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体位抖动试验

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体位抖动试验

一、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姿势晃动测试检查(论文文献综述)

严进华[1](2021)在《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中枢性眩晕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虽经治疗但眩晕症状却长期得不到消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前庭康复大致分为主动式全身协调康复模式和被动式局部辅助康复模式。前者,适用于具有一定自身活动能力的人,后者适用于前庭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自身活动受到较大限制、不能独立维持平衡的患者,如患者行动受限(偏瘫、头部或者颈部固定)、认知障碍(难以配合医生指令)、心理障碍(不信任康复医师、惧怕跌倒伤)等。SRM-IV前庭诊疗系统结合机械、电子及图像处理技术,可作为被动式局部辅助康复的工具,已有较多报道其对BPPV的复位及康复治疗效果显着,但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的康复治疗及效果评估当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本研究利用SRM-IV前庭诊疗系统进行机械辅助的前庭康复治疗,评估其对中枢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对进一步指导临床中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对象与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中枢性眩晕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患者20例,采用药物治疗联合SRM-IV前庭诊疗系统行前庭康复治疗:每7±2天一次,一月4次,方案为:双侧水平半规管及后半规管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2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且两组患者具体用药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予以量表评估,结果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1)通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总分评估患者的头晕和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2)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重心主动转移与姿势控制能力;(3)采用起立行走试验(The Timed Up and Go test,TUGT)量表评估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4)应用主观疗效评价量表评估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量表差别,做出统计学推断。结果:(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中枢性眩晕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职业、既往病史及辅助检查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且可比。(2)DHI量表评分: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DHI量表总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DHI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DHI量表总分康复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Berg量表评分: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erg量表评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Berg量表评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4)TUGT: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TUGT时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TUGT时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5)主观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行主观疗效评价,以“总有效=有效+显效+治愈”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后主观总有效率为40%,康复组治疗后主观总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总有效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均可改善中枢性眩晕患者眩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缓解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2)经过为期1个月前庭康复,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对于患者姿势控制,重心转移,功能性步行的改善,两者无差异,而对于患者主观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3)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可通过改变体位刺激各半规管进行功能锻炼,可作为治疗中枢性眩晕的被动前庭康复方法。

王晶晶[2](2021)在《前庭康复治疗常见眩晕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应用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的方法总结探讨前庭康复治疗常见眩晕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拟定策略,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Medline,收集自建库之日至今与前庭康复预后影响因素相关的英文文献,应用Endnote进行文献的筛选与管理,采用PEDro评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可处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影响前庭康复治疗预后的可能因素,无法荟萃分析的研究只根据原文描述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人工补充检索共获取文献5213篇,经筛选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其中5项阐述了年龄对前庭康复结局的影响,2项分析了性别的影响,6项对共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另有5项针对康复的方案及时机对结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由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部分影响因素的数据无法整合再分析,故仅对年龄组中DGI和TUG评分,个体化康复/一般康复治疗DGI评分进行了meta分析,无法荟萃分析的研究只根据原文描述进行系统评价。结论:1.头晕及眩晕在女性、老年人群中发病更高,但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前庭康复结局的不良因素,老年和女性患者同样可从康复治疗中获益。2.康复管理方面,早期、个体化、监督管理的康复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姿势及步态稳定性,减轻慢性头晕造成的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降低跌倒风险,为前庭康复疗效的有利因素。但慢性头晕患者同样可从前庭康复中获益。3.焦虑/抑郁状态、周围神经病变为前庭康复治疗眩晕疾病结局的负面影响因素,必要时需干预原发病。4.前庭性偏头痛可能为康复疗效的不良影响因素,但仍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确定。5.药物对康复疗效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吴炜[3](2021)在《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眩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开展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38例前庭神经炎患者,随机纳入分组,对照组18例采用规范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加神经营养治疗等),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定眩颗粒Ⅱ号方口服,疗程均为2周。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公认量表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眩晕及平衡障碍改善情况;应用眼震视图双温试验、视频头脉冲技术客观量化患者前庭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就性别年龄分布而言,两组患者统计学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DHI、VADL、BBS量表总分以及冷热试验CP值、视频头脉冲VOR增益值统计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三种量表总分、VOR增益值以及治疗前后CP值差值,组间对比,统计学有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三种量表总分及CP值、VOR增益值统计学显示P<0.0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过公式计算发现分别为94%、95%,卡方检验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总显效率60%高于对照组1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定眩颗粒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前庭神经炎优于单纯西药组,表明定眩颗粒Ⅱ号方能够改善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眩晕及平衡障碍等症状,一定程度上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较满意,适宜临床推广,为前庭神经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可行方法。

