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江[1](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稀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作为建筑业最核心的材料,整个生产生命周期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降低混凝土生产用水量不仅对建设绿色建筑极为重要,也有助于维持建筑活动的可持续性。水足迹理论及其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对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探索评估,为区域发展和建筑业节水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直接水和投入要素虚拟水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实证方法对2018年中国西北地区4705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样本量为355的分层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Tableau Desktop 2020软件对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进行核算和可视化分析,对混凝土生产原材料、能源、运输和工人餐饮食物等影响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影响模型水足迹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模型水分胁迫指数评估了混凝土生产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最后针对性的提出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用水量的有效建议。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地区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单位水足迹为2159 L/m3,与伊朗等国外相关研究基本相当,略微偏低。主要原因为我国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水平相对成熟,直接用水量稳定;(2)骨料和水泥是混凝土生产虚拟水足迹的主要来源,降低水足迹应该考虑提高生产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骨料的回收再利用;水泥要考虑减少用来洗涤原材料和冲洗设备的用水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回收再利用率;(3)人员餐饮和能源水足迹是影响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敏感因素之一,混凝土生产人员餐饮水足迹以0.352的敏感性高居影响因子首位。降低人员餐饮水足迹应主要通过技术投入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人员通勤率来实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用天然气替代焦煤也可以大幅降低能源带来的虚拟水足迹;(4)中国西北地区的水分胁迫指数属于重度压力状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而混凝土及水泥工业的发展加剧了这一情况。因此,可采取建立准入许可制度和公共建筑绿色采购的措施,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入行准则,通过公共项目引导民间工程采购再生混凝土,推动骨料再回收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来达到降低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减轻水分胁迫指数的目的。或者,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水泥行业不必要的落后产能,也是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司道光[2](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周晓哲[3](2020)在《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以说在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后工业化时期里,主流的建筑思想发展一直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中曲折前进。但随着社会变迁,多元价值观共生的时代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竞争的行列,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寻觅对话与合作,并在与西方主流文化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并取得共生,共同建立新的全球秩序。异质共生思想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并不断向各个领域渗透。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大量的城市空间和老旧建筑需要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广泛存在的旧建筑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实践自己理念的土壤。异质共生思想对处理当代中国建筑呈现的混乱的场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将异质共生思想与旧建筑改造相结合是丰富创作理念的途径之一。异质共生思想既不是扬弃二元论的辩证统一,也不是寻求超越二元论的同一原理。异质共生本质上是流动的多样性的原理,不断的否定和吸收异质的非主流文化,对主流的思想和制度并非一味的否定,而是批判的同时有所借鉴。本文通过递进式的分析来探讨旧建筑与异质要素的共生关系。首先,在物理空间层面探讨异质要素构图的形式美;其次,在物质自身属性层面分析异质要素的作用;最后,在差异生成意义的层面来发现异质要素加入后场所的氛围变化。这种从单一结构向深层结构的推进,也符合从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转变。由于建筑的边界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建筑师也必须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理论储备。旧建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也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中求同存异,异质共生思想表达的是文化不存在高低之分,要以创新求竞争,以竞争求共生。
