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安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皓阳[1](2021)在《中职保安专业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社会风险系数也随之增加,新型风险不断涌现,社会变得不那么“安全”。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保安服务行业,社会经济活动无不需要保安从业人员的参与以降低风险成本,相对于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而言,保安服务市场中出现了较大的人才缺口,保安从业者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与之相配套的保安职业教育也在近40年来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相较于高职保安教育,中职保安专业具有学校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招收学生人数多的特点,在保安职业教育研究中最具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国中职保安专业发展尚不完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相对滞后,部分重要课程诸如安保风险评估、安保风险管理等尚未开设;专业培养人员数量庞大但整体素质不高,具有安保风险评估能力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与现代保安市场的需求脱节。构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是实现保安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分别对山东省保安企业和中职保安专业进行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文章。本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及方法,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安保风险评估技术及其课程概述,针对安保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价值与课程发展情况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是结合调研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保安就业市场、保安专业发展与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契合度;第四部分是从课程设计研究的角度探讨在当前的培养方案中增设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将活动中心课程论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从理论、定位及作用、设计思路、目标,对象、内容、实施和评价八个方面设计具体方案。此外,安保风险评估课程有高职和国外经验可资借鉴,笔者也对其进行分析并融入方案设计当中。依笔者之所见,中职学校保安专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而以课程改革推动保安专业发展也逐渐在业界成为共识,中职保安专业开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安保风险评估技术作为保安专业教学领域的一项研究热点,近年来越来越为课程设计者所重视,与之相关的课程研究正在蓬勃发展。本文的研究致力于为中职保安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笔者希望通过课程设计研究为该课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中职保安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磊[2](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研究表明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覃露[3](2020)在《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学前教育”,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七有”民生问题之首。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提出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强调要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支持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到幼儿园应加强与社区合作,争取社区对幼儿园的多方面支持。幼儿园、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个重要系统,对幼儿生活、学习紧密联系,二者之间形成一个重要的中间系统。为此,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成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不仅能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社区教育质量,也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来看,幼儿园和社区两者各自拥有本身独特的资源,所以幼儿园与社区要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两者必须进行资源互动,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与社区双向合作的需求,以便更好的促进两者的资源互动,从而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两者间合作。本研究从资源依赖视角分析,调查研究对象地区幼儿园与社区之间资源依赖与资源合作现状。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某省2个社区内的40名公办园园长和8名社区人员进行访谈。40名园长访谈主要采用关键事件访谈的方法,并将园长访谈资料与社区人员访谈资料进行结合加以分析,重点分析两者在合作过程中的资源依赖关系,探究影响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合作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本研究立足于对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活动,依据“观察访谈——理论研究——事件分析——结果提升”的逻辑结构,以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依赖为理论支架,结合文本分析内容,站在促进幼儿园与社区相互依赖的立场上,研究幼儿园与社区合作之间的关系。从现实需求和理论基础两方面提出有效的实践机制,使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合作形成动态平衡的依赖关系,带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积极性,实现两者资源整合,共同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以营造资源共享,实现组织共同发展为前提,探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现状。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立理论部分,结合资源依赖理论分析合作的三种模式。第三部分经过合作活动和理论分析,主要对幼儿园依赖社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及社区依赖幼儿园的教育服务和文化传递等合作现状加以呈现。本研究第四部分,主要对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存在的非对称性依赖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幼儿园与社区两者的主体差异和客观条件对其的影响。除此之外第五部分笔者还尝试提出加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意识、构建相对规范组织和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等策略,加强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形成合作共享。
叶俊尧[4](2020)在《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而大力推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大进程中,武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了175个智慧互联、惠民利民、共建共享的智慧平安小区,其中绝大多数的智慧平安小区实现了刑事犯罪零发案。这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了治安防控新成效的取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治理成效是辉煌的,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回答“在这种辉煌之中确实还有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总结武汉市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借鉴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武汉市全面建设智慧平安小区及其社区警务运行提供借鉴,提升武汉市社区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武汉市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湖北和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论文由导论、五章主体内容、结语三部分构成,具体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文章主体内容中第一章是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一节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对智慧社区的概念进行分析。