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何秋瑞[1](2021)在《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胰腺癌是一种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发病的早期,没有显着特异性症状表现。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所以预后极差,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严重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药物治疗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传统化疗药物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疗效非常有限,且毒副作用较大。靶向药物比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胰腺癌靶向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癌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与恶性肿瘤关系非常密切。STAT3在胰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异常活化。异常活化的STAT3分别存在于胰腺腺泡导管化生、胰腺上皮内瘤变以及各期胰腺癌进展过程中。异常活化的STAT3可以通过调控相关蛋白的过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血管新生以及免疫逃逸等,进一步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抑制异常活化的STAT3,上述病理进展过程均被显着抑制。总之,STAT3在胰腺癌起始和转移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阻断STAT3信号通路可以显着抑制胰腺癌发生和发展。因此,抑制STAT3异常活化是一个治疗胰腺癌有前途的策略。然而,STAT3抑制剂大多效果欠佳且均无上市。因此,发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STAT3抑制剂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天然产物是一个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巨大宝库。为了筛选能够抑制STAT3转录活性的抗胰腺癌天然化合物,我们通过基于细胞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胰腺癌细胞增殖实验&STAT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本课题组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显着抑制STAT3转录活性的抗胰腺癌天然化合物三烯霉素A(Trienomycin A,TA)。该化合物在体外具有显着抗胰腺癌的活性,但具体分子机制不明。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进行抗胰腺癌细胞增殖和STAT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高通量筛选,获得了先导化合物TA。在高通量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TA既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细胞增殖,也可以显着抑制STAT3的转录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A与STAT3理论上可以稳定结合。SPR实验结果表明,TA及其类似物可以与STAT3有效结合,亲和力KD值在4.42μM-18.00μM之间。综合考虑,我们选择TA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抗胰腺癌活性和分子机制的研究。2.T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生长、迁移及侵袭。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表明,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入侵。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TA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而不诱导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核质分离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TA显着抑制STAT3的磷酸化、核转移和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3.T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皮下荷瘤实验结果表明,TA显着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免疫组化实验表明,TA显着抑制肿瘤增殖相关因子Ki67和PCNA表达。H&E染色结果发现,TA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A抑制体内STAT3的磷酸化。QPCR实验表明,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发现,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4.TA抗胰腺癌的分子机制阐释及其药代动力学评价。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显着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RNA-seq实验表明,TA显着调控癌症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A显着性调控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和异常活化的信号通路包括:JAK/STAT信号通路等。此外,药代动力学评价结果发现,TA具备一定的成药潜力,其水溶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综上所述,天然化合物TA作为潜在治疗胰腺癌的新型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永平[2](2021)在《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诸多癌症中均居前列。尽管有许多治疗方法的进展和应用,但仍难以治疗,仍难以获得较为满意的5年生存率。尽管近年来在精确医学和基因导向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众所周知,癌症细胞的供能模式以无氧呼吸为主,这种现象在正常结肠上皮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介导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线粒体内部、表面,以及周边的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目前还不清楚线粒体容量(质量)和氧化磷酸化(电位)对于结直肠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和对化学药物产生耐药性过程中的机制及重要性。目前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了有关肿瘤耐药性的通路。然而,很少有文献详细描述线粒体在肿瘤耐药性以及细胞氧化应激当中的作用。虽然在化疗药物治疗后,线粒体损伤是常见的,但这种损伤与肿瘤的增殖分裂能力、对化疗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尚无统一定论。在本报告中,我们生成了具有代表性的CRC三个病理分期(II期、III期、IV期)和附近正常肠道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图谱,在每个分期当中将多个患者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汇总在一起,以期在更大的队列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共同差异。从这些图谱中,我们能够识别线粒体蛋白表达模式的显着变化,特别是关键调控因子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1(Mitochondrial 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P1)。之后,我们又将结肠癌细胞株中SSBP1的表达下调,发现其能够触发线粒体质量的下降和肿瘤细胞死亡的增加,并且在常规化疗药物顺铂的存在下,这种作用进一步加强。这些结果均提示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和维持可能在肿瘤细胞存活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提示SSBP1在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治疗靶点。主要实验步骤:1、收集病人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道组织。根据病理分期进行分组。2、按分组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根据结果绘制基因表达热图,并对病理分期的组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样本的主要成分分析证实了不同病理分期的肿瘤组与正常样本组的关联性,同时也将黏液腺癌肿瘤样本与其他样本分离。并利用火山图显示正常和肿瘤样本间差异表达的基因。3、根据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细胞形态学相关数据,在数据库Reactome中,利用Reactome FI功能,对肿瘤样品中上调的蛋白质进行网络分析,确定了几种高度相关的蛋白质。4、KEGG途径的基因集富集分析,明确正常组织和肿瘤样本之间多种细胞通路的差异性表达。5、绘制线粒体基因表达热图,显示每个基因的表达谱,所有线粒体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火山图显示了所有肿瘤和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差异性较大的基因,包括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6、根据线粒体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通路数据库Reactome进行网络分析,建立多种蛋白质之间的联系。7、调取TCGA数据,和单细胞RNA序列配对分析。我们观察到的蛋白质组学数据与TCGA数据进行比较。绘制小提琴图计算正常和原发肿瘤样本之间的表达水平,绘制结直肠癌样本单细胞测序数据库的t SNE可视化图。进行二次印证。8、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SSBP1基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9、选取两种结肠癌细胞系SW480和HT29。订制SSBP1si RNA。对SW480和HT29细胞系进行脂质体转染SSBP1si RNA,沉默SSBP1。同时订制SSBP1sh RNA,转染SW480和HT29,沉默SSBP1。10、通过Western blotting以及RT-PCR方法印证SSBP1-sh的有效性。11、将SW480结肠癌细胞系分成SSBP1-NC组、SSBP1-sh组、SSBP1-NC-cis组以及SSBP1-sh-cis组,分别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12、将HT29结肠癌细胞按前一步骤方法分成4组,分别检测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13、在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分别检测Bax、Bcl-2蛋白在上述4组中的表达情况。14、在SW480和HT29细胞系中,通过7-AAD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实验,通过靶向si RNA或scramble而沉默SSBP1,测量肿瘤细胞死亡数量。通过基于有丝分裂跟踪器染料的流式细胞术评估两个细胞系的线粒体质量和电位。15、进行对照组、siRNA组的划痕实验,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16、设定对照组、siRNA组,分别加入顺铂、5-FU进行24小时细胞培养后,测定细胞活性的情况。17、通过小鼠成瘤实验,观察在SSBP1沉默与非沉默组中,两种不同的结肠癌细胞系SW480和HT29对顺铂以及5Fu的不同反应(肿瘤生长速度)。主要实验结果:1、在结肠癌中,蛋白质表达的种类和数量与病理学分期有相关性。2、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一些与细胞复制和合成相关的基因如PCNA、EIF3B等表达量升高,另外有明显升高的还有SERPINH1、TNC、S100A11、CEACAM5、HSPH1、FN1、NSUN2、LARS、PSME3、IPO5、PRKDC、STAT1、DDB1、RANGAP1等。3、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一些与上皮细胞表面蛋白相关的基因如COL14A1、MUC2、DCN等表达量明显降低,另外有明显降低的还有CA1、OGN、IGHA2、CLCA1、FCGBP、CA2、ACADM、DPT、FUCA1、RPL8、CTSZ、CTSS、APOBR、GALM等。4、在结肠癌细胞中,某些通路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前三位的通路有Aminoacyi-tRNA-Synthesis、Spliceosome、Proteasome。同时某些通路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前三位的通路有OXPHOS、BCAA-Degradation、Lysosome。5、在与正常组织相比,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表达量具有明显差别的基因中,表达量上调的有SSBP1、TRP1、PYCR1、TOMM22,表达量下调的有ATP5C1、ACADS、ACADM、MAOA、CKB、VAT、HMGCS2、NMES1、CASP1。6、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SSBP1的表达量直接参与调控线粒体的质量和肿瘤细胞的活性。7、在结肠癌肿瘤细胞中,SSBP1的表达量与线粒体的电位变化无明显相关性。8、在结肠癌细胞系中加入1uM/ml顺铂后,SSBP1的调控效果更加明显,即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的死亡比例更高。9、在结肠癌细胞系中加入1uM/ml5-FU后,SSBP1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10、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11、在结肠癌细胞中沉默SSBP1后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ATP产生减少,ROS含量增加),其效果在加入顺铂后更加明显。12、SSBP1参与了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凋亡。