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2例气胸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陈宝山[1](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石翔翔[2](2020)在《共面模板辅助技术在大分割三维后装放射治疗周围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肺癌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所有肺癌发病的80%左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的三维后装组织间插植术作为近距离照射的一种方式,已逐步应用于不可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和其它肺内转移瘤患者的的综合治疗。课题组在CT引导192铱源大分割三维后装(hypofractionated brachytherapy,HFBT)组织间插植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临床试验已取得不俗成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在192铱源HFBT组织间插植术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肺内病灶中使用共面模板辅助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共面模板辅助技术的使用价值。方法:该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我科收治的明确诊断、无法或不愿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共计21例。所有患者在HFBT术前完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后进行CT模拟定位,将定位图像传输至Oncentra后装治疗计划系统与术前PET/CT图像完成刚性配准图像融合,勾画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和危及器官,模拟插植钢针针道,设计合理的植入钢针数目和路线、192铱源驻留位置和驻留时间,制作并优化模拟计划,按照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ritish Columbia Cancer Agency,BCCA)标准对术前模拟计划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模拟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GTV的D90(覆盖靶区90%体积的物理剂量)、V100(接受100%处方剂量的体积所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和V150(接受150%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所占靶区总体积的百分比)等物理剂量参数。在HFBT实际术中,按照模拟计划的设计使用共面模板辅助结合CT图像引导插植钢针植入肿瘤病灶,确认插植钢针实际分布情况无误后完成CT扫描,将CT图像传输至Oncentra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实际计划的制作和评估,并按照BCCA标准对实际计划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实际计划相关的物理剂量参数。实际计划通过审核后,即可执行HFBT组织间插植治疗。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5.0版记录HFBT组织间插植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并对影响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前后两组HFBT放射治疗计划的质量、HI、CI以及GTV的D90、V100和V150等物理剂量参数,评价前后计划的一致性,评估共面模板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成功执行使用共面模板辅助CT图像引导的HFBT组织间插植术,围手术期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6例患者(28.5%,6/21)术后诉轻微疼痛感;2例患者出现出血,对症止血处理后复查出血吸收。7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发生率为33.3%(7/21);2例(9.5%,2/21)患者出现少量咯血。依照BCCA标准评价21例术前模拟计划:3例优(14.3%,3/21)、11例良(52.4%,11/21)、7例中(33.3%,7/21);实际执行计划中2例优(9.5%,2/21)、8例良(38.1%,8/21)、11例中(52.4%,11/21),质量评价在两组计划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3,P=0.455)。术前模拟计划的HI、CI分别为(0.29±0.03)、(0.72±0.07),实际执行计划的HI、CI分别为(0.30±0.05)、(0.70±0.0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术前模拟计划GTV的D90、V100和V150分别为(27.54±2.36)Gy、(85.82±4.25)%和(59.55±6.72)%,实际执行计划GTV的D90、V100和V150分别为(26.57±1.96)Gy、(83.49±4.44)%、(58.29±7.11)%,上述物理剂量参数在两组计划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结论:在HFBT组织间插植术中应用共面模板辅助技术能够保证插植钢针在避开危及器官的同时较准确地植入肿瘤病灶,使实际执行计划较好地按照术前设计完成,并保持良好的剂量学一致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徐佳宁,王沪旭,尹卓伟,张雪峰,吴伟,石源[3](2019)在《抗血小板治疗神经重症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治疗神经重症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行床旁气管切开术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245例神经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92例,采取PDT)和对照组(53例,采取手术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切口感染、气胸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迟发出血及出血后加重肺不张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迟发出血患者的切口长度、躁动发生率、血小板低发生率均高于无迟发出血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抗血小板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行PDT是安全的。
廖芸斌,罗玉华,何翠莲,谢寿梅,李细森[4](2019)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因肺癌在本科治疗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及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咳嗽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LCQ评分;同时对192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3个月的LCQ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是影响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结论常规护理联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必要时术前应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药物干预。