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论文文献综述)
杨鹏[1](2021)在《超低温机械手冷库空气管理系统除湿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超低温机械手冷库的研发提上了日程。机械手冷库结霜时会出现制冷效率下降,机械手识别错误、运动受阻等问题。本文针对超低温机械手冷库设计一种空气管理系统以减少结霜带来的危害,使用ANSYS Fluent对系统中冷冻除湿和吸附除湿进行数值分析。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种组合式空气除湿系统,对吸附除湿过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吹冷时间不充分会造成吸附塔工作状态切换时出口露点急剧升高,延长吹冷时间可以降低出口露点波动幅度。以冷冻除湿系统蒸发器进口区相邻两个翅片间及制冷剂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Fluent结合Lee模型对除湿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管道背风侧存在回流,气流温度更低,凝结相变也主要发生在背风侧。对湿空气进口速度在0.5~2m/s下的相变换热过程进行模拟发现:流速增大,管道和肋片的换热量和换热系数随之增大,出口平均含湿量在进口速度0.5~1.0m/s上升较快,之后上升缓慢。对进口流速为0.5m/s、1.0m/s、1.5m/s,管壁温度分别为268~278K下进行研究发现:低流速下管壁温度对除湿效果的影响要比高流速下的影响更大。本文编写了吸附过程能量和质量传递的UDF,与ANSYS Fluent多孔介质模型耦合,建立绝热、非热平衡、非稳态数学模型。对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湿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吸附速率随时间增加逐渐下降,吸附饱和之后逐渐丧失吸附能力,出口含湿量在吸附时间2921s发生变化;气固两相温度场不能达到瞬间平衡,离进口越近,温差越大,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温差减小。对直径为4mm、4.5mm、5.5mm、7mm吸附剂颗粒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直径越大,吸附剂利用越不均匀,有效吸附时间越短,应优先选择4mm直径的吸附剂。研究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吸附初始温度为290K、320K、340K的模拟结果发现:高温会降低吸附剂吸附性能,使得传质区延长,出口含湿量升高,吸附时将温度维持在280~290K可降低高温带来的影响。吸附塔高径比越小,吸附剂利用越不均匀,有效吸附时间越短。
王教领[2](2021)在《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文中认为特色果蔬干燥是其储藏与后续加工的重要工序,但存在效率低、能耗大和品相差等问题,转轮干燥可以实现果蔬低温高效干燥,但再生耗能高、热风循环不合理等难题制约了产业化应用。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研究,建立低湿驱动低温干燥模式,优化联合干燥系统,探究转轮与热泵除湿特性,探明临界除湿机理,解决分级冷凝节能再生技术,开展果蔬除湿干燥试验,建立优化干燥工艺,实现特色果蔬节能、高效与优质干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转轮除湿能耗高等问题,开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参数匹配与流场均布研究。通过单次干燥产量与干燥时间确定热泵循环主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转轮主要参数,制定优化联合除湿干燥控制系统。开展箱体底板高度与缓坡角度对干燥介质分布、流速及压力影响,探明6°最优倾角;针对进口风道盲区,建立等分缓坡风道,各处风量约为0.8m/s,实现风量的均布。(2)为了进一步实现系统的高效匹配,同时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分别建立热泵与转轮除湿预测模型并探明除湿特性。利用转轮吸附特性及COMSOL软件建立转轮除湿模型,探讨了除湿进风状态等对除湿量及出风温度的影响,明确最佳转速(12r/h)和进风速度(2.5m/s)。通过压缩机10系数,分析了基准频率下的制热量、制冷量与蒸发、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根据“零频率”方法建立了变频压缩机模型,通过插值验证表明制冷剂流量误差小于0.9%,输入功率误差小于3%,可用于压缩机输出参数的预测。(3)围绕转轮热泵联合干燥对空气能及余热高效利用问题,开展了联合系统临界除湿机理研究,探明了新风与回风的适宜焓值转换方法。开展热泵与转轮联合除湿过程分析,探明干燥介质对除湿效率的影响机制。利用转轮除湿热效率、绝热干燥效率评价等指标,研究蒸发除湿状态与转轮除湿效果的关系,探明了临界转换机理。开展了杏鲍菇基于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建立了除湿能耗比与转换点相对湿度等参数间的数学关系模型,探明了转换点相对湿度对除湿能耗比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验证了临界除湿的有效性。转换点相对湿度为44%时,干品杏鲍菇SPC 0.679k W·h/kg,与预测值的绝对误差小于3个百分点。(4)基于转轮再生能耗高问题,开展压缩机排气分级冷凝再生技术研究,实现能量的高效匹配。分析分级冷凝制冷剂循环过程,构建制冷剂与空气侧模型,探究影响再生效果的主要因素。开展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表明分级冷凝模式节能29.5%。建立再生进风温度、风速及蒸发进风温度与再生加热温度、再生冷凝量等指标间的响应面试验,表明蒸发进风温度34℃,再生进风温度32℃,风量90%为最优工艺,在室温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与再生进风温度有利于提升分级冷凝再生效果。(5)为了进一步探究转轮热泵联合干燥优势,开展热泵、热泵冻融和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研究,建立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香菇干燥,转轮热泵联合干燥速率最快(6h),且品质最优;针对澳洲坚果采用全程45℃以下的低温,可36h将澳洲坚果干燥到1.5%安全水分,过氧化值(0.001g/100g)与酸价值(0.37mg/g)远低于国家标准。
