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d/Al_2O_3气相催化丙烯腈制丙腈添加CaO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谭威[1](2021)在《N-甲基-1,3-丙二胺连续化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N-甲基-1,3-丙二胺(MAPA)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和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与染料等领域中。如可用于制备驱虫药治疗钩虫病和蛔虫病;可用于制备盐酸阿夫唑嗪治疗前列腺相关疾病;可用于CO2吸收剂,以此用来对燃煤电厂所产生的CO2进行吸收处理,从而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目前我国对N-甲基-1,3-丙二胺的制备大多采用高压反应釜进行间歇生产,生产效率较低,安全性差,质量波动大,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对N-甲基-1,3-丙二胺连续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也为今后连续化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本论文在总结和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对N-甲基-1,3-丙二胺的连续化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第一步丙烯腈与一甲胺缩合加成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3-甲氨基丙腈进行连续化制备,并筛选其工艺条件。优选出DWT 2催化剂,在一甲胺与丙烯腈摩尔比为1.10:1.00,反应压力为3.0-5.0 MPa,反应温度为25℃,总体积空速为0.75-1.50h-1的反应条件下,丙烯腈转化率均为99.9%,3-甲氨基丙腈的选择性均在99%以上。(2)第二步3-甲氨基丙腈连续催化加氢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3-甲氨基丙腈进行连续加氢制备N-甲基-1,3-丙二胺。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优选出TW 4催化剂,在温度为35-80℃,压力为1.5-6.0 MPa,空速为0.2-2.2 h-1,氢腈摩尔比为6:1,助催化剂为Na OH、用量为1.0%的反应条件下,3-甲氨基丙腈转化率99.5%以上,N-甲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在99%以上。(3)将上述两步反应串通,根据工艺路线搭建出两套连续化工艺装置,并在上述优化好的工艺条件下,对N-甲基-1,3-丙二胺进行连续化制备,同时也分别对另外两种1,3-丙二胺衍生物:N,N-二甲基-1,3-丙二胺和N-(2-羟乙基)-1,3-丙二胺进行连续化制备。第一套连续化工艺装置是使用两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连续制备1,3-丙二胺衍生物的工艺,在连续48小时的制备过程中,丙烯腈转化率在99.5%以上,N-甲基-1,3-丙二胺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均在99%以上,N-(2-羟乙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为98-99%;第二套连续化工艺装置使用微通道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连续化制备1,3-丙二胺衍生物的工艺,在连续48小时的制备过程中,丙烯腈转化率均在99.5%以上,N-甲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为96-97%,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为97-98%,N-(2-羟乙基)-1,3-丙二胺的选择性为98-99%。
霍帅聪[2](2021)在《NNO型三齿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钌(Ru)是一种多价态的稀有过渡金属,常被用作替代铂、钯等元素的催化剂参与到有机合成反应中。由于钌4d75s1核外电子排布特点,钌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常常会呈现低价的还原态或高价的氧化态,因而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主要表现为氧化脱氢和还原加氢两大反应类型,在C-H活化、不对称合成、烯醇异构化等方面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近年来,钳形配合物因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高稳定性以及高选择性等特性而备受关注。最近,本课题组制备了一系列NO-二齿吡啶醇钌配合物,该配合物在醇氧化和酰胺合成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效率。为继续进行无膦金属催化的工作,本论文制备了几种NNO-三齿吡唑基吡啶醇配体,并将所合成配体与Ru Cl3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NO型三齿单核Ru(III)配合物,通过改变配体烷氧基部分取代基进而改变配合物的空间位阻大小,并深入研究了这些钳形钌配合物在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配体取代基的空间效应对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1.将6-Bppy C(CH3)2OH(L1H)、6-Bppy C(CH3)(Ph)OH(L2H)、6-Bppy C(Ph)2OH(L3H)、6-Me2Bppy C(CH3)2OH(L4H)这四种配体分别与Ru Cl3在乙醇中加热回流反应,分离得到了配合物[(L1)2Ru]·H2O·CH2Cl2(1a)、[(L2)2Ru](1b)、[(L3)2Ru](1c)和[(L4)2Ru](1d)。用元素分析、I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该4种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1a、1c、1d的单晶体结构。1a、1c、1d配合物中含两分子配体,中心金属钌为六配位结构,配体中的O原子与中心金属原子以共价键形式相连,两个N原子与中心金属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稳定的五元环和一个稳定的六元环。2.将所合成配合物1a-1d作为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合成喹啉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a-1d在该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产率为71%-94%,其中钌配合物1a的催化活性最佳。同时,该催化体系对带有吸电子取代基和给电子取代基的底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底物普适性良好。3.将KOtBu作为碱,配合物1a-1d作为催化剂,进一步探究了它们在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合成喹唑啉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a-1d在该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1a催化活性最佳,以1a为催化剂时,目标产物的产率为66%-84%。该催化体系对带有吸电子取代基和给电子取代基的底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底物普适性良好。4.分别对配合物1a-1d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合成喹啉和喹唑啉的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等工作,深入研究了所合成配合物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的反应路径,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3](2020)在《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肪腈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材料和药物合成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脂肪腈合成方法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对烷烃、烯烃、醛醇和胺类底物的氧化腈化,采用氰基源为反应试剂对烷烃、卤代烷烃、烯烃类底物的直接氰化,以及对酰胺、羧酸(酯)和醛肟底物的脱水腈化.同时,以丙烯腈、己二腈和乙腈为典型代表,概述了相关规模化制备的技术进展和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脂肪腈合成与规模制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曹重仲[4](2020)在《碘促进的烯烃C=C上的取代和氧化环加成反应》文中指出烯烃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物,其分子中含有的不饱和C=C双键是大量天然产物或者人工合成产物中的基本结构单元。另外,烯烃化合物本身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合成子用于构建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一直以来,烯烃的转化反应,即烯烃官能团化反应,是有机化学方向研究的热点之一。烯烃(含C=C双键)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比如:卤代反应、硝基化反应、腈化反应、烷氧基化反应、氨基化反应以及Csp2-Cspx碳碳偶联反应等。同时,烯烃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主要有氢化-加成官能团化反应,双官能团化加成反应、加成环化反应等。在过去的几十年,烯烃官能团化反应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且取得大量的成就,发展了大量的基于烯烃底物的转化反应新策略。即便如此,烯烃官能团化研究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和进一步改善的工作值得去做,因此化学家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继续研究这一课题。