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洪毅,卢林祝,张磊[1](2019)在《提高煤心收获率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三江-穆棱河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鸡西、勃利、双鸭山、鹤岗等盆地,取心是煤层气开发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程环节。煤心收获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煤层结构、煤层含气量数据的确定,影响钻井质量和煤炭资源、煤层气开发的评价。取心工具、取心规程、取心钻进方法、取心操作技巧以及煤层本身的地质特性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着煤心收获率的高低。在对黑龙江鹤岗和鸡西地区的煤层取心钻探资料调研基础上,通过优化改进取心钻具结构,合理调控钻进参数,科学组织管理等措施,经现场多口井的应用,块煤煤心收获率提高到92%以上,粉煤煤心收获率提高到83%以上,成效显着,对煤层气开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杜福荣[2](2016)在《鹤岗矿区复杂煤层直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鹤岗矿区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厚、倾角大、易自燃煤层多、浅埋复采等因素导致自燃火灾问题突出,且治理难度较大。为此,针对鹤岗矿区复杂条件煤层开采面临的自然发火隐患,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手段,进行煤自燃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热分析技术和活化能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判定鹤岗矿区各煤层自燃倾向性,结果表明:主采煤层着火活化能在73.92~109.79kJ/mol之间,均具有自燃倾向,其中I类容易自燃煤层占80%以上。建立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模拟实验装置,完成了各指标气体的分析优选,确定以CO、C2H4、C2H4/C2H6作为鹤岗矿区煤层自燃预测预报指标。基于流体动力学、传质传热学理论和煤氧复合理论,结合鹤岗矿区实际条件,建立了复杂条件煤层开采自燃数学模型,给出了煤自燃耗氧放热强度、煤层倾角影响下煤岩孔隙率分布以及遗煤厚度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鹤岗矿区近距离煤层、浅埋复采煤层、大倾角厚煤层等复杂开采条件进行自燃危险区域划分,分析其自然发火规律。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布呈“L”形,在进风侧宽度最大且更深入采空区内部,遗煤最高温度69℃出现在采空区中部;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下,上部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集中在进风巷道及停采线附近,最高温度50℃,而下部采空区受上部遗煤垮落影响,最高温度达60℃,自燃风险更大;浅埋复采煤层开采条件下,残采煤体以及采空区遗煤整体处在高氧浓度漏风环境中,没有明显的窒息带存在,存在大面积的高温隐患,残采煤体及采空区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4℃和57℃。建立了复杂条件煤层采空区注浆、注氮、喷洒阻化剂防灭火系统。数值模拟分析采空区注浆扩散规律,以浆液对氧化带覆盖率及是否出现跑浆等为指标,给出了煤层不同倾角条件下的注浆合理位置,并确定兴安煤矿54171工作面合理注浆位置为距工作面38~48m;研究了不同注氮位置及注氮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确定富力煤矿62184工作面合理注氮位置为距离工作面30~50m,注氮流量540~720m3/min;分析了阻化剂配位阻化作用机理,以阻化剂作用下煤样着火活化能的变化为指标,确定浓度15%MgCl2溶液为新岭煤矿22#煤层最优阻化剂配比。采用巷道充填封堵、工作面煤体打钻注水注浆、旧区旧巷探测注浆、地面裂隙回填封堵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复杂条件煤层多区域自燃火灾的综合防治。
李晓龙[3](2016)在《鸡西矿区梨树煤矿瓦斯地面抽采井位部署及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瓦斯抽放是抑制井下瓦斯事故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井下与地面等两种抽采方式。地面钻井抽采瓦斯(煤层气)由于具有预抽时间长,并可最大限度利用瓦斯(煤层气)等优点,已成为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的新技术途径,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涉及的工艺技术较多,其中地面钻井抽采瓦斯的工程部署及抽采效果分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此,研究地面抽采瓦斯工程部署技术及抽采效果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梨树煤矿位于东北鸡西矿区,是高瓦斯突出矿井,该矿主采的14号煤属于突出煤层。2012年以来,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该矿14号煤层开展了两期地面煤层气开发试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充分说明了14号煤层地面抽采煤层气的可行性,但是梨树煤矿的瓦斯地面抽采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对其工程部署及抽采效果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基于上述工程试验,在分析梨树煤矿煤层气地质条件、煤储层特征以及煤层气资源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煤层气井排采情况进行了分析;利用CBM-SIM煤层气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气井排采历史进行了拟合,实现了储层参数优化;同时定性分析并优选了适用于梨树煤矿的地面抽采方式与井网类型,在此基础上设定了7种井间距,借助CBM-SIM软件对不同井间距的产能以及瓦斯含量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在煤矿准备区、规划区分别确定了最佳井间距;最终对准备区、规划区分别设计了井位部署方案,并利用CBM-SIM软件预测了准备区5年内的瓦斯抽采效果,以及规划区5年、10年、15年的瓦斯含量动态变化、抽采量和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1)井间距选择,在准备区适合选取200m×250m井间距,规划区宜选取300m×300m井间距;(2)抽采效果分析,准备区抽采5年,采收率为32.30%38.20%,瓦斯含量由11m3/t可降至38m3/t;规划区抽采5年,采收率为30.00%39.05%,瓦斯含量由1115可降至312m3/t;抽采10年,采收率为41.78%52.06%,瓦斯含量由1115m3/t可降至211m3/t;抽采15年,采收率为48.20%62.04%,瓦斯含量由1115m3/t可降至211m3/t。可见布井方案抽采效果较好,瓦斯含量降幅较大,同时也说明地面抽采瓦斯是一种降低瓦斯含量的有效途径。
