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17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维[1](2020)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TESSYS-I See技术)与传统TESSYS技术在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与传统TESSYS技术在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分析2016.12-2018.1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采用传统TESSYS技术、TESSYS-I See技术治疗L4/5、L5/S1单一节段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通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病例,其中行传统TESSYS技术为对照组(n=49),TESSYS-I See技术为观察组(n=52),对两组术前、术中、术后随访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疼痛问卷评分、LP-VAS、BP-VAS、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7.00±0.77)、椎间孔成形时间(15.40±1.62)、局麻药的使用剂量(14.15±1.11)、术程时间(71.17±4.13)、术后即刻BP-VAS评分(2.25±0.71)等资料同对照组对比,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3.术后1、3月随访,观察组ODI指数分别为:17.73±3.82,16.38±2.75,与对照组对比,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4.术后1月随访,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评价中有效率(90.38%)同对照组(69.38%)对比,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传统TESSYS技术、TESSYS-I See技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临床疗效肯定,可以解决下肢疼痛症状、功能障碍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TESSYS-I See技术较传统TESSYS技术对比,具有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椎间孔成形时间更短、术中患者疼痛程度更低、术程时间更短的优势,且术后1-3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组下腰痛程度更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更好。
苏嘉[2](2019)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探讨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中应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对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的影响,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为中医理筋推拿疗法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们对选取的68名诊断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康复治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采用健翔理筋推拿治疗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通过两周的随访观察记录,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功能评分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两周随访,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2组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实验室检查及夜间疼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1.VAS疼痛评分比较分析: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21±1.39分,优于对照组的4.74±0.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JOA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3.94±1.61分,优于对照组的12.06±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ODI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DI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为17.32±5.25分,优于对照组的27.03士3.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4.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18%,对照组为88.24%。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辨证施治,将健翔理筋推拿手法引入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残余腰腿的康复治疗中,通过随访发现,对比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其能更好缓解腰部疼痛,改善神经功能、腰部ODI功能评分及疗效,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杨洸[3](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临床基础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明确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诊疗思路;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康复疗效,为该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文献梳理: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及Pub 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复习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相关文献,总结各自的中西医认识及康复治疗现状。2.临床特征调查: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制订《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表》。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60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临床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神经卡压点、发病影响因素、中医证素等相关资料,整理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2016,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在文献梳理和临床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进行关联性分析,区分出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联性,并借此总结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思路,阐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合理性。4.康复疗效观察: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参与临床特征调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诊断参考标准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予健康教育及服用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且均在日常活动VAS≥4分时配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试验组采用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低频电疗+热疗+麦肯基背伸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表、改良Oswestry下腰痛调查表、下肢肌力、神经电生理等进行疗效评价,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及SOD活性,并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肿胀、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及跛行等,这些症状可时轻时重,且在特殊体位、劳累后等明显加重;其发病机理主要涉及LDH引起的炎症反应、外周敏感化、神经根再压迫、术中过度牵拉或刺激神经、术后脊柱稳定性破坏、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社会心理等方面;西医康复仍主要沿用LDH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再次手术等,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局部封闭治疗。