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合物驱油藏浓度分布与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袁远达[1](2021)在《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驱油已成为老油田必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但是其聚合物在地下驱油的流动机理难以明确。水驱采收率普遍不高,仍有大量剩余油留存地层,因此对在水驱后的聚驱的机理研究对聚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对聚合物驱技术的微、宏观实验研究,而且大多处于宏观实验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数基于一定的假设和理想情况,难以定量且深入的分析。微观驱油理论缺乏,因此,基于分子模拟技术将聚合物材料及聚驱过程可视化,从分子层面去探析聚合物溶液的性质及聚驱过程机理。区别于传统实验,采用分子模拟技术从微观角度上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仿真─计算机实验,作为探索机理的新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灵活度,可满足复杂地层的极端条件,抵消实验和理论上的过度简化,以接近实际储层情况进行研究。分子模拟在研究储层岩石和流体性质、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原子水平上的相关现象方面有强大的能力。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通过对系统中所有原子运动的牛顿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从原子位置和速度的时间演化分析中可提取出所研究的性质。将其应用于在油田聚合物驱油研究中,对聚合物驱油剂分子构型和聚合物驱油机理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探究。其一,对两种聚合物驱油剂(NPAM、HPAM)进行设计与分析,对聚合物溶液进行分子建模,探究其流变性、黏弹性机制;且模拟其在油藏条件下,分析聚合物驱油剂的微观机理。其二,对聚合物驱进行建模,模拟驱替过程,以可视化手段洞察微观机理。对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研究,得到HPAM的黏弹性能优于NPAM,且前者在地层的吸附作用弱于后者。并通过水驱模型与聚驱模型的过程模拟,得到聚驱的洗油效率高于水驱。且通过分析,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是聚合物将原油驱出的主要机理。计算机分子模拟从微观尺度上揭示聚合物驱油的渗流机理,丰富聚合物驱油流动理论体系。所取得成果将提供有用的指导方针,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生产计划的运行,提高聚驱采收率。
王博文[2](2020)在《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展了低渗透油层和一类油层污水配注抗盐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但尚未对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用量,萨中开发区B区块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探索污水体系抗盐聚合物驱开发效果。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驱油设计,在加强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室内实验建立的渗透率分子量和浓度图版、矿场研究成果,参考抗盐聚合物试验和工业化聚合物驱成熟经验,设计方案从全区到单井、单层,从注入井到井组连通油井多种地质影响因素,优化整体注入参数设计、单井注入参数个性化调整,实现最优方案符合率和最大提高采收率的目标。B区块二类油层注入体系为清水配制污水稀释抗盐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以调堵高渗透层为主要目的,采用高分抗盐和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0~0.11PV/a,平均注入浓度1300mg/L~1400mg/L,井口注入粘度50m Pa·s,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驱替段塞以扩大波及体积、驱替中低渗透层,促进同步见效为主要目的,采用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2~0.13PV/a,平均注入浓度11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全区预计注入孔隙体积1.0PV,折算聚合物用量为1200mg/L·PV。注聚过程中依据开发生产中动态变化实际情况调整聚合物体系注入参数。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当注入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85.7%,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5.82%,最终采收率59.12%,提高采收率13.15个百分点。本文能够指导类似二类上返区块剩余油分析,抗盐聚合物驱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用以改善聚驱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
李月[3](2019)在《锦州9-3油田西区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及治理》文中指出锦州9-3油田具有平面非均质性强、油层厚度大、井距大等特点,纵向上划分为5个油层组,其中化学驱目的层划分为3个层段,层段内非均质性强,导致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过程中,存在聚合物沿优势渗流通道突进现象,出现油井见聚早、含水上升快、波及系数低等现象。因此,亟需开展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研究,并给出合理的聚合物突进治理措施,从而改善化学驱开发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平面非均质性及有效厚度级差等因素对聚合物突进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变异系数、平面非均质性是造成聚合物突进的主要因素。结合产聚浓度、产液量、含水率、存聚率等生产动态指标变化特征和注入压力、视吸水指数、注聚量等注入动态指标变化特征,提出判断聚合物突进的指标体系,包括无因次瞬时吨聚产油、含水饱和度、无因次见聚时间、无因次见聚高峰浓度、无因次见聚高峰时间和无因次平均见聚浓度等6项指标,采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6项指标对聚合物突进的影响程度和权重,并引入聚合物突进综合判别指数PCFI综合表征6项指标。应用综合判别指数PCFI对锦州9-3油田聚合物突进井层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I油层组聚合物突进较为严重,存在突进区域地质储量占比为31.09%、孔隙体积占比为47.54%。在聚合物突进识别基础上,开展了聚合物突进治理措施研究,制定了注聚区域优化和注入方式优化数值模拟方案,方案5为最佳注聚区域,髙浓度与低浓度聚合物交替注入优于高浓度聚合物与二元复合体系交替注入和水聚交替注入,最优方案为“2000mg/L聚合物86.83mg/L?PV+1500mg/L聚合物173.66mg/L?PV”,较目前方案提高采收率1.96个百分点,累积增油量28.97╳104m3,吨聚增油量52.85╳104m3。对聚合物突进严重层位采取调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0.04个百分点,增油量为0.65╳104m3。
