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第一部“矿业年鉴”出版发行(论文文献综述)
梁竞阁[1](2020)在《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文中认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更是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新疆具有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天然优势,国家在工业、信息技术、文化产业等多方面都加大了对新疆的投入力度,这些都为新疆文化产业带来了绝对优势。文化产业集聚是文化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学术界已经对集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文化产业集聚可以提高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信息在集聚区域内的流动与共享,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本文以新疆文化产业集聚为研究主线,以文化产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界定文化产业、产业集聚、文化产业集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及评价。根据钻石模型,在构建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新疆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更加深刻,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依据。基于灰色关联法,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测度,并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仅有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的产业聚集度处于中间水平,文化产业对各大产业反馈效果较弱,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充分。针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客观实际,在吸取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促进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少有研究到本文深入探究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文化产业集聚为主线,聚焦新疆这一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厘清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比较优势,并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第二,从已有对新疆文化产业片面的研究到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综合对比和测度。本研究通过新疆与内陆、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状况的横向对比,以及近10年新疆自身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纵向对比,深刻剖析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现状与问题;基于钻石模型,在构建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影响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新疆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刻地研究。第三,从单一的分析新疆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到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研究新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进行模型与实证研究,分析新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并具体分析新疆文化产业集聚对生产消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相关产业的影响效应,为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提供支撑。
徐冠华[2](2020)在《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文中研究指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介绍和引进,中国接受西学呈现出被动、零散的状态。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主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富民强,呼吁清政府从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变革,筹办新式学堂以开展科学教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层面开始创办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士人反思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仿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大学堂陆续成立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成为清末时期仅存的三所国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是按照清政府“新政”改革要求创办的首批新式大学堂,同时又是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国人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大学,学堂创办之初便有着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从1902年创办到1912年根据民国教育宗旨将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近10年时间中,中西文化在大学堂内部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大特色。本文在整体架构上,将山西大学堂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放置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整体进程中,重点考察从创办到改校将近10年的时间内所开展的相关科学活动,对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背景、学堂科学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影响进行历史脉络的整理。论文既从学堂围绕科学教育而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人物活动、科学人才培养等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力求厘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历程,又从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宏观层面,考察大学堂科学活动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中的作用,对科学本土化和近代山西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在细节研究上,专注于大学堂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内容、科学专业设置与变迁过程、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人物及开展的具体活动、国外留学活动专业选择、毕业生从事科技工业行业的贡献等,深入梳理西方科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边缘而主体、由被动而主动的历史变迁,以细节佐证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在改变社会和民众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阐述科学教育活动在促进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注重历史文献搜集与考证,广泛搜集了清末民初关于山西大学堂的史料,包括奏折、办学合同、使用的科学教材、授课科目、教习目录、毕业生目录等资料和档案文献,实地考察山西大学堂原办学地址和遗留建筑、历史实物等,配合当时报刊等关于山西大学堂的招生招聘、办学影响、科学活动的报道,呈现西方科学在大学堂普及和传播的历史;注重有效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实物遗失多、搜集不易的难点,采访和聆听大学堂外国教习后人、毕业生后人讲述,与历史记载和文献相互印证,力求尽可能真实还原大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历史,客观研究山西大学堂在西方科学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整体设计和构架、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在分析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普及的现状后,提出国家开展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国家创办的首批国立大学堂之一,研究其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活动的情况和影响,对于研究和理解西学传播和科学本土化是极为合适的案例。