赵筠,路新瀛[4](2019)在《构建科学智能混凝土配制新技术体系的设想和建议(一)》文中研究说明现在的混凝土配制技术明显落后于时代科技进步的步伐,传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方法已与现代混凝土的发展不相匹配;依靠大量试验进行配制与优化,难以应对如今多样性、性质和品种差异化的原材料,以及更高的混凝土性能需求。然而,水泥、混凝土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至今所积累知识和认知,已为科学配制混凝土指明了技术方向,揭示出混凝土潜在的、未有效利用的性能,以及绿色化或低碳化的潜力;将科学理念与规律贯彻于混凝土配制优化,可以实现"用更少的水泥,获得性能更好的混凝土"。高效率、智能化实施科学配制混凝土,即不依靠大量试验获得最优或较优的混凝土组成与配合比,需要"先做好颗粒堆积体,再用好混凝土化学",如今可以借助两项关键技术来实现—"颗粒堆积体的智能优化与密实化"和"混凝土新拌、硬化性能的智能预测与优化"。本文综述和分析了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建议以固体颗粒粒径分布优化(Dinger-Funk模型)和机器学习为核心,构建混凝土配制的新技术体系,以及具体的技术方案。
王京妮[5](2019)在《A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预拌混凝土与GDP、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对该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趋于平缓,且国家要求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因此预拌混凝土行业近年来发展趋于平缓,部分企业因经济结构调整、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扩张和盈利能力,但也有部分大型企业,如海螺水泥、海南瑞泽、三圣股份等,因业务发展战略及时向纵向一体化转型,上下游产业协同效应发挥良好,提高了抗风险能力,经营情况趋于良好。A公司作为国际国内排名靠前的建材企业,于2016年发布了“十三五”战略规划,但通过检索发现,涉及营业收入等规模性战略目标均已完成,但是经营质量却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竞争能力持续减弱。经过系统分析,A公司战略目标未完成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基于A公司现阶段面临的战略环境,通过提炼分析重点战略要素,并进行战略匹配和选择,提出适合的业务发展战略,是A公司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本文的逻辑顺序为,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战略转型理论和战略管理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了综述;其次是“提出问题”,阐述了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其战略规划目标未完成的原因;再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战略环境后运用SWOT评价矩阵对A公司重新进行了战略匹配,匹配结果为A公司在当下的环境下应从“专业化”业务发展战略向“多元化”业务发展战略中的“纵向一体化”转型。在战略选择上,通过价值链分析、行业一般发展路径及中高层访谈,也初步提出了其业务发展战略的目标、发展定位、业务发展策略。最后A公司需要从组织架构和管理平台、业务发展策略、人才保障机制、资金保障能力、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业务流程能力等强化管理,保障战略转型能够顺利实施。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前,企业只有匹配出最符合当前战略环境的业务发展战略,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彭明山[6](2019)在《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内大力推广商品混凝土的政策支持下,传统的现场配料搅拌生产模式基本上被商品混凝土的工厂集约化生产模式给取代了。商品混凝土具有更稳定质量,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能使施工速度更快,得到了建筑单位广泛的使用。但混凝土行业面临着行业间无序竞争、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等问题,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H公司是一家从事商品混凝土销售、生产以及运输为一体的企业,经过十多年发展,具有生产各种商品混凝土及预拌砂浆能力。但是一直受到供应商与客户的双重挤压、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不强、公司制度规定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困扰。本文想通过对重庆H公司面临市场环境以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使用SWOT分析模型找出公司经营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出公司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建立四种竞争战略并运用QSPM矩阵客观地选择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即以实施总成本领先为首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以服务差异化为第二目标的战略思想;针对该战略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价值链管理获得成本领先,建立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应对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和建立智慧销售系统进行客户服务上的差异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庆H公司制定好竞争战略后从战略发动阶、段战略导入阶段、战略执行阶段和战略调整阶段将战略措施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公司的日常行动中,与此同时提供了配套的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提升企业品牌文化、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提高财务资源管理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重庆H公司战略措施的顺利进行,以此建立重庆H公司的竞争优势、提升市场地位。