赵妍,鞠奕[4](2021)在《老年头晕/眩晕患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文中指出

武霞[5](2020)在《头晕的病因调查及5-HTR6基因多态性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神经内科头晕病因的临床调查目的:总结神经内科头晕症候病因的临床特点,明确病因分类、病因分层的特点,以期为当前头晕症候精准诊治提供参考。方法:1.选择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及某专家团队门诊诊治的头晕患者,共纳入1532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依据目前国际公认的疾病诊断标准、相关指南、专家共识,采用统一的头晕症候临床研究调查表,对入选病例进行调查、体检、诊断分类。2.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总结本组资料临床特征、病因构成比及病因分层特点。结果:1.本次调查有关该项研究的纳入患者共1532例,年龄9岁~91岁,平均年龄(53.78±14.05)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1.65(男性578例,女性954例);其中,<20岁组中男性多于女性,其余各组均为女性患者占比较大。2.按患者年龄来分层:头晕就诊的高峰年龄段为50岁~59岁,其次为40岁~49岁和60岁~69岁年龄段。40岁以上患者为头晕症候就诊的主力军,占比达83.55%。患者例数、百分比依次为:<20岁组13例(0.85%)、20岁~29岁组64例(4.18%)、30岁~39岁组175例(11.42%)、40岁~49岁组307 例(20.04%)、50 岁~59 岁组 338 例(22.06%)、60 岁~69 岁组 306 例(19.97%)、70 岁~79 岁组 208 例(13.58%)、≥80 岁组 121 例(7.90%)。3.通过对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分布对比,整体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头晕患者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χ2=15.38,P=0.032),其中男性以60岁~69岁年龄段的患者居多,女性以50岁~59岁年龄段的患者居多。4.本研究整体上按疾病归属分为前庭系统周围性头晕、前庭系统中枢性头晕、非前庭系统性头晕和不明病因性头晕4大类。其中(1)前庭系统周围性头晕最常见,为588例(38.38%),按例数多少排位具体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445例(29.05%)、前庭神经炎61例(3.98%)、梅尼埃病50例(3.26%)、伴眩晕的突发性聋26例(1.70%)、前庭阵发症4例(0.26%)、Hunt综合征1例(0.07%)、听神经瘤1例(0.07%);(2)前庭系统中枢性头晕共523例(34.14%),具体包括:前庭性偏头痛(VM)239例(15.60%)、后循环缺血(PCI)123例(8.03%)、伴眩晕的偏头痛33例(2.15%)、脑出血16例(1.04%)、帕金森综合征15例(0.98%)、癫痫8例(0.52%)、阿尔茨海默病8例(0.52%)、多系统萎缩(MSA)8例(0.52%)、肌萎缩侧索硬化7例(0.46%)、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7例(0.46%)、晕厥前状态6例(0.39%)、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0.39%)、副肿瘤综合征6例(0.39%)、特发性震颤5例(0.33%)、遗传性共济失调5例(0.33%)、脱髓鞘病5例(0.33%)、胼胝体压部综合征4例(0.26%)、脑转移癌3例(0.20%)、克雅氏病2例(0.13%)、多颅神经炎2例(0.13%)、脊髓空洞症2例(0.13%)、脑干脑炎2例(0.13%)、室管膜瘤2例(0.13%)、Wernike脑病2例(0.1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例(0.13%)、颅颈交界畸形2例(0.13%)、良性颅高压1例(0.07%)、FFI1例(0.07%)、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0.07%);(3)非前庭系统性头晕共375例(占24.48%),具体包括: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共273例(17.82%)、心血管病性头晕53例(3.46%)、药源性23例(1.50%)、CO中毒4例(0.26%)、贫血3例(0.20%)、其他病因19例(1.24%);(4)不明病因头晕症候46例(3.00%)。5.按年龄分层进行病因分析:除≥80岁组外,其余各组中BPPV均位居头晕首位病因,而≥80岁组中PCI成为头晕首位病因。各年龄段的头晕病因构成比例有自身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病因例数排在前4位由高至低分别为:<20岁组,为BPPV 7例、伴眩晕的偏头痛4例、VM 1例、不明病因者1例;20岁~29岁组,为BPPV 16例、PPPD 13例、伴眩晕的偏头痛12例、VM 8例;30岁~39岁组,为BPPV 38例、PPPD 34例、VM 23例、MD 19例;40岁~49岁组,为BPPV 70例、PPPD 64例、VM 60例、MD和VN并列第4位,为24例;50岁~59岁组,为BPPV 92例、PPPD 80例、VM 67例、PCI 12例;60岁~69岁组,为BPPV 108例、PPPD 53例、VM 38例、PCI 27例;70岁~79岁组,为BPPV 80例、PCI 35例、PPPD 26例、VM 23例;≥80岁组,为PCI 43例、BPPV 34例、心血管病性头晕21例、VM 19例。因PCI、心血管病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等病因而就诊的例数,均存在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其中,帕金森综合征、伴眩晕的突发性聋、药源性、SAH、MSA、AD、心血管病性头晕、副肿瘤综合征等在50岁之前较为少见,MD、伴眩晕的偏头痛在60岁以后较为少见。6.按性别分层进行病因分析:BPPV、PPPD、VM、PCI、心血管病性头晕及伴眩晕的偏头痛这6种病因的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P=0.019;χ2=17.073,P<0.001;χ2=4.857,P=0.029;χ2=42.463,P<0.001;χ2=18.727,P<0.001;χ2=3.916,P=0.043)。其中,由 BPPV、PPPD、VM 以及伴眩晕的偏头痛引起的头晕就诊比例以女性偏高,PCI、心血管病性头晕以男性居多。7.对排名前6位的常见病因(BPPV、PPPD、VM、PCI、VN、心血管病性头晕)按年龄分层逐一分析,发现不同病因的年龄分布各有其特点。BPPV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在<80岁的各组中,始终位居头晕的首位病因,其发病高峰年龄段处于60岁~69岁、50岁~59岁这两个年龄段。PPPD在20岁以上均有发病,在20岁~69岁的各组间,均处于头晕的第二位病因。VM在各年龄组中均有发病,在30岁~69岁各年龄组中居头晕病因的第三位,70岁以上人群中排位第四。PPPD和VM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均处于50岁~59岁、40岁~49岁这两个年龄段。