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监测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阳帆[1](2020)在《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文中指出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获取全国大范围区域尺度上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的主要监测技术手段。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内容的深度、广度将会影响到林业长期发展方针的制定。目前国际上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已然向多资源、多目标化的年度综合监测体系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国家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采用单一方形样地作为地面固定样地,其空间信息反映能力较弱,从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其二,每5年产出一次森林资源监测报告,监测数据时效性较低;其三,以省为总体设计系统抽样方案,监测数据无法落实到市县级别,且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体系相互独立运行,存在一个地区两套数的问题;其四,森林资源监测内容较为单一,监测指标多侧重蓄积与面积监测。鉴于此,为优化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实现多目标化年度综合监测。本文以保定市为例,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研究:1.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探究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2.采用时间序列二相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及分层三种年度抽样方案,并通过模拟数据验证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最优抽样方案;3.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别树种组构建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预估模型反演更新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实现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4.在我国现有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参考国外指标体系研建现状,在林分基本概况信息、森林健康、森林土壤、森林生物量、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上进行监测指标的丰富研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等面积尺度,群团样地对林分的蓄积抽样预估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略高于方阵圆形群团样地。(2)在不同类型(起源、龄组)林分中开展蓄积监测,其样地最优规格尺度大小(样地面积、子样地间距)不同。对于样地面积而言:在天然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时,最优样地面积视龄组而定,幼龄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841 m2,中龄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729 m2,近成过熟林内最优监测样地面积为625 m2。而人工林中不同龄组林分的最优监测样地面积大小一致,均为625 m2;对于群团样地内子样地间距而言:在幼、中龄林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群团样地最优间距方案为14 m,在近成过熟林中,最优间距方案为10 m。(3)采用二相回归抽样方法设计随机、系统、分层三种抽取方案对保定市开展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年度模拟监测,其抽样监测精度均在90%以上,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活立木蓄积抽样精度达90%以上的要求。验证了本研究所设计的年度监测方案可行性。(4)通过对比分析3种抽取方案的蓄积抽样精度,可以确定以二相回归抽样为基础,采取分层抽取方案(按照地形分层)进行蓄积量年度监测,其抽样效果最佳。连续两个监测年的蓄积抽样精度分别高达96.94%、98.01%。(5)研究建立的7个树种组的蓄积量预估模型统计量(R2、SEE、TRE、MSE、MPE、MPSE)结果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估能力。通过蓄积量预估模型获取的保定全市蓄积量与年度抽样监测值之间的误差仅为8.94%,相互验证了市县蓄积量一体化监测方案的可行性。(6)构建了一套涵盖林分基本信息、森林健康、森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森林土壤、森林经营管理6个监测内容的多目标、多资源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可为我国今后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研建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存在的不足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优化研究,可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优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参考。
陈心怡[2](2020)在《中日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以王子制纸和恒丰纸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粗放式经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到总布局中,并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体,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完善规范的法律制度。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与披露相关的法律文件仍然有所欠缺。这就导致我国企业在进行披露时存在披露主观意愿不强、环保意识不够、披露形式不规范、披露内容不完整等问题。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而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曾经走过与我国相似的发展道路,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也有过惨烈的教训。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日本已建立起较为先进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为我国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在对中日两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日本的王子制纸和中国的恒丰纸业作为研究案例,对比同为造纸行业的两者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差异,得出适应我国造纸行业披露的经验。最后针对中日两国目前披露现状以及案例企业之间的差异,本文尝试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我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提供借鉴意义。
曾祥秀[3](2019)在《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重视,使得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实施国有林场改革以来,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目标发生了重大改变,已经由以经济效益为重点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程度又是评价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适宜的森林可持续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估和指导国有林场改革,对实现国有林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研究对象,在刘代汉提出的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黄冕林场森林经营特点、国有林场改革情况筛选出涉及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性的25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赋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分析黄冕林场国有林场改革前后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来看,2015年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指标得分依次为0.4432、0.1606、0.1535;2018年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指标得分依次为0.4618、0.1797、0.1710;改革后,2018年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得分指数均高于2015年,说明国有林场改革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均得到良好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性逐渐凸显;(2)从总体评价来看,2015年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7573,总体属弱可持续经营;2018年可持续经营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8122,总体属可持续经营;显而易见,2018年可持续经营状态优于2015年;(3)从评价过程来看,目前影响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在于:树种结构简单,公益林比例较低,用材林龄组结构不合理、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该评价结果符合黄冕林场实际森林经营情况,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合理,能够用于评价黄冕林场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4)针对国有林场改革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主要有:科学制定森林经营目标、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开展FSC森林认证、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等。
