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地区园林植物蚧虫发生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静[1](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指出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冯娟娟[2](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教材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职专业教材类型众多,有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有相关部委组织编写的,有行业组织编写的,还有相关学校联合组织编写的,因此,中职学校使用的专业教材比较混乱,教师在教材组织和专业教学实践中难以选择到比较适用的教材,再则中职专业教材分析的研究不多,园林园艺专业的教学分析更是凤毛麟角。期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充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研究领域,丰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分析的种类,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改革和建设。本文选择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课堂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几个园林园艺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教材论、教学论及教材分析标准体系为依据,分析研究教材的整体和各组成部分。分析研究教材整体可得,本教材建立了主题统领,教学目标规范的“章节主题-章节教学目标-课主题-主要内容”的主框架,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思想文化内涵方面,潜移默化地协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教材编制水平上,教材编写设计科学,教材排版合理,印刷清晰。分析研究教材各组成部分可知,教学目标符合本学科特点,也契合中职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教材主题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上有特别之处,实现了教学目标;图表类型多样,起到了促进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观察能力的作用;阅读材料补充课主题文,涵盖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使教材综合化,扩展教材的深度、广度,增加教材弹性;复习思考题符合教学目标,呈现方式多样,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猎奇心理,激起他们完成习题的兴趣,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实验实训与主题文教学目标相符,实验实训结构新颖,为实验实训测评工作提供了标尺,从而提升实验实训的教学效果。同时,会根据在具体分析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可以更好的推进中职教材的改革,创新中职专业教材的教材结构和内容组分。
甘晓鹏,金明霞,谢谷艾,喻爱林,涂业苟,秦政,黄建军[3](2019)在《昆明市区滇润楠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 Lec)是昆明市重要行道树之一,近年来一些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其观赏价值。研究对昆明市区的滇润楠进行病虫害调查,以期为滇润楠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选择西南林业大学校园作为调查地点,每3株调查1株滇润楠病虫危害状况,采集主要病虫害标本带回实验室鉴定,定期调查其发生规律。结果显示:主要虫害是长脊冠网蝽(Stephantitissvensoni)危害率为92.98%,危害指数为58.48;粉虱(Aleyrodidae sp.)危害率为71.93%,危害指数44.66;白轮蚧(Aulacaspis sp.)危害率和危害指数分别为66.67%和35.67;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危害率为37.72%,危害指数为17.54;兴隆舞蚜(Astegopteryx sp.)零星发生;通过媒介昆虫携带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引起的白脉病,危害率为78.07%,病情指数为44.74;由叶点霉(Phyllosticta sp.)引起的叶斑病,危害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8.42%和37.72。研究调查了这7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方法及综合管理措施。
王玉生[4](2019)在《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遗传结构及其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半翅目Hemi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是我国对内对外检疫性害虫,2008年入侵我国,对我国的棉花、果蔬、花卉和烟草等农林支柱产业造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报道明确了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入侵格局和历史扩散过程,分析了交通运输和园林产业对该虫扩散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9个微卫星位点研究了不同地理环境和寄主植物条件下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特点。并通过野外调查和分子鉴定对该虫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和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扶桑绵粉蚧的种群扩张和成灾机制及其入侵遗传学机理,为扶桑绵粉蚧的监测和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保障我国农林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扶桑绵粉蚧的入侵分布格局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报道,明确了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入侵分布格局,重建了该虫扩散的历史过程。