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学校改制对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尚[1](2021)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思潮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进一步要求我国经济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应对发展环境变化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体。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国有经济比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复杂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如何?这是新时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是围绕回答上述问题展开的。首先,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内涵。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促进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本质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的认识,本文进一步构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使国有企业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出发,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宏观所有制结构层面有机结合,实现了“国民共进”。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分配公平,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其次,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理论逻辑。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形成的公私合营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企业自发形成以及通过试点股份制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三个理论线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最后,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分析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利用包含116770个观测值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以及促进企业创新中都具有显着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干预,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这一途径只会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作用,代理问题的改善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二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于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垂直结构”下上游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下游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上游国有经济比重与下游行业绩效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维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比重,可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基于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所有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模型,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投资率的下降和储蓄率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所有制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取决于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和居民部门间储蓄率的大小。基于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结论。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实证结果,本文最后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吴依妮[2](2020)在《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民办学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国家能投入的教育经费有限,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为了打破政府包揽办学,进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国有民办学校由此产生。国有民办学校为实现办学的多元化,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乱收费、违规招生、国有资产流失、破坏教育生态等问题日益凸显,必须对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乱象进行治理。通过对国有民办学校的概念及内涵、形成的背景及类型、贡献与争议及治理方向进行综述,奠定研究基础。将以国有民办学校为主体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理清其产生、发展、转制及异化的四个阶段;对X省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含在对各类学校的满意程度、家庭的择校意愿、为择校所负担的费用、对国有民办学校的认知及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对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青在线和人民网教育频道中有关治理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乱象的媒体报道,依据媒体类型、报道时间、修辞倾向、讯息来源、报道与论述方式建立分析框架,对其进行编码、统计计量分析;对X省各地市的论坛(BBS)发帖中,X省网友对国有民办学校的讨论与争议,从个人立场态度、国有民办学校的属性及影响三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对12位X省学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人员以历史沿革、办学模式、争议与贡献、未来发展四个维度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当前,X省在出台法规政策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规范国有民办学校招生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编制管理三方面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据此,提出X省国有民办学校的深度治理路径:(1)制定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方案。应兼顾学校的土地和校产问题、学校的人事问题及学校品牌的资产评估问题,完善国有民办学校改革配套政策;(2)改进监管力度和评鉴体系,建立健全国有民办学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资产评估体系及监督管理组织体系;(3)构建民间治理和信任体系,培育非政府中介组织。