冉令博[4](2019)在《JZ9-3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文中认为JZ9-3油田水驱至含水75%,转入聚合物驱,注入0.3PV后,未经后续水驱,直接转入二元复合驱,这与陆上油田化学驱开发模式不同。在二元复合体系注入过程中聚合物驱阶段注入的聚合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开发特征上表现为二元复合驱阶段含水率未出现二次漏斗。因此,需要量化聚合物和二元复合体系对产油的贡献,从而准确评价二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JZ9-3油田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本文建立了判断单井见效时间的动态指标变化法、含水下降漏斗法、含水上升速度变化率法和判断全区见效时间的吨剂增油法,给出了目标油田各单井和全区二元复合驱见效时间。根据确定的见效时间,采用净增油法、含水上升法、数值模拟法以及驱替特征曲线法评价了二元复合驱增油量,对比二元驱见效前实际产量与计算产量发现,驱替特征曲线法精度最高,至2017年1月,增油量为12.05×104m3,提高采出程度0.81%。应用两种不同示踪剂分别代表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阶段注入的聚合物,采用示踪流量模拟法研究了网格内两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净流出量与驱油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含油饱和度较低时,二元体系中聚合物发挥作用将减小,两种聚合物净流出量与驱油量相关性最高,拟合得到了三者间的关系式。应用该式计算得到目标油田二元驱阶段注入聚合物对驱油效果贡献是聚驱阶段注入聚合物的1.59倍。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等经济条件下,对JZ9-3油田二元复合驱末期化学驱方式进行了优化,室内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均表明,推荐采用“0.024PV聚合物浓度2500mg/L、0.05PV二元体系1200mg/L P+0.2%S,交替注入2周期”方案对目标油田进行开发调整,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较目前方案可分别提高采收率0.7%、0.52%。
张娜[5](2019)在《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驱作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和有效方法,已在陆上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并取得成功。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低油价对聚合物驱技术要求更为严苛,聚合物驱项目提质增效势在必行。胜利油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处于见效高峰期,单井日油6.9 t/d,综合含水89.0%,但其注入量已完成方案设计的83.7%,面临转后续水驱。按照化学驱见效规律,转后续水驱会造成含水快速回返,影响开发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延长注聚,减缓含水回返速度,有效延长见效高峰期,提升开发效果。而延长注聚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化学剂用量也随之升高,经济效益必将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最大程度发挥驱油剂的作用,从而保证经济效益。本论文以胜利油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单元为目标单元,首先分析目前聚合物驱见效特征,通过室内物模试验和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进行延长注聚注入参数优化,结合注采差异化调整和分层注聚井优选,编制目标单元延长注聚方案。矿场完成延长设计的注入量后,含水保持在92%以下,单井日油4.1 t/d,数值模拟跟踪预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达到8.3%,证明了延长注聚设计思路的正确性。最后采用有无项目对比法进行全过程经济评价,制定了不同油价不同聚合物价格下的聚合物驱项目和延长注聚项目经济界限,并应用此界限指导聚合物驱项目的最大用量优化研究。依据延长注聚经济界限,按照研究期间胜利油价50$/bbl、聚合物价格1.2万元/吨,优化得到胜二区东三4聚合物驱单元最大用量为1650 PV·mg/L,可逐年设计延长注入,实现正注项目的效益最大化。该方法可用于指导胜利油田11个正注化学驱单元的经济评价及用量优化,覆盖地质储量8570×104t,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胡俊杰[6](2019)在《GD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GD油田聚合物驱存在的油井见聚浓度高、窜聚严重等问题,提出了GD油田聚合物驱油藏调剖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水驱阶段现场示踪剂资料和聚驱阶段数据资料,对调驱必要性做出判别。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考察了非均质储层水驱和聚合物驱分流规律的区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改善分流量的能力有限,调剖效果不理想;针对GD油田现有冻胶配方,进行了冻胶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建立了适用于聚驱油藏调剖冻胶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整冻胶体系配方,构建了具有不同成胶性能的调剖体系。本文以GD油田使用的聚合物J135、N162-1和N162-2作为冻胶成胶剂,以冻胶的成胶时间、成胶强度、长期稳定性和成本作为评价指标,在70℃条件下研制出了一系列成胶性能不同的酚醛冻胶配方。对该冻胶体系进行了配方优化,纳米颗粒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冻胶的长期稳定性,把成胶时间、成胶强度和长期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优化出成胶时间在20 h左右,成胶强度在H级别,60天失水率在2%左右的成胶性能良好的酚醛冻胶体系。对优化出的冻胶配方进行抗剪切性能评价,成胶液预剪切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能大大增加冻胶的抗剪切性能。通过多种物模手段,研究了冻胶体系对地层封堵性能的影响。填砂管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构建出的冻胶体系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储层伤害率,确定冻胶的最佳用量在0.3 PV左右;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冻胶封堵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冻胶的封堵效果下降。平板可视化模拟实验表明,采用冻胶调剖后,主流线附近区域含油饱和度下降明显,储层的波及面积增加,累积采收率得到提高。微观可视化模拟表明,冻胶调剖后,大大增加了聚合物驱的液流转向能力。综合考虑封堵性能和经济效益,最后确定符合GD油田聚驱油藏深部调剖的最佳冻胶配方为:0.3%N162-2+0.04%中分子量酚+0.04%乌洛托品+0.1%LS+0.2%硫脲+0.2%SW-30。