该病在中医学归属于“腰痹病”、“腰痛”等范畴,与肾虚、外邪侵袭、金刃损伤、气滞血瘀相关,治疗主要涉及单一的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功法锻炼等,以及多种治疗联合运用的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主要表现为相关卡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及肢体感觉障碍等,其发病机制包括轴突运输受阻、质子泵上/下调、神经系统免疫炎症、中枢敏感性、微循环受损及神经生物力学运动模式改变等多种学说;诊断多从病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面考虑;西医康复方法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神经及周围组织状态的物理疗法、阻断神经传导的封闭疗法及解除卡压的手术疗法等。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与急慢性损伤、肝肾虚损、风寒湿热邪痹阻,痰瘀互结等相关,中医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及综合康复疗法。目前临床上尚未见针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1)一般资料: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278例,平均年龄(61.78±7.51)岁,61-70岁年龄段患者分布最多;平均病程(5.85±3.61)年,平均身高167.86±7.98)cm,平均体重(62.09±11.46)kg,平均BMI值(22.05±3.89)kg/m2。(2)临床表现: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超半数存在臀部疼痛(63.17%)及下肢感觉异常(62.67%),多数存在下肢放射痛(54.67%),且持续疼痛未有缓解(54.50%);部分存在腰部疼痛(45.50%)、间歇性跛行(39.00%)、下肢痿软无力(37.83%)、小便排泄障碍(30.67%)、腰部活动受限(26.00%)等症状。(3)神经卡压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走行的部位对压迫刺激敏感增强,且伴有Tinel征阳性。频次从高到低部位分别为梨状肌处(48.67%)、腓骨颈处(43.17%)、踝管处(37.83%)、腘窝处(30.67%)、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25.67%)、足底跖骨处(21.83%)、小腿中下段1/3交界处(19.83%)、股骨髁间(17.83%)。其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神经出现单卡(1处卡压)者占44.67%,出现多卡(2处及2处以上卡压)者占40.83%。(4)发病影响因素: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手术方式后路者(63.83%)多于椎间隙入路者(36.17%);其中从事中度体力劳动者占44.67%、重度体力劳动者占比30.50%;其中术后少量饮酒者占36.00%、大量饮酒者占32.50%。(5)中医证素特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病位证素排名前三的是肾(56.33%)、肝(27.50%)、脾(11.17%);病性证素多为虚实夹杂(81.17%),其中,虚证证素占比最多为气虚(41.54%);实证证素占比最多为血瘀(57.59%)。3.康复疗效观察:(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128例患者中,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0.31±7.69)岁,病程(8.05±4.43)年,BMI(22.10±2.70)kg/m2;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23±7.17)岁,病程(7.89±3.94)年,BMI(23.00±4.33)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及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9%,但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疼痛: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良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试验组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4)下肢肌力: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伸展和踝关节屈曲伸展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电生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背部肌肉的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斜率(MFs)、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生化指标: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两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较为多见,治疗仍以LDH治疗方法为主。该病属中医“腰痹病”范畴,治疗主要采用单一或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轴突运输受损”,西医康复治疗常予营养神经类药物、物理疗法、封闭及手术治疗等;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尚缺乏对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引起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和针对性治疗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腰部疼痛,且多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易于卡压部位以梨状肌、腓骨颈、踝管等为主,其中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者约有40%。该病的发病与BMI值、手术入路方式、体力劳动强度、吸烟等因素有关,提示日常劳作中避免过度劳累或避免吸烟。该类患者中医病位证素以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虚、血虚、阳虚、血瘀、气滞、寒邪等,提示治疗该病应以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且需与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等代谢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相鉴别。本病康复方面,以解除神经卡压为目的,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应采取综合康复疗法。“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针对多重神经卡压的病理特点,能多角度解除卡压,阻断轴浆流异常导致多重卡压叠加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恢复神经传导,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善症状。4.康复疗效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可明显改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腰臀部疼痛等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活动功能,增强腰背肌肌力,提高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可降低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提高SOD活性。
