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孔菌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克琴,刘炜[1](2021)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是COPD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也是导致COPD急性加重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是治疗COPD的关键一步。COPD属中医"肺胀"范畴,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气道黏液高分泌属于中医"痰饮"范畴。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与肺胀之病理因素"痰饮"相符合。因此,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应从"痰"论治。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具有良好的疗效,从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梁爱武,吴官柱,龙馨,赖庆来,李军,罗珍瑶,韦筱园,李婷,黄天圆[2](2022)在《扶肺固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扶肺固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PD模型组及扶肺固肾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其余4组以烟熏联合脂多糖、冷空气刺激制造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COPD模型组予蒸馏水3 mL/只灌胃,扶肺固肾饮高、中、低剂量组予1.02、0.51、0.26 g中药配方颗粒/100 g/天,每日2次灌胃,连续给药28 d。采集样本,观察苏木素-伊红染色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右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含量以及左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左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含量,免疫组化测定左肺组织GR的表达水平。结果:扶肺固肾饮高、中、低剂量组COPD大鼠血清及BALF中TNF-α、TGF-β1、IL-17A的含量均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大鼠肺组织中TIMP-1、MMP-9的表达均较COPD模型组减少(P<0.05);肺组织中GR mRNA含量、GR的表达较COPD模型组升高(P<0.05),尤以中剂量组疗效最为显着。结论:扶肺固肾饮可抑制COPD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气道炎症及重塑,提高激素的敏感性。
李健[3](2021)在《PPARγ参与有氧运动调控chemerin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的慢性系统性疾病,除对肺局部的损伤外,COPD还能造成多种肺外损伤,其中膈肌功能障碍是造成呼吸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系统性炎症是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运动训练是目前COPD膈肌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而运动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也成为其改善膈肌功能障碍的作用途径之一,然而这一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还尚未阐明。近来,脂肪因子在机体中的生物学效应引起了诸多关注,其中chemerin与COPD间的紧密关系也被逐步证实,chemerin是COPD炎症反应不可或缺的一环。运动对chemerin/CMKLR1信号轴的调控效应在其他研究中已被证实,但目前对运动调控chemerin/CMKLR1轴的上游信号仍无明确定论。研究显示,在肥胖与糖尿病模型中PPARγ被证实是运动调控chemerin/CMKLR1的上游信号,参与运动改善糖脂代谢过程,而PPARγ的药理性配基也被用于COPD患者的临床管理中。但对于COPD膈肌功能障碍而言,PPARγ是否是运动调控chemerin/CMKLR1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上游信号尚不清楚,且值得探讨。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运动对COPD大鼠膈肌功能障碍和对PPARγ-chemerin/CMKLR1通路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两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模型对照组(MG)、有氧运动组(AEG)和抗阻运动组(REG),每组8只。MG、AEG和REG采用香烟烟雾暴露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AEG和REG分别接受为期9周的有氧运动训练或抗阻运动训练;有氧运动采取游泳的方式进行;抗阻运动采用爬梯运动。MG在运动干预期间自由活动,CG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不接受任何干预。实验过程中每月检测大鼠体重。运动训练结束后对大鼠肺功能、膈肌功能进行检测;取材后对大鼠肺与膈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膈肌中PPARγ、chemerin、CMKLR1、IL-1β、IL-6、IL-8、TNF-α、atrogin-1、Mu RF1以及Myo D1的蛋白表达情况。第二部分实验:机械牵拉对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增殖水平及PPARγ-chemerin/CMKLR1通路及下游因子的影响1.筛选能诱导L6成肌细胞低增殖活性的LPS浓度将L6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37℃培养箱中培养24 h,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LPS培养孔,每个浓度设置6个复孔,每孔添加10μL不同浓度LPS溶液,37℃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2.机械牵拉对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的增殖水平影响将L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LPS对照组(LG)和LPS牵拉组(LSG),LSG在Flexcell牵拉装置接受拉伸强度为15%,频率为0.5 Hz,持续时间为6 h的周期性机械牵拉。CG与LG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不予以细胞牵拉刺激。牵拉结束后24 h,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PARγ、chemerin、CMKLR1、IL-1β、IL-6、IL-8、TNF-α、atrogin-1、Mu RF1以及Myo D1的蛋白表达情况。第三部分实验:PPARγ在机械牵拉调控chemerin/CMKLR1信号促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增殖中的作用1.筛选GW9662与罗格列酮溶液影响炎症环境下L6成肌细胞增殖水平的适宜浓度L6成肌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贴壁后加入LPS溶液,继续培育24 h,将细胞随机分成10组,包括LPS对照组、DMSO对照组以及4种浓度梯度的罗格列酮和GW9662各自4组细胞;加入药物培养24 h后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别细胞的增殖活性。2.调节PPARγ蛋白表达对机械应力提升炎症培养环境下L6成肌细胞活性以及PPARγ-chemerin/CMKLR1信号的影响将L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LPS对照组(LG),罗格列酮对照组(RG),罗格列酮+牵拉组(RSG),GW9662对照组(GWG),GW9662+牵拉组(GSG);两组牵拉组在Flexcell牵拉装置中进行机械牵拉干预,所有对照组在相同环境中培养,不予细胞牵拉刺激。牵拉结束后24 h进行指标检测,指标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1.运动对COPD大鼠膈肌功能障碍和对PPARγ-chemerin/CMKLR1通路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1)相较MG,AEG大鼠肺功能与膈肌功能显着提升(p<0.05),膈肌组织结构改善;REG大鼠肺功能同样提升(p<0.05),但膈肌功能改善不明显。(2)相较MG,AEG和REG大鼠膈肌PPARγ蛋白表达上调明显(p<0.05),且AEG大鼠膈肌chemerin/CMKLR1信号抑制(p<0.05);但REG大鼠膈肌chemerin/CMKLR1信号变化不明显。(3)相较MG,AEG大鼠膈肌中IL-8的表达被显着抑制(p<0.05),并且IL-1β和IL-6表达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G大鼠膈肌中炎症因子变化不明显。(4)AEG大鼠膈肌Myo D1的表达相较MG上升(p<0.05),atrogin-1和Mu RF1的表达有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REG大鼠膈肌Mu RF1的表达被抑制(p<0.05)。2.机械牵拉对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增殖水平及PPARγ-chemerin/CMKLR1通路及下游因子的影响2.1诱导L6成肌细胞低增殖活性的适宜LPS浓度浓度为2 mg/ml、5 mg/ml以及10 mg/ml LPS溶液能对细胞增殖水平呈抑制作用,经过筛选后,在本次研究的后续部分均采用了2 mg/ml这一浓度作为LPS刺激浓度。2.2机械牵拉对炎症环境下L6细胞的增殖水平影响(1)LG细胞较CG细胞增殖水平下降(p<0.05),LSG较LG细胞增殖活性显着上升(p<0.05)。(2)LSG细胞相较LG和CG,其细胞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上升(p<0.05),且细胞中CMKLR1蛋白的表达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LG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蛋白水平相较CG上升明显(p<0.05),而经机械牵拉后的LSG细胞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则显着下降(p<0.05)。(4)LG细胞atrogin-1表达水平较CG显着上升,细胞牵拉后有降低但未呈现统计学差异;各组细胞Mu RF1表达也呈类似趋势;Myo D1的表达在LG呈下降,在LSG上升,但均未产生统计学差异。3.PPARγ在机械牵拉调控chemerin/CMKLR1信号促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增殖中的作用3.1 GW9662与罗格列酮溶液影响炎症环境下L6成肌细胞增殖水平的适宜浓度50μM的GW9662呈现抑制炎症环境中L6细胞增殖活性的趋势,而10μM和50μM的罗格列酮溶液呈现提升炎症环境中L6细胞的增殖活性的趋势。3.2机械牵拉联合罗格列酮或GW9662对LPS诱导炎症培养环境下L6成肌细胞活性以及PPARγ-chemerin/CMKLR1信号的影响(1)单独罗格列酮/GW9662即可发挥对L6细胞增殖活性的促进/抑制作用(p<0.05);GSG相较GWG,L6细胞的增殖水平上升(p<0.05);RSG相较RG,L6细胞的增殖水平也进一步提升(p<0.05)。(2)RG细胞PPARγ蛋白被激活,与GWG、GSG相较明显上升(p<0.05);RSG蛋白表达水平最高,与CG、LG、GWG以及GSG间均形成显着差异(p<0.05)。RG和RSG中的CMKLR1表达下降,与LG相较差异显着(p<0.05)。(3)RSG细胞IL-1β较GWG显着下降(p<0.05);相较LG,GWG、RG和RSG细胞中IL-6明显下降(p<0.05);LG、GWG、GSG和RG细胞中TNF-α相较CG明显上升(p<0.05),RSG细胞中TNF-α的蛋白表达较LG和GWG下降低明显(p<0.05)。(4)RG细胞atrogin-1和Mu RF1表达被明显抑制(p<0.05);RSG细胞中Mu RF1的表达呈现明显抑制效应(p<0.05);GSG、RG和RSG细胞的Myo D1表达上升但未形成统计学差异。结论1.COPD大鼠存在膈肌功能障碍,有氧运动具备更加有效的COPD肺功能、膈肌功能的康复效果;运动能上调膈肌PPARγ蛋白的表达,抑制chemerin/CMKLR1信号,降低膈肌IL-8及TNF-α的水平,调节膈肌蛋白降解/生长失衡状态。2.适宜浓度LPS能诱导L6细胞低增殖活性。