李明珊[3](2019)在《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其关键在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间的共同发展和有效制衡。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有股权结构与改革效果研究,忽略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创新性地站在非国有股东的视角,关注非国有股东制衡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混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一步考虑了企业外部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形成权力制衡的约束作用。本文研究对于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路径与方向、以及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相关研究在理论研究框架与经验研究方面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不足,本文搭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演化理论框架。基于企业演化理论的新视角,梳理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历程,从而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一个基因重组的过程,即在国有企业基因中引入非国有企业的优势基因,形成更加优良的企业基因,堪比企业的基因工程,是国有企业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与生物基因工程不同的是,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很难保证两个混合主体的地位对等,但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是能够使非国有优势基因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此外,根据企业演化的环境选择机制,非国有股东制衡还会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约束作用。本文以商业一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非国有股东的视角,探究了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上市公司混改经济绩效的影响。理论方面,在线性契约委托代理框架中引入国有控股股东与代理人合谋行为,分别在名义股权多元化和非国有股东制衡的情形下求解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发现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有效降低国有上市公司的两类委托代理成本,其经济效应明显优于名义股权多元化情况下,非国有股东不作为,仅通过国有控股股东制定最优激励合同降低第一类委托代理成本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显着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替换企业绩效衡量指标与替换非国有股东制衡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该结论稳健可靠,地区分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制衡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表现。进一步地,本文对非国有股东制衡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企业绩效的门槛效应十分明显,只有当非国有股东制衡程度达到一定的门槛值之后才能够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最后,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股东制衡可以通过降低两类委托代理成本和政策性负担提升国有企业绩效,三者均是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本文考虑了企业外部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形成有效制衡的约束作用。理论模型方面,通过构建一个国有企业的寡头竞争模型,分析了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实现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经营的影响。实证研究方面,同时采用企业层面数据、行业层面数据和地区层面数据,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实证检验行业竞争环境与制度环境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得到结论如下:企业效率不是国有企业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需要满足的事前特性,未能验证理论模型中得到的结论;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不是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主要因素,但该结论受到本文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非国有投资者越看重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干预抑制非国有股东的制衡性,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非国有股东制衡程度越低;在强地方政府干预地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没有遵循市场机制,表现为地方政府对低效率国有企业的“救助式”混改,而在政府职能转变更为彻底的弱干预地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遵循市场机制。最后,本文进一步检验制度环境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发现地方政府干预通过减弱非国有股东制衡的作用,间接抑制了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
陈春梅[4](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张训常[5](2019)在《“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虽然在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以后,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改革远没有达到完成的阶段,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并未能触及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本质问题。“政资分开”作为分离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国有资本的独立性,对于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学者指出“政资分开”应当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与主线,这也与我国新时代下的国有资本改革方向相一致。那么,“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具有哪些经济效应?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明确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以双元结构财政理论为理论基础,首先从地方财政压力的视角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将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相互混淆的这样一种“政资不分”现象的存在性,并进一步考察了这种“政资不分”对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其次,鉴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实现“政资分开”的一次制度建设,本文以此作为一项政策冲击,通过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来说明“政资分开”的积极作用。最后,考虑到中国这样一种“条条块块”的管理模式,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当一个地区的政府控制另一个地区的企业时,该政府就难以将其社会管理职能与作为该企业的所有者职能相互混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资分开”,基于这一点,本文采用国有企业是否被异地国资委控股来反映“政资分开”,实证分析了“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政资不分”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影响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创立时的地方财政压力水平越大,其初始规模越小,初始效率越低。考虑国资委成立前后的效应时发现,在国资委成立之前创立的国有企业的初始规模和效率受到地方财政压力的负面影响更大,表明国资委成立能够削弱地方财政压力对国有企业的负面影响。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资委成立之前“政资不分”现象的严重性,并肯定了国资委对实现“政资分开”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创立时的地方财政压力对国有企业初始规模和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创立时的地方财政压力水平对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效率造成了长期的负面效应,并且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地方财政压力水平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会提高90%左右。该研究结论体现了我国国有资本财政与公共财政相互混淆的这样一种“政资不分”的现象,并反映了“政资不分”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第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作为有助于促进政资分开的重要举措,实施该制度能够显着的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且无论是中央国有企业、省属国有企业还是市属国有企业,该正向影响都较为显着。进一步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高干预地区的国有企业,以及对具有较高程度预算软约束的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具有更大的改善作用,说明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以及约束预算软约束下的投资行为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地方国有企业被异地国资委控股能够显着提高其经营绩效,主要表现在与本地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相比,异地国资委控股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进一步检验的结果发现对于政府干预较高地区、财政压力较大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国有企业,被异地国资委控股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以及本文以中央国有企业进行反事实的检验表明,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样本,国务院国资委异地控股并不能提高企业绩效。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异地国资委控股的积极效应是“政资分开”作用的一种体现。与以往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经验层面肯定了“政资分开”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以及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