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烯烃官能团化新策略仍是今后有机合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以及自身研究的兴趣和基础,本文期望以烯烃为研究模板,以含碘化合物为催化剂或添加剂,探索在温和、绿色的条件下实现烯烃C=C双键的转化,通过反应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产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发现了一种温和条件下无机铵盐氧化转化的方法。反应在金属铁卟啉(氯化血红素hemin或氯化四苯基铁卟啉Fe TPPCl)的催化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在常温常压体系中能迅速将无机铵盐氧化转化成多种氮氧化合物。针对该铵盐氧化反应,我们做了一系列监测和研究。通过离子色谱、顶空进样-气相质谱联用、自由基捕捉等手段对反应过程和产物进行检测,发现无机铵盐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气体氮氧化合物一氧化氮以及亚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氧化产物。随后,基于该发现,我们设计了一种以无机铵盐氧化后提供硝基化试剂,在含碘化合物促进下的烯烃硝基化取代反应。在之前,由于无机铵盐其特殊的稳定性,在一般的有机化学反应中只能提供单一氮源。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实验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碘化铵在金属铁卟啉hemin和TBHP的催化氧化下,提供硝基源参与简单烯烃化合物的硝基化取代反应,反应最终能得到一系列硝基烯烃产物。根据机理研究实验的结果和文献数据,本文为该烯烃硝基化反应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2.研究了以偶氮烷基腈作为腈化试剂参与的烯烃取代反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饱和丙烯腈和丁烯腈产物。对比文献报道过的方法,本文直接利用烯烃作为原料合成不饱和腈类产物在原子经济性和反应步骤经济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该腈化取代反应在无任何金属催化剂的条件下,仅利用单质碘作为唯一添加剂实现了烯烃与偶氮腈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产物保留了烯烃C=C双键结构。该反应条件温和、适用性广,对于大多数的芳香烯烃、杂环芳香烯烃以及脂肪烃都有良好的兼容性。通过改变底物烯烃的结构,将乙烯基底物换成异丙烯基底物后,通过同一个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丁烯腈产物。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机理控制实验,如自由基捕捉实验、中间体捕捉实验来深入探究反应过程。最后,根据控制实验的结果和相关文献数据,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自由基反应历程。3.研究了在一种无额外添加剂的体系下,烯烃的端位与DMSO和I2之间的端位二取代反应。该反应可以利用简单的端基烯烃底物作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区域选择性的产物?-碘代烯基硫醚类化合物。对比文献报道,合成这类碘代烯基硫化合物,如硫砜、硫醚的方法大多数经过炔烃的加成反应,并且产物一般为?-碘代烯基硫化物。通过对实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我们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反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不同端基烯烃底物的适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备?-碘代烯基硫醚的方法适用性好,特别对于取代苯乙烯底物的最终收率较高,同时对于杂环烯烃和脂肪烯烃也能适用。我们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炔烃的反应中,实验表明通过苯乙炔代替苯乙烯进行反应,最终能到一种四取代烯烃衍生物。通过设计控制实验初步研究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可能为自由基反应。基于控制实验结果以及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机理。4.研究了简单烯烃、铵盐和二甲亚砜(DMSO)之间的环化反应。在碘离子和过硫酸根的存在下,两分子相同的烯烃底物与铵盐提供的N源、DMSO提供的O源环化合成了一种2,4-二取代恶唑化合物。在对反应条件优化和产物结构分析后,我们尝试用酮类化合物代替烯烃作为起始底物来进行同样的反应。最终,我们发展了一种在四丁基碘化铵和过硫酸根促进下,一分子甲基酮与另一分子甲基或非甲基酮、铵盐以及DMSO的四分子环化反应,反应最终可以得到2,4-二取代或2,4,5-三取代恶唑化合物。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取代苯乙酮、杂环芳香酮以及脂肪酮等底物,产率最高达到91%左右,并且该条件也适用于克级规模以上的反应。通过控制实验,我们证明在形成五元恶唑环的过程中,DMSO参与反应提供了其中的O原子,这也是第一次报道DMSO提供氧原子参与环化反应。最后,根据机理控制实验结果以及文献报道,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
陈阳,白鹏,郭翔海[5](2019)在《绿色化学原则下国内外乙腈生产工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从绿色化学角度对乙腈合成、提纯、废物处理、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以乙醇为原料直接合成乙腈的方法,包括氢化氨化法和氨氧化法;分析了合成方法中催化剂的性能,对比了各类催化剂对应的乙醇转化率和对乙腈的选择性;介绍了萃取精馏和变压精馏的提纯工艺,分析了变压精馏的优势、废物处理的方法以及成本控制的策略。提出了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乙腈生产工艺组合:生物乙醇来源广泛且工艺逐渐成熟,适合作为合成原料;合成工艺宜采用氨氧化法,以分子氧为氧化剂,负载钒或钯的活性氧化锆作为催化剂,乙醇转化率接近99%,乙腈的选择性达到95%~99%。变压精馏作为提纯工艺比萃取精馏更加符合绿色化学要求,达到产品纯度99.9%的同时避免了溶剂的使用,有利于进行工艺放大。分析了副产物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严格控制全流程的碳排放,为乙腈工厂升级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李思漩[6](2019)在《氧化物载体制备及负载铂/铬系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丙烯需求增加,丙烷脱氢制丙烯生产工艺成为继石脑油裂解、催化裂化之外的又一主要生产丙烯途径。因此研究高效能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意义重大。采用水热法制备Al2O3载体,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模板剂法制备AlZr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Pt/Al2O3系列和Cr/AlZr系列催化剂。使用 XRD、FTIR、TG-DSC、SEM-EDS、N2 物理吸脱附、NH3-TPD、Pyridine-IR、H2化学吸附和H2-TPR等手段对载体、Pt/Al203系列和Cr/AlZr系列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考察制备条件对A1203载体理化性质影响;考察氯铂酸溶液pH值、A1203载体晶化温度、第二助剂种类和添加量对Pt/Al20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影响;考察了 AlZr复合载体制备方法、铝锆摩尔比和Cr负载量对Cr/AlZr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葡萄糖、蔗糖、PVP、CTAB和PVA)种类、表面活性剂(葡萄糖)浓度和晶化温度均影响A1203载体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和表面酸性。其中以葡萄糖为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5 mol/L,晶化温度为180℃制备的A1203载体形貌规整,排列有序,为条形结构组装成蒲公英花朵状微米球体,比表面积较大,为165.8 m2/g。(2)氯铂酸溶液pH值和A1203载体晶化温度影响Pt/Al20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pH值为8,A1203载体晶化温度为180℃制备的Pt/Al203催化剂催化性能较好,反应时间为270 min,丙烷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20%、81%和16%。(3)Pt/Al203催化剂添加助剂Sn(第一助剂)后,金属铂分散得到改善,铂锡质量比为1:1时,Pt分散度由7.1%增加至13.2%,反应时间为300 min时,丙烷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38%、81%和31%。(4)在PtSn/Al203催化剂基础上添加第二助剂(Mg、Ce、In、Zn,以A1203载体为基准,添加量为0.5 wt.%),助剂种类和添加量均影响催化剂性能,其中以Ce为第二助剂,Pt颗粒分散度提高,Ce添加量为2.0 wt.%(PtSnCe2.0/Al2O3催化剂)时,与PtSn/Al203催化剂相比,Pt分散度由13.2%增加至17.8%。反应时间为300 min,PtSnCe2.0/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较好,丙烷转化率、丙烯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47%、79%和38%。(5)制备方法和铝锆摩尔比影响复合载体的形貌、晶相结构和表面酸性。水热法制备的铝锆摩尔比为9:1,铬负载量为15 wt.%的Cr15/Al0.9Zr0.1催化剂表面无中强酸和强酸中心,Cr6+物种数量较多,丙烷初始转化率较高,为43%,丙烯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75%和32%。