吸烟史、术前训练少、术后气胸等因素是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的高危因素,需要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罗灵均,肖叶,张小文[5](2017)在《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92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10月我科采用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92例,切口为一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观察孔替代操作孔,应用双关节手术器械双孔双手同向双交叉操作,不撑开或牵拉肋骨,进行解剖性肺叶切除。结果 7例(3.6%)因为胸腔内粘连重,叶间裂分化差或肺门血管迂曲生长出血改为传统三孔法VATS。手术时间(115.6±87.1)min(86281 min),术中出血量(184.3±71.8)ml(50374 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6.1±4.8)d(215 d)。术后住院(9.3±4.6)d(516 d)。无围手术期死亡,20例术后并发症(10.4%):术后肺持续漏气1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192例随访平均22.3月(340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Clinic Society of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6](2013)在《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文中指出近一年来,国内外在结核病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许多新药物、新方案、新疗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2012年,抗结核新药研究最令人鼓舞的事件是贝达喹啉(bedaquiline,TMC207)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并可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免疫治疗及治疗性疫苗在临床结核病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项采用经过热处理灭活的Mycobacterium indicus pranii(MIP)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化疗治疗结核渗出性心包炎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值得关注。本报告介绍了肝炎治疗性疫苗V5用于治疗结核病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Ⅱb期临床研究结果。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方面主要集中在评估各种方法在结核病中的治疗价值;同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中介入治疗方面的内容。在结核病外科治疗方面补充了骨结核外科治疗进展,尤其是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新方式及其应用。抗结核治疗新方案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包括Mtb与HIV双重感染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结核病治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抗结核药物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以及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等7个部分内容。
郭钢城,张钦,刘树林[7](2001)在《192例气胸治疗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扬[8](1995)在《《航空军医》1995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祖贻,李基业,张殿学[9](1982)在《211例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我院自1955~1981年7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211例。本文结合临床对其病因、发病机理、特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临床资料 1.性别和年龄:男性192例,女性19例;男:女=10.1:1。年龄最大80岁,最小15岁;30岁以下38.9%,50岁以上34.1%。 2.病因:特发性66例(31.3%),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肺气肿61例(28.9%),肺结核54例(24.6%),哮喘9例(4.3%),
申娜宁[10](2017)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治疗已有6年,其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报道,我们通过回顾性收集和随访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资料,分析和探讨POEM治疗AC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不同学者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差甚远,尤其是术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生方面,本研究在分析疗效的同时,探讨其并发症发生及其可能的原因。POEM可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但对患者生活质量等是否有提高?且通过随访发现AC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因此,本研究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其行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析POEM能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既往研究表明,支架植入疗效不劣于PD,但与POEM的比较研究较少。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我院先后开展PD、支架植入、POEM技术用于AC的治疗,本研究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首次探讨支架植入、PD及POEM三种方法治疗AC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本研究选择2011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住院并行POEM治疗的AC患者195例,术前均经内镜、X线造影、食管测压及胸部C T检查确诊,排除合并食管或贲门良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严重心肺疾病等患者,共192例患者成功接受了POEM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填写随访表。经长期随访,回顾性观察和分析POEM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合既往文献汇总,评估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对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行POEM治疗的AC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后1月分别行生活质量评分(SF-36)和焦虑(SAS)、抑郁评分(SDS),观察术后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2.回顾性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确诊并行内镜治疗(支架植入/PD/PO EM)的AC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年以上,对比分析三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随访1-58(21.1±13.6)月,失访2例,共纳入研究190例,男84例,女106例;行心身健康评分者20例,男7例。