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制笔行业五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吴守峰[1](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范晴雯[3](2020)在《“援理入法”:基层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 ——基于M市F镇小微企业整治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多历史与现实因素汇聚下诞生的乡镇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在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生产技术的薄弱、产业布局的分散以及企业发展的趋同竞争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甚至,这一生态环境负担会伴随工业在农村的日趋发展而延伸为一个农村可持续发展危机。在对相关已有研究的回顾后,可以得知:基层环境治理实践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在场。具体来说,国家力量从根本上主导着基层环境治理的基本逻辑,但其间也存在着社会因素对基层环境治理的影响,也即农村环境治理中会受到“事实上的体制”影响,并由此形塑了基层环境治理一种“法”与“理”互动的实践逻辑。那么,本文以基层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探讨有关F镇小微企业环境整治方面的实践逻辑,可以发现基层政府在体制压力与政绩考核制度下主要依照具体政策法规作为其行动的主要伦理守则。但由于乡镇企业发展事关民众基本生存需要而使得基层政府在处理具体环境问题时不得不运用人情关系等地方化的社会情理作为协助其工作的另一手段,从而形成基层环境治理一种半正式的运作逻辑。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逻辑以及企业主与普通民众的生存逻辑之中,发现社会情理能够帮助基层工作人员与企业主、普通民众间就解决某类环境问题达成共识。更进一步说,社会情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制度法规的生硬以及与具体社会生活脱节部分而实现政策的落实,从而实现一种“援理入法”的可能。此外,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逻辑与企业主、普通民众间的生存逻辑背后实则反映了其认知行动在制度法理与社会情理之间抉择与转换,而这反映在环境治理上亦是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抉择与转换。因此,对于环境治理的理解,我们需要从具体的国家制度与社会背景之中认识与了解不同主体的行动伦理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性。
耿灿[4](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赵水静[5](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付晓彤[6](2019)在《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妖”是明代文献中对造物活动过于“增益”的一种指称,且“物妖”概念又勾勒出明人追求时尚之物的迷恋,以至迷幻。这种由“增益”而越显离奇的造物状态,在审视古代中国造物活动过程中,值得特别关注。将造物冠以“妖”名的提法,从字面语义分析来看,就是指称奇怪反常、靡丽美艳的物品。事实上,就历史发生来说,自两汉以来,记载灾异的《五行志》中已有专门列目注出“服妖”,将服饰、车马器、玩具、居室等日用之物与国家兴亡、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政治意图。由之言说,“物妖”提法对此有所沿袭,又在明朝新的语境中有所变化,内涵丰富。从历史角度纵观而言,“物妖”并非指某一种物或某一类物,而是关于物的评价概念,其中隐匿着礼制文化语境中,儒学之士对物的评价标准,评价立场和评价态度。尤其是中晚明以来,奢靡之风盛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笔记小说、地方志以及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以两都、苏州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崛起的盛景:百工呈能献技,精美奇巧服饰器用日有所增,文人士大夫一掷千金活跃文化市场,追求奇装异服引领社会风尚,商人掌握着丰厚的财富,通过使用高级别的服饰器用转换社会身份,庶民百姓不惜借贷享用奢华、奇异之物。尤其是从奇装异服、“苏意”与“苏样”、物带人号等“物妖”类型分析来看,将物冠以“妖”名的说法传递着时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沉浸、享受于物质文化的矛盾:一方面,人性使然令他们对靡丽精巧之物多有迷恋;另一方面,传统道德的训诫令他们对新奇之物充满不安。之所以将物冠以“妖”名与物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有重要关系,物是社会变迁的缩影,而“妖”字则表达了儒学之士对社会变迁的复杂情绪。本文论述,重点阐明物作为社会表征较为直接地、明显地反映出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古已成制的礼俗文化产生的极大冲击,儒学之士以“物妖”评说新社会风尚。立足于语境分析,“物妖”说法是对“人人侈用”“其心好异”“人心不古”的批判与控诉,暗含着礼制扞卫者对奢靡风气、欲望膨胀的不安与无奈,明代儒学之士借助这个古老的词汇表达着对身处时代社会问题、历史走向的忧虑。从设计学视阈来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物妖”在现象层面为我们留下的是设计艺术史的知识,在思想层面则为我们留下了设计批评的思考。