金鑫[6](2019)在《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制审计作为企业改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除了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还要确保改制企业的资产真实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但改制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改制审计程序执行难以到位;可参考的实务经验少,缺乏全面有效地指导与监管,严重影响改制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现代审计理论为指导,以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国有企业改制指导思想和改制审计监督指导意见为基础,结合国有企业改制的特殊情况,分析改制审计的过程、目标及重点;在此基础上,就A会计师事务所对S国企改制审计,总结改制审计的经验,深挖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原因。认为项目组能严格审查改制文件,提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积极进行专业咨询,重视与各单位沟通,及时沟通改制范围,但也存在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依据缺失,处理审计数据不严格,风险评估不严谨和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等审计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审计团队本身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和审计政策法规疏漏之外,与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低,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的原因。考虑到改制审计项目的特殊性,要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首先,应当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审计工作规范,加强审计监管和惩罚力度;其次,应进一步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做好与各参与方的工作衔接;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文化氛围。本文对S国企改制审计的审计质量控制改进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改制审计的流程、重难点及目标,为改制审计的理论发展和规则制定提供一定的实务依据,对于完善改制审计流程,增强改制审计薄弱环节,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审计的质量,充分发挥改制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龙俊霖[7](2019)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 ——以中联重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多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都是人们长期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随着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被再一次提出并赋予新的内容和意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启动了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不断深入,在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以及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一批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方式,走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的前列,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为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有效经验。本文基于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通过查阅和研读大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产权理论,对中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从中筛选出比较典型的企业作为本文分析案例企业,最终选择了我国“混改样本”——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接下来对案例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以及员工持股,同时对案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的公司治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从国有资本、公司财务、市场反应、企业战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反应等多个维度,借助改进的沃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其中,通过对国有资本杠杆效应和增资保值两个方面的分析来反映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家层面的影响;通过建立财务综合评价体系计算公司财务成果综合评分,并结合具体财务指标变化分析,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财务效果进行评价;短期市场反应主要是通过计算超额收益率来评价具体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引起的资本市场变化;另外,还选择了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战略投资者、公司员工和国资委角度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反应作了评价分析。最后,本文对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经验和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启示和参考。
王月琪[8](2019)在《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以五粮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经过十八大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此次改革新的聚焦方向。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股权结构的完善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进而激发企业活力,在国有企业中引入不同性质的所有制资本有助于使各种性质的所有制资本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促进国民经济优化布局。自2014年员工持股计划重启,在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重新进入到了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研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在对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员工持股相关的理论研究集中于大数据下的实证分析,针对案例的研究较少,并且由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在试点中,还未全面展开,特别针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的研究非常有限,加之目前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建设仍在推进中,因此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阐释发现由于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未来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时可能出现的陷阱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建议。