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大吟,叶一兰,梁福鑫,杨振忠[1](2021)在《Janus颗粒乳化剂若干研究进展》文中认为Janus颗粒乳化剂兼具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特性及均质固体颗粒的Pickering效应,能高效稳定乳化体系,为界面操控及其功能化、功能物质递送到界面提供新工具。以发展Janus颗粒乳化剂为工具,以软物质界面工程为对象,将为材料学与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提供新机遇。组成、尺寸、微结构是精细调控Janus颗粒乳化剂的关键。已实现了磁响应性Janus颗粒的规模化制备,在乳化体系的深度处理方面显示了优势。近年来新发展的高分子单链颗粒及其杂化胶体极大丰富了Janus材料种类,为微尺度工程提供新手段。多尺度Janus颗粒乳化剂可作为强有力工具用于解决界面工程问题。
杨颜丽[2](2021)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纳米颗粒在油藏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纳米颗粒不仅自身可以作为表面活性物质,而且在油水界面与表面活性剂竞争吸附,使其排列更加紧密,相比单纯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纳米颗粒的表面能较高,容易出现聚集现象,在油水界面膜上不能很好地分散,利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分散稳定性、粒径大小、分布规律以及亲油亲水化性能的变化,对于理解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原油集输和注采系统中,SRB可以将硫酸盐还原为S(Ⅱ),与铁源发生反应生成细小的铁硫化合物颗粒。铁硫化合物颗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铁硫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油滴容易形成胶体颗粒乳化原油,使油水分离困难,同时造成了废水含油率增加。铁硫化合物胶体颗粒附着在电脱水器的极板上,使极板表面电场歧变,发生“垮电场”现象,使电脱水器无法工作。与此同时细菌呈絮状或团状,吸附重油颗粒、机械杂质等细小物质后,浮于油水之间,且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多,对原油脱水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铁硫化合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原油质量,降低原油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铁硫化合物微粒对油水两相间的界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将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出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分离纯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菌种进行鉴定,以及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对Fe2+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峰强度的变化,通过测定SRB生长曲线,结合EPS吸附Fe2+的Zeta电位数值变化,结果表明:大庆油田污水中的SRB为三个不同的种属,初始接种浓度有利于抑制SRB的快速繁殖。生长趋势较的SRB,S2-物种的大量生成会生成FeS2等多硫铁化合物;生长趋势平缓,S2-物种与Fe2+平稳反应有利于FeS化合物的生成。铁硫化合物生成过程中,细菌分泌的EPS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成分均发挥了作用,与Fe2+作用后,Zeta电位升高。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是与Fe2+吸附的主要物质,多糖的羟基吸附作用强于蛋白质中的氨基官能团吸附时有利于多硫化合物的产生。同时,S2-(或S22-)与EPS吸附能力存在竞争关系,当S2-(或S22-)弱于EPS吸附时,将生成Fe0.91S,Fe2S等多硫化合物。2.利用从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制备的生物铁硫化合物(SRB-Iron Sulfides)去除SRB(Iron Sulfides)和以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颗粒改性得到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固体颗粒(ABS-SRB-Iron Sulfides、ABS-Iron Sulfides)。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手段对其组成、形貌等物理化学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属于脱硫弧菌属的SRB合成了SRB与以马基诺矿为主的多种铁硫化合物的结合体。O2气氛下比在N2气氛下水分、有机质、有机硫、铁硫化合物的晶相转变的热解过程更复杂,失重更显着。ABS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对颗粒表面起到改性作用,SRB-Iron Sulfides颗粒由于SRB细胞壁表面存在大量极性蛋白质肽键(即酰胺键)和极性羟基(多聚糖和低聚糖)而表现出亲水性,Iron Sulfides表面有机S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亲油性。由于Iron Sulfides表面更亲油,因此其表面能吸附更多的ABS,而且ABS以亲油烷基链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极性磺酸基(-SO3-)伸向表面之外,造成改性后Zeta电位更负。另外,颗粒表面上ABS的吸附使颗粒之间的位阻斥力与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加,使ABS改性后颗粒聚集减少,颗粒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亲水性增强。3.利用旋转液滴法研究了不同铁硫化合物对ABS溶液的动态界面张力(DIFTs)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中不同铁硫化合物的加入均有效地降低了界面张力(IFT),动态界面张力(DIFTs)呈现“L”型变化趋势,符合扩散吸附机理。相比较而言,对于Iron Sulfides,ABS与颗粒间的协同作用更强,而且在油水界面层中的部分改性后可以形成更稳定、致密的吸附层,从而变现出更低的界面张力。
陈昊,毕凯琳,张军,刘虎子,张胜,冯玉军[3](2021)在《非常规油气开采压裂用减阻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体积压裂是非常规油气开采的主要手段。由于泵速高、液量大、排量大,要求压裂液具有可连续混配、低摩阻和高返排率性能,因此需要使用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其中的核心组分高分子减阻剂直接决定了滑溜水压裂液的性能。本文针对近年来减阻剂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减阻剂类型和减阻机理,总结了影响减阻性能的因素,介绍了减阻剂的现场应用情况,展望了减阻剂发展方向。图2表1参90
叶丹[4](2021)在《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皮肤局部麻醉以及与疼痛相关的各种医疗程序中均有广泛应用,但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其存在起效慢、作用时间短等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所需。微乳可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但表面活性剂和醇类助表面活性剂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安全隐患限制了相关产品的开发。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拟设计一种以橄榄油(OL)、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为油相的无醇、低表面活性剂的微乳载体,从而制备一种安全、起效速度快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局麻制剂。方法:1.