陈艳君[7](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说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姚丹[8](2016)在《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源于导师研究方向“古代造物研究”,以兴起于元代吴兴(今湖州市善琏镇)的“湖笔”作为研究对象,因当地笔工至今秉持“尖、圆、齐、健”的工艺和恪守“精、纯、美”的质量标准,在(明)谢肇淛的《西吴枝乘》中被誉为“吴兴毛颖之技甲天下”,又在(明)《湖州府志》中赞为“湖笔名于世”,奠定了它优良品质的声誉。但如今全国各地出现大量劣质“湖笔”,为与这类产品区别,特以“传统湖笔”取而代之。本课题是《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其中“文化生态”是以“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具体文化形态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传统湖笔”,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入手,探究其与产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制作的工艺文化、销售的商业文化和使用的文人文化间的关联,勾连出笔工、笔商和书画家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思路是,以毛笔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从比对出土毛笔实物和文献记载入手,归纳总结出各主要阶段的毛笔工艺与文化特色,以衬托出湖笔的独特性,借助田野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从“中国古代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维度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理论。综合两方面近三十年相关研究发现,有关“传统湖笔”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缺失,以及在“非遗后”背景下的探讨也存在严重不足。因此,本文的主旨针对以上内容展开,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第一,传统湖笔兴起与发展研究。系统研究了在毛笔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湖笔兴起源于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基于元明时期地方府志和文人笔记中有关歌颂笔工诗文的相关记载,揭示出吴兴精英笔工以个人或群体的形式与江浙文人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地域性的文人圈。随后,由于明清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和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湖州笔工群体的分化,出现了“笔客”。这一群体在文化中心城市的行商,促进了湖笔向全国范围的扩展,同时伴随其中部分坐贾的形成和湖笔店铺的创立,最终导致湖笔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第二,传统湖笔文化与相关环境研究。提出了传统湖笔“文化场”的概念,分别以制售的物理空间(笔市、笔舫和笔店)和文化环境(传统湖笔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展开。认为笔市和笔舫虽然已随着历史发展而消逝,但曾经却是传统湖笔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笔店前店后坊的布局,体现出制售和展示的功能,又因店内装潢所反映出的文人趣味,而具备了综合性特色,展示了店家的经营策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是以抗战期间旅居苏州湖州籍笔工为主体成立的传统湖笔组织,它的成立与发展为日后善琏湖笔的复兴保存了有生力量;最后善琏笔业制售的信仰是以“蒙恬会”为具体表现,而相应民俗则是受到节令、蚕桑与农事等因素的直接影响。第三,传统湖笔文化内涵研究。经过系统分析传统湖笔,提出了制作的“工艺性”、承载的“知识性”与经营的“品牌性”。首先,认为制作的“工艺性”是传统湖笔文化的基础,反映出对毛笔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其次,研究其承载的“知识性”是通过曾经作为贡品,文人趣味的融入和作为文房陈设等内容表现;最后,经营的“品牌性”是从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对“品牌”和“商标”的重视以及对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发展而来。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文化生态”的研究成果,对兼具“一般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传统湖笔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古代造物领域的本体性知识,推进“非遗后”研究,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董明[9](2015)在《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皖江地区位于安徽沿江一带,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本文论述了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重点揭示皖江地区经济在唐中叶至北宋末年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并试图阐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相关规律。