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傅志昂[1](2021)在《辐射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聚合物和无机纳米粒子复合而成的材料体系。纳米复合材料通常具有各组分性能的协同效果。然而大部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容性较差,仅通过简单物理复合难以实现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有机组分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是提高组分间相亲性的有效策略。将有机组分通过传统化学手段接枝在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制备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但面临着明显问题:一方面,此方法要求有机组分与纳米粒子上有可相互反应的基团;另一方面,现有修饰方法所接枝分子的分子量较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受限。因此,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高含量以及高分子量的有机组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业价值。辐射接枝技术是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粒子的共价结合的重要方法。本论文以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纳米钛酸钡(BT)表面的聚偏氟乙烯(PVDF)改性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利用伽马射线共辐射接枝技术,在室温真空氛围中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的策略;并通过替换纳米粒子核,探索了辐射接枝制备杂化纳米粒子的普适性;随后通过杂化纳米粒子与PVDF聚合物基体的共混,探究了不同表面改性对纳米粒子分散性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后将所合成的杂化纳米粒子直接进行熔融加工,制备形成高固体含量的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SiO2辐射接枝PVDF的制备通过辐射接枝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PVDF接枝的SiO2(F-SiO2)。系统研究了合成F-SiO2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能及结晶行为等,初步探讨了不同反应物投料比与不同吸收剂量对F-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成功接枝并包覆至SiO2表面,其接枝含量随PVDF投料比及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的吸收剂量会导致PVDF发生降解。(2)辐射法制备SiO2杂化纳米粒子与PVDF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通过熔融加工将不同表面修饰的SiO2与PVDF进行共混,并改变了纳米粒子在PVDF基体中的添加量,从而研究不同表面修饰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其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辐射法制备的F-SiO2能够均一分散在PVDF基体中,并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且随着含量的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3)BT辐射接枝PVDF的制备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纳米尺度的钛酸钡(BT)颗粒,运用与制备F-SiO2相似的辐射接枝方法,成功在BT表面修饰了PVDF长链,构筑了杂化纳米粒子F-BT。结果表明,BT表面PVDF的接枝含量可以根据反应条件进行调控,随着BT表面双键含量、PVDF的投料比以及辐射吸收剂量的提高,PVDF的接枝含量显着提升。(4)辐射法制备BT杂化纳米粒子与PVDF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通过熔融加工,将不同表面改性的BT纳米介电陶瓷粒子与PVDF进行共混,制备了具有良好机械性的多功能介电纳米复合材料,并探究了不同表面修饰BT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机械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仅有辐射法制备的F-BT能够均匀分散在PVDF基体中,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与介电性能,且随着填充含量与PVDF接枝含量的提高,材料性能显着提高。(5)熔融加工制备F-BT杂化纳米粒子柔性介电陶瓷将具有不同表面PVDF接枝含量的F-BT杂化纳米粒子直接进行熔融加工,制备了高BT含量的高介电柔性F-BT陶瓷薄膜。研究发现,F-BT陶瓷薄膜具有良好的介电与机械性能,且随着F-BT表面PVDF接枝含量提高,纳米粒子表面PVDF链缠结程度提升并形成致密网络,F-BT薄膜柔性增强。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云[3](2020)在《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聚烯烃材料是需求量最大的常用塑料,在生产聚烯烃材料制品时,往往由于其较高的熔体黏度,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再者,人们对聚烯烃材料制品的质量及要求日益提高,各国学者对聚烯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超声辅助成型在聚烯烃材料中的应用也应运而生,但由于超声辅助成型对聚合物的性能影响较为复杂且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一些困难。因此研究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时超声辅助成型的应用提供参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两种常见的聚烯烃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聚烯烃材料进行不同的超声辐照参数方案设计,制得不同超声辐照参数下的聚烯烃材料试样,再分别对两种试样进行分子量及交联度检测,通过同步热分析仪(TG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融曲线分析其热稳定性变化,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DSC结晶曲线分析其结晶性影响,通过旋转流变仪分析其流变性能变化。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不同超声参数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研究得出:(1)超声辐照会使得聚烯烃材料的分子链发生断裂,分子量降低,同时,分子之间交联程度提高,但聚烯烃分子量的降低有个极限值,趋于极限值时降低开始变得缓慢。(2)超声辐照会使得聚烯烃材料的熔融温度都有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熔融温度达到最大时比未辐照的试样熔融温度要高,这在一方面证实了超声辐照可使得聚烯烃材料热稳定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HDPE的5%失重温度在400W的超声功率辐照15min后提升最大,其5%失重温度比未辐照的HDPE 5%失重温度提高了近26%,而PP的5%失重温度在300W的超声功率辐照10min后提升最大,其5%失重温度比未辐照的PP5%失重温度提高了近6.3%。(3)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结晶度也有影响,在超声功率和超声辐照时间较小的情况下,结晶度有所升高,随着功率的继续提高及时间的加长,由于交联度提高成主要因素,结晶度开始下降。超声辐照存在细化晶粒的作用,且超声功率越大,辐照时间越长,晶粒尺寸越小。但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的晶体结构未发现有影响。(4)超声辐照处理聚烯烃材料能有效降低体系黏度,改善流变性能,利于加工成型,提高生产效率。HDPE在400W的超声功率下辐照10min时是剪切黏度达到最小,而后剪切黏度有所回升,此时的超声参数最利于加工成型;超声辐照处理PP能有效降低在1Hz~10Hz的振荡频率下的复数黏度,改善了流变性能,参数为在300W的超声功率下辐照10min时是复数黏度达到最小,利于加工成,且超声辐照会使得PP的储能模量升高,提高了 PP抵抗形变的能力。
