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

宫内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

一、宫内节育器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青[1](2021)在《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59例子宫穿孔(uterine perforatio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9年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为子宫穿孔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率及均数),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分布特点:59例子宫穿孔患者的年龄为20-80岁不等,平均年龄44.86±2.139岁,中位年龄44岁。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划分,<30岁12例,占20.3%;30-39 岁 14 例,占 23.7%;40-49 岁 11 例,占 18.6%;50-59 岁 7 例,占11.9%;60-69岁9例,占15.3%;≥70岁6例,占10.2%。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18~44岁年轻组30例,占50.8%;≥45岁中老年组29例,占49.2%。绝经前子宫穿孔患者36例,占61.0%;绝经后子宫穿孔患者23例,占39.0%。不同年龄段子宫穿孔发生率不同,子宫穿孔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尤其处于30-39岁年龄段,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2.子宫穿孔的分类:59例子宫穿孔患者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为:自发性子宫穿孔35例,占59.3%;继发性子宫穿孔24例,占40.7%。依据穿透子宫肌壁程度分为: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占16.9%;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占71.2%;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占11.9%。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为:单纯性子宫穿孔37例,占62.7%;复杂性子宫穿孔22例,占37.3%。对子宫穿孔有无外源性因素与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相比较,自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单纯性穿孔,继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复杂性穿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穿孔的病因: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与宫内节育器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7例,占45.8%;与子宫炎性疾病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2例,占20.3%;与瘢痕子宫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1例,占18.6%;与其他宫腔操作相关子宫穿孔患者6例,占10.2%;与恶性肿瘤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例,占3.4%;与妊娠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例,占1.7%。4.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症状者52例,占88.1%;无症状者7例,占11.9%。52例有症状者中,单纯性腹痛者9例,腹痛伴有腹膜炎症状者8例,腹痛伴有阴道流血者6例,单纯性阴道流血者5例,阴道流血伴有分泌物异常者3例,单纯性分泌物异常者3例,腹痛伴有分泌物异常者2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膜炎症状者2例,其他症状者各1例,共计14例。子宫穿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分泌物异常以及腹膜炎症状。5.子宫穿孔的诊断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通过1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者31例,占52.5%;其中行妇科彩超检查确诊者15例,行全腹CT检查明确诊断者15例,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余28例通过妇科彩超检查加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占47.5%;其中行妇科彩超+全腹CT检查者2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盆腔MRI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膀胱镜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检查者1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全腹CT检查者1例。可见,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有无子宫穿孔。6.子宫穿孔部位: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明确记载子宫穿孔部位者52例,7例不详。在52例明确记载穿孔部位患者中,子宫前壁穿孔 23例,后壁穿孔9例,宫底部穿孔5例,前后壁均穿孔4例,侧壁穿孔3例,宫角部穿孔3例,宫颈部穿孔1例,子宫后壁+宫底部1例,子宫后壁+宫颈部1例,子宫后壁+宫角部1例,宫底部+宫角部1例。其中伴发临近脏器损伤者22例,包括:肠管损伤者15例,宫旁组织(包括卵巢、子宫韧带、输卵管)损伤者5例,膀胱损伤者2例。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在42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患者中,穿孔部位大小不超过1cm者30例,大于1cm者12例,其中最大直径达7cm。可见,子宫穿孔多见于子宫前壁穿孔,常为完全性穿孔,且多数穿孔部位不超过1cm。7.治疗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急诊手术治疗者32例,占54.2%,非急诊手术治疗者27例,占45.8%。其中57例患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占96.6%;2例患者由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占3.4%。我院57例手术患者中,2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缝合修补术,12例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7例因子宫穿孔部位无出血未予特殊处置,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修补术,4例患者腹腔镜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术,2例患者行宫腔镜热球电凝术,1例患者仅行经腹探查术。可见,子宫穿孔患者多数经开腹手术治疗。8.误诊情况: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误诊2例,占11.1%;为绝经后高龄患者,分别为62岁的宫颈癌患者和73岁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住院时间:59例子宫穿孔患者住院时间3-23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10.15±0.621天。其中住院时间小于7天者9例,占15.3%;住院时间7-13天者40例,占67.8%;住院时间大于14天者10例,占16.9%。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3天,平均住院时间10.34±0.948天;非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2天,平均住院时间9.93±0.779天。可见,急诊手术与非急诊手术比较,住院时间无差异。结论:1、子宫穿孔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以30-39岁年龄段多见,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绝经后伴有腹膜炎症状的妇女更易误诊。2、不同年龄段妇女子宫穿孔病因不同,绝经前子宫穿孔多与宫内节育器及宫腔操作等外源性因素相关,多为复杂性穿孔;绝经后子宫穿孔与宫腔积脓、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多为单纯性穿孔。3、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子宫穿孔。4、不同病因导致的子宫穿孔发生部位不同,与节育器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前壁,且多伴有周围脏器的损伤;其他宫腔操作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底部;子宫炎性疾病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后壁。5、子宫穿孔患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等治疗对愈后十分重要。