刘岩[4](2015)在《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开发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益严重。煤炭,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开发能源,其碳排放的主要形式是矿井瓦斯的排放,而煤矿排放的瓦斯以甲烷为其主要组分。甲烷(CH4)作为继二氧化碳(CO2)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煤炭生产大国,在解决矿井瓦斯排放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有效解决我国矿井瓦斯排放问题,制定合理减排措施,需准确把握我国矿井瓦斯排放量及其特征。本文根据东北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矿井开拓开采、矿井通风与瓦斯涌出等地质与开采条件,在煤矿井下观测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井煤炭开发过程中瓦斯排放的影响因素,阐明了其瓦斯排放特征,建立了符合东北矿区排放特征的瓦斯排放量计算及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系统分析了矿井瓦斯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东北矿区实际生产状况,选取最优参数,并进行了相关性计算。(2)对比分析了IPCC及其他现有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特点,提出了基于采动影响因子的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瓦斯排放量计算模型。(3)依据大量统计数据及模型所得计算结果,对东北矿区瓦斯排放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总结其瓦斯排放特征及规律。(4)运用模型对东北矿区主要矿井进行瓦斯排放量计算,对老虎台等矿井进行了瓦斯排放量预测,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
田俊斌[5](2014)在《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及其增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是在煤化过程中生成以甲烷为主、并以物理吸附形式储集在煤层中的自生自储非常规天然气体;同时也是常规天然气最现实、最可靠的补充接替能源。它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解决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不足,又可从根本上解决煤炭开采中的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等灾害,还可以减少瓦斯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及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我国煤层储存地质条件复杂,煤形成后期受到强烈的构造破坏作用,煤的构造发育程度高,迫使煤层碎裂,破坏了煤的原始储存结构,改变了煤的固体骨架,导致我国绝大部分煤层表现为三低特性—低压、低饱和、低渗透率;而且我国煤层存储地质环境基本呈不均匀性。因此,选择一种施工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增透效果理想的措施来改善煤岩体固体骨架,提高煤层透气性,对煤层气的开采利用显得至关重要。而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采用相似模拟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对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及增透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1)利用真三轴加载试验系统进行煤岩体水力压裂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得出了裂隙起裂、扩展延伸的力学条件、次级裂隙的起裂条件和影响裂隙拐弯的条件因素,并给出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准则。(2)分析真三轴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声发射信号频率特征,得出:试件声发射活动在达到大量产生之前有较多的声发射信号产生,该现象从客观方面很好的印证了试件内部具有更多的原始损伤,在试验过程中这些原始损伤更容易形成裂纹的扩展,产生声发射现象,表明裂隙弱面自身的性质和原岩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共同影响着裂隙弱面的扩展延伸方向。(3)根据真三轴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对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增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渗透系数随着裂隙数目的增加呈现出指数函数增长的趋势,表达式为:y=0.0015e0.0942;并对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注水孔数目、注水压力和地应力差对压裂效果的影响比较大,为第四章的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4)利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应力差状态下和不同注水孔数目情况下进行模拟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过程,并对增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①压裂过程以拉伸破坏为主,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大,会出现少许的剪切破坏;随着应力差的增大,剪切破坏现象越严重。②应力差越大、注水孔数目越多,起裂压力越小,累积声发射越多,水力压裂的效果明显,增透效果越好,越有利于煤层渗透性的提高。(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压裂数据检验分析水力压裂效果,进而指导现场施工工作。