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介绍近代中国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是在教育“新政”制定前后学堂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模式,在中西学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梳理山西大学堂从筹办到正式创办的曲折历程。第三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点从学科设置、科学课程进行梳理,对办学的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西学教习延聘、学生招生与培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考察,对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从整体上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材及学习引进的科学知识,对大学堂专门的教材编译机构——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等进行考证,系统整理译书院从国外翻译的最新科学书籍,并对大学堂科学教材的内容、使用、影响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人物及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科学人物的科学思想、在大学堂内部、外围开展的具体科学活动及贡献。第六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对山西大学堂毕业生的留学情况进行考证,主要是在当时留学浪潮下赴日本和英国留学的情况、所学专业及回国后的贡献,为山西地方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总结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的成效。第七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比较同时期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总结大学堂科学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学本土化的作用。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文章研究得失。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结局,但围绕新式学堂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意义重大。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人才培养、科学考察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识和普遍接受西方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堂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而且有效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代山西科技、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
孟铂林[3](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雷丽芳[4](2018)在《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文中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是移植西方科学技术的过程。在这一移植过程中,工程师作为技术承担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矿冶业作为近代工业化的能源与基础材料产业,是洋务运动中除军事工业之外最早受到关注的产业,因此研究矿冶领域的工程师群体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所作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伴随着1875年中国近代矿冶业的诞生而产生。从早期延聘外籍矿冶工程师开始,到1880年代留美幼童群体、留欧船政学生群体中孕育出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随着清末民初留学教育兴起与本土矿冶教育的发展,中国矿冶工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取代外籍矿冶工程师成为中国矿冶工程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至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矿冶产业建设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完全实现本土化。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矿冶工程师队伍的形成与发展,矿冶工程师逐步实现组织化并走向职业化。论文从1937年出版的《全国专门人才调查报告·第一号·矿冶》这一史料入手,首先宏观呈现民国时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概貌,然后从有形机构与无形组织两个方面描述近代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过程。论文分阶段梳理了晚清时期(1875-1911)、民国初期(1912-1937)以及全国抗战以后(1938-1949)三个阶段国内外高等矿冶教育培养矿冶毕业生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个阶段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情况及其参与矿冶产业建设情形,并总结各个阶段矿冶工程师的群体特征;紧接着重点介绍了学术团体中的矿冶工程师,以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为中心,探讨了他们在抗战前十年所做的努力和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最后讨论了产业、教育、科研的互动关系及其对矿冶工程师群体形成的影响,民国时期矿冶技术官僚在近代矿冶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艰辛创业历程。并指出在工业化条件缺失的情况下,近代中国矿冶产业的发展备受煎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作用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面抗战爆发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到抗战后方进行创业,将中国矿冶产业推向前进,用实际成绩证明了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是完全具备能力去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赵佩娟[5](2018)在《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期,一方面,古代文化摇摇欲坠,另一方面,西方文明扑面而来。整理传统和吸收新知成为民国文化界并行的两股风潮,工具书作为对知识进行整理序化的工具,在民国时期迅速发展。本文围绕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特点、出版动机、出版生态、出版舆论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由古代工具书发展而来的民国工具书的变化,在这一转变中西方文明蓝本的传入发挥的作用,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在工具书出版生态中扮演的角色。基于知识社会史视角的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考察,可以看到编纂者、民营出版机构、政府、学术机关、读者各方的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进民国时期知识管理的进程。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对关键概念进行说明。第二章为时间脉络梳理部分,说明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情况,重点讨论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发展变化。第三章为出版动因部分,论述由需求引起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现象。第四章为生产图景部分,从编纂者角度阐述工具书的生产状态。第五章为话语互动部分,展现工具书出版后编纂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本文按上述思路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行为,这种出版行为受西方文明影响,并且由特定的社会语境决定。