PCI和心血管病性头晕的发病分别见于30岁以上、40岁以上组中,且就诊的例数均存在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在≥80岁组中分别位居头晕病因的第一、第三位。VN主要在20岁~69岁之间发病,在20岁~49岁3个年龄组中位居第四位病因,在50岁~69岁这2个年龄组中病因排位上升至第五位,其发病高峰年龄段处于40岁~49岁年龄段。8.患者就诊次数情况:首次就诊者385例(25.13%),就诊2~3次者92例(6.01%),就诊次数>3次者1055例(68.86%),初诊:复诊=1:2.98。9.既往诊断及自我诊断情况: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38例(22.06%)、颈椎病/颈性眩晕276例(18.02%)、血管狭窄/斑块183例(11.95%)、233 例(15.21%)不清楚、其他 502 例(32.77%)。结论:1.前庭系统周围性病症在头晕病因中最为常见,其中的BPPV位于整体头晕病因的首位。前庭系统中枢性病症位居第二,其中包括两大常见病因,即VM和PCI,在整体病因排位中居第三、第四位。PPPD属于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病症,在整体病因中位居第二,其发病率高、诊出率低,亟待关注。2.相当数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疑难、少见病是以头晕为首发症状,病种繁杂,需加强认识、总结甄别。3.头晕就诊的高峰年龄段为50岁~59岁,其次为40岁~49岁和60岁~69岁年龄段。60岁~69岁的男性和50岁~59岁的女性是头晕的主要发病群体。各年龄段的头晕病因构成比例各有特点。除≥80岁组外,其余各组中BPPV均位居头晕首位病因,而≥80岁组中PCI成为头晕首位病因。4.头晕症候整体以女性多见。6种头晕病因性别差异突出。BPPV、PPPD、VM以及伴眩晕的偏头痛引起的头晕症候以女性为主,PCI、心血管病性头晕以男性居多。5.头晕是神经内科门诊反复就诊的重要症候。医患对“脑供血不足”、“颈性眩晕”存在认识误区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二部分5-HTR6基因多态性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目的:了解VM患者5-HT水平、评估其前庭功能状态,探讨5-HTR6基因多态性与VM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VM的遗传多态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择2016年1月1 日~2018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符合纳排标准的92例确定的VM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院内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2.方法:进行(1)5-HT浓度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Gilson公司)测定血浆5-HT浓度;(2)前庭功能检测:包括冷热试验(<0.025Hz)、摇头试验(1~2Hz)、前庭自旋转试验(2~6Hz);(3)选取基因多态性位点:利用美国NCBI网站平台(http://www.ncbi.nlm.nih.gov/)查找到5-HTR6基因的DNA全序列,通过Haploview软件进行成对标签法筛选,之后通过标签SNPs筛选软件Tagger选出了 5-HTR6基因内的rs770963777(C/T)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4)血液DNA的提取:按照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BioTeke公司)的操作说明进行提取;(5)测定DNA浓度:使用美谷公司的SpectraMax QuickDrop超微量核酸分析仪对DNA浓度进行测定;(6)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使用美国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的 TaqMa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genotyping assay kit 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得到分型结果;3.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VM组和对照组间5-HT水平的比较发现,VM组5-HT水平低于对照组,t=3.831,P=0.037,有统计学意义(P<0.05)。2.VM组和对照组前庭功能检测结果比较,显示两组的冷热试验异常率分别为36.96%、5.00%,χ2=30.231,P=0.000;摇头试验异常率分别为61.96%、2.00%,χ2=80.920,P=0.000;前庭自旋转试验异常率分别为25.00%、2.00%,χ2=22.381,P=0.000。VM组冷热试验、摇头试验、前庭自旋转试验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3.遗传平衡检验:VM组和对照组的5-HTR6基因多态性位点的3种基因型的实际频率和理论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VM组χ2=0.29,P=0.86,对照组χ2=1.49,P=0.48,两组5-HTR6 rs770963777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具有可比性。4.VM组和对照组5-HTR6基因rs770963777位点三种不同的基因型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VM组CC、CT和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04%、31.52%和 5.44%,对照组分别为 45.00%、48.00%和 7.00%,VM 组中 CC 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40,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VM组和对照组5-HTR6基因rs770963777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VM组C、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8.80%、21.20%,对照组分别为69.00%、31.00%,VM组中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52,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水平的5-HT与VM发生相关,它可能成为VM临床诊断、监测药物反应以及观察疾病的预后和进展的有效指标。2.VM患者同时存在中枢和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联合针对不同频率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可提高VM的临床检出率。3.5-HTR6基因rs770963777位点多态性与VM的发生相关,CC基因型显着增加了VM的发病风险。