张良帅[4](2020)在《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在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 ——以云冈石窟为例》文中提出石窟寺作为不可移动石质文物的典型代表,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在我国各类石窟中,砂岩类石窟占据大部分。石窟寺多依山开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都与其密切相关,地震、水、热、盐、风沙、微生物、环境污染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长期作用于石窟,使其普遍面临表面劣化、岩体失稳、水害、污染等严重问题。由于文物保护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原则,使用的保护手段又要求“可再处理”,加之石窟寺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保存状态,同时具有体量较大、不可移动的特点,而国内外又缺乏成熟的石窟保护理论、方法、技术等,其中特别是加固材料研究方面的不足,使得石窟等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保护成为世界性难题。本文结合文献与相关实验数据,分析了云冈石窟砂岩的劣化机理,探讨了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成分、性能、作用机理及保护原则,遴选出丙烯酸盐弹性凝胶(AMC-E)、正硅酸乙酯(Remmers300)、乙基硅酸盐(TOT)、纤维素酯类聚合物(ZB-WB-S)四种石质文物加固材料开展云冈石窟砂岩样品加固试验。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同步热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S)、色差仪、全自动孔径分析仪、水分吸附仪对砂岩样品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渗透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高低温交变试验箱、紫外老化试验箱等模拟开展了耐酸、耐盐、冻融与紫外老化试验。结果表明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材料,具有小分子材料的特性,粘度小、渗透性好,能够很好地渗透到劣化石质文物;固化后能明显提升石材强度;具有“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与石材本身材料高度匹配;与水有较好的相容性,能被水溶胀但不溶于水,具有吸湿膨胀-干燥收缩性能,显着提高了砂岩抵抗水盐作用的能力。通过对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固机理、加固效果评价、失效机理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云冈石窟现场加固试验效果,初步表明了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护性能,体现出了在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方面的应用潜能。
张前程[5](2020)在《无机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填充状态下的EVA线缆材料由于内部粒子簇聚集程度较高,分散性较差且有机-无机杂化相界面存在较多缺陷,导致材料的力学和耐油等性能发生明显损失。本论文分别应用烷氧基聚硅氧烷齐聚物(FPSO),具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接枝物(EVA-g-MAH)和聚氨酯预聚体(PUP-PPG)作为表面活性剂和界面相容剂与高填充EVA体系进行复配,通过对EVA基线缆复合材料进行相界面调控,实现材料综合性能的稳固提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以聚硅氧烷齐聚物(FPSO)作为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硅(Si O2)、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镁(MH)的混合物进行改性。SEM结果显示,FPSO的引入促进了高含量无机混合物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材料燃烧后的炭渣表面结构完整;DSC测试结果表明,FPSO含量较低时,EVA的结晶能力提高,有利于电缆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流变测试结果揭示,FPSO的引入在削弱填料间相互作用的同时提高了无机粒子与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力,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油及阻燃性能。2. 以具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接枝物EVA-g-MAH作为界面增容剂对复合体系内部填充粒子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发现,经EVA-g-MAH改性的EVA线缆材料紧密结合胶含量较高;SEM结果显示,EVA-g-MAH的引入显着改善了填充物的分散性,抑制了无机粒子的团聚;DSC与TGA测试结果分别表明EVA-g-MAH的引入对高填充EVA线缆材料的结晶以及热分解行为无较大影响,其原因为EVA-g-MAH的分子主链与EVA基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似度;DMA测试结果表明随着EVA-g-MAH的引入及其含量的提高,固体网络强度被削弱,同时有机-无机相界面作用力提高,使粒子与EVA基体间的摩擦损耗减小,因此线缆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发生下降。3.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具有一定分子量且软段为聚醚型多元醇的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PUP-PPG),并应用制备的PUP-PPG对复合体系中无机粒子进行表面改性。FT-IR测试结果证明了PUP-PPG分子结构的正确性;门尼粘度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门尼粘度随PUP-PPG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其原因为PUP-PPG的修饰作用改变了复合体系中无机粒子的分散聚集行为,在应力场中填料与EVA基体能够协同作用;拉伸断面SEM图片揭示当PUP-PPG含量达到5wt%时,样品的断口形貌具有较好的连续性,缺陷较少,此时填料的分散效果最佳;DSC测试结果表明填充粒子分散相经过PUP-PPG的包覆处理,其在EVA基体中的分散相容性得到改善,提高了EVA的成核效率,其Tc与Tm均向高温偏移。
张琴[6](2020)在《半芳香尼龙6T/66聚合工艺研究》文中指出PA6T/66作为半芳香尼龙中的典型代表,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突出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以水为溶剂,经成盐、预聚得到预聚物后通过固相缩聚得到PA6T/66,重点研究了各阶段反应条件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分析(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得到以下结论:(1)确定了制备6T/66预聚物(55/45)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总胺酸摩尔比1.03-1.05、反应温度250℃左右、排气时间2.Oh左右、搅拌转速300rpm。聚合前期采用程序升温,聚合后期排气后保压一定时间及时脱除溶剂水和副产物水。(2)“三胺”是预聚物产生支化的主要原因,“三胺”量增加,预聚物表观分子量增大,剪切粘度升高。(3)加入封端剂可以调节预聚物分子量和后续缩聚反应活性,但对最终共聚物的熔融温度影响较小。(4)TGA和DSC分析表明,6T/66预聚物的热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链段的无规化程度影响其使用性能。(5)固相缩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60℃左右、反应时间4.5-8h。缩聚反应时间过长,会产生不溶凝胶类似物,影响产品应用性能。(6)TGA分析结果表明,低于375℃时6T/66共聚物没有明显热失重,最大分解速率的对应温度为472℃左右。(7)适当增加二元胺可以改善6T/66共聚物流动性,适用于流动性要求高的应用过程。(8)在T/66共聚物中6T含量增加,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呈现先逐渐增大再减小的趋势,6T/66为50/50时达到最大值;冲击强度则随着6T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钱门祥[7](2020)在《基于压印方法下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薄膜的构筑与分子和晶体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高分子新型材料的快速发展,具有特殊微结构的聚合物在生物医药、数据存储、微电子和功能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因此关于聚合物在不同压印方法下构筑图案化结构薄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不同压印方法构筑图案化结构薄膜会引起聚合物的分子和晶体取向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引起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大大不同,因此聚合物基于压印方法构筑图案化结构薄膜对于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典型的共轭聚合物聚3-己基噻吩Poly(3-hexylthiophene,P3HT)为研究对象,基于溶液旋涂法获得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基于溶剂蒸汽辅助纳米压印(SV-NIL)方法使用不同溶剂蒸汽对聚合物薄膜的表面进行图案化构筑,基于不同压印方法对以聚合物聚对羟基苯乙烯(PVPh)薄膜为基底的聚合物薄膜的表面进行图案化构筑。本文探究使用不同溶剂蒸汽和不同压印方法是否能够成功地构筑出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结构薄膜以及对构筑的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结构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的影响,总结出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变化的规律。