、忽视了立体空间上的开发;湿地景观功能组成彼此孤立、缺乏互利共生的联系;湿地景观风貌相对单一、地域性特色挖掘不足等问题。针对西南地区湖岛湿地的特点,提出了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目标与原则,着重探讨了该模式的特点与难点,及整体的体系构建。并针对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策略与理念,分析、探索了其具体构建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最后,以大理海稍湖岛湿地景观规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三大策略:构建立体化的湿地生态格局,增强湿地生境稳定性;构建综合化的功能产业结构,强化市场竞争力;构建多样化的湿地景观风貌,提升旅游吸引力。论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绪论即提出问题的部分,通过对背景、概念的解析,确定研究对象及范围,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践发展进行概况总结,明确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为论文接下来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明确湖泊湿地、湖岛湿地等相关概念,并对构建湖岛湿地复合化景观模式的相关支撑理论及应用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第三部分,通过对大量西南地区的湖岛湿地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出目前主要存在的发开类型,并总结出其各自的特点与问题。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研究主体即解决问题的部分,从规划设计层面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提出新型的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并对其规划原则、思路、理念、对策及方法做出具体介绍。第五部分,为项目实践应用部分,笔者结合亲自参与的实际项目,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基于生态旅游的湖岛湿地复合化模式的构建目标,原则,策略及具体构建方法。第六部分,为整篇论文的归纳总结。基于前几部分的分析研究,和对具体项目的实际应用,归纳总结出本文的结论并进行反思。
吴剑豪[9](2011)在《浅析生态旅游背景下的“农家乐”开发》文中指出"农家乐"是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在部分地区"农家乐"旅游存在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无规划的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借鉴生态旅游理念,"农家乐"开发要重视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重视社区参与,维护社区居民利益;针对农家乐旅游者和从业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理念教育,促进"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
王建玲[10](2011)在《基于社区参与的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温泉旅游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尤其是随着温泉旅游区的建设与开发,如何寻求一种适合温泉旅游区开发的模式,就成为政府规划部门和旅游开发企业必须考虑和关心的问题。在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旅游区的社区参与问题,是关系旅游区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灰汤温泉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社区参与的视角,试图寻找一种适合灰汤旅游开发现状的社区参与模式。首先,本文在整理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区和社区参与的概念进行梳理,以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三类模式的概念、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参与的背景,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状况,并通过访谈灰汤旅游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了解当地社区参与状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灰汤旅游区在社区参与方面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社区居民对开发的认知不足、居民补偿安置就业进程缓慢、居民参与能力较低、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企业与居民之间关于就业的利益协调问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根据三种社区参与型开发模式的适用性分析和灰汤旅游区社区参与的发展现状得出,包含“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社区参与”内容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才是适合灰汤的正确选择。为保证这一模式的有效应用,本文以“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安置”和“产业引导+置换政策+就业服务”为主导思路,提出了疏通沟通渠道、加快居民补偿安置就业进程、提高居民社区参与能力和参与层次、完善社区培训体系、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的等模式应用对策,以及规范的旅游规划决策机制、完善的补偿安置就业保障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和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等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二、论生态旅游及其开发中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生态旅游及其开发中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地学旅游的相关研究 |
1.2.2 研究区域的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地学 |
2.1.2 地学旅游资源 |
2.1.3 旅游资源评价 |
2.1.4 旅游资源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地学相关理论 |
2.2.2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地理及交通区位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特征 |
3.4 生物资源 |
3.5 人文资源 |
3.6 社会经济 |
3.7 旅游开发现状 |
第4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 |
4.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1 地层剖面 |
4.1.2 古生物化石产地 |
4.1.3 矿物与矿床产地 |
4.1.4 地貌景观 |
4.1.5 水体景观 |
4.1.6 地质灾害景观 |
4.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 |
4.2.1 评价原则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过程 |
4.2.4 评价结论 |
4.3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问题 |
4.3.1 对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不足 |
4.3.2 开发地学旅游资源的要素配置不足 |
4.3.3 地学旅游资源转化成产品的难度大 |
4.3.4 各市县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同质化明显 |
第5章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
5.1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
5.1.1 资源为主的保护性原则 |
5.1.2 需求为导的创意性原则 |
5.1.3 再生为魂的提升性原则 |
5.2 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
5.2.1 地学旅游资源的认知提升 |
5.2.2 地学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 |
5.2.3 地学旅游资源的环境再生 |