贾海林[6](2014)在《综放采场CO涌出特征与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采用实验室实验、现场综合观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综放采场CO涌出特征和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等方面的研究,这对于煤矿内因火灾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综放采场煤自燃的基础特性与矿压显现方面,通过综合热分析实验揭示了煤自燃进程失水失重、氧化增重和燃烧失重等反应现象的本质和特征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了煤自燃进程不同增失重阶段对应不同临氧体积分数的客观现象。提出了将煤自燃析出的气态产物分为解吸气体、氧化气体和热解气体的分类方法,计算获得了氧化气体和热解气体生成的活化能,指出了CH4、C2H6、C3H8、C2H4和C3H6等气体的生成是多元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矿压现场观测与UDEC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试验采场的断裂带基本顶、基本顶初次及周期来压步距,指出了基本顶失稳形式为滑落失稳,垮落形式为台阶岩梁结构的整体切落。根据采场底板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划分了“矿压水平三带”,为后续划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提供了理论支撑。综放采场CO涌出与来源辨识方面,在系统分析矿井CO气体成因类型与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生和次生CO气体的分类方法。通过多参量的相关性分析,辨识出了试验采场CO气体的主要来源。结合采场矿压显现特征揭示了回风隅角CO气体周期性增大涌出是周期性滑落失稳形成的冲击力挤压模拟墙前方采空区CO气体造成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面,获得了采空区O2与CO体积分数在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上的变化规律,阐述了CO体积分数法划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的具体方法。利用氧体积分数法和漏风流速模拟法分析证明了CO体积分数法划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是可行和切合实际的。阐述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与矿压水平三带的对应关系,并取CO体积分数法、氧体积分数法和漏风流速法划分的氧化自燃带的交集作为采空区的煤自燃危险区域,计算获得了预防采空区煤自燃的安全回采速度。
柴杨[7](2010)在《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资源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环境经济学、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总结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自身特征、运输状况、环境容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运输条件、赋存状况、开采条件等对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勘探区(井田)为评价单元,讨论了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相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及变量之间的反馈控制关系,基于煤炭资源开发完全成本,建立了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的系统动力模型,并结合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研究报告,对我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进行了具体化和实证分析,通过有效供给能力随价格改变而变化的仿真和分析,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康天合[8](2002)在《顶煤冒放特性与预注水处理顶煤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特厚中硬煤层放顶煤开采的关键技术——提高顶煤放出率课题开展了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系统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了我国11 个主采煤层的裂隙与孔隙分布特征,主要包括裂隙系统、裂隙网络结构形式、裂隙尺度分布的分形特征、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及其与煤变质程度的相关规律,为定量评价顶煤的冒放特性和预注水处理顶煤的难易程度与工程效果提供了分类参数和依据。通过现场实测、相似材料模型模拟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分门别类地研究了硬煤、中硬煤和软煤放顶煤工作面的矿压作用与顶煤变形、移动、破碎和冒放特征。运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研究了硬煤、中硬煤和软煤的冒放结构。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正交数值试验,定性与定量研究了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对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及其相关规律;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各种赋存条件下顶煤的冒放性分为五类,并提出了各类顶煤的控制与预处理方法,将分类结果应用于全国29 个煤层,佐证了分类方法和指标选取的正确性。通过煤层注水渗流与软化机理的研究,提出了注水孔在煤层垂直方向的位置和注水超前开采的时间要求以及注水使煤体抗剪强度降低△τ的综合表达式。在三轴应力渗透仪上进行了全国18 个煤层大煤样的渗透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煤层注水的渗透特性进行了分类,提供了基于分类结果的顶煤预注水选择方案,将分类方法应用于全国18 个主采煤层,验证了分类方法与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基于放顶煤开采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压裂作用的分区理论,确定了硬煤、中硬煤和软煤条件下预注水超前工作面的合理位置。在预注水处理顶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注水钻孔间距、单孔注水量、注水时间和注水压力预测等顶煤预注水参数的确定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潞安王庄煤矿3#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取得了显着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张明慧[9](2002)在《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能源作为我国21世纪的主要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十分巨大。但是,煤炭能源本身的特点和各种客观因素又严重制约着煤炭工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能源的发展入手,提出了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必要性,并从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方面论证了在我国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可行性。