机械牵拉能提升LPS环境下培养的L6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可以激活细胞中PPARγ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hemerin/CMKLR1信号表达,抑制细胞中IL-1β和TNF-α的蛋白水平,影响E3连接酶及其底物的表达。3.外源性增强PPARγ信号联合机械牵拉可以增强L6细胞的活性,抑制chemerin/CMKLR1信号及IL-6、TNF-α的表达,并进一步抑制肌细胞蛋白降解因子atrogin-1和Mu RF1的表达;相反,抑制PPARγ信号,上述影响被抑制。综上,本次研究从体内和体外实验两方面证实了PPARγ在运动调控chemerin/CMKLR1信号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蔡甜甜[4](2021)在《健脾益肺Ⅱ号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及减轻香烟暴露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症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观察健脾益肺Ⅱ号方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中医药早期干预能否延缓COPD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为中医药防治COPD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研发针对COPD的中药新药提供临床研究基础。2.通过观察香烟暴露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小鼠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以及呼吸道病毒感染在诱发COPD急性加重过程中的免疫病理改变,建立符合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急性气道炎症模型,为后续中药减少病毒感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药理学研究提供实用性工具。3.利用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动物模型,以健脾益肺Ⅱ号减少急性加重为出发点,探讨健脾益肺Ⅱ号减少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的主要环节和作用机制,探讨中医培土生金法的现代科学内涵,为研发针对预防COPD急性加重的药物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试验:健脾益肺Ⅱ号治疗COPD稳定期Ⅰ-Ⅱ级探索性临床研究探索性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纳入符合COPD稳定期Ⅰ-Ⅱ级患者,采用健脾益肺Ⅱ号与健脾益肺Ⅱ号安慰剂进行疗效比较,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肺Ⅱ号方颗粒剂,每日1剂,分成2袋,每次1袋,1天2次;安慰剂组给予健脾益肺Ⅱ号方安慰颗粒剂,每日1剂,分成2袋,每次1袋,1天2次。筛查期2周,治疗12周,随访12周。记录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急性加重频次以及急性加重发生率,并且评估组间治疗前后肺功能、SGRQ、CAT量表、mMRC评分、BODE指数改变情况,探索健脾益肺Ⅱ号方干预治疗COPD的疗效并观察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探讨中医药干预能否延缓COPD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为中医药防治慢阻肺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基础研究:健脾益肺Ⅱ号方减轻香烟暴露联合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的主要环节和作用机制(1)香烟暴露对低剂量流感病毒诱导的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选取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熏烟假攻毒组,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攻毒组,熏烟联合攻毒组。第1-4天对小鼠进行熏烟处理,3次/天,每次3支香烟,烟雾用60ml注射器注入熏烟箱中。于9am,12am,3pm进行,每次1h;第5天进行攻毒,用1ml注射器共抽取2ml异氟烷均匀洒在麻醉瓶中,随后将小鼠置于麻醉瓶中旋紧瓶盖,待小鼠出现深快呼吸后取出,迅速向小鼠鼻内滴注PR8病毒30ul/只。假熏烟小鼠放入另一干净且相同大小的塑料箱内,不做熏烟处理;假攻毒组鼻内滴注MEM培养基30ul/只,其余操作同上,分别观察攻毒后5天小鼠变化。第10天取材留取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计数:留取小鼠肺组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病毒复制水平及干扰素mRNA表达水平。(2)健脾益肺Ⅱ号方对香烟暴露、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诱导的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选取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假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假攻毒+JPYFⅡ治疗组;假熏烟攻毒组;假熏烟攻毒+JPYFⅡ治疗组;熏烟假攻毒组;熏烟假攻毒+JPYFⅡ治疗组;熏烟联合攻毒组;熏烟联合攻毒+JPYFⅡ治疗组,每组10只。熏烟、攻毒方法同上。药物干预组,造模方法同熏烟联合攻毒组,从第1天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续给药10天。第10天部分进行小鼠肺功能检测;其余小鼠取材,留取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测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计数;留取小鼠肺组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金属蛋白酶、病毒NP以及干扰素mRNA表达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OS的产生,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gp91和HO-1的蛋白表达;病毒空斑实验观察健脾益肺Ⅱ号方对小鼠病毒载量的影响;以及观察健脾益肺Ⅱ号方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3)熏烟期间给药对熏烟联合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持续预防作用的研究选取SPF级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假熏烟假攻毒组;熏烟联合攻毒(3天)组;熏烟联合攻毒(3天)+PYFⅡ治疗组;假熏烟假攻毒组;熏烟联合攻毒(5天)组;熏烟联合攻毒(5天)+JPYFⅡ治疗组;每组10只。熏烟联合攻毒组第1-4天进行熏烟处理,第5天进行攻毒,分别观察攻毒后3天和5天小鼠情况。熏烟联合攻毒+JPYFⅡ治疗组,造模方法同前,从第1天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连续给药5天。假熏烟假攻毒组,标准饲养8、10天,不做任何干预。留取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测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计数;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病毒复制水平,观察健脾益肺Ⅱ号方对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持续预防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本次探索性临床试验共入组慢阻肺患者62例,纳入全分析集患者共62例,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31例,其中安慰剂组脱落2例。对比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两组患者慢阻肺严重程度,包括两组患者基线时CAT、SGRQ、mMRC、BODE指数、6WMT;以及慢阻肺基线肺功能情况,包括舒张前后FEV1、FVC的情况。经过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基线情况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可显着性降低患者CAT评分(P<0.05)、SGRQ评分(P<0.05)、mMRC评分(P<0.05),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频次(P<0.05),一定程度降低急性加重发生率(P>0.05);治疗组对运动耐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但治疗后在BODE指数改善与安慰剂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于肺功能改善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健脾益肺Ⅱ号颗粒剂对于舒张后FVC和舒张后FEV1/FVC具有改善趋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安慰剂组都有不良事件发生,但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与用药无因果关系。2.基础研究:(1)香烟暴露对低剂量流感病毒诱导的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①熏烟、病毒感染及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的影响攻毒5天后,与假熏烟假攻毒组相比,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攻毒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巨噬细胞均显着性增多(P<0.05);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较假熏烟假攻毒与熏烟假攻毒组显着性升高(P<0.05);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数较假熏烟假攻毒组与假熏烟攻毒组显着性增多(P<0.05)。②熏烟、病毒感染及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趋化因子、金属蛋白酶及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OS产生的影响与假熏烟假攻毒组相比,假熏烟攻毒组小鼠肺组织中IL-6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P<0.01);与熏烟假攻毒组相比,假熏烟攻毒组小鼠肺组织IL-6、MMP12表达显着性增多(P<0.05);与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攻毒组相相比,熏烟攻毒组小鼠肺组织MMP12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P<0.01)。假熏烟攻毒组、熏烟攻毒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0S产生速率较假熏烟假攻毒与熏烟假攻毒组显着性升高(P<0.05);与假熏烟攻毒组相比,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R0S产生速率显着性升高(P<0.05)。熏烟攻毒小鼠肺组织CXCL1、CXCL5、CCL2表达水平较假熏烟假攻毒与熏烟假攻毒组显着性升高(P<0.05);与假熏烟攻毒组相比,熏烟攻毒组小鼠肺组织CXCL5表达水平显着性升高(P<0.01)。③熏烟、病毒感染及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肺组织肺部病毒复制水平及干扰素表达的影响与熏烟假攻毒组相比,假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攻毒组、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肺组织IFN α、IFN β表达水平有显着性升高(P<0.05)。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肺组织Influenza matrix、NP表达水平较假熏烟假攻毒与熏烟假攻毒组均显着性升高(P<0.05)。