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迪[1](2019)在《银联商务JS公司产品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非现金支付方式及工具日益丰富,而银行卡收单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支付类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银行卡收单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支付机构不断创新,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不断蚕食现有线下银行卡收单市场。传统的线下收单支付机构迫切需要进行产品创新来应对日益复杂市场需求。因此,本文运用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等理论和方法,以传统银行卡收单执牛耳者银联商务为研究分析对象,研究JS公司的产品创新战略。首先,论文界定了银行卡收单、第三方支付等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从产品功能、产品的应用场景和产品的物理介质等方面讨论支付创新的分类,分析了国外、国内支付产品创新的模式和发展趋势。其次,论文在介绍了银联商务JS公司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司产品创新的基本模式和流程,分析了公司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制约、市场需求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剖析了公司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的问题。接着,论文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借助波特的五作用力模型分析公司发展的行业环境,从组织结构、技术能力、财务管理和营销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公司的内部环境,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构建了公司的SWOT矩阵,并讨论了公司层战略选择。最后,论文在公司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司产品创新的必要性,从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信息化服务和生物技术识别4个方面讨论了公司产品创新战略的内容,进一步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备、企业文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公司产品创新战略实施所需要的保障措施,并研究了公司内部研发和外部引进两条产品创新的路径。
张弛[2](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廖凡[3](2018)在《网络支付清算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卡组织权益保障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按照《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其后相关文件和通知的要求,目前,我国银行卡支付清算市场基本形成"银联管线下,网联管线上"的局面。尽管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间的直连模式在我国当前语境下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断直连"与"入网联"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联系。从整体意义和机制意义上理解,银行卡组织对其品牌银行卡以及与银行卡相对应的卡号、银行账号及其使用、利用拥有合法权益。以行政指令方式强制要求支付机构受理的所有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有损此种合法权益,且存在潜在的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问题。"大一统"的网联模式,不仅面临技术能力和储备问题、业务和权限范围问题以及与现有法律该规则的协调问题,而且关涉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有序开放和公平竞争问题。有必要慎重反思当前政策,不再将网联统一处理网络支付业务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对国内外银行卡组织在其中享有的合法权益给予应有考虑,并以此为基础协调其与网联之间的业务分工。
于辰[4](2017)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中国经济地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传统支付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银行卡支付。近些年银行卡业务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金融业一个新的増长点,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对于银行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中国银行作为国有控股的四大银行之一,在1985年发行了国内首张信用卡,2008年全球首张发行北京奥运卡主题信用卡;2010年发行中国第一张人民币单一结算信用卡;2013年,发行中国第一张国际标准芯片卡。在中国银行首张信用卡发行30周年之际,本文以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银行卡业务作为调研对象,希望能够为其银行卡业务未来的发展提供可供建议,使其银行卡业务能够更好地推动个人业务提升。本文研究过程中,将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内部业务发展状况做了具体分析,并了解了银行经营业务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发展变化,以及内条件缺陷。通过SWO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结合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内部资源和能力,从而制定了出适应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展策略。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对选题以及背景做了详细介绍;第二章阐述了银行业务发展相关理论,以及银行业务基本概念,第三章中分析了我国北京分行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从两个角度来对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做具体分析,行业与外部竞争形势;第四章分析了中国银行目前的业务发展形势,除了其组织架构、以及银行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做了相关论述。第五章对银行制定的发展战略选择做了研究,以SWOT分析方法进行论述。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做基本评估,做出最后选择;第六章分析了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信用卡营销、技术革新、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