第二节对社区警务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比国内外学者对社区警务概念的界定,并进行结构化,提炼出社区警务的核心要素。第三节对智慧社区中的社区警务的概述,界定智慧社区的社区警务的概念与特征,厘清其与智慧警务、智慧社区警务的关系。第四节是理论基础,介绍整体性治理理论与网络化治理理论。第二章是武汉市智慧平安社区之社区警务典型样本分析。第一节是概述百步亭社区、光谷理想城小区、常青花园十一小区等武汉市典型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第二节是介绍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突出特点。第三节是描述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分析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一节是政府主导优势发挥不足,如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顶层设计不完善、社区警务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引入社会资金的规范性文件、忽视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推广。第二节是社区主体智慧化明显不足,如社区主体整体科技素质差、三网合一整合运用度低、跨专业跨学科人才缺口大、私权利主体参与度较低。第三节是社区整体运用协调度偏低,如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参与渠道不协调、忽视社区文化与社群文化建设发展、当前社区警务研究重警务忽社区、社区民警的工作机制影响警务效率。第四章是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经验借鉴。第一节是介绍北京、上海、无锡等国内典型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第二节是介绍纽约、东京、伦敦等国外典型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第三节是国内外智慧社区中社区警务对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启示。第五章是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针对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国内外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提出了三个解决路径,即第一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完善顶层设计。第二节提高社区主体智慧理念,培养复合人次。第三节重视社区协同程度,引导多元参与。结语部分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希望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在理论与实践中充分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全国智慧社区及其社区警务提供借鉴经验。
蓝建淮[5](2020)在《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原有后勤保障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改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后勤服务面临的重大挑战。论文在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整体情况基础上,以F职业技术学院的后勤服务外包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实施监督、外包服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外包公司的服务质量等层面,分析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的实施现状。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取得了提高服务受众满意度、降低了学院的运行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了学校后勤服务用工风险等成效。但在运行过程中,F职业技术学院也存在着诸如高校的公益性与物业外包公司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外包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服务外包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等问题。本文运用服务外包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高职院校与外包商的服务理念冲突;物业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外包公司缺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维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更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后勤服务外包的目标与方向、加强后勤集团内部管理、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市场化选人、用人提高核心竞争力。
莎仁塔娜[6](2020)在《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只有当高等教育投资获得相应的高等教育收益时,农村居民才会对高等教育进行持续的投资。教育收益率为衡量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提供了参考指标,对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不仅能够认识高等教育在提高农村居民个人收入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程度,也便于衡量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高等教育收益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探究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机制对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决策和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梳理和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明瑟收益方程为模型对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算,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关于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教育收益率,专门探究高等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尚不充分,这说明当前研究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并缺乏深入的探究。为丰富已有研究的内容,本研究选择了以内蒙古D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在D村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以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假设理论为基础,将明瑟收益方程作为本研究的模型对D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算。本文首先探究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收益率,得出高等教育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高,且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不显着;然后,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高等教育收益率表现在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类型、就业形式、民族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如下发现:(1)整体上,在不考虑任何控制变量时,农村居民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这表明D村居民增加一年高等教育能够使个人收入多增加11%;(2)在性别方面,女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6%,男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9.9%,男性和女性之间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具有显着的差异;(3)在接受高等教育类型方面,高职高专教育的收益率为69.3%,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收益率为26.6%。估算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均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但高职高专教育对提高个人收入的作用更大;(4)在就业形式上,非农就业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3.5%,农业生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未达到显着水平;研究结果说明就业形式是影响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因素,同时农业生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不显着表明高等教育服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明显;(5)民族对高等教育收益率无显着性影响,蒙古族和汉族高等教育收益率无显着性差异。