近期随访(<6月)结果显示:症状缓解率为95.3%(181/190),再次治疗率为0.5%(1/190);术后1月患者Eckardt评分(P<0.001)、LESP(P<0.001)、食管宽度(P<0.001)、总体健康(P=0.003)、心理健康(P=0.019)及焦虑(P=0.034)、抑郁状态(P=0.030)均较术前显着改善。远期随访:术后1年、2年、3年及>3年的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21/132)、85.1%(74/87)、82.5%(33/40)、80%(24/30);再次治疗率依次为0%、0%、0%、6.7%(2/30);随访3年,Eckardt评分较术前显着改善(P<0.001)。近远期GERD发生率分别为8.3%(9/109)、10%(3/30)。2.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支架植入组(A组)30例,PD组(B组)35例,POEM组(C组)35例。平均随访(4.61±1.76)年,三组Eckardt评分、吞咽困难评分的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三组治疗远期症状缓解率依次为73.3%(22/30)、62.9%(22/35)和85.7%(30/35),再次治疗率依次为20.0%(6/30)、28.6%(10/35)和2.86%(1/35)。随访6个月、1年、2年、3年及3年以上,三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间Eckard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6月,三组吞咽困难缓解程度(t=9.037,P=0.011)和症状缓解率(χ2=6.752,P=0.023)均有差异,随访>3年吞咽困难缓解程度(t=14.931,P=0.001)有差异。随访6月及>3年的两两比较均显示,C组吞咽困难缓解程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6月,C组的症状缓解率高于B组(P<0.05)。三组再次治疗率随访>3年,两两比较,C组再次治疗率显着高于B组(χ2=8.737,P=0.003)。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00%(30/30),B组为5.7%(2/35),C组为11.4%(4/3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两两比较,A组显着高于其他两组(χ2=75.555,P<0.00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χ2=3.906,P=0.106)。【结论】1.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好,且可显着改善患者的总体健康水平,主要表现在精神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上。术后GERD的发生率低为8.3%-10%,在既往文献报道(8.3%-65%)的低线,回顾总结分析考虑可能与肌切开长度、深度、粘膜切开方位等有关。2.近、远期随访,POEM的吞咽困难缓解程度显着优于支架和PD治疗;POEM的近期症状缓解率显着高于PD,且远期再次治疗率显着低于PD。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支架植入治疗最高,主要并发症为反流性食管炎和支架口溃疡或糜烂,远期随访无差异。POEM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作为AC的有效治疗方法。
二、192例气胸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2例气胸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
1.六经辨证 |
2.八纲辨证 |
3.脏腑辨证 |
4.经络辨证 |
5.三焦辨证 |
6.卫气营血辨证 |
7.气血津液辨证 |
8.病因辨证 |
9.寒温统一 |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
11.微观辨证 |
12.证素辨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
太阳经生理 |
太阳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1.2 风淫经脉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2.2 风寒闭热轻证 |
2.3 风寒闭热重证 |
2.4 寒凝经脉证 |
2.5 寒风郁阳证 |
3.表热 |
3.1 太阳风温证 |
4.表暑 |
4.1 太阳中暍证 |
5.表湿 |
5.1 风寒夹湿证 |
5.2 风湿夹寒证 |
6.表燥:(暂缺) |
7.表火:(暂缺) |
太阳表虚 |
1.卫气虚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卫阳虚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营偏虚(营弱卫强)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5 调护 |
4.卫偏虚(卫弱营强)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5.卫气、阳两虚 |
5.1 临床表现 |
5.2 病因病机 |
5.3 鉴别诊断 |
5.4 治则治法 |
5.5 选方用药 |
5.6 调护 |
6.营卫两虚 |
6.1 临床表现 |
6.2 病因病机 |
6.3 鉴别诊断 |
6.4 治则治法 |
6.5 选方用药 |
6.6 调护 |
7.表津不足 |
7.1 临床表现 |
7.2 病因病机 |
7.3 鉴别诊断 |
7.4 治则治法 |
7.5 选方用药 |
7.6 调护 |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
1.1 风邪偏重 |
1.2 湿邪偏重 |
1.3 风湿俱重 |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
太阳里实 |
1.膀胱 |
膀胱生理 |
膀胱的证治 |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
1.3 膀胱湿热证 |
1.4 水蓄膀胱证 |
1.5 膀胱蓄热证 |
1.6 膀胱气滞证 |
1.7 冷结膀胱证 |
1.8 膀胱燥证(暂缺) |
1.9 膀胱火证(暂缺) |
2.小肠 |
小肠的生理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实热证 |
2.2 小肠湿热证 |
2.3 寒客小肠证 |
2.4 小肠寒湿证 |
2.5 气滞小肠证 |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
2.8 小肠风证(暂缺) |
2.9 小肠燥证(暂缺) |
2.10 小肠火证(暂缺) |
太阳里虚 |
1.膀胱 |
膀胱的证治 |
1.1 膀胱虚寒证 |
1.2 膀胱气陷证 |
2.小肠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虚寒证 |
太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
阳明经生理 |
阳明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3.表热 |
3.1 阳明风热证 |
3.2 热郁胸膈证 |
4.表湿 |
4.1 阳明风湿证 |
4.2 阳明寒湿证 |
4.3 阳明风湿热证 |
5.表燥 |
5.1 阳明风燥证 |
6.表火 |
6.1 阳明风火证 |
阳明表虚(暂缺) |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
阳明里实 |
1.胃 |
胃的生理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风证 |
1.2 阳明中寒证 |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
1.4 阳明胃热证 |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
1.6 阳明寒湿证 |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
1.9 阳明胃火证 |
1.10 阳明蓄水证 |
1.11 阳明痰阻证 |
1.12 阳明蓄血证 |
1.13 阳明气滞证 |
1.14 阳明食滞证 |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
2.大肠 |
大肠生理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肠风证 |
2.2 阳明肠寒证 |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
阳明里虚 |