具体表现为沉默SSBP1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凋亡增加。此调控效果在加入顺铂后更加显着。结论:SSBP1作为线粒体重要的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参与结肠癌肿瘤细胞的生长调控。当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顺铂有可能作为下一个靶点,来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任帅[3](2021)在《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对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价值分析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恶性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病人预后差,寻找临床上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十分关键。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与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是一类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potentially-malignant pancreatic neoplams,PPN),早期发现与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外泌体中的miRNA稳定性较好且易于检测,是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本研究试图寻找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有价值的外泌体miRNA。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有166例血清样本入组,其中包括71例经病理证实的PDAC病人的血清样本,3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病人的血清样本(17例MCN,19例IPMN)及59例对照人群(control,Ctrl)的血清样本(34例健康对照组,25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66例血清样本共分为训练集(13例PDAC血清样本、11例PPN血清样本、12例Ctrl血清样本)、验证集1(29例PDAC血清样本、25例PPN血清样本、22例Ctrl血清样本)及验证集2(29例PDAC血清样本、25例Ctrl血清样本)。对于训练集样本,首先采用exoEasy Maxi试剂盒分离外泌体,随后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NTA粒径与WB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再经过外泌体total RNA抽提、文库构建与质检,最终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对PDAC组、PPN组及Ctrl组的测序。生信分析方面,完成对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分析后,进行目标miRNA的GO功能分析、KEGG通路分析及miRNA-mRNA-KEGG通路三元网络图分析;对于验证集样本,采用TaqMan探针法验证不同分组之间miRNA的表达量,评估差异表达的miRNA在不同分组间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TEM示椭圆形或杯状结构的外泌体大小不一,膜边界明显;NTA示外泌体主峰在110nm左右;WB结果示外泌体表达TSG101、CD63与ALIX蛋白,不表达胰腺癌细胞特异性蛋白Calnexin;2.通过miRNA表达谱分析,得到不同分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较Ctrl组比,PDAC组中的 hsa-let-7f-5p(FC:3.98,p<0.001)、hsa-let-7g-5p(FC:2.81,p=0.008)、hsa-miR-148a-3p(FC:2.58,p<0.001)、hsa-miR-192-5p(FC:3.52,p=0.036)表达量上调;较 Ctrl 比,PPN 组中的 hsa-let-7f-5p(FC:1.74,p=0.018)、hsa-let-7g-5p(FC:1.62,p=0.034)、hsa-miR-148a-3p(FC:1.91,p=0.043)、hsa-miR-151a-3p(FC:1.85,p=0.004)、hsa-miR-192-5p(FC:1.55,p=0.046)、hsa-miR-451a(FC:1.90,p=0.022)表达量上调;较PPN 组比,PDAC 组中的 hsa-let-7f-5p(FC:2.28,p<0.001)、hsa-let-7g-5p(FC:1.73,p=0.036)、hsa-miR-148a-3p(FC:4.66,p=0.018)、hsa-miR-192-5p(FC:2.28,p=0.013)表达量上调,而 hsa-miR-150-5p(FC:0.40,p<0.001)的表达量下调;3.第一轮定量验证中:与 PPN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2.3492,p=0.001),hsa-let-7g-5p(FC:2.0278,p=0.0349),hsa-miR-192-5p(FC:2.882,p=0.0068)表达量上调;与 Ctrl 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8.8555,p<0.001)、hsa-let-7g-5p(FC:13.1170,p=0.0349)、hsa-miR-192-5p(FC:8.9165,p<0.001)表达量上调;与 Ctrl 组相比,PPN 组中 hsa-let-7f-5p(FC:3.7697,p=0.0039)、hsa-let-7g-5p(FC:6.4687,p=0.0167)、hsa-miR-192-5p(FC:3.0872,p=0.0433)、hsa-miR-451a(FC:2.0902,p=0.0226)表达量上调。第二轮定量验证中:与 Ctrl 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1.8508,p=0.0209)、hsa-let-7g-5p(FC:2.1696,p=0.0039)、hsa-miR-192-5p(FC:2.2291,p=0.002)表达量上调;4.PDACES组vs PDACLS第一轮定量验证中,与PDACES组相比,PDACLS组中hsa-let-7f-5p(FC:3.2235,p<0.001)、hsa-let-7g-5p(FC:2.7705,p=0.0048)、hsa-miR-148a-3p(FC:2.8998,p<0.001)、hsa-miR-192-5p(FC:3.7371,p=0.0032)表达量上调;第二轮定量验证中,与 PDACES 组相比,PDACLS 组中 hsa-let-7f-5p(FC:2.5846,p=0.0065)、hsa-let-7g-5p(FC:2.1820,p=0.0234)、hsa-miR-148a-3p(FC:2.0217,p=0.0363)、hsa-miR-192-5p(FC:2.0569,p=0.0239)表达量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total RNA提取、文库构建与质检、差异miRNA分析筛选得到PDAC组vs PPN组vs Ctrl间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92-5p),随后通过 TaqMan 探针法证实了上述miRNA在不同分组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实现了对PDAC组、PPN组及Ctrl组的鉴别诊断。第二部分 CT影像组学在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PDAC分期中的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病理证实的71例PDAC患者,男39例,女3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1.55岁,分为31例早期PDAC(PDACES)与40例晚期PDAC(PDACLS)。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增强检查,评估以下CT征象:病灶位置、形态、边界、质地、钙化、胰胆管扩张、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选取CT增强的动脉期与门脉期,采用ITK-SNAP软件分割病灶,通过Analysis Kit软件(version V3.0.0.R,GE Healthcare)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tudentt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法筛选变量,利用筛选得到的变量并采取随机森林法建模,分析影像组学模型在胰腺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并采用10倍留-组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结果:1.71例PDAC均为单发,平均直径为3.60±1.11cm,42例位于胰头颈部,29例位于胰体尾部,37例呈类圆形,34例呈分叶状,64例病灶边界模糊,肿瘤质地以实性为主(62,87.3%),仅有2例发生钙化,病灶可见下列伴发征象:主胰管扩张(45,63.4%)、胆管扩张(25,35.2%)、血管侵犯(37,52.1%)、淋巴结转移(40,56.3%)及远处转移(24,33.8%);2.通过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每一期各自提取出396个影像组学特征,分为6大类:42个直方图特征、180个RLM特征、10个Haralick特征、11个GLSZM特征、144个GLCM特征、9个形态学特征;经过一系列特征筛选,最终保留9个影像组学特征(aCorrelationangle 13 5 offset4、pCorrelationangle90offset7、aCorrelationangle45offset7、aGLCMEntropyAllDirectionoffset4SD、aCompactness2、aGLCMEntropyAllDirectionoffset7SD、pCompactness2、aInverseDifferenceMomentAllDirectionoffset4SD、pHighGreyLevelRunEmphasisAllDirectionoffset4)。随后采用随机森林法建模,影像组学模型在胰腺癌分期中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9;最终采用10倍留-组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其诊断的平均曲线下面积为0.75,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结论: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可用来实现PDAC的分期。第三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与胰腺癌CT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PDAC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评估中十分重要。分化程度较差的PDAC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概率较高。本研究结合CT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PDAC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有无血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试图探讨血清外泌体miRNA与PDAC宏观CT征象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病理证实的71例PDAC患者,男39例,女3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1.55±8.53岁。结合CT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PDAC生物学行为评估,验证了 PDAC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无血管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分组中下述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50-5p、hsa-miR-370-3p、hsa-miR-451a、hsa-miR-192-5p、hsa-miR-151a-3p、hsa-miR-15b-5p。结果:1.较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中的hsa-let-7f-5p(FC:2.4434,p=0.0033)、hsa-let-7g-5p(FC:2.7489,p=0.008)、hsa-miR-148a-3p(FC:2.5898,p<0.0001)、hsa-miR-192-5p(FC:3.4084,p=0.0059)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1.8956(p=0.0474)、1.9943(p=0.0321)、2.4314(p=0.0041)、2.2885(p=0.008);2.较无血管侵犯比,有血管侵犯组中的hsa-let-7f-5p(FC:2.6992,p=0.0003)、hsa-let-7g-5p(FC:3.4847,p=0.0007)、hsa-miR-148a-3p(FC:2.3631,p=0.0003)、hsa-miR-192-5p(4.1086,FC:p=0.002)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2.5846(p=0.0065)、2.1820(p=0.0234)、2.0217(p=0.0363)、2.0569(p=0.0239);3.较无远处转移组比,有远处转移组中的hsa-let-7f-5p(FC:2.3580,p=0.0023)、hsa-let-7g-5p(FC:3.0590,p=0.0021)、hsa-miR-148a-3p(FC:2.0043,p=0.0029)、hsa-miR-192-5p(FC:3.7171,p=0.0046)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3.2456(p=0.0269)、3.1268(p=0.0178)、2.1939(p=0.1577)、2.5922(p=0.0285)。结论:血清外泌体 miRNA(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92-5p)是PDAC有无血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评估中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顾庆虹[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八珍汤治疗宫颈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八珍汤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和热点;2)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并从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获取宫颈癌GSE9750和GSE39001基因芯片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宫颈癌差异基因,并进一步挖掘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的枢纽基因,从而为临床及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方法:根据已制定的检索策略,分别检索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检索实施时间限定为2020年11月20日,然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确定最终需要纳入的文献。