林宣佐[4](2019)在《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碳汇是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已将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发展森林碳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在经济、社会、环境、法律等多重压力下,我国仍面临着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社会效益不明显、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权衡森林碳汇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主体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促进我国森林碳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通过对森林碳汇、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等概念的分析,加深对森林碳汇及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的认知与解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三重底线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分析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基础上,从问题意识着眼,阐释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存在问题的内容与根源,解读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基本趋势。通过对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充实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整体进程分析与具体进程解读。在借鉴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认为虽然不同国家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其支持政策结构仍存在较强的相似性。通过归纳总结,本研究将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归纳为经济支持政策、社会支持政策、环境支持政策三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其他国家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体系,意在面对我国森林碳汇的发展现实与未来趋势,确立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所相关的更为全面细致与切实有效的分析和论证。运用综合绩效评价分析、灰色关联模型的因素分析、区域聚类分析、DID模型等方法,在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评估领域进行初次尝试,为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政策绩效定量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通过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实施绩效进行的实证分析,从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不同层面对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不足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估,对不同层面支持政策需要改进的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的各类因素,认为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运行系统,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下,才能不断地推动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政策的优化方向,进而为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佐证。为了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作用,需要优化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通过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保障措施的细则完善,从经济支持政策、社会支持政策、环境支持政策和法律支持政策角度分别给出了建议与措施。这一系列保障措施的架构,虽然与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构建形成了互相支撑,但是具体施行效果有待未来实践中的检验。对于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的整体研究而言,本文的相关分析也可以提供更为有益的参考。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付寿康[6](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高焕沙[7](2017)在《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文中指出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今人类医学模式已经由临床医学逐渐转变为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自我保健已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森林疗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保健方式,在经过科学认证的森林疗养基地中开展活动,在休闲娱乐中达到康体保健的目的。因此,森林疗养的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医疗方面的支出,是增加人们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有效措施。研究采用交叉研究、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森林环境监测、实地勘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的梳理,首次提出了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1)森林疗养基地的理论体系。定义了森林疗养基地的概念,阐述了森林疗养基地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疗养层次、六种疗养方式、适用对象以及与其他森林景区的异同。(2)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体舒适度、空气清洁度、外出活动适宜指数三个子指标权重,构建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等级评判标准。(3)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森林疗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疗养基地的选址要求、选址评价指标,创新性地提出了总体规划原则、项目设计要点以及科学的规划步骤。(4)森林疗养基地的辅助体系。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解说、专业指导、疗效检测、医疗保障、标识以及生活六个方面的辅助系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以杭州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根据体验群体的不同需求、特点对森林疗养基地进行了功能分区,规划了重点项目,设计了天目山森林疗养菜单及配套设施。该案例规划是对论文提出的方法与理论加以深化和验证。最后,提出了提高森林疗养的社会认知度;加强政府在森林疗养中的作用;培育森林疗养相关产业;多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构建森林疗养人才培养机制;利用中国森林文化、养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森林疗养基地;加大森林疗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开发特色森林疗养课程体系八个层面的森林疗养发展策略。
陈卫洪[8](2016)在《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2015年全国森林植被总的碳储量达到了84亿吨。到2018年,西部地区五省(市、区)的碳储量将达到38.4亿吨,丰富的森林碳储量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区域。随着我国多地碳汇交易试点的建设,全国碳汇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加强森林碳汇储备成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重点。森林碳汇储备除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森林经营管理、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重视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系统论角度来看,自然系统是能否发展森林碳汇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森林碳汇的储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系统是推进森林碳汇建设的动力,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森林碳汇发展相对完善和完备,经济的发展为森林碳汇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社会系统则是实现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社区的历史传承、人文制度、风俗习惯及个人能动意识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森林的经营和管理。农户作为社会系统最重要的组成要素,随着意识能动性的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人类纳入经济活动范围,社会系统则成为农户发展的承载基础。