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在农村居民个人及家庭层面:(1)应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为提高个人收入奠定基础;(2)积极转变高等教育观念,理性投资高等教育;(3)重视对女性的高等教育投资,缩小性别之间的收入差距;(4)适当转变就业方式,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其次,在地方高等院校层面: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最后,在地方政府层面:应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为劳动者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冯丹妮[7](2020)在《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变革以及时代的进步与变迁都会促进职业结构以及相应数量的变化。一个新的职业从无到有,从巅峰到消亡,这个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其实是对人力资源如何合理分配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对接社会职业岗位依然存在差距。如何缩小差距,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而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是值得深思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发挥自身长处,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核心能力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学会如何应对岗位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是一种成长性的能力。虽然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发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依然找不到方向。我国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公共管理类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是稀少。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公共管理与服务部学生为例,测量其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再通过统计性描述,对目前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策略。本文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从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两个途径提出建议。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训课相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创新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其次注重课外活动对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田兴江[8](2020)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教师专业持续成长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充足的专业成长动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前提。当前幼儿教师现有专业素养和社会期望专业素养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矛盾,且推动幼儿教师由现有专业素养向社会期望专业素养成长的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进行研究成为解决矛盾和突破瓶颈的关键。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是幼儿教师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和自我专业价值实现的需要,主动将外部要求内化为内部专业成长需要,推动专业素养由当下状态向理想状态成长的力量系统。它是一个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的有机协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力量系统。本研究以质性访谈和量化问卷调查相混合的方法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问题进行研究,围绕研究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第一,深入挖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具体表现。第二,了解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现状。第三,探索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影响因素。用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量化统计分析软件R Studio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总体表现为专业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具体表现在专业成长动力充足的幼儿教师在专业学习、幼儿园教育和保育改革、专业研究、承担任务、生命价值实现、专业理念转化为行为、寻求合作和对待职业上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能够正确认知现有专业素养与理想专业素养的差距,主动由现有专业素养向理想专业素养成长,寻求缩小差距,实现自我专业价值的更大化。专业成长动力不足的幼儿教师在上述相应的八个方面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和需要,刻意回避、忽视或不敢正视现有专业素养与理想专业素养的差距,习惯自我封闭,缺少专业成长的需要。第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普遍较低,工作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及成长需要水平都不高,所获得的外部支持条件也较低。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因素可归结如下:其一,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交往氛围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外部因素。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型管理,创设真诚、公平、接纳和理解的氛围,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起提升作用。其二,学习外部支持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因素。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幼儿园为其提供了专门学习场所、时间的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高于未获得该支持的教师。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获得幼儿园提供的外出培训频率高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高于获得支持频率中等及获得支持频率低的教师;幼儿园内的学习氛围水平高的教师其专业成长动力高于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低的教师,幼儿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中等的教师其专业成长动力高于园内学习氛围水平低的教师。其三,教育信仰与职业信仰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产生重要影响。有坚定教育信仰和职业信仰的幼儿教师,具有专业自觉、专业自主、专业自省、职业热情、责任心和使命感,较容易体验到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专业成长动力充足。缺少教育信仰和职业信仰的幼儿教师,应付式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习惯消极对待工作和专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专业成长动力不足。本研究结合调查发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从三个方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建议:其一,园长优化管理理念与行为。主要从园长遵守和落实民主管理原则,克服等级管理体系的弊端两个方面着力。其二,建设学习型幼儿园。具体包括加强幼儿教师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正确认知自我超越的内涵和意义,保持专业成长的张力和提升反思能力。其三,强化幼儿教师的教育信仰。主要包括职前培养重视教育信仰养成和职后强化教育信仰两方面。