手动标化纳入文献的主要特征信息,包括作者、地区、机构、期刊、关键词等,然后利用BICOMS2.0、Ucinet6.0、Net Draw及g CLUTO等软件提取和整理标化后的文献特征信息,进而了解八珍汤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及热点;2)网络药理学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中药活性化合物及对应的靶点,并利用Uni Prot蛋白质数据库将药物靶点名称转换为相应的基因名称。检索Gene Cards、OMIM及Drug Bank三个疾病相关的数据库,获取宫颈癌相关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2.1.0在线分析平台绘制药物靶点-疾病靶点的韦恩图,得到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物种设置为“Homo sapiens”,置信度≥0.95,结果保存为TSV文件。利用DAVID6.8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3)生物信息学方法:选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宫颈癌相关的芯片表达数据GSE9750和GSE39001,利用GEO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GEO2R获取宫颈癌相关的差异基因,并将差异基因与药物-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两者映射后的交集基因。然后利用TCGA数据库GEPIA在线工具对上述所得的交集基因在CESC数据集中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与宫颈癌预后相关枢纽基因及确定枢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利用分子对接件Auto Dock 4.2.6对筛选得到的核心化合物与预后相关枢纽基因进行模拟验证,并将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依据。结果:1)八珍汤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经统计,最终共纳入文献1233篇,其中中文文献1168篇,英文文献65篇。纳入的中文研究由31个省市共同参与完成,英文研究由8个国家共同参与完成。排名前21位的中文期刊均非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整体不高。相对于研究机构而言,各省市的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研究的主力军,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开展研究的核心机构。相对于八珍汤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而言,主要体现在其临床应用和基础实验研究两方面。目前八珍汤已被应用于宫颈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及证属气血亏虚的病症的治疗当中。2)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筛选得到八珍汤药物活性化合物共161种,白芍13种,白术7种,当归2种,川芎7种,茯苓15种,甘草93种,人参22种,熟地2种。获得疾病相关靶点共7081个,药物-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共172个,其中STAT3、JUN、TP53、TNF、MAPK1、AKT1、MAPK3、RELA、FOS、MAPK14等为核心靶点,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人参皂苷Rh2、儿茶素、甘草查尔酮A等为核心化合物。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019个生物过程(BP)条目、103个细胞组分(CC)条目和242个分子功能(MF)条目。主要参与对有机物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代谢过程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其细胞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外区域、胞质、核质等方面。其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酶结合、信号转导活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后共得到112条信号通路,主要为癌症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对宫颈癌GSE9750和GSE39001芯片表达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到宫颈癌差异基因共141个,并将得到的差异基因与药物-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映射,映射后共得到7个交集基因。通过TCGA在线工具GEPIA分析发现,筛选得到的枢纽基因CXCL8、MMP1、SPP1和TOP2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着高于宫颈正常组织,并与宫颈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cal,OS)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P<0.05)。其中,枢纽基因CXCL8、MMP1和SPP1为低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其高表达的患者(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TOP2A枢纽基因为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低表达的患者(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XCL8、MMP1、SPP1及TOP2A预后相关枢纽基因与核心化合物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人参皂苷Rh2、儿茶素、甘草查尔酮A等核心化合物均具有较稳定的结合活性。槲皮素通过与以上靶点结合,可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结论:1)近年来,有关八珍汤方面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且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八珍汤治疗肿瘤(例如宫颈癌、胃癌、乳腺癌等)的临床应用及基础实验研究两方面。八珍汤发文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以中文研究为主,英文研究相对偏少。2)通过对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八珍汤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柚皮素、人参皂苷Rh2、儿茶素、甘草查尔酮A等161种活性化合物作用于172个潜在靶点,其中STAT3、JUN、TP53、TNF、MAPK1、AKT1、MAPK3、RELA、FOS、MAPK14等为核心靶点,参与癌症信号通路、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蛋白聚糖、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感染、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丙型肝炎、甲型流感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因此,八珍汤主要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方式治疗宫颈癌。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后得到CXCL8、MMP1、SPP1、TOP2A是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的枢纽基因,槲皮素通过与以上枢纽基因结合,可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李亚[5](2020)在《新加良附方调控miR-34a/SIRT1/p53及Caspase凋亡通路抑制胃癌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胃癌大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胃癌综合治疗的独特模式。临床实践证实采用新加良附方(高良姜、香附、穿山龙)联合化疗针对进展期胃癌较单纯化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缓解率和更优的生活质量。机制研究发现新加良附方抗胃癌作用与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但其上游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基于前期基础,本研究拟从microRNA角度,深入探讨新加良附方及穿山龙主要成分薯蓣皂苷元对miR-34a/SIRT1/p53通路及miR-34a凋亡相关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和对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明确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的作用机制,为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提供基础研究依据。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明确新加良附方及成分薯蓣皂苷元对人胃癌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基于miR-34a/SIRT1/p53及Caspase凋亡通路,明确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抗胃癌作用机制。方法1.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细胞功能作用及机制研究①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抑制人胃癌细胞功能实验:CCK-8实验检测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对胃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作用,划痕实验检测新加良附方抑制胃癌细胞迁移作用;②新加良附方、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作用:qPCR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及胃癌细胞miR-34a表达,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mi R-34a的胃癌HGC-27细胞,CCK-8方法检测过表达miR-34a胃癌HGC-27细胞增殖功能,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mi R-34a胃癌细胞迁移能力,并通过qPCR方法检测新加良附方、薯蓣皂苷元对miR-34a基因水平影响;③新加良附方、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qPCR方法检测过表达miR-34a后HGC-27细胞miR-34a/SIRTl/p53通路及miR-34a靶基因表达水平,qPCR方法检测新加良附方、薯蓣皂苷元对miR-34a/SIRT1/p53通路、miR-34a靶基因及Caspase凋亡通路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新加良附方、薯蓣皂苷元对Caspase凋亡通路作用。2.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BSP方法检测胃癌细胞miR-34a甲基化水平,并构建HGC-27胃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新加良附方中剂量组、新加良附方高剂量组、薯蓣皂苷元组、5-Aza-CdR组、中剂量联合组及高剂量联合组,药物干预18天,观察裸鼠一般状态;测量移植瘤长短径,计算瘤体积和抑瘤率,观察裸鼠生存期;qPCR方法检测miR-34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34a/SIRT1/p53相关蛋白表达及Caspase凋亡通路情况。结果1.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细胞功能作用及机制研究新加良附方抑制人胃癌细胞功能实验:新加良附方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GC-27、MGC80-3及AGS细胞增殖;新加良附方提高G1期HGC-27细胞,降低G2期细胞;新加良附方可诱导HGC-27及MGC80-3细胞凋亡,其中诱导HGC-27细胞凋亡作用显着;与对照组比较,新加良附方组除24h 4mg/mL浓度外,其余各组均可抑制胃癌HGC-27细胞迁移功能,作用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新加良附方可显着抑制MGC80-3细胞迁移功能,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浓度新加良附方24h及48h均可抑制AGS细胞迁移;薯蓣皂苷元抑制人胃癌细胞功能实验:薯蓣皂苷元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胃癌HGC-27、MGC80-3及AGS细胞增殖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薯蓣皂苷元干预后胃癌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薯蓣皂苷元可诱导HGC-27及MGC80-3细胞凋亡,其中诱导HGC-27细胞凋亡作用显着;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作用:HGC-27、MGC80-3及AGS细胞中miR-34a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细胞GES-1,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过表达miR-34a后,HGC-27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显着抑制,并可显着抑制其迁移能力;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干预后,HGC-27及AGS细胞miR-34a表达水平升高,p<0.01;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过表达miR-34a显着上调p53并下调SIRT1表达水平,可提高Bax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降低Bcl-2及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干预可提高p53表达,降低SIRT1表达水平,并可上调Bax及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Bcl-2及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VAD-FMK可降低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诱导的HGC-27细胞凋亡;新加良附方作用后可降低Caspase-9、Caspase-3前体水平,升高活化Caspase-3的表达水平;2.