1.胃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气虚证 |
1.2 阳明胃阳虚证 |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
1.4 阳明胃阴虚证 |
2.大肠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
虚实相兼 |
1 阳明胃风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阳明中虚寒客证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6 调护 |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阳明的表里相兼 |
1.阳明表里俱热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
少阳经生理 |
少阳表实 |
1.表风 |
1.1 少阳寒风证 |
2.表寒 |
2.1 少阳伤寒证 |
3.表热 |
3.1 少阳风热证 |
4.表湿 |
4.1 少阳风湿证 |
4.2 少阳风湿热证 |
4.3 水郁肤腠证 |
4.4 少阳风饮证 |
5.表燥 |
5.1 少阳燥热证 |
6.表火 |
6.1 少阳风火证 |
7.表气郁 |
7.1 气郁腠理证 |
8.表痰结 |
8.1 痰结腠理证 |
少阳表虚(暂缺) |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
少阳里实 |
1.三焦腑 |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
上焦焦膜的证治 |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
中焦焦膜的证治 |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
下焦焦膜的证治 |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
2.胆 |
胆的生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郁滞证 |
2.2 胆郁痰扰证 |
2.3 胆热证 |
少阳里虚 |
1 三焦腑 |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
2 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虚证 |
2.2 胆气虚寒证 |
少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结果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2)共面模板辅助技术在大分割三维后装放射治疗周围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抗血小板治疗神经重症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抗血小板治疗 |
1.3 数据收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
2.2 |
3 讨论 |
(4)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咳嗽发生率及护理总体满意率比较 |
2.2 两组LCQ评分对比 |
2.3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单因素分析 |
2.4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5)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9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6)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抗结核新药及新方案 |
一、抗结核新药 |
二、抗结核新方案 |
免疫治疗及治疗性疫苗 |
一、免疫治疗 |
二、治疗性疫苗 |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
一、气管支气管结核 |
(一) 治疗指南 |
(二) 临床分型不同, 介入治疗措施的选择应有所差异 |
(三) 不同介入治疗措施, 国内外学者有不同报道 |
二、肺结核 |
三、结核性胸膜炎 |
四、支气管残端瘘及支气管胸膜瘘 |
结核病的外科治疗 |
一、外科治疗结核病手术时机的选择 |
二、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
1. 耐药肺结核外科治疗: |
2. 结核性毁损肺等后遗症的外科治疗: |
3. 肺结核外科治疗手术方式: |
三、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 |
四、结核性脓胸或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外科治疗 |
五、骨结核的外科治疗 |
1. 手术方式: |
2. 后凸畸形的矫正: |
3. 微创手术: |
4. 儿童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
5. 耐药骨结核的手术治疗: |
六、结脑的外科治疗 |
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
一、治疗方案 |
二、治疗转归 |
三、疗效评估及影响因素 |
四、新方案 |
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治疗 |
一、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
二、结核病合并HIV感染者的抗结核治疗 |
三、结核病合并HIV感染者的ART |
四、抗结核药物与ART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五、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六、不良反应 |
七、IRIS |
(10)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与其它内镜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192例气胸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共面模板辅助技术在大分割三维后装放射治疗周围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D]. 石翔翔.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3]抗血小板治疗神经重症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探讨[J]. 徐佳宁,王沪旭,尹卓伟,张雪峰,吴伟,石源. 中国医刊, 2019(12)
- [4]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咳嗽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 廖芸斌,罗玉华,何翠莲,谢寿梅,李细森.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06)
- [5]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192例分析[J]. 朱乐伟,杨劼,古卫权,杨胜利,叶俊,王飞,罗灵均,肖叶,张小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06)
- [6]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2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J]. Clinic Society of Chinese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中国防痨杂志, 2013(07)
- [7]192例气胸治疗体会[J]. 郭钢城,张钦,刘树林.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1(S1)
- [8]《航空军医》1995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J]. 杨扬. 航空军医, 1995(06)
- [9]211例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 张祖贻,李基业,张殿学. 铁道医学, 1982(03)
- [10]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 申娜宁.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