方昱茸[5](2016)在《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政府监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行业监管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随着银行卡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各种智能技术在银行卡上的应用,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卡的功能以及支付方式都有了革命性的创新与发展,如何降低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风险以及更好地进行政府监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由于政府监管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国别差异和行业差异,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及具体地域特点,来探索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途径及策略模式。本文从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相关主体结构、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相关情况、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现状三方面进行概述及分析,归纳出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监管存在的五个问题:监管主体间的协作不完善、监管成本过高、监管技能缺乏、较难防范市场参与者的不正当竞争以及缺乏针对消费者保护意识薄弱的措施,并总结造成这些问题的相关因素。运用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及专家打分方法,得出导致上述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成因因素分别为: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相关法规制度落后;立法不足,不完善以及监管措施设置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等。从政府规范市场参与者竞争机制、监管技能、政府鼓励和宣传提高消费者保护意识维度三个维度,提出了完善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监管的相关建议。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政府监管是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支付结算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的研究及结论有助于完善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方面的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和政策依据,最终将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监管政策的完善产生积极影响。
柴洪峰[6](2016)在《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开放性、规模性、复杂性等特征,通过银行卡信息系统"整体最优、平衡驱动、分层管理、动态升级"总体需求研究,针对我国银行卡信息化"产业链长、信息化程度低、协调难度大、管理维度复杂"工程特点分析,结合中国银联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工程实践,提炼出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提出"宏观有序、整体最优"的顶层设计思路、"建立枢纽,标准先行"的工程实施路径、"综合平衡、协同有序"的产业升级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银行卡信息化工程的需求管理、创新管理、标准管理、运营管理等工程管理方法及实践,并对未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李二亮[7](2016)在《基于用户选择行为的移动第三方支付竞争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有效竞争策略的制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对于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来说,其在线下支付市场的渗透发展,只有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并强力实施,才能在支付服务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谋求长远的发展。现实中多数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采取“烧钱式”的促销来发展线下支付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目标群体的划分及用户真实需求的了解;而学术界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策略研究,更多的偏重于双边市场的定价以及产业融合的建模或定性分析,相关研究无法对行业发展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而有效竞争策略的制定除了要明晰行业市场特征、竞争对手状况以及自身优劣势外,更有赖于对目标用户群体需求偏好的深入了解。当前,针对移动支付采纳行为和使用意愿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形成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成果,该类研究有助于理解用户移动支付的需求偏好,对于制定市场策略发展移动支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第三方支付新的业务形态,移动第三方支付取得了快速发展,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诸多关注,然而前述针对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行为和使用意愿的研究,对理解消费者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选择行为是不够的,一方面是因为前置性的采纳因素对于已经拥有巨大线上用户群体的主流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来说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移动第三方支付在线下支付场景的使用无可避免的要受到其他支付工具的影响,而这是前述研究所没有充分关注的;此外,前述文献对于商家移动支付采纳行为的研究处于非充分状态,而商家是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线下支付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当前业界和学界对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用户使用偏好,特别是多支付工具存在情况下支付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决策过程认知性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市场的渗透发展为背景,沿着了解用户需求偏好服务于竞争策略制定的研究主线,以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线下支付市场,基于其典型的双边市场特性,本文对线下支付市场的两类用户——消费者用户和商家用户对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的选择行为给予同时关注,以期服务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的策略制定及行业实践。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主要采取焦点小组访谈、实验研究、多案例研究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线下支付市场中消费者用户和商家用户,在多种支付工具存在条件下,对于支付工具特别是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选择使用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及决策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移动第三方支付在线下支付市场发展的竞争策略。本文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市场发展分析。本文在归纳总结第三方支付当前主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定义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移动第三方支付的线下支付选择行为,这是有别于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行为且对未来支付市场将要产生重大影响的支付行为模式;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并重点对当前主流支付模式——移动第三方支付和银联支付进行了优劣势的对比分析;随后,基于动态演化博弈论讨论了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线下渗透发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网络外部性大整合资源能力强的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向线下支付渗透发展是必然的市场选择;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对移动第三方支付将要发展的线下支付市场进行了重点讨论,认为该市场是有别于线上支付市场的新领域,移动第三方支付在该市场业务的拓展没有平台可依,也没有中国银联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政府力量推动的优势,这就要求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发展线下支付业务时,必须同时关注消费者和商家两类不同用户对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的需求偏好和选择行为,从而为线下支付市场发展奠定基础。