农民作为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对待森林资源管理和营林生产的相关行为对碳汇储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索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的微观动机与相关行为,促进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对于提高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系统的分析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行为,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在对森林碳汇储备发展背景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和集体行为角度,运用案例剖析了森林管理、农户营林及传统知识等在森林资源储备中的作用和影响,阐释了农户潜意识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性。二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了四川、重庆、云南与贵州等地区农户的林业生产行为。三是从潜意识文化传承角度,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对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侧面证实了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对于森林碳汇储备作用巨大且具有低成本与可持续性。四是针对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表现出的微观动机和有意识行为与潜意识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在森林碳汇储备中要继续发挥农户的潜意识行为,运用正确的手段引导激励农户的有意识行为,并逐渐将有意识行为变为潜意识行为,最后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使森林碳汇储备变为一种可持续性的本能意识。通过对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四个主要结论。一是森林资源的权属和林地资源的管理方式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碳汇市场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森林碳汇的效益主要体现为生态效益。在森林资源保护中,我国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林业政策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重要因素。根据资料和调查显示,林农生计、林业政策、林地流转制度和森林采伐部分限制条款以及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都是影响森林碳汇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二是森林碳汇储备中的农户有意识的营林行为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因为生存的需求使林业经济效益成为农户造林营林决策的主因,森林碳汇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在当前还未充分被农户认识和重视。而农户有意识的选择营林行为还基于机会主义的思想,农户的有意识营林行为缺乏一定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三是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正确发挥市场与政府的配置作用。当前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没有任何激励引导的前提下,生态较好区域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其林业生产中农户的潜意识行为占据主导作用,森林碳汇储备还是依靠人数众多的小农林业来实现,不仅与市场脱节,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许多传统手段还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削弱了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的潜意识行为。因此,森林碳汇储备必须发挥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四是加强森林碳汇储备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改革。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很多林区,森林碳汇还只停留在顶层设计方面,中观群体(县级、乡(镇)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也只是少部分人了解概念,微观群体农户对森林碳汇更是一无所知。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完全脱节,导致农户在面对林业市场时,除了传统的林产品外,还未感触到森林碳汇在未来林产品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森林碳汇储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农户的需求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内因,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则是引发行为的外因。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将农户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潜意识行为,对农户行为分类进行了拓展。传统农户行为多是依据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分为生产行为、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等体系,在森林碳汇储备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选择性营林行为外,还有一种受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氛围影响的自发性森林管护和营林行为。为更好的阐述农户行为,本研究将农户基于市场利益的选择性营林行为定为有意识行为,而将农户的自发性营林行为定为潜意识行为。二是明确提出了森林碳汇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对于森林碳汇的阐释多集中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是一种公共物品,也是一种可以进入碳汇市场的商品。为更好的阐释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从事林业生产的重要性,本文将森林碳汇定义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特殊林产品。三是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以倡导发扬传统文化等为主的选择性激励机制等建设内容。本文从农户需求、微观动机而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机制出发,侧重农户营林行为、政策需求等微观群体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农户在森林碳汇储备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表现,提出了关于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相关建设机制和对策措施来提高小农参与森林碳汇储备的积极性,优化其营林造林行为。提出了通过构建健康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实施者(农户)既有碳汇这种特殊资产的资产性收益,又让其在系统内实现其自我价值与拥有社区荣誉感,进而促使森林碳汇储备行为从有意识经济行为上升到潜意识的自然追求行为。
刘羿[9](2012)在《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完整性、庇护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着重要作用。全球森林的毁坏和减少的严峻事实,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着严重影响,直接危及人类21世纪生存环境和未来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认识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及林业部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适应于不同管理层次和尺度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或森林经营方案,在我国既是一项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又是当前森林经理的一个新课题。论其为传统的森林经理业务,我国始于20世纪30年代。近年来,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方向,提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同时,随着林业分类经营、集体林权制度和森林采伐管理等相关改革的深入推进,产权主体日趋多元化,迫切需要从宏观尺度上,对森林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统筹考虑;在区域水平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为此,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现阶段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作了明确的界定,赋予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以新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当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编制及其研究,又是一项新的课题。在国际上也很重视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是各国森林管理的主要法律手段,良好的森林经营方案能够保障森林的持续经营,各国法律无不予以高度重视。国际上,如加拿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采用了目前林业社会较为推崇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被称为是“一个基于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规划”。当时认为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理论与技术。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为现实森林经营寻求可持续经营的途径、方法和技术。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区域决策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研究地的龙泉市是全国森林经营示范县(市)和浙江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县(市),开展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编制的同时,进行编制技术研究,在规划编制的方法、技术路线、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先行实践,力求为浙江省乃至南方集体林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示范与借鉴。