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胃癌细胞HGC-27在miR-34a各位点甲基化水平均较高,选取HGC-27细胞构建胃癌荷瘤小鼠模型,药物干预后观察到新加良附方中剂量组、新加良附方高剂量组、薯蓣皂苷元组及中剂量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裸鼠状态较好,反应灵敏,活动及饮食、饮水量正常,5-Aza-CdR组裸鼠一般状态较差。5-Aza-CdR组裸鼠体重于实验给药第8天后逐渐下降,第11天其体重低于新加良附方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5天,其体重低于模型组、新加良附方高剂量组、薯蓣皂苷元组及高剂量联合组,p<0.05,第18天,其体重低于其余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Aza-CdR组抑瘤率为32.08%,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联合组抑瘤率为35.00%,高剂量联合组抑瘤率为37.18%,与模型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6.33±10.50天,新加良附方中剂量组、新加良附方高剂量组、薯蓣皂苷元组、中剂量联合组及高剂量联合组裸鼠均未出现死亡现象,平均生存时间为57.00±0.00天,具有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的趋势,5-Aza-CdR组裸鼠平均生存时间为40.33±7.37天,生存时间较模型组短。除新加良附方中剂量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均可提高胃癌miR-34a表达,以联合组作用最为显着;新加良附方中剂量、高剂量、薯蓣皂苷元及高剂量联合组均可显着增加p53蛋白的表达,且药物干预各组均可显着抑制SIRT1 蛋白的表达,可降低 Bcl-2、Survivin 表达,并提高 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及 Caspase-3 底物 Cleaved PARP 蛋白的表达。结论1.miR-34a表达水平异常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2.新加良附方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调节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其成分薯蓣皂苷元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4a/SIRT1/p53通路、miR-34a凋亡相关靶基因及激活Caspase凋亡通路相关;3.新加良附方联合5-Aza-CdR可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并可改善裸鼠一般状态,有维持体重、延长其生存时间的趋势,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4a/SIRT1/p53通路、miR-34a凋亡相关靶蛋白及Caspase凋亡信号通路相关。
林宇[6](2020)在《安罗替尼联合高氧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安罗替尼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的乏氧微环境,再结合Carbogen气体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再联合同时结合现代放疗技术,研究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作用于裸鼠成瘤模型后,利用小动物PET-CT的乏氧探针进行检测其肿瘤区域氧合状态的变化,并联合放射治疗作用于裸鼠成瘤模型,然后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乏氧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在细胞水平通过低氧和常氧联合安罗替尼和放射治疗作用后检测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和凋亡水平的变化;在临床试验中,安罗替尼和Carbogen共同作用联合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评价疗效,最终明确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是否能够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进而提高放疗敏感性。研究结论: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并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引起HIF-1表达下降,并导致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降和Caspase3表达升高,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提升放疗敏感性;三者联合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敏感性,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上患者可以耐受,可以安全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第一部分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吸入对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放射治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联合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成瘤模型中的协同作用。研究方法利用A549细胞株构建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成瘤模型,联合安罗替尼和Carbogen作用后,通过微型PET检测裸鼠模型肿瘤组织的乏氧改善情况,并对肿瘤组织中乏氧区域进行免疫荧光和放射自显影检测,明确乏氧标记物哌莫硝唑和GULT-1的表达变化,同时在裸鼠成瘤模型安罗替尼和Carbogen联合放疗作用后,制备肺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HIF-1a、Ki-67、凋亡因子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本研究成功构建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成瘤模型,经18F-FDG微型PET检查,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作用组中裸鼠肺癌组织中对于18F-FDG的摄取显着低于空气吸入组(P=0.02),单纯Carbogen吸入组中裸鼠肺癌组织对18F-FDG的摄取也显着低于空气吸入组(P=0.03),而在裸鼠正常组织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18F-FDG的摄取几乎没有影响;2.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单纯空气吸入后,裸鼠肺癌肿瘤组织区域内乏氧探针哌莫硝唑和GULT-1表达升高,组织乏氧区域显示清晰,而在实验组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吸入组和单纯Carbogen吸入组中,乏氧区域内则出现哌莫硝唑表达下降和GLUT-1表达升高,说明之前的乏氧区域在联合作用和单纯Carbogen作用后,均已经处于氧合状态;3.在放射自显影研究中,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吸入后,裸鼠成瘤模型肿瘤组织中检测18F-FDG的摄取,其摄取量(4.19±1.32%)显着低于空气吸入组的摄取量(9.67±4.35,n=5 mice,P<0.01)。并且,在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组中,肿瘤组织GLUT-1表达高的区域中哌莫硝唑表达降低;4.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则显示,在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协同放射治疗组中HIF-1a、Ki-67和Bcl-2的表达水平比单纯放疗组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研究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成瘤模型中,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作用后能够提升肿瘤乏氧区域氧合状态,可以改善乏氧微环境。2.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成瘤模型中,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并给与放射治疗后,肿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下降,Ki-67表达下降,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降和Caspase3表达升高,肿瘤的增殖水平明显减低,放射敏感性得到提升。第二部分安罗替尼结合高氧联合放射治疗对A549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为了明确安罗替尼改善乏氧微环境后,不同氧浓度条件培养下的A549细胞株射线敏感性改变的机制。研究方法在A549细胞株低氧培养联合放疗和常氧培养联合放疗,并同时加入安罗替尼作用后,通过MTS和划痕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a、Ki-67、凋亡因子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MTS检测结果显示,在常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的细胞增殖水平最低,而在单纯低氧组的细胞增殖水平最高(P=0.01);2.在划痕实验中,结果发现与常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相比较,对照组低氧24h的细胞划痕生长速度最快,而常氧24h+放疗4Gy细胞划痕生长速度也快于常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3.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细胞的凋亡水平相比较,常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的晚期凋亡率显着增高(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常氧24h+放疗4Gy+安罗替尼组中Caspase3表达降升高,HIF-1a、Ki-67和Bcl-2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研究结论安罗替尼和高氧联合使A549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提高机制之一,可能是二者相互作用改善肿瘤微环境后,使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HIF-1表达下降,并导致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降和Caspase3表达升高,导致增殖能力下降。第三部分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联合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研究目的本临床研究,拟观察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是否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控率和近期疗效。研究方法50例病理确诊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联合放疗)和对照组(Carbogen联合放疗)。两组患者均接收处方剂量:60-66Gy/30-33次,相同标准的三维适形放疗,并且自放射治疗计划开始实施起,每次放射治疗前5min开始给予Carbogen气体吸入,至放射治疗结束停止,吸入时间为15±6min,设置气体流量10L/mi。安罗替尼用法:实验组患者按照推荐剂量12mg/次,每日1次,早餐前口服,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研究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全部完成预定治疗及随访。在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CR分别是52%和24%,60%和32%(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48%,84%和56%(p<0.05)。本研究得出Carbogen联合放疗PR增敏比为1.35,CR增敏比1.2。实验组在30-40Gy之间,两组的消退率相差不大,但50-60Gy时,二者的消退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的局控率更好。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未见明显的肝、肾和神经毒性反应,心脏毒性未观察到Ⅲ级及以上反应,临床未观察到Ⅳ级不良放疗反应。血压升高在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经加强降压治疗,继续完成放疗;手足综合征在对照组未出现。胃肠道反应两组相似。研究结论1.安罗替尼和Carbogen联合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局控率、PR率和CR率,提示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敏感性。2.安罗替尼结合Carbogen联合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安罗替尼自身副作用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经过积极处理可以耐受,但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