于晨[9](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赵晓蒙[10](2019)在《就业资本对城乡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职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问题值得关注。近年来,高职生整体就业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指导欠缺,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农村高职生与城镇高职生相比,所拥有的就业资本更少,就业质量偏低,就业趋于弱势。结合当前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如何对农村高职生的就业问题精准帮扶,如何提高农村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减小就业城乡差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高职生就业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关系,本研究以包括家庭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在内的就业资本为自变量,以就业质量为因变量,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借助SPSS数据分析以及Mplus潜变量建模工具,探究就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采用自编高职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对529名高职学生的调查可知:高职生的就业资本存在城乡差异,就业资本在入学前的户籍类型、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存在城乡差异,就业质量在入学前的户籍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校所在地等统计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就业资本存量的高职生,就业质量存在差异。家庭资本、心理资本对高职生的就业质量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个性化因素,分别选择城镇以及农村就业好和就业状况不佳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八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能力不足,就业成功者最主要的特点是专业基础扎实、个人综合能力较高;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助于就业质量的提高。在以上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就业政策,保障高职生就业质量;增加社会资本存量,适应产业升级转型;缩小家庭资本差异,改善农村高职生就业劣势;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优化高职生培养质量;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激励高职生成长成才。
二、保安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安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保安专业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安保风险评估及其课程概述 |
(一)安保风险评估技术 |
1.安保风险评估技术概述 |
2.安保风险评估技术的实践应用 |
(二)安保风险评估课程 |
1.安保风险评估课程概述 |
2.中外安保风险评估课程发展历程 |
二、构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时代语境” |
(一)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就业市场与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契合度分析 |
1.保安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
2.保安行业从业人员现状 |
3.产业发展对保安人才的需求 |
4.中职保安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
(三)保安专业发展与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契合度分析 |
1.保安专业学生现状 |
2.保安专业学生学习现状 |
3.保安专业安保风险评估教学发展现状 |
三、构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构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策要求 |
2.填补保安专业课程体系的漏洞 |
3.培养中、高端保安专业人才 |
4.科学指导安保风险评估实践 |
5.打破保安企业“封闭评估”壁垒 |
6.与国际保安行业培训体系相接轨 |
(二)构建安保风险评估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1.保安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
2.安保风险评估已经引起企业重视 |
3.国外保安专业评估教育可资借鉴 |
4.金融保险行业评估方法可供参考 |
5.保安专业师资力量较为完备 |
6.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资源日趋增多 |
四、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设计方案 |
(一)课程设计的原则 |
1.政治引领 |
2.理论先导 |
3.注重实践 |
4.以人为本 |
5.试点先行 |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案 |
1.课程理论 |
2.课程定位及作用 |
3.课程设计思路 |
4.课程目标 |
5.授课对象 |
6.课程内容 |
7.课程实施 |
8.课程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山东省及周边地区保安行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及访谈纪要 |
附录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保安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及访谈纪要 |
致谢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资源依赖理论 |
2. 幼儿园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研究 |
3.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相关研究 |
5. 文献述评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1. 社区教育资源 |
2. 合作 |
3. 资源依赖 |
(五) 研究设计与过程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过程 |
4. 研究方法 |
一、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模式 |
(一) 组织引领型 |
(二) 社会交往型 |
(三) 互利共生型 |
二、 资源依赖:两者间的合作现状分析 |
(一) 幼儿园对社区的依赖 |
1. 社区是人力资源的支持者 |
2. 社区是物力资源的供给者 |
3. 社区是文化资源的提供者 |
(二) 社区对幼儿园的依赖 |
1. 幼儿园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
2. 幼儿园是文化的传递者 |
三、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与社区合作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存在的问题 |
1. 资源不可替代性 |
2. 资源选择性 |
3. 服务自觉性 |
(二)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影响因素 |
1. 幼儿园与社区的主体差异性 |
2. 幼儿园与社区的客观条件 |
3. 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
四、 构建良好的资源合作关系 |
(一) 幼儿园层面:能力提升与资源扩展 |
1. 积累经验,增强治理和服务能力 |
2. 构建园社合作群,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
(二) 社区层面:树立幼儿教育紧密合作观念 |
1. 广泛宣传,提高社区人员的合作意识 |
2. 树立早期教育共同体思想 |
(三) 共同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加强资源共享 |
1. 构建“共建”关系,深入活动合作 |
2. 构建分享平台,营造开放教育 |
3. 加强政府职能,营造合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访谈提纲 |
(二) 案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智慧社区的概念 |
一、国内关于智慧社区的界定 |
二、国外关于智慧社区的界定 |
第二节 社区警务的概念 |
一、国内关于社区警务的界定 |
二、国外关于社区警务的界定 |
第三节 智慧社区中的社区警务 |
一、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界定 |
二、智慧警务与智慧社区警务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网络化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典型样本分析 |
第一节 武汉市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概说 |
一、百步亭智慧社区 |
二、光谷理想城小区 |
三、常青花园十一小区 |
第二节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突出特点 |
一、公共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广 |
二、社区警务平台飞速发展、警务效率高 |
三、多元主体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共治社区 |
第三节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