本文将五粮液的员工持股方案作为研究对象,从员工持股的概念与理论入手,同时统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现状,在宏观上分析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目前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基于制度背景、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及企业的自身发展阶段对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员工持股的方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再针对五粮液实施前后的财务效果与非财务效果进行分析,最后对五粮液的员工持股计划特点进行总结并针对方案的优化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后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如下两点:一方面,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时,员工持股的比例较低,会导致企业的股权结构难以因此改变,最终可能使股权优化陷入形式主义;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规定比较灵活,特别是对参与对象与业绩条件没有限制,所以国有企业在具体实施中很可能将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职工福利摊派工具。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响应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浪潮,特别是为国有企业发展员工持股计划在制度层面的完善及企业对员工持股计划具体方案的设计的优化两方面提出建议。
李勇[9](2018)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分析与改革思考》文中认为回顾改革开放的40周年,虽然国企改革断断续续但是改革的脚步从未停下。新一轮的国企改革背负着“破局”的战略使命,而对于国企效率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探讨国企改革的创新思路和实施路径。本文认为研究国企效率要立足于国情,只有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政策效率相结合才能对国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基本框架以及对可用于国企效率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接着阐述国有企业、国企分类、国企效率的概念并且在逻辑上探讨效率的影响机理。随后通过与非国有企业的比较,分析国企的经营现状和评价其社会性效率、政策性效率以及微观效率损失。最后,通过过度投资模型来测算国企的过度投资情况并且运用随机前沿法分析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下国企的技术效率,从而构建面板数据的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来分析国有企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通过国企的功能分类和效率分类可知垄断与效率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同时国有工业企业的过度投资是普遍现象。其次,私企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国企并且近些年来提升迅速。最后,从总产出水平来看,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会显着提升总产出水平,只是国企对于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更敏感而私企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更敏感。同时软预算约束的长期存在确实会削弱企业的总产出水平;从总资产贡献率来看,作为企业内部因素的生产效率会带动总资产贡献率的上升,而同样作为内部因素的国有产权比例会削弱企业的效率。私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还未达到最优配置,适当的负债水平可以让私企的效率得到大幅地提升,而企业承担就业负担将使得总资产贡献率下降。基于上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合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俄罗斯国有企业的改革经验教训,本文关于国企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以去产能、去杠杆、减本增效以及治理僵尸企业为切入点开展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以分类界定、多元化持股和实现上市为要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三,以规避内部人控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出发点改善国企的治理机构。第四,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产证券化制度来推动国企改革。第五,从境外投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以及政治立场出发强调走出属于中国国企的国际化道路。
张海瑞[10](2011)在《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办学体制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在不断的进行各种办学体制改革的尝试。九十年代,我国出现的转制学校就是办学体制改革的结果。本文在厘清学校转制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有关学校转制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转制做了极为丰富的研究,其涉及到公平问题、产权问题。但对于各种转制模式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没有做出深入的分析,也无各自之间的优劣比较。本文力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九十年代这段办学体制改革的历史加以还原,通过对各种转制模式的分析比较,探索各自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劣。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学校转制的背景、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并从学校体制改革的角度选取了三种主要转制类型:公有民办模式、股份制模式、整体转制模式。深入分析了三种模式的转制背景、理论依据、运转机制,每种模式各自选择了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明确呈现出各自的运作机制、产权属性、利益结构,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次办学体制改革对于改变政府包办教育,学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都有着积极地意义。但我们应看到改革在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公平问题、产权归属不清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这次学校体制的变革,转制学校历经了从当初的萌芽到后来的兴起,再到后来的整顿清理,这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崇尚效率到转向公平。在反思学校转制成败的同时,我们也可从中得到很多的启示:首先,教育改革应坚持规范和引导并举,要保证正确的改革方向;其次,教育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防止一刀切;同时,教育改革还应正确处理好改革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史论结合,既关注理论的建构,也注重实践的研究。相信这一研究对于丰富当前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深化对这一学校体制变革的认识,对指导当前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及学校变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行业学校改制对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业学校改制对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
1.2.2 相关概念分析 |
1.3 文献述评 |
1.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研究 |
1.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研究 |
1.3.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证分析框架 |
第3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49-1956) |