王教领,宋卫东,金诚谦,丁天航,王明友,吴今姬[3](2021)在《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可以显着缩短产品干燥时间,实现低温快速干燥,但当前转轮除湿存在干燥能耗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除湿能量循环利用、吸附材料组合、数学模型建立、再生能源利用与模式分析、系统配置优化、干燥工艺探究及试验测试和操作优化等角度简述国内外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表明:目前转轮除湿干燥缺乏对除湿能耗综合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深入研究。未来转轮除湿技术在产品干燥中应继续着力降低干燥能耗,通过建立适宜工况的干燥介质循环;探索新型再生技术;研发筛选新型复合除湿剂;完善除湿模型实现热质的高效传递与精准模拟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干燥能耗,为农产品的快速节能干燥技术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杨鹏,郭帅帅,贺素艳,赵有信,马永志[4](2021)在《微热再生吸附系统性能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微热再生吸附系统吸附周期切换时吹冷时间不足,塔内吸附剂温度得不到及时冷却,导致在吸附工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吸附性能下降及出口露点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本文利用温度采集仪对吸附塔塔壁温度进行监测,在出口处布置露点仪对成品气露点温度进行监测。测量结果表明,保持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不变,延长600~900s的吹冷时间,能够有效降低露点温度的波动;保持吹冷时间不变,降低加热温度并减少加热时间,能够减小最低和最高空气露点温度的差值。研究结果表明,出口空气露点温度波动是由于吸附塔切换时塔内吸附剂的温度过高,因此降低两吸附塔切换时的吸附剂的温度可以提高吸附剂的工作性能。该研究在固体吸附干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邵彬[5](2016)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研究及系统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技术是一种基于溶液除湿技术的新型压缩空气深度干燥方法,能够做到对压缩空气深度干燥;同时具有溶液除湿系统无污染、体积小、易操作,且能有效利用如空压机余热等低品位热源驱动再生等优点,有望替代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技术,在工业干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方式对该新型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阐述了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的工作原理,对逆流填料塔型高压除湿器性能测试实验台进行优化改进,将实验过程压缩空气的流速提高至1.15m/s,从而研究更高空气流速下的除湿性能及传热传质性能。分析了典型除湿工况下的实验数据误差,结果表明系统中主要性能参数最大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说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其次,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平台上,以LiBr溶液为除湿剂,对压缩空气溶液除湿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空气压力、空气流量、溶液流量、溶液进口温度和浓度等对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性能及传热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60MPa压力下该除湿系统可将压缩空气含湿量处理到0.1g/kg,对应的露点温度为-37.9℃。然后依据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传热传质系数的关联式,为高压溶液除湿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理论分析了LiCl和LiBr水溶液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的除湿能力;以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作为比较基准,压缩空气出口含湿量和除湿量作为除湿性能的评价指标,实验研究了两种溶液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的除湿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工况下,采用LiCl溶液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湿能得到更低的空气出口含湿量和更高的除湿量,除湿过程的传质系数也高于LiBr溶液,LiCl溶液在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中具有更优的除湿能力和传质性能。