5.3 恩施州地学旅游的产品体系 |
5.3.1 地学旅游的品牌 |
5.3.2 地学旅游的产品 |
5.3.3 地学旅游区域主题 |
5.3.4 地学旅游路线设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
(2)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客家民系 |
二、民俗旅游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
二、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区位分析 |
第二节 旅游现状分析 |
一、石城、宁化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
二、石城、宁化旅游资源分析 |
三、石城、宁化旅游市场分析 |
第三章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
第一节 精品旅游线路分析 |
一、石城旅游精品线路 |
二、宁化旅游精品线路 |
第二节 宣传策略分析 |
一、活动营销 |
二、全媒体广告营销 |
第三节 旅游活动分析 |
一、石城系列活动 |
二、宁化系列活动 |
第四章 旅游绩效对比 |
第一节 经济效应 |
一、增长旅游人次及收入 |
二、优化经济结构 |
三、带动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社会效应 |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
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
三、推动旅游村的兴起 |
第三节 文化效应 |
一、增强文化自信 |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交流 |
第五章 旅游发展方向探讨 |
第一节 增进两旅游合作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 |
二、加强两地的旅游合作 |
第二节 完善旅游线路设计 |
一、完善旅游要素 |
二、点线面相结合 |
第三节 优化拓展旅游市场 |
一、精准对接旅游市场 |
二、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
三、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
四、做好全媒体营销 |
第四节 培养人才持续发展 |
一、谋求可持续发展 |
二、重视人才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
2.2.1 人口与经济 |
2.2.2 交通条件 |
2.2.3 民族与文化 |
2.2.4 旅游发展现状 |
第3章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研究 |
3.1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 |
3.1.1 数据来源 |
3.1.2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方法选择及图像预处理 |
3.1.3 云南高原悬崖提取结果 |
3.2 云南高原悬崖分布特征 |
第4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地貌面的关系 |
4.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
4.5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4.6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的发育与土壤植被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价值研究 |
5.1 科学价值 |
5.2 美学价值 |
5.3 历史文化价值 |
第6章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及建议 |
6.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开发方向及原则 |
6.1.1 开发方向 |
6.1.2 开发原则 |
6.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 |
6.2.1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标准 |
6.2.2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遴选结果 |
6.3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思路研究 |
6.3.1 地质公园模式 |
6.3.2 悬崖主题观光体验模式 |
6.3.3 多种资源协同开发模式 |
6.4 云南高原悬崖景观旅游开发建议 |
6.4.1 加强悬崖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地学旅游资源产品化 |
6.4.2 注重悬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
6.4.3 注重与周边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4.4 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完善旅游服务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岩石岩性表 |
附录B 云南高原悬崖群所对应土壤类型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4)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产品 |
2.1.2 森林生态产品 |
2.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 |
2.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供需理论 |
2.2.4 博弈理论 |
2.2.5 公共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现状 |
3.1.1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生态产品开发的生态林业建设状况 |
3.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经济状况 |
3.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社会文化状况 |
3.1.5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科学技术支持状况 |
3.1.6 林业法律制度现状 |
3.2 黑龙江省主要森林生态产品功能 |
3.2.1 调节功能 |
3.2.2 文化功能 |
3.2.3 生命支持功能 |
3.2.4 固碳释氧功能 |
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森林自然资源损毁 |
3.3.2 经济支持力度不足 |
3.3.3 市场体系不完善 |
3.3.4 社会参与度不足 |
3.3.5 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 |
4.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定性分析 |
4.1.1 评价指标确认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4.1.3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确认 |
4.1.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定量分析 |
4.2.1 AHP法获取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
4.2.2 熵权法获取开发能力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4.2.3 层次分析一熵权法获取评价指标复合权重 |
4.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分析 |
5.1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基础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产品供给基础分析 |
5.1.2 森林生态产品需求基础分析 |
5.2 基于生态足迹的森林生态产品供需及平衡分析 |
5.2.1 供需测算模型构建 |
5.2.2 森林生态产品供需测算 |
5.2.3 2008-2015年森林生态供需动态测算 |
5.2.4 供需测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途径 |
6.1 建立森林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
6.1.1 森林生态产品交易类型 |
6.1.2 森林生态产品交易方式 |
6.1.3 交易方式选择 |
6.2 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构建 |
6.2.1 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方法比较及选择 |
6.2.2 确定博弈定价的利益相关者 |
6.2.3 森林生态产品的博弈定价模型 |