2.消费者用户支付选择行为的研究。消费者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决定着未来移动第三方支付在线下支付市场中的地位。对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现有线上支付使用人群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然后结合每个阶段人群的消费特征,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五个分组的小组讨论,定性研究了消费者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选择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具体的内涵指向;然后,进一步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在构建模拟购物场景的基础上,通过对132名消费者的观察实验,以成对样本检验及回归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了支付促销影响消费者支付选择特别是移动第三方支付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移动第三方支付的相对优势和网络外部性是影响消费者选择使用最重要的因素;使用成本、感知风险、复杂性等仍然是阻碍移动第三方支付使用的影响因素,但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以上因素的内涵;支付促销对于不同人群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支付促销对于第一类人群(18岁——24岁)最为有效,最容易通过此手段培养其使用习惯,并且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群口碑效应的影响,该类人群在选择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时考虑有用性的特征居多;而第二类人群(24岁——30岁),则偏重于多种支付工具之间的比较进行趋利最大化选择,交易安全对该人群的影响要小于第三类人群,在移动第三方支付习惯的培养上相对容易一些;第三类人群(30岁——40岁),由于信用卡的使用习惯相对固化,较难形成对于移动第三方支付的使用习惯,支付促销对其影响在三个组别中是最小的,此外对交易安全的担忧在三类人群中是最大的。3.商家用户支付选择行为的研究。线下商家用户的使用为移动第三方支付创造了基本的市场环境。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组织-环境理论的混合分析框架为基础,采取多案例研究法,通过选择分布于北京、郑州及其他若干地区的超市、酒店、餐娱等七个行业近二十余家商家案例,对线下商家支付工具特别是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在影响商家使用的诸多因素当中,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网络外部性和促销引流效应是商家最为看重的,其次,商家在规模、技术储备、账务处理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会对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取舍;再次,商家对于支付工具的认知已经逐渐超脱于支付业务本身,为促进商家利益最大化,促使其主动持续使用移动第三方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应当整合优势资源,以支付服务为基础向线下商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此外,本文还对一类特殊的商户群体——学校进行了讨论,其对移动第三方支付的使用和市场开发应当给予关注。4.移动第三方支付竞争策略和产业链整合研究。竞争策略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支撑,而产业链整合是实施竞争策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支付行业的特征,在对银联支付竞争分析了解其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前述章节对于消费者用户和商家用户支付选择行为的研究,从SWOT分析的组合视角,即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提出了移动第三方支付的竞争策略。竞争策略的实施一方面有赖于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优化支付工具功能,不断开拓市场,另外一方面产业链整合是实施竞争策略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对支付产业链的整合模式类型进行了讨论,通过构建纵向一体化、纵向战略联盟、横向整合的Hotelling模型,分析了当前支付市场的产业链整合的基本模式,讨论了三种模式对于市场发展、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指出移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应根据自身的市场地位和资源状况,在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中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更好取得市场发展的效果。
冯丹序[8](2016)在《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完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过去的十几年,我国银行卡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社会内部的现金支付模式已经逐步被国内新兴的银行卡所取代,无论是当前相关的金融领域以及消费品零售领域,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银行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对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商户集体拒绝受理银行卡等银商纷争问题。为实现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有力增长,加强政府监管必不可少。论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对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现状的关注以及对银行卡产业运作机制与政府监管关系较深入的思考,对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政府监管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等。第一章主要介绍银行卡产业和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分析国内外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动态和现状,阐述国外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方面的可借鉴经验和国内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章为案例分析和原因剖析,是文章的重点章节。通过银行卡产业发展中引发的一些事件,分析当前银行卡产业发展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对策建议,对银行卡产业发展政府监管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及改进措施。