(2)健脾益肺Ⅱ号方对香烟暴露、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诱导的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①健脾益肺Ⅱ号可减轻熏烟联合流感病毒诱导的气道炎性细胞浸润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性减少小鼠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P<0.01)。②健脾益肺Ⅱ号可降低香烟暴露、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诱导的肺组织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金属蛋白酶表达与熏烟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性降低小鼠肺组织IL-6、CXCL1、CXCL2表达水平(P<0.05),也可降低小鼠肺组织CXCL5、CCL2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健脾益肺Ⅱ号方可减轻香烟暴露、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诱导的肺部氧化应激攻毒5天后,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降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ROS表达水平,可显着性降低熏烟联合攻毒小鼠肺组织HO-1、gp91的表达水平(P<0.05)。④健脾益肺Ⅱ号可减少香烟暴露、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小鼠肺部病毒复制水平及干扰素表达病毒空斑实验发现,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性降低熏烟联合攻毒小鼠病毒载量(P<0.05)。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性降低小鼠肺组织NP表达水平(P<0.01)。⑤健脾益肺Ⅱ号方增加香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吸气量(IC)和用力肺活量(VC)小鼠肺功能实验发现,与假熏烟假攻毒组相比,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功能残气量FRC有显着性升高(P<0.01);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健脾益肺Ⅱ号可显着性升高小鼠IC深吸气量、VC肺活量(P<0.05)。(3)熏烟期间给药对熏烟联合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持续预防作用的研究①健脾益肺Ⅱ号对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持续作用的影响健脾益肺Ⅱ号未能降低熏烟联合攻毒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与之前结果相反,健脾益肺Ⅱ号增加了攻毒后第5天细胞总数的数量。②健脾益肺Ⅱ号对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炎症因子、Influenza matrix持续作用的影响与熏烟联合攻毒组相比,感染前给予健脾益肺Ⅱ号未能改善感染后第3天和第5天免疫细胞浸润与炎症因子的表达。与之前结果相反,健脾益肺Ⅱ号增加了攻毒后第5天小鼠肺组织IL-1 β和IL-6的表达水平。结论:1.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探索性临床研究,通过观察健脾益肺Ⅱ号对急性加重发生的影响,发现健脾益肺Ⅱ号颗粒剂可减少患者急性加重的频次,提高早期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安慰剂,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早期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特别是稳定期有效干预,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重要手段,对于延缓疾病进展以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证实健脾益肺Ⅱ号可减少慢性肺病人急性加重,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对健脾益肺Ⅱ号在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方面的潜在作用机制将进行深入探讨。2.香烟暴露联合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会增加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数量,尤其是诱导小鼠气道以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气道炎症,伴随急性炎症因子升高,过氧化物的增多和金属蛋白酶表达升高,且气道炎症浸润、氧化应激、金属蛋白酶以及肺部病毒载量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熏烟或单纯病毒感染小鼠。本研究一方面明确了香烟烟雾暴露和流感病毒感染是小鼠发生气道炎症重要的致病因素,初步探讨了香烟暴露对病毒诱导气道炎症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熏烟联合病毒感染,成功建立了慢阻肺气道炎症模型,为后续中药减少病毒感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药理学研究提供实用性工具。3.健脾益肺Ⅱ号方减少了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气道炎症细胞的浸润,尤其中性粒细胞下调明显,并可抑制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减少了肺组织免疫细胞的募集,对氧化应激起到了抑制作用,并可减少流感病毒的复制。表明健脾益肺Ⅱ号方对熏烟联合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氧化应激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健脾益肺Ⅱ号方的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从而可保护小鼠肺组织免受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攻击,可能具有治疗流感病毒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作用。4.健脾益肺Ⅱ号方未能在熏烟阶段通过改善肺部损伤及炎症状态,从而减少病毒诱导的急性炎症;健脾益肺Ⅱ号方减少流感病毒诱导的熏烟小鼠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主要环节可能在于流感病毒感染阶段;此外单纯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不足以改善病毒诱导的熏烟小鼠肺组织急性炎症。
周衍葳[5](2021)在《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六安煎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在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症状及肺功能水平等方面的临床疗效,了解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与发病时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提供临床研究上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标准的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六安煎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天。两组从治疗干预前至疗程结束期间,动态观察入院时、第14天采集的疗效指标、症状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季节与诱因的关系。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1.3%,研究组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2.症状性指标比较: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显着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CAT积分均较前显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AT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医咳痰症状控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生物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CT结果均比治疗前改善,而两组患者的PCT结果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NLR数值比治疗前改善,而对照组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LR差值高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CRP数值均较前显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RP差值高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a O2数值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4.肺功能指标比较:经治疗,两组患者的FEV1数值均较前显着改善,但两组患者其余的FEV1和FEV1/FVC数值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慢阻肺痰湿蕴肺证患者有14例发于春季,有16例发于夏季,有11例发于秋季,有5例发于冬季。发病的诱因有19例为冷热失调,16例为天气骤变,其他诱因较少或难以明确。6.本课题研究纳入患者的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等各项安全性指标,未发现因本研究所造成的损害,证实六安煎加减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结论:1.联合中药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提升疗效、减少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发病时间可能以春夏季节为主,发病的诱因与天气骤变、冷热失调等因素相关,可进行针对性预防。
马惠苗[6](2021)在《香烟烟雾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向肺癌转化的作用及白头翁皂苷B4的干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白头翁皂苷B4对单纯香烟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及机制,为治疗慢阻肺防止其向肺癌转变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白头翁皂苷B4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的药效以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80只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通过连续香烟烟雾诱导法建立COPD小鼠模型。在造模第9周,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S诱导组、白头翁皂苷B4高中低剂量组,剂量依次为6mg/kg、3mg/kg、1.5mg/kg,阳性对照组为地塞米松,剂量为1.5mg/kg。熏烟前1h给药,持续4周。在造模及给药期间连续观察小鼠体重变化情况。造模及给药结束后,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模型及各给药组小鼠肺功能参数的变化;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上皮细胞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以及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抑癌基因CDKN2A/P16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造模期间,烟雾诱导组小鼠体重增长基本停滞,易聚堆,精神倦怠,偶有脱毛现象。