最后,将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溶液常压再生及空压机余热回收等有机结合,采用溶液自循环的方式运行,对系统模型进行构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研究了不同运行参数,如溶液除湿/再生自循环流量比、溶液流量、除湿溶液温度、再生温度等对系统的除湿性能的影响;对系统能耗进行分析,其中溶液再生耗热量仅占空压机余热回收量的21%左右,为后续系统的优化运行、变工况运行控制策略的实施以及后期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方莹,朱晓涵,刘益才[6](2015)在《压缩空气气水分离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有效动力源的压缩空气及其干燥技术,对各领域的可靠应用与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气水分离装置发展概况,以及冷冻式和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的原理及装置,并对气水分离装置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利用余热减少能耗和提高工作效率,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杨帆,赵奇[7](2015)在《组合式干燥机导致空压机频繁加/卸载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文中提出某电厂2×1000MW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在调试期间空压机出现频繁加/卸载的问题。经分析,是组合式干燥机和空压机匹配后的系统设计不当造成的。组合式干燥机的再生排气使得空压机以20s的周期频繁加/卸载。通过对比多种处理方法,某电厂最终通过增设一条由储气罐前母管至空压机出口母管的联络管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申[8](2001)在《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文中认为介绍了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应用,论述了系统露点与能耗的关系,
二、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论文提纲范文)
(1)超低温机械手冷库空气管理系统除湿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除湿方法研究 |
1.2.2 湿空气冷冻除湿数值模拟研究 |
1.2.3 常用固体吸附剂研究 |
1.2.4 吸附分离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 |
1.2.5 冷表面除霜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低温冷库空气管理系统的搭建与性能优化 |
2.1 系统提出背景 |
2.2 空气管理系统的组成 |
2.3 空气除湿系统选型及设计 |
2.3.1 冷冻除湿系统 |
2.3.2 吸附除湿系统 |
2.3.3 吸附除湿系统测试及性能优化 |
2.3.4 抓取机械手的设计与选型 |
2.4 液氮除霜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冻除湿过程数值模拟 |
3.1 数学模型 |
3.1.1 求解守恒方程 |
3.1.2 气液两相传质速率的求解 |
3.2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1 物理模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模型近似性假设 |
3.2.4 Fluent设置 |
3.2.5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进口速度对除湿换热的影响 |
3.3.2 管壁温度对除湿换热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附除湿过程数学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 |
4.1 吸附除湿过程数学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质量守恒方程 |
4.1.3 能量守恒方程 |
4.1.4 动量守恒方程 |
4.1.5 吸附除湿传热传质数学模型与Fluent多孔介质模型的耦合 |
4.2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1 物理模型 |
4.2.2 网格划分及网格质量检验 |
4.2.3 网格无关性检验 |
4.3 Fluent设置 |
4.4 模型检验 |
4.5 模拟结果与讨论 |
4.5.1 初始条件下模拟结果 |
4.5.2 颗粒直径对除湿的影响 |
4.5.3 吸附剂温度对除湿的影响 |
4.5.4 吸附塔结构尺寸对除湿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1.1 特色果蔬概述 |
1.1.2 真空干燥 |
1.1.3 红外干燥 |
1.1.4 微波干燥 |
1.1.5 热风热泵干燥 |
1.1.6 不同干燥方法对比研究 |
1.2 空气除湿方式 |
1.3 转轮除湿技术进展 |
1.3.1 除湿干燥剂研究进展 |
1.3.2 转轮再生与除湿循环模式 |
1.3.2.1 转轮再生模式 |
1.3.2.2 转轮除湿循环模式 |
1.3.3 转轮除湿模型研究 |
1.3.4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与系统优化研究 |
1.3.4.1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研究 |
1.3.4.2 转轮除湿系统优化 |