根据目前我国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状况,从经济角度构建了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对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评价分析方法——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此基础上,从技术政策、环境政策、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推广应用,保证我国煤炭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张鸿飞,姜成才[10](2001)在《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了在以极不稳定的第三系、白垩系地层为顶板的侏罗纪煤系地层用清水采煤的施工过程、所遇问题、采取的办法等。
二、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煤心收获率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煤心收获率低原因分析 |
1.地质因素 |
2.工程因素 |
二、提高煤心收获率解决措施 |
1.优化改进取心钻具结构 |
1.1钻头 |
1.2内管 |
1.3煤心卡取装置 |
1.4调节机构 |
2.合理调控钻进参数 |
三、现场应用 |
四、结论 |
(2)鹤岗矿区复杂煤层直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自燃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煤自燃倾向性研究现状 |
1.2.3 煤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2.4 大倾角厚煤层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
1.2.5 近距离煤层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
1.2.6 复采煤层开采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鹤岗矿区煤自燃特性与预警体系 |
2.1 鹤岗矿区概况 |
2.1.1 位置及气候条件 |
2.1.2 矿区地质构造 |
2.1.3 矿区井田开拓及采煤方法 |
2.2 煤层自燃倾向性 |
2.2.1 实验原理及过程 |
2.2.2 实验结果分析 |
2.2.3 着火活化能判定煤自燃倾向性 |
2.3 煤层自燃指标气体测定 |
2.3.1 煤样程序升温氧化实验 |
2.3.2 指标气体选取原则 |
2.3.3 指标气体生成规律分析 |
2.3.4 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复杂条件煤层自燃影响因素量化及模型构建 |
3.1 煤自燃影响因素 |
3.1.1 煤的自燃性能 |
3.1.2 煤层地质赋存条件 |
3.1.3 采掘技术及通风管理因素 |
3.2 复杂条件煤层自燃数学模型构建 |
3.2.1 流场控制模型 |
3.2.2 多组分扩散模型 |
3.2.3 温度场模型 |
3.2.4 湍流模型 |
3.2.5 边界条件 |
3.3 煤炭自燃多因素影响量化 |
3.3.1 煤自燃耗氧放热强度 |
3.3.2 冒落煤岩孔隙率 |
3.3.3 遗煤厚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条件煤层综放开采自然发火规律分析 |
4.1 鹤岗矿区复杂条件煤层开采概况 |
4.2 大倾角厚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分析 |
4.2.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2 自然发火规律模拟分析 |
4.3 极近距离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分析 |
4.3.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2 自然发火规律分析 |
4.4 浅埋复采煤层自燃危险区域及自然发火规律分析 |
4.4.1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4.4.2 自然发火规律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条件煤层自燃火灾综合防控技术 |
5.1 复杂条件煤层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技术 |
5.1.1 注浆防灭火系统构建 |
5.1.2 不同倾角采空区注浆合理位置数值模拟 |
5.1.3 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技术 |
5.2 复杂条件煤层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 |
5.2.1 注氮防灭火系统构建 |
5.2.2 采空区合理注氮参数数值模拟 |
5.2.3 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技术 |
5.2.4 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效果 |
5.3 复杂条件煤层采空区喷洒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
5.3.1 阻化剂配位阻化作用机理 |
5.3.2 阻化剂浓度优选及喷洒技术 |
5.4 复杂条件煤层多区域综合防灭火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3)鸡西矿区梨树煤矿瓦斯地面抽采井位部署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煤层气地面开发井网设计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
2.1 井田基本概况 |
2.1.1 位置、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2.1 矿区地层 |
2.2.2 井田地层 |
2.3 构造特征 |
2.3.1 矿区构造 |
2.3.2 井田构造 |
2.4 煤系与煤层 |
2.4.1 煤系特征 |
2.4.2 煤层特征 |
2.5 煤岩与煤质 |
2.5.1 煤岩特征 |
2.5.2 煤质特征 |
2.5.3 煤变质程度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含水层特征 |
2.6.2 隔水层特征 |
2.7 煤储层特征研究 |
2.7.1 煤储层的含气性 |
2.7.2 煤储层的渗透性 |
2.7.3 煤的吸附解吸性 |
2.7.4 煤储层压力 |
2.8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
2.9 本章小结 |
3 基于历史拟合方法的储层参数研究 |
3.1 煤层气开发试验井概况 |
3.2 排采分析 |
3.3 历史拟合 |
3.3.1 模拟软件 |
3.3.2 双孔隙/单渗透率模型方程 |
3.3.3 历史拟合方案 |
3.3.4 历史拟合参数 |
3.3.5 历史拟合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瓦斯地面抽采方式及井间距优化 |
4.1 抽采方式选择 |
4.2 井网类型确定 |
