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与民主

稳定与民主

一、Stability and Democracy(论文文献综述)

李珊珊[1](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董鹏林[2](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郝楚语[3](2021)在《失衡与矛盾:非洲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民主与治理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战结束前后,众多非洲国家先后摆脱殖民统治、走上民主化道路。经历七十余年的发展,非洲各国的民主水平不断发生变化。在民主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不同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这片“希望的大陆”上,不乏成功跻身民主行列的国家,同时也充满了在民主化道路上坎坷前进、曲折发展的失败经验。国内外学界关于非洲国家民主发展的成果汗牛充栋,但专注于非洲民主与非洲国家政府治理能力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致力于在这一领域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即从政府治理的角度解释非洲国家之间民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文采用1996——2018年政体评分(Polity Ⅳ)数据库对非洲国家的民主评分以及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对非洲国家政府治理评分,对民主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非洲民主和治理之间存在张力,政府加强“政治稳定与控制暴力”、“政府效能”、“管制质量”三个领域的治理能力会导致民主水平的下降;政府增强“公民表达与问责制”、“法治”方面的治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民主水平。治理和民主之间不完全兼容使得部分非洲国家民主水平下降,由此进一步导致非洲国家之间民主发展产生差异。治理和民主之间的深层矛盾,再次证实了更高的民主水平不完全等同于更强的治理能力。本文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分辨治理与民主的优劣,而是在于提示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的国情选择合适的优先发展目标,不能盲目地将提高民主水平作为第一发展要务。对于非洲国家而言,寻找一条能够在民主与治理中实现平衡的发展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放眼全球,中国探索实践的以“国家治理”推动社会发展、保障民主发展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能够为民主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基础,还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国家能力的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等众多治理目标,真正做到了民主和治理的和谐发展。作为兄弟之邦,中国与众多非洲国家之间长期在多个领域进行友好的交流互鉴。虽然中国无意于、也不会向其他国家输出革命、输出制度模式,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中国发展模式愿意与非洲朋友分享交流。中非之间关于民主与治理领域的互动,也会对促进中非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沈俊鑫[4](2021)在《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泰国政治发展,“威权影响”几乎深植于每一个政治发展阶段且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1932年泰国初步开启政治民主化的探索,建立起具有泰式民主特点的君主立宪制,但文官政府因不敌军人威权干涉逐渐边缘化。进入1992年泰国正式开启了本国政治历程的新一轮民主转型,文武关系对峙依旧严峻。虽历经近90年的民主转型尝试,但大部分学者认为目前的泰国依旧处于民主转型期。在漫长的民主转型过程中文武关系变化的活跃程度似乎超过了任何一种影响因素。总体上泰国文武关系博弈呈现文官政府薄弱、军人政治力量强势的常态。军事政变与军人干政更是泰国文武关系产生剧烈变化的主要方式;尽管2019年巴育军政府恢复民选程序,并时隔八年当选为合法性的民选文官政府,其领导下的军人政权内涵及定位似乎也在发生转变。然而基于泰国民主政治结构尚未完全建成这一事实,军事力量对于泰国政治仍将长期产生影响,且所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性影响将是民主转型的关键一环。因此,西方的民主转型方式是否适合所有亟待转型的国家?转型过程中可能预见的政治不稳定性又该如何规制?都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1992年不仅是泰国新一轮民主转型的开端,同时也是文武关系变化相对活跃的新起点,因此本文选取1992年-2020年作为研究其民主转型过程的样本数据,探究这一过程中文武关系的变化情况及其作为一种活跃因素对民主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作为研究窗口期望对世界上可能涉及或正处于民主转型期的各国提供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风险借鉴。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明晰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相关概念、关系及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主要以泰国为研究对象,简要梳理泰国新一轮民主转型初期、发展期、滞缓期以及回归期文武关系的演变情况及特征。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即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泰国文武关系的博弈结果大多以文官政府惨败下台,军人政权强势回归为主。在政局危机或社会矛盾四起的情况下文武关系异动所带来的军人政权强势回归从积极视角分析可以稳定民主发展环境、但从消极视角分析仍会阻碍民主发展进程、且现实变化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民主转型的不确定性。第四部分主要就泰国文武关系变化后果的个案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对相关国家提供经验与风险借鉴;泰国个案中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产生了非比寻常的影响,既有动力又有阻力。这对世界其他有此意向或转型中的国家而言,民主转型过程所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性应该成为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规避文武关系异动等所带来的的政治不稳定也将是各国绕不开的议题。本文认为规范军队功能定位、完善民主制度结构、均衡政治经济发展等将是有效的路径。