宋爽爽[7](2019)在《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香为一种透明、脆性的固体天然树脂,由树脂酸、少量脂肪酸、松脂酸酐和中性物等组成。其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占90%左右,分子式为C19H29COOH,属不饱和酸,含有共轭双键,反应活性很高,易发生氢化、酯化、聚合、歧化等反应,其氢化产物是重要的松香改性产品,是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油墨、造纸、电子、食品等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研究和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反应,对松香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松香加氢催化剂可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镍系催化剂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以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独特结构、独特光学性质的复合载体TiO2-ZrO2,由于TiO2-ZrO2具有介孔结构,且表面存在大量羟基,能够为负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使得无机金属离子与载体能够更好的结合。本文采用流程简单绿色环保的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非贵金属Ni-B/TiO2-ZrO2与Ni-Mo-B/TiO2-Zr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应用于松香加氢反应,通过不同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性质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以钛酸丁酯为钛源,无机盐氧氯化锆为锆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载体TiO2-Zr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最终确定最适宜制备条件:Zr/Ti摩尔比为0.6、水浴温度60℃、pH=3.5、陈化时间24h、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 h。采用GC、GC-MS对松香加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采用XRD、BET、TEM等手段对载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无定型结构,比表面积为158.22 m2/g-1,平均孔径为6.95nm,孔容为0.24cm3/g,为介孔结构。(2)以TiO2-ZrO2为载体,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负载型Ni-B/TiO2-Zr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考察制备条件对松香加氢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制备条件为NiSO4/载体质量比为1:1、Ni/B摩尔比为1:2、微波介入温度为45℃、NaOH的浓度为0.5mol/L。对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样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4h、反应压力为5MPa、催化剂用量为5%wt。在此条件下进行松香加氢反应,转化率达99.60%,重现性好,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得到的氢化松香仍然可以保持特级。(3)以TiO2-ZrO2为载体,采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Ni-Mo-B/TiO2-ZrO2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适宜制备条件为Mo质量百分数为8%、Ni+Mo/载体质量比为1:1.5、Ni+Mo/B摩尔比为1:2、微波介入温度为60℃、NaOH的浓度为0.7mol/L、。将催化剂用于松香加氢反应中,对松香加氢反应条件的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BD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97.93℃(取198℃)、反应压力3.67 MPa(取4 MPa)、催化剂用量4.56%wt(取5%wt),响应值最大,在此条件下进行松香加氢反应,转化率达99.90%,重现性好,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得到的氢化松香仍然可以保持特级。(4)采用GC、GC-MS对加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对催化剂进行BET、XRD、XPS、TEM、TG-DSC等表征,由TEM可以看出载体呈蜂窝状,粒径较小,约10nm左右,并结合XRD可知活性组分Ni-B、Ni-Mo-B以非晶态形式成功负载到载体TiO2-ZrO2上,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催化剂催化剂失活原因一方面由于活性组分粒子团聚,分散性变差,粒径变大,另一方面由于Ni、Mo、B的价态发生变化,Ni0、Mo0、B0含量明显下降,被氧化为Ni2+、Mo6+、B2+,因此,催化剂活性降低。由XRD表征可知,失活后催化剂在45°左右出现Ni的尖锐峰。
吴宗蔚[8](2018)在《铝基催化剂制备、臭氧氧化有机物和氨氮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可以作为预处理工艺将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也可以作为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实现污水资源化的目标。然而,臭氧利用率低、催化剂流失、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另外废水中同时存在有机物与氨氮,催化臭氧氧化难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氮氧化去除。研制出稳定、高效、使用寿命长的负载型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和氨氮,是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基于这一现状,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利用介孔γ-Al2O3作为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Mn-CeOx/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在浸渍时间24 h、浸渍液浓度Mn(NO3)2和Ce(NO3)3为150 mmol/L和30 mmol/L、煅烧温度500℃和煅烧时间4 h条件下,制备得到负载量为Mn 1.37 wt.%、Ce 1.17 wt.%的催化剂。通过表征发现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活性组分以Mn4+/Mn3+和Ce4+/Ce3+形式共存。以溴氨酸(BAA)为目标污染物,臭氧浓度为30 mg/L时反应120 min,单独臭氧氧化TOC去除率为9.4%,催化臭氧氧化TOC去除率为64%,反应符合混合一级动力学定律,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TOC去除率稳定在57%以上,物理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催化臭氧氧化BAA过程中产生18种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为(CO2和H2O。电子顺磁共振分析发现Mn-CeOx/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反应主要通过表面反应和氧化性自由基(·OH和O2·-)实现BAA的降解。催化臭氧氧化BAA反应条件利用响应曲面优化后得到03浓度33.58 mg/L、pH为8.53、催化剂投加量为197.92 g/L时,COD去除率最高为94.35%。国家对污水排放的主要控制指标除了 COD还包括氨氮,为实现常温常压下催化臭氧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去除水中的氨氮,筛选了多种活性组分后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Co负载量为1.5 wt.%的Co3O4/γ-Al2O3催化剂。研究发现,所制备的Co3O4/γ-Al2O3催化剂在臭氧浓度25 mg/L时,常温常压反应360 min可实现水中100 mg/L氨氮100%去除,反应主要产物为N2(90%)以及少量NO3-(10%),反应属于零级反应动力学,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活化能为12.22 kJ/mol。Co3O4/γ-Al2O3对氨氮的降解效果优于Mn-CeOx/γ-Al2O3,但是对BAA的矿化速率则相对较慢。在催化臭氧氧化氨氮体系中引入多种有机物,结果发现Co3O4/γ-Al2O3可以实现催化臭氧氧化同时脱除有机物和氨氮,反应中有机物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氨氮转化率为100%。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氨氮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和pH的升高,氨氮去除效率显着提升,PO43-对催化剂活性明显抑制,Br-的存在促进氨氮的转化。·NH2和N2H4活性物质在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氨氮的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考察所研制的催化剂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应用效果,考虑到丙烯腈(DAF)废水具有高温的特点,开展了催化臭氧氧化(Mn-CeOx/γ-Al203与Co3O4/y-Al2O3按照1:1混合)与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降解DAF废水中COD和TN的中试研究。小试研究中催化臭氧氧化与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处理DAF废水的效果最佳,COD和TN的去除率为46.3%和32.5%。考虑运行成本和处理效果,中试研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操作条件优化,反应时间4.42 h,反应温度61.8℃,臭氧添加量40 g/h,每吨DAF废水添加过硫酸盐1.3 kg,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2.36%和28.51%,B/C从0.078增加至0.315。