本文以作者参与完成的国家林业局有关森林经营的多项研究课题为平台,以作者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完成的《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和《浙江省龙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等成果为前期基础,结合作者四年多来参与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的体会与经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有关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系统阐明了森林经营及其理论的历史进展。为精准表达森林经营这一术语,根据林学学科或课程脉络,围绕森林经营与林学发展作相关的梳理;按照科学合理性的演进趋势,论述人类对森林及其森林经营的认识,既体现为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认识上的深化,同时也符合科学哲学思想的演变。(2)建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从哲学层面和森林生态系统层面,引导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借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分析框架。为论文研究和理论完善提供了基础。(3)丰富了森林资源管理与经营评价的内容。分析论述了研究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和森林资源概况;研究并增加了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内容;总结了森林经营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4)探讨了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针对森林经营周期长、功能多样、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决策的宏观目标。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前提和重大举措的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作为决策目标。进行森林经营决策分析的探索性研究。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5)开展了森林生态功能区划。按四个层次依次展开。第一层次即森林经营区划,从景观和整个区域层面谋划森林经营策略,协调不同的经营功能区;第二层次即森林功能区划,依据森林的某一主导功能或经营目标,以地域、地段为单元进行区划;第三层次即森林分类区划,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森林用途分类,应优先区划高保护价值森林区;第四个层次即森林经营管理类型组的分类,以加强生态保护和适度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森林分类区划成果和基础,以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作为补充,选取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两个层面的指标群进行分类。(6)组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理解并接受现实的森林生态系统,认可当前的森林景观格局,即维持森林资源及其经营现状,开展适应性经营或管理。结合森林经营管理经营类型组,以及森林群落类型,提出生态系统经营的3个基本途径,即保护、恢复和维持。(7)设计了森林择伐经营措施。为解决现实森林经营中的问题,树立可持续的森林经营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和研究针、阔混交林经营特征,设计相应的森林经营措施,使其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能培育和收获木材,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处于最佳状态。(8)实证了森林经营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的规划可行性。围绕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利用、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游憩等项森林经营关键环节,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要求,提出贯彻和体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考虑的重点领域,对森林培育、利用等经营环节,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和提高林区基础设施,加强森林经营能力建设,发挥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9)评价了项目实施的生态与社会影响。回顾了以往林业项目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实践与成效,进行了项目在人工造林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对研究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对项目实施中潜在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减缓措施。评价结论,项目可行。
刘新宇[10](2012)在《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模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规范和指导我国企业在境外的森林培育活动,2007年8月,国家林业局、商务部联合编制并发布了《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指南》。本研究根据《指南》的要求,提倡中国企业在境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森林培育活动,遵守国际公约和当地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森林培育方案,对企业境外人工造林、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等也提出科学的建议,并由此建立指导今后中国企业的境外森林培育活动的示范性模板。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在境外的森林培育活动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自觉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及法律;编制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森林培育方案;注重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在境外进行可持续森林培育活动的中国企业应做到: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包括:遵守森林培育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遵守中国政府关于企业(林业)境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和法规;遵守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正确把握该国的政治、经济、林业及法律发展走势,争取投资利益最大化。2制定科学的可持续森林培育方案,包括以下具体内容:森林培育活动目标,包括调查资源结构和优化培育模式;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森林特别是高保护价值森林资源、环境限制因素、土地利用及所有权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发展与主导需求、森林培育活动沿革,以及邻近土地的概况;林业生产的总体布局;森林培育体系和营林措施,包括种苗生产、更新造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森林采伐和更新规划,包括年采伐面积、采伐量、采伐强度、出材量、采伐方式、伐区配置和更新作业等;森林和环境保护规划,包括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水土保持、化学制剂和有毒物质的控制,以及林地占用等;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特别是珍稀、受威胁及濒危物种;多种经营和林产品加工规划设计;重要非木质林产品培育、保护与利用的经营规划和措施;基本建设和林道规划;森林培育活动效益和风险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措施;与森林培育有关的必要图表;应符合所在国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3重视生态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将森林培育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森林保护,包括林木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管理;森林监测。4促进当地社区发展,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本地化;处理好劳工关系;保障社区对森林及相关资源的法定权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二、日本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监测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研建现状 |
1.2.2 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现状 |
1.2.3 森林资源地面监测样地类型应用与研究 |
1.2.4 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应用与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森林资源概况 |
2.3 自然条件 |
2.3.1 气候条件 |
2.3.2 土壤条件 |
2.3.3 水文特征 |
2.3.4 植被类型 |
3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地面固定样地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 |
3.2.1 大样地选择 |
3.2.2 单一样地类型设计方案 |
3.2.3 群团样地类型设计方案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一样地最优样地面积尺度研究结果 |
3.3.2 群团样地最优间距研究结果 |
3.3.3 不同类型样地对比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章节小结 |
3.4.2 章节讨论 |