在处方前研究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体外同时测定利多卡因碱和丙胺卡因碱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通过考察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等理化性质对原料药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方法(DSC)进行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通过分别测定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不同油相以及溶媒中的溶解度,筛选微乳的油相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接收液。2.采用三元相图法,分别制备含不同助表面活性剂、辅助油相的OL-IPM微乳相图,以筛选空白微乳载体。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黏度、浊度、pH、电导率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实验对空白微乳载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3.将质量比为1:1的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溶入油相,用水滴定法制备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在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载药量、药物经离体豚鼠腹部皮肤的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评价指标,对微乳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微乳处方。再通过凝胶骨架材料及化学促渗透剂的筛选,最终制得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以载药量、粒径、PDI、Zeta电位、黏度和pH等为指标,对制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低温、高温以及长期实验评价制剂的稳定性。4.以家兔为动物模型,采用皮肤刺激性等级评分结合皮肤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评价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以药物稳态渗透速率和皮内滞留量为指标,考察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经离体豚鼠皮肤的渗透活性;以豚鼠为动物模型,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采用局部针刺法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初步药效学作出评价。结果:1.建立的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 Sustain?C18(4.6×250 mm,5(?)m);流动相:甲醇-0.5%磷酸二氢铵水溶液(80:20,V/V,三乙胺调pH7.0);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5℃;进样量:20(?)L。经考察,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原料药外观、溶解性、熔点的测定结果显示,原料药质量合格,可用于后续研究。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低共熔混合物熔点低于20℃且两药无化学相互作用。在所试单一油相中,IPM对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的溶解度最大,OL次之,而在两者的1:1混合物中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67.89、488.29 mg/m L。利多卡因碱、丙胺卡因碱在20%乙醇-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2.92、9.90 mg/m L,故选择其为体外透皮接收液。2.OL、IPM和VES按质量比3:3:1混合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RH40)与司盘80(Span80)按5:1质量比混合为表面活性剂,以三元相图微乳区域内最大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4:6,80%的水含量,制备空白微乳。表征结果显示:空白微乳粒径为36.24 nm,PDI值为0.25,Zeta电位为-13.6m V,黏度为17 m Pa·s,浊度为71.54 NTU,pH为6.08,满足微乳粒径小于100nm,PDI<0.3,低粘度的要求。空白微乳载体具有离心、加热-冷却循环以及长期稳定性,表明空白微乳可用作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载体。经优化后的载药微乳工艺和处方为:药物以低共熔混合状态与各组分混合,O/S为3.2:6.8,含水量为75%。凝胶骨架材料为0.6%卡波姆980,促渗剂为3%乙醇。因此,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最终处方为:2.5%利多卡因,2.5%丙胺卡因,2.25%OL,2.25%IPM,0.75%VES,9.29%RH40,1.86%Span80,0.6%卡波姆,3%乙醇,75%水。最优微乳凝胶的粒径为52.15 nm,PDI值为0.23,Zeta电位为-36.2 m V,黏度为77.87 Pa·s,pH值为6.75。稳定性结果显示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具有低温、高温以及长期稳定性。3.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和空白微乳凝胶,对家兔皮肤无严重刺激性;皮肤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后,皮肤各层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组织病理学改变。4.豚鼠离体皮肤渗透活性实验表明,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优于对照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起效时间(无痛反应率50%)为给药后24.84 min,最大无痛反应率高达92.5%,药效维持时间为245.16 min;市售复方利多卡因凝胶和市售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起效时间、最大无痛反应率、药效维持时间分别为45.45 min、51.62 min;86%、80%;201.53 min、186.80 min。经统计学分析,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与两款市售制剂的药物稳态渗透速率、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以及最大无痛反应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自制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起效快,且麻醉镇痛效果优于两款同类市售制剂。结论:本文所设计、制备的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无需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量仅为11.15%,安全、稳定、起效速度快,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市售制剂。