4.3 井间距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瓦斯地面抽采工程部署及效果分析 |
5.1 梨树煤矿采掘状况 |
5.2 瓦斯地面抽采工程井位部署原则 |
5.3 瓦斯地面抽采工程井位部署 |
5.4 抽采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矿井瓦斯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东北地区瓦斯概况 |
2.1.1 东北矿区地质构造概况 |
2.1.2 东北矿区煤层瓦斯赋存主要特征 |
2.1.3 东北矿区煤炭开发中瓦斯抽采及利用情况 |
2.2 矿井瓦斯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3 主要影响因素对矿井瓦斯排放的影响 |
2.3.1 地质因素 |
2.3.2 资源因素 |
2.3.3 开采因素 |
2.3.4 主控参数的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 |
3.1 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分析 |
3.1.1 IPCC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 |
3.1.2 矿山实测法 |
3.1.3 原煤产量法 |
3.1.4 煤层气产量法 |
3.2 基于采动影响因子的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采动影响因子的矿井瓦斯排放量计算 |
4.1 井工矿井生产概况 |
4.2 矿井瓦斯排放量计算 |
4.3 东北矿区瓦斯排放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采动影响因子的矿井瓦斯排放量预测 |
5.1 矿井瓦斯排放量预测方法分析 |
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 预测模型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及其增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低渗透煤岩体增透技术研究现状 |
1.3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2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数学模型的发展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概况 |
2.2.1 真三轴煤岩体水力压裂试验系统 |
2.2.2 裂隙扩展监测系统 |
2.2.3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案 |
2.2.4 试验过程及步骤 |
2.2.5 试验结果 |
2.3 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裂缝扩展演化规律 |
2.3.1 水力压裂裂隙的起裂 |
2.3.2 水力压裂裂隙的扩展 |
2.3.3 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延伸、拐弯的力学条件分析 |
2.3.4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准则 |
2.4 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声发射特征分析 |
2.4.1 煤岩体水力压裂声发射信号频率特征分析 |
2.4.2 煤岩体水力压裂声发射空间定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增透机理分析 |
3.1 低渗透煤层构造特性 |
3.2 低渗透煤层瓦斯赋存运移规律 |
3.3 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增透机理研究 |
3.3.1 水力压裂裂隙扩展延伸研究 |
3.3.2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延伸研究 |
3.3.3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控制技术 |
3.4 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增透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4.1 低渗透煤岩体裂隙数目与渗透性的关系 |
3.4.2 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增透效果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数值模拟 |
4.1 RFPA~(2D)概述及应用 |
4.2 物理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方案 |
4.2.1 物理模型建立 |
4.2.2 数值模拟方案 |
4.3 单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裂缝的起裂、扩展形态和规律 |
4.3.2 不同条件下裂隙发育对应的声发射特征 |
4.4 两孔、多孔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裂缝的起裂扩展形态和规律 |
4.4.2 不同条件下裂隙发育对应的声发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在低渗透性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 |
5.1 压裂试验地点概况 |
5.2 压裂施工设计 |
5.2.1 水力压裂设备 |
5.2.2 压裂钻孔布置 |
5.2.3 水力压裂开展情况 |
5.3 水力压裂增透效果分析 |
5.3.1 压裂后抽采效果分析 |
5.3.2 压裂后钻孔抽采半径分析 |
5.3.3 压裂后煤层透气性系数及衰减系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综放采场CO涌出特征与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自燃的基础特性研究 |
1.2.2 矿井CO气体涌出特征研究 |
1.2.3 自燃三带与自燃危险区域研究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综放采空区煤自燃的基础特性研究 |
2.1 实验煤样物性参数与综合热分析实验 |
2.1.1 实验煤样制备与物性参数分析 |
2.1.2 煤氧化-热解的TG-DSC实验 |
2.1.3 煤氧化-热解气体产物析出测试 |
2.2 煤氧化-热解的增失重阶段与特征温度 |
2.2.1 煤氧化-热解的增失重阶段 |
2.2.2 煤氧化-热解进程的特征温度 |
2.3 煤氧化-热解的临氧体积分数分析 |
2.3.1 TG-DTG变化规律分析 |
2.3.2 DSC-DDSC变化规律分析 |
2.3.3 煤氧化-热解的临氧体积分数 |
2.4 煤氧化-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析出规律 |
2.4.1 解吸气体的析出规律 |
2.4.2 氧化气体产物析出规律 |
2.4.3 热解气体产物析出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综放采场矿压显现与矿压水平三带 |
3.1 综放面采煤工艺与覆岩岩性 |
3.1.1 综放面采煤工艺 |
3.1.2 综放面覆岩岩性 |
3.2 矿压观测与来压步距分析 |
3.2.1 综放面矿压监测方案 |