一、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所面临的新问题 |
二、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仍面临的老问题 |
三、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面临的交叉问题 |
第三章 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优势发挥不充分 |
一、智慧社区之警务顶层设计不完善 |
二、智慧社区平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
三、缺乏社会资金参与的规范性文件 |
四、忽视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推广 |
第二节 社区主体智慧化明显不足 |
一、社区主体整体科技素质低 |
二、三网合一的整合运用度差 |
三、跨专业跨学科人才缺口大 |
四、私权利主体的参与意识弱 |
第三节 社区整体运用协调度偏低 |
一、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参与渠道不协调 |
二、忽视社区文化与社群文化建设发展 |
三、当前的社区警务研究重警务轻社区 |
四、社区民警的工作机制影响警务效率 |
第四章 国内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 |
一、北京市智慧社区 |
二、上海市智慧社区 |
三、无锡市智慧社区 |
第二节 国外典型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 |
一、纽约市智慧社区 |
二、东京市智慧社区 |
三、伦敦市智慧社区 |
第三节 对武汉市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的启示 |
第五章 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完善顶层设计 |
一、加快出台智慧社区建设规划文件,统一数据标准 |
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高平台智能,形成整体联动 |
三、制定社会资金参与的规范性文件,确保合法权益 |
四、推广典型智慧社区及其警务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提高主体智慧理念,培养复合人才 |
一、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普及新平台、新工具的应用 |
二、强化社区人际信任,提高“三网合一”整合运用度 |
三、加强复合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跨专业人才调用 |
四、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提高私权利主体的参与意识 |
第三节 重视社区协同程度,引导多元参与 |
一、利用信息手段同步社区警务参与渠道 |
二、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发展社区社群文化 |
三、实现智慧社区与社区警务的双向互动 |
四、实行社区民警工作专职化和案件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1 智慧平安小区社区民警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智慧平安小区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 |
附录3 智慧平安小区物业公司的问卷调查 |
附录4 智慧平安小区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5)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线路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服务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
二、高校后勤 |
三、后勤服务外包 |
第二节 后勤服务外包的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服务外包理论及适用性 |
二、交易费用理论及运用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的发展历程与供给模式 |
一、后勤服务发展历程 |
二、后勤服务供给模式 |
第三章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现状 |
第一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合同外包的原因 |
一、成本原因 |
二、效率原因 |
第二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合同执行过程 |
一、合同订立过程 |
二、合同招投标邀请过程 |
三、服务合同执行过程 |
四、承包商的内部管理方式 |
五、委托方的监管制度与考核办法 |
第三节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成效分析 |
一、外包前期调研 |
二、服务受众对后勤服务外包的评价 |
三、服务外包总体成效分析 |
第四章 F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后勤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的公益性与物业外包公司逐利性之间的矛盾 |
二、外包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晰 |
三、服务外包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 |
第二节 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与外包商的服务理念冲突 |
二、物业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职责界限不够清晰 |
三、外包公司缺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思维 |
第五章 完善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对策 |
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目标与方向 |
一、完善后勤外包考核标准 |
二、严把招标环节实现优存劣汰 |
第二节 加强后勤集团内部管理、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
一、建立衡量后勤工作的评价标准 |
二、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三、充分利用师生诉求资源 |
第三节 市场化选人用人提高核心竞争力 |
一、改善高职院校后勤用工制度 |
二、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 |
三、建设核心企业文化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个人简历 |
(6)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章节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章节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 |
一、教育收益率的整体性特征 |
二、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 |
三、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
四、国内外高等教育收益率实证研究结果 |
五、已有研究成果总结及本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收益率估算方法概述 |
一、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估算方法 |
二、教育收益率估算方法讨论 |
第三章 调查概要 |
第一节 D村概要 |
一、调查区域的确定 |
二、将D村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D村地理区位 |
四、调查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概要 |
一、受调查对象 |
二、经济情况 |
三、教育概况 |
四、劳动力人口概况 |
第四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一、变量选取 |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收益率估计 |
一、教育收益率估计模型 |
二、高等教育收益率估计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建议与不足 |
一、研究建议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6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6.1 中等职业教育 |
1.6.2 职业核心能力 |
1.6.3 能力本位理论 |
第二章 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设计及实施 |
2.1.1 调查对象 |
2.1.2 量表设计 |
2.1.3 调查实施 |
2.2 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2.2.1 职业核心能力测量结果 |
2.2.2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
2.3 教师及用人单位访谈结果 |
2.3.1 用人单位访谈结果 |
2.3.2 教师访谈结果 |
2.4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总结 |
第三章 培养途径一:开发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
3.1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发原则 |
3.2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分析 |
3.2.1 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
3.2.2 教学分析 |
3.3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课程设计 |
3.3.1 教学计划设计 |
3.3.2 教学大纲设计 |
3.3.3 课程内容设计 |