肖豆鑫[5](2021)在《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农药制剂喷施到田间后,容易通过漂移、滚落、挥发、沉降等途径在环境中流失。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多次施药,导致大量农药在环境中累积,造成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环境响应性农药控释剂可以响应生物或非生物刺激,“按需”释放农药,从而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常规农药制剂高施低效、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大、环境风险较高等问题,探索以天然材料纤维素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功能化农药载体,开展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农药制剂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借鉴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纤维素的氟虫腈改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显着降低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将乙二胺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骨架制成胺化羧甲基纤维素载体。以对蜜蜂剧毒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模式农药,利用溶剂挥发法将氟虫腈包封在改性纤维素载体中制成一种环保、安全的氟虫腈新剂型ACMCF。ACMCF在花生和黄瓜叶片的持留量分别是氟虫腈水乳剂的1.57倍和2.79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和较高的叶面持留量。ACMCF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LD50=0.151μg a.i./蜜蜂)远低于氟虫腈水乳剂(LD50=0.00204μg a.i./蜜蜂),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与水乳剂相当。此外,ACMCF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水乳剂弱,表明其可以降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因此,基于改性纤维素的功能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正十六烷为温控开关的毒死蜱微囊,可以持效防治害虫、降低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基于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章首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相变材料正十六烷为囊芯的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CPF@CM。研究了CPF@CM的载药率和粒径分布,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农药释放性能和防治小菜蛾能力,分析了CPF@CM的润湿铺展能力和抗光降解性能,探究了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CPF@CM中毒死蜱载药率为33.1%,粒径为3.99±0.55μm。35°C时,CPF@CM中毒死蜱24 h累积释放率是15°C的2.34倍,微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 h胃毒活性是15°C的1.71倍。根据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推测毒死蜱的释放是由囊芯溶解和囊壁溶胀破裂两个过程所控制。CPF@CM在黄瓜和花生叶片上的接触角为46°和60°,而对照毒死蜱水乳液在两种叶片上的接触角为55°和104°,表明CPF@CM具有良好的润湿铺展性。光降解实验中毒死蜱的72 h降解率是CPF@CM的2倍,证明微囊可以减缓毒死蜱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提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比毒死蜱原药降低了5.6倍,表明微囊可以降低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该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相变材料为开关的温度响应性农药控制释放理论,为控释农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支撑。(3)以金属多酚包覆的碳酸钙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后制备的pH响应性微球可提高农药叶片持留量、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基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油菜过程中释放草酸的原理,利用多孔碳酸钙优良的吸附性能、酸瓦解性能以及金属多酚络合物薄膜的黏附特性,以两者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制备出pH响应性控释剂PC@TA/Cu。释放实验表明,PC@TA/Cu在pH=3时,咪鲜胺的48 h释放量是中性条件下的1.63倍。叶片持留性实验表明,PC@TA/Cu在油菜和黄瓜叶片上的持留量分别是Pro@Ca CO3(负载咪鲜胺的碳酸钙)的1.50倍和1.49倍。PC@TA/Cu表面的金属多酚薄膜与叶片表面的基团存在相互作用力,致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留量。最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盆栽、静态毒性法等手段探究PC@TA/Cu的抑菌效果和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喷施PC@TA/Cu 7天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咪鲜胺水乳剂高10.9%。此外,PC@TA/Cu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比咪鲜胺低约4倍。本研究首次通过碳酸钙和金属多酚复合载体负载农药,为构建释放时间与剂量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农药新剂型、改善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了思路,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照[6](2021)在《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导电涂料不仅需要耐蚀性好、结合强度高,而且要求耐磨损。而现有的导电涂料添加的导电介质多为金属粒子或石墨,采用涂刷法制备导电防腐涂层,由于导电粒子添加量大,分散性差,导电粒子大量沉淀,造成涂层呈现出由底部至表面导电粒子含量不断降低的分布;底层的导电粒子含量过高,导致底层成膜物质少,使涂层与基体的粘结性降低,涂层耐磨性差、容易鼓泡和起皮;表层导电粒子含量过低使涂层表层导电性低于涂层设计值,造成整个涂层使用寿命短、防腐和导电效果差,很难达到石化行业对导电涂料的要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有优良的导电性,用作导电填料可以大大降低导电粒子的添加量,但涂刷法制备导电涂层仍有导电粒子分布不均的问题,静电喷涂有电场力和粒子二次雾化作用,必将对导电粒子产生很好的分散作用。但具有大长径比一维线性结构的碳纳米管和具有二维层片状结构的石墨烯作为填料对导电涂料导电性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静电喷涂过程的分散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散机理不清楚。本研究以化工行业常用的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烯为导电介质,利用静电喷涂法制备导电涂层,探索静电喷涂过程中导电介质在涂层中的分散性机理及对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剥离法测定了所制备涂层的粘结强度,采用蓝点法测试了涂层的孔隙率,采用HT-1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试样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采用RTS-9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测试涂层的表面电阻率,以电化学法研究了涂层的耐蚀性,以电阻率间接分析静电喷涂过程导电粒子的分散性和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Merlin Compact蔡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征了不同含量的MWCNTs和石墨烯在涂层中的分布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静电喷涂法的电场力有利于导电介质沿电场方向分布,使得MWCNTs沿厚度方向分布,石墨烯沿涂层的厚度方向形成层状结构,有效提高了涂层的导电性。这一特点降低了涂层中导电粒子的添加量,同时避免环氧树脂固化时导电粒子沉降引起导电介质分散不均和涂层表面电阻提高,有效降低了导电涂层的渗流阈值。(2)采用粉末静电喷涂法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电涂层,涂层的电阻率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涂层的孔隙率、耐磨性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存在石墨烯添加量的最佳值。