张鹏飞[6](2020)在《前庭功能检查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外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将眩晕根据累及部位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前庭性眩晕又可进一步分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前庭周围性眩晕。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常见的代表疾病,本研究应用前庭功能检查来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包括视动试验、扫视试验及平稳跟踪试验等反映中枢性病变的视眼动系统检查和以冷热试验、速度阶梯试验为主的前庭眼动系统检查。寻找前庭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患者临床特征的不同,以期获取简单有效的诊断鉴别方法。方法:本研究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来收集眩晕患者的基础资料,共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23例以眩晕为主诉,包括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79例,其中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患者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2例、梅尼埃病患者7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5例,共114例。收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如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个人史如吸烟史、饮酒史等。收集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颅脑磁共振平扫(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动脉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或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患者外耳道准备后进行自发性眼震(Spontaneous Nystagmus)、扫视试验(Saccade Test)、平稳跟踪试验(Tracking Test)、视动试验(Optokinetic Test)、速度阶梯试验(转椅试验)及冷热试验检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偏态分布或等级变量,采用中位数及其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单向有序资料采用多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差异具有显着性。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相比,在平均年龄(t=191 P<0.001)、高血压病史(χ2=8.789 P=0.003)、糖尿病史(χ2=4.807 P=0.028)、高脂血症(χ2=7.097 P=0.008)、吸烟史(χ2=8.1 P=0.004)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OR=2.581P=0.002)、糖尿病(OR=3.308 P=0.001)、高脂血症(OR=2.391 P=0.006)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表现为眩晕持续时间更长(H=32.683 P<0.001),发病多与姿势改变无关(χ2=99.519 P<0.00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试验代表的视眼动检测的阳性率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组较前庭周围性眩晕组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庭周围性眩晕组在速度阶梯试验及冷热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影像学结果分析,70%患者梗死部位位于小脑,且多位于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62%患者存在椎动脉狭窄。结论:老年男性患者出现孤立性眩晕,且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危险因素应警惕后循环缺血的发生;前庭功能检查包括中枢视眼动系统检查和前庭眼动系统检查对于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及前庭周围性眩晕具有意义;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梗死部位多数位于小脑,椎动脉狭窄为占比例最大的血管狭窄类型。