龚平[4](2019)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与氯诺昔康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在本病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病例为2017年06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脊柱二区门诊病人中根据症状、体征、经CT或MRI等检查确诊为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每日一副,每副分两次口服,对照组予氯诺昔康口服,每日两次,一次两粒,两组均予腰椎牵引治疗,疗程均为4周。根据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中医疗效、不良反应等标准来判断疗效。收集的试验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校验标准a=0.05,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中医疗效均有改善。1、VAS评分: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与对照组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JOA评分: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与对照组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改善率: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观察:治疗4周后,在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与氯诺昔康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但是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在改善腰腿疼痛、腰椎功能、临床改善率及中医疗效方面均优于氯诺昔康联合腰椎牵引。因此,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童安,吴颖[5](2019)在《ODI及SBI指数、SF-36量表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用测试集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计算模型准确率。结果:A、B两组患者ODI与SBI分值均较C组更低,而两组患者SF 36量表所得分值显着高于C组(P<0.05);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疗效模型得出ODI系数为0.67,SF 36系数为-0.43、SBI系数为0.52;在临床疗效好的A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0.00%,在临床疗效为中的B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6.92%;在临床疗效为差的C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44.44%。结论:综合考虑ODI、SBI与SF 36构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叶超,刘叶,李鹏洋,王建军,陈婧,刘向春,李春根[6](2018)在《腰椎内固定术后再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的治疗》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退变减压内固定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14例腰椎退变减压内固定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应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进行治疗,采用参照Epstein法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评价、JOA下腰痛评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化评定治疗效果,在术前3天、术后7天、术后30天。3个时间点由患者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填写。结果 Epstein法疗效评定标准在术后7天及术后30天优良率为100%;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前3天、术后7天、术后30天比较上,术后30天优于术后7天及术前3天,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各细目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上,除了体征检查方面改善不明显外,也能得到上述结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退变减压内固定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手术方法。
刘焱[7](2018)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常见和多发病,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虽能改善症状,但仍存在不足。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治疗LDH俨然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加味补肾活血方对患者术后疼痛及机体功能等残留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入选于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附属靖江市中医院并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两组术后均嘱卧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随访时间为6个月,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腰腿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估腰椎功能改善状况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同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定。随访期间,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填写相应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指数量表,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54.50±11.92)岁,平均病程(4.15±5.23)年,其中突出节段位于L3-4、L4-5、L5-S1的患者分比为5例、18例、7例;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54.20±13.76)岁,其中突出节段为L3-4、L4-5、L5-S1的患者4例、17例、9例。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1周及1个月时V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着(P<0.01),而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较术前下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JOA评分升高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而术后6个月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升高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治疗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ODI指数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显着(P<0.01),术后6个月时,两组ODI指数较术前下降相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总优良率分别为90%、86.7%,术后6个月总优良率分别为93.3%、90%。两个随访时间节点,两组总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短暂性患侧肢体疼痛,服用中药汤剂后第三天缓解,随访6个月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半年后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着,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加味补肾活血方有利于患者术后残余症状的改善。