本文主要从政治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人口、土地、水利、农业、手工业、交通和商业等方面来梳理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对皖江地区经济较为全面的综合考察来客观真实的揭示其经济发展的轨迹与规律。社会政治环境与自然条件是影响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二者的有利影响下,皖江地区经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口是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人口逐渐增长的情况下,大量的土地得到垦辟。土地的垦辟又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种植技术得到提高,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经济发生了显着的发展与变化。在良好的自然条件支撑下,皖江地区的手工业经济开始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面貌。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水运较为发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在人口增多、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和交通业发展的共同推动下,城市与镇市商业经济也快速发展。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重要发展与变化,并为南宋以降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过程的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经济是处在剧烈变化与发展之中的,而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交通的进一步畅通。在人口和交通的推动下下,皖江地区依据独特的自然环境,利用航船经济与行担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了由中唐以前的封闭内向型向唐中叶至北宋末年的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变。就皖江地区经济发展重心而言,北部地区为这一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渐渐影响着区域经济重心的变迁。因而,了解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特点与相关规律,这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今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朱友舟[10](2012)在《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魏晋以来古代毛笔形制的流变、制笔的材料、风格流派、笔工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对于毛笔与书法风格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结合书法史,考述了历史上典型的毛笔形制以及种类,指出缠纸有心笔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形制,分析了鸡距笔的重要特征。文章指出宋代以后毛笔的制作发生了重大改变,无心散卓成为主要的形制,这是一种技术的进步,它的兴盛为宋代的写意书风提供了客观的工具因素。文章还对于枣心笔、羊毫笔、狸毛笔、鼠须笔等重要的种类作了详细的考述。在梁同书《笔之料》的基础上,对于制笔的材料作了描述与整理;并指出“仲秋取毫”说法的不妥,补充论述了“南兔毫短而软”的观点。参考现代的制笔技术,重点以散卓法为例,文章结合文献对毛笔制作工序如择毫、熟毫、衬胎、剔毫等关键步骤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对毛笔的四德“尖、齐、圆、健”作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宣笔、湖笔等重要派别,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探讨。文章对韩愈《毛颖传》之中山一地作了考辨,指出中山当为唐代宣城的溧水;并指出地理、物产、工巧等因素为宣笔兴盛的主要原因。湖笔的兴盛与宣笔的衰落以及湖州的地理、人文等有重要的联系。元、明、清三代湖笔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论述三代湖笔的异同。湘笔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流派,影响较大。制作主体——笔工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补唐代以前笔工13人、宋代42人、元代9人、明代22人、清代40人。毛笔与书法风格的关系研究是本文的落脚点。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在有心短锋笔盛行的时代,“颜筋“变为“柳骨”,与柳公权对工具的改变有密切的关联。对于毛笔的形制,苏轼守旧,黄庭坚喜新;这种差异无疑对于他们个性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材料的毛笔就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陈献章、今释等利用茅笔创造出拙大的书风,影响至今。特殊类型毛笔往往为个性书家所喜爱。秃笔常常用来表现拙朴圆浑的书风。书家通过烧毫或束毫的手段来表现玉箸篆的瘦硬风格应当是符合情理的事情。