对DAF废水进出水的N元素分布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腈类物质被有效降解,含N杂环类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氨氮和硝态氮,最终生成N2实现TN去除。以山东某精细化工厂TDI废水预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的开展作为主线。首先,通过小试研究确定Mn-CeOx/γ-Al203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可行性;其次,现场中试研究确定反应接触时间为10 h、臭氧投加量与去除单位质量COD比值为1.7:1;实际工程设计处理水量为720 m3/d,选用了 3台50 kg/h的臭氧发生器,填充300 m3催化剂,实现进水COD设计值2500 mg/L降至200 mg/L以下并稳定运行,通过运行成本的核算吨水处理成本为21.8元/吨。此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证实了所研发的催化剂大规模应用及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林晨辉[9](2018)在《N,N,N’,N’-四甲基二丙烯三胺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N,N,N’,N’-四甲基二丙烯三胺(BP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建立其高效的合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催化二甲氨基丙腈和二甲氨基丙胺加氢缩合的方法合成BPA,使用负载型Pd催化剂和Cu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对Pd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载体、焙烧温度和还原剂的选择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为:以γ-Al2O3为载体,500℃焙烧后采用NaBH4还原。经过表征发现,不同的制备工艺主要影响催化剂Pd晶粒的大小,从而导致催化性能有所差异。将最优催化剂应用于BPA间歇合成,同时得到反应的最优条件:在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80℃,原料PN:PA摩尔比为1:1时,原料转化率达95.65%,BPA选择性为91.50%。并对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吸附导致的孔道堵塞、Pd组分的聚集和流失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针对贵金属Pd催化剂成本高的问题,设计制备了Cu基催化剂。由于Cu催化剂的活性低,因此对其进行Cr和Co的掺杂改性。对催化剂的表征分析发现,Cr的掺杂有助于提高Cu颗粒的分散从而提升催化活性,Co的掺杂提高了Cu自身的催化活性和催化寿命。以Cu20Cr5Co4/γ-A1203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100 ℃,PN与PA摩尔比为2:1,进样速率为0.10mL/min时,原料转化率为85.48%,BPA的选择性为88.41%。同样,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吸附导致的孔道堵塞及Cu颗粒的聚集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而Co的掺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Cu的聚集。
孙青[10](2018)在《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氰废气的处理研究》文中提出含氰废气通常具有致癌性、高毒性甚至剧毒性,属于非常规有机污染物。工业碳纤维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气,降温后会有焦油析出,多以燃烧法进行消除,但容易产生NOx排放和HCN燃烧不完全的问题。工业中焦油气转化一般采用过渡金属、天然矿石材料、分子筛和碱金属等催化剂,其中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因其较高的活性、较为低廉的价格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论文以分子筛和天然矿石材料负载金属镍催化剂,研究其催化处理含氰废气,开发高效的含氰废气处理工艺。本文制备了多种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在模型化合物苯甲腈蒸汽裂解体系上,进行了催化效果评价,并以实验室模拟产生的碳纤维含氰废气进行验证,结合多种表征测试方法分析催化剂的物化特性,获得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结果。首先对碳纤维低温碳化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气进行了分析。预氧化纤维丝在碳化过程中会释放出高温气体。一类是永久性气体包含H2、CO、CH4、CO2、HCN和NH3等,有毒害的气体中NH3含量最高,占23.8%。HCN的含量虽然最低,只有1.6%,但毒性却最高。另一类焦油气体成分非常复杂,链状的含有-CN基团的有机物含量最多,其次含N或含-CN基团的环类化合物,少量的烷烃和含O的有机物。后续研究中,将选取较难转化的苯甲腈作为含氟废气模型化合物进行探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分子筛负载镍的催化剂,用于催化苯甲腈蒸汽裂解反应。镍活性位点的数量对于苯甲腈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占据主导作用。与USY载体对比,发现较小空腔尺寸的HZSM-5分子筛载体负载的活性金属大部分在孔道外面,有利于苯甲腈的初次裂解反应,并且其孔径与链状分子的动力学直径接近,使得孔道内部的二次分解反应会比较充分。Ce02掺杂后,Ni/Ce02/HZSM-5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可归因于催化剂表面氧流动性和金属镍分布的改善,有利于苯甲腈裂解反应效率的提升。合适的反应温度、水碳比和空时的选择对于苯甲腈转化活性以及产品分布有很重要的影响。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 CaO-MgO复合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Ni与MgO之间可形成稳定的固溶体相,而CaO则促进了 Ni/CaO-MgO还原性能的提升,Ni/CaO-MgO催化剂对于苯甲腈蒸汽裂解的转化效率最高。15 wt%镍的负载量是比较合适的,在550-650 ℃,既可以达到较高的苯甲腈转化活性,还可以有效减少HCN和NH3的产率。CeO2的掺杂促进了镍在催化剂表面的均匀分散,特别是有助于提升催化剂的低温活性。10 wt%的CeO2掺杂量表现出了较高的改性效率。提升反应的温度和空时有利于苯甲腈的深度转化,减少HCN和NH3。当水碳比高于1.2时,对苯甲腈的转化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会影响到最终产物的分布。深入研究了较优催化剂 10Ni/5CeO2/HZSM-5 和 15Ni/10CeO2/CaO-MgO 用于苯甲腈蒸汽裂解的探针反应,分别探讨了反应的动力学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在排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通过动力学数据数据拟合发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假设,10Ni/5CeO2/HZSM-5 和 15Ni/10CeO2/CaO-MgO 上反应活化能分别为 73.68 kJ/mol和49.72 kJ/mol。低水碳比条件下,苯甲腈蒸汽裂解稳定性考察发现,CeO2掺杂后的稳定性均有很大提升,15Ni/10CeO2/CaO-MgO的稳定性更优。催化剂中的CaO可以增强含氧物质的吸附,CeO2可以通过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晶格氧,增强催化剂表面氧的流动性。它们之间形成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含碳物种得以及时发生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抗积碳性能。但10Ni/5CeO2/HZSM-5催化剂有更好的机械强度,适用于带有循环再生的流化床反应器;而耐磨性稍差,稳定性好的15Ni/10CeO2/CaO-MgO催化剂则适用于固定床反应器。在实验室模拟的碳纤维碳化产生的含氰废气体系下,对开发出的两种催化剂10Ni/5CeO2/HZSM-5和15Ni/10CeO2/CaO-MgO的性能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包括反应条件的影响。CeO2掺杂后的催化剂对于含氰废气中有机物的催化转化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活性,同时有效地将废气中HCN和NH3转变成了 N2。产品气体中主要包括了可燃气体H2、CO和CH4,而HCN和NH3的浓度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碳纤维碳化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气在催化剂上的反应路径,可简单归为两个过程:废气中较大分子量有机物的初次裂解反应,产生很多小分子量的气体产品,包括H2、CO、CH4、CO2、C2+、Ccoke、N2、HCN和NH3;初次裂解的产品混合物在催化作用下发生二次反应,产生更多的H2、CO、CH4、CO2和N2。水蒸气引入到反应体系可以提升最终产品的H2/CO比例。
二、Pd/Al_2O_3气相催化丙烯腈制丙腈添加CaO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Al_2O_3气相催化丙烯腈制丙腈添加CaO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N-甲基-1,3-丙二胺连续化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N-甲基-1,3-丙二胺及其应用 |
1.1.1 用于制备噻嘧啶的中间体 |
1.1.2 用于制备盐酸阿夫唑嗪 |
1.1.3 用于制备CO_2吸收剂 |
1.2 N-甲基-1,3-丙二胺的合成 |
1.2.1 1,3-丙二胺法 |
1.2.2 丙烯腈氨化还原法 |
1.3 丙烯腈与有机胺发生氰乙基化反应 |
1.4 腈类化合物连续加氢反应研究进展 |
1.4.1 腈类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机理研究 |
1.4.2 腈类化合物连续催化加氢技术 |
1.4.3 腈加氢合成胺催化剂的研究 |
1.4.4 腈类化合物连续加氢反应小结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固定床反应器制备3-甲氨基丙腈工艺 |
