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学校环境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程北玲[1](2021)在《浅析新时期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使其成长为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学校环境可以推进德育,更加高效地达成德育目标,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十分显着。为此,应该注重教育环境的全面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发展需求。本文将分析现阶段小学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期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方法。
龙冠丞[2](2021)在《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建亮[3](2021)在《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学校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学人才一直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根本,要想留住优秀的教学人才,就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而绩效考核就是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中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以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对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进行研究。以全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教师基本信息、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建议这几个方面来了解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开展现状。通过调查后发现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的考核管理制度、考核管理指标和考核方法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领导对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存在执行不力,教师参与绩效考核管理的程度不高。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包括健全考核管理制和成立领导管理机构;二是构建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明确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目标和原则,确定考核主体和考核周期。新建立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由教学态度、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科研成果这五大指标和十五个子指标组成。应用层分析法计算出指标权重以及一致性检验;三是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法,包括设置评价标准,采取双向评价,以及通过考核案例来对新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使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黄海兵[4](2021)在《小学基层教师组织的生态化发展研究 ——基于对广西小学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
周思慧[5](2021)在《初中英语教师听力课堂数据应用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闫肖莉[6](2021)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杨秀英[7](2021)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面对有限的就业资源,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学生偏好在城市就业,对基层进行自我设定,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对此,各级政府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并力图以就业工作为抓手,同时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各大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地方基层人才推送工作,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的公职就业过热和基层就业过冷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找答案,期望能为地方高校执行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对各大基层就业政策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的执行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这三个维度关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大学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执行主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政策认同感偏低、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四个方面的问题,政策环境中的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层面也存在相应问题。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借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别从政策自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建议,期望能为政策执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马睿敏[8](2021)在《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及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文中提出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各地各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传统、办学资源和生源特点,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贯彻到当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中,是根据当地色特民族文化传统、办学资源和生源特点,积极探索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体现,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流动、民族融合,傣族汉化的趋势日益凸显,给双语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再加上学校以传统汉语教育为主,倡导普通话进校园等,使得傣语教育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在西双版纳州开展傣汉双语教育,贯彻执行傣汉双语教育政策相关文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和根本。本文选取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这一公共政策领域的经典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独具民族区域特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实证场域,结合文献法、访谈法,对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归纳傣汉双语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出现偏差的表象,并透过表象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优化路径,为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实证案例。研究发现,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以来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些成果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将问题归为以下几点:双语学科相对统测学科被弱化、民族文化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到双语教学中、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双语教育政策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等,与当地行政部门执行该政策的最终目标形成了偏差。笔者通过以上较为突出的三个偏差表象,并结合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情况将问题归因聚焦到政策文本、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并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得出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内容缺乏合理性、政策资源不充足、地方政府的目标价值取向、政策执行组织缺乏沟通协调、目标群体数量和范围盲目扩大、目标群体对政策了解渠道狭窄且认同感低、社会和经济环境较差等深藏在表象背后的具体原因。因此,提高政策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优化政策执行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执行主体责任意识、加强政策执行主体沟通与协调、强化目标群体参与政策参与、创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等是解决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的有效举措。
