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变化及其干预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变化及其干预

一、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宇[1](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与患病率逐渐攀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因构成与既往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明确CKD病因谱的基础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疾病谱研究:通过对我院1990-1991年、2009-2010年及2018-2019年3个时间段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对比中青年组(18≤年龄≤ 6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第二部分为循证医学研究:在线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筛选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与单独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第三部分为临床疗效观察,将我院近5年住院治疗的老年CKD 3-4期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和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组,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总体治疗缓解率。结果:第一部分疾病谱研究中,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病(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着差异(P<0.001)。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病(40%)和糖尿病(43%),高血压在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超过慢性肾炎,成为CKD的第二位病因。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是CKD的首位病因。第二部分荟萃分析共纳入23项研究,1878例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加用雷公藤制剂能更显着降低患者血肌酐(MD=-6.06,95%CI:-10.89~-1.22,P=0.01)、24h尿蛋白定量(MD=-0.70,95%CI:-0.87~-0.53,P<0.00001)水平,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MD=2.83,95%CI:1.66~4.01,P<0.00001),获得更高临床缓解率(OR=3.05,95%CI:1.87~4.97,P<0.00001)。但同时联合用药组白细胞均值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单用ACEI、ARB组。第三部分疗效观察中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肾康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1.04±34.35 umol/L,eGFR升高6.04±10.03ml/min/1.73m2,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7.23±25.03 umol/L,eGFR 升高 7.14±5.89 ml/min/1.73 m2。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8.0%、5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糖尿病是目前CKD的最主要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虽然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首位病因。雷公藤制剂与ACEI/ARB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获得更高的总有效率,但也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谨慎使用。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肾康注射液或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能显着改善CKD3-4期老年患者肾功能,治疗总体有效率更高。

朱海峰,张以来,李兰亚,吴宁[2](2020)在《冬梅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亏虚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冬梅饮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气阴亏虚型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早期DN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4例DN气阴亏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予中药复方冬梅饮)和对照组(予坎地沙坦分散片),观察中药复方冬梅饮对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lb)、TGF-β1和IL-10的影响。结果:血清TGF-β1浓度水平与UAlb水平呈正相关,IL-10浓度水平与UAlb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TGF-β1浓度水平明显降低(P <0.0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IL-10浓度水平升高(P <0.01)。结论:中药复方冬梅饮不仅能降低UAlb水平,同时,能明显提升IL-10水平,减少炎性因素,降低TGF-β1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肾标志蛋白的排泄,阻止DN的进一步发展。

李梦[3](2020)在《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近期的研究发现尿smad1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程度。本研究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和尿中smad1变化,评价血/尿smad1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期望为临床鉴别这两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尤其是为甄别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入我院肾病内科和内分泌科治疗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肾病40例和特发膜性肾病肾病15例,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为基本入选条件,另外选取健康人20例(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程、常见并发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一般指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空腹血清C肽(C-Peptide,C-P)等常规生化指标水平并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晨尿中的smad1蛋白含量。除需特殊表示的数据外,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分析血/尿smad1与糖尿病肾病及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尿smad1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计算smad1在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实验对象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尿酸、血压、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C肽相关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在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2.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2596.25±825.02 vs 77.75±27.94,P<0.05;2228.32±920.95 vs77.75±27.94;P<0.05);但特发性膜性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596.25±825.02 vs 2228.32±920.95,P>0.05);3.糖尿病肾病组尿smad1含量显着高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性(133.13±57.38 vs 39.31±29.14,P<0.05;133.13±57.38 vs 29.22±10.07,P<0.05);三组实验对象血清中含有微量smad1,糖尿病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对照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性(1.09±0.36 VS 1.12±0.41,P>0.05;1.09±0.36 VS 1.04±0.38;P>0.05);4.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液中smad1与24小时尿蛋白呈正相关(r=0.84,P<0.05),但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尿smad1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无显着相关性(r=-0.49,P>0.05);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smad1和24小时尿蛋白水平升高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6.尿smad1升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6.7%)。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smad1蛋白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一致。尿smad1检测可能是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有效且易操作的方法。