二、我在制笔行业五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在制笔行业五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框架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
一、章法的全局观 |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
一、形学有势 |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
一、书学亲承:李健 |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
结语 |
一 学术评价 |
二 思想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援理入法”:基层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 ——基于M市F镇小微企业整治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回顾与反思 |
1.既有研究的进展 |
2.本研究的起点 |
(三)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田野点的选择 |
(六)资料来源 |
二、绿水不再绕青山:F镇的自然、工业与社会 |
(一)自然与生活 |
(二)工业与污染 |
三、在“正式”与“非正式”之间:基层环境治理的制度实践 |
(一)替换与重构:乡镇为主的基层环境治理结构 |
1.文本意义上的乡镇职能 |
2.具体实践中的乡镇职权 |
(二)动员、执行与绩效:环境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 |
1.激励与考核:体制运作的基本逻辑 |
2.在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环境治理多元策略的运用 |
3.从“非正式”走向“正式”:基层环境治理的转变 |
(三)小结 |
四、在制度文本与社会情理之间:基层环境治理的规则资源 |
(一)“法理兼顾”:基层环境治理的内在逻辑 |
1.“法理兼顾”:基层工作人员的情理变通 |
2.“诉苦与讲情”:企业主的生存逻辑 |
(二)认知与行为:政策执行中不同主体的伦理选择 |
1.社会情理:政策执行中权力与利益的协调 |
2.关系建构:“援理入法”的前提条件 |
(三)小结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情理与法:环境治理中不同主体的规则选取 |
(二)双轨互动:环境治理改革的新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关于“文化”的定义 |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
3、“五代十国”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3、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
一、中原诸朝科举 |
二、南方诸国科举 |
小结 |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
一、监修国史 |
二、史馆修撰 |
三、直史馆 |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
小结 |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
小结 |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
小结 |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物之现象:古代中国的“物妖”传奇 |
第一节 汉废帝刘贺好作非常之冠 |
第二节 唐安乐公主喜服百鸟裙 |
第三节 宋妇女尚作高髻 |
第二章 “妖”之观念:物被冠以“妖”名的可能性 |
第一节 灾异学说中的“服妖” |
一、“妖”与人事征兆 |
二、人弃常,则妖兴 |
三、《汉书·五行志》与“服妖” |
第二节 作为文化概念的“物妖” |
一、“服妖”说的政治意图 |
二、维护礼俗的说辞 |
第三节 作为评价概念的“物妖” |
一、主观选择为“妖” |
二、牵合附会为“妖” |
三、古人对待“服妖”的态度 |
第三章 “物妖”增益:明代的时尚之物 |
第一节 胡风胡俗 |
一、诏复汉唐衣冠之制 |
二、胡风胡俗议为“服妖” |
三、“别夷夏”的政治话语 |
第二节 奇装异服 |
一、不分贵贱的马尾裙 |
二、变动不居的男子巾服 |
三、好尚奢华的女子服饰 |
第三节 “苏样”与“苏意” |
一、“苏样”为何样 |
二、“苏意”为何意 |
三、时尚的代名词 |
第四节 物带人号 |
一、能工巧匠声名鹊起 |
二、能工巧匠所作之物 |
三、品味、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
第四章 物之评价:“物妖”观念在消费社会的显现 |
第一节 世风变幻的大明王朝 |
一、“人遵画一之法”的光景 |
二、奢俗蔓延全国 |
三、文化商品化 |
第二节 奢靡语境中的“物妖” |
一、奢靡令物成“妖” |
二、奢靡与消费社会的形成 |
三、奢靡的去道德化 |
第三节 审美语境中的“物妖” |
一、感官愉悦令物成“妖” |
二、装饰显示奢靡 |
三、喜奢华,乐奇异 |
第四节 书写语境中的“物妖” |
一、《五行志》中“服妖”的书写方式 |
二、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方式 |