史浩[7](2020)在《基于盐藻外泌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对食管癌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六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占世界发病总数的一半。近年来针对食管癌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等综合治疗,但食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仍然低下。食管癌的这种不良预后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以及这些非特异性疗法的毒副作用等密切相关,患者几乎术后都因残余肿瘤细胞复发或转移而死亡。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食管癌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MiRNA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MiRNA通过调节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扮演着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近年来,人们通过上调或者下调肿瘤中异常表达的mi RNA,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mi R-375在食管癌中显着下调,通过恢复mi R-375的表达能显着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这表明mi R-375有望成为mi RNA基因治疗的候选分子,但是mi RNA本身易降解且带负电,在体内复杂的环境中很难到达肿瘤部位被肿瘤细胞吸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靶向递送系统将有治疗功能的基因/药物递送到靶细胞。作为天然的纳米载体,外泌体在药物递送方面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获得大量、均一、稳定、多组分可控的外泌体是限制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本课题创新性的利用天然单细胞藻类-杜氏盐藻进行外泌体的规模化制备,借助外泌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天然优势,利用食管癌细胞对RGD多肽高亲和力的特性,构建高表达靶向食管癌细胞的外泌体,然后装载治疗性mi R-375和DOX,以实现靶向食管癌的药物共递送和联合治疗。通过进一步研究盐藻外泌体的偶联、RGD多肽的修饰及mi R-375/DOX的装载/释放,揭示其与食管癌细胞识别、相互作用及胞内输运的一般规律,解决其体外靶向性的问题;进一步在小鼠食管癌模型上考察盐藻外泌体靶向共递送能力和抑瘤机理。结果如下:透射电镜及纳米粒度仪表征显示,经超速离心提取的盐藻外泌体粒径主要分布在122±5 nm范围,形貌为外泌体典型“圆碟”形态;Zeta电位显示其表面电荷为-1.51±0.23 m V,进一步利用荧光共定位技术证实了RGD多肽与盐藻外泌体的成功偶联。接着使用电穿孔的方法将mi R-375质粒和化疗药物DOX加载到盐藻外泌体上;在电压300 V,电容为250μF时,质粒和DOX的加载率均为最佳:其中mi R-375质粒加载率为2.11±0.17%,DOX加载率为2.24±0.08%。并再次使用电镜与纳米粒度仪对加载后的工程化盐藻外泌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肽与质粒的成功加载略微增加了盐藻外泌体的尺寸,但是并没有破坏盐藻外泌体的形态。在细胞层面,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DIO荧光染料标记的修饰了RGD多肽的盐藻外泌体在食管癌细胞中富集,说明了成功修饰多肽的盐藻外泌体更容易被食管癌KYSE-150细胞摄取;MTT结果表明:工程化盐藻外泌体(RDExo/mi R-375/DOX)对食管癌KYSE-150细胞增殖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工程化外泌体递送系统显着抑制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进一步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在R-DExo/mi R-375/DOX作用后,KYSE-150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导致G2期减少进而抑制细胞周期正常进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也说明工程化盐藻外泌体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凋亡;最后,使用Western Blot对细胞周期蛋白E2(CCNE2)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R-DExo/mi R-375/DOX实验组的CCNE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接下来,我们建立了异位食管癌肿瘤动物模型来进一步研究工程化外泌体在体内的肿瘤靶向性和抑瘤效果,结果表明:RGD修饰的外泌体能有效地在肿瘤部位富集,说明工程化盐藻外泌体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肿瘤生长曲线、肿瘤重量及小鼠的生存曲线监测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R-DExo/mi R-375/DOX对肿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小鼠多种器官的病理学分析表明该递送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通过化学偶联技术构建了基于盐藻外泌体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并在细胞和动物层面证明了该递送系统具有肿瘤特异靶向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mi R-375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而实现与DOX协同增效的抑瘤效果。外泌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递送工具,和其他已知的药物递送系统相比,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排斥等优点。但是如何制备均一、稳定、组份可控且低生产成本的外泌体是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该研究为mi RNA药物递送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通过工程化改造外泌体,可使其进行更有效更特异的靶向治疗。
连一新[8](2020)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模式、预后及放疗副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肺癌脑转移局部治疗模式的现状调查和预后分级评估模型的建立目的:了解肺癌脑转移患者局部治疗模式的现状,分析其与标准化治疗方案间存在的差异及原因;通过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构建新的预后分级评估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1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分析5年间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局部治疗模式,比较不同年份、不同颅内病灶个数患者的局部治疗方案;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新的预后分级评估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价。结果:(1)2014-2018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颅脑放射治疗包括全脑放疗(WBRT)、WBRT+局部放疗、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波动于56%-100%,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进行WBRT+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下降明显;选择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2)2014-2018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肺癌脑转移不同颅内转移灶个数的患者在颅脑局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P=0.007)。颅内转移灶个数>3个的患者半数以上(51.2%)接受了 WBRT,颅内转移灶个数≤3个的患者约1/3(34.9%)接受了 WBRT、约1/3(31.8%)接受了 WBRT+局部放疗。(3)2014-2018年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肺癌脑转移颅内转移灶个数≤3个的患者进行颅脑放射治疗的比例波动于60%-100%,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选择WBRT的患者比例约为40%,呈轻度下降趋势;选择WBRT+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下降趋势明显;选择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最低但呈上升趋势。5年间选择分子靶向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比例基本平稳。(4)2014-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颅内转移灶个数>3个的患者进行颅脑放射治疗的比例波动于50%-100%,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选择WBRT的患者比例约为50%,呈轻度下降趋势;选择WBRT+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下降趋势明显;选择局部放疗的患者比例5年间均为最低,不足5%。5年间选择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比例上升趋势明显。(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39)、年龄(P=0.002)、病理类型(P=0.005)、脑转移时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P<0.001)、出现脑转移时间(P=0.004)、颅脑放射治疗(P=0.007)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获益(P<0.001)与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PS、分子靶向治疗获益、出现脑转移时间以及颅脑放射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7)以KPS、分子靶向治疗获益、出现脑转移的时间、颅脑放射治疗4个因素建立的新的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分级模型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皆大于递归分割分析分级(RPA)、预后评估分级系统(GPA)以及肺癌脑转移预后模型(Lung-molGPA)三种预后分级指数,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且约登指数最高,提示新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结论:(1)2014-2018年期间,我院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颅脑局部治疗方案总体上基本遵从各种规范和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2)2014-2018年期间,我院肺癌脑转移进行颅脑放射治疗的患者比例逐步下降,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比例逐步上升。(3)2014-2018年期间,颅脑放射治疗尤其是WBRT仍然是我院肺癌脑转移患者局部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式。(4)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时KPS评分、出现脑转移时间、颅脑放射治疗状况以及分子靶向治疗获益情况是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KPS评分≥70分、同时性脑转移、完成颅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获益提示预后较好。(5)新预后分级模型适用于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且其效能可能优于RPA、GPA 以及 Lung-molGPA。第二部分 肺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影响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231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根据肺腺癌确诊与脑转移发现时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同时性脑转移组(肺腺癌确诊同时发现存在脑转移)与异时性脑转移组(脑转移发现时间晚于肺腺癌确诊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31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脑转移患者106例(45.9%),异时性脑转移患者125例(54.1%)。(2)总体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脑转移确诊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7%、40.7%、14.0%。同时性脑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脑转移确诊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5.0%、50.0%、22.1%。异时性脑转移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脑转移确诊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2.4%、32.9%、8.5%。