添加0.5 wt.%的石墨烯,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已降至3397 Ω·m,添加量达到3 wt.%时,涂层内部的导电网络初步形成,达到渗流阈值;添加2 wt.%石墨烯的涂层孔隙率最低,耐蚀性最好;石墨烯可以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添加6 wt.%石墨烯的涂层耐磨性最佳;石墨烯的含量大于6 wt.%时在涂层中分散性降低,极易发生团聚,会降低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耐蚀性。(3)静电粉末喷涂的MWCNTs/环氧树脂涂层中,一维线性结构的MWCNTs较石墨烯更容易相互交联形成导电网络,相同添加量情况下MWCNTs涂层的电阻率小于石墨烯涂层,在MWCNTs添加量为1.5 wt.%时,导电涂层已达到渗流阈值;但涂层的结合强度、耐蚀性及摩擦磨损性能较相同含量石墨烯涂层差。(4)MWCNTs进行酸化处理,有利于提高MWCNTs分散性,但破坏了 MWCNTs的结构,相同添加量的MWCNTs,酸化后MWCNTs制备的涂层电阻率高于未酸化MWCNTs制备的涂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表面处理有效提高了涂层中MWCNTs的分散性,使涂层电阻率降低;添加SDS表面处理的MWCNTs 1 wt.%时制备的涂层就可达到渗流阈值。碳纳米管磁化处理后加入涂层并在磁场下固化制得的涂层导电性最佳。(5)采用液体静电喷涂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涂层、MWCNTs/环氧树脂涂层,石墨烯受到向上的静电作用力有效抵消了其自由沉降,使石墨烯的分散性大幅提高;后喷涂到基体上的石墨烯粒子与先前喷涂到基体表面涂层中的石墨烯粒子之间发生碰撞,减薄包覆在石墨烯表面的环氧树脂层,从而使导电粒子间的接触电阻减小。石墨烯、MWCNTs在静电力作用下沿涂层厚度方向排列,有利于导电通道的形成,降低涂层电阻率,实现在更低的导电粒子添加量下达到渗流阈值的目的,MWCNTs添加量仅为0.5 wt.%时,环氧涂层即可达到渗流阈值,此时电阻率仅为26.1 Ω·m。含一维线性结构的MWCNTs涂层界面多,但容易形成网络结构,涂层导电性好于同样含量的石墨烯涂层。片层状石墨烯有效的延长了腐蚀介质的扩散通道,故石墨烯的导电涂层耐蚀性和耐磨性较添加MWCNTs的导电涂层性能较好。(6)钢基体经空气、氮气和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制备的涂层结合强度明显增强。结合强度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氧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好。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Q 235钢表面处理可以清洁基体表面,同时使钢表面发生等离子体氧化生成Fe2O3和FeOOH,当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短时,氧化产物以FeOOH为主,其在钢表面堆积使表面的粗糙度大幅增加,羟基有效提高了钢表面的极性和表面自由能,与环氧涂层中的极性基团间产生氢键,可以进一步提高环氧树脂与金属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随着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中的FeOOH由于高温分解成Fe2O3,使钢表面的自由能和极性降低,生成的氧化层较为疏松不利于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会使基体与涂层间的结合强度降低。
李巧云[7](2021)在《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铈作为一种价格低廉且用途广泛的稀土氧化物,在紫外吸收、水污染处理、机械抛光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本文探讨了纳米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条件,并在W/O微乳液体系中,通过改变实验参数制备出10-100nm粒度可控的纳米氧化铈。(1)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分散方式,考察纳米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能。实验发现超声波分散效率远优于机械搅拌。加入分散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铈粉体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纳米氧化铈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性与分散剂种类及浓度有重要关系。分子小的无机电解质分散效果更佳;对于有机小分子分散剂,亲水基团小的离子型分散剂分散效果好,亲油基团的链长度对分散效果影响不太明显。而非离子型吐温系列分散剂中亲油基团链长较长的分散效果更好;有机高分子聚乙二醇系列分散剂空间位阻效应更大,但容易彼此缠结导致颗粒团聚,粒径增加。当分散剂浓度在0.01mol/L左右时,各类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铈粉体的分散效果较好。(2)在W/O微乳液体系中,以硝酸铈为原料,环己烷作为油相,正丁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焙烧温度、表面活性剂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硝酸铈浓度以及油相用量对产物尺寸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种类影响着制备纳米氧化铈的粒径和团聚情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氧化铈粒径小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分散性良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铈团聚较为严重,使测得的粒径较大,分布范围较宽。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纳米氧化铈粒径影响最为明显,可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用量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2-21nm、21-39nm、55-82nm和61-95nm的纳米氧化铈;焙烧温度、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硝酸铈浓度和油相用量对纳米氧化铈粒径调控幅度较表面活性剂用量小,可以制备出粒径分布在12-52nm之间的纳米氧化铈。通过调节实验参数,能够制备出10-100nm粒径可控的纳米氧化铈粒子。
任静,刘状,郭淑娟,李剑锋,程芳琴[8](2021)在《亲水/疏水复合膜强化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多种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及表面活性剂,传统疏水微孔膜用于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容易沉积在膜表面引发膜污染和膜润湿,导致膜蒸馏过程的低效甚至失败。亲水/疏水复合膜是一种表层亲水而底层疏水的非对称膜材料,可通过在膜表面形成水合层减缓污染物的吸附累积,同时保留疏水基底膜对污染物的高截留率,用于膜蒸馏过程可有效强化其处理复杂工业废水的效果。本文概述了构筑亲水/疏水复合膜的仿生学原理与表面润湿理论,介绍了复合膜常用的制备方法,重点分析了多种亲水材料改性制备的复合膜用于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强化效果及强化机制,认为复合膜表面形成的亲水层可有效抑制工业废水中疏水性污染物与膜表面的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减轻膜污染及膜润湿倾向,提高污染物截留效率,而氧化石墨烯等亲水物质可加速水分子通过,提升膜蒸馏产水通量。最后指出未来亲水/疏水复合膜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污染物在复合膜中的传递模型,进一步探究复合膜对工业废水处理过程的强化机制,通过优化调控复合膜结构,提升复合膜对工业废水中多种污染物的截留率和抗污染性能,实现膜蒸馏抗污染性、截留率和产水通量的同步提升,并通过开展中试研究验证复合膜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经济性和长期稳定性。