白头翁皂苷B4不同剂量组体重变化不明显,地塞米松组小鼠体重有下降趋势;白头翁皂苷B4能够显着降低吸气时间(Ti)、肺阻力(LR)(P<0.05),升高最大呼气流速(PEF)(P<0.05),对肺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同时,白头翁皂苷B4能够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18)、白介素10(IL-10)的含量(P<0.01);HE染色对COPD肺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发现,香烟烟雾诱导组小鼠大量炎症细胞包围肺组织,且肺泡间隔变大,白头翁皂苷B4各个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可缓解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上皮细胞基底膜出现细胞增生现象,而给与白头翁皂苷B4后增生现象不明显。RT-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TGF-β、TNF-α及IL-1β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白头翁皂苷B4能够显着下调其基因表达水平;此外,白头翁皂苷B4能够显着降低MMP2、MMP12基因表达并升高MMP9、TIMP1基因表达水平(P<0.01);对于氧化应激指标,模型组MDA含量及MPO显着升高,而GSH-PX活力显着降低(P<0.01),白头翁皂苷B4给药组能够不同程度降低MDA含量及MPO活力,同时能够显着提升GSH-PX活力(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P53蛋白表达显着上调,白头翁皂苷B4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能够显着上调P53蛋白表达(P<0.01),模型组Ki67及hnRNP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最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模型组Dnmt1、Cdkn2a/P16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白头翁皂苷B4不同剂量组对Dnmt1、Cdkn2a/P16蛋白表达无影响。模型组FHIT蛋白表达显着升高,白头翁皂苷B4不同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可显着下调该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1、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功能具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能够缓解肺功能相关参数变化,减轻肺组织炎性症状。2、白头翁皂苷B4能够通过平衡小鼠肺组织中蛋白酶与抗蛋白酶表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肺组织氧化应激进而起到抗炎作用。3、白头翁皂苷B4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通过减轻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增生,降低肺组织中FHIT,升高P53蛋白表达进而延缓COPD向肺癌转化。第二部分白头翁皂苷B4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影响方法:自制香烟烟雾CSE提取装置,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而建立COPD体外实验模型,CCK8细胞毒性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香烟烟雾CSE,不同浓度白头翁皂苷B4及地塞米松对16HBE细胞的安全剂量范围和最适作用时间。此外,CCK8法继续探究造模24/36/48h后,白头翁皂苷B4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PT-PCR测定CSE作用不同时间点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TGF-β基因表达水平及白头翁皂苷B4干预CSE诱导48h后TNF-α,IL-1β,IL-6,IL-8,TGF-β,Slug,Snail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WB检测CSE诱导的16HBE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TTF-1、E-cadherin、Fox A2、ZO-1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表明,随着CSE作用时间,作用浓度的不断延长,细胞活力显着下降,当香烟烟雾CSE浓度达到5%及以上时,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P<0.01)。当白头翁皂苷B4孵育24及36h时,B4不同浓度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当时间延长至48h时,细胞存活率显着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24h及36h时,地塞米松给药浓度达到2000μM,细胞活力显着下降。此外,白头翁皂苷B4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CSE诱导不同时间组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B4不同浓度组对细胞活力有一定升高趋势,但无明显差异。RT-PCR结果表明,随着CSE孵育时间的延长,炎性因子IL-6,IL-1β,TGF-β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而TNF-α,IL-8在CSE诱导48h时有一定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白头翁皂苷B4干预后能够显着降低IL-1β,TGF-β、IL-8、TNF-α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同时,可显着降低Snail1 mRNA表达(P<0.05,P<0.01)。WB结果表明,CSE诱导后MAPK信号通路中p-P38、AP-1(c-jun/c-Fos)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白头翁皂苷B4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均能显着降低蛋白表达(P<0.01)。同时,白头翁皂苷B4可上调TTF-1、E-cadherin、ZO-1的表达,下调Fox A2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越来越低。且香烟烟雾提取物能够上调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白头翁皂苷B4能够通过降低炎性因子,调节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上皮细胞分化蛋白表达,从而发挥一定程度保护16HBE细胞免受CSE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TGFβ/TTF-1信号通路有关。
黄培炜[7](2021)在《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尺泽穴位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的肺组织形态学、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从Nrf2/ARE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COPD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分组与造模: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8)和模型实验组(n=16),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对模型实验组进行造模(采用烟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道滴注),共11周。于第8周开始,将模型实验组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n=8)、尺泽干预组(尺泽组,n=8),并继续造模;2.干预:于第8周分组结束后立即进行干预:尺泽组于每日造模后取单侧尺泽穴注射NS0.1 ml,直刺0.5 mm,1次/日,左右轮流,连续干预4周。模型组每日同等造模同时固定抓取,不干预;3.指标观察:实验期间,大鼠每周称体重并记录,观察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大鼠禁食18h,麻醉,采用四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肺通气功能。剖腹,腹主动脉采血5 ml,余血尽量放尽,全血离心,取血清。打开胸腔,观察气管、肺组织大体外观,取下右肺固定处组织块冰上匀浆,测血清、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ELISA法测血清、肺组织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取下右肺叶固定处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包埋、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另取左肺固定处黄豆大小肺组织2块,液氮转-80℃冻存,测肺组织Nrf2、HO-1、GSTm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0.05),毛色发黄暗淡;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体重明显提高(P﹤0.05);2.肺功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通气功能(每分通气量)均下降(P﹤0.05),肺弹性阻力有下降趋势;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肺通气功能(每分通气量、肺弹性阻力)明显提高(P均﹤0.05);3.肺组织形态学: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外观、气管呈肺气肿改变及炎性细胞浸润,尺泽组的肺、气管组织外观、病理形态明显改善;4.炎症、氧化应激因子: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肺组织的IL-6、IL-8、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MDA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血清SOD活力下降(P﹤0.05),肺组织的SOD活力有下降趋势;尺泽穴位注射NS干预后,血清的IL-6、IL-8、TNF-α的含量有下降(P均﹤0.01),肺组织的IL-8、TNF-α的含量下降(P均﹤0.01),肺组织的MDA的含量下降(P﹤0.05),血清MDA含量有下降趋势,肺组织IL-6有下降趋势,血清和肺组织的SOD活力上升(P均﹤0.05);5.Nrf2、HO-1、GSTm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尺泽组Nrf2 m RNA表达明显上升(P﹤0.05),HO-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明显,GSTm的m RNA、蛋白均呈上升趋势。结论:1.尺泽穴位注射对COPD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尺泽穴位注射防治COPD的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抗炎有关。3.尺泽穴位注射防治COPD所发挥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与调节Nrf2/ARE通路中的Nrf2基因及HO-1蛋白有关。