首次报道了扶桑绵粉蚧入侵山东和云南昆明。自2008年入侵我国后迅速扩散,10年间已入侵我国大陆18个省区107个地区的264个县区,并呈进一步扩张态势。交通运输和物流业对扶桑绵粉蚧的扩散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以货运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物流中心尤其明显。园林产业对扶桑绵粉蚧的定殖和进一步扩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花卉市场内绿化和杂草植物等多年生/长期存在的寄主以及周边区域的寄主植物为其种群建立提供了稳定环境。因此,为防止该虫进一步扩散,需严密监测虫情动态,加强寄主植物和产品的调运管理。(2)基于扶桑绵粉蚧地理分布格局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9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85个和国外7个扶桑绵粉蚧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扶桑绵粉蚧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整体不高,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多集中在交通运输网络贯通、货物流量大,以及花卉产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并在该虫的快速扩散中起到了桥头堡作用。种群间存在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差异,但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其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的差异,种群间的差异也为其重要来源。复杂的种群遗传结构,为该虫较强的适应性提供了遗传变异来源。多重入侵现象、人为驱动的跨区域基因交流和较弱的自主扩散是导致我国扶桑绵粉蚧的种群遗传背景多样化和差异性共存的可能原因。(3)基于扶桑绵粉蚧寄主分布格局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我国广东省的5科13种寄主上的扶桑绵粉蚧为研究对象,采用COI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分析了各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状况。表明,各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锦葵科和菊科的扶桑绵粉蚧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科,同时锦葵科的也略高于菊科。种群间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种群内的差异为其遗传变异的最主要来源,同科寄主的不同种群间的变异也具有较大贡献。菊科的扶桑绵粉蚧不同种群及与其他科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其遗传结构相对单一;而锦葵科、马齿苋科、茄科的遗传分化水平稍低,遗传结构也较为复杂。多样化的遗传背景,为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间的快速转换提供了遗传变异基础。(4)扶桑绵粉蚧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对全国范围的扶桑绵粉蚧及其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用分子手段对寄生蜂进行了鉴定,明确了寄生蜂的发生和分布格局。60.64%的扶桑绵粉蚧种群中存在寄生蜂,其寄生率为570%不等,寄生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共鉴定到包括重寄生蜂在内的11种寄生蜂。班氏跳小蜂为绝对优势寄生蜂,占总量的84.79%,广泛分布于扶桑绵粉蚧的各发生区和不同寄主植物种群中,且具有较强的控害潜能。在扶桑绵粉蚧为害最严重的锦葵科、菊科和马齿苋科种群中,锦葵科种群发生寄生蜂的种群比率、寄生率、寄生蜂多样性等均高于菊科和马齿苋科;野外观赏植物的寄生蜂发生情况,同样高于盆栽观赏植物和杂草等。
司宇,文忠春,黄建,王竹红[5](2016)在《福州地区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寄生蜂的调查与鉴别》文中提出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果树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柑桔、芒果等果树,以及榕树、天竺桂、栀子花等园林植物。通过在福州地区的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采获佛州龟蜡蚧寄生蜂3科6种。分别是: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lake、斑翅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ceroplastae(Howard);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红帽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ohgushii Tachikawa、聂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nietneri(Motschulsky);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Girault)和一种姬小蜂Aprostocetus sp.。简要记述了寄生蜂的主要形态特征,并附形态特征照片供种类鉴别。观察所用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张利荷[6](2016)在《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nigraNietner)是橡胶树上的重要害虫,主要分布于华南诸省,对我国橡胶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已将其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近年来,在海南局部地区仍有发生。当前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绿色防控是橡副珠蜡蚧防治应用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防控手段。