李春憬[5](2020)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文中认为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我国践行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民主形式之一。公民公平参与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的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是“短板”。从协商渠道而言,在我国的七大协商民主渠道中,与公民主体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协商,在其他六渠道中,公民的参与感较低。从协商民主的运行过程来看,公民在发起协商、参与协商过程、影响协商结果等方面,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从协商能力来看,公民主体之间,公民与其他主体之间,协商能力差异明显,协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公民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成为一种“在场的缺席”。相对于政党、政府、政协、人大、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而言,公民如何公平地参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协商民主是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理论资源。马恩列关于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向;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为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实践提供了借鉴。我国的协商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协商民主的渠道、形式、制度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了现代社会公民参与的诉求,保障了人民民主。公民主体的协商意识不断增强,协商能力不断提升,在协商民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参与效能感越来越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主体而言,公民主体在协商民主中的不公平参与问题越来越凸显。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参与机会的不公平、参与资源的不均等、参与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的公平参与。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不公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复杂性下的共识困境,协商民主制度供给的不足,公民理性协商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公民协商能力不足,造成了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存在不公平现象。对于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来说,实现公民的公平参与需要回归公民本身,从公民主体出发,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政治社会参与的基础,公民参与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激发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公民践行主人翁地位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激发公民主动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政治义务意识,激发公民理性参与协商民主的需求;培养公民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促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自觉。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主要是提高公民的赋理协商能力、协商沟通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偏好转换能力、组织联盟能力等。完善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设,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将公民纳入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中,支持和鼓励公民通过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民主,实现公民参与的组织化;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主场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作为公民公平参与新场域的网络协商民主。增加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公共信息共享制度、公益代表人制度、协商监督制度、协商跟踪制度、协商回应制度、协商评估制度等。优化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发展政党依规协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协商水平。总之,我们要使公民公平参与协商民主成为一种常态,使之成为一种共识、一种模式、一种生活。

赵云云[6](2020)在《历史遗产、制度选择与转型绩效 ——突尼斯政治转型的宪制工程学硏究》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底中东北非地区发生政治变局以来,许多国家陷入了内战和动乱之中,而突尼斯虽然在经济社会秩序上的状况仍不明朗,但实现了基本的政治稳定。突尼斯不仅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同时也处于伊斯兰文化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因此其制宪进程软着陆的成果就更值得深思。本文从突尼斯的宪制工程设计入手,探索突尼斯政治制度改革的历史渊源和宪制建设中各方力量的博弈和妥协,同时考察2013年之后的转型绩效,进而分析突尼斯政治转型中的制度因素。本文认为,突尼斯通往宪法的路上不仅有丰厚的制度遗产加持,同时也有理性的政治精英的合理行动。此外,突尼斯单一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多党制的制度设计呈现出低度向心型民主和低度共识型民主的样态,因此不仅有利于处理多元文化国家的冲突和矛盾,同时也强化了政府治理能力,进而有利于国内政治的稳定。虽然突尼斯国内目前的政局较为平稳,但是仍面临着经济低迷、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社会稳定程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其未来的政治进程还有待于我们持续关注。