孔刘林[7](2019)在《基于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装配式建筑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的建造方式,能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大量的水、木材和用工量、及减少大量建筑垃圾,并且逐渐地被认为是大城市中更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造方法。然而,新颖的建造方法在其应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因具有集成性和系统性,使得传统的建模研究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建模研究方法,支撑“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方式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领域也迎来了建模计算分析和虚拟仿真的浪潮,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建筑工业化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从“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方式出发,在结合文献综述和工程实际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装配式建筑在生产、运输调度及装配吊装过程三阶段优化建模方法的不足及现有研究的空白,提出了装配式建筑集生产-运输-现场装配一体化的生产、运输调度优化建模理论及装配吊装优化建模与虚拟仿真可视化集成技术研究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构建基于JIT理论和批调度思想的单机调度模型对生产阶段调度方案进行优化的研究思路,并证明了模型可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接着,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构建基于时变理论和批调度思想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运输阶段调度方案进行优化的研究思路,模型中考虑环境绩效因素和经济绩效因素对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总成本的影响,对环境绩效因素和经济绩效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并证明了模型可用多项式时间优化算法求解。最后,详细描述了双塔机吊装路径建模优化过程及相应的理论求解方法,并用工程案例阐述了最短吊装路径算法与基于Unity3D平台开发的虚拟吊装模拟技术集成对装配式建筑现场装配过程控制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模方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充分考虑了制造和建造活动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为构件制造生产与工程现场装配进一步建模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红[8](2018)在《消纳固废是混凝土产业的历史使命——第五届“井冈山论坛”侧记》文中指出记者手记:第五届"井冈山论坛"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秘书长师海霞与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副院长刘松柏主持,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西省建材工业联合会会长江尚文为大会致辞。来自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制
于晓磊[9](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周挺[10](2015)在《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遗存工业空间的转型研究成为热门课题。本论文以重庆这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为研究重点,以历史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探讨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策略方法,并力争形成一套对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认知框架,为城市发展实践提供参考。论文对城市发展和工业空间转型的理论,指出城市空间的变化与传统工业空间的调整均不是孤立的现象,两者具有明显的关联性。论文首先从城市发展和工业空间转型两个方面,通过理论研究,找到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并对国内国外不同城市发展状况,不同工业类型的转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重庆有独特的城市自然和历史环境。两江水运促成了城市工业萌芽,抗战和三线建设推动了重庆近现代工业兴起,工业技术进步引起了生产空间形态规模和布局的变化,主导工业的更替也引起了城市文化的变迁——可以说每一次城市的发展变化的背后都蕴含着工业的演变。因此在当前传统工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业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到一系列综合性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大量实地调研发现,在重庆城市快速发展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转型后的新空间没有能为重庆带来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反而是为了实现利益,大量的转型采取了单一的方式去解决一系列综合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论文尝试从历史主义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发展和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关系中发现普遍性的规律。核心通过基于城市历史形态的要素提取,建立转型“策略机制”,由此可以指导空间转型并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论文认为,只有通过对城市历史形态的考察,才能发现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未来形态。这个未来就是城市空间必须是具有丰富人性的集合体,它具有系统论的特征,转型需要从城市功能复杂性、密度和肌理、节点与形象、连贯性、文化生态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考虑。