刘雄雄[9](2021)在《基于植物材料的钻井液润滑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目前超深井、长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液润滑性能较差及钻井液润滑剂面临的环保、抗温等问题,本论文确立环保高效润滑的研究目标,以植物材料为原料,研发满足环保和钻井工程要求的钻井液润滑剂,并对其润滑性能、抗温性能、抑制性能和配伍性能进行室内实验评价,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和接触角等分析方法表征所制得的润滑剂并探究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改性植物油润滑剂研制:将菜籽油与水合肼按照摩尔比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复配分散剂得到润滑剂GXZ,对其进行室内钻井液性能评价和机理研究。研究表明:1%GXZ可以使4%钙土基浆的润滑系数降低为0.0684;GXZ对不同的含土量的钻井液均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且1%GXZ对含4%钠土浆的润滑效果最好;在120℃48h内,延长老化时间对GXZ在钻井液中的润滑作用较小;含GXZ的钻井液在150℃老化16h后润滑系数为0.0500,抗温达150℃;Na Cl和重晶石含量过高不利于GXZ对钻井液的润滑作用;抑制性较好;GXZ对钻井液的润滑机理在于GXZ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以及酰肼在钻具和井壁上吸附,疏水碳氢长链向外排列,形成润滑薄膜,疏水性增强,润滑性能提高。(2)寡聚糖润滑剂研制:基于寡聚糖的理化性质和功能,以富含植物聚糖的植物胶为原料制备寡聚糖MQ,对其进行室内钻井液性能评价和机理研究。研究表明:MQ具有增粘提切、降滤失和提高钻井液润滑性能的多重功效;含土量过高,不利于发挥MQ对钻井液的润滑作用;老化温度高于150℃时,MQ逐渐失去其应用的功能;120℃48h内,延长老化时间不影响MQ对钻井液的降滤失性及润滑作用;Na Cl含量的增多几乎不改变MQ在钻井液中的润滑作用,但重晶石含量过高却不利于发挥MQ对钻井液的润滑作用;抑制性较好;寡聚糖MQ对钻井液的润滑机理在于寡聚糖MQ分子中多羟基吸附基团(-OH)易吸附在井壁岩石表面或钻屑表面上形成化学吸附膜,导致摩擦面被化学吸附膜隔开,起到润滑减阻的作用。(3)糖脂润滑剂评价和现场应用:HTZ对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120℃48h内,延长老化时间利于发挥HTZ对钻井液的润滑作用;HTZ在180℃时,HTZ仍对钻井液能起到较好的润滑作用,抗温性优越;HTZ对含不同土量的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抗Na Cl和重晶石性能较好;抑制性较好;HTZ对钻井液的润滑机理在于HTZ中存在多羟基的亲水基团易吸附在钻具和粘土颗粒表面并形成化学吸附膜,同时疏水碳氢长链向外排列也形成一层润滑薄膜,双重作用下导致钻井液润滑性能显着提高,起到润滑减阻降低磨损的作用;渗透性好,利于钻头对岩石的切削;HTZ在长庆钻井现场已被应用且润滑效果明显,能够满足造斜段与长水平段的施工要求。
汤昌盛[10](2021)在《耐温抗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α-烯基磺酸钠(AOS)进行改性,提升了其抗钙镁离子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三次采油,提高高温高盐油藏的采收率。首先,以氯丙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了烯丙基二乙醇胺,然后利用烯丙基二乙醇胺和α-烯基磺酸钠进行二元聚合,引入羟基以提高α-烯基磺酸钠的抗钙镁离子能力,之后又引入了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使α-烯基磺酸钠、烯丙基二乙醇胺和丙烯酰胺进行三元聚合,优化了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的反应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测定了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它们的分子量,二元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1376,三元聚合物重均分子量为7164。测定了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的抗盐性,并和AOS进行对比,发现AOS表面活性剂抗钙离子能力仅300mg/L,二元聚合物的抗钙离子能力提升到800mg/L,三元聚合物的抗钙离子能力提升到5000mg/L。测定了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并对比AOS,发现AOS的表面张力30.477m N/m,二元聚合物的表面张力29.108m N/m,表面活性与AOS相近,三元聚合物的表面张力38.763m N/m,表面活性变差。使用青海油田的注入水和原油,测定了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的驱油性能。二元聚合物和青海油田的注入水之间的配伍性较好,三元聚合物和和青海油田的注入水之间的配伍性很好。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都能有效降低注入水和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二元聚合物溶液和扎哈泉区块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0.088m N/m,三元聚合物溶液和扎哈泉区块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0.125m N/m。二元聚合物溶液和三元聚合物溶液与青海油田的原油乳化效果较好,二元聚合物溶液与扎哈泉区块原油乳化并静置60min后,分水率12%,三元聚合物溶液与扎哈泉区块原油乳化并静置60min后,分水率13%。二元聚合物在扎哈泉区块岩屑上面的静态吸附量为16.1mg/g,三元聚合物在扎哈泉区块岩屑上面的静态吸附量16.8mg/g。使用尕斯中浅层原油处理岩片后,测定接触角,发现蒸馏水在岩片上的接触角为126.7゜,二元聚合物溶液在岩片上的接触角为102.1゜,三元聚合物溶液在岩片上的接触角为91.8゜,二元聚合物和三元聚合物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岩片的亲油性。当使用浓度为0.3%的二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花土沟区块,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1.52%;当使用浓度为0.3%的二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尕斯中浅层,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2.43%。当使用浓度为0.3%的三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花土沟区块,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2.75%;当使用浓度为0.3%的三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扎哈泉区块,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2.53%;当使用浓度为0.3%的三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尕斯中浅层,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4.43%;当使用浓度为0.3%的三元聚合物溶液应用于尕斯深层,注入量0.3PV时,驱油效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13.44%。
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Janus颗粒乳化剂若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Janus颗粒乳化剂及组装行为 |
2 Janus颗粒的制备 |
2.1 乳液聚合及界面材料化制备Janus颗粒 |
2.2 静电调控分子内交联制备Janus纳米颗粒 |
2.3 空间位阻约束高分子单链键接纳米颗粒 |
3 Janus颗粒乳化剂的性能 |
3.1 乳液相态结构调控 |
3.2 乳液模板衍生多级结构 |
3.3 Janus颗粒乳化剂的界面催化 |
4 总结与展望 |
(2)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 |
1.2.2 纳米技术的发展应用 |
1.2.2.1 纳米驱油剂的介绍 |
1.2.2.2 纳米驱油剂的性质 |
1.2.2.3 纳米驱油剂的驱油机理 |
1.2.2.4 纳米驱油剂的表面修饰 |
1.2.2.5 纳米驱油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1.3 铁硫化合物 |
1.3.1 铁硫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1.1 硫酸盐还原菌 |
1.3.1.2 影响FeS生物合成的因素 |
1.3.1.3 胞外聚合物 |
1.3.1.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1.3.1.5 FeS的结构特征 |