连心逸[4](2020)在《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而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和肾小球硬化产生的肾功能受损,临床以高血压、蛋白尿、肢体及颜面部不同程度水肿等为常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在病变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临床表现,病理上则出现肾小球及小管的病理改变。中医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认知不一,但多认为其由气阴两虚为基,在本虚基础上夹杂瘀、痰、湿、热等标实因素致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如络病学说、微型症瘕学说等多种观点。导师植根于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提出精损络痹为糖尿病肾脏病的根本病因,并审因求治,制定了以补肾填精为核心、注重活血通络、兼顾清热的芪地糖肾方,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为理想,且前期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中已证明其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数量的临床样本研究芪地糖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气阴两虚、瘀热阻络DKDⅢ-Ⅳ期(CKD1-2期)的DKD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变化的情况,评价芪地糖肾颗粒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尿液中脱落的尿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用药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寻芪地糖肾颗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纳入80例气阴两虚、瘀热阻络的DKDⅢ-Ⅳ期(CKD1-2期)患者,导入期对其进行包括降压、降脂、降糖及生活指导在内的基础治疗,导入期结束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时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芪地糖肾颗粒,对照组则加服安慰剂,每月患者随访并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rate,A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相关指标、尿 neprhin、尿 podocin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气阴两虚、瘀热阻络DKDⅢ-Ⅳ期(CKD1-2期)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脱落4例,共36例;对照组脱落4例,共36例,最终完成试验患者总计72例。2.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包括性别、年龄、DM病程、DKD病程在内的一般情况、ACR、eGFR等实验室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33.33%,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减分率分别为66.67%和36.1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及证候积分减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ACR水平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ACR水平较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eGFR较前均有所上升,但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PG、HbA1c、TC、LDLC有降低的趋势,TG、HDLC未见降低,指标组内、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离子等安全性指标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组内及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尿nephrin和尿podocin排泄量均较前略有上升,组内及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podocin排泄量差值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芪地糖肾颗粒临床疗效显着,且可明显缓解DKD患者中医症状,可明显减轻DKD患者的蛋白尿排泄水平,但降糖、降脂作用不明显。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podocin增长幅度明显降低,推测芪地糖肾颗粒可能对肾小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可通过减少足细胞裂孔膜蛋白脱落的方式延缓糖尿病肾脏病进展,但尚需多临床观察进行佐证。

汤煜媛[5](2020)在《基于Gas6/Ax1通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机制》文中认为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起病隐匿,其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则可快速发展至终末期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是DKD进展过程中的共同发病通路,Gas6/Ax1信号通路可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TGF-β 1)表达促进DKD早期肾小球肥大、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甲基乙二醛(Methyglyoxal MG)在高糖状态下,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损害。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瘀血阻络,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复方丹参滴丸功能活血化瘀,针对糖尿病肾病血瘀病机,抑制TGF-β1活化,改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而复方丹参滴丸是否通过调节Gas6/Ax1信号通路表达进而抑制TGF-β 1活化,由此改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基于Gas6/Ax1通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DKD的作用机制,丰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KD的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月-9月期间在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按照符合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共收集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心理调整、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治疗基础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24周。在治疗前及24周后使用中医临床证候积分量表测定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变化、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蛋白(UmAlb),计算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以了解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改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x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甲基乙二醛(MG)水平,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采用一步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了解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失访1例、观察组失访2例,观察组自行退出1例。最终纳入7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37例。2.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对象在性别构成、年龄段分布、BMI和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3.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经Fisher 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UACR、β2-MG、UmA1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UACR、β2-MG、UmAlb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UACR、β2-MG、UmAlb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Gas6、Ax1、TGF-β 1、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as6、Ax1、TGF-β 1、M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Gas6、Ax1、TGF-β1、MG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TC、TG、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治疗后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TG、HDL-c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FPG、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bAlc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PG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PG改善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PG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OB,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过敏等情况,无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改善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UACR、β 2-MG、UmA]b,改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减轻肾脏损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Gas6/Ax1通路的表达,降低血清TGF-β1的活化水平,降低血清MG水平,改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亢涛,张岩[6](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80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血脂水平分析,血脂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TC、LDL-C水平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不存在显着相关(r=0.117、0.274、0.156、0.089,P>0.05)。结论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可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演变趋势的诊断因子。

刘玥彤,王琴,杨烨,朱筠,阿布力克木·吐尔地[7](2020)在《1,25(OH)2D3干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MicroRNA-130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背景:1,25(OH)2D3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目的:探索1,25(OH)2D3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Micro RNA-130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后2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即1,25(OH)2D3,活性维生素D3) 0.03μg/(kg·d)治疗、花生油对照处理。37 d后采集标本,以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RT-PCR检测MicroRNA-130b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对大鼠肾脏形态结构及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RT-PCR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及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Micro RNA-130b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P<0.01);②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及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大鼠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糖尿病肾病+1,25(OH)2D3组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花生油组(P <0.01);③结果说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icro RNA-130b表达水平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严重;1,25(OH)2D3可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icro RNA-130b的表达水平,同时还可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改善肾脏组织结构紊乱及纤维化程度。

刘玉栋,孟祥云,程涛,郭树明,任亚平,王永胜[8](2019)在《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文中研究说明从糖尿病肾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方面入手综述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由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进而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以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等因素引起,治疗以控制血压、血脂及抗炎为主;中医特色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消渴""肾劳""水肿"范畴,糖尿病肾病开始于气阴两虚,引起脾肾两虚,因此该病以虚证为本,气滞、瘀血、湿毒、痰湿为标。虚实寒热、阴阳俱损,气血双亏多种病理机制交织,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与针刺、灌肠、埋线等中医外治法。

杨红丽,李素梅[9](2019)在《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微血管损伤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维生素D的缺乏与不足可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维生素D作为钙磷调节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年研究表明T2DM合并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在T2DM发展、糖尿病肾病进展中发挥着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经典钙磷调节模式不尽相同。