蹇云[6](2017)在《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的新闻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硕果累累,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是新闻史论着的书写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而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是革命史范式的统一的方法论、世界观等的影响,诸多学者也对革命史范式的弊端进行了探讨。但新闻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产生,发展至今其内涵是否有所变化,地位是否有所改变等问题仍值得思考。本次研究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建国至2015年大陆出版的代表性新闻史论着为研究对象,对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产生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次研究在思路上采取横向分析与纵向比较结合的方式,横向上选取同一阶段不同类别的新闻史论着,探讨革命史范式的影响范围的变化;纵向上选取不同阶段的论着对同一新闻媒介的内容作为比较,总结革命史范式在不同阶段的特性,本次研究选取的是不同阶段代表性论着对《申报》以及《向导》周报的内容介绍进行分析,选取这两份报刊一是因为二者在新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二是由于二者立场的不一致性更容易分析出革命史范式呈现出的内涵的变化。文章首先对建国至2015年大陆地区出版的新闻史论着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发现及论着目录的变化将新闻史论着中革命史范式的发展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革命史范式的确立阶段(1949年-1977年);革命史范式的发展成熟阶段(1978年-1997年);革命史范式的变革阶段(1998年-2015年)。本文第二章对建国前革命史、政治史观念的产生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革命史范式产生的历史因素。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应革命史范式发展的三个阶段,每章对各个阶段代表性新闻史论着中的内容进行考察,主要从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以及研究目的四个方面总结革命史范式在该阶段的特点,并对革命史范式产生及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对我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和内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革命史范式发展的变与不变,并对革命史范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探索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徐静琪[7](2017)在《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史料的整理、归纳与分析出发,通过对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回顾,着重探讨、总结新中国成立至“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中,书籍设计在设计风格、形式结构等方面所发生的视觉变迁及其背后设计价值标准的转变;同时,也对出版体制、文化方针对设计师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并进而从国外设计理念的本土化、设计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审美标准的充实、更新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书籍艺术发展变革的内在动因。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试图呈现出中国当代书籍艺术图景,为重新审视并理解当代书籍设计的本土内涵提供可能的路径和角度。回顾当代,书籍设计的理念经历了一个由“封面画”向“整体设计”的演进过程,与此相伴随着的,是设计价值的重建和演变。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论文主要由四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主要围绕“新中国”出版体制下的书籍展开讨论。通过体制的保障及设计人员政治身份的确立,延安文艺传统在新中国“十七年”得到了延续,集体创作的模式下建构了书籍视觉图像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形成一种崇高的美学风格。第二章是对“文革”书籍进行解读,揭示其“样板化”的特征,反思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价值极度扭曲和倒退。第三章考察了八九十年代书籍面貌,主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从三个方面,即民国书籍美学的传承、国外设计潮流影响下的风格模仿、书籍设计理论的形成,探讨八九十年代书籍所呈现出的“先锋”与“参照”问题。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设计师大多受过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多重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个体化的表达从集体话语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挣脱出来,设计的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诚然,本文对书籍视觉语言与设计思维的把握与阐述,实质上是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回顾和反思。它渗透着审美和风格的转换,其根源正是时代背景下产生对社会文化的不同关注、理解与接受。通过以上研究以求勾勒中国书籍设计转变的轨迹,对构筑完善的书籍设计价值体系有所裨益。
高一萍[8](2015)在《面向海外的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 ——“全球本土化”研究的视角》文中提出全球化格局之下,西方文化意图强力殖民,本土文化力争延续发展,而作为通俗文化载体的电视剧则深深烙上全球化与本土化力量此消彼长、共同作用的印记:外来文化可以凭借电视剧长驱直入,本土文化同样可借助电视剧彰显传承。近年来,一方面,海外电视剧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大量“收编”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电视剧在海外传播不佳,市场受限,这既关乎中国大陆电视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亦关乎中国电视文化能否参与全球当代文化的创新与重构,关乎电视文化能否为民族国家软实力之提升助一翼之力。在一定意义上,全球本土化是一种基于文化视角的全球化理论,它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并不等同于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并不可能抹平一切文化之差异与特殊性,文化全球化是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靠近的行动,是在对立、协商和博弈中逐渐融合的过程。对中国电视剧“全球本土化”现象的研究,将从中国电视剧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入手,挖掘其背后的国际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支配力量和主导因素,分析电视剧生产行业的问题和症结,并试图寻找促进中国电视剧全球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界定相关研究概念,介绍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二章“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发展状况”,从中国电视剧的海外贸易情况、中国的电视剧国际贸易市场、中国的电视剧国际奖项平台、中国电视剧的海外获奖情况四个方面对中国电视剧的海外经济效益状况、海外文化影响力进行分析,察看中国电视剧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位置。第三章“本土生产方式中的全球因素”,梳理伴随全球化而来的电视剧移植性生产、联合性生产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方式得以丰富,同时,移植剧、协拍剧和合拍剧是这一变化的直接产物。第四章“类型剧生产的全球催化剂”,阐明全球化因素促使中国电视剧从题材分类转化为类型分类,其中,青春偶像剧、情景喜剧、医疗剧是直接源于海外的类型剧,而在本土形成的类型剧中,方言剧和抗日“神剧”偏离了管控要求。第五章“面向全球化的本土化管控”,从本土行政力量的干预、本土市场力量的制约两个方面对制播途径的本土化力量进行检视,认为行政部门的宣传职能偏重、审批制度的常规化把控、政策法规的阶段性调控等行政化干预确保本土市场免于海外文化的侵袭。但同时,行政垄断的做法限制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经济力量从另一个方面制约了大陆电视剧的全球化推进,出品制作定位于本土市场、营销发行渠道和措施片面局限、评估反馈面临着集体失明。于是,在制播途径中本土的政治与经济双重力量支配着当前制播局面。第六章“海外受众的区域性偏好”,从电视剧进出口贸易的视角把海外受众分为单向输出区、双向交流区、单向输入区,区域受众因其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观赏习惯等形成一定的收视偏好,从而形成影响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的又一个因素。第七章“参与全球电视剧文化构建”,参照海外视听发达国家的经验,找出中国电视剧行业体制的症结,提出夯实全球/本土文化构建的基础、营造独立、多元和国际化的管理规制、针对受众进行生产、松绑海外贸易市场的策略方为中国电视剧重构全球文化格局的出路。第八章“结语”总结性回顾本论文研究要点,点明中国电视剧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实质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本土文化对全球文化的吸收和参与,并对中国电视剧的“全球本土化”进程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陆强[9](2014)在《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兽医图书出版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至整个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兽医图书出版属专业出版范畴,在我国有近20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兽医图书出版在经历了萎缩、断层、分散、国际化受阻、品种匮乏、内容质量不高等艰难时期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来袭,兽医图书出版与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迫切渴望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就为我国从战略层面上规划统筹兽医图书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从战略层面对兽医图书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兽医图书出版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兽医图书出版状况的宏观统计和图书品种、内容的深入分析,以专业图书常用分类方法按照学术专着(含译着)、高等教育教材、培训教材、科普读物和出版物学科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站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出版等各个角度对兽医图书出版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的高度得出了七个结论。