论文以历史主义为态度,系统论为方法,将各个因素纳入一个融合系统中进行研究,并依此建立综合的”五要素FLICC”转型策略——转型应当是满足以恢复功能复杂性为核心(Function),以调整密度与肌理为基础(Land),以构建节点与形象为保证(Image),以修补连接与编织为依托(Coherence),以重塑文化与生态为助推(Culture)等一系列多要素条件的实现。在建立了“五要素”转型策略后,论文针对重庆遗存工业空间的整体转型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首先对转型区域的遗存工业空间进行特色分区,增强城市整体特色和多样性;其次在转型中建立适宜的空间密度与肌理,改变以往单一的现代主义建设方式;对于转型后节点和形象的建立,提出了保留、融合、对比和强化细节等设计具体手法;对于道路的交通的设计,则基于国有工厂布局特点,提出重建一个具有多重选择性,连续性的道路模式;最后对于新空间中文化塑造的问题,提出建立文化地标、文化区和文化节等解决方案。论文最后对重庆钢铁公司的整体搬迁这一热点现实问题,依据”五要素FLICC”转型策略,提出对遗存工业空间进行了功能定位与分区、开发强度与密度、公共节点及整体形象,交通连接、工业遗存与景观生态修复等一系列设计,以期能为类似的遗存工业空间转型提供借鉴。当然任何先验的办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接受一个差异性的转型路径与多元化的转型结果,但只要我们以历史主义态度,尊重那些空间的常识性法则:尺度、形态、密度、多样性等空间要素;以系统论的解决方法,将空间视作多要素组合的有机整体,就可以在城市发展和遗存工业空间转型中,不断保持城市的生命力。
二、面对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命周期评价 |
2.1.2 虚拟水 |
2.1.3 水足迹 |
2.2 研究现状 |
2.2.1 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2 混凝土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2 水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小结 |
3 构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 |
3.1 研究区域选择与调研方案制定 |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3.2.1 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数据选取 |
3.2.2 混凝土生产的其它水耗数据 |
3.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研究边界 |
3.3.2 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模型构建 |
3.4 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敏感性分析 |
3.5 基于水分胁迫指数的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
3.6 小结 |
4 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实证研究 |
4.1 样本企业调研结果 |
4.2 混凝土、水泥及骨料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1 样本企业各参数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2 西北地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3 混凝土、水泥、骨料生产直接/虚拟水足迹 |
4.3 生命周期水足迹各参数贡献 |
4.4 小结 |
5 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对策建议 |
5.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行业生产水足迹的贡献 |
5.1.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2 不同参数对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3 不同参数对骨料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2 生产规模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 混凝土生产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4 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样本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B 各样本水泥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C 各样本骨料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D 各样本沙场调研数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
2.2.1 前期施工准备 |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影响因素 |
2.3.2 主观语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
4.1.1 墙体构筑技术 |
4.1.2 楼面构筑技术 |
4.1.3 屋架构筑技术 |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
5.1.1 壁炉采暖技术 |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异质共生理论发展的时代氛围 |
1.1.2 旧建筑改造当前的历史处境 |
1.1.3 异质共生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的意义 |
1.2 研究基础与内容 |
1.2.1 旧建筑相关概念的阐述 |
1.2.2 旧建筑改造理论发展动态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异质共生理念的逻辑建构 |
2.1 异质共生理念的发展脉络 |
2.1.1 机械时代的现代主义 |
2.1.2 狭义后现代主义的困局 |
2.1.3 后工业时代多元共生的思想 |
2.2 异质共生理念的核心价值观 |
2.2.1 生命时代的建筑 |
2.2.2 差异-意义生成 |
2.2.3 非主流文化的重要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旧建筑改造中异质要素共生的基础 |
3.1 异质要素共生的条件-中间领域 |
3.1.1 中间领域的概念 |
3.1.2 中间领域的特征 |
3.2 旧建筑改造运用异质要素的原因 |
3.2.1 旧建筑的原真性与可读性 |
3.2.2 新旧建筑的交替演绎 |
3.2.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3.3 异质要素共生的基本原则 |