我们先采用溶液旋涂法来获得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模板,通过不同溶剂蒸汽,采用SV-NIL方法构筑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对不同溶剂蒸汽构筑的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处理,发现成功地构筑出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接着利用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GIWAXD)对不同溶剂蒸汽构筑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进行表征处理,发现在氯仿和氯苯溶剂蒸汽的作用下,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具有II型晶体结构的edge-on分子取向,而在二硫化碳溶剂蒸汽的作用下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还具有II型和I型两种晶体结构的face-on分子取向。因此溶剂蒸汽对聚合物纳米图案化结构的晶体结构和分子取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接着研究对不同溶剂蒸汽作用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进行热退火处理后的晶体结构和分子取向,发现氯仿和氯苯溶剂蒸汽的作用下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退火后具有I型晶体结构的edge-on分子取向,二硫化碳溶剂蒸汽的作用下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退火后具有I型晶体结构的face-on分子取向,因此II型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热退火过程,edge-on分子取向可以存在于II型晶体结构,face-on分子取向可以同时存在于I型和II型两种晶体结构,而分子取向的具体选择主要取决于退火前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的取向类型,退火后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的分子取向仍然受溶剂蒸汽的影响。我们还利用PDMS为模板,采用热压印方法构筑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和聚合物PVPh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同时也采用SV-NIL方法在四氢呋喃溶剂蒸汽的作用下构筑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利用AFM对构筑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聚合物PVPh薄膜和在四氢呋喃的作用下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以及热处理后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发现成功地构筑出聚合物PVPh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和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以及在四氢呋喃的作用下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表明作为基底的聚合物PVPh薄膜在热压印过程中是能够被压印并且压印的很成功。在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下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图案化过程中,以PDMS为模板,通过热压印方法是已经压印到下层基底的聚合物PVPh层,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已经实现完全受限。基于不同条件和方法构筑的聚合物图案化结构薄膜的纳米线条特征尺寸与相对应的压印模板PDMS的纳米线条特征尺寸有很强的吻合性,采用不同的压印方法都能够促使聚合物薄膜的表面变得规整有序,并且基于不同的压印方法构筑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都能够完全受限,同时发现热处理温度下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薄膜的表面也比较规整有序,但出现模糊坍塌现象,所以温度对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薄膜图案化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接着利用GIWAXD对热压印和SV-NIL等不同压印方法构筑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进行表征处理,发现无论是热压印方法还是SV-NIL方法制备的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在图案化前后未发生改变,只存在单一的edge-on分子取向,这对未来共轭聚合物P3HT的分子和晶体取向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基础。通过对共轭聚合物P3HT基于压印方法下构筑的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以及分子与晶体取向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不同压印方法下聚合物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以及能够让我们清晰的了解聚合物纳米线条图案化结构薄膜的晶体结构与分子取向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丰富我们对于聚合物薄膜晶体取向调控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发聚合物的应用和推动聚合物的发展,也为高分子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卢婷婷[8](2020)在《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电弹性体是一类能够在电场作用下产生较大驱动力和电致形变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由于其优异的介电性能、电致变形性能以及机械性能,在电子通讯,信息工程、娱乐生活及生物医疗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传感器,驱动器及人造肌肉研究上的应用受到诸多学者的青睐。在不同种类的介电弹性体中,硅橡胶类的介电弹性体相较于其他种类的介电弹性体具有易成型、受温度影响较小、驱动响应速度快,且弹性性模量较低的特点,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硅橡胶类介电弹性体的介电性能,提高其电致变形性能,使其能够在较低电压下产生较大的变形,本文尝试开发一种新型的硅橡胶类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本文选用了美国道康宁公司的双组份液体硅橡胶介电弹性体基材,选择了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纳米TiO2和纳米Ag作为填料填入其中,制备了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介电弹性体原料PDMS组份A和组份B的质量配比,制备了五种PDMS介电弹性体,其中组份A是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加铂系催化剂,组份B是发挥作用的聚甲基硅氧烷。在这五种配比中,寻找到介电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电致变形性能都达到最佳的质量配比,该配比为1:10。(2)在此基础之上,填入纳米TiO2,更改其填入质量百分比,制备纳米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探讨不同填入质量百分比下,纳米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介电性能与频率的关系,并分析了其机理。接着讨论了不同纳米TiO2填入质量百分比下,纳米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和电致变形性能,发现当比例为4%、8%及13%时,介电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电致变形性能达到最好。(3)在纳米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中继续填入纳米Ag,更改其填入质量百分比,制成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因为纳米Ag的填入,提高了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介电性能和电致变形性能,可以用来制作智能机器人手臂零件,机器鱼的摇摆尾翼,但与此同时,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弹性模量变大。(4)为了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通过制备和加入二甲基硅油溶液,对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进行优化。制得优化后的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不仅弹性模量相较优化前下降了50%,同时,介电性能和电致变形性能因为少了弹性模量的制约,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电致变形率达到了41.1%,较之优化前,提高了17%。