3.4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实施 |
3.4.1 师资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 |
3.4.2 教学方面——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 |
3.5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课程评价 |
3.5.1 目标评价 |
3.5.2 过程评价 |
3.5.3 结果评价 |
第四章 培养途径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
4.1 课外活动对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
4.1.1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
4.1.2 课外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影响 |
4.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4.2.1 活动类型 |
4.2.2 举办活动的准备工作 |
4.3 举办主题教育月活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研究工作 |
附录一 :职业核心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8)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幼儿教育实践亟需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
1.1.2 学习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重要因素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教师学习的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相关研究的启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研究法 |
1.4.2 质性研究 |
1.4.3 定量研究 |
2 研究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及对本研究启示 |
2.1.1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 |
2.1.2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
2.1.3 罗杰斯人本主义哲学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
2.2.2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
2.2.3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
3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调查结果 |
3.1 访谈法设计及调查结果 |
3.1.1 访谈法设计 |
3.1.2 访谈调查结果 |
3.2 问卷调查设计及结果 |
3.2.1 研究工具 |
3.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3 项目分析 |
3.2.4 调查结果 |
3.2.5 讨论 |
4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因素分析 |
4.1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幼儿园因素 |
4.1.1 幼儿园管理 |
4.1.2 幼儿园人际关系 |
4.2 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个体内部因素 |
4.2.1 幼儿教师的生命理解 |
4.2.2 幼儿教师的教育与职业信仰 |
4.2.3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 |
4.2.4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 |
5 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的建议 |
5.1 园长优化管理理念与行为 |
5.1.1 园长遵守和落实民主管理原则 |
5.1.2 园长克服等级管理体系的弊端 |
5.2 建设学习型幼儿园 |
5.2.1 加强幼儿教师的团队学习 |
5.2.2 幼儿教师团队建立共同愿景 |
5.2.3 幼儿教师个人正确认知自我超越的内涵和特征 |
5.2.4 幼儿教师保持专业成长的张力 |
5.2.5 幼儿教师提升反思能力 |
5.3 强化幼儿教师的教育信仰 |
5.3.1 职前培养重视教育信仰 |
5.3.2 职后强化教育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9)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
二、政策变迁 |
三、政策场域 |
四、政策学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层面 |
二、分析技术层面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
一、政策场域 |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
二、理论预设 |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就业资本对城乡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现有研究的简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就业资本 |
二、高职院校城乡毕业生 |
三、就业质量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职生就业的理论基础及整体情况 |
第一节 高职生就业的理论基础研究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社会资本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二节 高职生就业的整体情况研究 |
一、我国高职生就业的整体情况 |
二、农村背景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 |
第三章 城乡高职生就业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工具 |
四、问卷来源及编制方法 |
五、问卷结构 |
六、研究假设 |
第二节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与修订 |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问卷的修订 |
第三节 问卷的调查实施 |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
一、高职生就业的整体情况 |
二、就业资本、就业质量的差异研究 |
三、就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 |
第五节 结果分析 |
一、高职生就业资本的城乡差异 |
二、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城乡差异 |
三、就业资本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
第四章 影响城乡高职生就业质量的个性化因素研究 |
第一节 访谈提纲的撰写 |
第二节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访谈资料的收集 |
第四节 访谈调查的研究结果 |
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 |
一、访谈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二、访谈调查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策略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高农村高职生就业质量,减小就业城乡差异的策略 |
一、完善就业政策,保障高职生就业质量 |
二、提高社会资本存量,适应产业升级转型 |
三、缩小家庭资本差异,改善农村高职生就业劣势 |
四、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优化高职生培养质量 |
五、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激励高职生成长成才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保安高职教育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保安专业安保风险评估课程设计研究[D]. 张皓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研究[D]. 覃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智慧社区之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以武汉市智慧社区为例[D]. 叶俊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外包问题研究 ——以F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蓝建淮. 华侨大学, 2020(01)
- [6]农村居民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 ——以内蒙古D村为例[D]. 莎仁塔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 冯丹妮. 西藏大学, 2020(06)
- [8]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力研究[D]. 田兴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9]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10]就业资本对城乡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D]. 赵晓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