吴友高[2](2017)在《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经超声检查疑为内置节育器异位、断裂、残留或嵌顿,且行常规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失败的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和(或)腹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节育器取出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成功取器,其中盆腹腔异位8例,断裂、残留16例,嵌顿26例。经宫腔镜和腹腔镜取出宫内节育器后,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腰骶疼痛、下腹胀痛、月经紊乱改善总有效率均为100%,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达94%。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能够明确异位位置以及手术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亚冬,程雷[3](2014)在《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异位的发生机制及诊治要点。方法检索2002—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与IUD异位相关的文献,对入选文献的一般情况、异位IUD类型、异位部位、脏器损伤、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与异位IUD相关的文献23篇280例,异位IUD以O型环最多(40.0%),其次为T型环(12.5%);异位于子宫肌壁间90例,子宫直肠陷凹48例,大网膜37例,腹腔25例,膀胱17例,膀胱腹膜反折处及宫颈各14例,盆腔13例,阔韧带12例,肠管7例,卵巢2例,阴道壁后穹窿1例;异位IUD致脏器损伤28例,其中膀胱损伤19例,肠梗阻4例,乙状结肠瘘2例,子宫膀胱联合损伤、腹腔异位合并尿瘘及腹腔异位合并肠穿孔、肠粘连各1例。280例均行异位IUD取出术,其中采用腔镜技术取器116例,剖腹取器87例,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器66例,后穹窿切开取器11例;除1例拒绝中转开腹取器,余均取器成功,无其他副损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IUD异位可致多种脏器损伤,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郑健[4](2014)在《腹腔镜联合C型臂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诊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C型臂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腹腔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IUD异位腹腔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在C型臂协助定位下经腹腔镜手术取器成功。结论对于确诊为IUD异位腹腔却不明确异位部位的复杂情况,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保障。腹腔镜手术联合C型臂取出异位腹腔的IUD具有微创、直观、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赵福英,张彦琴[5](2013)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宫腹腔镜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宫腔镜及腹腔镜取出均获成功。16例在宫腔镜下见节育器部分嵌顿在子宫内膜层及子宫肌层,其中14例用取环器或血管钳完整拉出,2例断裂,部分残留,在直视下用异物钳取出;19例宫腔镜下未见节育器或仅见节育环尾部,置入腹腔镜,其中仅用2个穿刺孔取出异位节育器5例,14例用3个穿刺孔,分离粘连及包裹,暴露节育器并取出,其中3例因无法找到节育器,行床头X线摄片定位,完整取出节育器。术中出血量(16.3±6.5)mL,手术时间(32.3±35.5)min。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宫腹腔镜下异位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潘卫平[6](2013)在《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35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在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根据术前评估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取出异位节育器。结果:35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中宫腔镜直视下取出23例,腹腔镜下取出10例,腹腔镜监护B超引导定位经宫腔镜取出2例。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腹腔镜是节育器异位诊治的最佳方法,取代了既往的盲目钳取及开腹取环术,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伍欣,孙玉秀,邵文静,文继红[7](2012)在《腹腔镜取出盆腹腔内异位节育器23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或嵌顿的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3例节育器盆腹腔内异位或嵌顿经腹腔镜取出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结果:23例患者中13例通过腹腔镜手术顺利取出异位节育器,2例因节育器部分嵌顿/异位至膀胱、同时行膀胱壁切开及修补术,6例联合宫腔镜取出异位节育器,1例在宫腔镜、膀胱镜联合下取出异位节育器,1例因术中未探查到IUD而取器失败。结论:对于IUD盆腹腔内异位或嵌顿患者应准确诊断,及时取出。