夏亚萍[8](2021)在《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以期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恶化率、病死率、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机体感染、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方法选自2019年06月至2021年03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肺病科住院发生AECOPD的患者病例8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加味凉膈散研究组患者40例(男性27人,女性13人),年龄分布在42~7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0.28±7.32岁,病程1~30年,平均7.90±5.21年;急性加重期病程1~5天,平均2.85±1.25天;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男性24人,女性16人),年龄分布在43~75岁,平均年龄在61.28±7.44岁,病程1~30年,平均8.15±7.95年;急性加重期病程0.5~5天,平均2.90±1.26天。按照是否使用中药,研究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具体用方如下:连翘20g、黄芩9g、栀子9g、川大黄9g(后下)、芒硝9g、薄荷叶6g(后下)、竹叶12g、生甘草6g、浙贝9g、前胡9g、苦杏仁9g、桔梗6g、枳实6g、瓜蒌仁9g、金银花15g、鱼腥草9g,其中芒硝另包装,交患者手中与熬制好的汤剂冲服。由本院中药房代煎至2袋/剂,每袋200m L,饭后30-45分钟后服药,日1剂,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7天。对照组患者在原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治疗,具体药物为:30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为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4)、0.005mg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深圳大佛药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48)、吸入用0.5mg异丙托溴铵溶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 H&Co.K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159),雾化吸入,一天三次,感染严重的患者运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生产商为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1.0g:国药准字H20113313 2.0g:H20113314)]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等指标变化,经治疗观察后的转归以及实验室安全观察指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血清转氨酶、血清肌酐),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分级评分,评价患者中医疗效。并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临床数据观察分析,比较两组病例之间的数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资料:共有80例患者接受本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急性加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西医化验疗效指标对比:两组患者WBC、NEUT%、CRP、PCT、PaCO2的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a O2、FEV1/FVC、FEV1%pre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分析:两组安全性检验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6.至观察结束,两组均未出现脱落病例及退出病例。结论1.加味凉膈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能降低WBC、NEUT%、CRP、PCT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效控制机体感染。2.加味凉膈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PaCO2并提高Pa O2,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机体缺氧状况,进而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喘憋的临床症状。3.加味凉膈散组可改善AECOPD痰热郁肺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有很好的临床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余宁[9](2021)在《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AECOPD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降气法对AECOPD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影响。方法:将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氧疗、平喘、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和肺功能水平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百分数(FEV1/FV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降气法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为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AECOPD提供了临床证据。第二部分: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COP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化痰活血降气方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烟熏法联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建立COPD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各中药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中药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灌胃。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大鼠肺脏、脾脏、胸腺的质量;检测大鼠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计算大鼠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1)模型组呈典型COPD的肺组织病理改变,激素和化痰活血降气方大、中剂量组可明显减轻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2)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化痰活血降气方大、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肺功能指标均能显着升高(P<0.05);小剂量组大鼠FEV0.3/FVC水平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大剂量组肺功能指标高于中剂量组,高于小剂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3)模型组大鼠肺脏指数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脾脏指数显着下降(P<0.05);化痰活血降气方大剂量组肺脏指数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大剂量组大鼠肺脏指数和阳性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4)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TNF-α、IL-1β、ET-1水平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和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血清TNF-α、IL-1β和ET-1水平显着降低(P<0.05),大、中剂量大鼠BALF中TNF-α、IL-1β、ET-1水平显着降低(P<0.05),小剂量组大鼠BALF中TNF-α、IL-1β水平显着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互相比较,以大剂量组疗效最优;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ET-1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化痰活血降气法可以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ET-1等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气道炎性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达到对COPD的治疗作用。
刘虎[10](2021)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死因。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其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反复急性加重的发生会加速肺功能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和经济负担,因此,深入研究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寻找疾病新的治疗靶点,减少其急性加重的发生,将可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出新方向。目前研究表明慢阻肺是一种涉及多细胞及炎症因子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而疾病急性加重过程更是其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的过程。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发挥调节糖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及凋亡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现已有研究发现,肺上皮细胞能够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脂联素途径调节慢阻肺的肺脏慢性炎症反应。Daniele等人就发现慢阻肺患者血清脂联素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促炎因子释放的功能,说明脂联素作为一种抗炎因子,在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保护作用。与此同时,Tomoda等人发现慢阻肺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着高于健康人群。Kirdar等人则表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反映脂联素可能是慢阻肺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标志物。Sood等通过在体研究发现脂联素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促炎作用,同样Miller通过体外研究,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巨噬细胞进行烟草烟雾提取物刺激,发现脂联素敲除小鼠较野生型小鼠,巨噬细胞表达的TNF-α或趋化因子减少,可见脂联素在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双重作用,而其确切作用仍未被明确探讨。因此,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过程中,脂联素究竟如何变化,发生变化的机制,以及变化的脂联素究竟在慢性炎症机制中发挥何种核心作用,而这可能为早期识别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作出贡献。目的:1.前瞻性分析细菌感染所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不同构型脂联素【高等分子量体(HMW)和球状异构体(gAd)】水平,探讨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2.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凋亡细胞和不同炎症因子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别测定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寻找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分泌脂联素的影响因素,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过程,肺微环境的改变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的影响。