凌炼[9](2016)在《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弊端,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发展战略。同时,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提出更是将消费置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高度上。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通过创新来增加供给,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形成以消费带动的新的供给动力和经济增长动力。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消费金融的发展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银行、电商、实体企业等争相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消费金融公司、场景式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消费金融市场。基于此,正确把握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全面剖析消费金融内涵、科学把握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机制、深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为研究目的,沿着“理论基础—机制剖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界定了消费金融的内涵,规范分析了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考察我国各类消费金融工具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特点,提出了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整理,运用时间序列、面板序列、线性以及非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相关机制的科学性,并结合理论上的分析和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消费金融以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体系。消费金融的内涵界定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通过梳理学术界有关消费金融定义的不同阐释,着重参考了Tufano的功能视角定义,认为消费金融是与消费者相关的所有金融活动,且具备支付、风险管理、储蓄和投资功能,具体包括以银行卡为支付媒介的消费支付活动、以保险为自我消费保障的风险管理活动、以金融投资为代表的投资性消费活动等,消费金融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消费活动的便利性和可持续性。基于消费金融的功能内涵,构建了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内在机制的逻辑分析框架。通过剖析消费金融各功能板块的代表性金融工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重新归纳提炼出了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三大机制:平滑机制、保障机制和增值机制。其中,平滑机制包括通过消费信贷实现的预算平滑和通过银行卡实现的支付平滑;保障机制包括通过储蓄实现的自我保障和通过保险实现的商业保障;增值机制则主要是通过个人金融投资带来的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同时,通过对我国消费金融和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进行考察和具体分析,提出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假设,即消费金融能分别通过三大机制实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地,实证结果验证了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三大机制的存在,支撑了理论假设。平滑机制中的预算平滑机制检验以消费信贷为核心自变量,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消费信贷能显着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支付平滑机制检验以银行卡为核心自变量,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银行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银行卡中的信用卡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也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与信用卡所具备的支付和信贷的双重功能有关。保障机制中的自我保障以储蓄为核心自变量,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可知,储蓄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增强消费信心和预防流动性约束的双重作用,且以增强信心、促进消费为主;商业保障机制检验以商业保险为核心自变量,通过构建平滑转换模型,综合考察了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其中,整体保费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既有线性的促进作用也有非线性的促进作用,寿险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影响形式既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财产险则表现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滞后性。增值机制检验以微观数据为基础,从是否进行个人金融投资的角度来观察,有金融投资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众数要大于无金融投资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众数,且概率密度曲线的峰度和偏度均更小,在更大范围内表现出更高的消费支出水平;从个人金融投资的不同偏好来看,城镇居民的金融投资偏好越激进,其消费支出水平也越高;从个人金融投资对城镇居民总体消费支出和各类消费支出的分位数回归来看,除最高消费层次的城镇居民外,金融投资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随居民消费层次的提升而提高,且对居民非耐用品和服务性消费支出的影响显着。最后,基于消费金融能显着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和现实,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别针对政府-市场-居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宏观层面,应优化居民收入来源和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强化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设;中观层面,应创新储蓄市场、整合支付市场、扩展信贷市场、提质保险市场以及完善资本市场;微观层面,应加强对居民的金融教育,使居民树立和谐消费的观念,以此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消费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提升新常态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张桂娇[10](2013)在《我国银行卡产业价格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欧美自20世纪50年代发行银行卡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银行卡产业。我国银行卡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又受到国家较多的管制,进入21世纪后才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银行卡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对银行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着。银行卡产业基础的收费行为是刷卡手续费、年费、跨行取现费,其收费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发卡银行、收单银行、持卡客户、特约商户和中国银联等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从2004年持续到今天的银商之争,2006年对银行卡年费、跨行查询费的争议,到2013年刷卡手续费标准下调,其收费行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对银行卡产业收费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刷卡手续费中的交换费上,针对交换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我国现行的银行卡年费和跨行取现费的研究很少。本文首先阐述了双边市场、网络外部性理论和银行卡价格形成机制理论,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收费现状,然后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对我国现行刷卡手续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论是现行单一比例的刷卡手续费不合理,提出合理化其收费行为的关键对商户实行二级价格歧视,根据交易规模对商户刷卡手续费实行超额累退收费方式;运用博弈模型对收取年费行为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影响收取年费的关键因素是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因此,银行可以对客户实行三级价格歧视,高端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小,可以收取年费,低端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大,应免年费;运用网络外部性理论对跨行取现收费合理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收取跨行费使目前拥有优势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力,而对目前处于劣势的中小商业银行更不利。