张静雅[9](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郭佳琪[10](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就是在这样的实况境遇下应运而生,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完善的创新发展,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方式的模式探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意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美化人功能,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一创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于新时代“三全育人”的现实需要和艺术文化的隐性教育特性之上,借鉴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美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创性,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加强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推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本质目的就在于推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充分利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艺术形式,渗透于社会大环境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微观小环境,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渗透性和思想性、广泛性和全面性、人民性和创造性,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社会心理、艺术审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提升,不仅拉近了艺术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获得感,也加强和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推广。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通过深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现存问题,可以总结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在拓展环境艺术载体、提升公众艺术审美、增强微观环境渗透、明晰艺术传播中心理念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首先要借助雕塑、建筑、景观等空间性艺术美化社会大环境,使人们在整体的艺术氛围中实现精神文明的传承和思想情感的满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依托音乐、电影、舞蹈等表现型艺术形式深入人们的微观环境,渗透于家庭、校园、组织、社区以及同辈群体环境中,实现个体在人际交往、价值观培育等方面的思想引导。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要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民性,鼓励文艺创作者深入基层观照现实,创作出能够弘扬新风正气的文艺作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要依托新媒体时代不可忽视的信息技术平台,运用好新时代的媒介力量宣扬正能量、引导舆论氛围,构建好艺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还要建立全局性的体制机制,通过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审查和管理落到实处提供保障。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重点在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手段上的束缚,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环境,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道德精神文化修养的提升。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文艺创作、媒体传播、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有助于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实践路径。
二、浅析学校环境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学校环境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新时期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德育环境缺乏动态性 |
(二)德育环境缺乏全面性 |
二、新时期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方法 |
(一)优化学校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 |
1. 优化学校物质环境 |
2. 优化学校文化环境 |
(二)优化学校制度环境 |
1. 细化德育管理制度 |
2. 强化规则意识 |
(三)优化德育资源环境 |
(四)优化学校人际关系环境 |
三、结语 |
(3)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一)教师绩效考核 |
(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期望理论 |
(三)公平理论 |
第二章 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现状及调查 |
一、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现状 |
(一)唐山G中职学校介绍 |
(二)现行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
(三)现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指标 |
(四)现行教师绩效考核方法 |
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现行考核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现行绩效考核管理指标存在的问题 |
(三)现行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领导对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
(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
(三)教师参与绩效考核管理的程度不高 |
第四章 完善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的建议 |
一、完善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一)健全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二)建立教师绩效考核管理领导机构 |
二、构建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体系 |
(一)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优化目标及原则 |
(二)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主体的确定 |
(三)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周期的确定 |
(四)教师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 |
三、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
(一)依岗位性质来设置评价标准 |
(二)依职级及年龄来设置评价标准 |
(三)采取双向评价 |
(四)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调查 |
致谢 |
(7)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基层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
1.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
1.1.3 地方高校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
1.5.3 政策执行 |
1.6 理论基础 |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概述 |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类别 |
2.1.1 西部计划 |
2.1.2 三支一扶计划 |
2.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2.1.4 特岗教师计划 |
2.1.5 选调生计划 |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内容 |
2.3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
2.3.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2.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
2.3.3 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4 行业困难和就业市场的缩水 |
2.4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
2.4.1 政策的基本特征 |
2.4.2 政策的重要意义 |
2.5 本研究的出发点 |
3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主体状况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 对执行主体的调查结果 |
3.2.1 选调生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和流程 |
3.2.2 执行人员的政策认知 |
3.2.3 执行人员的心理因素 |
3.2.4 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与传统 |
3.3 对执行主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对于选调生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3.3.2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 |
3.3.3 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 |
3.3.4 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 |
3.3.5 执行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
3.3.6 政策执行成效难以明确 |
4 S大学选调生政策目标群体状况 |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 对于目标群体的调查结果 |
4.2.1 目标群体的政策感知 |
4.2.2 目标群体的选择动机 |
4.2.3 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
4.2.4 目标群体的自身素质 |
4.3 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 |
4.3.2 大学生的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 |
4.3.3 大学生对选调生政策认同感偏低 |
4.3.4 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 |
5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环境状况 |
5.1 宏观环境 |
5.1.1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行政运作 |
5.1.2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社会心理 |
5.1.3 社会中的偶发事件 |
5.2 微观环境 |
5.2.1 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不足 |