赵赫[7](2020)在《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肝郁与阴虚证候及功能磁共振特点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头晕是在诊疗当中较为多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由于其主观性经常导致病人难以恰当描述,医生不易准确判断。导致头晕的病因多样,精神心理性头晕在临床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PPPD是近年来新确立的临床诊断病名,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心理性头晕。虽然针对头晕的检查手段有很多,但目前认为功能磁共振是研究该疾病发病机制的首选技术。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过程中虽然形成了治疗眩晕病的独特诊疗体系,但PPPD这一疾病与传统意义上的眩晕仍有差异,中医针对该病的不同的证候特点和现代医学对其的研究看法是否具有相关性仍待探索。研究目的:初步研究PPPD肝郁证与阴虚证的中医证候特点;初步观察PPPD肝郁组和阴虚组之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初步观察PPPD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特点。研究方法:纳入确诊为PPPD的患者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共16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8岁。梅尼埃病组选取诊断为梅尼埃病(包括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患者共23例,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27-67岁,平均54岁。所有受试者均行HADS量表、DHI量表评分和填写中医证候量表,并行常规全脑核磁共振成像T1-WI、T2-WI序列扫描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成像,对核磁影像数据采用AFNI软件进行图像的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海马功能连接差异。对PPPD患者的中医证候量表采集结果按照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评分进行辨证,探究中医证候特点。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6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男性7例,女性9例;其中肝郁组6例,阴虚组8例;阴虚组中2例患者由于行fMRI过程中头动范围过大导致图像不清晰,予以剔除出组。最终共纳入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14例,其中肝郁组6例,阴虚组8例。健康对照组16例,梅尼埃病对照组23例,均无脱落及剔除病例。各组年龄、性别等基线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1)PPP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心阴亏虚8例(57.2%)和肝气郁滞6例(42.8%)为主(中医证候评分>20分),另有脾虚湿困证5例、寒湿困脾证5例、脾虚气陷证4例、脾阳气虚证4例,心气不足证4例、肾阳不足证2例(中医证候评分在14-20分之间);(2)各组年龄性别基线水平:PPPD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PPD患者组和MD患者组、PPPD组内肝郁组和阴虚组间年龄、性别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水平基本相当;肝郁组和阴虚组组间病程存在显着差异(P<0.05),根据两组均值大小,肝郁组为12.83个月,阴虚组为41.75个月,因此阴虚组较肝郁组病程长;(3)PPPD组和正常对照组HADS评分对照结果显示PPPD组HADS评分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4)PPPD组内肝郁阴虚组间HADS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PPPD组内阴虚组和肝郁组DHI-P评分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HI-E、DHI-F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6)PPPD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fMRI显示右侧舌回、左侧楔叶、右侧楔前叶、右侧小脑(热色)功能连接增强,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中回、左壳核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性减弱(P<0.05);(7)PPPD患者组较MD患者组fMRI显示右侧扣带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额中回(热色)功能连接增强,右侧颞上回、右侧小脑、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中央前回和左侧颞下回的连接性降低(P<0.05);(8)PPPD患者组内阴虚组较肝郁组fMRI显示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上回的海马连接显着增加,右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下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扣带回后部的海马连接显着降低(P<0.05)。研究结论:1.PPPD患者中医证候的演变特点早以肝气郁滞表现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后期出现以心阴亏虚为主的证候特点;2.与肝郁组患者相比,PPPD阴虚组患者显示连接视觉和情绪处理的连接区域增加,而参与身体运动的相关区域之间的连接减少,这一特点可能为中医肝郁阴虚的辨证进一步提供了相关影像学依据;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PPD患者连接视觉和情绪处理的连接区域增加,而参与多感觉前庭处理和空间认知的区域之间的连接减少,该脑区功能连接模式可能成为PPPD诊断的影像学标记物;4.与梅尼埃病组相比,PPPD显示出情感处理相关的区域连接性增强,而音频处理和身体运动相关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减弱,这一脑区功能连接模式可能是PPPD典型症状的脑功能基础。