3.3.1 对比与协调 |
3.3.2 抽象与象征 |
3.3.3 场所与记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理念的设计表达 |
4.1 空间形态的表达 |
4.1.1 并置 |
4.1.2 包裹 |
4.1.3 间隙 |
4.1.4 叠加 |
4.1.5 粘合 |
4.2 差异关系的表达 |
4.2.1 异质差异 |
4.2.2 同质差异 |
4.3 场所氛围的表达 |
4.3.1 断裂 |
4.3.2 和谐 |
4.3.3 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旧建筑改造中的异质共生理念实践 |
5.1 旧建筑改造的操作过程 |
5.1.1 旧建筑解析 |
5.1.2 结构与技术 |
5.1.3 置换或扩建 |
5.1.4 新旧的共生 |
5.2 旧建筑改造实践——长沙岳麓区科技新城提质改造 |
5.2.1 旧建筑现状初步梳理 |
5.2.2 旧建筑改造施工过程 |
5.2.3 抽象与象征—异质要素的共生 |
5.2.4 开放与流动—场所氛围的表达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4)构建科学智能混凝土配制新技术体系的设想和建议(一)(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中国混凝土工业面临的挑战 |
二、混凝土目前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与配制方法的创新 |
三、科学化配制混凝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1.混凝土强度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水泥基材料强度的潜力 |
1.1水泥浆微观结构与强度本质 |
1.2硬化水泥浆强度的影响因素 |
1.3浆体与骨料、钢筋和纤维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 |
(5)A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逻辑结构 |
第二章 战略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2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概述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2.2.3 战略转型方式和形式 |
2.3 多元化理论概述 |
2.3.1 多元化经营战略 |
2.3.2 纵向一体化战略 |
2.4 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1 PESTEL分析模型 |
2.4.2 SWOT分析模型 |
2.4.3 SCP分析模型 |
2.4.4 纵向价值链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2.5.1 环境变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背景 |
2.5.2 战略管理发展是动态的 |
第三章 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介绍 |
3.1 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介绍 |
3.1.1 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使命与愿景 |
3.1.2 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目标 |
3.1.3 A公司“十三五”业务发展战略 |
3.1.4 A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支撑措施 |
3.2 “十三五”战略目标及完成情况 |
3.2.1 近四年A公司经营情况 |
3.2.2 “十三五”战略规划完成情况 |
3.3 “十三五”战略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
3.3.1 战略执行情况分析 |
3.3.2 内部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
3.3.3 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
3.3.4 中高层对战略规划目标未完成情况看法 |
3.4 竞争对手现有战略规划介绍 |
3.4.1 各竞争对手现有战略情况简介 |
3.4.2 业务发展战略转型前后业务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4.1 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1.3 A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2 A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2.1 资源情况 |
4.2.2 能力情况 |
4.2.3 A公司具备的优势与劣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公司战略匹配与选择 |
5.1 A公司战略匹配 |
5.1.1 SWOT定性矩阵分析 |
5.1.2 具体评价过程 |
5.1.3 SWOT分析评价结果 |
5.2 A公司战略选择 |
5.2.1 依据行业纵向价值链的战略选择 |
5.2.2 依据行业一般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2.3 依据中高层访谈结果的战略选择 |
5.2.4 A公司战略转型路线 |
5.2.5 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定位 |
5.2.6 业务发展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实施策略 |
6.1 组建新的架构与管理平台 |
6.1.1 现有的组织架构特点 |
6.1.2 对组织架构进行改革 |
6.2 建立三支柱平台 |
6.3 强化人才保障机制 |
6.3.1 内部培养 |
6.3.2 外部引进 |
6.3.3 联动合作 |
6.4 强化资金保障能力 |
6.5 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
6.6 强化内部业务流程能力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竞争战略理论基础 |
2.1 基本竞争战略理论 |
2.1.1 三大通用战略 |
2.1.2 三大通用战略比较 |
2.2 竞争战略的管理工具 |
2.2.1 波特五力模型 |
2.2.2 PEST分析法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SWOT分析法 |
第3章 重庆H公司经营环境问题分析 |
3.1 重庆H公司概况 |
3.2 重庆H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竞争力分析 |
3.3 重庆H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基本活动分析 |
3.3.2 支持性活动分析 |