2.1 实验主要试剂与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分析仪器及方法 |
2.3.1 定量分析 |
2.3.2 定性分析 |
2.4 实验步骤 |
2.5 固定床反应器制备3-甲氨基丙腈工艺条件筛选 |
2.5.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2.5.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2.5.3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2.5.4 总体积空速与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固定床反应器制备N-甲基-1,3-丙二胺工艺研究 |
3.1 实验主要试剂与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分析仪器及方法 |
3.3.1 定量分析 |
3.3.2 定性分析 |
3.4 实验步骤 |
3.5 固定床反应器制备N-甲基-1,3-丙二胺工艺条件筛选 |
3.5.1 不同催化剂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5.2 不同催化剂下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3.5.3 不同催化剂下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
3.5.4 不同催化剂下氢腈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
3.5.5 不同催化剂下助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N-甲基-1,3-丙二胺连续化制备工艺 |
4.1 实验主要试剂与原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分析仪器及方法 |
4.3.1 定量分析 |
4.3.2 定性分析 |
4.4 实验步骤 |
4.5 N-甲基-1,3-丙二胺的连续化制备研究 |
4.5.1 两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连续制备1,3-丙二胺衍生物工艺 |
4.5.2 微通道与固定床反应器串联连续制备1,3-丙二胺衍生物工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典型化合物谱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NNO型三齿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钳形过渡金属配合物概述 |
1.3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脱氢反应 |
1.3.1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脱氢反应生成醛/酮 |
1.3.2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反应生成羧酸 |
1.3.3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生成N-杂环化合物 |
1.3.4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生成酰胺/亚胺 |
1.3.5 钌金属配合物催化醇的脱氢偶联反应生成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1 常规药品与试剂 |
2.1.1 常规试剂 |
2.1.2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2.3.1 IR表征 |
2.3.2 NMR表征 |
2.3.3 电子顺磁共振 |
2.3.4 金属配合物的熔点测定 |
2.3.5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3.6 气相色谱 |
2.3.7 HR-MS表征 |
第三章 含吡唑基吡啶甲醇配体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吡唑基吡啶甲醇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 |
3.2.2 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3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吡唑基吡啶甲醇配体钌配合物催化合成喹啉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钌配合物催化合成喹啉衍生物实验 |
4.2.2 喹啉衍生物合成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合成喹唑啉反应条件优化 |
4.3.2 合成喹啉衍生物反应底物适应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吡唑基吡啶甲醇配体钌配合物催化合成喹唑啉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钌配合物催化合成喹唑啉衍生物实验 |
5.2.2 喹唑啉衍生物合成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合成喹唑啉反应条件优化 |
5.3.2 合成喹唑啉衍生物反应底物拓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NO型三齿钌配合物催化合成喹啉、喹唑啉的反应机理探究 |
6.1 对照实验 |
6.2 机理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氧化腈化合成法 |
2.1 C(sp3)–H的氨氧化反应 |
2.1.1 丙烯氨氧化 |
(1)钼酸盐 |
(2)锑酸盐 |
2.1.2 丙烷氨氧化 |
(1)钼酸盐 |
(2)锑酸盐 |
(3)V-Al-O氮氧化物 |
2.1.3 乙烷氨氧化 |
(1)金属-分子筛催化剂 |
(2)NiO催化剂 |
2.2 C-O的氨氧化反应 |
2.2.1 需氧氧化-氨化反应 |
(1)金属催化剂 |
(2)非金属催化剂 |
2.2.2 脱氢氧化-氨化反应 |
(1)单金属催化剂 |
(2)双金属催化剂 |
2.3 C-N的氧化腈化反应 |
2.3.1 直接氧化生成腈 |
(1)需氧氧化腈化反应 |
(2)无氧的氧化腈化反应 |
2.3.2 脱氢氧化生成腈 |
2.4 C-C的氧化腈化反应 |
2.4.1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
2.4.2 C≡C键的氧化腈化反应 |
3 直接氰化合成法 |
3.1 C–H的氰化反应 |
3.1.1 C(sp1)–H的氰化反应 |
3.1.2 C(sp2)–H的氰化反应 |
3.1.3 C(sp3)–H的氰化反应 |
3.2 C–X的氰化反应 |
3.3 C=C键的氢氰化反应 |
3.3.1 C=C的单氢氰化反应 |
3.3.2 C=C键的双官能氰化反应 |
3.4 C=O或C=N的氰化反应 |
3.5 其他氰化反应 |
4 脱水腈化合成法 |
4.1 酰胺的腈化反应 |
4.1.1 氢化硅烷脱水体系 |
4.1.2 高温脱水催化体系 |
4.1.3 Pd-催化脱水腈化体系 |
4.1.4 其他催化体系 |
4.2 羧酸的腈化反应 |
4.3 羧酸酯的腈化反应 |
4.4 肟的腈化反应 |
4.4.1 非均相催化 |
4.4.2 均相催化 |
5 脂肪腈规模化制备进展 |
5.1 丙烯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1.1 环氧乙烷法 |
5.1.2 乙炔法 |
5.1.3 丙烷氨氧化法 |
(1)丙烷直接氨氧化法 |
(2)丙烷先脱氢生成丙烯然后丙烯氨氧化 |
5.1.4 丙烯氨氧化法 |
5.2 己二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2.1 丁二烯氢氰化法 |
5.2.2 丙烯腈电解二聚法 |
5.2.3 己二酸催化氨化法 |
5.3 乙腈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5.3.1 丙烯氨氧化副产乙腈法 |
5.3.2 乙酸氨化法 |
5.3.3 丙烷与氨反应法 |
5.3.4 乙醇脱氢氨化法 |
6 总结与展望 |
(4)碘促进的烯烃C=C上的取代和氧化环加成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C=C双键的硝基化取代反应 |
1.2.1 气体氮氧化合物N_xO_y参与的烯烃C=C双键硝基化取代反应 |
1.2.2 亚硝酸盐(MNO_2)参与的烯烃C=C双键硝基化取代反应 |
1.2.3 硝酸盐(MNO_3)参与的烯烃 C=C 双键硝基化取代反应 |
1.2.4 有机氮氧化合物(R-NO)参与的烯烃C=C双键硝基化取代反应 |
1.3 烯烃C=C双键的腈化取代反应 |
1.3.1 三甲基硅腈(TMS-CN)参与的烯烃C=C双键腈化取代反应 |
1.3.2 N-氰基对甲苯磺酰胺参与的烯烃C=C双键腈化取代反应 |
1.3.3 氰酸盐(MCN)参与的烯烃C=C双键腈化取代反应 |
1.3.4 丙酮氰醇参与的烯烃C=C双键腈化取代反应 |
1.3.5 NH_4I/DMF共同参与的烯烃C=C双键腈化取代反应 |
1.3.6 卤代腈参与的烯烃C=C双键取代反应 |
1.4 烯烃C=C双键的卤化取代反应 |
1.4.1 无金属催化的烯烃衍生物C=C双键卤化取代反应 |
1.4.2 金属催化的烯烃衍生物C=C双键卤化取代反应 |
1.4.3 基于烯基硼酸中间体的烯烃C=C双键卤化取代反应 |
1.4.4 基于烯基三甲基硅烷中间体的烯烃C=C双键卤化取代反应 |
1.4.5 基于多卤代烯烃中间体的烯烃C=C双键卤化取代反应 |
1.5 烯烃C=C双键的硫烷基化取代反应 |
1.5.1 烷基磺酸钠参与的烯烃C=C双键上磺化取代反应 |
1.5.2 烷基磺酰肼参与的烯烃C=C双键磺化或硫烷基化取代反应 |
1.5.3 亚砜参与的烯烃C=C双键上的硫甲基代反应 |
1.5.4 烷基磺酰氯参与的烯烃C=C双键上磺化取代反应 |
1.6 烯烃C=C双键的氧化加成反应 |
1.6.1 烯烃C=C双键氧化加成增长碳链的反应 |
1.6.2 烯烃C=C双键氧化环加成反应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铵盐氧化提供硝基源参与的烯烃硝基化反应 |
2.2.1 铵盐氧化提供硝基源参与的烯烃硝基化反应基本实验操作 |
2.2.2 烯烃硝基化反应产物硝基烯烃的表征数据 |
2.3 碘促进的烯烃与偶氮腈类偶联反应合成不饱和腈 |
2.3.1 乙烯基底物与偶氮腈反应合成丙烯腈基本实验操作 |
2.3.2 异丙烯基底物与偶氮腈反应合成丁烯腈基本实验操作 |
2.3.3 丙烯腈的应用研究反应基本实验操作 |
2.3.4 烯烃与偶氮腈类反应合成不饱和腈类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2.4 烯烃C=C双键端位二取代反应合成?-碘代烯基硫醚 |
2.4.1 烯烃C=C双键端位二取代反应基本实验操作 |
2.4.2 烯烃C=C双键端位二取代合成?-碘代烯基硫醚的表征数据 |
2.5 烯烃(或酮)、铵盐与二甲亚砜环化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 |