主要包括:1.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目标是构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品种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兽医图书出版体系。2.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这是坚持为实现新的“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3.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性战略措施。即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普遍提高各类兽医图书科技含金量,根据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出版物,遵循市场规律,避免盲目竞争。4.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措施。借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树立品牌权威、立传世之作。5.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措施。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建立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出版体系。6.必须进一步建立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措施。把出版发展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任务之中,使出版走上“绿色”发展之路。7.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国际交流战略措施。扩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保护知识产权,繁荣“版权”贸易。本研究还就落实出版战略的具体措施方面提出了四条建议:1.通过我国兽医图书的组织与运行,推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科学技术推广与应用体系。2.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中兽医学方面古籍,在国家或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尽快推进传统中医学着作“走出去”战略的落实。3.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兽医图书出版的指导和规划功能,建立以立项方式为引导的兽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体系,强化行业部门和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配置和兽医图书出版结构与布局的交流与沟通,为实现“绿色”出版、高效出版奠定坚实基础。4.在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联合开发兽医学科技术在线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技术推广体系。
李金航[10](2013)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文本体现。它不仅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同时,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也会通过许多渠道对民众发生影响。在中国近代,教科书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唯物史观作指导,以中国近代大学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文本为基本资料,通过对这些教科书编撰思想、内容体系、编审制度、出版发行、选用情况及其教育和社会效果的分析,探讨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教科书的成败及其原因,揭示影响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体系与制度的教育和社会因素,以及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对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希冀能够对中国当今大学教科书建设提供些许借鉴。中国现代意义的“教科书”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是中西文化交流、冲突、融合的产物。随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先进的大学制度及课程理念进入中国,直接促成中国近代大学制度及课程体系的确立,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随之产生。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决定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为教会大学编辑、出版教科书。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宗旨是为宗教服务。但教会大学教科书将西方先进的教科书编制理念和科学内容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中国近代大学逐步设立。受当时大学发展水平所限,京师大学堂等都是由教习翻译西方教科书或自编讲义授课。用讲义授课体现了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教科书的非规范化特征,其弊端很明显,“不仅各异其是,且使学生缺乏参考书籍,不宜从事比较研究。”1此时,中国大学教科书主要受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翻译日本大学的教科书;由日本教习自编教科书;由中国教习依据日本教科书的观点、体系改编教科书。五四运动后,随着美国教育理论、大学制度及教育改革实践对我国影响的深入,美国大学教科书开始在中国大学占据主要地位。北京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国立大学条例》等有关大学章程条例,均明确规定大学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全面效仿欧美各国着名大学。许多大学的理科教学都采用外文教科书,文科各科凡涉及外国事例的也都使用外文教科书。外文原版教科书具有质量优良、利于学习英文、方便教师授课等优点,但也阻碍了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和独立。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自编教科书。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归国留学生充当了编辑教科书的主力。归国留学生并不是单纯翻译外国教科书,而是根据他们的学识结合中国的实际编写教科书,力求教科书的本土化。20世纪30年代,蔡元培提出“国化教科书”。商务印书馆率先承担起“国化教科书”的重任,编辑、出版中国近代第一套系列大学教科书——大学丛书。“大学丛书’的编写体例、形式、内容都呈现出科学化和本土化的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大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教育学术的独立发展,大学教科书开始进入本土化建设的新阶段。国民政府教育部“鉴于各校及各书局所编之大学教本虽多,尚未能遍及所有科目,且国难期间各方经费均感困难,原有出书计划,亦颇受影响”,“乃决定以政府力量完成此举”2。1939年,教育部专门成立“大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部定大学用书”。随着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发展,大学教科书制度也逐渐成型。京师大学堂和晚清学部在教科书制度的确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国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承担起教科书的审定任务。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科书的质量,但也成为专制政府推行教育宗旨,控制学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引进、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发展了近代先进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科学”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大学教科书从编辑内容到服务对象逐渐向民众转化,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改变了过去专为封建“达官士人”编造的状况。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加速了中国传统学术体系的消解,促进了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建立。虽然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当前大学教科书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有着极大的差异,但近代教科书编纂者所关注、面对的问题在中国目前大学教科书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中仍存在着讲义授课、自编教科书与引进教科书的矛盾、教科书编审与选用的矛盾。在当前的教科书建设中,中国大学应该既坚持教科书的编审制度,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在引进外国先进原版教科书的同时,注重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大学教科书体系。