张雯[8](2020)在《252例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病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252例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各种眩晕性疾病在入院患者中的构成比,熟悉眩晕的多发病因,为我院日后眩晕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以眩晕为主诉,且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252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52例患者中男性132例(n=132,52.4%),女性120例(n=120,47.6%),年龄介于18-44岁之间32例(n=32 12.7%),45-64岁之间139例(n=139 52.0%),65-80岁之间81例(n=81 35.3%),平均年龄58.72±11.80岁,整体病因依次为:中枢性眩晕(n=118 46.8%)、周围性眩晕(n=93 36.9%)、病因不明(n=29 11.5%)、精神性头晕(n=124.8%)。具体病因如下: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118例(n=118 46.8%),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1例(n=81 32.1%),病因尚不明确29例(n=29 11.5%),精神相关性头晕12例(n=12 4.8%),梅尼埃病7例(n=7 2.8%),前庭性偏头痛2例(n=2 0.8%),前庭神经元炎2例(n=2 0.8%),突聋伴眩晕1例(n=1 0.4%)。结论1、住院眩晕患者常见病因依次为:急性脑梗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精神相关性头晕;2、住院眩晕患者脑血管病相关眩晕男性多见,耳源性眩晕女性多见;3、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眩晕患者中,孤立性眩晕脑梗死以小脑梗死多见;4、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以后半规管病变最为常见。

游雁燕[9](2019)在《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得出小针刀作用于后项部的穴位来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有效率,探索小针刀治疗前庭眩晕急性发作的最佳适应症。方法: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患者192例,运用SAS统计软件,将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针刀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盐酸苯海拉明片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5 min、30 min、2h、6h、24h、72h、6d七个时间窗的前庭症状指数(VSI)的评分、眩晕评定程度的评分系统(DARS)的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的变化。收集最后统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受试者共19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试验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后对188例受试者完成了全程病例收集,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其中男性63例,女性125例。其中梅尼埃病72例(38%)所占比例最大,前庭迷路震荡11例(6%),前庭神经元炎22例(12%),突聋伴眩晕62例(33%),Hunt’s综合征13例(7%),其他前庭周围性眩晕8例(4%)所占比例最小。2.本研究纳入的受试者中,属于气血亏虚证者65例(35%)所占比例较大,阴虚阳亢证者31例(16.5%),痰浊阻窍证者30例(16%),风痰上扰证者29例(15.5%),肾精不足证者22例(11.5%),肝火上炎症者11例(5.5%)所占比例最小。3.小针刀治疗结束后5min时,试验组患者的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已出现显着降低,在30mim、2h、24h、72h、6d疗效趋于稳定。治疗后的每个时间窗与治疗前VSI总体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受试者在治疗后5min总有效率占66.3%.4.小针刀治疗与口服盐酸苯海拉明片治疗的各个时间窗的疗效比较,试验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5.试验组受试者在小针刀治疗后5min时,前庭症状的各项独立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6.试验组受试者在小针刀治疗结束后5min时眩晕评定程度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已出现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持续,治疗后每个时间窗与治疗前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组受试者在治疗后5min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即出现了显着的降低,且治疗效果持续。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8.试验组受试者在小针刀治疗后5min时情感(E)、功能(F)、躯体(P)独立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且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在经小针刀治疗后各个前庭症状的缓解、眩晕症状减轻程度均优于盐酸苯海拉明片治疗;2.小针刀治疗起效时间点基本在5min内,随着观察时间窗的延长,发现患者症状处于持续改善或保持平稳的状态;若5min内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随着时间延长也不会有进一步缓解。结果说明小针刀的效果快速且有稳定性;3.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可明显改善患者情感、功能、生活质量;4.通过小针刀对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治疗,可以快速且显着地改善受试者的平衡障碍、眩晕、恶心等相关症状。