赵海峰[7](2019)在《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已成为我国高含水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开发过程中化学剂易沿注采井间高渗透区域发生窜流,造成大量化学剂无效产出,影响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为监测剂窜情况并针对性制定防窜措施,目前多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化学剂产出浓度进行预测,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建模复杂、模拟耗时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可为矿场准确简便预测化学剂窜流提供有效技术手段,有利于调剖防窜措施的合理制定。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和叠加原理,考虑注采井间连通程度、连通系统时滞和衰减性等特征,建立了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数学模型,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利用注采数据反演得到注采井间连通系数,典型油藏反演结果表明连通系数与油藏地质特征相符。基于传质扩散渗流理论,考虑扩散、吸附、化学降解、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因素,建立了一注一采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并运用Laplace变换求得化学剂浓度解,该方法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相比具有输入参数少、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进行了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基于化学剂产出浓度曲线特征分析,建立了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定量表征模型,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能够较好拟合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解。采用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反演得到井间连通系数,借鉴流管法思路采用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表征模型利用已有的部分化学剂产出浓度数据反演得到各流管内计算参数,采用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计算各流管产剂浓度,通过多流管叠加后预测得到生产井后续产剂动态,继而对窜流程度进行预测,综合形成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孤东油田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实际应用表明所建方法与产剂浓度监测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陈巍[8](2019)在《海上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时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油区部分区块通过实施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开发效果。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持续采用不同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保持高速开采。渤海油区油藏沉积类型包括以原油粘度分布相对均匀、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小为特点的三角洲沉积和以原油粘度分布层间差异性较大、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大为特点的曲流河沉积,两类油藏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不同沉积类型油藏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组合模式尚未建立,尤其是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接替时机优化方法尚未形成。本文选取渤海油区两类沉积类型油藏典型区块,分别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考虑井网加密和化学驱方法,建立波及系数与洗油效率的定量统计方法,定义“波及均匀度”指标表征波及程度差异。在对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剩余油和受效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基础上,分析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受效机理,提出了接替模式,建立了不同沉积类型油藏两大类四小类提高采收率方法组合次序。在对影响提高采收率接替开发效果的参数分析基础上,定义“采油速度递减幅度”为接替时机的量化指标,以采收率和净现值为评价指标对接替时机进行优化。最后,分别针对两类沉积类型油藏典型区块,应用接替时机优化方法制定了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组合开发方案,并进行了效果预测。结果表明,先加密后化学驱的接替方式提高采收率幅度更大,其中三角洲沉积型油藏应采用一次加密方式,曲流河沉积型油藏应采用二次加密方式;不同化学驱方法的最佳接替次序为凝胶驱-二元驱、聚合物驱-二元驱、二元驱-凝胶驱。基于采收率和净现值评价结果,对于渗透率较低的I类油藏,适合早期加密方法;对于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且层间渗透率差异较小的II-1类油藏,适合加密-聚合物驱-二元驱组合,且接替时机越早经济效益越好;对于平面非均质性较弱且层间渗透率差异较大的II-2类油藏,适合加密-二元驱-凝胶驱组合,其中二元驱最优接替时机为前置加密水驱峰值采油速度的90%,凝胶驱接替时机越早,开发效果越好;对于层间渗透率差异较大的II-3类油藏,适合加密-凝胶驱-二元驱组合,垂向渗透率级差较大时接替时机越早,经济效益越高。接替时机优化方法应用表明,三角洲沉积型油藏和曲流河沉积型油藏的采收率分别提高13.4%、16.5%,开发效果较好。