1.3.5 总结与展望 |
1.4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热泵干燥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发展与研究趋势 |
1.5 转轮与热泵除湿干燥发展趋势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系统优化研究 |
2.1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2.2 整机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设计 |
2.3.1 临界除湿机构设计 |
2.3.2 分级冷凝再生机构设计 |
2.4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与参数确定 |
2.4.1 设计条件的确定 |
2.4.2 物料干燥设计条件 |
2.4.3 除湿过程设计条件 |
2.4.4 热量与除湿负荷计算 |
2.5 主要部件计算选择 |
2.5.1 压缩机 |
2.5.2 蒸发器计算 |
2.5.3 冷凝器计算 |
2.5.4 风机 |
2.5.5 节流装置的设计 |
2.5.6 其它辅助设备 |
2.6 转轮除湿系统设计 |
2.6.1 转轮的组成 |
2.6.2 除湿剂的选择 |
2.6.3 转轮计算与选型 |
2.7 控制系统设计 |
2.8 流场分析与整机试制 |
2.8.1 导流板结构分析 |
2.8.2 结果分析 |
2.8.3 整机试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轮除湿与热泵干燥特性及仿真研究 |
3.1 除湿转轮物理特性 |
3.2 转轮除湿数学模型 |
3.3 除湿通道模拟分析 |
3.3.1 转轮除湿方程 |
3.3.1.1 质量守恒方程 |
3.3.1.2 动量守恒方程 |
3.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3.1.4 辅助方程 |
3.3.2 转轮除湿方程求解与分析 |
3.4 热泵干燥的工作原理 |
3.5 热泵干燥系统的制冷循环 |
3.6 热泵干燥系统的热风循环 |
3.7 热泵干燥系统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
3.8 压缩机建模与特性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界除湿机理与节能试验研究 |
4.1 热泵干燥系统的空气循环过程 |
4.2 温湿度在线测控方法与仪器 |
4.3 联合干燥系统除湿特性分析 |
4.3.1 蒸发出风饱和阶段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2 蒸发出风部分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3 蒸发出风零饱和联合除湿特性分析 |
4.3.4 临界除湿控制方法 |
4.4 临界除湿试验 |
4.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4.2 成分测定 |
4.4.3 试验设计 |
4.4.4 试验结果分析 |
4.4.5 试验结果分析 |
4.4.6 试验优化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冷凝再生过程与节能试验研究 |
5.1 分级冷凝再生分析与制冷剂选择 |
5.2 再生冷凝过程建模与仿真分析 |
5.3 分级冷凝节能再生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3.3 实验设计 |
5.3.3.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3.2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3.3.3 测试指标 |
5.3.4 试验结果分析 |
5.3.4.1 纯电加热再生与分级冷凝再生能耗对比试验 |
5.3.4.2 单因素试验 |
5.3.4.3 分级冷凝再生优化工艺试验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试验与分析 |
6.1 香菇转轮除湿干燥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6.1.1.2 成分测定 |
6.1.2 试验设计 |
6.1.2.1 单因素试验及香菇干燥特性 |
6.1.2.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6.1.3.2 响应面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
6.1.3.3 因素响应分析 |
6.1.4 试验优化与验证 |
6.1.5 结论 |
6.2 香菇热泵与冻融干燥试验 |
6.2.1 对照试验目的 |
6.2.2 干燥设备 |
6.2.3 材料及方法 |
6.2.3.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6.2.3.2 试验方法 |
6.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3.4 数据处理 |
6.2.4 结果与分析 |
6.3 品质对比分析 |
6.3.1 复水性 |
6.3.2 色差 |
6.3.3 质构特性 |
6.3.4 干燥能耗 |
6.4 三种干燥方式速率对比分析 |
6.5 澳洲坚果低温干燥试验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除湿干燥剂研究进展 |
2 转轮再生与除湿循环模式 |
2.1 转轮再生模式 |
2.2 转轮除湿循环模式 |
3 转轮除湿模型研究 |
4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与系统优化研究 |
4.1 转轮除湿干燥工艺研究 |
4.2 转轮除湿系统优化 |
5 总结与展望 |
(4)微热再生吸附系统性能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系统 |
1.1微热吸附干燥系统 |
1.2固体吸附剂 |
2实验结果及分析 |
3结束语 |