3.1.2 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78-1992)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93-2012) |
3.1.4 新时代背景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 年至今) |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的理论逻辑 |
3.2.1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调整生产关系 |
3.2.2 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3.2.3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 |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3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2.4 实证结果 |
4.2.5 本节小结 |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本节小结 |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4.3 实证结果 |
4.4.4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
5.1.1 不同阶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5.1.2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
5.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2.3 实证结果 |
5.2.4 本节小结 |
5.3 上游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下游行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结果 |
5.3.4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
6.1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
6.2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 |
6.2.1 收入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2 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
6.3.1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
1.研究背景 |
2.研究价值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概念界定 |
1.国有民办学校 |
2.办学公平 |
3.民办学校的治理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相关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相关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国有民办学校的概念及内涵的观点 |
2.国有民办学校的形成的背景及类型 |
3.国有民办学校的贡献与争议 |
4.国有民办学校治理方向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从助力到异化:国有民办学校发展历程 |
(一)政策支持下国有民办学校的产生 |
(二)规范引导下国有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政策禁令下国有民办学校的转制 |
(四)现实博弈中国有民办学校的异化 |
三、从媒体到公众:“假”民办对教育生态的损毁与破坏 |
(一)家长眼中的国有民办学校 |
1.研究设计及实施 |
2.数据呈现及分析 |
(二)媒介话语中的国有民办 |
1.研究样本的选择 |
2.分析框架指标 |
3.话语分析 |
(三)坊间舆情中的办学乱象 |
1.样本的选取与样本特征 |
2.文本词频分析 |
3.文本分析 |
四、国有民办的治理:X省的实践 |
(一)治理的先决条件 |
1.利益相关者观念的改变 |
2.机制的建立 |
(二)正在采取的措施及效应 |
1.出台法规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
2.规范国有民办学校招生方式 |
3.加强教师队伍编制管理 |
(三)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
1.制定国有民办学校治理方案 |
2.改进监管力度和评鉴体系 |
3.构建民间治理和信任体系 |
五、研究回顾与反思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家长眼中的国有民办学校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1.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评价 |
1.2.3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化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演化理论解释 |
2.1.1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历程 |
2.1.2 国有企业演化的核心要素与基本过程 |
2.1.3 国有企业演化的驱动力:混合所有制改革 |
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
2.2.1 国有企业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
2.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困境 |
2.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在要求:非国有股东制衡 |
2.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外在约束 |
2.3.1 国有企业演化的环境选择机制 |
2.3.2 行业环境 |
2.3.3 制度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3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委托代理模型 |
3.1 模型描述与模型假设 |
3.1.1 模型描述 |
3.1.2 模型假设 |
3.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3.2.1 基本模型 |
3.2.2 名义股权多元化的情形 |
3.2.3 非国有股东制衡的情形 |
3.3 模型结论及分析 |
4 外部环境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理论模型 |
4.1 模型基础与模型假设 |
4.1.1 模型基础 |
4.1.2 模型假设 |
4.2 模型构建与求解 |
4.2.1 政府放权的情形 |
4.2.2 政府干预的情形 |
4.3 模型结论及分析 |
5 非国有股东制衡对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与机制检验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实证研究假设 |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处理 |
5.1.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5.1.4 描述性统计 |
5.2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实证检验 |
5.2.1 模型与方法 |
5.2.2 内生性检验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
5.3 非国有股东制衡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进一步讨论 |
5.3.1 门槛效应检验 |
5.3.2 作用机制检验 |
6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假说 |
6.1.1 国有企业事前特性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
6.1.2 外部竞争环境因素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
6.1.3 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与非国有股东制衡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变量定义 |
6.2.2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6.2.3 多层线性模型 |
6.3 环境因素影响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混改国企实现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内在机制检验 |
6.3.2 竞争环境因素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 |
6.3.3 制度环境因素对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影响 |
6.4 制度环境影响国有企业经济绩效的调节效应检验 |
6.4.1 模型构建 |
6.4.2 双层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可靠性 |
五、研究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依据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
一、概况简介 |
二、案例分析 |
三、特征归纳 |
四、启示 |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