张娟[9](2019)在《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底水油藏在我国诸多类油藏中占比很大,其储量非常丰富。除了有大量的天然底水油藏外,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很多非底水油田的开发特征正不断地趋向于底水驱动类型的油藏。所以,认清这类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大小,能够有效指导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挖潜和综合调整工作,提高最终采收率。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底水油藏已经取得的剩余油成因研究成果及开发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L2厚层底水油藏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结合注采动态特征及监测资料进行数值模拟,进行水驱效果评价、分析油水运动特征评价储量动用状况,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认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潜力大小。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挖潜方案,明确最优挖潜措施,提高原油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上韵律段,根据剩余油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井网调整、人工隔板、聚合物驱和泡沫驱四种挖潜措施。通过研究各技术对L2油藏的开发效果,这四种方案均能有效的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其中人工隔板技术累增油8.74×104t,上韵律段采出程度增加8.87%,开发效果最佳。
何思娴[10](2019)在《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BH油区河流相沉积砂岩油藏储量占比大,由于其纵向小层分布多,平面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水驱开发阶段储层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强,采出程度低。聚合物驱作为主要的三次采油方法,在我国陆上油田河流相油藏中已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海上油田存在开采成本高、作业难度大等特点,许多聚合物驱优化技术难以直接应用。因此,本文从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着手,开展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复杂条件下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数值模拟模型,在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为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分别提出了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和合理分配井组聚合物用量的开发优化方法。针对多段塞聚合物驱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并采用基于熵权算法的聚类方法进行层系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渗透率级差和厚度比之积为指标的各段塞用量计算方法。针对聚合物用量合理分配方法,在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选取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和剩余地质储量等参数,以吨聚增油量为评价指标筛选主控因素,建立了井组聚合物合理用量和生产井配产量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两种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设计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的聚合物驱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储层上部以及中低渗层,平面分布差异大。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小于7。多段塞组合方式与韵律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高渗层位于低部时先注入高浓度段塞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上部剩余油可以被有效动用,缓解纵向开发非均匀程度。聚合物驱注采量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权重为5:5的平面变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聚合物合理用量分配,采用权重比为4:6的地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配产对改善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有较好效果。相比单段塞均匀注聚方案,某河流相区块聚合物驱优化方案提高采收率0.76%,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7.17%,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二、聚合物驱油藏浓度分布与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驱油藏浓度分布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驱油剂微观分子构型 |
1.2.2 聚合物驱微观渗流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子模拟及聚合物驱油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分子动力学应用概述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3.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力 |
2.3.2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3.3 数值积分算法 |
2.3.4 统计系综 |
2.3.5 模型建立方法及Materials Studio软件简介 |
2.3.6 性质计算 |