2.5.1 烯烃与碘化铵、二甲亚砜环化合成取代恶唑基本实验操作 |
2.5.2 酮与过硫酸铵、二甲亚砜环化合成取代恶唑基本实验操作 |
2.5.3 烯烃(或酮)、铵盐与二甲亚砜合成多取代恶唑的表征数据 |
第三章 碘促进无机铵盐参与的烯烃硝基化反应以及铵盐温和氧化反应研究 |
3.1 无机铵盐的氧化转化研究 |
3.1.1 无机铵盐氧化转化的研究背景 |
3.1.2 铁卟啉催化无机铵盐温和氧化反应的具体实验和反应监测 |
3.1.3 铁卟啉催化无机铵盐温和氧化反应中涉及的反应条件研究 |
3.2 铵盐氧化后提供硝基源参与的烯烃硝基化反应 |
3.2.1 烯烃硝基化反应的研究背景 |
3.2.2 烯烃硝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实验 |
3.2.3 烯烃硝基化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研究 |
3.2.4 烯烃硝基化反应的方法拓展研究 |
3.2.5 烯烃硝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碘促进的烯烃与偶氮烷基腈之间C_(SP2)-C_(SP3)偶联反应合成不饱和腈 |
4.1 合成不饱和腈的研究背景 |
4.2 烯烃腈化反应的条件优化实验研究 |
4.2.1 反应中添加剂的优化实验 |
4.2.2 反应中溶剂的优化实验 |
4.2.3 反应中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气体氛围的优化实验 |
4.3 烯烃腈化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研究 |
4.3.1 乙烯基底物与偶氮腈AIBN或 ACCN反应的底物拓展 |
4.3.2 异丙烯基底物与偶氮腈AIBN或 ACCN反应的底物拓展 |
4.4 腈化反应条件以及丙烯腈化合物的应用拓展研究 |
4.4.1 腈化反应条件对其他不饱和化合物的拓展研究 |
4.4.2 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应用拓展 |
4.5 烯烃腈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烯烃与碘、二甲亚砜的端位双取代反应合成?-碘代烯基硫醚 |
5.1 卤代烯基硫化物的合成研究背景 |
5.2 反应条件的筛选 |
5.2.1 碘试剂的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5.2.2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筛选 |
5.2.3 反应添加剂的筛选 |
5.3 反应底物拓展 |
5.3.1 简单取代苯乙烯衍生物的底物拓展 |
5.3.2 脂肪族和芳香杂环烯烃的底物拓展 |
5.3.3 反应方法的拓展实验 |
5.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碘/过硫酸盐促进烯烃(或酮)、铵盐和二甲亚砜分子间环化合成2,4-二取代或2,4,5-三取代恶唑化合物 |
6.1 恶唑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背景 |
6.2 碘/过硫酸盐促进烯烃、铵盐和二甲亚砜环化合成2,4-二取代恶唑化合物 |
6.2.1 烯烃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反应中条件优化实验 |
6.2.2 烯烃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研究 |
6.3 碘/过硫酸盐促进酮、铵盐和二甲亚砜环化合成2,4-二取代或2,4,5-三取代恶唑化合物 |
6.3.1 酮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中产物各原子的来源研究 |
6.3.2 酮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反应的条件优化实验 |
6.3.3 酮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的研究 |
6.3.4 酮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的克级规模反应性的研究 |
6.3.5 酮为底物合成取代恶唑化合物反应的机理研究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合成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 C 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致谢 |
(5)绿色化学原则下国内外乙腈生产工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乙腈的合成方法 |
1.1 以丙烯为原料 |
1.2 以一氧化碳为原料 |
1.3 以乙醇为原料 |
1.3.1 乙醇氢化氨化法 |
1.3.2 乙醇氨氧化法 |
1.3.3 反应动力学计算方法 |
2 提纯工艺 |
2.1 萃取精馏法 |
2.2 变压精馏 |
3 副产物回收 |
4 结语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6)氧化物载体制备及负载铂/铬系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专利技术 |
1.2 丙烷脱氢催化剂 |
1.2.1 铂基催化剂 |
1.2.2 铬基催化剂 |
1.2.3 其他系列催化剂 |
1.2.4 结焦分析 |
1.3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背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化学药品 |
2.1.3 实验气体 |
2.2 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 |
2.2.1 Al_2O_3载体的制备 |
2.2.2 铂基催化剂的制备 |
2.2.3 AlZr复合载体的制备 |
2.2.4 铬基催化剂的制备 |
2.3 载体和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3 差热热重分析(TG-DSC)表征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表征 |
2.3.5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 |
2.3.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 |
2.3.7 吡啶红外吸收光谱(Pyridine-IR)表征 |
2.3.8 H_2化学吸附表征 |
2.3.9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 |
2.4 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活性评价 |
第三章 Al_2O_3载体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Al_2O_3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XRD表征结果 |
3.2.2 TG-DSC表征结果 |
3.2.3 SEM表征结果 |
3.2.4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3.2.5 NH_3-TPD表征结果 |
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Al_2O_3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 XRD表征结果 |
3.3.2 TG-DSC表征结果 |
3.3.3 SEM表征结果 |
3.3.4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3.3.5 NH_3-TPD表征结果 |
3.4 晶化温度对Al_2O_3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1 XRD表征结果 |
3.4.2 FT-IR表征结果 |
3.4.3 TG-DSC表征结果 |
3.4.4 SEM表征结果 |
3.4.5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3.4.6 NH_3-TPD表征结果 |
3.4.7 Pyridine-IR表征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铂基催化剂丙烷脱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氯铂酸溶液pH值对铂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4.2.1 XRD表征结果 |
4.2.2 NH_3-TPD表征结果 |
4.2.3 氯铂酸溶液pH值对Pt/Al_2O_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4.3 Al_2O_3载体晶化温度对铂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4.3.1 XRD表征结果 |
4.3.2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4.3.3 NH_3-TPD表征结果 |
4.3.4 Al_2O_3载体晶化温度对Pt/Al_2O_3(T)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4.4 铂锡质量比对铂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4.4.1 XRD表征结果 |
4.4.2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4.4.3 NH_3-TPD表征结果 |
4.4.4 H_2化学吸附表征结果 |
4.4.5 铂锡质量比对PtSn/Al_2O_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4.5 第二助剂种类对铂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4.5.1 XRD表征结果 |
4.5.2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4.5.3 NH_3-TPD表征结果 |
4.5.4 H_2化学吸附表征结果 |
4.5.5 第二助剂种类对PtSnM/Al_2O_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4.6 助剂Ce添加量对铂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4.6.1 XRD表征结果 |
4.6.2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4.6.3 NH_3-TPD表征结果 |
4.6.4 H_2化学吸附表征结果 |