赵兵,崔易坤,宋晋刚,尹振宇,羊刚毅[8](2016)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手术方式选择》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价其再手术的疗效。结果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诊断及定位错误2例,术后椎间盘炎2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13例,椎管内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4例,节段性失稳5例,椎管狭窄9例,节段性失稳伴椎管狭窄2例。随访6个月4.5年,2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8例症状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5.7%(28/37)。再手术前JOA评分为(12.5±2.7)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4.3±4.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后恢复率为71.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较多,正确分析再手术原因,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何文山,郭德全,韩东杰[9](2016)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术式选择以及疗效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边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单边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着,造成的创伤较小,对脊柱的破坏性小,并发症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大大降低,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李立强[10](2016)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试验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脊柱腰骶段椎间盘有限元力学分析目的: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但仍然有约有5%-15%的患者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是发病机理认识不统一,而且在治疗方法上亦无共识,我们通过有限元的方法,建立脊柱腰骶段的有限元模型模,分析椎间盘突出复发病例、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置入椎间融合器前后脊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椎间融合术后邻近椎间盘损伤的机制及预防等提供数字化研究平台。方法:选取适合的志愿者和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患者,对志愿者同时行腰骶部的CT和MRI扫描,对椎间盘突出患者行CT扫描,将图像序列以DICOM格式写入光盘。将图像序列导入Mimics15.0中,建立椎骨和髓核的模型;在Geomagic12.0借助多边形工具建立纤维环和终板的模型;在Croe3.0软件中,依据详细数据,建立椎间融合器的模型;在3-Matic 7.0更改坐标系建成脊柱腰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输出Ansys14.0软件能够识别*CDB和*.TXT模型文件。在Ansys14.0软件中设定模型的材料属性、各组件之间接触关系、约束第5腰椎下面、由第3腰椎上面加力或力矩、进行求解运算、后处理读取结果,后处理提取放置椎间融合器、椎骨、韧带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依据CT及MRI图像,借助Geomagic和Mimics软件,构建出准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组装和配准椎间盘突出手术复发的模型、经半椎板切除置入椎间盘融合器的术后和全椎板切除置入Cage术后撤除钉棒内固定后三种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在轴向负重、旋转、侧屈、前屈和后伸等工况下纤维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主要表现髓核切除术后复发椎间盘突出的模型,其应力减少,应变增大,脊柱腰段的稳定性不佳。置入椎间盘融合器的模型,脊柱的称定性增加,但椎间融合器上方和下方的椎间盘应力增加明显,而位移减小,从而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结论:椎间盘突出复发病例与置入椎间融合器进行对比分析,椎间融合器的置入增强了脊柱腰部的稳定性,并切除复发的椎间盘,由于椎体之间的融合使腰椎的运动范围和幅度都会减少。但椎间融合器上方和下方椎间盘在不同状态下的应变和应力分布,显示置入椎间融合器后,椎间盘应变增大,位移减小,而应力增加,提示椎间融合器上方和下方的椎间盘有突出的倾向。置入椎间融合器后,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对比分析发现,虽然融合器上方和下方的椎间盘突出影响不明显,但是全椎板切除比半椎板切除更容易诱发椎间盘病变。第二部分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目的: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虽然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大约有5%至15%的患者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仅是发病机理认识不统一,在治疗方法上亦无共识,我们通过随访对比研究后路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将2010年1月到2012年5月我科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51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26例患者行PLIF手术定为PLI F组(group1),25例行TLIF手术患者定为(group 2),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腰椎正侧位,腰椎间盘CT及腰椎MRI检查,所有患者生化检查均无特殊异常。记录手术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以此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伤口均得到甲级愈合。PLIF组术中出血量690±39.5ml,手术时间149±22min,椎体间融合时间3.8±0.49month,卧床时间5.0±2.0day,融合率100%;TLIF组术中出血量400±58.5ml,手术时间105±16min,椎体间融合时间3.2±0.82month,卧床时间3.5±1.5day,融合率100%;T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PLIF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PLIF组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随访最短24个月,最长72个月,平均43个月,PLIF组VAS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是7.15±1.18、1.15±0.67,ODI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是0.69±0.09、0.20±0.08;TLIF组VAS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是7.12±1.21、1.06±0.65,ODI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是0.67±0.11、0.22±0.12;两组组内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PLIF组(JOA)评分术前为16.1±1.3,术后为27.3±0.7(P<0.05),TLIF组(JOA)评分术前为15.0±1.3,术后为26.6±1.7(P<0.0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8±4.5%和84.0±10.1%。尽管术前和术后两组(JO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但是两组在组间比较中(JOA)评分和有效率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562),所以尽管术后所有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在神经功能JOA评分和治愈率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临床疗效无显着差异。结论:采用PLIF和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然而TLIF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我们推广。第三部分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临床作用目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protrusion,RLDP)是骨科的常见病、疑难病,中医学亦属“腰腿痛”“痹证”等范畴。虽然,非手术综合治疗在该病的治疗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经过系统保守治疗失败后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对于第一次手术的恐惧,大部分患者选择手术时均已经是神经症状非常严重后。