6.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定价实证分析 |
6.3.1 价格区间及收益模型确定 |
6.3.2 均衡价格的确定 |
6.4 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风险管理 |
6.4.1 开发初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4.2 建设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4.3 运营期风险分析及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
7.1 改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环境 |
7.1.1 优化政策环境 |
7.1.2 提升科技环境 |
7.1.3 改善森林自然环境 |
7.1.4 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
7.1.5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环境 |
7.2 增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经济支持力度 |
7.2.1 加大林业资本投入 |
7.2.2 拓宽融资渠道 |
7.2.3 增加森林生态产品有效供给 |
7.3 改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的社会因素 |
7.3.1 加强森林生态产品宣传 |
7.3.2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7.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7.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文化遗产 |
2.1.2 保护性开发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2.2 城市经营理论 |
2.2.3 文化资源开发理论 |
2.2.4 旅游区位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潜力研究 |
3.1 保护性开发现状分析 |
3.2 保护性开发潜力影响因素 |
3.2.1 遗产自身因素 |
3.2.2 需求因素 |
3.2.3 供给因素 |
3.2.4 环境因素 |
3.3 保护性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及模型构建 |
3.3.1 保护性开发潜力评价方法比较 |
3.3.2 保护性开发潜力评价的R-D矩阵模型 |
3.4 章节小结 |
4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 |
4.1 现有开发模式研究 |
4.1.1 开发模式分析 |
4.1.2 开发模式比较 |
4.2 保护性开发模式构建 |
4.2.1 资源性要素(ResourceElements) |
4.2.2 市场性要素(MarketElements) |
4.2.3 产品性要素(ProductElements) |
4.2.4 保护性开发要素(ProtectiveDevelopmentElements) |
4.3 实证研究——以西安市的城市文化遗产为例 |
4.3.1 研究背景 |
4.3.2 保护性开发(RMPP)模式应用 |
4.4 章节小结 |
5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研究 |
5.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意义 |
5.2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模型 |
5.2.1 评价体系 |
5.2.2 模型选取 |
5.2.3 模型建立 |
5.3 实证研究——以西安市的城市文化遗产为例 |
5.3.1 研究背景 |
5.3.2 适宜性评价模型应用 |
5.4 章节小结 |
6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建议 |
6.1 客观分析保护性开发潜力 |
6.2 完善保护性开发新模式 |
6.3 综合考虑保护性开发的适宜性 |
6.4 促进城市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
7 研究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森林生态旅游及开发评价概述 |
2.1 森林旅游的概况 |
2.1.1 森林旅游的概念 |
2.1.2 森林旅游的特征 |
2.1.3 森林旅游的功能 |
2.1.4 国内外森林旅游的研究现状 |
2.2 生态旅游概述 |
2.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2.2.2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2.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 |
2.3.1 LAC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生态伦理学理论 |
2.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开发 |
2.4.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
2.4.2 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2.4.3 国内外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 |
3.2 地质地貌 |
3.3 气候条件 |
3.4 水文条件 |
3.5 土壤条件 |
3.6 森林资源 |
3.7 野生动物 |
3.8 社会经济概况 |
4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4.1 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 |
4.1.1 生态环境资源调查 |
4.1.2 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
4.2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
4.2.1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
4.2.2 森林风景资源定性评价 |
4.2.3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
5 纳龙河森林公园开发与对策分析 |
5.1 森林公园的开发条件分析 |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 |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 |
5.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5.1.4 挑战分析(Threat) |
5.1.5 SWOT矩阵分析 |
5.1.6 竞合关系分析 |
5.2 纳龙河森林公园的空间及功能布局分析 |
5.2.1 森林公园的空间布局分析 |
5.2.2 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分析 |
5.3 森林公园开发的主题定位分析 |
5.3.1 规划主题 |
5.3.2 总体目标定位 |
5.3.3 总体功能定位 |
5.3.4 总体形象定位 |
5.4 森林公园开发的对策分析 |
5.4.1 生态优先,强化保护 |
5.4.2 突出特色,搞好规划 |
5.4.3 区域联动,优势互补 |
5.4.4 政府引导,阶段开发 |
5.4.5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
5.4.6 引进人才,提升素质 |
6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7)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制度建设相关基础理论 |
2.1 马克思主义制度创新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2 列宁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制度创新思想 |
2.1.4 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1 制度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2.4 国家理论 |
2.3 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创新理论 |
2.3.1 第一要义是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 |
2.3.2 以人为本思想是重大思想创新 |
2.3.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重大制度创新 |
2.3.4 统筹兼顾是发展方法的重大创新 |
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4.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3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低起点起步阶段(1949-1978 年) |