三、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心态 |
第五章 “物妖”之祛魅:物欲的审思 |
第一节 欲望彰显的表征 |
一、“弘俭约,戒嗜欲”的训诫 |
二、“欲”是人之自然本性 |
三、物欲导致“礼仪不行” |
第二节 “妖由人兴”的自觉 |
一、百工为财呈能献技 |
二、技艺的商业开展与竞争 |
三、文人雅士一掷千金 |
第三节 时尚观念的萌兴 |
一、“物妖”是时尚的表征 |
二、炫耀性消费与阶级变动 |
三、上行下效与身份模糊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历代“服妖”“物妖”条目一览表 |
附录二: 研究“服妖”的期刊文章目录 |
附录三: 图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
一、社会历史概况 |
二、地理资源概况 |
三、商品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
一、制茶业 |
二、纺织业 |
三、文房四宝业 |
四、其他行业 |
第三节 驱动因素 |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
小结 |
第二章 技术转型 |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
二、实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 |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
一、家庭手工业 |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
一、行会 |
二、同业公会 |
三、工会 |
小结 |
第四章 结构变革 |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
一、纺纱业 |
二、染料业 |
三、炼钢业 |
四、制丝业 |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
一、织布业 |
二、榨油业 |
三、造纸业 |
四、制烟业 |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
一、概况 |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
三、竹木加工业 |
四、砖瓦业 |
五、陶瓷业 |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
一、徽墨业 |
二、宣纸业 |
三、舒簟业 |
四、罗经业 |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
一、针织业 |
二、铅石印刷业 |
三、皂烛业 |
四、火柴业 |
五、化妆品业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
一、地域的不平衡 |
二、行业的不平衡 |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
一、后向联系农业 |
二、满足多元消费 |
第二节 多重障碍 |
一、天灾人祸 |
二、多方盘剥 |
三、观念制约 |
四、教育不振 |
小结 |
余论 |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8)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湖笔(毛笔)”的研究综述 |
1.2.2“造物、设计与文化生态”的文献综述 |
1.2.3“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笔史视野下的元代湖笔兴起 |
2.1 湖笔兴起前的毛笔发展阶段分析 |
2.1.1 毛笔肇始及阶段划分的相关讨论 |
2.1.2 正本溯源——秦汉时期传统毛笔的设计特征 |
2.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笔工艺的细化与工序的步骤化 |
2.1.4 唐宋文人与宣城笔工的交往兼谈宣笔兴衰 |
2.2 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与湖笔兴起 |
2.2.1 元代湖笔兴起的表征 |
2.2.2 湖笔兴起成因争论的分析与总结 |
2.2.3 元代江浙文人圈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风尚 |
2.2.4 元代江浙文人圈和湖州精英笔工的交往 |
2.3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湖州(吴兴)笔工、笔客和笔商的身份识别与确立 |
3.1 元代笔工冯应科和陆颖 |
3.1.1 吴兴三绝之应科笔 |
3.1.2 湖笔家族经营模式的开创者——陆颖 |
3.2 吴兴笔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
3.2.1 笔工群体分化的初显 |
3.2.2 吴兴笔工群体中的“精英与普通”和“能手与俗手” |
3.2.3 最后的湖州(籍)精英笔工——费在山和王皓夫 |
3.3 清代湖州“笔客”考——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 |
3.3.1 元明时期湖州籍制笔工匠称谓的缘起 |
3.3.2 清代湖州“笔客”肇始及缘由 |
3.3.3 清代湖州“笔客”的社会身份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湖笔的“文化场”——空间、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 |
4.1 传统湖笔制售的历史记忆——笔市和笔舫 |
4.1.1 善琏东桥头笔市 |
4.1.2 笔舫 |
4.2 笔店——湖笔制售与文人趣味的综合体 |
4.2.1 前店后坊的布局——湖笔的制售和展示空间 |
4.2.2 文人趣味的笔店装潢 |
4.3 传统湖笔组织的构成、系统与职能——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1945-1956)为例 |