在田间调查发现蚂蚁、橡副珠蜡蚁、寄生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不同类群蚂蚁间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并以捕食性蚂蚁-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 rogenhoferi)和互利性蚂蚁-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nocephalum)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它们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观察法与引诱法对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进行调查,共采集到互利性蚂蚁16种,捕食性蚂蚁1种,隶属于4个亚科,11个属。其中互利蚂蚁优势种为黑头酸臭蚁,长足捷蚁为次优种。2.利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M·-m回归分析法以及Taylor幂法分析了黑褐举腹蚁和黑头酸臭蚁在橡胶树上的空间分布类型,三种方法均表明黑褐举腹蚁和黑头酸臭蚁在橡胶中苗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3.在有黑褐举腹蚁存在的林段,黑头酸臭蚁的种群数量显着(P<0.05)低于无黑褐举腹蚁的林段。室内测定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的攻击性可知,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且1头黑褐举腹蚁能对抗9头黑头酸臭蚁。同时,在橡胶树上黑褐举腹蚁的存在还能降低寄生蜂的存在几率。4.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其功能反映模型为:Na=2.1236N/1+1.2462 N。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猎物密度达到一定数量后,其捕食量开始下降,曲线增长速度趋于缓和。黑褐举腹蚁寻找效应模型为:E=1.2771P-P-0.01842,黑褐举腹蚁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在捕食过程中,种群不同个体间存在着相互干扰作用。通过对黑褐举腹蚁捕食行为观察,结果发现,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1龄若虫取食行为所在比例不高,但搜索和梳理行为在整个捕食行为过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5.三种植物源蚂蚁趋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的驱避效果筛选实验,结果表明:Arise蚂蚁驱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综合驱避效果最好;朗森科灵次之;辣椒碱最差。同时三种植物源趋避剂对橡副珠蜡蚧1、2龄若虫具有一定致死性,并且Arise蚂蚁趋避剂综合防效最高。应用Arise蚂蚁趋避剂喷洒植株周围及地面往上10cm距离后,结果发现该趋避剂不仅能较好地驱避互利性蚂蚁还能致使植株周围蚁巢大量搬迁。互利蚂蚁得到驱避后大大降低了橡副珠蜡蚧的种群数量,同时显着(P<0.05)提高了寄生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率。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朱新帅[8](2014)在《新疆球蜡蚧属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新疆球蜡蚧属(Eulecanium Cockerell)6种蚧虫的种间亲缘关系及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根据Nei’s遗传距离用UPGMA法对种群进行聚类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优化得到的ISSR-PCR体系,应用于球蜡蚧属蚧虫PCR扩增,得到的结果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好。2.用本实验筛选出的37条引物对球蜡蚧属6种蚧虫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蚧虫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0.7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925,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0.2839;各蚧虫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枣球蜡蚧>黑条球蜡蚧(E. nigrivittaBorchsenius)>日本球蜡蚧[E. kunoensis (Kuwana)]>长球蜡蚧[E. douglasi (Sulc)]>扁球蜡蚧[E. ciliatam (Douglas)]>津球蜡蚧(E. circumfluum Borchsenius)。蚧虫Nei’s遗传距离在0.3733~0.6087之间。用UPGMA法对蚧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6种蚧虫被分为三类,Ⅰ类:枣球蜡蚧;Ⅱ类:津球蜡蚧、黑条球蜡蚧和扁球蜡蚧;Ⅲ类:日本球蜡蚧和长球蜡蚧。3.用实验筛选出的46条引物对枣球蜡蚧在新疆的1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4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56,表明枣球蜡蚧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5个种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1~0.17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有64.6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内,基因流为0.9136。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5个个体被分为五类;叶城-墨玉种群亲缘关系最近,种群分化时间最短。4. 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球蜡蚧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年均温度、年均湿度呈正相关,与寄主树龄和纬度无相关性,而与海拔呈负相关;各种群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年均温度差呈正相关趋势。