(5)最终,本文确定了制备Ag/TiO2复合PDMS新型介电弹性体的制备工艺,即PDMS溶液AB组份质量配比为1:10,纳米TiO2填入质量分数为8%,纳米Ag填入质量分数为0.2%,同时加入二甲基硅油溶液,使得制得的新型介电弹性体弹性模量低,介电性能优异,电致变形效果好,可以在传感器、致动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陈明森[9](2019)在《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介孔限域环境下进行的高分子聚合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聚合反应过程在介孔尺度效应的影响下,通常比常规的聚合反应具有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效率,生成具有量子纳米效应或特殊结构与性能的聚合物。然而,在介孔限域内进行的聚合反应机理,特别是活性聚合的机理尚不明确,介孔模板材料的结构、尺寸与限域聚合所得的产物性能之间的联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在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光响应型智能材料在人工肌肉、柔性机器人、微流体操控等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或含可交换动态共价键的液晶聚合物驱动器都是交联网络结构,存在液晶取向方法复杂、难修复或重复加工性差等问题。在聚合物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实现精准聚合、高分子材料的定制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为中心,从介孔限域聚合性能研究及光响应智能材料可控合成与应用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进行限域聚合之前,首先进行了常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优化。发现2-溴代丙酸乙酯(EBrP)是一种高引发效率的引发剂。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扩链反应证明了聚合过程具有典型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通过改变还原剂类型及其用量、配体类型、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可进一步优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聚合过程中,增加还原剂用量或催化剂浓度,反应速率变快,分子量分布有所变窄;提高温度,聚合表观速率常数增大,反应速率变快。单体转化率随着聚合温度、还原剂和催化剂的量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转化率增大而增大,且与理论分子量较为吻合。例如,当催化剂用量为单体的200 ppm,glucose/CuCl2=15:1时,聚合4小时后单体转化率可达97%,得到PMMA的实测数均分子量为Mn,GPC=48 700 g·mol-1,理论分子量为Mn,theo=48 500g·mol-1,分子量分布为1.27。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以间规立构为主。选用不同种类的配体对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不大。(2)在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SBA-15的介孔限域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聚合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均有所减小。SBA-15的介孔通道可以作为纳米反应器,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具有很强的限域作用。在介孔孔道中获得的PMMA的形态反相复制了SBA-15的本征形态。与未改性的SBA-15相比,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SBA-15可以吸附更多的单体混合物溶液。与常规ARGET ATRP聚合所得的C-PMMA相比,介孔限域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规立构比例均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比例有所减少。硅烷偶联剂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所得的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未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及常规聚合所得的C-PMMA。(3)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中进行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改性后及聚合后的HNTs骨架结构没有被破坏,仍能保持其晶型结构,但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依次下降,表明HNTs改性成功且在限域空间内进行了聚合反应。与常规聚合所得的PMMA相比,在HNTs限域空间内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分子量明显增大且分子量分布仍然保持较窄,等规立构含量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含量有所降低。这与以上改性介孔材料限域聚合中的结论相一致。(4)在不同类型的介孔材料限域苯乙烯(St)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时,与常规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相比,在三维立方连续结构MCM-48孔道中进行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反应时显示出高效的等规立构定向立体选择性聚合。在棒状SBA 15(2D),球形SBA-15和MCM-41(1D)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但分子量分布变宽。在球形MCM-48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同时分子量分布变得更窄。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之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大小均有所下降。例如:MCM-41/PS的比表面积从原来的1236.0 m2·g-1降低到601.9 m2·g-1,总体积从0.804cm3·g-1降低到0.231 cm3·g-1。FT-IR结果表明,苯环的伸缩振动在介孔材料孔道内受到限制。此外,刻蚀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后得到的聚合物复制了相应的介孔二氧化硅模板的形态。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介孔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对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具有特殊的限域作用。(5)在介孔材料表面引发ARGET ATRP接枝法中,利用“grafting from”策略,先将引发剂2-溴异丁酰溴锚定到介孔材料SBA-15的孔壁上,然后通过表面引发ARGET ATRP方法,在混合溶剂(环己酮/DMF=1:2)下,实现了功能单体GMA的可控接枝聚合,得到了SBA-15-PGMA复合材料,接枝聚合物的厚度(10-40 nm)和分子量(13100-74 500 g·mol-1)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聚合反应时间进行调控。并且所得复合材料仍具有链末端活性功能,加入第二单体可制备出结构更复杂的杂化材料。此外,由于SBA-15-PGMA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高反应活性环氧基,还有望对其进一步改性或后功能化。这为在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中接枝具有预定结构、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刷,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简便的方法。(6)采用ATRP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线性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高分子量(Mn=80-100 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因链缠结较多,比低分子量(Mn=5-53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合分子链缠结的线性偶氮苯聚合物及其光致可逆固液转变性质,构建了可重复修复和可重复加工的光驱动器。缠结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可以制备得到自支撑薄膜,并用作光驱动器。通过在其液晶区(90℃)拉伸实现光驱动器中偶氮苯液晶基元的取向排列。取向和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膜均显示出光致可逆形变性质,取向后的薄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弯曲形变,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62°,而未拉伸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26°。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可逆固-液转变导致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薄膜也能发生光致形变。与传统的交联型液晶弹性体(LCEs)不同,线性的偶氮苯聚合物制备的光驱动器可以通过传统的溶液加工或熔融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和重塑。另一方面,基于该驱动器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性能,使其能够在无溶剂的条件下或者室温环境下实现修复裂纹或高时空分辨率再加工(光刻微结构)。将偶氮苯聚合物分子链缠结和光致可逆固体到液体转变相结合的策略,为设计具有良好重复加工性和重复修复性能的光控柔性驱动器提供了新思路。