4.3.1 工会组织的构成 |
4.3.2 工会的组织系统 |
4.3.3 工会组织的职能 |
4.4 善琏笔业制售的节令民俗与信仰考察 |
4.4.1 春秋两祭——蒙恬会 |
4.4.2 春前选毫与冬管不蛀 |
4.4.3“农耕之暇则缚笔” |
4.4.4“三年徒弟,四年半作”和驱霉 |
4.5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湖笔中根植的“工艺性”、“知识性”和“品牌性” |
5.1 传统湖笔制作的“工艺性” |
5.1.1 善琏湖笔传统制笔工序的历史演变 |
5.1.2 善琏湖笔的传统制笔工具、设备和原料 |
5.1.3 善琏湖笔的质量标准——从“尖圆齐健”到专利申请 |
5.2 传统湖笔中承载的“知识性” |
5.2.1 作为贡品的湖笔——御用气质地叠加 |
5.2.2 有“故事”的湖笔 |
5.2.3 作为文房陈设的“湖笔” |
5.3 传统湖笔经营的“品牌性” |
5.3.1 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的品牌名与商标 |
5.3.2 湖笔品种的“多样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苏州市档案馆馆藏“吴县制笔业职业工会”资料 |
附录二:苏州市档案馆馆藏“湖笔组工人劳资纠纷”资料 |
附录三:原料一览表 |
附录四:工艺一览表 |
附录五:工序一览表 |
附录六:访谈摘录 |
附录七: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
(9)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学术成果的回顾 |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政治与社会环境因素 |
一、政治与社会的稳定 |
二、战争的影响 |
第二节 皖江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一、气候条件 |
二、地貌与土壤条件 |
三、森林植被条件 |
四、水文资源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口增长与人民生活 |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 |
一、唐前期的快速增长 |
二、唐中叶至五代的曲折增长 |
三、北宋时期的加速发展 |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因素与途径 |
一、社会安定促进人口增长 |
二、地方官员的积极作为 |
三、动乱时期的自保 |
四、外来人口的迁入 |
五、隐漏户与浮逃户的大量存在 |
第三节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
一、富民的增多 |
二、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的垦辟与水利建设 |
第一节 土地垦辟的条件 |
一、山川资源 |
二、官方的政策支持 |
第二节 土地的垦辟 |
一、低山丘陵地带的垦辟 |
二、河流湖泊的围垦 |
第三节 水利的建设 |
一、沟洫 |
二、陂塘 |
三、堰坝 |
四、堤围 |
五、斗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商品化 |
第一节 土地的经营方式 |
第二节 粮食生产与先进技术的采用 |
一、粮食生产的发展 |
二、先进技术的采用 |
三、粮食的商品化 |
第三节 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养殖业的发展 |
一、种茶 |
二、栽桑养蚕 |
三、种麻 |
四、果树的种植 |
五、菜蔬的种植 |
六、药材的生产与商品化 |
七、林业 |
八、花卉的种植 |
第四节 渔业与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
一、渔业的发展 |
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手工业生产 |
第一节 酿酒业 |
一、饮酒风气渐盛 |
二、酿酒技术进步 |
三、酒的经济作用 |
第二节 矿冶业与陶瓷业 |
一、矿冶业 |
二、陶瓷业 |
第三节 纺织业的发展 |
一、纺织品产地分布广 |
二、技术水平提高 |
第四节 造船业 |
一、船舶种类增多 |
二、造船数量扩大 |
三、造船技术进步 |
第五节 文具制造业的兴盛 |
一、制笔业 |
二、制墨业 |
三、造纸业 |
四、制砚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通与商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交通的发展 |
一、交通基本状况 |
二、交通建设与修整 |
三、桥梁与津渡的建设 |
四、馆驿旅店的发展 |
第二节 商业的发展 |
一、州县数量的增长 |
二、商业都市的繁荣 |
三、镇市的迅速发展 |
四、商业贸易的活跃 |
五、商税不断增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剧烈变化发展中的皖江地区经济 |
二、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及特征 |
三、皖江地区的经济重心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文献 |
二、今人着作 |
三、学术论文 |
四、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古代的着述 |
二、 学术界关于魏晋以来古代毛笔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形制流变 |
(二) 材料 |
(三) 工序 |
(四) 制笔流派 |
(五) 笔工辑录与研究 |
(六) 毛笔与书风 |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的目的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以来毛笔形制流变及名称考述 |