5.用实验筛选出的18条引物对生活于新疆哈密地区榆树、槐树、枣树上的枣球蜡蚧种群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程度进行了分析:枣球蜡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8.1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80,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86。遗传多样性趋势为:枣树>国槐树>榆树。3个种群间的Nei’s遗传距离在0.063~0.100之间。Nei’s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有65.4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内,基因流为0.9488。用UPGMA法对3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榆树种群与槐树种群亲缘关系最近。
田虎[9](2013)在《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蚧总科(Hemiptera: Coccoidea)昆虫统称介壳虫,据ScaleNet统计全世界目前已知约有48科1050属7500多种介壳虫,除少部分为资源昆虫外,多为农林业中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严重的经济害虫。介壳虫类昆虫具有形态多样,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还能传播病毒,诱发煤污病等问题,快速准确的鉴定是有效防治介壳虫类害虫的必要前提。然而,长期以来,基于形态特征的介壳虫类昆虫的鉴定识别研究常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幼期(包括卵、幼虫/若虫、蛹),隐存种、复合种和样本受损等,导致快速准确鉴定相当困难。本研究针对介壳虫类昆虫种类多,难以进行快速准确识别的问题,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以来自全国不同采集地点的介壳虫类昆虫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的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1, COI)为靶标,探讨该技术在介壳虫种类识别鉴定中的应用,构建介壳虫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并结合DNA条形码研究结果研发重大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的种特异性引物及SS-COI检测技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利用蚧总科通用型引物PcoF1/LepR1,以来自全国7个省12个不同采集区域的21种介壳虫为靶标,扩增其mtDNA COI基因并进行碱基测序,对测序成功的序列校对后进行多重比对分析,以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以Kimura双参数模型(Kimur-2-Parameter, K2P)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来自于3科18属21种的介壳虫在进化树上可以聚类形成明显的三大支系,同一物种不同种类介壳虫最初分支自展值均为100%;多数介壳虫COI基因序列的GC含量都很低,平均仅为18.2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27.94%)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14%)的199.6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对介壳虫类昆虫快速准确鉴别的应用需求。(2)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该系统包括标本库、知识信息库和DNA条形码序列库。标本库主要包括实物标本和DNA样本,实物标本主要包括寄主植物、标本编码、采集人及经纬度、海拔高度、采集地点等信息,DNA样本于-20oC保存。目前标本库共收录6科24属30种介壳虫的标本信息,DNA样本共6科24属30种179份。知识信息库主要包括物种中文名称、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寄主植物、国内外分布、防治措施等。知识库中现已录入6科24属29种介壳虫种类的相关信息。条形码序列库共收录了8科29属40种介壳虫共437条COI序列,一方面来源于本实验(6科24属30种154条)研究所获序列,另一方面来源于BOLD (8科25属35种283条)数据库中已公开的序列。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具有COI条形码序列识别、序列查询、序列提交和我的序列等功能模块。目前该系统可对40种介壳虫类昆虫进行鉴定识别,其中本数据库独享种类5种,本数据库的构建对实现介壳虫类害虫的远程检测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3)扶桑绵粉蚧的种特异性引物及其SS-COI检测技术。根据数据库中已知的3种粉蚧科昆虫的COI序列设计通用型引物,成功地扩增出了扶桑绵粉蚧以及其他7种我国常见粉蚧的5’端COI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测序结果并结合数据库中已有3种粉蚧的相关碱基序列,设计了1对扶桑绵粉蚧特异性SS-COI引物PSZTF1/PSZTR1。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SS-COI引物只对扶桑绵粉蚧具有扩增效果,对常见的其他粉蚧科害虫如康氏粉蚧、南洋臀纹粉蚧、木槿曼粉蚧、甘蔗红粉蚧、新菠萝灰粉蚧、番石榴粉蚧等以及同属近缘种石蒜绵粉蚧不具有扩增能力;而且,对采自我国7个省市14个不同区域的扶桑绵粉蚧和不同虫态的扶桑绵粉蚧,以及口岸截获的来自巴基斯坦的扶桑绵粉蚧等具有同样的检测效果;表明,该SS-COI检测技术体系完全可用于口岸检疫,以及蔬菜、花卉及其种苗调运中扶桑绵粉蚧的检测及其扩张趋势和发生危害监测。本实验围绕介壳虫类昆虫开展分子检测识别技术研究,构建了介壳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为口岸检疫以及蔬菜、花卉、种苗调运过程中介壳虫类害虫的准确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介壳虫类害虫的远程检测和有效监测提供基础服务平台。