3.利用脂联素干预支气管上皮细胞,观察脂联素在LPS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脂联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原山西大医院)40例因细菌感染引起的AECOPD患者纳入研究。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发布的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议(GOLD)标准。排除标准包括严重的肝、肾或内分泌疾病和心力衰竭。在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并根据GOLD指南的其他治疗方案。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指导方针,并获得山西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参考号:2011061,自2011年3月起)。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并允许使用其样本。所有入组的患者在出院前接受肺功能检查[包括测量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测量按照美国胸科学会的推荐指南进行。2.所有40例AECOPD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开始和结束时,共两次采集空腹血样,离心获得血清。用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HMW、gAd和IL-6水平。3.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Cs)常规培养后,分组进行干预,分别进行人重组TNF-α(0,50,100或150 ng/mL)、IL-6(0,50,100或150 ng/mL)、LPS(0,5,10或20 ng/mL)、凋亡细胞(0,1×106,5×106或10×106)刺激6、12或24小时,或进行抗TNF-α(50、100或150 ng/mL)6小时,然后给与10ng/mL LPS干预。分别选择RT-PCR测定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录脂联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脂联素蛋白表达的水平,以及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脂联素的水平。4.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常规培养后,分组进行干预,分别进行脂联素(0,1,2,5,10,20ug/ml),LPS(100ng/ml),脂联素联合LPS(脂联素10ug/ml+LPS 100ng/ml)刺激24小时,选择ELISA法测定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及IL-8,抗炎因子IL-4及IL-10的水平。5.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1.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患者血清脂联素HMW低于恢复期(t=2.084 P<0.05),gAd及gAd/HMW均显着低于恢复期(z分别-5.511和-4.957,P均<0.01),但IL-6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919 P>0.1)2.所有慢阻肺患者,未发现脂联素HMW,gAd,gAd/HMW与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存在相关性。(P均>0.05)3.所有慢阻肺患者,仅发现gAd/HMW与患者住院天数呈负相关。(r=-0.494P=0.001)4.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OC曲线分析探寻细菌感染诱导AECOPD的发生,发现HMW的曲线下面积最大(76.3%),表明其可能的临床价值。5.运用TNF-α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现TNF-α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脂联素mRNA的表达,但无明确的时间依赖性,在100ng/ml的刺激浓度时,其表达至高峰。但是50ng/ml即能够显着促进脂联素蛋白水平的表达。虽然TNF-α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脂联素的分泌,但是差异性并不显着。6.100ng/ml的IL-6也可以促进脂联素的表达,但在刺激24小时后,却表现出显着抑制其表达的作用。相反,150ng/ml的IL-6能够显着抑制脂联素的表达。然后,脂联素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并非完全一致,同时本研究并未发现IL-6对脂联素分泌的影响作用,说明脂联素的转录,翻译以及分泌可能受多因素的影响。7.LPS是细菌感染后诱发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当利用LPS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现其能够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着抑制脂联素mRNA的表达,同时15ng/ml的LPS表现出最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样,15ng/ml的LPS会显着抑制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此同时,LPS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脂联素的分泌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差异性并不显着。8.当利用凋亡细胞与支气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时,发现凋亡细胞能够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着促进脂联素mRNA的表达,并且5×106凋亡细胞数时能够显着促进脂联素的表达。凋亡细胞虽然同时增加了脂联素蛋白的表达,但其变化程度并不显着。凋亡细胞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APN的分泌,但只有10×106细胞组有显着差异。9.虽然抗TNF-α不影响支气管上皮细胞中脂联素的表达或分泌,但有趣的是,当细胞经抗TNF-α预处理后,再进行LPS干预,脂联素的表达和分泌会随着抗TNF-α浓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100 ng/mL的抗TNF-α能显着拮抗LPS介导的抑制脂联素表达的作用。同时就抗TNF-α预处理支气管上皮细胞之后,再利用凋亡细胞干预6小时,发现凋亡细胞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及分泌脂联素的作用消失。10.发现促炎因子,无论TNF-α、IL-1β、IL-6及IL-8,脂联素均能够促进其表达,但并未观察到明确的浓度依赖性,即1ug、2ug、5ug、10ug以及20ug,并未见到明显的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在IL-1β、IL-6及IL-8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1.发现抗炎因子IL-4及IL-10,脂联素均能够促进其表达。但与抗炎因子不同,表现出显着的浓度依赖性,即随着脂联素浓度的增加,该刺激抗炎因子分泌增加的作用显着增强。12.发现在100ng/ml LPS刺激作用导致的炎症反应环境下,进行脂联素10ug/ml的干预,发现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及IL-8均显着下降,而抗炎因子IL-4及IL-10显着增加。结论:1.细菌感染诱导的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进入恢复期的患者,血清脂联素HMW及gAd水平均显着增加,提示脂联素表达的增加可能促进了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康复。2.本研究证明许多因素均参与调节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分泌脂联素。3.脂联素在慢阻肺疾病进程中发挥调节炎症动态平衡的作用,可能参与抑制炎症的进一步扩大。
二、隐孔菌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孔菌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临床研究 |
2.1 清热化痰法 |
2.2 温肺化痰法 |
2.3 燥湿化痰法 |
2.4 健脾化痰法 |
2.5 其他疗法 |
3 中药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实验研究 |
4 结语 |
(2)扶肺固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 |
1.2 药物及配制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4 COPD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
1.5 给药 |
1.6 样本采集及处理 |
1.6.1 血清、肺泡灌洗液制备与处理 |
1.6.2 肺组织的提取 |
1.7 指标测定 |
1.7.1 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
1.7.2 大鼠血清及右BALF TNF-α、TGF-β1、IL- |
1.7.3 大鼠肺组织GR m RNA和蛋白测定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
2.2 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
2.3 各组大鼠血清及右BALF中TNF-α、TGF-β1、IL-17A的含量比较 |
2.4 各组大鼠左肺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比较 |
2.5 各组大鼠左肺组织中GR m RNA和蛋白水平比较 |
3 讨论 |
(3)PPARγ参与有氧运动调控chemerin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意义 |
3.研究内容 |
文献综述 |
1.Chemerin及其受体 |
2.Chemerin与 COPD炎症反应 |
2.1 COPD肺内外的炎症反应 |
2.2 Chemerin对 COPD炎症的双向作用 |
2.3 Chemerin对 COPD相关炎症的影响 |
3.Chemerin与 COPD糖脂代谢 |
3.1 COPD糖脂代谢异常 |
3.2 chemerin调节COPD糖脂代谢 |
4.运动调控机体chemerin与运动防治COPD |
4.1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炎症与代谢异常 |
4.2 PPARγ-运动调节的chemerin的潜在机制 |
5.小结 |
第一部分 运动对 COPD大鼠膈肌功能障碍和对 PPARγ-chemerin/CMKLR1 通路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对象 |
2.4 实验分组 |
2.5 模型建立方案 |
2.6 运动干预 |
2.7 大鼠体重 |
2.8 肺功能检测 |
2.9 膈肌离体肌力检测 |
2.10 取材 |
2.11 肺与膈肌组织学检测 |
2.12 Western blot |
2.12.1 蛋白抽提 |
2.12.2 蛋白浓度测定 |
2.12.3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 |
2.1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CSE与运动训练影响大鼠体重 |
3.2 运动训练提升COPD大鼠肺功能 |
3.3 有氧运动提升大鼠膈肌功能 |
3.4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肺结构影响不明显 |
3.5 有氧运动影响COPD大鼠膈肌结构 |
3.6 运动影响膈肌PPARγ、chemerin/CMKLR1 的表达 |
3.7 运动抑制大鼠膈肌炎症因子的表达 |
3.8 运动调节大鼠膈肌降解与生长水平失衡 |
4.讨论分析 |
4.1 CSE及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体重的影响 |
4.2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
4.3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 |
4.4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肺与膈肌结构的影响 |