三、启示 |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三、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
一、概念解读 |
二、主要特征 |
三、二元选择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发展趋势 |
三、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政府的支持 |
二、校长的魅力 |
三、产权的设计 |
四、文化的交流 |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
四、运行制度保障 |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思路 |
1.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本文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本文理论基础:双元结构财政理论 |
第3章 “政资不分”:地方财政压力对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文献回顾与研究视角 |
3.3 实证研究设计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3.5 进一步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的经验证据 |
4.1 引言 |
4.2 制度背景与本章研究假说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4 实证结果与稳健型检验 |
4.5 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基于异地国资委控股的经验证据 |
5.1 引言 |
5.2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5.3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5.4 关于政资分开效应的判断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总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6)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研究 |
1.2.2 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究 |
1.2.3 国企改制审计理论研究 |
1.2.4 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国企改制审计的质量改进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企改制 |
2.1.2 改制审计 |
2.1.3 审计质量控制 |
2.2 国企改制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现代企业理论 |
2.2.3 现代审计理论 |
2.3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
2.3.1 质量控制的目标 |
2.3.2 业务承接和客户关系保持 |
2.3.3 专业胜任能力 |
2.3.4 业务执行和监控 |
2.4 提高国企改制审计质量的准备 |
2.4.1 准确定位改制审计的目标 |
2.4.2 准确把握国企改制审计政策法规 |
2.4.3 充分了解改制过程 |
2.4.4 准确把握改制审计的重点 |
第3章 S国企改制审计案例 |
3.1 S国企及改制基本情况 |
3.1.1 S国企的基本情况 |
3.1.2 公司改制的基本情况 |
3.2 S国企改制审计过程 |
3.2.1 审计目标 |
3.2.2 审计内容 |
3.2.3 风险评估 |
3.2.4 审计重点 |
3.2.5 函证程序 |
3.3 改制报表的审计调整 |
3.3.1 审计调整说明 |
3.3.2 资产调整过程 |
3.3.3 关键指标变动 |
第4章 S国企改制审计的经验和质量问题 |
4.1 S国企改制审计的重要经验 |
4.1.1 严格审查改制文件 |
4.1.2 及时沟通改制范围 |
4.1.3 熟悉相关审计政策 |
4.1.4 重视与各单位沟通 |
4.1.5 积极进行专业咨询 |
4.2 S国企改制审计存在质量问题 |
4.2.1 重要性水平设定不当 |
4.2.2 函证等程序缺乏规范 |
4.2.3 个别审计事项无依据 |
4.2.4 处理审计数据不严谨 |
4.2.5 未严格执行风险评估 |
4.2.6 过度参与非审计工作 |
4.3 S国企改制审计质量问题的根源 |
4.3.1 审计相关依据有疏漏 |
4.3.2 审计团队能力有瑕疵 |
4.3.3 与改制单位配合度低 |
4.3.4 相关审计复核形式化 |
第5章 国企改制审计质量控制建议 |
5.1 完善改制及审计相关规制 |
5.1.1 健全改制审计相关政策 |
5.1.2 构建改制审计考评体系 |
5.1.3 加强监管以及惩罚力度 |
5.2 提高对改制审计工作的要求 |
5.2.1 严格执行审计监督程序 |
5.2.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
5.2.3 做好与各方的工作衔接 |
5.2.4 培育质量为导向的基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 ——以中联重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混合所有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
2.1.2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司治理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途径 |
2.3.3 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 |
2.3.4 文献述评 |
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背景 |
3.2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 |
3.2.2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4.案例背景 |
4.1 中联重科公司概况 |
4.2 中联重科所有制改革的内容 |
4.2.1 股份制改造,IPO上市 |
4.2.2 引入战略投资者 |
4.2.3 定向增发,H股上市 |
4.2.4 员工和管理层持股 |
4.3 中联重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结构 |
4.3.1 股权结构层面 |
4.3.2 董事会制度层面 |
4.3.3 监事会制度层面 |
4.3.4 经理人制度层面 |
5.中联重科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分析 |
5.1 .国有资本杠杆效应和保值增值 |
5.1.1 国有资本杠杆效应 |
5.1.2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
5.2 中联重科财务绩效评价 |
5.2.1 指标选择和处理方法 |
5.2.2 财务综合评价 |
5.2.3 财务指标分析 |
5.3 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
5.3.1 方法介绍及步骤 |
5.3.2 研究结果分析 |
5.4 企业并购战略分析 |
5.5 其他利益相关者反应分析 |
6.评价与结论 |
6.1 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以五粮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3 研究贡献与不足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混合所有制 |
2.1.2 员工持股计划 |
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文献研究 |
2.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机 |
2.2.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效果 |
2.3 员工持股计划相关文献研究 |
2.3.1 非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
2.3.2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经济分享理论 |
2.5.3 激励理论 |
3.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现状 |
3.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综述 |
3.1.1 员工持股制度发展历程 |
3.1.2 相关现行制度综述 |
3.2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推行实施情况 |
3.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特点分析 |
3.4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存在的问题 |
4.案例分析 |
4.1 五粮液公司概况 |
4.2 五粮液员工持股计划基本情况介绍 |
4.2.1 实施动因分析 |
4.2.2 实施过程介绍 |
4.3 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分析 |
4.3.1 激励机制设计 |
4.3.2 员工持股规模 |
4.3.3 发行价格设置 |
4.3.4 发行方式设计 |
4.4 五粮液员工持股计划:基于混改视角的进一步讨论 |
4.4.1 市场效果分析 |
4.4.2 财务效果分析 |
4.4.3 非财务效果分析 |
4.4.4 五粮液员工持股计划特点总结 |
4.4.5 五粮液员工持股计划方案设计优化 |
5.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9)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分析与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国有企业的相关概念 |
2.1.1 国有企业 |
2.1.2 国有企业的分类 |
2.1.3 国有企业的效率 |