伍欣[8](2012)在《宫内节育器异位80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异位(ectopia of intu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ectopic ofIU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材料和方法:本文对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8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结果:8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患者中,19例(占23.75%)无任何临床症状,19例(占23.75%)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30例(占37.5%)主要表现为置环后不同程度的腰、腹痛,9例(占11.25%)带器妊娠流产术后取环失败,3例(占3.75%)表现为血尿及尿频等。80例患者全部行超声检查,其中13例患者行腹部X线检查,28例患者行CT检查,2例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多数患者采用超声结合CT检查方法确诊异位/嵌顿节育器的部位,单一检查手段仅8例(占10%)。80例中确诊宫内节育器子宫内异位59例(其中部分嵌顿45例,完全嵌顿14例),宫内节育器异位于子宫外21例。8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患者经手术治疗,15例(占20.25%)行常规取环术;30例(占41.77%)行经超声监视下宫腔镜下取环术;13例仅通过腹腔镜手术顺利取出异位节育器;7例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下取出异位节育器(其中1例行肠壁切开及肠修补术),2例在宫腔镜、腹腔镜及联合膀胱镜下手术;7例行开腹手术(其中2例因行宫腔镜检查发现节育器完全嵌顿于子宫肌壁间无法取出而改行开腹手术取出,2例因节育器异位至膀胱壁需同时行膀胱切开修补术)。最终,76例异位节育器成功取出,4例因术中无法探及异位节育器导致取器失败,取器成功率95%。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于体检时发现;也可因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尿频等症状而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上多采用超声、X线、CT等辅助检查方法进行确诊及定位;同时也依据辅助检查的提示判断异位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并根据其选择、制定合理的取器方案。

杨丽[9](2021)在《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LNG释放规律及Cu2+浓度测定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记忆合金硅胶宫内缓释系统”(Memory Alloy Silicone Intrauterine System,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左炔诺孕酮(Levonorgestrel,LNG)的释放规律以及纳米铜的存在形式及铜离子浓度测定(37℃恒温环境中),以期为MAS-IUS持续改进及后续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纳米铜硅胶膜厚度为1 mm、膜中纳米铜浓度为3 g/L为制环参数,以增量法加入52 mg左炔诺孕酮标准品,按IUS标准生产工艺流程制备MAS-IUS优化品;将MAS-IUS优化品充分洗涤后分别放入15 m L聚丙烯管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样品,试验组加入7.5 m L模拟宫腔液(全面淹没MAS-IUS优化品),对照组加入7.5 m L生理盐水,将样品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每24 h分别于各样品溶液取液1 m L,每次取液完后分别将剩余液体更换为7.5 m L新的模拟宫腔液或生理盐水,连续31天,定时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系统测量两组样品溶液中LNG的释放量;以化学显色法测定铜离子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模拟宫腔液中铜离子含量。结果: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及生理盐水中LNG释放量不同时间点均有显着差异(P<0.001),相邻时间点LNG释放量具有差异性(P<0.05);用分段线性回归法探究15天前及15天后LNG释放规律,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15天前LNG的释放量随时间延长显着下降(P<0.01),释放模型公式为:LR(?g/24h)=2.550-0.058×T;生理盐水组15天后LNG的释放量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P>0.05),LNG释放量基本恒定,平均释放量为1.900±0.110(?g/24 h);模拟宫腔液组15天前LNG释放量随时间延长显着下降(P<0.01),释放模型公式为:LR(?g/24 h)=3.359-0.083×T;模拟宫腔液组15天后的释放量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差异性(P>0.05),15天后LNG释放量基本保持恒定,基本符合零级释放规律,平均释放量为2.440±0.110(?g/24 h)。对两组LNG平均释放量进行差异性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模拟宫腔液组LNG平均释放量(2.560?g/24 h)高于生理盐水组(1.990?g/24 h)。通过显色反应,证明模拟宫腔液中含铜离子,测得铜离子浓度为0.0176 g/L。结论: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15天前LNG的释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5天后LNG释放量基本恒定,平均释放量为2.440±0.110(?g/24 h),符合零级释放规律;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释放出铜离子,以铜离子形式存在,且铜离子浓度为0.0176 g/L。