(5)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研究及系统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传统压缩空气干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压缩空气冷冻干燥技术 |
1.2.2 压缩空气吸附干燥技术 |
1.2.3 压缩空气膜除湿技术 |
1.3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技术的优势 |
1.3.2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
1.3.3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平台及误差分析 |
2.1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1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原理 |
2.1.2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数学模型 |
2.2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测试平台 |
2.2.1 实验系统组成 |
2.2.2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装置 |
2.2.3 其他设备与测量装置 |
2.3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
2.3.1 误差分析基本原理 |
2.3.2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缩空气溴化锂溶液除湿实验研究 |
3.1 获取传热传质系数的数值方法 |
3.2 能量平衡分析 |
3.3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研究 |
3.3.1 空气压力对除湿过程的影响 |
3.3.2 压缩空气流速对除湿过程的影响 |
3.3.3 溶液浓度对除湿过程的影响 |
3.3.4 溶液温度对除湿过程的影响 |
3.3.5 溶液流量对除湿过程的影响 |
3.4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耦合传热传质关联式与模型验证 |
3.4.1 除湿过程耦合传热传质系数实验关联式 |
3.4.2 高压溶液除湿器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中不同除湿剂除湿性能比较 |
4.1 不同除湿剂除湿能力理论分析 |
4.2 不同除湿剂除湿性能实验研究 |
4.2.1 空气压力对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性能的影响 |
4.2.2 空气流速对压缩空气溶液除湿性能的影响 |
4.3 除湿过程传质系数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
5.1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介绍 |
5.2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模型建立 |
5.2.1 高压除湿器模型 |
5.2.2 再生器模型 |
5.2.3 空压机模型 |
5.2.4 热交换器模型 |
5.2.5 系统性能计算 |
5.3 系统性能模拟分析 |
5.3.1 除湿循环流量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2 再生循环流量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3 除湿溶液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4 除湿溶液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5 再生溶液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4 压缩空气溶液除湿系统能耗分析 |
5.4.1 空压机余热再生可行性分析 |
5.4.2 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7)组合式干燥机导致空压机频繁加/卸载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 空压机频繁加/卸载现象 |
2 原因分析 |
3 解决方法 |
4 结论 |
四、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低温机械手冷库空气管理系统除湿特性的研究[D]. 杨鹏. 青岛大学, 2021
- [2]特色果蔬转轮热泵联合干燥节能试验与优化[D]. 王教领.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J]. 王教领,宋卫东,金诚谦,丁天航,王明友,吴今姬.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04)
- [4]微热再生吸附系统性能优化的实验研究[J]. 杨鹏,郭帅帅,贺素艳,赵有信,马永志.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1(01)
- [5]压缩空气溶液除湿实验研究及系统性能分析[D]. 邵彬. 东南大学, 2016(03)
- [6]压缩空气气水分离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方莹,朱晓涵,刘益才. 真空与低温, 2015(02)
- [7]组合式干燥机导致空压机频繁加/卸载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 杨帆,赵奇. 电气技术, 2015(02)
- [8]冷冻─吸附干燥串级系统的露点与能耗──兼谈“低露点组合型”干燥机[J]. 李申. 压缩机技术,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