3.1.2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阶段(1979—2000 年) |
3.1.3 入世后高速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2 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现状 |
3.2.1 国家制度方面 |
3.2.2 地方旅游业制度方面 |
3.2.3 旅游企业制度 |
3.2.4 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
3.3 中国旅游业的制度问题阐析 |
3.3.1 各级旅游管理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晰 |
3.3.2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3.3.3 旅游业发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
3.3.4 我国职工休假制度不健全 |
3.3.5 旅游业行业协会的作用被弱化 |
3.3.6 导游缺乏职业保障制度 |
3.3.7 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不合理 |
3.4 中国旅游业制度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旅游业发展没有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
3.4.2 旅游产业制度设计缺乏创新思想 |
3.4.3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 |
第4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创新与变迁 |
4.1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1.1 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
4.1.2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制度的创新 |
4.1.3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制度的评估 |
4.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2.1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
4.2.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3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3.1 我国世界遗产的概况 |
4.3.2 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 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1 我国森林公园的概况 |
4.4.2 森林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4.3 我国地质公园的概况 |
4.4.4 地质公园的旅游制度创新及评估 |
4.5 工业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5.1 我国工业旅游的概况 |
4.5.2 我国工业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6 乡村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6.1 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况 |
4.6.2 我国乡村旅游的制度创新及评估 |
4.7 旅游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 |
4.7.1 改革开放前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49 年—1978 年) |
4.7.2 新旧体制并存时期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78 年—1991 年) |
4.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旅游管理体制的变迁及评估(1992 年—至今) |
4.8 旅游业具体制度创新及评估 |
4.8.1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创新及评估 |
4.8.2 《旅行社条例》的创新及评估 |
4.8.3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创新及评估 |
4.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创新及评估 |
第5章 西方国家旅游业制度建设经验与启示 |
5.1 西班牙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1.1 西班牙旅游业概况 |
5.1.2 西班牙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1.3 西班牙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2 法国的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2.1 法国旅游业概况 |
5.2.2 法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2.3 法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3 意大利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3.1 意大利旅游业概况 |
5.3.2 意大利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3.3 意大利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4 美国的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4.1 美国旅游业概况 |
5.4.2 美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4.3 美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5 德国旅游制度建设经验 |
5.5.1 德国旅游业概况 |
5.5.2 德国旅游业的制度建设 |
5.5.3 德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6 世界旅游强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启示 |
5.6.1 加强旅游业法律法规建设 |
5.6.2 对旅游业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管理 |
5.6.3 加快推行低碳节能环保旅游 |
5.6.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
5.6.5 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 |
第6章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创新动力和路径分析 |
6.1 旅游制度创新的动力因素 |
6.1.1 内在动力:强制性动力因素 |
6.1.2 外在动力:诱致性动力因素 |
6.1.3 其他动力性因素 |
6.2 旅游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
6.2.1 政策环境 |
6.2.2 法制环境 |
6.2.3 经济环境 |
6.2.4 市场环境 |
6.3 旅游制度创新的主体 |
6.3.1 政府部门 |
6.3.2 旅游企业 |
6.3.3 行业协会 |
6.3.4 消费群体 |
6.4 旅游制度创新的路径 |
6.4.1 管理制度创新 |
6.4.2 产权制度创新 |
6.4.3 融资制度创新 |
6.4.4 经营机制创新 |
6.4.5 资源配置制度创新 |
6.5 旅游制度创新的难点 |
6.5.1 传统观念束缚 |
6.5.2 利益藩篱掣肘 |
6.5.3 企业保守惰性 |
6.5.4 国有资产流失 |
第7章 创建世界旅游强国的制度创新构想与对策 |
7.1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目标 |
7.2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长期性策略 |
7.2.1 树立旅游制度创新思维 |
7.2.2 充分利用“改革红利”释放 |
7.2.3 加快旅游法律制度建设 |
7.2.4 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 |
7.3 中国旅游业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对策 |
7.3.1 创新旅游企业运行机制 |
7.3.2 完善旅游市场秩序体系 |
7.3.3 健全旅游资源补偿制度 |
7.3.4 建立旅游社会参与机制 |
7.3.5 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制度 |
7.3.6 探索旅游人才培养制度 |