第一节 鸡距笔考 |
一、 “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
二、 “以麻纸裹柱根,欲其体实,得水不胀” |
三、 “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
四、 宋代以后鸡距笔的式微 |
第二节 散卓笔考辨 |
一、 初期的散卓笔 |
二、 散卓笔的形制发展及特点 |
三、 三副笔不是散卓笔 |
四、 无心散卓笔不为诸葛家族所创制 |
第三节 枣心笔考辨 |
一、 枣心笔产生的时间 |
二、 枣心笔无心 |
三、 枣心笔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鸡毛笔考述 |
一、 岭南的鸡毛笔——“无兔而用鸡毛” |
二、 鸡毛笔的特点 |
三、 苏轼用过鸡毛笔 |
第五节 羊毫笔考述 |
一、 “以羊毫为披” |
二、 羊毫笔的先导——“老羝拔颖,霜竹斩干” |
三、羊毫主要用于民间——“只宜茅舍用,难向玉堂挥” |
四、 羊毫兰蕊笔的出现 |
五、 能大能小的羊毫“巨细”笔 |
六、 “吾今造笔,软毫中必参用硬毫” |
第六节 狸毛笔考述 |
一、 “书抽虎仆” |
二、 “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 |
三、 “可以助力,且作美观” |
第七节 鼠须笔考辨 |
一、 《兰亭》用鼠须笔所书? |
二、 鼠须笔为狼毫笔 |
三、 鼠须笔的另一种解读——“分髯杂霜兔” |
第八节 毛笔的别名考补 |
一、 因方言的差异而得名 |
二、 因制作原料的不同而得名 |
三、 因笔头的形状、体势而得别名 |
四、 因原材料或制作的地域得别名 |
五、 因比拟人或物而得名 |
第二章 毛笔的材料研究 |
第一节 笔毛材料简述 |
一、 山兔毫 |
二、山羊毛 |
三、鹿毛 |
四、狐狸毛、猩猩毛等 |
五、猪、鸭、鸡等家禽类 |
第二节 笔管材料 |
一、竹 |
二、木 |
三、其他种类 |
第三节 论地域、季节对毛料的影响——以兔毫、狼毫为例 |
一、 “仲秋取毫”析 |
二、 黄鼠狼尾毛的季节差异 |
三、 “辽东黄鼬健且圆,得法自远源也传” |
第三章 毛笔制作工序研究——以散卓笔为例 |
第一节 择毫法——“千万毛中拣一毫” |
一、 “锱铢辨柔劲” |
二、 “造笔者之精,必以择毫为先” |
三、“千万毛中拣一毫” |
第二节 熟毫法 |
一、 石灰水去脂 |
二、 水蒸气去脂法 |
三、 自然去脂法 |
四、 揉擦去脂法 |
第三节 垫胎成型法 |
一、 衬垫成型的步骤 |
二、 衬胎毫料的质量要求 |
三、 衬胎毫料的数量要求 |
四、 衬毫的层次要求 |
第四节 剔毫修整 |
一、 顺理笔样 |
二、 清理毛障 |
三、 修整定型 |
第五节 毛笔四德论 |
一、 “四德”的形成 |
二、 “尖齐圆健”的含义 |
第四章 古代制笔流派研究 |
第一节 宣笔考辨 |
一、 韩愈《毛颖传》之中山考辨 |
二、 唐、宋宣笔考 |
第二节 湖笔考 |
一、 湖笔的成因 |
二、 论元代湖笔 |
三、 明代湖笔考述 |
四、 清代湖笔考 |
第三节 湘笔考 |
第五章 《笔史·笔之匠》校补及笔工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唐以前笔工辑补 |
第二节 《笔史·笔之匠》补正(宋代部分) |
第三节 《元代笔工考》校补 |
一、 南方笔工 |
二、 北方笔工 |
三、 籍贯待考笔工 |
第四节 《续订〈笔之匠〉之明清笔工》校补(明清部分) |
一、 明代笔工辑录 |
二、 清代笔工辑录 |
第五节 笔工作坊或牌匾名考述——以元明两代笔坊为中心 |
一、 “正心” |
二、 “笔华轩” |
三、 “笔妙轩” |
四、 “古用轩” |
五、 刘必通卖笔木牌 |
第六节 文人眼中的笔工 |
一、 “唯笔工最难” |
二、 “不能书何能笔?” |
三、 “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 |
四、 “谁言进技不进道?” |
第六章 毛笔与书法风格 |
第一节 笔如刀槊——创作中毛笔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论“择笔” |
第三节 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
一、 “柳骨”与“出锋须长” |
二、 蔡襄“以散笔作草书,自成一家” |
三、 形制的变迁与苏、黄的书风 |
第四节 不同毛料的毛笔与创作 |
一、 杨维桢与“铁心颖” |
二、 “羊毫盛行而书学亡”辨 |
三、 茅笔与书法创作 |
第五节 特殊类型毛笔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
一、 秃笔与书法创作 |
二、 烧毫、束毫与古法毛笔 |
第七章 结论 |
附表一:唐以前笔工辑录表 |
附表二:宋代笔工辑录表 |
附表三:元代笔工辑录表 |
附表四:明代笔工辑录表 |
附表五:清代笔工辑录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我在制笔行业五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援理入法”:基层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 ——基于M市F镇小微企业整治的田野调查[D]. 范晴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D]. 付晓彤.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8]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D]. 姚丹. 江南大学, 2016(02)
- [9]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 董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10]中国古代毛笔研究[D]. 朱友舟.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