1.3.1.6 FeS在沉积环境中的分布 |
1.3.2 细菌及铁硫化合物在油田中的影响 |
1.3.3 铁硫化合物的改性 |
1.4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 |
1.4.1 影响因素 |
1.4.1.1 表面活性剂 |
1.4.1.2 固体颗粒 |
1.4.2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铁硫化合物生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SRB富集培养 |
2.3.2 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分离纯化 |
2.3.3 EPS的提取 |
2.3.4 铁硫化合物的合成 |
2.4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SRB和EP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3 SRB的生长曲线测定 |
2.4.4 Zeta电位的测量 |
2.5 表征结果 |
2.5.1 SRB菌种的FTIR分析 |
2.5.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2.5.3 生长曲线分析 |
2.5.4 Zeta电位分析 |
2.5.5 SRB菌种吸附Fe~(2+)前后EPS的 FTI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硫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硫酸盐还原菌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3.3 热重分析 |
3.3.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3.5 Zeta电位的测量 |
3.3.6 激光粒径分布 |
3.3.7 接触角测定 |
3.4 表征结果 |
3.4.1 X射线衍射(XRD)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3 热重分析 |
3.4.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激光粒径分布 |
3.4.7 接触角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硫化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水相和油相溶液的制备 |
4.3.2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与测量步骤 |
4.3.2.1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 |
4.3.2.2 界面张力的测量步骤 |
4.4 铁硫化合物模拟油与烷基苯磺酸盐界面张力溶液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非常规油气开采压裂用减阻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减阻机理 |
2 减阻剂 |
2.1 天然高分子 |
2.2 合成聚合物 |
2.2.1 粉末状聚合物 |
2.2.2 乳液状聚合物 |
2.3 表面活性剂 |
2.4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 |
3 影响减阻性能的因素 |
3.1 减阻剂浓度的影响 |
3.2 减阻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3.3 减阻剂分子结构的影响 |
3.4 减阻剂分子链柔性的影响 |
3.5 矿化度的影响 |
3.6 温度和p H值的影响 |
3.7 管道直径和几何形状的影响 |
3.8 壁面粗糙度 |
4 减阻剂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 |
5 总结与展望 |
(4)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处方前工作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考察 |
2.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HPLC分析方法的确证 |
3.2 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
3.3 低共熔混合物的研究结果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空白微乳载体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微乳三元相图的制备 |
2.2 空白微乳的制备 |
2.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 |
2.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油的微乳相图 |
3.2 最优空白微乳的制备 |
3.3 空白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
3.4 空白微乳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方法的建立 |
2.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的处方优化及制备 |
2.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优化及制备 |
2.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 |
2.5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载药微乳的处方优化结果 |
3.2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处方优化结果 |
3.3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及微乳凝胶的表征结果 |
3.4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皮肤刺激性实验 |
2.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皮肤刺激性评价结果 |
3.2 皮肤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
4 结论 |
第五部分 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离体经皮渗透活性及初步药效学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自制制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2.2 初步药效学评价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活性比较结果 |
3.2 制剂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乳及经皮给药微乳制剂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控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 |
1.2.2 高分子材料 |
1.3 农药控缓释制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刺激响应性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2 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3 多因子响应性控释剂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改性纤维素的氟虫腈制剂制备及生物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合成 |
2.2.4 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合成 |
2.2.5 氟虫腈纤维素制剂(ACMCF)和氟虫腈水乳剂(Fipronil EW,FE)的制备 |
2.2.6 叶面接触角和持留量测试 |
2.2.7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2.2.8 生物活性测定 |
2.2.9 土壤淋溶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MC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3.2 ACMCF的形貌分析 |
2.3.3 叶片铺展和润湿性能 |
2.3.4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 |
2.3.5 生物活性 |