二、对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银联商务JS公司产品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银行卡收单相关研究 |
1.2.2 第三方支付相关研究 |
1.2.3 支付创新的相关研究 |
1.2.4 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 |
1.2.5 产品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支付和支付创新的发展 |
2.1 支付和第三方支付 |
2.1.1 支付结算及其发展 |
2.1.2 第三方支付产品定义 |
2.1.3 第三方支付产品发展过程的特点分析 |
2.2 银行卡和银行收单 |
2.2.1 银行卡收单的基础定义 |
2.2.2 银行卡产业发展 |
2.2.3 银行卡收单的标准交易流程 |
2.2.4 银行卡支付产业链的参与主体 |
2.3 现有支付创新的类型和趋势 |
2.3.1 支付产品的创新分类 |
2.3.2 国内外支付产品创新的发展 |
第三章 银联商务JS创新现状和问题 |
3.1 银联商务JS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基本运营情况 |
3.1.2 公司的组织结构 |
3.2 公司产品创新情况 |
3.2.1 现有产品的分类明细 |
3.2.2 现有产品创新基本模式及上线流程 |
3.2.3 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4 产品创新的动因分析 |
3.3 银联商务JS公司产品创新面临的问题 |
3.3.1 宏观政策制约 |
3.3.2 市场需求的动态化和需求的多层次化 |
3.3.3 支付创新产品的风险管控问题 |
第四章 银联商务JS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银联商务JS宏观环境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2 银联商务JS公司的行业环境分析 |
4.2.1 银行卡收单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4.2.2 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
4.2.3 竞争环境分析 |
4.3 银联商务JS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3.1 战略管理能力分析 |
4.3.2 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4.3.3 技术能力分析 |
4.3.4 财务管理与现状分析 |
4.3.5 营销能力分析 |
4.4 银联商务JS公司SWOT分析 |
4.4.1 银联商务JS优势分析 |
4.4.2 银联商务JS劣势分析 |
4.4.3 银联商务JS机会分析 |
4.4.4 银联商务JS威胁分析 |
第五章 银联商务JS公司产品创新战略内容与实施 |
5.1 公司发展模式选择 |
5.2 公司产品创新战略具体内容 |
5.2.1 实施移动支付产品创新 |
5.2.2 实施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
5.2.3 实施信息服务产品创新 |
5.2.4 实施生物技术识别产品创新 |
5.3 公司产品创新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3.1 建立适配的组织架构 |
5.3.2 建立适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5.3.3 建立适配的企业文化 |
5.3.4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 |
5.4 银联商务江苏产品创新的途径选择 |
5.4.1 内部研发:基于市场特定需求的自主创新 |
5.4.2 外部引进:基于现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外部引进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美国 |
五、苏联 |
六、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
二、大数据挖掘 |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综述 |
1.2.1 国外发展情况 |
1.2.2 国内发展情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银行卡的概念界定 |
2.1.1 银行卡的概念 |
2.1.2 银行卡业务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工具 |
2.3.1 战略管理概念 |
2.3.2 战略管理理论历史 |
2.3.3 战略管理工具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替代产品的威胁 |
3.2.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5 现有企业竞争 |
第4章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能力分析 |
4.1 资源能力分析 |
4.1.1 财务资源 |
4.1.2 组织资源 |
4.1.3 人力资源 |
4.2 业务能力分析 |
4.3 创新能力分析 |
第5章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5.1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SWOT分析结论 |
5.2.1 关键因素的确定 |
5.2.2 S-W-O-T矩阵 |
5.3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基本竞争战略分析 |
5.3.1 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3.4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竞争战略选择 |
第6章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战略措施 |
6.1 信用卡营销差异化战略措施 |
6.1.1 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多边市场 |
6.1.2 社交网络与场景获客新模式 |
6.2 技术革新的差异化战略措施 |
6.2.1 IC卡技术的应用 |
6.2.2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
6.2.3 NFC技术和虚拟卡的应用 |
6.3 大数据运用的差异化战略 |
6.3.1 大数据在产品营销中的应用 |
6.3.2 大数据在客服体验中的应用 |
6.3.3 大数据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政府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政府监管现状表述 |
2.1 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2.1.1 政府干预金融的理论支持 |
2.1.2 公共利益维护的政府工具 |
2.1.3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
2.2 国内外政府监管现状概述 |
2.2.1 国际主流的政府监管模式 |
2.2.2 国内政府监管体系及问题 |
2.2.3 相关评述 |
3 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及监管现状分析 |
3.1 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主体结构 |
3.1.1 与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有关的主体 |