3.2.2 综放面顶板来压判据 |
3.2.3 综放面初次来压步距 |
3.2.4 综放面周期来压步距 |
3.3 综放面覆岩基本顶识别与失稳形式 |
3.3.1 综放面断裂带基本顶识别 |
3.3.2 基本顶初次来压失稳形式 |
3.3.3 基本顶周期来压失稳形式 |
3.4 综放面底板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 |
3.4.1 UDEC数值模拟的物理模型 |
3.4.2 综放面覆岩破断跨落过程 |
3.4.3 底板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 |
3.4.4 矿压水平三带的分布范围 |
3.5 本章小结 |
4 综放采场多参量变化趋势与CO涌出规律 |
4.1 综放面概况与多参量现场观测 |
4.1.1 试验工作面概况 |
4.1.2 多参量的现场观测方案 |
4.1.3 多参量的观测结果 |
4.2 综放采场多参量的变化趋势 |
4.2.1 综放面多参量的变化趋势 |
4.2.2 回风隅角温度和CH4变化趋势 |
4.3 综放采空区气体参量的变化趋势 |
4.3.1 初次来压期间采空区O2和CO变化规律 |
4.3.2 周期来压期间采空区O2和CO变化规律 |
4.4 回风隅角CO气体涌出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综放采场CO气体成因类型与来源辨识 |
5.1 煤层原生CO气体解吸说 |
5.2 煤机械破碎脱羰分解CO气体说 |
5.3 煤氧复合分解CO气体说 |
5.3.1 煤常温氧化分解的次生CO气体 |
5.3.2 煤氧复合分解CO的产生机理 |
5.4 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行释放的CO气体 |
5.5 综放采场多参量相关性分析 |
5.5.1 相关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5.5.2 多参量相关性的计算与分析 |
5.5.3 综放采场CO气体来源构成 |
5.6 本章小结 |
6 CO体积分数法的自燃危险区域判定与验证 |
6.1 基于CO体积分数法的自燃三带划分 |
6.2 基于氧体积分数法的自燃三带验证 |
6.3 基于漏风流速模拟法的自燃三带验证 |
6.4 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与安全回采速度 |
6.4.1 初次来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与安全回采速度 |
6.4.2 周期来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与安全回采速度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 |
7.4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矿产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
1.2.3 外部性理论 |
1.2.4 生态资本理论 |
1.2.5 环境成本理论与方法 |
1.2.6 我国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 |
1.2.7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1.3 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2 煤炭资源概述 |
2.1 世界煤炭资源概述 |
2.1.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
2.1.2 世界煤炭资源生产 |
2.2 我国煤炭资源概述 |
2.2.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
2.2.2 我国煤炭资源质量 |
2.2.3 我国煤炭资源勘探与开发现状 |
2.2.4 煤炭资源分类分级问题 |
2.3 我国煤炭资源消费 |
2.4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中的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地质条件对煤炭资源供给能力的影响分析 |
3.1 地质赋存条件对煤炭资源供给能力的制约 |
3.1.1 煤炭储量 |
3.1.2 煤炭质量 |
3.1.3 煤层条件 |
3.1.4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
3.2 开采条件对煤炭资源供给能力的制约 |
3.2.1 埋藏特征 |
3.2.2 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
3.2.3 井害 |
4 环境容量对煤炭资源供给能力的影响分析 |
4.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
4.1.1 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4.1.2 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
4.1.3 煤炭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
4.2 环境成本核算 |
4.3 系统动力学方法概述 |
4.3.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 |
4.3.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模拟过程 |
4.4 环境约束与煤炭资源供给能力 |
4.4.1 基于环境约束的供给能力系统动力学分析 |
4.4.2 系统模型仿真 |
4.4.3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 运输条件对煤炭资源供给能力的影响分析 |
5.1 我国煤炭资源供给与需求格局分析 |
5.2 我国煤炭资源的运输格局分析 |
5.3 运输成本核算 |
6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
6.1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变量分析 |
6.1.1 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 |
6.1.2 煤炭资源开发其它相关成本 |
6.2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SD模型 |
6.2.1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模型系统边界的确定 |
6.2.2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的SD方程 |
7 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7.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及数量概况 |
7.1.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
7.1.2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概况 |
7.2 主要参数的确定及所需数据的来源 |
7.2.1 模型初始值的设定 |
7.2.2 其他有关参数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