安立佳,陈尔强,崔树勋,董侠,傅强,韩艳春,何嘉松,胡文兵,胡祖明,江明,李宝会,李良彬,李林,李卫华,林嘉平,吕中元,门永锋,沈志豪,孙平川,童真,王笃金,武培怡,谢续明,徐坚,徐志康,薛奇,闫寿科,杨玉良,俞炜,俞燕蕾,张广照,张军,张俐娜,张平文,张文科,赵江,郑强,周东山[10](2019)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分子物理和表征研究》文中提出本综述介绍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在高分子物理和表征领域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从概念的突破、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三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简短的介绍,以期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拼搏意志和创新精神,激励新一代学者共同努力,勇攀科学高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辐射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1.2.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3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 |
1.3.1 杂化纳米粒子的定义 |
1.3.2 纳米粒子的制备 |
1.3.3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 辐射加工技术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1 传统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存在的问题 |
1.4.2 纳米粒子的辐射改性机理及策略 |
1.4.3 辐射加工技术在杂化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辐射法制备PVDF接枝的SiO_2纳米粒子及其结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辐射法制备PVDF接枝的SiO_2纳米粒子 |
2.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表面修饰设计及反应机理 |
2.3.2 不同表面修饰SiO_2杂化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 |
2.3.3 反应条件对SiO_2表面PVDF接枝含量的调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辐射法制备的SiO_2杂化粒子与PVDF共混物结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SiO_2/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在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 |
3.3.2 不同表面修饰SiO_2对PVDF基体性能的影响 |
3.3.3 不同表面修饰SiO_2对PVDF流变行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辐射法制备PVDF接枝的BT纳米粒子及其结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T表面修饰设计及反应机理 |
4.3.2 不同表面修饰BT纳米粒子的结构分析 |
4.3.3 不同表面修饰BT纳米粒子的结构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辐射法制备的BT杂化粒子与PVDF共混物结构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BT/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表面修饰BT在 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 |
5.3.2 不同填充量BT在 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 |
5.3.3 不同接枝含量的F-BT在 PVDF基体中的分散性 |
5.3.4 不同表面修饰、接枝含量以及填充含量BT/PVDF的介电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F-BT杂化纳米粒子柔性介电陶瓷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柔性F-BT杂化纳米粒子薄膜的制备 |
6.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PVDF接枝含量F-BT杂化纳米粒子薄膜的微观形貌 |
6.3.2 不同PVDF接枝含量F-BT杂化纳米粒子薄膜的机械性能 |
6.3.3 不同PVDF接枝含量F-BT杂化纳米粒子薄膜的结晶性能 |
6.3.4 不同PVDF接枝含量F-BT杂化纳米粒子薄膜的介电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超声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2.1 超声技术简介 |
1.2.2 超声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3 超声辐照聚烯烃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超声辐照HDPE的研究现状 |
1.3.2 超声辐照PP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 |
2.2 样品制各 |
2.2.1 HDPE样品制备 |
2.2.2 PP样品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TGA测试 |
2.3.2 XRD测试 |
2.3.3 DSC测试 |
2.3.4 流变性能测试 |
2.3.5 分子量测定 |
2.3.6 交联度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辐照对HDPE的性能影响 |
3.1 超声辐照后HDPE的分子量及交联度变化 |
3.1.1 超声辐照后HDPE的分子量变化 |
3.1.2 超声辐照后HDPE的交联度变化 |
3.2 超声辐照对HDPE的热稳定性影响 |
3.3 超声辐照对HDPE的结晶性影响 |
3.4 超声辐照对HDPE的流变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辐照对PP的性能影响 |
4.1 超声辐照后PP的分子量及交联度变化 |
4.1.1 超声辐照后PP的分子量变化 |
4.1.2 超声辐照后PP的交联度变化 |
4.2 超声辐照对PP的热稳定性影响 |
4.3 超声辐照对PP的结晶性影响 |
4.4 超声辐照对PP的流变行为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在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 ——以云冈石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云冈石窟保护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云冈石窟的保护历史及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云冈石窟砂岩表面劣化及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云冈石窟砂岩表面劣化类型 |
第二节 砂岩劣化的表征方法 |
第三节 砂岩劣化机理 |
一 水岩作用 |
二 温度变化影响 |
三 盐的作用 |
四 酸性物质影响 |
五 空气颗粒物影响 |
第三章 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 |
一 无机材料 |
二 有机材料 |
三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
四 生物材料 |
第二节 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保护工艺 |
第三节 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保护效果评估 |
第四章 AMC-E材料对云冈石窟砂岩的加固实验 |
第一节 样品概况 |
第二节 加固保护材料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四节 实验仪器及条件 |
第五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 材料渗透性 |
二 砂岩强度变化 |
三 砂岩外观变化 |
四 砂岩微观状态变化 |
五 砂岩孔隙度变化 |
六 砂岩成分变化 |
七 红外光谱分析 |
八 X射线衍射分析 |
九 热分析 |
十 吸湿与解吸性能分析 |
十一 耐酸试验 |
十二 耐盐试验 |