丁明春[7](2020)在《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在当今时代,民主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政府形式,对民主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然而,传统的民主理论普遍侧重于从宏观价值的角度阐释民主的内涵及意义,尤其关注掌握权力的主体是多数还是少数,却对民主统治的程序过程重视不够。程序民主本质上属于经验民主的范畴,它关注民主的实现过程与运行机制,重视对民主过程的描述性分析,将民主视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规则与机制,以促进民主价值、理念、目标等实体内容得到实现。同时,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通过民主程序所作的决定及其产生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最符合正义要求的,但现代民主政治依然被大多数热忱的民主主义者视为实现民主价值以及理想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式。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主理论家倾向于从程序的角度阐释和理解民主,程序民主逐渐成为民主问题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分别作为当代西方三大主要民主流派——精英民主、多元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核心代表人物,他们都特别强调程序民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致力于摆脱传统民主理论所遗存的价值纷争,试图以一种相对中立的程序化的方式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阐释程序民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熊彼特的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达尔的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以及哈贝马斯的商议性程序民主观进行评述分析,系统论述三种不同的程序民主观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条件等内容,进而对三种程序民主观进行深层次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主要的异同之处,并对程序民主的未来发展进行初步的思考。熊彼特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竞争性政治选举。熊彼特认为,18世纪的古典民主学说所预设的“共同幸福”及“人民意志”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所谓“人民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理论的虚构。在熊彼特看来,人民的任务主要是选举政府而不是直接进行统治,民主政治最终只能是少数职业政治家的统治。也就是说,民主只是遴选政治精英的程序设计与制度安排,它只是一种选择政治领导人目的的途径或方式。一旦选举程序结束,普通民众便自行退出政治舞台,由被选举出来的职业政治家承担具体政治事务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的责任。在熊彼特那里,民主选举过程本质上是竞争政治权力的过程,政治精英通过竞争选民的选票获得政治领导职位进而掌握政治权力,并以此维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转。因此,熊彼特的程序民主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民主价值纠缠不清的争论,使得民主更加贴近现实的政治生活,从而更加具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达尔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在达尔看来,多元主义民主建立在多元共享的权力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以相对独立的自治组织为载体,并主张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多重少数人统治的过程。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或利益集团通过与政府机构的互动合作与博弈,构成了表达民意、保障民权以及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达尔认为,理想的程序民主具体体现为一系列民主程序标准和条件,包括有效的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以及成年人的公民权,其程序民主理论的主旨在于围绕这些程序标准与条件构建一种具备现实基础的理想的程序民主制度。同时,达尔强调权利是民主统治过程的关键性构成要素,民主体制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利体制,从而使政治平等成为了程序民主重要的价值导向。由此,达尔的程序民主包含了自由、平等权利等实质性民主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统一。哈贝马斯商议性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理性协商与交往预设的制度化。与熊彼特和达尔不同,哈贝马斯在汲取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模式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想的商谈与决策程序将二者融合起来构建了一种程序主义的规范民主模式。在哈贝马斯看来,商议性政治的程序构成了民主过程的关键环节,民主政治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共协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想的商谈环境为理性交往奠定了基础,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话语沟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由商谈,从而为公民意见或公共舆论的形成,以及交往权力转化为行政权力提供了支撑与保障。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双轨制的商议民主结构,既包括建制化商谈程序所主导的宪政民主政治,也包括非正式地发生于公共领域之中公民意见或公共舆论形成过程的商议政治,这一民主模式将商谈、对话、自我理解的话语及正义的话语交织在一起,为达成公正合理的结果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思想均体现了民主程序与实质相对分离、民主现实与理想相互依存,以及权力制约与权利保护并重的理论特质和实践逻辑。尽管如此,由于受到特定文化背景、所属民主流派思想观念以及各自生活阅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对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以及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等方面的理解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之处。具体来讲,关于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熊彼特和达尔倾向于坚持“以投票为中心”的竞争性选举,他们认为民主政治其实就是选举政治,民主政治运行中的选举程序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达尔强调在合理保障公民平等投票权的基础上,促进政府决策间接地体现选民的意志和利益;哈贝马斯则认为,投票选举并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民主是通过协商与对话的方式实现的,“以对话为中心”才能体现民主实现形式的真意。关于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熊彼特和达尔偏向于自由主义对民主过程的理解,认为民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妥协过程,主要是通过利益交换来实现特定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达尔还特别强调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妥协,以弥补个体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不足;而哈贝马斯更倾向于强调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商谈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充分的理性商谈与审慎互动,在合理保护个体利益的基础上有效维护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关于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熊彼特和达尔侧重于强调个体理性,以追求和实现最大化的个体利益;在此基础上,达尔主张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来实现和维护个体公民的利益;而哈贝马斯更加强调公共理性的作用,致力于通过公共理性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决策方案。关于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熊彼特强调公民参与仅限于投票选举政治领导人,具体的政治事务交给经由选举程序遴选出来的政治精英负责;达尔强调公民参与不应局限于选举政治领导人,还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力;哈贝马斯认为,商议民主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与理性商谈的基础之上,公共协商通过公民参与来维持运转,积极、普遍的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稳定运转的必要条件。关于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熊彼特与达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偏好聚合,通过竞争性选举、投票等方式将个体偏好和利益聚集起来,以多数人的共识代替民主共识;同时,达尔主张个体公民通过加入社会组织或利益集团,以实现更加有效的利益或偏好聚合;而哈贝马斯则寄希望于通过转换偏好的方式获得共同的善,并认为普通公民在商谈与对话的基础上适时改变个体偏好更有利于培养独立人格以及达成民主共识。综上所言,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思想分别代表了当代西方精英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对于程序民主问题的理解与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程序民主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危机与困境。因此,在推进程序民主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融合,防止陷入程序至上主义的困境,还应当加强民主程序建设,构建完善的程序控权机制,以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王帅[8](2020)在《非洲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洲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历经了两次民主转型,其政治稳定形态差异较大。尤其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开始波及撒哈拉以南地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小部分国家既实现了稳定的民主转型又取得了民主巩固的成果,大部分国家转型以来则动荡不安。一般说来,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影响下,后发国家自独立起同时面临“国家构建”与“民主转型”双重任务,其中,“国家性”是实现稳定民主转型的前提条件,然而,非洲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特点,难以形成唯一的转型时序模式,同时,基于理性设计的转型时序范式无法为政治实践提供具象操作指南。鉴于此,以加纳(1957—1993)与利比里亚(1944—2003)为例,通过比较史的分析,解释非洲民主转型的不同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民主政体各项要素之间具有内在张力,各项要素产生的先后顺序会对政治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而文武关系、部族关系、精英关系、国家—社会关系、国际关系不仅是影响政治稳定的“结构关系”,也是塑造非洲国家民主转型各项要素的重要条件。