3.4 重庆H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重庆H公司SWOT分析法 |
3.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选择与制定 |
4.1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4.1.1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
4.1.2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4.2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制定 |
4.2.1 公司战略使命、愿景及目标 |
4.2.2 竞争战略制定的原则 |
4.2.3 竞争战略制定的要点 |
第5章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实施及保障措施 |
5.1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步骤 |
5.1.1 战略发动阶段 |
5.1.2 战略导入阶段 |
5.1.3 战略执行阶段 |
5.1.4 战略调整阶段 |
5.2 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5.2.1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
5.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2.3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
5.2.4 提高财务资源管理 |
5.2.5 提升企业品牌文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重庆H公司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重庆H公司战略选择调查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2.1 装配式建筑建造方法 |
2.2 预制构件生产调度建模优化研究现状 |
2.3 预制构件运输调度建模优化研究现状 |
2.4 预制构件装配吊装建模优化研究现状 |
2.5 问题的提出 |
2.6 本章小结 |
3 “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生产调度建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生产调度建模优化研究的基本理论 |
3.3 模型构建 |
3.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5 动态规划算法的提出及验证 |
3.6 案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 “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运输调度建模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考虑环境绩效的运输调度理论基础 |
4.3 模型构建 |
4.4 多项式时间优化算法的提出及验证 |
4.5 案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装配吊装建模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双塔机吊装数学模型 |
5.3 基于几何分析的双机吊装路径规划算法 |
5.4 虚拟吊装仿真平台开发环境介绍 |
5.5 案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8)消纳固废是混凝土产业的历史使命——第五届“井冈山论坛”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记者手记: |
水泥与混凝土是固废资源化最大的协同产业 |
我国混凝土工程正在向“高、大、深、特”发展 |
生态混凝土是固废在混凝土产业中创新实践的绿色成果 |
小型建材企业要敢于、勇于、善于向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转型 |
预拌混凝土企业向建筑废弃物协同处置方向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
走近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政策红利 |
大量应用工业固废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应有之义 |
努力提升固废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
回填材料是应用固废的新领域 |
我国各类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5 0.5 1% |
用建筑垃圾制造再生骨料 |
预拌混凝土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
我国建筑垃圾用于再生骨料利用率不到5% |
积极创新基于固废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建材产品 |
提高钢桥面铺装层的耐久性能及路用性能 |
盘管试验及数值模拟技术走在前列 |
有机硅防护技术的新进展 |
3D打印与智能混凝土 |
构建科学化与智能化混凝土配制的新技术体系 |
(9)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10)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论题的提出 |
1.1.1 整体观念: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
1.1.2 基础问题:工业及空间的不断变化 |
1.1.3 人文发展:遗存作为文化组成部分 |
1.1.4 科技创新:重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借鉴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理论借鉴 |
1.2.3 启示 |
1.3 研究的方案与特色创新 |
1.3.1 研究的目的与依据 |
1.3.2 研究的方法框架 |
1.3.3 数据来源与使用 |
1.3.4 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
2 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理论研究 |
2.1 研究论题的核心概念 |
2.1.1 城市发展 |
2.1.2 工业演变 |
2.1.3 工业空间 |
2.1.4 空间转型 |
2.1.5 遗产与遗存 |
2.2 城市发展与工业空间的理论联系 |
2.2.1 工业革命与城市规划乌托邦构想 |
2.2.2 工业区位理论与城市聚集理论 |
2.2.3 工业更新联盟与城市政体理论 |
2.2.4 工业空间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保护理论 |
2.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实践联系 |