4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年度抽样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年度监测方案抽样框架及样地布设 |
4.2.1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布设 |
4.2.2 地面固定样地布设 |
4.3 年度抽样监测方案设计 |
4.3.1 随机抽取方案 |
4.3.2 系统抽取方案 |
4.3.3 分层抽取方案 |
4.4 年度抽样监测案例试验 |
4.4.1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大小确定 |
4.4.2 圆形群团样地监测数据模拟 |
4.4.3 年度抽样监测结果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章节小结 |
4.5.2 章节讨论 |
5.森林资源综合一体化监测方案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案 |
5.2.1 树种组划分 |
5.2.2 模型构建 |
5.2.3 模型评价 |
5.2.4 市、县蓄积量预估及更新 |
5.3 研究结果 |
5.3.1 分别树种组模型构建结果 |
5.3.2 市、县一体化监测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章节小结 |
5.4.2 章节讨论 |
6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指标体系研建方案 |
6.2.1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6.3 指标体系构建 |
6.3.1 林分基本概况信息监测 |
6.3.2 森林健康监测 |
6.3.3 土壤监测 |
6.3.4 森林生物量监测 |
6.3.5 生物多样监测 |
6.3.6 森林经营管理监测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章节小结 |
6.4.2 章节讨论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国家级森林资源地面固定样地类型介绍 |
1 德国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方阵式圆形群团样地代表) |
2.日本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单一同心圆群团样地代表) |
3.美国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代表) |
4.加拿大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样线结合圆形群团样地类型代表) |
5.喀麦隆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复合样地类型代表) |
6.澳大利亚国家级地面固定样地(样带结合方形样地类型代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中日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以王子制纸和恒丰纸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框架结构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动机的研究 |
(二)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
(三) 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研究 |
(四)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研究 |
(五) 文献评述 |
二、相关政策要求 |
(一)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建立 |
(二) 相关政策要求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三、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 |
(二) 支持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
(三) 支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比较 |
一、日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一) 披露的演进 |
(二) 披露形式 |
(三) 披露内容 |
(四) 日本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现状 |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一) 披露的演进 |
(二) 披露形式 |
(三) 披露内容 |
(四) 我国造纸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现状 |
三、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比较分析 |
(一) 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差异 |
(二)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的思考 |
第四章 王子制纸和恒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分析 |
一、王子制纸和恒丰纸业环境会计概述 |
(一) 王子制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
(二) 恒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本情况比较及存在的差异 |
(一) 王子制纸与恒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本情况 |
(二) 王子制纸与恒丰纸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 |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体内容比较分析 |
(一) 环境方针与目标 |
(二) 环境保护支出披露 |
(三) 环境保护绩效披露 |
第五章 案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差异的原因及相关政策建议 |
一、案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差异 |
(二)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落后 |
(三) 我国企业缺乏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正确认识 |
二、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
(一)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立法 |
(二) 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
(三) 改善环境会计核算制度 |
(四) 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审计 |
(五) 纠正对环境保护问题和环保成本的认识偏差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一、本文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
二、本文的不足 |
三、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国有林场改革的研究 |
1.2.2 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标准与指标的进程 |
1.2.3 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4 交通运输 |
2.5 历史沿革和社会经济 |
第三章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经营情况 |
3.1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的主要构成 |
3.2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3.3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
第四章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 |
4.1 建立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的评价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筛选评价指标 |
4.1.4 指标值计算方法 |
4.2 明确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状况评价权重 |
4.2.1 专家打分法 |
4.2.2 层次分析法 |
4.2.3 权重最终值 |
4.2.4 评价体系各指标值计算方法 |
4.3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及可持续性评价 |
4.3.1 可持续综合指数计算 |
4.3.2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的Pearson相关性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
5.1 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
5.1.1 森林资源结构分析 |
5.1.2 公益林面积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
5.2 产业结构分析 |
5.3 社会环境分析 |
5.4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分析 |
第六章 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
6.1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
6.1.1 经营原则 |
6.1.2 科学制定森林经营目标 |
6.2 提高林场整体森林质量 |
6.2.1 努力提高森林蓄积量 |
6.2.2 提高林地利用率 |
6.2.3 优化场外林地林木资产 |
6.3 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 |
6.3.1 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平台 |
6.3.2 积极主动回收国有林地 |
6.3.3 完善森林资源监管职责 |
6.4 改善并优化产业结构 |
6.4.1 培育特色森林产品 |
6.4.2 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 |
6.5 持续开展FSC森林认证 |
6.6 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碳汇 |
2.1.2 碳汇支持政策 |
2.1.3 政策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
2.2.4 三重底线理论 |
2.2.5 公共政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及既有问题 |
3.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现状分析 |
3.1.1 我国森林碳汇经济政策 |
3.1.2 我国森林碳汇社会政策 |
3.1.3 我国森林碳汇环境政策 |