7.2.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顶煤冒放特性与预注水处理顶煤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放顶煤开采及其优越性 |
1.2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3 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与现状 |
1.4 放顶煤开采亟待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
第二章 顶煤冒放与预注水处理的介质基础——裂隙与孔隙特征 |
2.1 煤体的裂隙系统 |
2.2 煤体的裂隙网络分析 |
2.3 煤体裂隙尺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
2.4 煤的孔隙特性及其孔径分布 |
2.5 煤的孔隙特性对煤层注水效果影响的举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顶煤冒放与预注水处理的力学基础——矿山压力作用特征. |
3.1 矿山压力作用特征的现场测试研究 |
3.2 矿压作用特征的相似材料模型模拟和数值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顶煤冒放特性及其模糊数学分类研究与应用 |
4.1 顶煤冒放结构的相似材料模型模拟研究 |
4.2 煤层赋存条件对顶煤冒放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3 煤层赋存条件对顶煤冒放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4 煤层赋存条件对顶煤冒放性影响的模糊数学分类研究 |
4.5 顶煤冒放性分类的应用 |
4.6 不同类别顶煤冒放性的控制与预处理原则 |
4.7 优化开采技术因素提高顶煤冒放性的数值模拟实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注水处理顶煤的理论研究及注水参数确定方法 |
5.1 煤层预注水机理研究 |
5.2 煤层注水导水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5.3 煤层注水渗透特性的模糊数学分类及其应用 |
5.4 基于煤层渗透性分类的预注水方案选择 |
5.5 顶煤预注水参数的确定方法与施工工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注水处理顶煤的工业试验 |
6.1 试验工作面的基本条件 |
6.2 预注水处理顶煤主要参数的实验研究与可行性评价 |
6.3 预注水钻孔的布置与实施 |
6.4 预注水处理顶煤的效果及其分析 |
6.5 预注水提高顶煤放出率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着 |
致谢 |
(9)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煤炭工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世界煤炭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发展 |
第二章 清洁生产和利用是煤炭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推广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
第三节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是我国煤炭工业迎接WTO的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
第四节 发展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是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
第二节 实施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技术保障 |
第三节 我国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特点 |
第四节 国家的政策支持为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
第四章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经济评价 |
第一节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经济评价的意义 |
第二节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
第四节 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经济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五章 发展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转变能源观念,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产业化 |
第二节 推行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政策建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煤心收获率的研究与应用[J]. 黄鑫,洪毅,卢林祝,张磊. 钻采工艺, 2019(06)
- [2]鹤岗矿区复杂煤层直燃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 杜福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3]鸡西矿区梨树煤矿瓦斯地面抽采井位部署及效果分析[D]. 李晓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5)
- [4]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瓦斯排放量计算方法研究[D]. 刘岩.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6)
- [5]低渗透煤岩体水力压裂裂隙扩展演化及其增透机理研究[D]. 田俊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6]综放采场CO涌出特征与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D]. 贾海林.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7)
- [7]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D]. 柴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03)
- [8]顶煤冒放特性与预注水处理顶煤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D]. 康天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2(11)
- [9]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明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02(01)
- [10]鹤岗煤层气清水采煤工艺的探讨[J]. 张鸿飞,姜成才.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