十三 冻融试验 |
十四 加固材料紫外老化试验 |
第六节 实验结果讨论 |
一 AMC-E加固结果分析 |
二 Remmers300 加固效果分析 |
三 TOT加固结果分析 |
四 ZB-WB-S加固结果分析 |
第七节 云冈石窟第四窟现场加固试验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无机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标准动车组机车用电线电缆概况 |
1.2.1 标准动车组机车用电线电缆介绍 |
1.2.2 标准动车组机车用线缆材料简介 |
1.3 EVA电缆材料的高性能化概述 |
1.3.1 EVA的阻燃改性 |
1.3.2 EVA的补强改性 |
1.3.3 EVA的交联 |
1.4 标准动车高填充型EVA线缆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
1.4.1 标准动车高填充型EVA线缆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难点 |
1.4.2 标准动车高填充型EVA线缆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解决措施 |
1.5 高填充复合体系无机粒子的表面处理技术 |
1.5.1 反应性界面增容剂 |
1.5.2 功能性表面活性剂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烷氧基聚硅氧烷齐聚物(FPSO)对高填充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样品的凝胶含量测试 |
2.2.4 样品的门尼粘度测试 |
2.2.5 样品刻蚀后的脆断断面形貌观察 |
2.2.6 样品耐油老化后的拉伸断面形貌观察 |
2.2.7 样品的DSC测试 |
2.2.8 样品的热稳定性测试 |
2.2.9 样品的流变行为测试 |
2.2.10 样品的力学性能与耐油性能测试 |
2.2.11 样品的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2.2.12 样品燃烧后的表面炭层形貌观察 |
2.2.13 样品的电气绝缘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PSO对复合材料凝胶含量的影响 |
2.3.2 FPSO对复合材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2.3.3 FPSO对复合材料刻蚀后脆断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
2.3.4 FPSO对复合材料耐油老化后拉伸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
2.3.5 FPSO对复合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2.3.6 FPSO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2.3.7 FPSO对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
2.3.8 FPSO对复合材料力学和耐油性能的影响 |
2.3.9 FPSO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2.3.10 FPSO对复合材料燃烧后表面炭层形态结构的影响 |
2.3.11 FPSO对复合材料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分子接枝物EVA-g-MAH对高填充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样品的凝胶含量测试 |
3.2.5 样品刻蚀后的脆断断面形貌观察 |
3.2.6 样品的DSC测试 |
3.2.7 样品的TGA测试 |
3.2.8 样品的DMA测试 |
3.2.9 样品的力学性能与耐油性能测试 |
3.2.10 样品的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3.2.11 样品燃烧后的表面炭层形貌观察 |
3.2.12 样品的电气绝缘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VA-g-MAH对复合材料凝胶含量的影响 |
3.3.2 EVA-g-MAH对复合材料刻蚀后脆断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3 EVA-g-MAH对复合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3.3.4 EVA-g-MAH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3.5 EVA-g-MAH对复合材料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的影响 |
3.3.6 EVA-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和耐油性能的影响 |
3.3.7 EVA-g-MAH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8 EVA-g-MAH对复合材料燃烧后表面炭层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9 EVA-g-MAH对复合材料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PUP)对高填充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端异氰酸酯基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P-PPG的制备 |
4.2.3 高填充EV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PUP-PPG的红外测试 |
4.2.5 样品的凝胶含量测试 |
4.2.6 样品的门尼粘度测试 |
4.2.7 样品的拉伸断面形貌观察 |
4.2.8 样品的DSC测试 |
4.2.9 样品的热稳定性测试 |
4.2.10 样品的力学性能与耐油性能测试 |
4.2.11 样品的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4.2.12 样品燃烧后的表面炭层形貌观察 |
4.2.13 样品的体积电阻率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UP-PPG的结构表征 |
4.3.2 PUP-PPG对复合材料凝胶含量的影响 |
4.3.3 PUP-PPG对复合材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4.3.4 PUP-PPG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5 PUP-PPG对复合材料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4.3.6 PUP-PPG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3.7 PUP-PPG对复合材料力学和耐油性能的影响 |
4.3.8 PUP-PPG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9 PUP-PPG对复合材料燃烧后表面炭层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10 PUP-PPG对复合材料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成果产业化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半芳香尼龙6T/66聚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单一结构尼龙综述 |
1.2.1 常见的单一结构尼龙材料 |
1.2.2 单一结构尼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1.3 共聚尼龙综述 |
1.3.1 国内共聚尼龙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共聚尼龙研究现状 |
1.3.3 共聚尼龙的合成方法 |
1.3.4 固相共聚合工艺和研究进展 |
1.4 共聚尼龙的性能和应用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共聚尼龙的实验和表征方法 |
2.1 共聚尼龙实验方法 |
2.1.1 预聚合实验方法 |
2.1.2 固相聚合实验 |
2.2 共聚尼龙的表征方法 |
3 半芳香尼龙6T/66预聚合及预聚物性能研究 |
3.1 预聚反应条件对6T/66预聚物的影响 |
3.2 6T/66预聚物的热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半芳香尼龙6T/66固相缩聚及共聚物性能研究 |
4.1 固相缩聚反应条件对缩聚产物的影响 |
4.2 固相缩聚共聚尼龙的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基于压印方法下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薄膜的构筑与分子和晶体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1.1 微纳米压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1.2 其他压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1.3 不同压印方法下的聚合物 |
1.1.4 不同模板的制备与使用 |
1.2 共轭聚合物P3HT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
1.3 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结构薄膜的构筑 |
1.4 共轭聚合物P3HT的分子与晶体取向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详见附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2.2.1 辅助材料的预处理 |