张萍淑,侯秀香,周立富,朱旭红,钱琳琳,元小冬,王京[10](2018)在《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开滦总医院接受诊治的中枢性眩晕患者162例,男124例,女38例,年龄(64.09±10. 98)岁;周围性眩晕患者166例,男75例,女91例,年龄(52.13±12.20)岁。应用红外视频眼震电图仪和静态平衡姿势仪完成自发眼震试验、凝视试验、位置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视跟踪试验、视动单速试验、视动正弦试验、转椅旋转-急停试验、睁-闭眼坚硬平板直立试验、睁-闭眼海绵软底直立试验的平衡功能电生理检测。结果病理性自发眼震和病理性凝视眼震检出率,中枢性眩晕组均高于周围性眩晕组(X2值分别为5. 674、16.458,P均<0. 05);而位置性眼震出现率,周围性眩晕组高于中枢性眩晕组(X2=48. 896,P<0. 001)。扫视试验异常率、平稳视跟踪试验异常率、视动单速和正弦试验异常率、静态平衡姿态试验异常率,中枢性眩晕组均高于周围性眩晕组(X2值分别为137.169、166. 972、150. 877、150. 877、27.273,P均<0.001);而转椅旋转急停试验异常率,周围性眩晕组高于中枢性眩晕组(X2=51.000,P<0. 001)。异常结果类型两组比较,中枢性眩晕组主要为扫视欠冲、慢扫视(X2值分别为103. 846、4. 296,P均<0. 05),Ⅲ、Ⅳ型平稳视跟踪曲线(X2值分别为147. 389、4.296,P均<0. 05),视动单速和正弦试验眼震增益单侧、双侧减弱(X2值分别为47. 531、44.477、52.529、53. 255,P均<0. 001),转椅旋转急停试验诱发反向和垂直眼震以及静态平衡姿势的本体觉异常(X2值分别为11.847、23.778,P均<0.001);而周围性眩晕组则以转椅旋转急停试验诱发眼震增益单侧减弱为主要表现(X2=79.771,P<0.001)。结论周围性眩晕患者具有明显的体位性自发前庭反应和前庭眼动系统功能异常,而中枢性眩晕患者主要为视眼动系统功能异常,并可伴有前庭眼动系统和前庭骨髓反射功能异常。

二、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姿势晃动测试检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姿势晃动测试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1)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与综述
    2.1 眩晕分类
    2.2 流行病学特点
    2.3 眩晕疾病病因学分析
    2.4 中枢性眩晕发病机制
    2.5 常见中枢性眩晕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2.5.1 脑血管病
        2.5.2 前庭性偏头痛
        2.5.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5.4 脱髓鞘疾病
        2.5.5 占位性病变
        2.5.6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5.7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2.5.8 其他少见的中枢性眩晕
    2.6 辅助检查
        2.6.1 神经内科常用辅助检查
        2.6.2 耳鼻喉及其他科室相关检查
    2.7 眩晕诊断与鉴别诊断
    2.8 中枢性眩晕的治疗原则
        2.8.1 对因治疗
        2.8.2 对症治疗
        2.8.3 康复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纳入标准
        3.1.2 病例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病史采集
        3.2.2 治疗方法
        3.2.3 量表评估
        3.2.4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纳入患者治疗前情况
        4.1.1 纳入患者一般情况
        4.1.2 纳入患者头晕表现形式及伴随症状
        4.1.3 纳入患者辅助检查分布
        4.1.4 纳入患者各量表评分分布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DHI、Berg 评分、起立行走试验比较
        4.2.1 DHI量表评分
        4.2.2 Berg量表评分
        4.2.3 起立行走试验结果
    4.3 两组治疗结束后患者主观疗效评价
第5章 讨论
    5.1 前庭康复治疗生理基础
        5.1.1 外周前庭可塑性
        5.1.2 中枢前庭代偿
    5.2 前庭康复机制
        5.2.1 前庭代偿
        5.2.2 前庭适应
        5.2.3 前庭习服
    5.3 前庭康复治疗方法
    5.4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头晕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5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姿势控制及重心转移的影响
    5.6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患者起立行走的影响
    5.7 SRM-IV前庭诊疗系统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程度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致谢