3.1.2 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网络系统 |
3.2 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相关情况 |
3.2.1 银行卡发卡量及活动卡情况 |
3.2.2 有关银行卡诈骗犯罪等情况 |
3.3 大连市政府监管现状 |
3.3.1 监管的法律体系方面 |
3.3.2 监管的内容和指标方面 |
3.3.3 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方面 |
4 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调研访谈与数据分析 |
4.1.1 调研访谈 |
4.1.2 数据分析 |
4.2 大连市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市场参与者存在不正当竞争 |
4.2.2 缺乏监管技能 |
4.2.3 缺乏针对消费者保护意识薄弱的措施 |
4.3 大连市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政府对银行卡支付结算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不到位 |
4.3.2 监管法规制度滞后且不完善 |
4.3.3 监管措施的设置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 |
5 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加强规范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机制 |
5.1.1 规范市场参与者行为 |
5.1.2 加强合作联合打击犯罪 |
5.2 提高监管技能 |
5.2.1 建立与银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法规制度 |
5.2.2 完善政府监管的手段和方法 |
5.2.3 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5.3 政府鼓励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 |
5.3.1 增强持卡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
5.3.2 加大对消费者的信息和资金安全保护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问题与成因分析”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政府监管问题与成因分析的调硏问卷 |
致谢 |
(6)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银行卡信息化工程需求研究及特点分析 |
2.1 银行卡信息系统总体需求研究 |
(1) 整体最优 |
(2) 平衡驱动 |
(3) 分层管理 |
(4) 动态升级 |
2.2 我国银行卡信息化工程特点分析 |
(1) 协调难度大 |
(2) 信息化程度低 |
(3) 系统平台性特质明显, 参与角色多, 管理协调难度大 |
(4) 系统涉及产业链长, 整体与局部的关联关系复杂 |
3 我国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 |
3.1 坚持宏观有序、整体最优的顶层设计思路 |
3.2 建立枢纽, 标准先行 |
3.3 建立前瞻性创新组织机制 |
3.4 建立面向复杂系统的需求管理方法 |
3.5 技术标准安全分层方法 |
3.6 注重产业平衡的均衡升级方法 |
3.7 一体化运营方法 |
4 未来银行卡信息化工程展望 |
(7)基于用户选择行为的移动第三方支付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
3.1 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快速发展动因分析 |
3.2 主流支付模式的对比分析 |
3.3 支付服务市场的融合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市场发展研究 |
4.1 演化博弈视角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渗透分析 |
4.2 双边市场理论视角线下支付市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用户支付选择行为研究 |
5.1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
5.2 移动第三方支付目标群体的划分 |
5.3 消费者支付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4 支付促销情景下消费者支付选择行为分析 |
5.5 研究总体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商家用户支付选择行为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框架 |
6.3 研究方法 |
6.4 研究发现 |
6.5 研究结论和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第三方支付竞争策略及产业链整合研究 |
7.1 支付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7.2 移动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
7.3 支付产业链整合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一、银行卡产业特征及银行卡组织 |
(一)银行卡产业的特征 |
(二)银行卡组织 |
二、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内涵 |
(一)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定义 |
(二)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分类 |
三、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一)银行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 |
(二)银行卡产业的外部性 |
(三)保证国家与个人信息安全 |
(四)保护消费者利益 |
四、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理论 |
(二)法学理论 |
(三)规制经济理论 |
(四)自然垄断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现状 |
一、国外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模式及体制 |
(一)主要监管模式 |
(二)国际银行卡产业监管体制 |
二、中国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现状 |
(一)法律基础和监管政策 |
(二)监管体制和监管程序 |
第三章 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法律基础薄弱 |
二、监管体制不完善 |
三、监管程序不清晰 |
四、利益表达机制缺乏 |
五、监管内容单一 |
第四章 国内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完善对策建议 |
一、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原则 |
(一)独立、公正原则 |
(二)保障权益、促进发展原则 |
(三)有效监管原则 |
二、完善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法规 |
(二)加强监管对象信息透明 |
(三)组建独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构 |
(四)强化对监管者的监管 |
(五)加强公众媒体外部监督 |
(六)增强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和监管方式的灵活性 |
(七)通过财政补贴为公共物品买单 |
(八)兼顾金融安全和金融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消费金融的内涵 |
1.2.2 金融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 |
1.2.3 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行为 |
1.2.4 个人投资与居民消费行为 |
1.2.5 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行为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消费金融 |
2.1.2 消费行为 |
2.2 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水平 |
2.2.1 绝对收入假说 |
2.2.2 相对收入假说 |
2.2.3 生命周期假说 |
2.2.4 持久收入假说 |
2.3 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 |