通过设计种特异性引物构建的重大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为其快速检测与准确识别提供了依据,为有效阻截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和危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斌[10](2012)在《中国围盾蚧族分类研究(半翅目:盾蚧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盾蚧族Fioriniin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盾蚧科Diaspididae,盾蚧亚科Diaspidinae,其中大多数种类是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由于虫体小,并且其体表备有由骨化的第二蜕皮所构成的巨大介壳及分泌物,种类及虫态都不易识别,给有效防治带来困难。因此,开展此类昆虫的分类研究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回顾了围盾蚧族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围盾蚧族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各特征在本族分类中的地位及价值,并介绍了该族的介壳形态、一龄若虫、二龄雌若虫、二龄雄若虫和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介绍了研究材料和方法。文中统计了围盾蚧族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地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围盾蚧族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古北界和澳新界,大部分种类分布于东洋界;分布于中国的围盾蚧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东洋界地区,尤以华南区分布最为集中,在中国记录的8个属中,有4个属是华南区特有属,并且近一步明确,中国围盾蚧为热带、亚热带类型。在全文系统记述了中国围盾蚧族3属16种,包括3新种;编制了分属、种检索表;绘制了部分种类的形态特征图。文末附有世界围盾蚧族物种名录、学名和中名索引及参考文献。本研究建立的新分类单元如下:侧柏围盾蚧Fiorinia aeronychiae sp. nov.,南宁围盾蚧Fiorinia nanningensis sp. nov.,天水围盾蚧Fiorinia tianshuiensis sp. nov.。所有的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
二、南昌地区园林植物蚧虫发生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地区园林植物蚧虫发生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2)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教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教材 |
三、教材分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材分析研究内容及研究维度和研究标准体系 |
二、中职学生特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教材整体分析 |
第一节 教材结构分析 |
第二节 教材内容的选择分析 |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及本学科的先进性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
三、教材内容选择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需要、还要联系生活实际 |
第三节 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分析 |
一、教材思想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
二、教材的思想文化内涵涵盖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增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
第四节 教材的编制水平的分析 |
一、教材编写设计水平分析 |
二、教材文字和图表的制作水平、配合程度分析 |
三、教材印刷水平分析 |
第四章 教材各组分分析 |
第一节 章节目标分析 |
一、章节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 |
二、章节目标要符合教学科特点,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
三、章节目标要与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联系 |
第二节 教材主题文分析 |
一、课主题文的各组分之间呈并列关系 |
二、课主题文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呈递进关系 |
第三节 教材图表分析 |
一、图片类型分布与教学内容相符 |
二、图片能促进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
三、教材中图表使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第四节 教材阅读材料分析 |
一、阅读材料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使教材综合化 |
二、教材阅读材料扩展教材的深度、广度,增加教材弹性 |
第五节 教材复习思考题分析 |
一、复习思考题题目类型多样 |
二、复习思考题难度较低 |
第六节 教材实验实训分析 |
一、实验实训符合章节教学目标 |
二、实验实训结构新颖 |
三、实验实训难度适中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遗传结构及其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扶桑绵粉蚧的概述 |
1.1.1 扶桑绵粉蚧的扩散和分布 |
1.1.2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1.3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和为害 |
1.1.4 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 |
1.2 入侵遗传学研究 |
1.2.1 种群遗传学特征与生物入侵 |
1.2.2 入侵生物的遗传变异 |
1.2.3 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1.2.4 扶桑绵粉蚧的入侵遗传学研究 |