(3)总体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P=0.012)、脑转移发生时KPS≥70分(P=0.001)、出现脑转移时间(P=0.009)、RPA(P<0.001)、GPA(P=0.014)以及治疗方式(P<0.001)与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PS、出现脑转移时间、颅脑放疗方式以及治疗方式是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4)同时性脑转移患者中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神经系统临床症状、RPA以及治疗方式是肺腺癌同时性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5)异时性脑转移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KPS(P<0.001)、EGFR敏感基因(P=0.039)、颅内转移灶个数(P=0.029)、神经系统临床症状(P=0.017)、RPA(P<0.001)、GPA(P=0.009)以及治疗方式(P<0.001)与肺腺癌异时性脑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KPS以及颅内转移灶个数是肺腺癌异时性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1)脑转移时KPS、颅脑放疗方式、出现脑转移时间以及治疗方式是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性脑转移、KPS≥70分、分子靶向治疗联合颅脑放疗、WBRT+局部放疗的患者预后较好。(2)RPA、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是同时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低RPA分级、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分子靶向治疗联合颅脑放疗的患者预后较好。(3)治疗方式、KPS以及颅内转移灶个数是异时性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子靶向治疗联合颅脑放疗、KPS≥70分、颅内转移灶3个以下的患者预后较好。第三部分 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WBRT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2例肺癌脑转移(BM)组患者以及同期收治的41例肺癌无脑转移(NBM)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CS-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用CT和(或)MRI测定患者颅内病灶特征。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病灶特征与认知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比较肺癌脑转移患者WBRT前后认知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1)经MoCA评估:BM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93例(91.2%),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MCI)共70例(68.6%),痴呆者共23例(22.6%);NBM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31例(75.6%)。经MMSE评估:BM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48例(47.1%),其中MCI者21例(20.6%),痴呆者27例(26.5%),NBM组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11例(26.8%)。经两种量表的评估,BM组存在认识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均高于NB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组患者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低于NMB组,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均 P<0.05)。(2)性别能够影响肺癌脑转移患者WBRT前的认知功能水平(MoCA及MMSE评分)(均P<0.05),年龄、诊断脑转移癌前化疗次数、原发肿瘤确诊到出现脑转移的时间间隔对肺癌脑转移患者WBRT前的认知功能水平(正常、MCI、痴呆)无影响(均P>0.05);肺癌病理分型对MoCA评估的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有影响(P=0.010),但对MMSE评估的认知功能水平无影响(P=0.123)。(3)脑转移灶体积、总水肿带体积、累及脑叶个数与WBRT前肺癌脑转移患者总体认知功能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但脑转移灶累及大脑半球范围及脑转移灶个数与WBRT前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分级(认知功能正常为1级、MCI为2级、痴呆为3级)呈正相关(均P<0.05),与MoCA、MMSE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4)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MoCA及MMSE评分)在脑转移灶累及不同大脑半球范围的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转移灶累及双侧半球的患者发生痴呆的比例明显升高。(5)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MoCA及MMSE评分)在脑转移灶累及不同脑叶数目的组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均P<0.05)。(6)肺癌脑转移3个以上脑转移灶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较3个以下(MoCA及MMSE评分)的显着下降(均P<0.05)。(7)WBRT后肺癌脑转移患者经MoCA评估的认知功能水平较WBRT前改善(P=0.003);而经MMSE评估的认知功能水平在WBRT前后未见明显改变(P=0.370)。肺癌脑转移患者WBRT后3月、6月及以上,经MoCA量表评估的认知功能水平较前有所改善(均P<0.05);但经MMSE量表评估,虽然WBRT后3月、6月及以上发生痴呆的患者比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8)肺癌脑转移患者WBRT前组与WBRT后组的MoCA和MMSE的评分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MoCA:18.9±5.8 分 vs.21.4±7.8 分,P=0.028;MMSE:23.7±5.2 分vs.25.9±8.1分,P=0.040),但WBRT后3个月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较WBRT前均无明显变化(MoCA:18.9±5.8 分 vs.20.2±5.6 分,P=0.263;MMSE:23.7±5.2 分 vs.23.8±5.2分,P=0.938),WBRT后6个月评分较WBRT前明显改善(MoCA:18.9±5.8分vs.22.3±9.3 分,P=0.010;MMSE:23.7±5.2 分 vs.27.6±9.7 分,P=0.003)。(9)WBRT 前、后两组 ADCS-ADL 得分分别为 55.4±17.4 分 vs.60.8±14.2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1.在WBRT前,大部分肺癌脑转移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MCI为主。2.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性别、肺癌病理分型、颅内病灶累及大脑半球范围以及颅内病灶个数相关。3.肺癌脑转移患者总体认知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WBRT后6个月及以上可以得到改善。4.MoCA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较MMSE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马雨盈[9](2020)在《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的胶质瘤基因标志物识别算法》文中认为胶质瘤约占脑组织肿瘤的50%,其特征表现为高死亡率,然而胶质瘤基因标志物的识别仍然有待探索。肿瘤的引发因素包括多类,其中基因表达水平的扰动会直接影响机体功能。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以单细胞为分辨率反映基因表达,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潜在的分子变化如何改变细胞行为和疾病过程。转录调控关系的扰动也会影响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很多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的研究中没有考虑调控关系的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的优势,并合理融合转录调控关系,提出一个识别肿瘤基因标志物的算法框架。将该算法框架应用于胶质瘤,为胶质瘤分子机制、药物靶向治疗等提供帮助。算法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共识基因识别、特异调控网络构建、混合聚类识别细胞类型以及肿瘤标志基因识别。首先,考虑到肿瘤恶性细胞在不同样本之间的明显差异性,本文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细胞特异网络构建、Louvain聚类、差异基因识别等探索单个样本内恶性细胞的表达状态,然后根据各个样本之间差异基因的重叠度识别肿瘤共识基因。从基因和样本两个角度分析共识基因的趋同性,结果表明共识基因反映了不同样本间恶性细胞的共表达模式。然后,为全面分析肿瘤特性,本文将多样本合并分析并合理融合转录调控关系进行肿瘤细胞类型识别。首先根据转录因子与靶标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构建初始调控网络,然后根据共识基因、整个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和前反馈回路结构不断增加网络特异性构建特异调控网络。接着以该特异调控网络为基础,识别调控元模块并构建特异调控表达矩阵。最后在特异调控表达矩阵中使用一种混合聚类方法识别胶质瘤的细胞类型,并对细胞类型进行基因本体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富集分析表明细胞类型具有明显的功能性,并且细胞类型的标志基因可能与肿瘤有着密切关系。最后,本文将细胞类型的标志基因作为候选基因,提出基于肿瘤特征向量识别肿瘤标志基因方法。为分析肿瘤标志基因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OS和PFI两种生存数据,以肿瘤标志基因作为分类特征,使用7种二分类算法分别构建风险预后分类模型。14种风险预后分类模型均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效果,其中以随机森林构建的模型表现最优。同时本文还采用相关性度量、PubMed文献以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一步分析肿瘤标志基因,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胶质瘤关系密切。另外结果分析发现肿瘤标志基因中有4个基因(NDUFS5、NDUFA1、NDUFA13和NDUFB8)均属于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亚基基因家族,这表明该基因家族可能与胶质瘤的相关性较强。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框架的有效性,揭示了胶质瘤恶性细胞的6种细胞类型状态,预测了20个肿瘤标志基因,对胶质瘤的病理机制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鹏[10](2020)在《乳腺癌与中医体质及癌毒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不同体质类型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以及相关标志物之间关系,以及乳腺癌与癌毒关系。总结乳腺癌发病的常见体质以及癌毒分布,探索从基因-体质-疾病入手,在辨基因-辨体-辨病-辨癌毒相结合的基础上,应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乳腺癌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间就诊的400例乳腺癌患者,在患者自主或者调查者协助下填写调查表。统计调查数据,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研究病例中气郁质占比最多,为22.75%。从分子分型与体质的相关性来看,对于ER(+)(estrogen receptor,ER)患者来说,气郁质占比最大,但ER(+)与中医体质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PR(+)(progesteronere receptor,PR)与气郁质明显相关。HER-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不仅与气郁质明显相关,与阳虚质也有相关性。Ki-67表达与中医体质无相关性。中医体质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在LuminalA型患者中,气郁质比例最高,与其他各型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B型与痰湿质、湿热质具有显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HER-2阳性型患者中,阳虚质占比最大,统计分析时,提示阳虚质与HER-2阳性型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Basal-like型与体质不具有相关性(P=0.620)。研究病例中癌毒类型可分为五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瘀毒;具体分为单一癌毒类型以及复合癌毒类型,且复合癌毒占较大比例,以寒毒、痰毒、瘀毒及寒毒、瘀毒复合为主,且复合癌毒类型中均有瘀毒。结论:本研究表明体质与乳腺癌发病有一定规律。乳腺癌体质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癌毒分布有一定特点,这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均有一定意义。在临床中,提供一种从基因-体质-疾病入手,辨基因-辨体-辨病-辨癌毒相结合,应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乳腺癌的新思路。
二、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胰腺癌的概念与风险因素 |
1.1.2 胰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1.1.3 胰腺癌的分类与临床分期 |
1.1.4 胰腺癌的病理过程和症状 |
1.1.5 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
1.2 STAT3信号通路的概论 |
1.2.1 STAT3经典信号通路的表述 |
1.2.2 STAT3信号通路与肿瘤发展 |
1.2.3 STAT3信号通路与肿瘤治疗 |
1.3 STAT3 蛋白的简介 |
1.3.1 STAT3蛋白结构与功能概述 |
1.3.2 STAT3是抗胰腺癌潜在靶标 |
1.3.3 STAT3抗肿瘤抑制剂的简介 |
1.4 Trienomycin A的研究背景 |
1.4.1 Trienomycin A发现与富集 |