3.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分析 |
3.2.1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内容 |
3.2.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根源 |
3.2.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应对 |
3.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的趋势分析 |
3.3.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的分析基础 |
3.3.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既有问题趋势解读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经验借鉴及启示 |
4.1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 |
4.1.1 欧盟 |
4.1.2 美国 |
4.1.3 澳大利亚 |
4.1.4 韩国 |
4.1.5 日本 |
4.2 国外森林碳汇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国外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的启示 |
4.2.2 国外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的启示 |
4.2.3 国外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 |
5.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 |
5.1.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 |
5.1.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核心 |
5.1.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理论分析框架的保障 |
5.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
5.2.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
5.2.4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和模型 |
5.3.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3 综合绩效评价分析 |
5.3.4 灰色关联模型的因素分析 |
5.3.5 区域聚类分析 |
5.3.6 DID模型 |
5.4 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4.1 样本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
5.4.2 评价指标权重 |
5.4.3 中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测度 |
5.4.4 基于省域的森林碳汇支持政策绩效评价测度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构建 |
6.1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框架结构 |
6.1.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子系统 |
6.1.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子系统 |
6.1.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子系统 |
6.1.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子系统 |
6.2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主要作用 |
6.2.1 森林碳汇的经济导向作用 |
6.2.2 森林碳汇市场化促进作用 |
6.3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运行方式 |
6.3.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
6.3.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
6.3.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
6.3.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运行方式 |
6.4 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运行环境 |
6.4.1 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
6.4.2 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
6.4.3 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
6.4.4 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运行环境 |
6.5 本章小结 |
7 优化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
7.1 优化森林碳汇经济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
7.1.1 积极完善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建设 |
7.1.2 加大发展森林碳汇宣传推广投入 |
7.1.3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控机制 |
7.1.4 创造良好森林碳汇经营金融环境 |
7.1.5 加大林业经营目标生态经济补偿力度 |
7.2 优化森林碳汇社会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
7.2.1 实施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 |
7.2.2 促进森林碳汇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
7.2.3 完善森林碳汇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
7.2.4 加大社会民生保障与扶贫减贫力度 |
7.3 优化森林碳汇环境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
7.3.1 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
7.3.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抚育力度 |
7.3.3 完善森林管理与生态补偿机制 |
7.3.4 完善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制度 |
7.3.5 建立人为毁林的预防和惩处制度 |
7.4 优化森林碳汇法律支持政策体系的保障措施 |
7.4.1 建立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 |
7.4.2 建立森林碳汇产权确权法律体系 |
7.4.3 健全森林碳汇交易法律法规体系 |
7.4.4 建立森林碳汇市场风险管控法律 |
7.4.5 完善森林碳汇扶贫补偿法律制度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7)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
1.1.2 国民亚健康形势严峻 |
1.1.3 林业面临改革发展契机 |
1.1.4 健康产业需求急剧增加 |
1.1.5 政府推动森林养生产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森林疗养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养生旅游 |
2.1.3 森林浴 |
2.1.4 森林康养 |
2.1.5 森林疗养 |
2.2 森林疗养的保健功能 |
2.2.1 森林保健效果医学研究 |
2.2.2 森林健康因子分析 |
2.3 国外森林疗养的发展 |
2.3.1 德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2 日本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3 美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4 韩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4 国内森林疗养的发展 |
2.4.1 国内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4.2 国内森林疗养发展现存的问题 |
3 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体系的理论构建探索 |
3.1 森林疗养基地的理论体系 |
3.1.1 森林疗养基地的概念 |
3.1.2 森林疗养基地的基本要素 |
3.1.3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养层次 |
3.1.4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养方式 |
3.1.5 森林疗养基地的适应人群 |
3.1.6 森林疗养基地的分类 |
3.1.7 森林疗养基地与其他森林养生地的异同 |
3.2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 |
3.2.1 评价指数框架 |
3.2.2 森林环境人体舒适度指数 |
3.2.3 森林环境空气清洁度指数 |
3.2.4 森林环境外出活动适宜性指数 |
3.2.5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综合指数评价 |
3.3 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体系 |
3.3.1 森林疗养基地的选址要求 |
3.3.2 森林疗养基地总体规划原则 |
3.3.3 森立疗养基地项目设计要点 |
3.3.4 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步骤 |
3.4 森林疗养基地的辅助体系 |
3.4.1 森林疗养基地的解说系统 |
3.4.2 森林疗养基地的专业指导系统 |
3.4.3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效检测系统 |
3.4.4 森林疗养基地的医疗保障系统 |
3.4.5 森林疗养基地的标识系统 |
3.4.6 森林疗养基地的生活系统 |
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调查分析 |
4.1 天目山资源调查 |
4.1.1 天目山概况 |
4.1.2 天目山自然资源 |
4.1.3 天目山人文资源 |
4.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 |
4.2.1 天目山森林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 |
4.2.2 天目山森林环境空气清洁度评价 |
4.2.3 天目山森林环境外出活动适宜性评价 |
4.2.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 |
4.2.5 结论 |
4.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市场需求调查 |