2.3.7 运行MD模拟 |
2.4 聚合物驱油的模拟研究 |
2.4.1 聚合物驱油剂模拟现状 |
2.4.2 聚合物驱油剂与油藏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模拟现状 |
2.4.3 聚合物驱油过程机理模拟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基本结构及分子机理 |
3.1 引言 |
3.2 聚丙烯酰胺的结构及性能 |
3.3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及研究方法 |
3.4 模型建立与方法 |
3.4.1 模型构建 |
3.4.2 模拟细节 |
3.5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的微观模拟 |
3.5.1 NPAM黏弹效应的微观机理 |
3.5.2 NPAM在油藏条件下的微观作用机理 |
3.6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结构及其特性的微观模拟 |
3.6.1 HPAM的微观黏弹效应机理 |
3.6.2 HPAM在油藏条件下的微观作用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丙烯酰胺驱油剂的微观驱油规律 |
4.1 引言 |
4.2 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方法 |
4.3 模型建立与方法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拟细节 |
4.4 聚丙烯酰胺驱油的分子机理 |
4.4.1 聚合物驱 |
4.4.2 拉动效应 |
4.4.3 黏弹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油藏基本概况 |
1.1 区块地质概况 |
1.2 构造与断层 |
1.3 储层特征 |
1.3.1 储层层序 |
1.3.2 油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特征 |
1.3.3 储层敏感性分析 |
1.4 流体性质 |
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
1.6 油藏类型 |
1.7 区块控制地质储量 |
第二章 油藏精细描述 |
2.1 沉积特征 |
2.1.1 分流平原相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 |
2.1.2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状砂体 |
2.1.3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坨过渡状砂体 |
2.2 开采对象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 |
2.2.1 平面非均质性强 |
2.2.2 层间非均质性强 |
2.2.3 层内非均质性强 |
2.3 连通状况及控制程度 |
2.3.1 连通状况 |
2.3.2 聚驱控制程度 |
2.4 隔层发育情况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 |
3.1 三维地质建模 |
3.1.1 基础数据准备及网格划分 |
3.1.2 三维地质模型 |
3.2 油藏数值模拟 |
3.2.1 基础数据输入与网格划分 |
3.2.2 历史拟合 |
3.2.3 全区整体指标拟合 |
3.3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
3.4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
3.5 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四章 聚合物分子量筛选 |
4.1 设计原则 |
4.2 注入体系 |
4.2.1 B区块水质调查 |
4.2.2 抗盐聚合物现场应用情况 |
4.3 室内实验研究 |
4.3.1 聚合物产品理化性能检测 |
4.3.2 聚合物溶液增粘性评价 |
4.3.3 聚合物溶液抗剪切性能评价 |
4.3.4 稳定性评价 |
4.3.5 流变及粘弹性评价 |
4.3.6 流动性实验评价 |
4.3.7 驱油实验评价 |
4.3.8 注入浓度优选 |
4.4 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
4.4.1 区块聚合物分子量 |
4.4.2 前置段塞单井分子量个性化设计 |
第五章 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
5.1 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1.1 全区聚合物浓度设计 |
5.1.2 单井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2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2.1 全区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2.2 前置段塞大小的确定 |
5.3 注入速度的确定 |
5.3.1 常规方法公式来确定最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速度的关系 |
5.3.2 考虑注采井距与注入强度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3.3 考虑套损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4 注入参数设计结果 |
5.5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5.5.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 |
5.5.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锦州9-3油田西区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突进识别研究现状 |
1.2.2 聚合物突进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锦州9-3油田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油藏概况 |
2.1.1 地质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流体性质 |
2.2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聚合物突进影响因素研究 |
3.1 垂向非均质性 |
3.2 平面非均质性 |
3.2.1 平面非均质 |
3.2.2 存在高渗透条带 |
3.3 有效厚度级差 |
第四章 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研究 |
4.1 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建立 |
4.1.1 聚合物突进判定指标的确定 |
4.1.2 聚合物突进判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结果对比验证 |
第五章 聚合物突进治理方法研究 |
5.1 地质建模及历史拟合 |
5.1.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5.1.2 历史拟合 |