1.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硏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硏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扶桑绵粉蚧的入侵格局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调查与样本采集 |
2.1.2 分子鉴定 |
2.1.3 历史扩散动态 |
2.1.4 与园林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协同关系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扶桑绵粉蚧的入侵情况 |
2.2.2 扶桑绵粉蚧入侵山东省 |
2.2.3 历史扩散动态 |
2.2.4 与园林产业的协同关系 |
2.2.5 与交通运输业的协同关系 |
2.2.6 同域发生的其他粉蚧种类 |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扶桑绵粉蚧地理分布格局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标本采集 |
3.1.2 DNA的提取、COI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
3.1.3 微卫星位点的扩增及检测 |
3.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5 种群遗传分化及分子方差分析 |
3.1.6 种群遗传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性检验及种群历史动态 |
3.2.2 基于微卫星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
3.2.4 基于微卫星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
3.2.5 分子方差分析 |
3.2.6 线粒体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3.2.7 基于微卫星的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遗传结构 |
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扶桑绵粉蚧寄主分布格局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本采集 |
4.1.2 DNA的提取、COI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
4.1.3 微卫星位点的扩增及检测 |
4.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5 种群遗传分化及分子方差分析 |
4.1.6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基于微卫星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3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
4.2.4 基于微卫星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分析 |
4.2.5 分子方差分析 |
4.2.6 基于微卫星的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遗传结构 |
4.3 讨论 第五章 扶桑绵粉蚧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扶桑绵粉蚧和寄生蜂的发生情况 |
5.1.2 寄生蜂的分子鉴定 |
5.1.3 寄生蜂的分布格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扶桑绵粉蚧及其寄生蜂整体发生情况 |
5.2.2 寄生蜂的分子鉴定 |
5.2.3 寄生蜂的种类构成及地理分布格局 |
5.2.4 寄主植物类群对寄生蜂分布格局的影响 |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
(5)福州地区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寄生蜂的调查与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标本采集 |
1.2寄生蜂观察与拍照 |
1.3寄生蜂标本保存与鉴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佛州龟蜡蚧和日本龟蜡蚧的寄生蜂种类 |
2.2佛州龟蜡蚧寄生蜂的鉴别 |
2.2.1蚜小蜂科Aphelinidae |
2.2.2跳小蜂科Encyrtidae |
2.2.3姬小蜂科Eulophidae |
3小结与讨论 |
(6)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橡副珠蜡蚧研究概况 |
1.2.1 橡副珠蜡蚧的分类地位 |
1.2.2 橡副珠蜡蚧的发生危害情况 |
1.2.3 橡副珠蜡蚧的分布及寄主 |
1.2.4 橡副珠蜡蚧的危害特点 |
1.2.5 橡副珠蜡蚧的传播途径 |
1.2.6 对橡副珠蜡蚧的生物学研究 |
1.2.7 橡副珠蜡蚧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3 橡副珠蜡蚧的天敌研究概况 |
1.3.1 捕食性天敌 |
1.3.2 寄生性天敌 |
1.3.3 互利昆虫对天敌控制效果的影响 |
1.4 蚂蚁对橡副珠蜡蚧田间种群的影响 |
1.4.1 食蜜类群(互利) |
1.4.2 捕食类群 |
1.5 植物源驱避剂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1.1 橡副珠蜡蚧 |
2.1.2 黑褐举腹蚁 |
2.1.3 黑头酸臭蚁 |
2.2 试验条件 |
2.2.1 实验用具 |
2.2.2 试验地的选取 |
2.3 试验方法 |
2.3.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及分类 |
2.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
2.3.3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以及寄生蜂之间的关系 |
2.3.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
2.3.5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应用 |
2.4 数据分析 |
2.4.1 主要数据分析 |
2.4.2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 |
3.1.1 胶园蚂蚁种类鉴定 |
3.1.2 胶园互利性蚂蚁优势种的选择 |
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
3.2.1 黑褐举腹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