7.3.7 形成旅游区域协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南地区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研究 ——以大理海稍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湿地景观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湿地景观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西南地区湖岛湿地现状研究 |
2.1 西南地区湖岛湿地环境综述 |
2.1.1 湖岛湿地背景解读 |
2.1.2 湖岛湿地特征解读 |
2.2 西南地区湖岛湿地景观建设概况 |
2.2.1 湖岛湿地营建模式概况 |
2.2.2 湖岛湿地景观开发概况 |
2.3 湖岛湿地景观建设现状评析 |
2.3.1 资源性质评析 |
2.3.2 景观格局评析 |
2.3.3 功能组成评析 |
2.3.4 风貌营造评析 |
2.4 西南地区湖岛湿地景观营建存在的问题 |
2.4.1 空间格局立体构建较少,生境环境脆弱 |
2.4.2 功能版块共营机制欠缺,产品开发雷同 |
2.4.3 景观风貌类型营造单一,特色挖掘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湖岛湿地景观营建解读 |
3.2 复合化营建模式的解读 |
3.2.1 研究现状 |
3.2.2 模式定义 |
3.2.3 模式特征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3.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3.2 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
3.3.3 立体人工湿地研究 |
3.3.4 植物群落演替理论 |
3.3.5 游憩学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化营建模式体系研究 |
4.1 目标与原则 |
4.1.1 规划目标 |
4.1.2 规划原则 |
4.2 策略与理念 |
4.2.1 构建立体化的湿地生态格局,增强生境稳定性; |
4.2.2 构建综合化的湿地产业结构,强化市场竞争力; |
4.2.3 构建多样化的湿地景观风貌,提升旅游吸引力; |
4.3 立体化生态格局规划 |
4.3.1 湿地立体网络调整 |
4.3.2 湿地水陆生境稳定 |
4.4 综合化功能产业布局 |
4.4.1 湿地功能类型划分 |
4.4.2 循环产能结构设置 |
4.4.3 核心产品项目策划 |
4.5 多样化景观风貌营造 |
4.5.1 整体形态协调控制 |
4.5.2 分类风貌营造指导 |
4.5.3 典型要素优化设计 |
4.6 规划的特点与重点 |
4.6.1 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特殊性 |
4.6.2 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重点 |
4.6.3 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的难点 |
4.7 本章小结 |
5 案例设计实践——大理海稍湿地公园规划 |
5.1 背景解读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资源、环境概况 |
5.2 现状及问题分析 |
5.2.1 总体现状分析 |
5.2.2 主要问题分析 |
5.3 明晰规划重点 |
5.3.1 主要困境 |
5.3.2 具体步骤 |
5.4 规划设计策略 |
5.4.1 湿地“立体化”生态格局规划 |
5.4.2 湿地“综合化”产业结构布局 |
5.4.3 湿地“多样化”景观风貌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基于社区参与的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
1.2.2 社区参与旅游研究 |
1.2.3 灰汤温泉旅游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温泉旅游 |
2.1.2 温泉旅游区 |
2.1.3 社区与社区参与 |
2.1.4 社区参与旅游 |
2.1.5 温泉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 |
2.2 相关理论 |
2.2.1 生态旅游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系统论 |
第3章 社区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概述 |
3.1 社区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 |
3.1.1 自主原则 |
3.1.2 赋权原则 |
3.1.3 以人为本原则 |
3.1.4 全面参与原则 |
3.1.5 贯穿始终原则 |
3.2 社区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社区参与型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
3.3.1 政府主导型 |
3.3.2 公司主导型 |
3.3.3 社区主导型 |
3.3.4 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3.4 社区参与型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
3.4.1 模式选择的原则 |
3.4.2 影响模式选择的具体因素 |
第4章 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参与的背景与现状 |
4.1 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参与的背景分析 |
4.1.1 灰汤温泉旅游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
4.1.2 旅游区的社区概况 |
4.2 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的社区参与现状 |
4.2.1 调研设计 |
4.2.2 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的社区参与状况统计分析 |
4.2.3 灰汤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5章 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与分析 |
5.1 模式选择分析 |
5.1.1 模式选择的目的 |
5.1.2 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
5.1.3 模式的确定 |
5.2 政府主导型模式分析 |
5.2.1 模式的属性 |
5.2.2 模式的特点 |
5.2.3 模式的功能 |
5.3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应用 |
5.3.1 模式应用的主导思路 |
5.3.2 模式应用的具体对策 |
5.3.3 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
5.4 模式选择转变的构想 |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灰汤温泉旅游区社区居民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政府和企业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论生态旅游及其开发中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恩施州地学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研究[D]. 李斌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7)
- [2]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D]. 黄俐琴.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3]云南高原悬崖景观识别及旅游开发思路研究[D]. 许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开发问题研究[D]. 肖南云.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5]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王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6]四川纳龙河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D]. 刘弋.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7]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 周琳. 吉林大学, 2014(09)
- [8]西南地区湖岛湿地复合化营建模式研究 ——以大理海稍湿地公园为例[D]. 戴俊明. 重庆大学, 2013(03)
- [9]浅析生态旅游背景下的“农家乐”开发[J]. 吴剑豪.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0]基于社区参与的灰汤温泉旅游区开发模式研究[D]. 王建玲. 湘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