(2)前庭康复治疗常见眩晕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前庭康复在耳鼻喉科常见眩晕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数据分析
    1.6 指标评价
2 结果
    2.1 研究筛选结果
    2.2 研究一般特征分析及质量评价
    2.3 文献统计学分析和一般评价
3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中医学对前庭神经炎眩晕的认识
        1 对病名的认识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外风引动内风
        2.2 痰瘀互结
        3 中医论治
        3.1 内治法
        3.2 外治法
    综述二 西医学对前庭神经炎的认识
        1 前庭神经解剖及前庭神经炎定义
        1.1 前庭神经解剖
        1.2 前庭神经炎的定义
        2 发病机制
        2.1 病毒感染
        2.2 前庭微循环障碍
        2.3 自身免疫因素
        3 临床表现
        4 检查方法与诊断
        4.1 冷热试验
        4.2 视频头脉冲
        4.3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5 西医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前庭康复
        6 预后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基础资料比较
    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DL总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总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CP值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OR增益值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定眩颗粒Ⅱ号方立方依据
        1.1 组方分析
        1.2 药理学分析
    2 患者基础资料分析
    3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量表总分影响分析
    4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指标影响分析
    5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患者疗效分析
    6 定眩颗粒Ⅱ号方对前庭神经炎效用机制分析
    7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 存在问题
    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头晕的病因调查及5-HTR6基因多态性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神经内科头晕病因的临床调查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5-HTR6基因多态性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录 头晕症候的临床调査表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6)前庭功能检查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病史采集
        2.3 前庭功能检查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纳入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2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
    3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
    4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肝郁与阴虚证候及功能磁共振特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西医研究进展
        1. PP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 PPPD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3. PPPD的相关辅助检查
        4. PPPD的诊断标准
        5. PPPD的鉴别诊断
        6. PPPD的相关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中医研究进展
        1. PPPD的病因病机
        2. PPPD的辨证分型
        3. PPPD的中医药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正常对照组纳入标准
        7. 梅尼埃病组纳入标准
    二、研究方案
        1. 中医证候诊断
        2. fMRI数据采集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及中医证候特点
        2. PPPD患者组和正常组fMRI比较结果
        3. PPPD患者组和MD患者组间fMRI比较结果
        4. PPPD组内肝郁组、阴虚组间fMRI比较结果
        5. 小结
    四、讨论
        1. PPPD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情况
        2. PPPD患者肝郁阴虚组间头晕及焦虑症状程度研究情况
        3. PPPD患者功能磁共振研究情况
        4. PPP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情况
        5. 创新性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附录2 眩晕障碍量表(DHI)
    附录3 中医证候量表
    附录4 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252例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9)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汇表
引言
临床观察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干预措施
        2.4 观察时间窗
        2.5 资料整理和保存
        2.6 等级疗效评价
    3 结果统计
    4 结果
        4.1 纳入病例情况
        4.2 一般基线资料
        4.3 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变化分析
    5 讨论
        5.1 耳眩晕的中医认识
        5.2 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机制探索
        5.3 眩晕症状对情绪的影响
        5.4 小针刀选穴点的讨论
        5.5 可能影响小针刀疗效因素讨论
        5.6 病例分享
    6 结果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8.1 问题
        8.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中西医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眩晕问诊单
附录二 段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表
附录三 眩晕障碍量(DHI)评分表
附录四 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表
附录五 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辨证分型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急性期周围性眩晕患者姿势晃动测试检查(论文参考文献)

  • [1]SRM-IV前庭诊疗系统对中枢性眩晕治疗效果观察[D]. 严进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2]前庭康复治疗常见眩晕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D]. 王晶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定眩颗粒Ⅱ号方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 吴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老年头晕/眩晕患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J]. 赵妍,鞠奕.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1)
  • [5]头晕的病因调查及5-HTR6基因多态性与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D]. 武霞.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6]前庭功能检查鉴别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与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研究[D]. 张鹏飞. 青岛大学, 2020(01)
  • [7]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肝郁与阴虚证候及功能磁共振特点初探[D]. 赵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252例神经内科住院眩晕患者病因分析[D]. 张雯.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9]小针刀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D]. 游雁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视眼动-前庭眼动平衡功能检查在中枢与周围性眩晕诊断中的作用[J]. 张萍淑,侯秀香,周立富,朱旭红,钱琳琳,元小冬,王京. 中国综合临床, 2018(06)

标签:;  ;  ;  ;  ;  

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体位抖动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