3.2.2 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
3.3 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以及寄生蜂的影响 |
3.3.1 田间黑褐举腹蚁对黑头酸臭蚁的影响 |
3.3.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间的个体攻击性测定 |
3.3.3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间的攻击强度测定及攻击行为分析 |
3.3.4 黑褐举腹蚁对寄生蜂的影响 |
3.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
3.4.1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功能反应 |
3.4.2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寻找效应 |
3.4.3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捕食行为观察 |
3.5 互利性蚂蚁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之间的关系 |
3.5.1 植物源药剂的筛选 |
3.5.2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
3.5.3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对互利性蚂蚁的驱避作用 |
3.5.4 互利性蚂蚁驱避后对橡副珠蜡蚧的影响 |
3.5.5 互利性蚂蚁驱避后对寄生蜂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海南橡副珠蜡蚧危害区蚂蚁种类调查 |
4.2 黑褐举腹蚁与黑头酸臭蚁的空间分布类型 |
4.3 捕食性蚂蚁对互利性蚂蚁、寄生蜂的影响 |
4.4 黑褐举腹蚁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及捕食行为 |
4.5 植物源药剂驱避互利性蚂蚁后橡副珠蜡蚧、寄生蜂的变化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8)新疆球蜡蚧属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球蜡蚧属概述 |
1.2 枣球蜡蚧概况 |
1.3 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4 ISSR 分子标记的原理及特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蚧虫 ISSR-PCR 反应体系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球蜡蚧属六种蚧虫遗传关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新疆枣球蜡蚧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新疆枣球蜡蚧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新疆枣球蜡蚧同域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 |
7.1 蚧虫 ISSR-PC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7.2 蚧虫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7.3 蚧虫不同种群遗传变异分析 |
7.4 蚧虫不同种群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 |
7.5 新疆枣球蜡蚧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壳虫概述 |
1.1.1 介壳虫生物学特性 |
1.1.2 介壳虫的危害 |
1.1.3 介壳虫与植物病毒 |
1.1.4 介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 |
1.2 介壳虫分类鉴定 |
1.2.1 介壳虫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
1.2.2 介壳虫的分子鉴定 |
1.3 DNA条形码概述 |
1.3.1 DNA条形码的起源与发展 |
1.3.2 DNA条形码技术优势 |
1.3.3 DNA条形码与物种分类 |
1.3.4 DNA条形码数据库应用发展 |
1.3.5 DNA条形码在昆虫中的应用 |
1.4 SS-COI分子检测技术简介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DNA条形码序列的GC含量 |
2.2.2 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 |
2.2.3 系统发育树构建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系统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介壳虫DNA条形码数据存储系统 |
3.2.2 介壳虫条形码数据库的功能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扶桑绵粉蚧的种特异性引物及SS-COI检测方法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粉蚧类昆虫COI基因 5’端序列的扩增及SS-COI标记分析 |
4.2.2 扶桑绵粉蚧SS-COI引物的种特异性及灵敏性检验 |
4.2.3 不同地理种群扶桑绵粉蚧的检测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围盾蚧族分类研究(半翅目:盾蚧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围盾蚧族研究概况 |
1.2 我国围盾蚧族研究概况 |
1.3 危害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的采集及整理 |
2.2.2 永久玻片的制作 |
2.2.3 标本的观察、及绘图 |
第三章 分类特征及形态术语 |
3.1 主要分类特征 |
3.1.1 介壳 |
3.1.2 一龄若虫 |
3.1.3. 二龄雌若虫 |
3.1.4. 二龄雄若虫 |
3.1.5 雌成虫 |
3.2 其它特征 |
第四章 地理分布 |
4.1 全球围盾蚧族的地理分布 |
4.2 围盾蚧族在中国两界七区的分布格局 |
第五章 分类 |
5.1 挨围盾蚧属 Afiorinia Takagi,1970 |
5.1.1. 广岛挨围盾蚧 Afiorinia hirashimai Takagi, 1970 |
5.2 厄围盾蚧属 Epifiorinia Takagi, 1970 |
5.2.1 铁杉厄围盾蚧 Epifiorinia tsugae Takag, 1970 |
5.3 围盾蚧属 Fiorinia Targioni-Tozzetti, 1868 |