尽管手术能够直接解决病人的部分痛苦,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残留有较严重的神经症状,我们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及手术前后恢复情况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后的恢复中取得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后的临床作用。方法:我们随机随访了手术后在我院采取系统保守治疗的患者23例(观察组)及手术后即回家自行恢复的患者18例(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术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记录椎体间融合时间,分别记录神经功能状况(JOA)评分以此分析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以此评价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到末次随访时所有术后患者均已椎体间融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椎体间融合时间分别为3.1±0.56month,3.9±0.75month;术前、术后观察组JOA评分分别为13.17±2.98,18.05±1.63,对照组分别为12.48±2.78,17.17±2.89,两组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前、术后两组内JOA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观察组JOA评分分别为18.05±1.63,23.22±2.16,25.11±1.27,26.72±1.13;对照组分别为17.17±2.89,20.65±3.21,23.65±2.88,25.70±2.22,术后、治疗1个月后两组内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内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6个月后两组内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半年后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恢复过程中虽然在半年后JOA评分中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术后1个月、3个月的时候JOA评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并且JOA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显然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于再次手术后最终的康复结果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在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促进早期融合,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17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1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TESSYS-I See技术)与传统TESSYS技术在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前言 |
2.一般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评价指标、统计学分析 |
3.2 治疗过程 |
3.2.1 术前准备 |
3.2.2 手术步骤 |
3.2.3 术后处理 |
3.2.4 术后康复指导 |
3.2.5 术后中医药治疗 |
4.结果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各项观察指标分析 |
5.讨论 |
5.1 并发症、疗效较差病例回顾分析 |
5.1.1 侧隐窝狭窄再发 |
5.1.2 脑脊液漏 |
5.1.3 神经根损伤 |
5.1.4 双侧神经根受压 |
5.1.5 疗效差病例回顾 |
5.2 手术体会 |
5.3 侧隐窝狭窄症治疗中祖国医学的运用 |
5.3.1 中医方药的运用 |
5.3.2 中医特色理疗的运用 |
5.3.3 中医康复锻炼 |
6.结论 |
7.不足与未来展望 |
7.1 不足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TESSYS 技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SF-MPQ评分 |
附件3:ODI指数 |
附件4:VAS评分 |
附件5: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2)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古代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的认识与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发病原因 |
二、发病机制 |
第三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治疗 |
一、中医中药的治疗 |
二、注射疗法 |
三、手术治疗 |
四、康复治疗 |
五、药物治疗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断标准[74]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对比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DI评分对比 |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诊疗现状 |
第二节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三节 健翔理筋推拿的治疗特点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一、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起效的关键因素 |
二、健翔理筋推拿的疗效评定 |
第四章 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相关文献梳理 |
1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概述 |
1.1 流行病学 |
1.2 中医认识 |
1.3 西医认识 |
1.4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2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概述 |
2.1 中医认识 |
2.2 西医认识 |
2.3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调查 |
2.2 质量控制 |
2.3 数据统计 |
2.4 研究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3 神经卡压点 |
3.4 发病影响因素 |
3.5 中医证素特点 |
4 讨论 |
4.1 临床症状分析 |
4.2 神经卡压点分析 |
4.3 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
4.5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与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关联性 |
第三部分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及康复思路 |
1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思路 |
2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康复思路 |
第四部分 “中医三联康复疗法”治疗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干预措施 |
1.4 疗效评估 |
1.5 安全性评价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方法 |
1.8 医学伦理 |
1.9 试验流程图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比较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3.2 疗效分析 |
3.3 疗效机制探讨 |
4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治疗组 |
2.3 腰椎牵引 |
2.4 观察指标 |
2.4.1 VAS疼痛指数 |
2.4.2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
2.4.3 中医疗效标准 |
2.4.4 安全性检测 |
2.4.5 注意事项 |
2.5 数据分析管理与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剔除、脱落的病例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椎间盘突出节段 |
3.2.5 髓核突出程度 |
3.3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3.1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