二、我国第一部“矿业年鉴”出版发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一部“矿业年鉴”出版发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产业集聚 |
2.1.3 文化产业集聚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文化产业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2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
2.3.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
2.3.4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
3 新疆文化产业及产业集聚现状与影响因素 |
3.1 新疆文化产业现状 |
3.1.1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 |
3.1.2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
3.1.3 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 |
3.1.4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意愿提高 |
3.1.5 文化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
3.1.6 形成了一批文化品牌 |
3.1.7 政策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3.2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现状 |
3.2.1 文化产业细分行业 |
3.2.2 文化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 |
3.2.3 文化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3.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1 要素禀赋 |
3.3.2 市场需求 |
3.3.3 相关产业 |
3.3.4 产业政策 |
3.4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案例分析——旅游业 |
3.5 本章小结 |
4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比较分析及评价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1 建立指标体系 |
4.1.2 影响因素分析 |
4.2 新疆与内陆、沿海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比较 |
4.2.1 文化产业集聚度比较 |
4.2.2 细分行业集聚度比较 |
4.3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测度 |
4.3.1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
4.3.2 文化产业区位熵测度 |
4.3.3 文化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5 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的新疆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测度 |
5.1.1 灰色关联方法理论 |
5.1.2 关联度效应实证分析 |
5.2 文化产业集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效应 |
5.2.1 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
5.2.2 对产业园区布局的影响 |
5.2.3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2.4 对前后关联产业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经验借鉴及促进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
6.1 国际经验借鉴 |
6.2 国内经验借鉴 |
6.2.1 云南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
6.2.2 内蒙古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
6.2.3 贵州文化产业集聚经验 |
6.2.4 对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的启示和借鉴 |
6.3 对策建议 |
6.3.1 拓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路径 |
6.3.2 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 |
6.3.3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园 |
6.3.4 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
6.3.5 拓展文化产业融资 |
6.3.6 培育优秀文化产业人才 |
6.3.7 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
6.3.8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
7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 |
0.4 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的发端 |
1.1.1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
1.1.2 近代中国的科学活动 |
1.1.3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1.2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2.1 山西大学堂的历史沿革 |
1.2.2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进程 |
1.2.3 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款项筹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
1.3 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 |
第二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2.1 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1 中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2 西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2 山西大学堂科学仪器购置及实验室建设 |
2.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来源 |
2.4 山西大学堂课程教习聘任 |
2.5 山西大学堂学子招生与培养 |
2.5.1 学子招生——西学薄弱 |
2.5.2 授课方式——中西迥异 |
2.5.3 学子培养——注重实践 |
2.5.4 毕业考核——出身奖励 |
第三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 |
3.1 山西大学堂初创时期科学教材编译 |
3.1.1 清末科学教材编译活动的兴起 |
3.1.2 山西大学堂对科学教材的需求 |
3.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机构设置 |
3.2.1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创建 |
3.2.2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的创建 |
3.3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教材编译及内容 |
3.3.1 高等学堂用书 |
3.3.2 中等学堂用书 |
3.3.3 师范学堂用书、参考用书等 |
3.3.4 科学教材编译人员组成 |
3.3.5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编译活动的特点 |
3.4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编译教材 |
3.5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影响 |
3.5.1 对中国科学教材的充实 |
3.5.2 编译科学教材的传播 |
3.5.3 编译活动之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 |
第四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 |
4.1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考 |
4.1.1 西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2 中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3 上海译书院的科学人物 |
4.1.4 山西大学堂的管理人员 |
4.2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活动考 |
4.2.1 山西大学堂创办者的科学活动 |