李鹏辉,付永祥,姚沛雨[10](2018)在《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兼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上选用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十一味益肾降糖片口服。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对照组为56. 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FB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 0. 05)。治疗组患者MBAL、UAER、Cys-C、TGF-β1水平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DKD安全有效,可以显着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缓肾衰进程,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及其干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中西医认知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雷公藤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病因:单中心30年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临床资料统计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时间段CKD患者一般资料
        2.2 总体CKD患者病因构成及演变
        2.3 老年和中青年CKD病因构成及演变
        2.4 2018-2019年ESRD患者病因构成
    3 讨论
第二部分 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 检索策略
        1.6 数据提取
        1.7 纳入文献方法质量学评价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图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第三部分 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计算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分组及治疗方法
        1.6 疗效评价方法
        1.7 临床基线数据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临床基线数据
        2.2 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
        2.3 疗效评估
        2.4 不良反应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冬梅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亏虚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血糖变化
    3.2 各组24 h UAlb水平比较
    3.3 各组血清IL-10、TGF-β1浓度水平比较
4 讨论

(3)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Smad1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
    参考文献
八、致谢

(4)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认知及治疗
        1.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认知
        2. 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3. 糖尿病肾脏病的西医认知
        4. 糖尿病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对于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1. 中药复方治疗
        2. 中成药治疗
        3. 中药单药及有效成分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样本量计算
        3. 纳入标准
        4. 病例筛选
        5. 试验用药物
        6. 研究方法
        7. 质量控制
        8. 统计学方法
    二、试验结果
        1. 病例一般情况及基线特征
        2. 临床疗效
        3. 实验室指标
        4. 药物安全性评价
    三、讨论与结论
        1. 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2. 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计算方式的选择
        3.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DKD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
        4. 糖尿病肾病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与中医肾精及络脉的关联
        5. 导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学术观点及芪地糖肾方的组方思路
        6. 芪地糖肾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芪地糖肾颗粒对DKD患者尿液nephrin、podocin的影响
    一、实验内容及方法
        1. 标本来源
        2. 观察指标
        3. 标本采集
        4. 试剂盒准备与操作步骤
        5.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nephrin、podocin 比较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nephrin、podocin差值比较
        3. 两组患者尿nephrin与podocin排泄量相关性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1. 肾脏结构功能异常对DKD蛋白尿的影响
        2. nephrin、podocin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关系
        3. 精损络痹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
        4. 芪地糖肾颗粒对于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中医证候评分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基于Gas6/Ax1通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DKD的流行病学特点
    二、现代医学对DKD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四、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终止标准
        六、剔除、脱落标准
        七、样本量估算方法
        八、随机分配方法
        九、盲法
        十、治疗方法
        十一、观察内容及方法
        十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十三、技术路线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一、概述
        二、研究病例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三、观察指标
    第三节 讨论
        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
        二、复方丹参滴丸与糖尿病肾病
        三、疗效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四、研究结果分析
        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样本量估算
    附录2:中英文缩略语
    附录3: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4:随机抽样结果列表及SPSS程序
    附录5:随机分组表及SPSS程序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脂水平比较
    2.2 血脂水平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8)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1.1 糖、脂代谢障碍
    1.2 氧化应激
    1.3 炎症因子
    1.4 血液微循环
2 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
3 西医治疗
    3.1 控制血压
    3.2控制血脂
    3.3 抗炎
4 中医治疗
    4.1 中药内服
    4.2 中医外治
        4.2.1 针刺
        4.2.2灌肠
        4.2.3 其他
5 小结与展望

(9)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5-羟维生素D概述
2 25-羟维生素D与T2DM
3 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病
    3.1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3.2 减少炎症损伤
    3.3 抑制细胞因子途径
    3.4 足细胞保护作用
4 25-羟维生素D在临床中的应用
5 结语

(10)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2. 1 西医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
        1.1.2. 2 中医诊断
        1.1.2. 3 纳入标准
        1.1.2. 4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调整期(1个月)
        1.2.2 治疗期
    1.3 观察指标
        1.3.1 安全性指标
        1.3.2 中医证候积分
        1.3.3 疗效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FBG、HbA1c、MBAL、UAER比较
    2.4 两组患者Cys-C、TGF-β1比较
    2.5 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四、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及其干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D]. 吴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冬梅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亏虚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J]. 朱海峰,张以来,李兰亚,吴宁.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9)
  • [3]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D]. 李梦.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4]芪地糖肾颗粒治疗DKD患者蛋白尿的作用及其干预nephrin、podocin的机制研究[D]. 连心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Gas6/Ax1通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机制[D]. 汤煜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J]. 亢涛,张岩.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1)
  • [7]1,25(OH)2D3干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组织MicroRNA-130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J]. 刘玥彤,王琴,杨烨,朱筠,阿布力克木·吐尔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02)
  • [8]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J]. 刘玉栋,孟祥云,程涛,郭树明,任亚平,王永胜. 西部中医药, 2019(07)
  • [9]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杨红丽,李素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3)
  • [10]十一味益肾降糖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李鹏辉,付永祥,姚沛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2)

标签:;  ;  ;  ;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变化及其干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