3.3.2 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比较 |
3.3.3 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改善率分析 |
3.3.4 治疗后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指标观察 |
3.5 疗效评价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4.1.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认识 |
4.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3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证候分型 |
4.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4.2.1 脊柱的解剖 |
4.2.2 椎间盘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
4.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机制研究 |
4.2.4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发病机制 |
4.2.5 临床分型 |
4.3 中医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4.3.1 中药内服治疗 |
4.3.2 中药外用治疗 |
4.3.3 传统针灸治疗 |
4.3.4 推拿治疗 |
4.3.5 针刀治疗 |
4.3.6 银质针治疗 |
4.4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4.5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
4.6 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方 |
4.7 独活寄生汤加减方解研究 |
4.8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理机制研究 |
4.9 研究结果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ODI及SBI指数、SF-36量表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5 研究方法 |
1.5.1 分组 |
1.5.2 构建模型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术后疗效 |
2.2 构建训练集与测试集 |
2.3 构建预后预测模型 |
2.4 预测模型效果检测 |
3 讨论 |
(6)腰椎内固定术后再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7)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
1.2 手术方法及过程 |
1.3 中药治疗 |
1.4 分组及治疗方法 |
1.5 术后处理 |
1.6 随访方法 |
1.7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手术及随访 |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 |
2.4 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 |
3. 讨论 |
3.1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应用 |
3.2 术中用药和手术结束标准 |
3.3 补肾活血方的应用 |
3.4 对LDH术后临床表现的分析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 |
1. 术后残余症状的发生率 |
2. 术后出现残余症状的相关因素 |
2.1 自身因素 |
2.2 术前因素 |
2.3 术中因素 |
2.4 术后因素 |
2.5 其他因素 |
3. 术后残余症状的西医治疗 |
3.1 药物治疗 |
3.2 硬膜外注射治疗 |
3.3 再次手术治疗 |
3.4 其他治疗 |
4. 术后残余症状的中医药治疗 |
4.1 中医药治疗方法 |
4.2 其他治疗方法 |
4.3 补肾活血法在术后残余症状治疗中的应用 |
5. 结论 |
6. 展望 |
第三部分 加味补肾活血方对LDH术后残余症状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分组方法 |
1.7 治疗方法 |
1.8 随访方法及评价标准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腰痛组、下肢痛组VAS评分结果 |
2.3 腰痛组、下肢痛组、麻木组JOA评分结果 |
2.4 腰痛组、下肢痛组、麻木组ODI评分结果 |
2.5 腰痛组、下肢痛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对比 |
3 讨论 |
3.1 对术后残余症状的认识 |
3.2 术后残余症状的中医治疗 |
3.3 本研究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古文献记载及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原则 |
1.4 中医治疗方法及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定义 |
2.2 流行病学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 |
2.5 诊断与鉴别 |
2.6 治疗 |
2.7 保守治疗的现状 |
2.8 手术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部分术中图片 |
英文缩略词和英汉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手术方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再手术方式 |
1.3 再手术后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再手术一般情况 |
2.2 再手术原因分析 |
2.3 临床疗效 |
3 讨论 |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预防 |
3.1.1 诊断及定位错误 |
3.1.2术后椎间盘炎 |
3.1.3 腰椎间盘突出复发 |
3.1.4 椎管内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 |
3.1.5 腰椎节段性不稳 |
3.1.6 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指征及再手术方案选择 |
(10)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脊柱腰骶段椎间盘有限元力学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临床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综述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17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TESSYS-I See技术)与传统TESSYS技术在治疗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D]. 刘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健翔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腿痛的疗效研究[D]. 苏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D]. 杨洸.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龚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ODI及SBI指数、SF-36量表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J]. 童安,吴颖. 中国骨伤, 2019(03)
- [6]腰椎内固定术后再行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的治疗[J]. 叶超,刘叶,李鹏洋,王建军,陈婧,刘向春,李春根. 医学研究杂志, 2018(10)
- [7]经皮椎间孔镜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刘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8]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手术方式选择[J]. 赵兵,崔易坤,宋晋刚,尹振宇,羊刚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6(05)
- [9]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J]. 何文山,郭德全,韩东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49)
- [10]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试验及临床研究[D]. 李立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