5.2 注聚注二元区域优化 |
5.3 注入方式优化 |
5.3.1 “高浓度聚合物+二元”优化设计 |
5.3.2 “高浓度聚合物+低浓度聚合物”优化设计 |
5.3.3 “水聚交替”优化设计 |
5.3.4 注入方式方案对比 |
5.4 针对聚合物突进层位调剖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JZ9-3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油田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1.1 构造特征 |
1.1.2 油藏类型 |
1.1.3 沉积特征 |
1.1.4 储层特征 |
1.1.5 流体性质 |
1.1.6 温压系统 |
1.2 开发简况 |
1.2.1 开发历程 |
1.2.2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JZ9-3 油田历史拟合与剩余油分布规律 |
2.1 地质储量拟合 |
2.2 精细地质模型建立 |
2.3 历史拟合 |
2.4 剩余油分布研究 |
第三章 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油水井动态特征 |
3.1 生产井动态特征 |
3.1.1 含水变化规律 |
3.1.2 单井见效时间 |
3.1.3 全区见效时间 |
3.2 注入井动态特征 |
3.2.1 注入压力与视吸水指数 |
3.2.2 视阻力系数 |
第四章 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 |
4.1 增油量评价 |
4.1.1 净增油法 |
4.1.2 含水上升法 |
4.1.3 驱替特征曲线法 |
4.1.4 数值模拟法 |
4.1.5 增油效果对比 |
4.2 不同阶段注入化学剂对开发效果贡献研究 |
4.2.1 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地下聚合物驱替规律 |
4.2.2 开发效果贡献研究 |
4.2.3 JZ9-3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
第五章 二元复合驱末期段塞优化 |
5.1 聚合物保护段塞优化 |
5.1.1 保护段塞优化物理模拟 |
5.1.2 保护段塞优化数值模拟 |
5.2 组合段塞优化 |
5.2.1 组合段塞优化物理模拟 |
5.2.2 组合段塞优化数值模拟 |
5.3 结果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聚合物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2 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3 聚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 |
1.2.4 延长注聚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分析 |
2.1 聚合物驱方案设计 |
2.1.1 聚合物驱选区概况 |
2.1.2 聚合物驱配方设计 |
2.1.3 聚合物驱方案设计 |
2.2 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分析 |
2.2.1 开发状况分析 |
2.2.2 见效特征分析 |
2.3 聚合物驱效果跟踪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区延长注聚方案优化 |
3.1 延长注聚技术可行性研究 |
3.2 延长注聚参数优化 |
3.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2 延长注聚方案优化 |
3.3 差异化注采调整 |
3.3.1 分井组差异化配注 |
3.3.2 分井组配产设计 |
3.3.3 注采井网调整 |
3.4 分层注聚设计 |
3.4.1 物模试验研究 |
3.4.2 数值模拟研究 |
3.4.3 分层注聚井优选 |
3.5 延长注聚经济可行性研究 |
3.5.1 增油效果预测 |
3.5.2 经济效益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研究及应用 |
4.1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研究 |
4.1.1 研究方法 |
4.1.2 软件介绍 |
4.1.3 注聚新项目经济界限 |
4.1.4 延长注聚项目经济界限 |
4.1.5 不同注聚项目经济界限对比 |
4.2 聚合物驱经济界限应用 |
4.2.1 聚合物驱项目经济可行性论证 |
4.2.2 聚合物驱项目经济极限用量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延长注聚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1 注入状况分析 |
5.2 生产状况分析 |
5.3 实施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GD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交联聚合物弱冻胶深部调驱技术 |
1.2.2 泡沫深部调驱技术 |
1.2.3 体膨颗粒深部调驱技术 |
1.2.4 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GD油田调剖必要性研究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冻胶的配制 |
2.2.2 冻胶性能测定 |
2.2.3 数值模拟实验方法 |
2.2.4 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
2.2.5 封堵率计算方法 |
2.3 地层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的影响 |
2.3.1 水驱阶段窜流情况分析 |
2.3.2 聚驱阶段窜流情况分析 |
2.4 非均质储层分流规律数值模拟 |
2.4.1 2 层纵向非均质分流规律数值模拟 |
2.4.2 3 层纵向非均质分流规律数值模拟 |
2.5 调剖参数优化设计 |
2.5.1 冻胶强度对聚驱封堵效果的影响 |
2.5.2 冻胶稳定性对聚驱封堵效果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驱油藏调剖用冻胶体系的构建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冻胶的配制 |
3.2.2 冻胶性能测定 |
3.2.3 抗剪切性能评价方法 |
3.3 酚醛冻胶配方研究 |
3.3.1 聚合物J135 酚醛冻胶体系研究 |
3.3.2 聚合物N162-1、N162-2 酚醛冻胶体系研究 |
3.4 酚醛冻胶配方优化 |
3.4.2 聚合物J135 冻胶体系优化 |
3.4.3 聚合物N162-2 冻胶体系优化 |
3.5 冻胶抗剪切性能评价 |
3.5.1 抗剪切性能机理研究 |
3.5.2 剪切对冻胶成胶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驱冻胶封堵性能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用量优化及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 |
4.2.2 并联填砂管驱替物理模拟 |
4.2.3 微观可视化模拟 |
4.3 冻胶注入性能评价 |
4.3.1 冻胶用量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4.3.2 冻胶长期稳定性评价 |