4.6.5 助剂Ce添加量对PtSnCew/Al_2O_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4.6.6 PtSnCe2.0/Al_2O_3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稳定性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lZr复合载体和铬基催化剂制备及丙烷脱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AlZr载体制备方法对铬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5.2.1 XRD表征结果 |
5.2.2 SEM和EDS表征结果 |
5.2.3 NH_3-TPD表征结果 |
5.2.4 H_2-TPR表征结果 |
5.2.5 AlZr复合载体制备方法对Cr/AlZr-M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5.2.6 预处理和反应气组成对Cr/AlZr-H催化剂性能影响 |
5.3 铝锆摩尔比对铬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5.3.1 XRD表征结果 |
5.3.2 SEM表征结果 |
5.3.3 NH3-TPD表征结果 |
5.3.4 H2-TPR表征结果 |
5.3.5 铝锆摩尔比对Cr/Al_(1-x)Zr_x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5.4 铬负载量对铬基催化剂性能影响 |
5.4.1 XRD表征结果 |
5.4.2 SEM和EDS表征结果 |
5.4.3 NH_3-TPD表征结果 |
5.4.4 H_2-TPR表征结果 |
5.4.5 铬负载量对Cr_w/Al_(0.9)Zr_(0.1)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性能影响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7)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研究进展 |
1.1.1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1.1.2 镍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1.3 化学镀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原理 |
1.1.4 化学镀法制备镍系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及应用 |
1.2 松香概述 |
1.2.1 松香的来源及分类 |
1.2.2 松香的理化性质 |
1.2.3 松香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4 松香加氢催化剂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方法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催化材料及产物分析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3.7 同步热分析仪(TG-DSC) |
2.4 原料和产物纯度分析 |
2.4.1 气相色谱分析(GC) |
2.4.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2.4.3 氢化松香质量标准 |
2.4.5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载体的选择、制备及表征 |
3.1 载体的选择 |
3.2 复合载体TiO_2-ZrO_2的制备 |
3.2.1 Zr/Ti摩尔比的影响 |
3.2.2 水浴温度的影响 |
3.2.3 pH值的影响 |
3.2.4 陈化时间的影响 |
3.2.5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2.6 焙烧时间的影响 |
3.3 复合载体TiO_2-ZrO_2的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BET分析 |
3.3.3 T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晶态Ni-B/TiO_2-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4.1 非晶态Ni-B/TiO_2-ZrO_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4.1.1 NiSO_4/载体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2 Ni/B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3 微波介入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4 NaOH的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5 正交实验 |
4.1.6 重现实验 |
4.2 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 |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2.5 正交实验 |
4.2.6 重现实验 |
4.2.7 催化剂寿命考察 |
4.3 催化剂的表征 |
4.3.1 XRD分析 |
4.3.2 XPS分析 |
4.3.3 TEM分析 |
4.3.4 BET分析 |
4.3.5 TG-DSC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晶态Ni-Mo-B/TiO_2-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5.1 非晶态Ni-Mo-B/TiO_2-ZrO_2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
5.1.1 Mo质量百分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2 (Ni+Mo)/载体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3 (Ni+Mo)/B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4 微波介入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5 NaOH的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6 正交实验 |
5.1.7 重现实验 |
5.2 松香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 |
5.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2.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5.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2.5 响应曲面法优化加氢工艺条件 |
5.2.6 重现实验 |
5.2.7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5.3.1 BET分析 |
5.3.2 XRD谱图分析 |
5.3.3 XPS谱图分析 |
5.3.4 TEM分析 |
5.3.5 TG-DSC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6 与现有文献结果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文章及荣誉 |
附录B 松香催化加氢产物GC-MS分析结果 |
附录C 氢化松香等级评定标准 |
(8)铝基催化剂制备、臭氧氧化有机物和氨氮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与缩写表 |
1 绪论 |
1.1 我国的水污染现状 |
1.2 高级氧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
1.2.1 臭氧氧化及其联用技术 |
1.2.2 Fenton氧化反应 |
1.2.3 催化湿式氧化 |
1.3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均相催化臭氧氧化 |
1.3.2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Mn-CeO_x/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溴氨酸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2 实验装置 |
2.2.3 Mn-CeO_x/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2.4 Mn-CeO_x/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2.5 Mn-CeO_x/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BAA实验过程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n-CeO_x/γ-Al_2O_3催化剂制备条件及优化 |
2.3.2 Mn-CeO_x/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2.3.3 Mn-CeO_x/γ-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与稳定性评价 |
2.3.4 臭氧传质与分解计量学 |
2.3.5 Mn-CeO_x/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BAA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2.3.6 Mn-CeO_x/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BAA机理的探讨 |
2.3.7 BAA分解中间产物和降解途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Co_3O_4/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氨氮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2 脱氨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2.3 Co_3O_4/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3.2.4 Co_3O_4/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氨氮实验过程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筛选 |
3.3.2 Co_3O_4/γ-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条件及优化 |