2.2.2 共轭聚合物P3HT溶液的配制 |
2.2.3 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的制备 |
2.2.4 聚合物PVPh溶液的配制 |
2.2.5 聚合物PVPh薄膜的制备 |
2.2.6 以聚合物PVPh薄膜为基底的共轭聚合物P3HT薄膜的制备 |
第三章 基于SV-NIL方法硅片基底条件下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薄膜的构筑与分子和晶体取向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氯苯溶剂辅助硅片基底条件下构筑P3HT图案化薄膜 |
3.3.1 P3HT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流程 |
3.3.2 P3HT图案化薄膜的表征 |
3.4 不同溶剂辅助硅片基底条件下构筑P3HT图案化薄膜 |
3.4.1 P3HT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流程 |
3.4.2 P3HT图案化薄膜的表征 |
3.5 硅片基底下P3HT图案化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 |
3.6 热退火下P3HT图案化薄膜的表面形貌与分子和晶体取向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热压印和SV-NIL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聚合物P3HT图案化薄膜的构筑与分子和晶体取向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基于热压印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构筑P3HT图案化薄膜 |
4.3.1 P3HT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流程 |
4.3.2 P3HT图案化薄膜的表征 |
4.3.3 PVPh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流程 |
4.3.4 PVPh图案化薄膜的表征 |
4.4 基于热压印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P3HT图案化薄膜的热稳定性 |
4.5 基于热压印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P3HT图案化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 |
4.6 基于SV-NIL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构筑P3HT图案化薄膜 |
4.6.1 P3HT图案化薄膜的制备流程 |
4.6.2 P3HT图案化薄膜的表征 |
4.7 基于SV-NIL方法PVPh基底完全受限条件下P3HT图案化薄膜的分子和晶体取向 |
4.8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8)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活性聚合物 |
1.1.1 电子型电活性聚合物 |
1.1.2 离子型电活性聚合物 |
1.2 介电弹性体的概述 |
1.2.1 介电弹性体的致动原理 |
1.2.2 介电弹性体的基体 |
1.2.3 新型介电弹性体 |
1.3 介电弹性体的应用 |
1.3.1 驱动器 |
1.3.2 智能机器人 |
1.3.3 发电机 |
1.3.4 传感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 |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
2.2.2 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
2.3 PDMS介电弹性体的性能测试方法 |
2.3.1 介电性能 |
2.3.2 机械性能 |
2.3.3 电致变形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介电性能 |
2.4.2 机械性能 |
2.4.3 电致变形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表征 |
3.1 纳米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 |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
3.1.2 纳米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
3.2 纳米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性能测试方法 |
3.2.1 介电性能 |
3.2.2 机械性能 |
3.2.3 电致变形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介电性能 |
3.3.2 机械性能 |
3.3.3 电致变形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表征 |
4.1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
4.2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性能测试方法 |
4.2.1 介电性能 |
4.2.2 机械性能 |
4.2.3 电致变形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介电性能 |
4.3.2 机械性能 |
4.3.3 电致变形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优化制备 |
5.1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制备的机械性能优化 |
5.1.1 制备工艺选择 |
5.1.2 方案设计 |
5.1.3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优化制备工艺 |
5.2 Ag/TiO_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性能表征 |
5.2.1 介电性能 |
5.2.2 机械性能 |
5.2.3 电致变形性能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介电性能 |
5.3.2 机械性能 |
5.3.3 电致变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由基聚合 |
1.2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2.1 氮氧稳定自由基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法(NMP) |
1.2.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1.2.4 ATRP聚合机理 |
1.2.5 电子转移活化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 |
1.2.6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 |
1.3 限域空间及限域聚合的发展 |
1.3.1 介孔材料 |
1.3.2 介孔材料在限域聚合中的应用 |
1.3.2.1 介孔限域的传统自由基聚合 |
1.3.2.2 介孔限域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3 限域空间内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
1.3.4 埃洛石纳米管的成分与结构特点 |
1.3.5 埃洛石纳米管的改性与应用 |
1.4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 |
1.4.1 偶氮苯的分子结构与光学特性 |
1.4.2 偶氮苯化合物的光致异构化机理 |
1.4.3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
1.4.4 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及光控玻璃化转变温度 |
1.4.5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优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一般步骤 |
2.1.4 以PMMA-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MMA的扩链反应 |
2.1.5 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引发剂EBi B与EBr P调控MMA的ARGET ATRP聚合 |
2.2.2 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
2.2.3 还原剂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4 还原剂用量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5 配体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6 催化剂浓度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7 温度对MMA的 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8 扩链反应 |
2.2.9 端基及立构规整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SBA-15限域空间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SBA-15的制备 |
3.1.3 SBA-15的硅烷化改性 |
3.1.4 硅烷化SBA-15(M-SBA-15)孔道中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 |