4.5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膈肌PPARγ-chemerin/CMKLR1 信号的影响 |
4.6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膈肌炎症因子的影响 |
4.7 运动训练对COPD大鼠膈肌泛素E3 连接酶的影响。 |
5.结论 |
第二部分 机械牵拉对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细胞增殖水平及PPARγ-chemerin/CMKLR1通路及下游因子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对象 |
2.4 细胞冻存和复苏 |
2.5 适宜LPS浓度诱导L6 成肌细胞炎症环境下培养 |
2.6 细胞牵拉 |
2.7 CCK-8 检测细胞增殖水平 |
2.8 Western blot |
2.8.1 蛋白抽提 |
2.8.2 BCA蛋白浓度测定 |
2.8.3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 |
2.9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LPS对L6 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
3.2 机械牵拉促进炎症环境中L6 细胞增殖水平 |
3.3 机械牵拉影响PPARγ、chemerin/CMKLR1 信号表达 |
3.4 机械牵拉抑制L6 细胞促炎症因子的表达 |
3.5 机械牵拉影响L6 细胞蛋白降解与细胞激活情况 |
4.分析与讨论 |
4.1 LPS对L6 细胞增殖的影响 |
4.2 机械牵拉应力对LPS环境中L6 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 机械牵拉对LPS刺激下L6 细胞PPARγ、chemerin/CMKLR1 表达的影响 |
4.4 机械牵拉对LPS刺激下L6 成肌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
4.5 机械牵拉对LPS刺激下L6 细胞蛋白降解与激活的影响 |
5.结论 |
第三部分 PPARγ在机械牵拉调控chemerin/CMKLR1 信号促LPS诱导炎症环境下L6 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LPS诱导L6 细胞炎症培养环境 |
2.4 不同浓度GW9662 和罗格列酮对LPS环境中L6 细胞活性的影响 |
2.5 实验对象及分组 |
2.6 细胞牵拉 |
2.7 CCK-8 检测细胞增殖水平 |
2.8 Western blot |
2.9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GW9662 和罗格列酮对L6 细胞活性的影响 |
3.2 调控PPARγ的表达影响机械牵拉促炎症环境下L6 细胞增殖的作用 |
3.3 调控PPARγ表达影响细胞机械牵拉后chemerin/CMKLR1 信号表达 |
3.4 调控PPARγ表达影响细胞机械牵拉后炎症因子表达 |
3.5 调控PPARγ表达影响细胞机械牵拉后细胞降解与激活 |
4.分析与讨论 |
4.1 PPARγ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2 抑制或激活PPARγ后机械牵拉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3 抑制或激活PPARγ后机械牵拉对细胞PPARγ、chemerin/CMKLR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抑制或激活PPARγ后机械牵拉对LPS环境下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
4.5 抑制或上调PPARγ后机械牵拉对肌蛋白降解、成肌细胞激活的影响 |
5.结论 |
全文总结 |
1.主要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4)健脾益肺Ⅱ号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及减轻香烟暴露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症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策略 |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 |
二、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研究 |
三、健脾益肺Ⅱ号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基础 |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关系 |
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在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过程中的免疫病理改变 |
二、吸烟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 |
第四节 气道炎症反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作用 |
一、慢阻肺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免疫细胞 |
二、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炎症介质 |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
一、病毒及其模拟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动物模型 |
二、细菌感染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动物模型 |
三、熏烟联合LPS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动物模型 |
第二章 健脾益肺Ⅱ号干预治疗COPD Ⅰ-Ⅱ级患者探索性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治疗方案 |
四、数据管理 |
五、统计分析 |
六、研究结果 |
七、讨论 |
第三章 健脾益肺Ⅱ号减少熏烟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的主要环节和作用机制 |
第一节 香烟暴露对低剂量流感病毒诱导的气道炎症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健脾益肺Ⅱ号方对香烟暴露、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及二者联合诱导的气道免疫细胞的影响 |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熏烟期间给药对熏烟联合低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持续预防作用的研究 |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临床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及安全性指标 |
3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综合疗效比较 |
3 症状性指标比较 |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CAT积分比较 |
3.3 咳痰症状控制积分比较 |
4 生物学指标比较 |
4.1 白细胞计数比较 |
4.2 NLR比较 |
4.3 CRP比较 |
4.4 PCT比较 |
4.5 血气分析指标PaO_2比较 |
5 生理学指标比较 |
5.1 肺功能指标FEV1比较 |
5.2 肺功能指标FEV1/FVC比较 |
6 慢阻肺发病的季节与诱因 |
7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研究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 监测指标 |
1.3 治疗 |
2 中医对慢阻肺疾病的认识 |
3 组方及现代药理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综合疗效比较分析 |
4.2 症状性指标分析 |
4.3 生物学指标分析 |
4.4 生理学指标分析 |
4.5 发病季节与诱因分析 |
4.6 小结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香烟烟雾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向肺癌转化的作用及白头翁皂苷B4的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向肺癌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一部分 白头翁皂苷B4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慢性阻塞性肺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给药 |
2.2 形态学观察 |
2.3 肺功能测定 |
2.4 COPD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的测定 |
2.5 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支气管上皮化生的影响 |
2.6 RT-PCR测定COPD小鼠肺组织中相关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
2.7 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MPO、MDA、GSH-PX酶活性检测 |
2.8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癌变蛋白表达 |
2.9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癌变相关蛋白Dnmt1、CDKN2A/P16、FHIT蛋白的表达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形态学及体重的影响 |
3.2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功能的影响 |
3.3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5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支气管上皮增生的影响 |
3.6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7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MPO、MDA、GSH-PX酶活力的影响 |
3.8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组织中癌变相关蛋白P53、Ki67、hnRNPA2/B1 表达水平的影响 |
3.9 白头翁皂苷B4对COPD小鼠肺组织中甲基化相关蛋白Dnmt1、P16、FHIT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白头翁皂苷B4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及配制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培养 |
2.2 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的制备 |
2.3 CSE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 白头翁皂苷B4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 地塞米松(DEX)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2.6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2.7 RT-PCR检测16HBE细胞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
2.8 荧光探针DCFH-DA法检测CSE诱导的16HBE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
2.9 Western Blot法测定CSE诱导的16HBE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 |
2.10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3.2 白头翁皂苷B4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地塞米松(DEX)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3.5 不同时间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16HBE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6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活性氧ROS表达水平的影响 |