4.3.1 调查方法 |
4.3.2 调查内容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4 调查结论 |
5 杭州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与设计 |
5.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选址 |
5.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分区规划 |
5.2.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空间布局 |
5.2.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分区发展思路 |
5.2.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林分改造设计 |
5.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重点项目规划 |
5.3.1 森林疗养步道 |
5.3.2 森林教室 |
5.3.3 健康园艺花园 |
5.3.4 森林冥想场 |
5.3.5 自然观察径 |
5.3.6 疗养林宿 |
5.3.7 森林绿色餐厅 |
5.4 天目山森林疗养菜单设计 |
5.4.1 芳香疗法类 |
5.4.2 作业疗法类 |
5.4.3 运动疗法类 |
5.4.4 气候疗法类 |
5.4.5 食物疗法类 |
5.4.6 心理疏导类 |
5.5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配套设施设计 |
5.5.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吃住设施设计 |
5.5.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医疗检测设施设计 |
5.5.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休憩设施设计 |
5.5.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解说及标识设施设计 |
6 森林疗养发展策略 |
6.1 提高森林疗养的社会认知度 |
6.2 加强政府在森林疗养中的作用 |
6.2.1 出台鼓励森林疗养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
6.2.2 推进森林疗养的科学研究与标准制定 |
6.2.3 成立专门的森林疗养协会 |
6.3 培育森林疗养相关产业 |
6.4 多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 |
6.4.1 与医疗机构合作 |
6.4.2 与企业合作 |
6.4.3 与心理咨询机构融合发展 |
6.4.4 与养老、教育和体育等领域联动 |
6.5 构建森林疗养人才培养机制 |
6.5.1 出台森林疗养服务质量标准 |
6.5.2 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和认证 |
6.5.3 森林疗养人才的培养路径 |
6.6 利用中国森林文化、养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森林疗养基地 |
6.7 加大森林疗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
6.8 开发特色森林疗养课程体系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森林碳汇与农户行为研究综述 |
1.2.1 碳汇与森林碳汇 |
1.2.2 森林碳汇研究进展 |
1.2.3 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
1.2.4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相关行为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权理论 |
2.1.2 需求理论 |
2.1.3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1.4 集体行动的逻辑 |
2.1.5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2.1.6 系统论与控制论 |
2.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研究理论假设 |
2.2.1 假设1 |
2.2.2 假设2 |
2.2.3 假设3 |
2.3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行为动机分析逻辑框架 |
2.3.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需求动机 |
2.3.2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动机的特征 |
2.4 农户参与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三章 森林碳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碳汇 |
3.1.1 全球森林资源状况 |
3.1.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1.3 西部森林资源现状 |
3.1.4 中国森林碳汇 |
3.2 森林碳汇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2.4 制度因素 |
3.3 农户行为对森林碳汇储备的影响 |
第四章 西部森林碳汇的优势及国家战略 |
4.1 西部地区发展森林碳汇的优势 |
4.1.1 自然条件 |
4.1.2 国际生态建设中的特殊地位 |
4.2 碳汇交易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
4.2.1 森林碳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4.2.2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影响 |
4.2.3 碳交易市场建设对中国碳汇建设的意义 |
4.3 中国碳汇交易情况与国家战略 |
4.3.1 中国碳汇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4.3.2 中国碳汇市场交易情况 |
4.3.3 碳汇建设与国家战略部署 |
第五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
5.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概况和样本特征 |
5.1.1 西部四省(市)样本点区域概况 |
5.1.2 调查问卷设定与样本特征分析 |
5.2 农户碳汇林投入生产意愿描述性分析 |
5.3 农户参与碳汇生产意愿研究假设 |
5.3.1 农户自身素质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3.2 农户生产的特征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3.3 社会经济状况与生产意愿的联系 |
5.4 计量模型选择与实证 |
5.4.1 模型选择 |
5.4.2 变量描述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5 参与意愿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
5.6 农户对森林碳汇储备需求行为分析 |
5.6.1 本研究对象在林业生产需求的现实特征与模型分析 |
5.6.2 林业生产对农户家庭发展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
5.6.3 林业生产与农户发展需求的研究概况 |
5.6.4 数据分析及其解释 |
5.6.5 计量研究结论 |
第六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有意识行为分析 |
6.1 农户林业生产投资行为 |
6.2 农户林业信息获取行为 |
6.3 农户林业生产销售行为 |
6.4 农户林业技术应用行为 |
第七章 森林碳汇储备中农户潜意识行为分析 |
7.1 风水文化是潜意识行为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
7.2 基于风水文化为基础的潜意识行为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作用分析 |
7.3 树神文化强化了森林资源管护中的潜意识行为 |
7.4 文化与制度的冲突 |
7.4.1 对门寨村冲突案例 |
7.4.2 板底村冲突案例 |
7.4.3 社区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
7.5 森林管理中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
7.6 森林资产性权属及采伐许可等制度安排的困境 |
7.7 林产品品种单一的困境 |
7.8 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碳储备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性思考与建议 |
8.2.1 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激励机制建设 |
8.2.2 促进农户森林碳汇储备行为的对策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主要依据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可持续发展 |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2.3 论文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 内 容与方 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森林经营研究的状况 |
2.1 森林经营及其演变 |
2.1.1 森林经营与林学 |
2.1.2 类似于森林经理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
2.1.3 类似于森林培育学科的森林经营学 |
2.1.4 国外的相关概念 |
2.2 森林经营理论及其演进 |
2.2.1 古典林业 |
2.2.2 经典林业 |
2.2.3 现代林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
3.1 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 |
3.1.1 复杂性的实证分析 |
3.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旨趣 |
3.2 森林经营的理性思考 |
3.2.1 森林问题 |
3.2.2 人与自然 |
3.2.3 实践转向 |
3.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框架 |
3.3.1 森林经营的转向 |
3.3.2 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 |
3.3.3 森林经营的主要实践 |
3.4 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框架 |
3.4.1 有关规范要求 |
3.4.2 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 |
3.4.3 关于县级或县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 |
4.1 研究地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1.3 森林经营管理 |
4.2 森林资源 |
4.2.1 森林资源现状 |
4.2.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