1.4.2 Trienomycin A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设计思路 |
1.5.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2 研究策略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靶向STAT3信号通路高通量筛选及先导化合物的获得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耗材 |
2.2.4 溶液配方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抗胰腺癌细胞增殖高通量筛选及结果 |
2.3.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高通量筛选及结果 |
2.3.3 TA与STAT3的分子对接 |
2.3.4 TA与STAT3相互作用验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Trienomycin 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耗材 |
3.2.4 溶液配方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STAT3蛋白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 |
3.3.2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
3.3.3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 |
3.3.4 TA显着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 |
3.3.5 TA阻滞胰腺癌细胞周期而不诱导细胞凋亡 |
3.3.6 TA抑制STAT3的磷酸化与核转移 |
3.3.7 TA抑制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 |
3.4 小结 |
第四章 Trienomycin A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耗材 |
4.2.4 溶液配方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A显着抑制体内胰腺癌的生长 |
4.3.2 TA抑制肿瘤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 |
4.3.3 TA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毒性 |
4.3.4 TA抑制体内STAT3的磷酸化 |
4.3.5 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mRNA表达 |
4.3.6 TA抑制体内STAT3下游基因的蛋白表达 |
4.4 小结 |
第五章 Trienomycin A抗胰腺癌分子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耗材 |
5.2.4 溶液配方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 |
5.3.2 TA抑制体外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 |
5.3.3 TA引起胰腺癌细胞的基因差异性表达 |
5.3.4 TA调控基因的GO功能分析 |
5.3.5 TA调控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5.3.6 T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与表格索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综述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蛋白质组学、线粒体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现状 |
1.1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点 |
1.1.1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 |
1.1.2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死亡率 |
1.1.3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的预后情况 |
1.1.4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
1.1.5 世界范围内的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的总结 |
1.2 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 |
1.2.1 数据来源 |
1.2.2 国内CRC的发病率 |
1.2.3 国内CRC的死亡率 |
1.2.4 年龄标准化率 |
1.2.5 关于CRC流行病学的思考 |
1.3 蛋白质组学 |
1.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
1.3.2 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 |
1.4 蛋白质组学在CRC中的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在CRC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1.4.2 CRC发生远处、局部转移时蛋白质组学的改变 |
1.4.3 蛋白质组学在CRC的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
1.5 蛋白质组学在CR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有关蛋白质组学的展望 |
1.7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
1.7.1 线粒体DNA概述 |
1.7.2 线粒体DNA的改变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
1.7.2.1 线粒体DNA突变 |
1.7.2.2 线粒体拷贝数 |
1.7.2.3 线粒体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 |
1.7.3 线粒体DNA与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1.7.4 针对线粒体DNA的总结与展望 |
1.8 总结 |
第2章 研究背景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主要实验试剂 |
3.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主要试剂配制 |
3.4 病人样本 |
3.5 蛋白质组学 |
3.5.1 蛋白质肽段的标记及质谱检测前预处理 |
3.5.1.1 缓冲液替换及蛋白质样本预处理 |
3.5.1.2 配置所需流动相 |
3.5.1.3 上机加样及测量 |
3.5.1.4 脱盐处理 |
3.5.2 质谱检测 |
3.6 细胞培养 |
3.7 Western-blot及RT-PCR实验 |
3.7.1 Western-blot |
3.7.2 RT-PCR |
3.8 流式细胞术 |
3.8.1 有丝分裂跟踪器绿色(MitoTracker Green) |
3.8.2 有丝分裂跟踪器深红色(MitoTracker Deep Red) |
3.8.3 FlowJo(TreeStar) |
3.9 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浓度检测 |
3.10 线粒体相关活性氧(ROS)测定 |
3.11 动物实验 |
3.11.1 shRNA |
3.11.2 HT29结肠癌细胞系实验 |
3.11.3 SW480结肠癌细胞系实验 |
3.11.4 免疫荧光实验 |
3.12 Meta分析与可视化 |
第4章 结果 |
4.1 蛋白质组学部分 |
4.1.1 人结直肠癌的蛋白质组学特征 |
4.1.2 大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变化 |
4.1.3 联合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证实结肠癌线粒体表达的改变 |
4.1.4 蛋白质组学数据中SSBP1相关肽段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
4.2 体外细胞水平实验 |
4.2.1 SSBP1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4.2.2 在结肠癌细胞中SSBP1 的表达下调诱导了线粒体的功能障碍 |
4.2.3 在HT29结肠癌细胞系中SSBP1 参与了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 |
4.2.4 SSBP1对大肠癌细胞系线粒体质量和细胞存活的影响 |
4.3 体内实验 |
4.3.1 HT29结肠癌细胞系于小鼠皮下种瘤,沉默组与非沉默组肿瘤生长对比 |
4.3.2 HT29结肠癌细胞系对顺铂敏感性分析 |
4.3.3 HT29结肠癌细胞系对5-Fu敏感性对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蛋白质组学 |
5.1.1 蛋白质组学发展史及现状 |
5.1.2 蛋白质组学的机遇和未来发展前景 |
5.2 线粒体概述 |
5.3 恶性肿瘤与线粒体 |
5.3.1 线粒体DNA突变 |
5.3.2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 |
5.3.3 线粒体酶缺陷或失活 |
5.3.4 癌基因/抑癌基因改变 |
5.4 线粒体基因组成员之一SSBP1 |
5.4.1 基因SSBP1概述 |
5.4.2 SSBP1与结肠癌的关系 |
5.4.3 SSBP1通过影响结肠癌细胞中的有氧酵解(HIF-1α、PDK1、HK2、PKM2),导致线粒体的功能异常(ATP、ROS),进而导致线粒体质量的改变,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增殖、凋亡)的变化 |
5.5 本实验中在肿瘤细胞中同时表达异常的其他基因 |
5.5.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
5.5.2 黏蛋白亚型2(mucoprotein 2,MUC2) |
5.5.3 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 |
5.5.4 热休克蛋白D1(Heat Shock Proteins D1,HSPD1) |
5.5.5 NOP2/Sun结构域家族成员 2(NSUN2) |
5.6 线粒体质量及活性相关因子 |
5.6.1 与生物发生相关因子 |
5.6.2 与融合相关因子——MFN1/2、OPA1 |
5.6.3 与分裂相关因子——Drp1/Fis1 |
5.7 关于结直肠癌信号通路的发现 |
5.8 对于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现状及中医药在胰腺癌诊疗中的进展 |
1.1 胰腺癌临床诊断现状 |
1.2 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进展 |
1.3 影像学用于胰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
1.4 中医药诊治胰腺癌研究进展 |
2 外泌体源性miRNA及影像组学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现状与研究 |
2.1 外泌体源性miRNA在胰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2 影像组学在胰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对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价值分析 |
1 前言 |
2 总体研究方案 |
3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筛查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样本入组 |
3.2 血清样本处理与准备 |
3.3 外泌体分离 |
3.4 外泌体的鉴定 |
3.5 外泌体Total RNA抽提 |
3.6 外泌体Total RNA质检 |
3.7 Small RNA文库构建 |
3.8 文库质检 |
3.9 上机测序 |
3.10 生物信息分析 |
4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验证材料与方法 |
4.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步骤 |
5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筛查结果 |
5.1 临床样本入组 |
5.2 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
5.3 外泌体Total RNA抽提与质检 |
5.4 Small RNA文库构建与质检 |
5.5 生物信息分析 |
6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验证结果 |
6.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6.2 目标miRNA的筛选 |
6.3 第一轮定量验证 |
6.4 第二轮定量验证 |
7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查与验证 |
7.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7.2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查 |
7.3 目标miRNA的筛选 |
7.4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验证 |
8 讨论 |
9 小结 |
第三部分 CT影像组学在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胰腺癌分期标准 |
2.2 临床样本入组 |
2.3 CT检查方法 |
2.4 图像分析 |
2.5 肿瘤图像分割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6 影像组学特征的筛选与模型建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CT图像分析结果 |
3.2 影像组学特征筛选 |
3.3 影像组学特征建模与验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与胰腺癌CT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2.2 CT检查方法 |
2.3 图像分析 |
2.4 统计学分析 |
3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4 胰腺癌血管侵犯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5 胰腺癌远处转移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6 讨论 |
7 小结 |
研究的创新、成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八珍汤治疗宫颈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
1.1.2 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 |
1.1.3 宫颈癌的病因 |
1.1.4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