2.3.1 工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肌理的改变 |
2.3.2 工业技术与建筑结构形式的变迁 |
2.3.3 工业美学与现代建筑美学的产生 |
2.3.4 工业文化与城市空间形象的塑造 |
2.3.5 工业污染与城市空间政策的制定 |
3 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案例模式分析 |
3.1 保护改造为主的转型模式 |
3.1.1 保护地区平衡发展的转型 |
3.1.2 保护城市工业文化的转型 |
3.1.3 保护工业建筑特色的转型 |
3.1.4 保护新旧产业共存的转型 |
3.2 开发重建为主的转型模式 |
3.2.1 还原城市功能的转型 |
3.2.2 重建城市新区的转型 |
3.2.3 修复地区生态的转型 |
3.3 不同模式下的转型特征 |
3.3.1 循序渐进发展与保留改造模式 |
3.3.2 重组变革发展与开发重建模式 |
3.3.3 本土启示:顺应发展面向真实 |
4 重庆城市发展与工业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 城市历史背景演变 |
4.1.1 开埠时期的城市背景 |
4.1.2 抗战时期的城市背景 |
4.1.3 三线建设的城市背景 |
4.2 城市产业技术的演变 |
4.2.1 生产方式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
4.2.2 货运方式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
4.2.3 建造技术改变引起的空间演变 |
4.3 城市产业文化的演变 |
4.3.1 两江水运与码头文化 |
4.3.2 内迁工业与陪都文化 |
4.3.3 三线建设与军工文化 |
5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与重庆城市发展的的现状关联 |
5.1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促进城市功能更替的现实性 |
5.1.1 功能的自我演化路径 |
5.1.2 功能更替的价值凸显 |
5.1.3 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 |
5.1.4 发展现实:响应城市功能更替 |
5.2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保持城市空间特色的必要性 |
5.2.1 与交通呼应的线性布局特色 |
5.2.2 与山地结合的高低层次特色 |
5.2.3 与产业协调的多种空间特色 |
5.2.4 特色价值:塑造山水城市空间 |
5.3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
5.3.1 生产与生活混杂的规划滞后 |
5.3.2 工业转型与扩张的二元困境 |
5.3.3 环境需求:抑制扩张的惯性 |
5.4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对于重塑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
5.4.1 时代变迁的风格之美 |
5.4.2 草根文化的原始之美 |
5.4.3 工厂大院的包容之美 |
5.4.4 人文价值:发现“脚下的文化” |
5.5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现状与城市发展的现实困惑 |
5.5.1 功能定位的单一 |
5.5.2 密度肌理的冲突 |
5.5.3 形象特色的消失 |
5.5.4 联系尺度的断裂 |
5.5.5 价值导向的困惑 |
6 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策略的建立 |
6.1 转型策略的概述 |
6.1.1 多要素的系统论内涵 |
6.1.2“五要素(FLICC)”策略的构成 |
6.1.3“五要素(FLICC)”策略实施框图 |
6.2“五要素”转型策略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
6.2.1 功能要素:恢复城市功能复杂性 |
6.2.2 场地要素:调整城市密度与肌理 |
6.2.3 形象要素:构建城市节点与形象 |
6.2.4 连贯要素:修补空间层次与连接 |
6.2.5 文化要素:重塑工业文化与生态 |
6.3 要素组合框架模型 |
6.3.1 合力模型 |
6.3.2 覆盖模型 |
6.3.3 综合模型 |
7 重庆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的“五要素”策略 |
7.1 功能要素:功能定位与多样性策略 |
7.1.1 转型趋势及定位 |
7.1.2 转型的特色分区 |
7.1.3 转型的多样功能 |
7.2 场地要素:空间密度与肌理的策略 |
7.2.1 转型空间的密度 |
7.2.2 转型空间的肌理 |
7.2.3 适应地域气候的密度肌理 |
7.3 形象要素:工业形象和节点的策略 |
7.3.1 形态保留 |
7.3.2 融合共生 |
7.3.3 意向对比 |
7.3.4 细节强化 |
7.3.5 组合关系 |
7.4 连贯要素:构筑连贯性的策略 |
7.4.1 路径指标的研究 |
7.4.2 路网结构的模式 |
7.4.3 路网细分的模式 |
7.5 重塑工业文化的策略 |
7.5.1 文化地标模式 |
7.5.2 文化区模式 |
7.5.3 文化节模式 |
8 重钢遗存工业空间的转型对策 |
8.1 历史与现状评价 |
8.1.1 历史背景 |
8.1.2 空间现状 |
8.1.3 经济分析 |
8.1.4 产业定位 |
8.2 转型的“五要素”策略 |
8.2.1 功能定位与分区 |
8.2.2 开发强度与密度 |
8.2.3 节点及整体形象 |
8.2.4 路网与交通连接 |
8.2.5 文化与生态设计 |
9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面对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D]. 胡永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2]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旧建筑改造中异质共生设计理念研究[D]. 周晓哲. 湖南大学, 2020(08)
- [4]构建科学智能混凝土配制新技术体系的设想和建议(一)[J]. 赵筠,路新瀛. 混凝土世界, 2019(10)
- [5]A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转型研究[D]. 王京妮.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重庆H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彭明山. 湘潭大学, 2019(02)
- [7]基于生产-运输-装配一体化建造的建模研究[D]. 孔刘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消纳固废是混凝土产业的历史使命——第五届“井冈山论坛”侧记[J]. 张红. 混凝土世界, 2018(07)
- [9]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城市发展与遗存工业空间转型 ——以重庆遗存工业空间转型研究为例[D]. 周挺. 重庆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