4.4 冻胶对非均质储层封堵性能的影响 |
4.4.1 地层非均质性对冻胶封堵性能的影响 |
4.4.2 冻胶对液流深部转向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2.2 井间连通性反演研究现状 |
1.2.3 化学驱剂窜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研究 |
2.1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建立 |
2.1.1 物理模型建立 |
2.1.2 数学模型建立 |
2.2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求解 |
2.3 典型油藏计算实例 |
2.3.1 均质油藏 |
2.3.2 含封闭断层油藏 |
2.3.3 含高渗条带油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剂产出浓度计算方法研究 |
3.1 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建立 |
3.1.1 物理模型建立 |
3.1.2 数学模型建立 |
3.2 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求解及验证 |
3.2.1 解析模型求解 |
3.2.2 解析模型验证 |
3.3 化学剂产出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 |
4.1 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表征方法研究 |
4.1.1 产剂浓度表征模型建立 |
4.1.2 表征模型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4.1.3 表征模型参数回归关系建立 |
4.1.4 表征模型验证 |
4.2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建立 |
4.3 典型油藏计算实例 |
4.3.1 均质油藏 |
4.3.2 含封闭断层油藏 |
4.3.3 含高渗条带油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矿场应用 |
5.1 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概况 |
5.2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 |
5.3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 |
5.3.1 聚合物窜流预测 |
5.3.2 表面活性剂窜流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海上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接替时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海上油田典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1 三角洲沉积型油藏基础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1.1 油藏概况 |
2.1.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1.3 模型历史拟合 |
2.2 曲流河沉积型油藏基础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2.1 油藏概况 |
2.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2.3 模型历史拟合 |
2.3 海上油田化学驱方法机理表征模型及适应性分析 |
2.3.1 化学驱方法机理表征模型 |
2.3.2 化学驱方法适应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剩余油特征及接替次序研究 |
3.1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受效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程度 |
3.1.1 提高采收率方法作用机理指标 |
3.1.2 基础水驱受效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3 井网加密受效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4 化学驱受效剩余油分布研究 |
3.1.5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动用程度对比 |
3.2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组合效果分析 |
3.2.1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受效机理 |
3.2.2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模式 |
3.3 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组合次序研究 |
3.3.1 井网加密与化学驱接替组合次序 |
3.3.2 化学驱方法接替组合次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合理接替时机研究 |
4.1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指标筛选 |
4.1.1 技术开发指标筛选 |
4.1.2 经济评价指标筛选 |
4.2 海上油田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
4.2.1 合理产液量确定方法 |
4.2.2 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定量表征模型 |
4.3 海上油田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时机优化 |
4.3.1 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组合模式 |
4.3.2 不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时机优化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组合应用研究 |
5.1 三角洲沉积型油藏应用研究 |
5.1.1 目标区块选择与开发方案设计 |
5.1.2 目标区块虚拟开发效果预测 |
5.2 曲流河沉积型油藏应用研究 |
5.2.1 目标区块选择与开发方案设计 |
5.2.2 目标区块虚拟开发效果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开采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L2油藏概况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流体性质 |
2.1.4 温度与压力系统 |
2.2 油藏开发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2油藏生产状况拟合及分析 |
3.1 三维地质建立 |
3.1.1 数据准备 |
3.1.2 构造模型 |
3.1.3 属性模型 |
3.2 流体及动态模型建立 |
3.2.1 流体模型 |