3.3.3 Co_3O_4/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3.3.4 Co_3O_4/γ-Al_2O_3对水中氨氮和BAA的去除效能与稳定性评价 |
3.3.5 反应的动力学以及活化能分析 |
3.3.6 Co_3O_4/γ-Al_2O-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氨氮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3.7 Co_3O_4/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氨氮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4 催化臭氧氧化与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实际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中试反应氧化塔 |
4.2.2 水质分析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实验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臭氧氧化和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可行性研究 |
4.3.2 催化臭氧氧化和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参数优化 |
4.3.3 催化臭氧氧化和过硫酸盐氧化耦合工艺处理前后水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处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废水工程应用 |
5.1 引言 |
5.2 TDI废水预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
5.3 TDI废水催化臭氧氧化预处理可行性研究 |
5.3.1 水量水质分析 |
5.3.2 小试实验 |
5.3.3 中试研究 |
5.4 TDI废水预处理升级改造项目 |
5.4.1 工艺流程设计 |
5.4.2 催化剂工业加工制备 |
5.4.3 现场实际运行情况 |
5.4.4 成本计算 |
5.4.5 升级改造前后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N,N,N’,N’-四甲基二丙烯三胺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四甲基二丙烯三胺 |
1.2 四甲基二丙烯三胺的应用 |
1.2.1 聚氨酯催化剂 |
1.2.2 环氧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 |
1.2.3 表面活性剂 |
1.3 四甲基二丙烯三胺的合成进展 |
1.4 脂肪胺的合成 |
1.4.1 以卤代烷为原料 |
1.4.2 以醇为原料 |
1.4.3 以醛、酮为原料 |
1.4.4 以腈为原料 |
1.5 腈的催化加氢 |
1.5.1 腈催化加氢的机理 |
1.5.2 腈加氢的催化剂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Pd催化剂催化合成四甲基二丙烯三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2.4 产物分析及其含量的测定 |
2.2.5 催化剂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2.3.2 BPA合成工艺优化 |
2.3.3 催化剂的失活与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u基催化剂催化连续合成四甲基二丙烯三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活化 |
3.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3.2.5 产物分析及其含量的鉴定 |
3.2.6 催化剂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主催化剂的选择 |
3.3.2 第二组分的掺杂 |
3.3.3 第三组分的选择 |
3.3.4 条件优化及寿命实验 |
3.3.5 催化剂的表征 |
3.3.6 催化剂失活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氰废气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氰废气 |
1.2 含氰废气的消除方法 |
1.2.1 氰化氢的消除方法 |
1.2.2 有机腈类的消除方法 |
1.3 含氰废气及焦油气催化裂解的研究进展 |
1.3.1 天然矿石类催化剂 |
1.3.2 合成类催化剂 |
1.4 镍基催化剂在含氰焦油气催化净化中的应用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镍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2.2 镍基白云石催化剂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 |
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2.4.1 模型化合物转化实验 |
2.4.2 碳化-转化反应实验 |
2.4.3 产品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低温碳化过程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预氧化丝在碳化过程中的变化 |
3.3 预氧化丝碳化过程中逸出气体成分分析 |
3.3.1 永久性气体成分 |
3.3.2 焦油成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ZSM-5分子筛负载镍催化模型化合物苯甲腈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4.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2.1 HZSM-5与USY分子筛不同载镍量对比研究 |
4.3.2.2 CeO_2改性的影响 |
4.3.2.3 反应条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O-MgO载体负载镍催化模型化合物苯甲腈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表征 |
5.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3.2.1 不同载体的对比研究 |
5.3.2.2 不同镍负载量对反应的影响 |
5.3.2.3 CeO_2改性的影响 |
5.3.2.4 反应条件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镍基催化剂催化模型化合物转化的本征动力学和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3 镍基催化剂催化苯甲腈蒸汽裂解的本征动力学 |
6.3.1 焦油催化裂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
6.3.2 苯甲腈蒸汽催化裂解本征动力学模型 |
6.3.2.1 外扩散和内扩散的消除 |
6.3.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求取 |
6.3.2.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6.4 镍基催化剂对于苯甲腈蒸汽裂解的稳定性研究 |
6.4.1 HZSM-5分子筛负载的镍基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6.4.1.1 HZSM-5分子筛负载的镍基催化剂稳定性变化规律 |
6.4.1.2 HZSM-5分子筛负载的镍基催化剂考评后的表征 |
6.4.2 CaO-MgO复合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稳定性研究 |
6.4.2.1 CaO-MgO复合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稳定性变化规律 |
6.4.2.2 CaO-MgO复合物负载的镍基催化剂考评后的表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镍基催化剂在真实含氰废气体系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7.3 HZSM-5分子筛载镍催化剂处理真实含氰废气 |
7.3.1 HZSM-5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性能对比 |
7.3.2 反应条件对10Ni/5CeO_2/HZSM-5的催化性能影响 |
7.4 CaO-MgO复合物载镍催化剂处理真实含氰废气 |
7.4.1 CaO-MgO复合物为载体的催化剂性能对比 |
7.4.2 反应条件对15Ni/10CeO_2/CaO-MgO的催化性能影响 |
7.5 反应路径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Pd/Al_2O_3气相催化丙烯腈制丙腈添加CaO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N-甲基-1,3-丙二胺连续化制备工艺研究[D]. 谭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NNO型三齿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无受体脱氢偶联反应中的应用[D]. 霍帅聪.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脂肪腈的合成方法及规模化制备进展[J]. 徐宝华,王耀锋,丁光荣,丁其达,徐晓峰,饶崇顺,张锁江. 中国科学:化学, 2020(07)
- [4]碘促进的烯烃C=C上的取代和氧化环加成反应[D]. 曹重仲. 湖南大学, 2020(08)
- [5]绿色化学原则下国内外乙腈生产工艺分析[J]. 陈阳,白鹏,郭翔海. 化工进展, 2019(10)
- [6]氧化物载体制备及负载铂/铬系催化剂丙烷脱氢制丙烯性能研究[D]. 李思漩.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化学镀法制备Ni系催化剂及催化松香加氢研究[D]. 宋爽爽.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8]铝基催化剂制备、臭氧氧化有机物和氨氮性能与应用研究[D]. 吴宗蔚.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9]N,N,N’,N’-四甲基二丙烯三胺的合成研究[D]. 林晨辉. 天津大学, 2018(07)
- [10]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含氰废气的处理研究[D]. 孙青. 浙江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