王美云[10](2021)在《影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可逆性长效避孕工具,在我国大约有70%育龄期女性使用IUD避孕。虽然IUD的形态和材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进,但IUD异位仍是其使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IUD异位后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盆腔感染、子宫穿孔,以及损伤周围其他脏器,损害女性生殖健康,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限制了IUD的推广和使用。本研究旨在寻找近年来IUD异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保障临床安全使用IUD。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近6年来IUD发生异位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可行性预防措施,为指导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IUD异位患者110例,同期未发生异位患者100例,通过查看患者电子病历和电话回访获取所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IUD使用情况。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绝经状态、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子宫位置、定期复查情况。既往病史包括: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合并子宫肌瘤史。IUD使用情况包括:IUD类型、IUD放置时机、IUD放置时长、置器次数。3.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寻找影响IUD异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包括绝经状态、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合并子宫肌瘤史、IUD类型、IUD放置时机、IUD放置时长、子宫位置、定期复查情况)统计描述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年龄)符合正态分布,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孕次、产次、流产次数、置器次数),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异位组患者共110例,其中部分异位86例,完全异位10例,子宫外异位14例。2.一般资料包括年龄(P=0.468)、绝经状态(P=0.089)、孕次(P=0.334)、产次(P=0.817)、流产次数(P=0.057)、子宫位置(P=0.828)、定期复查情况(P=0.573),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既往病史的单因素分析:人工流产史(χ2=4.579,P=0.032)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史(χ2=0.251,P=0.616)、合并子宫肌瘤史(χ2=0.305,P=0.581)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IUD使用情况的单因素分析:IUD放置时机(χ2=7.257,P=0.027)、IUD放置时长(χ2=8.429,P=0.0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IUD放置时机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月经干净后放置IUD与哺乳期放置IUD异位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8,P=0.018);月经干净后放置IUD与人工流产后放置IUD异位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22);哺乳期放置IUD和人工流产后放置IUD异位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876)。将IUD放置时长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放置<5年与5-10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2,P=0.102);放置>10年的异位发生率高于放置<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9,P=0.004);放置>10年异位发生率高于放置5-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0,P=0.043)。IUD类型(P=0.117)、置器次数(P=0.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IUD异位的多因素分析:人工流产史(P=0.031)、IUD放置时长(P=0.032)、IUD放置时机(P=0.028)是影响IUD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人工流产史患者IUD发生异位的风险是无人工流产史患者的2.177倍(OR=2.177 95%CI=1.072~4.422);IUD放置时长>10年发生异位的风险是放置时长<5年的3.955倍(OR=3.95595%CI=1.408~11.110);哺乳期放置IUD发生异位的风险是月经干净后放置的2.522倍(OR=2.522 95%CI=1.263~5.037)。研究结论:1.人工流产史是影响IUD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暂时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应选择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的发生。2.IUD放置时长是影响IUD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IUD使用年限,及时取出或适时更换IUD。3.IUD放置时机是影响IUD异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尽量避免哺乳期放置。

二、宫内节育器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宫内节育器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子宫穿孔的分类
        1.1.1 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类
        1.1.2 依据子宫肌壁穿透程度分类
        1.1.3 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类
    1.2 各期妇女子宫的特点
        1.2.1 未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2 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3 绝经后女性子宫的特点
        1.2.4 宫腔积液子宫的特点
        1.2.5 哺乳期子宫的特点
        1.2.6 被恶性肿瘤侵袭子宫的特点
        1.2.7 瘢痕子宫的特点
        1.2.8 放置宫内节育器子宫的特点
        1.2.9 其他特殊类型子宫的特点
    1.3 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保守治疗
        1.5.2 手术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子宫穿孔的年龄分布特点
    3.2 子宫穿孔的分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2.1 子宫穿孔的分类
        3.2.2 子宫穿孔类型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 子宫穿孔的发病因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3.1 子宫穿孔的病因
        3.3.2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3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3.5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5.1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
        3.5.2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6 子宫穿孔患者入院时的收治情况
    3.7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3.7.1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部位的具体情况
        3.7.2 子宫穿孔部位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8 子宫穿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8.1 子宫穿孔的手术方式
        3.8.2 促宫缩药物的使用情况
        3.8.3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8.4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9.1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
        3.9.2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9.3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9.4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9.5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6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子宫穿孔的发病年龄与机制
    4.2 子宫穿孔类型与发病原因及年龄的关系
    4.3 子宫穿孔的部位与发病因素的关系
    4.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4.5 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4.6 治疗方案的选择
        4.6.1 手术治疗
        4.6.2 辅助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节育器异常情况及取出方法
    2.2 取出异位宫内节育器后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
    2.3 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3 讨论