2.3.6 土壤迁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的制备及持效防治小菜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3.2.4 毒死蜱微囊(CPF@CM)的制备 |
3.2.5 CPF@CM载药率测试和体外释放实验 |
3.2.6 释放动力学拟合 |
3.2.7 微囊叶片铺展性实验 |
3.2.8 生物活性 |
3.2.9 斑马鱼急性毒性 |
3.2.10 光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CM形貌表征 |
3.3.2 CPF@CM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
3.3.3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分析 |
3.3.4 叶片铺展性 |
3.3.5 生物活性 |
3.3.6 斑马鱼急性接触毒性 |
3.3.7 光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性咪鲜胺微球的制备及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H响应性载体的合成及活性物质的负载 |
4.2.4 PC@TA/Cu载药率测试和pH响应释放探究 |
4.2.5 叶片持留量 |
4.2.6 生物活性实验 |
4.2.7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4.2.8 载体生物安全性探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制备过程分析 |
4.3.2 结构分析 |
4.3.3 叶片黏附性 |
4.3.4 释放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4.3.5 生物活性 |
4.3.6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导电涂料简介 |
1.2 导电涂料成膜物质 |
1.2.1 环氧树脂成膜物质 |
1.2.2 环氧树脂的固化 |
1.2.3 环氧树脂的稀释剂 |
1.3 导电介质 |
1.3.1 碳纳米管 |
1.3.2 石墨烯 |
1.4 环氧导电涂层的制备及导电原理 |
1.4.1 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工艺 |
1.4.2 导电涂层的导电原理 |
1.5 导电复合涂层导电性改善方法 |
1.5.1 分散性提升方法 |
1.5.2 定向排列 |
1.6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1.6.1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 |
1.6.2 导电涂料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1.7 静电喷涂法 |
1.7.1 静电喷涂简介 |
1.7.2 静电喷涂制备涂层的生产工艺流程 |
1.7.3 静电喷涂影响因素 |
1.7.4 静电喷涂的优势 |
1.8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样的制备 |
2.2.1 导电涂层的制备 |
2.2.2 MWCNTs的表面处理 |
2.2.3 MWCNTs的磁化处理及涂层制备 |
2.3 性能检测方法 |
2.3.1 涂层的结合强度测试 |
2.3.2 涂层的孔隙率测试 |
2.3.3 涂层的摩擦磨损测试 |
2.3.4 涂层的耐蚀性测试 |
2.3.5 涂层的导电性测试 |
2.3.6 表面能测试方法 |
2.3.7 红外光谱测试 |
2.3.8 组织形貌分析 |
3 粉末静电喷涂环氧导电涂层 |
3.1 石墨烯/环氧导电涂层 |
3.1.1 涂层的基础性能 |
3.1.2 涂层的导电性 |
3.1.3 导电机理分析 |
3.2 MWCNTs/环氧导电涂层 |
3.2.1 涂层的基础性能 |
3.2.2 涂层的导电性 |
3.2.3 MWCNTs分散性对导电性影响 |
3.3 表面改性的MWCNTs对环氧粉末涂层性能影响 |
3.3.1 MWCNTs的分散性 |
3.3.2 红外光谱 |
3.3.3 XRD测试 |
3.3.4 改性MWCNTs制备涂层的导电性 |
3.4 MWCNTs的磁化处理对涂层导电性的影响 |
3.4.1 MWCNTs的磁化效果 |
3.4.2 红外光谱 |
3.4.3 XRD测试 |
3.4.4 磁化MWCNTs制备涂层的导电性 |
3.5 电场对导电介质分散性的影响 |
3.5.1 静电喷涂电压对涂层厚度的影响 |
3.5.2 喷涂电压对涂层粗糙度的影响 |
3.5.3 电场对导电介质分散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静电液体喷涂环氧导电涂层 |
4.1 石墨烯/环氧导电涂层 |
4.1.1 涂层的基础性能 |
4.1.2 涂层的导电性 |
4.1.3 导电机理分析 |
4.2 MWCNTs/环氧导电涂层 |
4.2.1 涂层的基础性能 |
4.2.2 MWCNTs分布对涂层导电性影响分析 |
4.2.3 导电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体前处理对静电法制备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
5.1 表面前处理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
5.2 前处理对涂层基体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 |
5.3 前处理对基体表面粗糙度影响分析 |
5.4 涂层基体表面能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点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7)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
1.1.1 小尺寸效应 |
1.1.2 库仑堵塞与量子隧穿效应 |
1.1.3 介电限域效应 |
1.1.4 量子尺寸效应 |
1.1.5 表面效应 |
1.2 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 |
1.2.1 光学性质 |
1.2.2 电学性质 |
1.2.3 热学性质 |
1.2.4 力学性质 |
1.2.5 磁学性能 |
1.3 纳米氧化铈的结构与性质 |
1.4 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制备方法 |
1.4.1 固相法 |
1.4.2 气相法 |
1.4.3 沉淀法 |
1.4.4 燃烧法 |
1.4.5 水热法 |
1.4.6 微乳液法 |
1.4.7 溶胶-凝胶法 |
1.4.8 其他方法 |
1.5 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应用 |
1.5.1 紫外吸收领域的应用 |
1.5.2 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的应用 |
1.5.3 水污染处理领域的应用 |
1.5.4 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
1.5.5 机械抛光领域的应用 |
1.6 纳米氧化铈的分散研究 |
1.6.1 氧化铈在水中分散的作用机理 |
1.6.2 氧化铈在水中的分散方法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粉体的稳定测试条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步骤 |
2.4 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物理分散条件对纳米粉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2.5.2 化学分散条件对纳米粉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铈的粒度控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步骤 |
3.4 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物相分析 |
3.5.2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3 焙烧温度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4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5 助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6 硝酸铈浓度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3.5.7 油相用量对制备氧化铈颗粒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亲水/疏水复合膜强化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水/疏水复合膜的构筑原理 |
1.1 仿生学原理 |
1.2 表面湿润理论 |
2 亲水/疏水复合膜的制备 |