2.2 用于研究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关理论 |
2.3 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2.3.1 产权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软预算约束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与三重底线理论 |
2.3.5 政策性负担理论 |
2.3.6 过度投资理论 |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与效率评价 |
3.1 国有企业的历史沿革 |
3.2 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 |
3.2.1 总资产贡献率分析 |
3.2.2 权益净利率分析 |
3.3 国有企业的效率评价 |
3.3.1 关于国有企业的宏观效率的评价 |
3.3.2 国有企业效率损失及其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国有工业企业的过度投资检验 |
4.1.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
4.1.2 过度投资模型 |
4.1.3 过度投资分析 |
4.2 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4.2.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
4.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
4.2.3 技术效率分析 |
4.3 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综合效率比较分析 |
4.3.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
4.3.2 总产出函数模型 |
4.3.3 总产出函数模型分析 |
4.3.4 总资产贡献率模型 |
4.3.5 总资产贡献率模型分析 |
第五章 国际比较及经验教训 |
5.1 美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分析 |
5.1.1 美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背景 |
5.1.2 美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 |
5.2 日本国有企业的改革分析 |
5.2.1 日本国有企业的改革背景 |
5.2.2 日本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 |
5.3 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分析 |
5.3.1 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背景 |
5.3.2 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 |
5.4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改革分析 |
5.4.1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改革背景 |
5.4.2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改革措施 |
5.5 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及经验教训 |
5.5.1 管理体制-借鉴美国国会的立法监管与系统工程承包方式 |
5.5.2 信息披露-借鉴美国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
5.5.3 有规划性的分类循序改革-借鉴日本的多元化分类改革 |
5.5.4 混合所有制改革-借鉴英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5.5.5 兼顾改革力度与社会承受度-借鉴俄罗斯的改革经验 |
第六章 我国提高国企效率的深改路径与创新思路 |
6.1 国有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1 化解产能过剩 |
6.1.2 推动去杠杆 |
6.1.3 减本增效 |
6.1.4 治理僵尸企业 |
6.2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6.2.1 分类推进,一企一策 |
6.2.2 员工与管理层持股 |
6.2.3 并购重组,推动上市 |
6.3 国有企业的治理机构完善 |
6.3.1 规避内部人控制 |
6.3.2 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 |
6.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国有资产证券化 |
6.4.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
6.4.2 国有资产证券化 |
6.5 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 |
6.5.1 境外投资风险和投资管理体制的完善 |
6.5.2 境外投资服务体制的构建和金融政策的支持 |
6.5.3 “走出去”战略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方向并行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转制学校的背景及成因 |
(二) 关于转制学校的概念及内涵 |
(三) 学校转制的模式及类型 |
(四) 转制学校的合法性问题 |
(五) 转制学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六) 关于转制学校的争议问题 |
四、研究设计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校转制的背景 |
一、国外"公校私营"办学模式的影响 |
(一) 美国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
(二) 营利性学校(For-profit Education) |
(三) 直接拨款公立学校(Grant Main-trained Schools) |
(四) 教育行动区计划(Education Action Zone) |
二、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
(二) 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 |
三、教育系统内在因素的影响 |
(一) 公办学校自身的制度缺陷是转制的内在驱动力 |
(二) 国家按相关政策的引导是推动学校改制的重要原因 |
第二章 学校转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
一、学校转制的指导思想 |
二、学校转制的理论依据 |
(一) 现代学校制度理论 |
(二) 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理论 |
三、学校转制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学校转制的三种模式 |
一、国有民办模式 |
(一) "国有民办"的内涵 |
(二) "国有民办"模式——以北京"十一"校为例 |
(三) 对国有民办制的评论 |
二、教育股份制模式 |
(一) 教育股份制的内涵 |
(二) "教育股份制"模式——以台州椒江书生中学为例 |
(三) 对教育股份制模式的评论 |
三、整体转制模式 |
(一) 整体转制的涵义 |
(二) "整体转制"模式——以宝应县三所名校转制为例 |
(三) 对整体转制模式的评析 |
四、学校转制的成败分析 |
(一) 学校转制取得的成就 |
(二) 学校转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学校转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 |
一、从学校转制看我国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变化 |
二、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引导与规范并举 |
三、教育体制改革应坚持因地制宜 |
四、教育体制改革应创新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行业学校改制对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D]. 李尚.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有民办学校的治理研究[D]. 吴依妮.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非国有股东制衡与国有企业混改经济绩效研究[D]. 李明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
- [5]“政资分开”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张训常. 厦门大学, 2019(07)
- [6]基于S国企改制的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金鑫. 湖南大学, 2019(07)
- [7]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绩效研究 ——以中联重科为例[D]. 龙俊霖.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以五粮液为例[D]. 王月琪.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9]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分析与改革思考[D]. 李勇.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学校转制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三种转制模式的研究[D]. 张海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国企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