(3)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资料来源与方法
    1.3 IUD异位的诊断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异位IUD类型
    2.4 IUD异位部位及损伤脏器
    2.5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3.1 IUD异位的机制
    3.2 IUD异位的治疗
    3.3 IUD异位的防范措施
    3.4 IUD异位取器的注意事项

(5)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宫腹腔镜检查结果
    2.2 异位节育环类型
    2.3 手术结果
3 讨论

(6)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3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经宫腔镜直视下取出异位节育器
        1.2.2 经腹腔镜取出异位节育器
        1.2.3 腹腔镜监护、B超引导定位经宫腔镜取出异位节育器
2 结果
3 讨论

(7)腹腔镜取出盆腹腔内异位节育器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方式
    1.3 手术方式
2 结果
3 讨论
    3.1 IUD异位的原因
    3.2 IUD异位的临床症状
    3.3 IUD异位的诊断
    3.4 IUD异位的处理
    3.5 腹腔镜在IUD异位或嵌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8)宫内节育器异位8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
    1.2 宫内节育器子宫内异位
第2章 综述
    1.1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原因
    1.2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临床症状
    1.3 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分类
    1.4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诊断方法
    1.5 异位的宫内节育器取出方式
    1.6 关于宫内节育器异位取出的讨论
第3章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
    3.1 资料与方法
        3.1.1 基本资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病史特点
        3.2.2 临床症状
        3.2.3 检查方法
        3.2.4 治疗方式
    3.3 讨论
        3.3.1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的原因:
        3.3.2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临床特点
        3.3.3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的检查方法
        3.3.4 宫内节育器子宫外异位的治疗
        3.3.5 小结
第4章 宫内节育器子宫内异位
    4.1 完全嵌顿
        4.1.1 资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2 部分嵌顿
        4.2.1 资料与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LNG释放规律及Cu2+浓度测定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以保留子宫为目标的子宫腺肌病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影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内容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IUD异位类型及部位
    2.2 IUD类型
    2.3 影响IUD异位的单因素分析
        2.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2.3.2 既往病史的比较
        2.3.3 IUD使用情况的比较
    2.4 影响IUD异位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史与IUD异位发生的关系
    3.2 IUD放置时长与IUD异位发生的关系
    3.3 IUD放置时机与IUD异位发生的关系
    3.4 IUD类型与IUD异位发生的关系
    3.5 子宫位置与IUD异位发生的关系
    3.6 预防措施
    3.7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在青少年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宫内节育器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 刘晓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价值[J]. 吴友高. 中国当代医药, 2017(02)
  • [3]宫内节育器异位临床分析[J]. 李亚冬,程雷. 临床误诊误治, 2014(08)
  • [4]腹腔镜联合C型臂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诊治中的应用[J]. 郑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11)
  • [5]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 赵福英,张彦琴. 微创医学, 2013(05)
  • [6]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35例临床分析[J]. 潘卫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13(17)
  • [7]腹腔镜取出盆腹腔内异位节育器23例临床分析[J]. 伍欣,孙玉秀,邵文静,文继红. 中国妇幼保健, 2012(09)
  • [8]宫内节育器异位80例临床分析[D]. 伍欣. 吉林大学, 2012(09)
  • [9]MAS-IUS优化品在模拟宫腔液中LNG释放规律及Cu2+浓度测定的实验研究[D]. 杨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10]影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相关因素分析[D]. 王美云.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宫内异位23例原因及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