4.2.2 山西大学堂教习群体的科学活动 |
4.2.3 其他教习的科学活动 |
4.3 科学人物的待遇及奖励 |
第五章 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 |
5.1 清末留学教育浪潮中的山西官派留学活动 |
5.1.1 清末留学教育的起步 |
5.1.2 山西地方留学活动 |
5.2 山西大学堂学子赴日留学考证 |
5.2.1 留日学生批次及人员 |
5.2.2 留日学生的专业特点 |
5.2.3 留日学生的活动及影响 |
5.2.4 赴日留学兴起的原因分析 |
5.3 山西大学堂留英学生群体 |
5.3.1 留英学生批次及人员 |
5.3.2 官派西斋留英学生专业分析 |
5.3.3 西斋留英学生对山西科技发展的贡献 |
5.3.4 赴英留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 |
6.1 同时期国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6.1.1 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1.2 北洋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
6.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对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
6.3.1 推动近代教育体制变革 |
6.3.2 提升山西科技工业水平 |
6.3.3 影响山西政治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4)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论文选题 |
1.1 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小结 |
1.3 论文选题及创新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3.4 创新点 |
2 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兴起的背景 |
2.1 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 |
2.2 新式矿冶技术知识的引进与传播 |
3 近代矿冶工程师群体概貌 |
3.1 群体规模 |
3.2 来源情况 |
3.2.1 国内矿科毕业生来源 |
3.2.2 国外矿科毕业生来源 |
3.2.3 矿冶工程师的留学情况及来源学校分布 |
3.3 籍贯分布 |
3.4 年龄构成 |
3.5 专业及学历结构 |
3.6 就业出路 |
3.7 小结 |
4 晚清时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孕育(1875-1911) |
4.1 早期聘请外籍矿冶工程师 |
4.2 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的出现 |
4.2.1 留美幼童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
4.2.2 船政留欧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
4.2.3 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的不同特点与境遇 |
4.3 清末国内外高等矿冶教育培养的矿冶工程师 |
4.3.1 矿冶工程师培养情形 |
4.3.2 矿冶留学生与新式矿冶技术及知识传播 |
4.4 小结 |
5 民国初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与发展(1912-1937) |
5.1 民国初期的矿冶工程师群体概况 |
5.1.1 民国初期的矿冶留学生回国服务情形 |
5.1.2 本土高等矿冶教育人才培养情形 |
5.1.3 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与矿冶技师职业化 |
5.2 两个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5.2.1 抗战之前的新式钢铁工业建设与钢铁工程师流动 |
5.2.2 以汉冶萍公司为中心的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 |
5.2.3 山西地区独立发展的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 |
5.3 北洋系采矿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5.3.1 民国初期的中国采矿业与采矿工程师 |
5.3.2 采矿工程师群体中的北洋系 |
5.3.3 北洋系采矿工程师群体的特点 |
5.4 钢铁试验场与矿冶科研的启动 |
5.5 小结 |
6 全面抗战后矿冶工程师群体的曲折前进(1938-1949) |
6.1 战时后方矿冶教育的振兴与矿冶人才队伍的壮大 |
6.2 资源委员会成为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聚集中心 |
6.2.1 钢铁工程师群体在资源委员会的集中 |
6.2.2 其他矿冶工程师在资源委员会的聚集 |
6.3 矿冶工程师群体与后方矿冶产业建设 |
6.3.1 矿冶工程师群体参与后方矿冶产业建设情形 |
6.3.2 后方矿冶产业的建设成绩 |
6.4 矿冶科研群体的形成与矿冶技术进步 |
6.4.1 抗战时期矿冶科研与技术进步概况 |
6.4.2 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的矿冶科研群体的形成 |
6.4.3 科研案例:以后方冶金燃料研究为例 |
6.5 小结 |
7 学术团体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 |
7.1 近代中国的矿冶学术团体概况 |
7.2 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 |
7.2.1 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成立 |
7.2.2 学术委员会与历届理事会成员 |
7.2.3 矿冶工程师群体参与会务工作情形 |
7.3 小结 |
8 讨论 |
8.1 从产业、教育、科研的互动看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8.2 矿冶技术官僚在近代矿冶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
8.2.1 矿政机关以外的矿冶技术官僚 |
8.2.2 主管矿政机关的矿冶技术官僚 |
8.3 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艰辛创业历程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式钢铁企业中的钢铁工程师(1912-1937)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关键概念说明 |
1.4.1 工具书 |
1.4.2 知识社会史 |
2 时间脉络:历史变迁中的工具书出版 |
2.1 古代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 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概况 |
2.2.1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时间分布 |
2.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类型分布 |
2.2.3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出版机构分布 |
2.3 从古代工具书到民国工具书的承袭与断裂 |
3 需求逻辑:民国时期工具书大量出版的动因 |
3.1 读者的知识需求 |
3.1.1 印刷物大量生产背景下的知识管理需要 |
3.1.2 满足个人发展的知识应用需要 |
3.2 民营出版机构的商业驱动 |
3.2.1 民国时期出版工具书的民营出版机构数量统计 |
3.2.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销售情况考量 |
3.3 政府和学术机关的自我发展需求 |
3.3.1 政府编纂工具书以满足自身需要 |
3.3.2 学术机关编纂工具书以有益学术 |
4 生产生态: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及其工作方法 |
4.1 作为编纂者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1 处于东西文化交汇点的民国知识分子 |
4.1.2 工具书编纂者的工作日常 |
4.2 民国时期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
5 话语空间:民国时期工具书编纂者、出版者与读者的话语互动 |
5.1 社会对工具书的话语转变 |
5.2 编纂者与出版者对工具书的价值建构 |
5.3 读者对工具书的质疑与信任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时期出版的工具书一览表 |
致谢 |
(6)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范式及范式理论 |
二、中国新闻史中的范式研究综述 |
三、革命史范式及其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材料收集 |
一、研究对象的筛选 |
二、新闻史论着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革命史范式发展和重要论着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新闻史论着出版的整体情况及具体研究对象 |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历史分期 |
二、分期依据 第二章 革命史、政治史观念的萌芽 |
第一节 史学研究中革命史研究模式的产生 |
第二节 史学研究中政治史研究模式的产生 |
第三节 新闻学研究中革命观念与政治观念的萌芽:党报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文化与革命运动 |
二、《解放日报》改版与党报思想的确立 第三章 革命史范式的产生及确立阶段(1949-1977) |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摸索阶段(1949-1955) |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形成阶段(1956-1977) |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及内涵特点 |