4.2.3 森林资源特点 |
4.2.4 立地分类与评价 |
4.3 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 |
4.3.1 生物量与碳储量现状 |
4.3.2 单位面积生物量与碳储量 |
4.3.3 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 |
4.4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 |
4.4.1 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量 |
4.4.2 森林资源资产年生产值 |
4.5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效益 |
4.5.1 涵养水源 |
4.5.2 固土保肥 |
4.5.3 固碳释氧 |
4.5.4 净化大气 |
4.5.5 积累营养物质 |
4.6 经营评价 |
4.6.1 主要成效 |
4.6.2 主要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经营决策与经营目标 |
5.1 森林经营决策 |
5.1.1 决策的层次与阶段 |
5.1.2 决策基础 |
5.1.3 决策目标的确定 |
5.1.4 备选方案的设定 |
5.1.5 方案的比选 |
5.1.6 方案的确定 |
5.1.7 方案的评估 |
5.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经营目标 |
5.2.1 规划指导思想 |
5.2.2 规划原则 |
5.2.3 经营目标 |
5.3 问题与对策 |
5.3.1 主要问题 |
5.3.2 对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区划 |
6.1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
6.1.1 研究地的区划定位 |
6.1.2 分区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
6.1.3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方案 |
6.2 森林功能区划 |
6.2.1 生态功能区 |
6.2.2 社会功能区 |
6.2.3 经济功能区 |
6.3 森林分类区划 |
6.3.1 界定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区划界定的任务 |
6.3.4 重点公益林概况 |
6.3.5 商品林概况 |
6.4 高保护价值森林 |
6.4.1 概念 |
6.4.2 作用与应用 |
6.5 森林经营管理分类 |
6.5.1 森林经营管理类型 |
6.5.2 分区与分类施策要点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森林经营体系 |
7.1 森林经营分类系统 |
7.1.1 经营分类的层次 |
7.1.2 层次之间的关系 |
7.2 森林自然分类系统 |
7.2.1 森林自然分类的依据 |
7.2.2 研究地森林类型 |
7.3 森林群落的演替及其特征 |
7.3.1 常绿阔叶林 |
7.3.2 针、阔叶树混交林 |
7.3.3 针叶林 |
7.3.4 毛竹林 |
7.4 森林经营的基本途径 |
7.4.1 保护 |
7.4.2 恢复 |
7.4.3 维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森林择伐经营措施设计 |
8.1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8.1.1 经营设计目标 |
8.1.2 经营设计原则 |
8.2 择伐与择伐林 |
8.2.1 择伐 |
8.2.2 择伐林 |
8.2.3 择伐方式 |
8.3 现实森林群落与经营 |
8.3.1 森林群落类型与特征 |
8.3.2 现实林分经营 |
8.3.3 有关研究 |
8.4 原因分析 |
8.4.1 传统经营与生态干扰 |
8.4.2 生态耗竭与生态滞留 |
8.5 经营模型与措施 |
8.5.1 松阔混交林的经营模型 |
8.5.2 经营措施与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森林培育与森林利用规划 |
9.1 森林培育 |
9.1.1 造林更新 |
9.1.2 幼林抚育 |
9.1.3 抚育间伐 |
9.1.4 林分改造 |
9.1.5 封山育林 |
9.1.6 种苗 |
9.2 森林采伐利用 |
9.2.1 基本原则 |
9.2.2 主要依据 |
9.2.3 主要内容 |
9.2.4 采伐作业管理 |
9.3 非木质资源经营 |
9.3.1 毛竹林 |
9.3.2 油茶林 |
9.3.3 茶叶林 |
9.3.4 食用菌 |
9.4 森林游憩 |
9.4.1 资源状况 |
9.4.2 发展思路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森林保护与森林管理规划 |
10.1 林地生产力维持与森林健康维护 |
10.1.1 林地生产力维持 |
10.1.2 森林防火 |
10.1.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10.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0.2.1 就地保护 |
10.2.2 森林经营过程保护 |
10.3 基础设施建设 |
10.3.1 林道建设 |
10.3.2 信息化建设 |
10.4 经营能力建设 |
10.4.1 机构建设 |
10.4.2 管理队伍建设 |
10.4.3 林农技能建设 |
10.5 保障措施 |
10.5.1 法制政策保障 |
10.5.2 经济政策保障 |
10.5.3 技术保障 |
10.5.4 管理与监督保障 |
10.6 本章小结183 |
第十一章 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价 |
11.1 评价总则 |
11.1.1 项目背景 |
11.1.2 项目由来 |
11.1.3 主要实践与成效 |
11.1.4 比较与借鉴 |
11.1.5 评价基础 |
11.1.6 评价原则 |
11.2 项目概要 |
11.2.1 项目目标 |
11.2.2 主要内容 |
11.2.3 项目布局 |
11.3 影响评价与减缓措施 |
11.3.1 评价方法 |
11.3.2 正面生态影响分析 |
11.3.3 负面影响及减缓措施 |
11.3.4 风险与防范 |
11.3.5 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 |
11.4 评价结论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1.1 主要创新点 |
12.1.2 存在的问题 |
12.2 展望 |
12.2.1 应用展望 |
12.2.2 需要研究的问题 |
1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10)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模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研究背景与方法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2 国际森林可持续发展 |
2.1 森林可持续经营 |
2.1.1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近况 |
2.1.2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 |
2.2 企业境外森林培育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森林培育相关法律法规 |
3.1 国际公约和协议 |
3.2 中国政府关于企业(林业)境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和法规 |
3.3 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
3.4 案例 |
3.4.1 国外林业相关法律法规 |
3.4.2 光大木业森林采伐权权益置换模式 |
3.5 讨论 |
4 森林培育 |
4.1 案例 |
4.1.1 东宁在俄罗斯兴建木材工业园 |
4.1.2 中非林业合作 |
4.1.3 内蒙古森工集团与俄罗斯林业开发贸易 |
4.1.4 日本企业海外造林 |
4.1.5 云南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 |
4.1.6 广垦境外橡胶加工 |
4.1.7 山东阳信欧亚木器海外发展 |
4.1.8 云南孟连农场缅甸替代种植 |
4.2 讨论 |
4.2.1 种苗培育 |
4.2.2 造林 |
4.2.3 抚育 |
4.2.4 更新 |
5 生态保护 |
5.1 案例 |
5.1.1 巴西、美国林业生态保护 |
5.1.2 澳大利亚、新西兰森林防火 |
5.1.3 金光集团投资中国遭"毁林"质疑 |
5.1.4 德国的森林监测 |
5.1.5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环境影响评价 |
5.2 讨论 |
5.2.1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 |
5.2.2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制定相关对策 |
5.2.3 采取森林保护措施 |
5.2.4 进行森林监测 |
5.2.5 反面教材 |
6 促进当地社区发展 |
6.1 案例 |
6.1.1 太阳纸业老挝种植金合欢林 |
6.1.2 "安信"在巴西投资森林 |
6.1.3 西双版纳在老挝进行替代种植 |
6.1.4 尼泊尔棕榈藤社区管理 |
6.1.5 云南境外替代发展 |
6.1.6 巴西的中国企业处理劳工关系 |
6.2 讨论 |
6.2.1 人力资源本地化 |
6.2.2 处理好劳工关系 |
6.2.3 尊重当地的森林、相关资源的法定权益 |
6.2.4 发展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关系 |
7 结论 |
7.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7.2 制定可持续森林培育方案 |
7.3 重视生态保护 |
7.4 促进当地社区发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日本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监测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以保定市为例[D]. 阳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中日造纸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以王子制纸和恒丰纸业为例[D]. 陈心怡. 苏州大学, 2020(03)
- [3]黄冕林场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D]. 曾祥秀. 广西大学, 2019(06)
- [4]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森林碳汇支持政策体系研究[D]. 林宣佐.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0)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D]. 高焕沙.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5)
- [8]森林碳汇储备的农户行为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陈卫洪.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2)
- [9]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D]. 刘羿.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模板研究[D]. 刘新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