3.2.2 动态模型 |
3.3 生产历史拟合 |
3.3.1 储量拟合 |
3.3.2 生产动态拟合 |
3.3.3 水驱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2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油水运动规律 |
4.1.1 平面油水运动规律 |
4.1.2 剖面油水运动规律 |
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3 剩余油成因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2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 |
5.1 井网调整 |
5.1.1 井网调整原则及基础方案部署 |
5.1.2 井身轨迹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1.3 水平段长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4 井网调整开发效果预测 |
5.2 人工隔板技术 |
5.2.1 人工隔板技术基础方案部署 |
5.2.2 人工隔板技术开发效果预测 |
5.3 聚合物驱 |
5.3.1 聚合物驱参数设置及基础方案部署 |
5.3.2 聚合物干粉用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3 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4 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预测 |
5.4 泡沫驱 |
5.4.1 泡沫驱参数设置及基础方案部署 |
5.4.2 发泡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3 发泡剂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4 泡沫驱开发效果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相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
1.2.2 聚合物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BH油区河流相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非均质特征研究 |
2.1 油藏概况 |
2.2 河流相典型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2.2.1 地质模型 |
2.2.2 流体物性模型 |
2.2.3 生产动态模型 |
2.3 模型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2.4 河流相油藏开发非均质性特征 |
2.4.1 纵向非均质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
2.4.2 平面非均质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优化研究 |
3.1 多段塞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
3.2 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研究 |
3.2.1 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实验研究 |
3.2.2 纵向非均质概念模型建立 |
3.2.3 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图版 |
3.3 基于熵权算法的层系组合方法 |
3.4 聚合物驱多段塞匹配关系优化 |
3.4.1 多段塞组合方式优化 |
3.4.2 多段塞用量比例优化 |
3.5 多段塞聚合物驱优化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合理用量及注采量优化方法研究 |
4.1 聚合物合理用量影响因素研究 |
4.1.1 井组含水率的影响 |
4.1.2 地层系数的影响 |
4.1.3 剩余地质储量的影响 |
4.1.4 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影响 |
4.1.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非均质油藏多井组概念模型建立 |
4.3 注聚井聚合物合理用量优化方法 |
4.3.1 注聚井配聚合物用量主控因素 |
4.3.2 聚合物用量主控因素权重优化 |
4.3.3 注入井配聚合物用量计算方法 |
4.4 生产井合理配产量优化方法 |
4.4.1 生产井配产主控因素 |
4.4.2 生产井配产主控因素权重优化 |
4.4.3 生产井配产量计算方法 |
4.5 聚合物驱用量优化提高采收率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BH油区河流相典型区块聚合物驱优化 |
5.1 基于开发非均质特征的开发方案设计 |
5.1.1 区块聚合物总用量的确定 |
5.1.2 聚合物驱多段塞方案设计 |
5.1.3 聚合物驱注采量优化 |
5.2 典型区块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聚合物驱油藏浓度分布与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驱油中分子黏弹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 袁远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王博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锦州9-3油田西区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及治理[D]. 李月.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4]JZ9-3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评价[D]. 冉令博.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胜二区东三4单元延长注聚方案优化及经济界限研究[D]. 张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GD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技术研究[D]. 胡俊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D]. 赵海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海上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接替时机研究[D]. 陈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L2厚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D]. 张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D]. 何思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