二、革命史范式产生及确立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革命史范式的发展成熟期(1978-1997) |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蓬勃发展阶段(1978-1987) |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成熟阶段(1988-1997) |
一、新闻史论着概况 |
二、代表性论着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 |
二、革命史范式的内涵特点 |
三、革命史范式的内涵变化 |
四、革命史范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革命史范式的变革期(1998-2015) |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革新阶段(1998-2006) |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与候补范式多元共存期(2007-2015) |
一、革命史范式 |
二、媒介社会学范式 |
三、“新新闻史”:社会学范式 |
四、本体论范式 |
五、媒介生态学范式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革命史范式的阶段特性 |
二、革命史范式的内涵特点及变化 |
三、革命史范式变化原因分析 第六章 革命史范式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革命史范式的历史特性和演进特点 |
一、我国新闻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产生发展的历史特性 |
二、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历史演变及阶段特点 |
第二节 革命史范式的学术影响 |
一、革命史范式的史学贡献 |
二、革命史范式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对革命史范式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新闻史论着目录索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研究维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方法 |
四、关于装帧、书籍设计等概念的解释 |
第一章 设计与体制—建国十七年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图书出版业概况 |
一、建国初期的出版业概况 |
二、向苏联学习 |
三、大跃进影响下的图书浮夸风 |
第二节 书籍外观与文字要素的变化 |
一、书籍结构要素的设置及开本的变化 |
二、简化字的改革与汉字印刷字体 |
三、图书横排变革 |
第三节 领袖着作的设计风格分析 |
一、毛泽东着作 |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
三、鲁迅全集 |
四、《中国》画册 |
第四节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获奖书籍分析 |
第五节 “整体设计”与“集体创作” |
一、“整体设计”与书籍美术教育 |
二、“集体创作”与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 |
三、“集体创作”与人民美术出版社 |
第六节 设计要素分析 |
一、文字的运用 |
1. 书法体 |
2. 印刷体 |
3. 美术字 |
4. 手写体 |
二、图像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红色与样板——文革时期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文革时期图书出版概述 |
一、“文革”前期的停顿与破坏 |
二、“文革”中后期的动荡与恢复 |
第二节 文革书籍的视觉类型分析 |
一、红色狂飙——毛泽东着作 |
二、移植元素——“革命样板戏”书籍 |
三、图像崇拜——官方期刊与红卫兵刊物 |
四、文艺俗化——“文革”文学读物 |
五、地下流通——黄皮书与灰皮书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与发展—八九十年代的书籍设计 |
第一节 书籍装帧事业的复苏 |
第二节 书籍出版协会与展览 |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引入 |
一、日本书籍设计理念的传入 |
二、民主德国书籍设计的影响 |
三、香港设计潮流的引入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书籍的形式美学 |
一、美学的回响 |
二、文化的回馈 |
三、诗性的塑造 |
四、网格的探索 |
五、构成的先锋 |
六、设计的参照 |
七、神态的朦胧 |
八、系列的设计 |
第五节 书籍理论研究与设计理念 |
一、“书卷气”的思考 |
二、书籍的形态学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版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面向海外的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 ——“全球本土化”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传播学讨论 |
1.2.2 “全球媒体产品”带来“全球化矛盾”的质疑 |
1.2.3 对“全球化心态”下的“本土化”策略的研究 |
1.2.4 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问题研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全球化 |
1.3.2 全球本土化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框架 |
2 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发展现状 |
2.1 海外经济效益的状况 |
2.1.1 大陆电视剧的海外贸易情况 |
2.1.2 大陆的电视剧国际贸易市场 |
2.2 海外文化影响力的状况 |
2.2.1 大陆的电视剧国际奖项平台 |
2.2.2 大陆电视剧的海外获奖情况 |
3 本土生产方式中的全球因素 |
3.1 移植性生产 |
3.1.1 为移植铺路的引进剧 |
3.1.2 从引进到移植 |
3.1.3 移植剧《丑女无敌》的案例分析 |
3.2 联合性生产 |
3.2.1 协作拍摄 |
3.2.2 合作拍摄 |
3.2.3 合拍剧《还珠格格》的案例分析 |
4 类型剧生产的全球催化剂 |
4.1 齐头并进的类型研究与类型化生产 |
4.2 从模仿到融合的类型化路径 |
4.2.1 青春偶像剧 |
4.2.2 情景喜剧 |
4.2.3 医疗剧 |
4.3 偏离管控的类型 |
4.3.1 方言剧 |
4.3.2 抗日“神剧” |
5 面向全球化的本土化管控 |
5.1 本土行政力量的干预 |
5.1.1 行政部门的宣传职能偏重 |
5.1.2 审批制度的常规化把控 |
5.1.3 政策法规的阶段性调控 |
5.2 本土市场力量的制约 |
5.2.1 定位本土的出品制作 |
5.2.2 片面局限的营销发行 |
5.2.3 集体失明的评估反馈 |
5.3 政治与经济的力量牵制 |
6 海外受众的区域性偏好 |
6.1 贸易视角的受众区域分类 |
6.2 单向输出区 |
6.2.1 区域的开拓 |
6.2.2 区域性案例 |
6.2.3 区域受众分析 |
6.3 双向交流区 |
6.3.1 经济交流的不对等 |
6.3.2 占据播出平台 |
6.3.3 区域受众分析 |
6.4 单向输入区 |
6.4.1 区域认定 |
6.4.2 区域受众分析 |
6.5 本土受众与海外受众的比较 |
7 参与全球电视剧文化构建 |
7.1 夯实全球/本土文化构建的基础 |
7.1.1 筑就法律、体制和规范的基石 |
7.1.2 建立公商并存的市场体制 |
7.2 营造独立、多元和国际化的管理规制 |
7.2.1 保护规制机构的独立性 |
7.2.2 设立电视剧分级制 |
7.2.3 实施播后监管 |
7.3 针对受众进行生产 |
7.3.1 支持原创性创作 |
7.3.2 区别受众偏好 |
7.4 松绑海外贸易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与类型分析法 |
1.3.2 统计学方法 |
1.3.3 比较研究学方法 |
1.3.4 实证分析方法 |
1.3.5 市场经济学方法 |
1.3.6 计量经济学方法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成果及问题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
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和明细分类概况 |
2.3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57年,我国学习前苏联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2 1958年大跃进时期至“文革”前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3 “文革”时期和“文革”后三年改革开放前,兽医图书出版情况 |
2.3.4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3年,探索性发展时期的兽医图书出版成果 |
2.3.5 深化改革21世纪,2004年--至今,兽医图书出版的成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他山之石——中外兽医图书比较 |
3.1 中外兽医图书选题涉及的专业分类方面比较 |
3.2 中外兽医图书涉及图书类型方面比较 |
3.3 中外兽医图书在图书内容安排上比较 |
3.3.1 中外兽医图书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
3.3.2 中外兽医图书描述方式方面 |
3.3.3 中外兽医图书版本内容更新方面 |
3.3.4 中外兽医图书写作风格方面 |
3.4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形式比较 |
3.4.1 中外兽医图书搭配光盘方面 |
3.4.2 中外兽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 |
3.4.3 中外兽医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方式 |
3.4.4 中外兽医图书在制作过程方面 |
3.5 中外兽医图书出版主体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4.1 出版结构不合理 |
4.1.1 兽医学科发展不均衡 |
4.1.2 中国国情的变化引起兽医图书出版的问题 |
4.2 内容与图书题目不完全吻合 |
4.3 图谱类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4.4 版本陈旧,不能及时更新 |