2.3.1 随机游走假说 |
2.3.2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3.3 预期效用理论 |
2.3.4 前景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机制分析 |
3.1 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平滑机制 |
3.1.1 银行卡与居民消费的支付平滑 |
3.1.2 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预算平滑 |
3.2 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保障机制 |
3.2.1 储蓄与居民消费的自我保障 |
3.2.2 保险与居民消费的金融保障 |
3.3 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 |
3.3.1 金融投资与居民的财富效应 |
3.3.2 金融投资与居民的收入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消费金融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考察 |
4.1 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与变迁 |
4.1.1 银行卡的出现与发展 |
4.1.2 消费信贷的兴起与演变 |
4.1.3 储蓄的变动与发展 |
4.1.4 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5 个人投资的形成与发展 |
4.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
4.2.1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历史与变迁 |
4.2.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与消费结构升级 |
4.3 我国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假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平滑机制检验 |
5.1 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预算平滑检验 |
5.1.1 模型设定与说明 |
5.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3 TSLS方法与说明 |
5.1.4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 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支付平滑检验 |
5.2.1 模型设定与说明 |
5.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2.3 协整与误差修正方法与说明 |
5.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保障机制检验 |
6.1 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自我保障机制检验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6.1.3 回归结果和分析 |
6.2 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商业保障机制检验 |
6.2.1 STR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消费金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增值机制检验 |
7.1 数据来源 |
7.2 有无个人投资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统计分析 |
7.2.1 描述统计分析 |
7.2.2 概率密度曲线分析 |
7.2.3 Wilcoxon秩和检验 |
7.3 不同投资偏好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统计分析 |
7.3.1 描述统计分析 |
7.3.2 概率密度曲线分析 |
7.3.3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
7.4 个人投资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总体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3 分位数回归结果与分析 |
7.5 个人投资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设定 |
7.5.2 个人投资对我国城镇居民耐用品与非耐用品支出的比较分析 |
7.5.3 个人投资对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支出的影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完善我国消费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
8.1 从宏观层面构建完备的居民消费保障体系 |
8.1.1 优化收入来源和分配 |
8.1.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8.1.3 强化消费者保护体系 |
8.2 从中观层面打造完善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 |
8.2.1 创新储蓄市场 |
8.2.2 整合支付市场 |
8.2.3 扩展信贷市场 |
8.2.4 提质保险市场 |
8.2.5 健全资本市场 |
8.3 从微观层面树立正确的消费金融理念体系 |
8.3.1 加强居民金融教育 |
8.3.2 树立和谐消费观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我国银行卡产业价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银行卡收费行为的研究 |
1.2.2 国内对银行卡收费行为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双边市场理论 |
2.1.1 价格非中性特征 |
2.1.2 网络外部性特征 |
2.2 银行卡定价理论 |
第3章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及收费行为 |
3.1 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 银行卡产业现行的收费行为 |
第4章 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分析 |
4.1 我国刷卡手续费现状 |
4.2 国外刷卡手续费现状 |
4.3 国内外刷卡手续费比较 |
4.4 完善我国刷卡手续费的相关策略 |
第5章 银行卡年费分析 |
5.1 年费博弈模型 |
5.1.1 借记卡年费博弈 |
5.1.2 信用卡年费博弈 |
5.2 收取年费的合理性分析 |
5.2.1 借记卡年费合理性 |
5.2.2 信用卡年费合理性 |
第6章 跨行取现收费分析 |
6.1 跨行取现交易流程 |
6.2 跨行取现收费作用 |
6.3 跨行取现收费的合理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银联商务JS公司产品创新战略研究[D]. 陈小迪. 东南大学, 2019(06)
- [2]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网络支付清算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银行卡组织权益保障为视角[J]. 廖凡. 商法界论集, 2018(02)
-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银行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于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04)
- [5]大连市银行卡支付结算体系的政府监管策略研究[D]. 方昱茸.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6]银行卡信息化工程方法研究[J]. 柴洪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6(05)
- [7]基于用户选择行为的移动第三方支付竞争策略研究[D]. 李二亮.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8]银行卡产业政府监管完善对策研究[D]. 冯丹序.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9]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 凌炼. 湖南大学, 2016(02)
- [10]我国银行卡产业价格行为研究[D]. 张桂娇.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