3.7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Snail1、Slug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9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0 白头翁皂苷B4对CSE诱导的16HBE细胞上皮化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式 |
2.3 称重及一般情况观察 |
2.4 取材 |
3 标本检测及方法 |
3.1 肺脏外观拍摄及病理切片染色 |
3.2 肺组织、血清的SOD活力、MDA含量的检测 |
3.3 肺组织、血清的IL-6、IL-8、TNF-α含量的检测 |
3.4 Nrf2/ARE通路相关蛋白的m RNA检测 |
3.5 肺组织Nrf2、HO-1、GSTm蛋白的检测 |
4 统计学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大鼠一般情况 |
1.1 大鼠一般情况 |
1.2 干预后大鼠一般情况 |
2 各组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1 干预前模型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2 干预后各组大鼠肺脏外观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3 各组大鼠肺通气功能改变 |
4 各组大鼠血清及肺匀浆中的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
5 各组大鼠血清、肺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 |
6 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Nrf2、Ho1、GSTm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
讨论与分析 |
1 COPD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疾病特点 |
1.1 COPD的中医认识及病因病机 |
1.2 COPD的西医认识及发病机制 |
2 尺泽的选穴依据 |
3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COPD的依据 |
4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选择依据 |
5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指标选取依据 |
6 Nrf2/ARE通路与Nrf2、HO-1、GSTm蛋白的关系 |
7 研究结果及分析 |
7.1 造模方法讨论 |
7.2 干预时间的选择 |
7.3 大鼠毛色及体重的变化 |
7.4 肺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分析 |
7.5 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分析 |
7.6 抗氧化水平指标的分析 |
7.7 炎症因子指标的分析 |
7.8 Nrf2/ARE通路的分析 |
8 展望与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COPD大鼠的实验室研究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表对照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病例标准 |
3 临床治疗方法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临床检验指标 |
6 样本量估计 |
7 伦理原则 |
8 数据统计处理 |
9 技术路线图(附录D) |
10 结果 |
10.1 基线资料 |
10.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对比 |
10.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资料对比 |
讨论 |
1 COPD急性加重期的西医认识 |
2 传统医学对C0PD急性加重期的认识 |
3 加味凉膈散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综合疗效分析 |
4 总结 |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COPD急性加重期中西医诊疗进展 |
一、现代医学对AECOPD的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AECOPD的认识 |
三、AECOPD的中医治疗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AECOPD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设置 |
2.2 对照条件和干预条件的设置 |
2.3 记录和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证候疗效比较 |
3.2 临床症状评分及CAT评分比较 |
3.3 肺功能比较 |
4.讨论 |
4.1 对COPD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4.2 化痰活血降气方组方分析 |
4.3 化痰活血降气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 |
4.4 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COPD模型大鼠实验研究 |
1.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 |
1.3 主要器材及试剂见表 10、11 |
2.方法 |
2.1 COPD模型制备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大鼠肺功能测定 |
2.4 大鼠肺组织病理观察 |
2.5 检测各组大鼠肺脏、脾脏和胸腺指数 |
2.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SA)检测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 TNF-α、IL-1β、ET-1的水平 |
2.7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分析 |
3.2 大鼠肺功能变化 |
3.3 大鼠脏器指数变化 |
3.4 大鼠BALF中 TNF-α、IL-1β、ET-1的水平 |
3.5 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ET-1的水平 |
4.讨论 |
4.1 化痰活血降气方对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功能的影响 |
4.2 化痰活血降气方对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功能的影响 |
4.3 对化痰活血降气法对TNF-α的影响 |
4.4 化痰活血降气法对IL-1β的影响 |
4.5 化痰活血降气法对ET-1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不同构型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1.2 试剂、材料与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入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
2.2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各构型脂联素及IL-6 水平的变化: |
2.3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血清不同构型脂联素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
2.4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住院天数的相关性分析: |
2.5 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的预测意义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培养 |
1.2 ELISA法测定刺激后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株分泌脂联素蛋白的水平 |
1.3 western blot法测定刺激后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株内表达脂联素蛋白的水平 |
1.4 Real-time PCR法测定刺激后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株转录脂联素mRNA的水平 |
1.5 统计分析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 |
2.2 IL-6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 |
2.3 脂多糖抑制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 |
2.4 凋亡细胞能够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 |
2.5 抗TNF-α对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脂联素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培养 |
1.2 ELISA法测定刺激后细胞株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促炎因子的表达研究 |
2.2 抗炎因子的表达研究 |
2.3 在LPS所致的炎症环境下,脂联素的作用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脂联素与慢阻肺及危重症疾病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隐孔菌多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液高分泌研究进展[J]. 周克琴,刘炜.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9)
- [2]扶肺固肾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J]. 梁爱武,吴官柱,龙馨,赖庆来,李军,罗珍瑶,韦筱园,李婷,黄天圆.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02)
- [3]PPARγ参与有氧运动调控chemerin改善COPD膈肌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D]. 李健.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 [4]健脾益肺Ⅱ号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及减轻香烟暴露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症作用研究[D]. 蔡甜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D]. 周衍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香烟烟雾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和向肺癌转化的作用及白头翁皂苷B4的干预机制研究[D]. 马惠苗.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7]基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探讨尺泽穴位注射NS对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D]. 黄培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D]. 夏亚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化痰活血降气法治疗AECOPD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D]. 余宁.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10]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脂联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刘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