4.5 产生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问题的主要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影响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因素 |
5.1 主流文化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2 当代畜牧业发展对兽医学科及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3 中兽医医药标准化发展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出版的影响 |
5.4.1 宠物经济对兽医图书的影响 |
5.4.2 “宠物热”对兽医知识普及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发展探索 |
6.1 探索中国兽医图书出版选题潜在的市场 |
6.1.1 中兽医学的科研和图书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2 兽医针灸学的新时代发展 |
6.1.3 中兽医学教材的革新 |
6.1.4 中兽医的传统魅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挖掘 |
6.2 探索完善兽医图书结构 |
6.2.1 图书分类结构的意义 |
6.2.2 兽医图书出版结构现有缺陷分析 |
6.3 探索对有价值的优秀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及时更新改版,产生精品和经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 |
7.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战略目标 |
7.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必须坚持“三个服务”的出版方向 |
7.2.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兽医学科发展与教育 |
7.2.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畜牧业生产与安全 |
7.2.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于大众健康与生活 |
7.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实施的五项战略措施 |
7.3.1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适应战略 |
7.3.2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品牌战略 |
7.3.3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数字化战略 |
7.3.4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的环保战略 |
7.3.5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国际交流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 |
8.3 展望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我国近代教科书研究综述 |
一 “教科书”词语在中国的产生及演变 |
二 我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基本概念 |
二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 关于本论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思想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教会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三节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体系内容及编制 |
一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课程设置与教科书体系 |
二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三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编制 |
四 教会大学教科书的本土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成立初期教科书概况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中国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一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原则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标准 |
四 晚清时期(1895-1912)大学教科书的编审程序 |
第三节 晚清(1895-1912 年)时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版权制度的确立 |
二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主要的教科书出版机构及其教科书 |
三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教科书的发行 |
第四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选用 |
第五节 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六节 日本对晚清时期(1895-1912 年)大学教科书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期(1912-1927 年)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译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制度 |
一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大学教科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 |
第五节 民国初期大学教科书由“仿日”到“仿美”的转变 |
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教科书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的编审思想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编审、出版、发行与选用制度 |
一 教科书编审制度 |
二 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
三 教科书的选用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教科书知识结构的调整 |
第四节 “国化教科书”与“大学丛书” |
一 “国化教科书”的提出 |
二 “大学丛书”的编辑、出版 |
三 “大学丛书”的特点与作用 |
第五节 国家统编大学教科书——“部定大学用书”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近代社会 |
第一节 教科书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发展——兼论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的结构变化 |
一 自然科学教科书与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 |
二 社会科学教科书与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 |
三 教科书与“科学”“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与“国民意识”培养——兼论教科书的大众化 |
第三节 教科书与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以伦理学教科书为重点的考察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的启示 |
第一节 加强大学教科书编审,保持教科书先进性 |
第二节 完善选用制度,保证教师的教科书自主权 |
第三节 引进国外先进教科书,促进教科书国际化 |
第四节 坚持教科书发展的本土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四、我国第一部“矿业年鉴”出版发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文化产业集聚研究[D]. 梁竞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D]. 徐冠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3]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D]. 雷丽芳.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5]知识社会史视角下的民国时期工具书出版研究[D]. 赵佩娟. 武汉大学, 2018(12)
- [6]中国新闻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的流变[D]. 蹇云. 深圳大学, 2017(07)
- [7]中国当代书籍设计研究[D]. 徐静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8]面向海外的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 ——“全球本土化”研究的视角[D]. 高一萍. 武汉大学, 2015(01)
- [9]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 陆强.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10]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D]. 李金航.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