2.1 喷涂沉积法 |
2.2 表面接枝法 |
2.3 静电纺丝法 |
2.4 相转化法 |
2.5 其他方法 |
3 亲水/疏水复合膜对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强化作用 |
3.1 增强膜表面抗污染性能 |
3.2 提高污染物截留率 |
3.3 提升膜蒸馏产水通量 |
4 结语与展望 |
(9)基于植物材料的钻井液润滑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钻井液润滑剂概述 |
1.2.1 润滑类型 |
1.2.2 影响钻井液润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
1.2.3 钻井液润滑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植物油的制备及其在钻井液中的润滑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润滑剂(GXZ-1)制备 |
2.2.3 钻井液配制 |
2.2.4 钻井液润滑性能评价实验 |
2.2.5 线性膨胀率评价实验 |
2.2.6 配伍性评价实验 |
2.2.7 抗Na Cl性能评价实验 |
2.2.8 抗重晶石性能评价实验 |
2.2.9 粘土颗粒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2.2.10 粘土热重分析方法 |
2.2.1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GXZ-1 的表征及润滑性能评价 |
2.3.2 GXZ润滑性能评价 |
2.3.3 GXZ抑制性能评价 |
2.3.4 GXZ润滑剂润滑机理分析 |
2.3.5 GXZ配伍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寡聚糖MQ制备及其在钻井液中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寡聚糖MQ的制备 |
3.2.3 钻井液配制 |
3.2.4 钻井液的性能评价实验 |
3.2.5 线性膨胀率评价实验 |
3.2.6 抗Na Cl性能评价实验 |
3.2.7 抗重晶石性能评价实验 |
3.2.8 粘土颗粒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3.2.9 粘土热重分析方法 |
3.2.1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寡聚糖MQ性能评价 |
3.3.2 寡聚糖MQ抑制性能评价 |
3.3.3 寡聚糖MQ润滑剂润滑机理分析 |
3.3.4 钻井液配方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脂在钻井液中的性能评价及润滑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钻井液配制 |
4.2.3 钻井液的润滑性能评价实验 |
4.2.4 配伍性评价实验 |
4.2.5 抗Na Cl性能评价实验 |
4.2.6 抗重晶石性能评价实验 |
4.2.7 线性膨胀率评价实验 |
4.2.8 粘土颗粒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4.2.9 粘土热重分析方法 |
4.2.1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TZ润滑性能评价 |
4.3.2 HTZ抑制性能评价 |
4.3.3 HTZ润滑机理分析 |
4.3.4 HTZ配伍性评价 |
4.3.5 HTZ现场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耐温抗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化学驱油 |
1.3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1.3.1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1.3.2 改变地层表面的润湿性 |
1.3.3 乳化作用 |
1.3.4 改变原油的流变性 |
1.4 耐温抗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5 AOS表面活性剂 |
1.6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单体的合成方法 |
2.2.2 二元聚合物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2.2.3 三元聚合物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2.2.4 双键的测定 |
2.3 表征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凝胶渗透色谱 |
2.3.3 热稳定性 |
2.4 性能测试方法 |
2.4.1 油田水样分析方法 |
2.4.2 油田油样分析方法 |
2.4.3 配伍性测试方法 |
2.4.4 抗盐性测试方法 |
2.4.5 界面张力测试方法 |
2.4.6 表面张力测试方法 |
2.4.7 润湿性测试方法 |
2.4.8 静态吸附测试方法 |
2.4.9 乳化性测试方法 |
2.4.10 耐温性测试方法 |
2.4.11 驱油效果测试方法 |
第三章 二元聚合物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
3.1 二元聚合物合成条件的优化 |
3.1.1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
3.1.2 引发剂加量 |
3.1.3 反应单体之间的比例 |
3.2 二元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2.1 红外光谱 |
3.2.2 凝胶渗透色谱 |
3.2.3 热重分析 |
3.3 二元聚合物的驱油性能测试 |
3.3.1 油田水样分析 |
3.3.2 油田油样分析 |
3.3.3 配伍性 |
3.3.4 抗盐性 |
3.3.5 界面张力 |
3.3.6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
3.3.7 润湿性 |
3.3.8 静态吸附 |
3.3.9 乳化性 |
3.3.10 耐温性 |
3.3.11 驱油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聚合物改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
4.1 三元聚合物合成条件的优化 |
4.1.1 丙烯酰胺加量 |
4.1.2 引发剂加量 |
4.2 三元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4.2.1 红外光谱 |
4.2.2 凝胶渗透色谱 |
4.2.3 热重分析 |
4.3 三元聚合物的驱油性能测试 |
4.3.1 配伍性 |
4.3.2 抗盐性 |
4.3.3 界面张力 |
4.3.4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
4.3.5 润湿性 |
4.3.6 静态吸附 |
4.3.7 乳化性 |
4.3.8 耐温性 |
4.3.9 驱油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四、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Janus颗粒乳化剂若干研究进展[J]. 孙大吟,叶一兰,梁福鑫,杨振忠. 化工学报, 2021
- [2]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D]. 杨颜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3]非常规油气开采压裂用减阻剂研究进展[J]. 陈昊,毕凯琳,张军,刘虎子,张胜,冯玉军. 油田化学, 2021(02)
- [4]速效复方利多卡因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制及评价[D]. 叶丹.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D]. 肖豆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6]静电喷涂制备环氧导电涂层的性能研究[D]. 李光照.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纳米氧化铈制备及其粒度控制的研究[D]. 李巧云.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8]亲水/疏水复合膜强化膜蒸馏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J]. 任静,刘状,郭淑娟,李剑锋,程芳琴. 化工进展, 2021(11)
- [9]基于植物材料的钻井液润滑剂研究[D]. 刘雄雄.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耐温抗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研究[D]. 汤昌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