1.1.5 中医药对宫颈癌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6 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
1.3.2 网络药理学方法 |
1.3.3 生物信息学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八珍汤治疗肿瘤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 资料来源 |
2.2.2 检索策略 |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4 文献筛选 |
2.2.5 数据提取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检索结果 |
2.3.2 时间分布情况 |
2.3.3 地区分布情况 |
2.3.4 期刊分布情况 |
2.3.5 作者合作分析 |
2.3.6 机构分布情况 |
2.3.7 关键词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网络药理学分析八珍汤治疗宫颈癌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资料和方法 |
3.2.1 流程图 |
3.2.2 查找与筛选八珍汤组方的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 |
3.2.3 预测与筛选疾病的作用靶点 |
3.2.4 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图 |
3.2.5 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 |
3.2.6 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 |
3.2.7 构建“核心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 |
3.2.8 GEO基因芯片差异基因验证 |
3.2.9 筛选预后相关基因及确定基因表达量 |
3.2.10 分子对接 |
3.3 结果 |
3.3.1 药物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的筛选 |
3.3.2 宫颈癌相关靶点的筛选 |
3.3.3 “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构建 |
3.3.4 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获取核心靶点 |
3.3.5 GO功能富集分析 |
3.3.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3.7 “核心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分析 |
3.3.8 宫颈癌GEO芯片差异基因验证 |
3.3.9 预后相关基因及表达量的确定 |
3.3.10 分子对接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表1 缩略语表 |
附录 表2 Pub Med和 CNKI数据库检索策略 |
附录 表3 八珍汤组方活性化合物及药动学参数 |
附录 表4 197 个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加良附方调控miR-34a/SIRT1/p53及Caspase凋亡通路抑制胃癌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抗胃癌基础研究现状与进展 |
1 中药有效成分基础研究 |
2 单味中药基础研究 |
3 复方基础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癌相关miRNA研究现状与展望 |
1 mi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2 miRNA在胃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细胞功能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一) 新加良附方抑制人胃癌细胞功能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二) 薯蓣皂苷元抑制人胃癌细胞功能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三) 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作用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四) 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调控miR-34a抗胃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新加良附方及薯蓣皂苷元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安罗替尼联合高氧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实验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安罗替尼和Carbogen联和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References |
第二部分 安罗替尼和高氧联合放射治疗对A549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References |
第三部分 安罗替尼联合Carbogen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临床资料与设备材料 |
三、临床研究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References |
总结和展望 |
一、主要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四、展望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乏氧微环境与放疗敏感性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编专着等情况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7)基于盐藻外泌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对食管癌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食管癌治疗概况 |
1.2 MicroRNA与食管癌 |
1.3 基因递送载体 |
1.3.1 脂质体 |
1.3.2 阳离子聚合物 |
1.3.3 无机纳米颗粒 |
1.4 天然纳米载体-外泌体 |
1.4.1 外泌体简介 |
1.4.2 外泌体的形成机制 |
1.4.3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
1.4.4 外泌体药物载体 |
1.5 盐藻外泌体的优势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课题的提出和实验设计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基于盐藻外泌体的靶向递送系统的设计 |
第2章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仪器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加载前后盐藻外泌体的表征 |
2.3.2 荧光共定位评估偶联效果 |
2.3.3 不同电穿孔条件下药物的加载效率 |
2.3.4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的生物相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对食管癌细胞影响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食管癌细胞对工程化盐藻外泌体的摄取 |
3.3.2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影响 |
3.3.3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对细胞周期和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化盐藻外泌体对食管癌动物模型影响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分析 |
4.3.1 体内靶向性与抗肿瘤效果 |
4.3.2 体内生物相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模式、预后及放疗副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肺癌脑转移局部治疗模式的现状调查和预后分级评估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肺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探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不足与展望 |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公开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的胶质瘤基因标志物识别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图论 |
2.2 复杂网络 |
2.3 分类算法 |
2.3.1 朴素贝叶斯算法 |
2.3.2 逻辑回归算法 |
2.3.3 K近邻算法 |
2.3.4 支持向量机算法 |
2.3.5 决策树算法 |
2.3.6 AdaBoost算法 |
2.3.7 随机森林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的基因标志物识别算法 |
3.1 算法框架概述 |
3.2 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预处理 |
3.3 肿瘤共识基因识别 |
3.3.1 PCA分析 |
3.3.2 单样本细胞群初划分 |
3.3.3 共识基因识别 |
3.4 肿瘤细胞类型识别 |
3.4.1 特异调控网络构建 |
3.4.2 特异调控表达矩阵构建 |
3.4.3 混合聚类识别细胞类型 |
3.5 肿瘤标志基因识别 |
3.5.1 基于肿瘤特征向量的肿瘤标志基因识别方法 |
3.5.2 基于风险预后分类结果的验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数据 |
4.1.1 胶质瘤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 |
4.1.2 初始调控关系 |
4.1.3 已知的胶质瘤相关基因 |
4.1.4 常规测序基因表达数据 |
4.2 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预处理结果分析 |
4.2.1 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的样本间差异性分析 |
4.2.2 单样本单细胞基因表达数据预处理结果 |
4.3 肿瘤共识基因结果分析 |
4.3.1 识别过程分析 |
4.3.2 趋同性分析 |
4.4 特异调控网络结果分析 |
4.4.1 调控网络数据分布 |
4.4.2 特异调控网络分析 |
4.5 细胞类型识别结果分析 |
4.6 肿瘤标志基因识别结果分析 |
4.6.1 风险预后分类结果分析 |
4.6.2 识别结果的具体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乳腺癌与中医体质及癌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
1.1 乳腺癌病名源流 |
1.2 乳腺癌病因病机探讨 |
1.3 乳腺癌证治认识 |
1.4 癌毒病机理论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4.1 癌毒病机理论 |
1.4.1.1 癌毒的概念 |
1.4.1.2 癌毒致病特性 |
1.4.1.3 癌毒病性特点 |
1.4.1.4 癌毒致病病机特点 |
1.4.1.5 癌毒治疗原则及方法 |
1.4.2 癌毒病机理论与乳腺癌防治 |
2. 中医体质学概述 |
2.1 中医体质学概念简述 |
2.2 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基础 |
2.3 体质的分类 |
2.4 体质与基因 |
2.5 体质与乳腺癌的关系 |
2.5.1 体质与乳腺癌发病关系 |
2.5.2 体质与乳腺癌诊疗关系 |
2.5.3 体质与乳腺癌预防关系 |
3. 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进展 |
3.1 肿瘤分子分型概述 |
3.2 乳腺癌分子分型概述 |
3.3 乳腺癌分子分型分述 |
3.4 乳腺癌分子分型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子分型标准 |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体质类型判定标准 |
1.7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年龄分析 |
2.2 体质分析 |
2.3 分子标志物与体质相关性分析 |
2.4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体质相关性分析 |
2.5 乳腺癌癌毒类型分布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烯霉素A抗胰腺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D]. 何秋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在结直肠癌中SSBP1基因的表达上调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能力的研究[D]. 杨永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3]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 任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八珍汤治疗宫颈癌作用机制研究[D]. 顾庆虹. 兰州大学, 2021(09)
- [5]新加良附方调控miR-34a/SIRT1/p53及Caspase凋亡通路抑制胃癌的机制研究[D]. 李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安罗替尼联合高氧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研究[D]. 林宇. 苏州大学, 2020(06)
- [7]基于盐藻外泌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对食管癌的作用研究[D]. 史浩.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8]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模式、预后及放疗副作用的临床研究[D]. 连一新. 苏州大学, 2020(06)
- [9]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的胶质瘤基因标志物识别算法[D]. 马雨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乳腺癌与中医体质及癌毒关系研究[D]. 张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