5.2.2 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5.2.3 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 |
6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1 政策自身因素 |
6.1.2 执行主体因素 |
6.1.3 目标群体因素 |
6.1.4 政策环境因素 |
6.2 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的策略 |
6.2.1 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 |
6.2.2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 |
6.2.3 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 |
6.2.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及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方面 |
(二)国外研究方面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模型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双语教育 |
二、民族教育政策 |
三、教育政策执行 |
第二节 政策执行模型 |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 |
二、史密斯模型应用于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适用性分析 |
三、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具体应用 |
第二章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的总体概况 |
第二节 基于史密斯政策模型的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一、第一维度:政策文本 |
(一)国家层面民汉双语教育政策 |
(二)地方层面傣双语教育政策 |
二、第二维度:执行机构 |
三、第三维度:目标群体 |
四、第四维度:政策环境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文化环境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评价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成效 |
一、办学规模不断壮大 |
(一)双语学校数量增加 |
(二)双语在校学生人数增加 |
二、双语教学模式多样化 |
三、教师队伍建设加强 |
(一)双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
(二)双语教师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
四、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偏差表象 |
一、双语学科相对统测学科被弱化 |
二、民族文化在双语教学中缺失 |
三、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偏差表象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本身的原因 |
一、政策本身的复杂性 |
二、政策内容缺乏合理性 |
三、政策资源不够充足 |
(一)经费资源不够充足 |
(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令人担忧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 |
一、地方政府奉行唯GDP是从的政策目标 |
二、政策执行组织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协调 |
第三节 目标群体的影响 |
一、目标群体的数量和范围盲目扩大 |
二、目标群体对双语教育政策了解渠道狭窄 |
三、目标群体对双语教育政策认同感较低 |
第四节 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
一、经济环境较差 |
二、社会环境不佳 |
(一)学校环境 |
(二)家庭环境 |
(三)社区环境 |
第五章 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优化政策方案 |
一、提高政策文本的科学合理性 |
二、优化政策执行资源的配置 |
(一)教育经费增加投入与多渠道筹措并举 |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自身优化 |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
二、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
第三节 目标群体强化政策参与 |
一、切实转变政策参与观念,发挥主体意识 |
二、合理采用多种方式参与政策执行 |
第四节 创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一、大力发展当地经济,让经济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
二、完善政策在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沟通机制 |
三、拓宽政策的宣传渠道,促进社会监督 |
小结 |
一、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三、研究的前瞻与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9)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10)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基本概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概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内涵解析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内在动因 |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当代价值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思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理论 |
二、艺术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艺术本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
(二)丰富多样的艺术类型 |
三、美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以美育德,引善启真 |
(二)启迪智慧,拓展思维 |
(三)寓教于乐,陶冶性情 |
(四)综合提升,培养人才 |
四、心理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启示 |
(一)审美心理效应 |
(二)艺术心理效应 |
(三)环境—行为关系心理效应 |
(四)社会心理效应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特征与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基本特征 |
(一)塑造鲜明形象,提升审美趣味 |
(二)深化感性体验,提高理论认知 |
(三)渗入千家万户,促进全面发展 |
(四)满足人民需要,创造美好生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主要功能 |
(一)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 |
(二)有助于引导理想信念 |
(三)有助于激发爱国情感 |
(四)有助于促进心理疏导 |
(五)有助于提升审美境界 |
(六)有助于增进行为规范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发展现状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运行优势 |
(一)用多元化载体强化思想宣传,价值观念导向鲜明 |
(二)结合新时代人民需求深入基层,艺术创作服务群众 |
(三)注重多样化艺术形式充分挖掘,艺术资源应用充分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现存问题 |
(一)艺术化内容的教育认知存在短板 |
(二)环境艺术针对性不够完善 |
(三)环境艺术表现力有待增强 |
(四)艺术渗透性运用有所欠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环境艺术载体创新亟需拓展 |
(二)对公共环境艺术审美有待提升 |
(三)对微观环境掌握认识相对困难 |
(四)对艺术传播中心理念把握不清 |
第五章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的路径 |
一、以空间性艺术形式美化社会环境 |
(一)以历史纪念意义的雕塑和街区推进精神传承 |
(二)以民族特色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强化文明积淀 |
(三)以全民活动的建筑和场所的艺术化优化公共服务 |
(四)以赋予生机的公园和景观培育情感乐土 |
二、以表现型艺术形式深入精神生活 |
(一)丰富娱乐生活,促进家庭和睦 |
(二)走出课堂课本,活跃校园氛围 |
(三)焕发向上精神,凝聚组织力量 |
(四)扎根社区生活,构建和谐气象 |
(五)把握群体特性,引导主流思想 |
三、以人民性文艺创作丰富艺术材料 |
(一)选择扎根生活的文艺活动 |
(二)鼓励观照真实的文艺题材 |
(三)弘扬新风正气的文艺作品 |
四、以新媒体艺术弘扬新时代主旋律 |
(一)新媒体推进艺术传播宣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
(二)新媒体构建艺术场域引导舆论氛围正能量 |
(三)新媒体形成艺术空间打造思政工作新平台 |
五、以全局性战略统筹机制体制建设 |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建设制度 |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审查制度 |
(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学校环境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新时期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方法[J]. 程北玲. 智力, 2021(22)
- [2]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R县为例[D]. 龙冠丞.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唐山G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孙建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基层教师组织的生态化发展研究 ——基于对广西小学的调查分析[D]. 黄海兵.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5]初中英语教师听力课堂数据应用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D]. 周思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研究[D]. 闫肖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D]. 杨秀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西双版纳州傣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及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分析[D]. 马睿敏.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艺术化研究[D]. 郭佳琪.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