5.3.1 侧柏围盾蚧 Fiorinia acronychiae 新种 |
5.3.2 桄榔围盾蚧 Fiorinia arengae Takahashi, 1934 |
5.3.3 油茶围盾蚧 Fiorinia camelleosae Young, 1987 |
5.3.4 橙围盾蚧 Fiorinia citri Young,1987 |
5.3.5 杉围盾蚧 Fiorinia cunninghamiana Young, 1987 |
5.3.6 卫矛围盾蚧 Fiorinia euonymi Young, 1987 |
5.3.7 柏围盾蚧 Fiorinia externa Ferris, 1942 |
5.3.8 围盾蚧 Fiorinia fioriniae (Targioni Tozzetti, 1867) |
5.3.9 珍珠链围盾蚧 Fiorinia formosensis Takahashi, 1933 |
5.3.10 福州围盾蚧 Fiorinia fuzhouensis Young, 1987 |
5.3.11 柃围盾蚧 Fiorinia hisakakii Takahashi, 1936 |
5.3.12 闽鹃围盾蚧 Fiorinia horii Kuwana, 1927 |
5.3.13 日本围盾蚧 Fiorinia japonica Kuwana, 1902 |
5.3.14 油杉围盾蚧 Fiorinia keteleeriae Young, 1987 |
5.3.15 钩樟围盾蚧 Fiorinia linderae Takagi,1970 |
5.3.16 小围盾蚧 Fiorinia minor Maskell, 1897 |
5.3.17 杨梅围盾蚧 Fiorinia myricae Young, 1987 |
5.3.18 南宁围盾蚧 Fiorinia nanningensis, 新种 |
5.3.19 松围盾蚧 Fiorinia pinicola Maskell, 1897 |
5.3.20 松皮围盾蚧 Fiorinia pinicorticis Ferris, 1950 |
5.3.21 象鼻围盾蚧 Fiorinia proboscidaria Green, 1900 |
5.3.22 栎围盾蚧 Fiorinia quercifolii Ferris, 1950 |
5.3.23 鸡爪勒围盾蚧 Fiorinia randiae Takahashi, 1934 |
5.3.24 满山红围盾蚧 Fiorinia rhododendri Takahash, 1935 |
5.3.25 杜鹃围盾蚧 Fiorinia rhododendricola Tang, 1986 |
5.3.26 染木围盾蚧 Fiorinia saprosmae Green, 1986 |
5.3.27 杉木围盾蚧 Fiorinia separata Takagi, 1961 |
5.3.28 菝葜围盾蚧 Fiorinia smilaceti Takahashi, 1931 |
5.3.29 台湾围盾蚧 Fiorinia taiwana Takahashi, 1934 |
5.3.30 茶围盾蚧 Fiorinia theae Green, 1900 |
5.3.31 天水围盾蚧 Fiorinia tianshuiensis, 新种 |
5.3.32 山香圆围盾蚧 Fiorinia turpiniae Takahashi, 1934 |
5.3.33 松单围盾蚧 Fiorinia vacciniae Kuwana, 1925 |
5.3.34 云南围盾蚧 Fiorinia yunnanensis Hu, 1984 |
5.4 美盾蚧属 Formosaspis Takahashi, 1932 |
5.4.1 台湾美盾蚧 Formosaspis formosana (Takahashi, 1932) |
5.4.2 幽居美盾蚧 Formosaspis stegana Ferris, 1952 |
5.4.3 王朗美盾蚧 Formosaspis wanglangensis Jiang, 2002 |
5.5 鱼尾盾蚧属 Ichthyaspis Takagi, 1970 |
5.5.1 鱼尾盾蚧 Ichthyaspis ficicola (Takahhashi, 1931) |
5.6 秃盾蚧属 Ischnafiorinia MacGillivray, 1921 |
5.6.1 竹秃盾蚧 Ischnafiorinia bambusae (Maskell), 1897 |
5.6.2 川秃盾蚧 Ischnafiorinia bambusicola Hu, 1987 |
5.7 锥盾蚧属 Protancepaspis Borchsenius & Bustshik, 1959 |
5.7.1 莓锥盾蚧 Protancepaspi bidentata Borchsenius & Bustshik, 1959 |
5.8 缨围盾蚧属 Thysanofiorinia Balachowsky, 1954 |
5.8.1 李氏缨围盾蚧 Thysanofiorinia leei Williams, 1971 |
5.8.2 龙眼缨围盾蚧 Thysanofiorinia nephelii (Maskell, 1897) |
讨论 |
附录 1. 世界围盾蚧族名录 |
参考文献 |
学名检索 |
中文名检索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南昌地区园林植物蚧虫发生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2]中等职业学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教材分析研究[D]. 冯娟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昆明市区滇润楠病虫害调查及防治[J]. 甘晓鹏,金明霞,谢谷艾,喻爱林,涂业苟,秦政,黄建军. 生物灾害科学, 2019(04)
- [4]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遗传结构及其寄生蜂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D]. 王玉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 [5]福州地区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寄生蜂的调查与鉴别[J]. 司宇,文忠春,黄建,王竹红. 武夷科学, 2016(00)
- [6]海南橡副珠蜡蚧—蚂蚁—寄生蜂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D]. 张利荷. 海南大学, 2016(01)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新疆球蜡蚧属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朱新帅.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9]介壳虫类昆虫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研究[D]. 田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10]中国围盾蚧族分类研究(半翅目:盾蚧科)[D]. 张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