3.1.5 SBA-15 孔道内部所得PMMA |
3.1.6 性能测试 |
3.1.6.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1.6.2 红外光谱分析 |
3.1.6.3 热重分析 |
3.1.6.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3.1.6.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3.1.6.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1.6.7 电镜分析 |
3.1.6.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2.2 电镜分析 |
3.2.3 比表面积(BET)分析 |
3.2.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5 热重(TGA)分析 |
3.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2.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8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 |
4.1.2 仪器及表征 |
4.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4.1.2.2 红外光谱分析 |
4.1.2.3 热重分析 |
4.1.2.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4.1.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4.1.2.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1.2.7 电镜分析 |
4.1.2.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4.1.3 实验过程 |
4.1.3.1 HNTs的硅烷化改性 |
4.1.3.2 HNTs-M中MMA的 ARGET ATRP |
4.1.3.3 HNTs-M内部聚合所得PMMA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HNTs-M内部合成聚合物PMMA |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形貌分析 |
4.2.4 红外(FT-IR)分析 |
4.2.5 热重(TGA)分析 |
4.2.6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4.2.7 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
4.2.8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介孔材料限域空间中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 |
5.1.2 介孔材料的制备 |
5.1.2.1 棒状SBA-15的制备 |
5.1.2.2 球状MCM-48的制备 |
5.1.2.3 3D立方双连续孔结构MCM-48的制备 |
5.1.2.4 MCM-41的制备 |
5.1.2.5 球状SBA-15的制备 |
5.1.3 不同介孔材料中St的 ARGET ATRP本体聚合 |
5.1.4 介孔材料硬模板(MS)的脱除 |
5.1.5 分析表征 |
5.1.5.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5.1.5.2 红外光谱分析 |
5.1.5.3 热重分析 |
5.1.5.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5.1.5.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5.1.5.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5.1.5.7 电镜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介孔材料形貌 |
5.2.2 比表面积、孔径分析 |
5.2.3 红外分析 |
5.2.4 热重分析 |
5.2.5 分子量及其分布 |
5.2.6 立构规整性分析 |
5.2.7 玻璃化转变温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表面引发ARGET ATRP法从介孔SBA-15可控生长聚合物刷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性能表征 |
6.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6.1.2.2 红外光谱分析 |
6.1.2.3 热重分析 |
6.1.2.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6.1.2.5 电镜分析 |
6.1.2.6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6.1.3 SBA-15的制备 |
6.1.4 SBA-15-Br的制备 |
6.1.5 常规GMA的ARGET ATRP聚合 |
6.1.6 SBA-15-PGMA的制备 |
6.1.7 SBA-15-PGMA-PMMA的制备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FT-IR分析 |
6.2.2 SEM及 TEM分析 |
6.2.3 XRD分析 |
6.2.4 热重分析 |
6.2.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6.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偶氮苯聚合物的ATRP聚合与应用 |
7.1 实验部分 |
7.1.1 试剂 |
7.1.2 仪器及表征 |
7.1.3 单体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
7.1.3.1 合成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酚 |
7.1.3.2 合成6-(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己-1-醇 |
7.1.3.3 合成6-(4-(对甲苯基)苯氧基)己基丙烯酸酯(Azo单体) |
7.1.3.4 ATRP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偶氮苯聚合物P1 |
7.1.3.5 循环制备GPC系统制备高分子量(53,80和100kg·mol~(-1))偶氮苯聚合物P1 |
7.1.4 临界缠结分子量的计算 |
7.1.5 偶氮苯聚合物膜的制备 |
7.1.6 光驱动器的制备及光驱动过程 |
7.1.7 光驱动器的光修复 |
7.1.8 光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Azo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7.2.2 偶氮苯聚合物P1的合成与表征 |
7.2.3 光控柔性驱动器的制备 |
7.2.4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异构化 |
7.2.5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 |
7.2.6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机理 |
7.2.7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修复 |
7.2.8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及光控形变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辐射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粒子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傅志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超声辐照对聚烯烃材料的性能影响[D]. 王云. 南昌大学, 2020(01)
- [4]AMC-E丙烯酸盐弹性凝胶在劣化石质文物加固中的应用 ——以云冈石窟为例[D]. 张良帅. 郑州大学, 2020(03)
- [5]无机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 张前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半芳香尼龙6T/66聚合工艺研究[D]. 张琴. 浙江大学, 2020(03)
- [7]基于压印方法下共轭聚合物P3HT图案化薄膜的构筑与分子和晶体取向研究[D]. 钱门祥.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Ag/TiO2复合PDMS介电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D]. 卢婷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9]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明森.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分子物理和表征研究[J]. 安立佳,陈尔强,崔树勋,董侠,傅强,韩艳春,何嘉松,胡文兵,胡祖明,江明,李宝会,李良彬,李林,李卫华,林嘉平,吕中元,门永锋,沈志豪,孙平川,童真,王笃金,武培怡,谢续明,徐坚,徐志康,薛奇,闫寿科,杨玉良,俞炜,俞燕蕾,张广照,张军,张俐娜,张平文,张文科,赵江,郑强,周东山. 高分子学报, 2019(10)
标签:材料科学论文; pvdf论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论文; 有机高分子材料论文; 数均分子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