张力伟[9](2020)在《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文中研究说明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过好负责任的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命题,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条件。无论是人类起源之始还是现代的繁华世界,责任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与制度建设。自现代性成为社会基本性征之后,责任对于社会、国家乃至社会的意义更为凸出,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全球结构的纽带。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稳定的政治秩序,更没有社会生活的良善和谐。责任是一个受到多学科的关注概念或者价值,从责任的政治学视角出发,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理论成为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虽然很好地涵盖了政治生活中有关责任的不同侧面,但是有关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仍然需要体系化、综合化的整合,从一种宏观的立场去思考责任与政治的关系、责任对政治生活的建构。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探讨一种“责任政治”,分析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回答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核心任务就是站在责任之重要性的立场上,以责任为线索去分析政治生活,探讨一种由责任串联起来的政治形态,旨在以政治学为视角丰富对责任的认识。如此,不仅可以拓展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也能为实现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提供可能的路径。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责任不言自明。然而作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对于责任的理解却充满分歧。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与法学等诸学科都对责任提出了不同侧面的见解,体现了责任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多维度重点。社会科学是相互包容的,对于责任的理解不可能站在纯粹的立场上,或者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责任内涵。所以,在多学科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责任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责任,都不能回避责任的主体、原因、对象与保证四个要素,可以认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责任的基本框架。责任是责任政治的概念基石,责任政治的诠释必然要紧扣责任的概念框架。为了清晰地说明责任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工具,将责任政治理解为以责任为“中轴”的政治形态。细致地看,责任政治就是不同主体之间以责任为互动中所秉持的价值与态度的政治形态,强调政治中的责任关系与责任形式,并以此建构出特定的权力结构、制度设计与行动方式。其一,责任政治中的各主体在彼此联系的状态中,各个主体能够负责任地行动;其二,政治的运作依靠责任实现,责任是政治生活中制度化的行为方式。再明确责任政治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责任政治进行辨析,理解责任政治究竟何其所是。结合责任政治的结构、特点与运作场域,本研究提出,责任政治是一种形态,而不仅仅代表某种制度;责任政治不具有终极形态,而是处于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之中,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责任政治不仅指涉国家内部关系,也适用于描绘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责任政治虽然价值中立,但是一个褒义的概念。诚然,责任政治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建构,责任政治必然有其显示的逻辑基础。由于责任贯穿于整个政治发展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从时间的维度出发,责任政治可以进一步诠释为三个方面:(1)基于责任的政治;(2)为了责任的政治与(3)负责任的政治。分别用于概况社会发展进程中,责任与政治的三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在提炼了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之后,本文通过回顾中西方思想史来梳理历史上责任政治相关的理论与学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的思想可以总结出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伦理政治观解体之后,马基雅维里以及社会契约论思想家对责任政治观念进行了的重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责任政治又得到了新的阐发。在这些思想的不断演变中,责任政治观念分别构建了其“道德基础”“民主基调”与“联结作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儒家学说中的责任政治思想是根据“仁”“礼”构建出的等级秩序,表现出“各安其位”的内涵。除了儒家之外,法家、道家与墨家责任政治思想的各具特色。近代以来,责任政治观念出现了分流。对比来看,中西责任政治思想的逻辑在于,西方构建出“权利优先于责任”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则构建出了“责任优先于权利”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国家建构的历程深刻地反映出责任政治形态的演变。在西方国家建构中,从古希腊古罗马、西欧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非成熟期以及成熟期的责任政治形态,责任政治形态基本遵循着从“人际化关系”到“非人际化关系”的跃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政治模式,那么,不同形态也就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政治形态。周代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决定了责任政治完全基于伦理;郡县制下,责任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纯粹伦理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责任政治运作存在两大困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吏治”问题,这两大问题为研究当代官僚政治提供了良好的镜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责任政治形态也演变出了新的形式,并且责任政治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对比之下,西方责任政治形态立足于“社会契约”,而中国传统社会的责任政治形态基于“伦理契约”。最后,本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分别从观念、结构、行动的视角探讨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观念维度中,观念层面的负责是一种“心灵的习性”。观念构成了责任行动的原因,是规导责任行为的价值或者文化要素。在政治生活中,行政人员应该以行政伦理为责任观念;公民应该以公共精神为责任观念。人类社会中的“道德金规则”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责任政治的结构可以分为“定责”“履责”“究责”三个方面:所谓定责结构,就是厘清责任如何被赋予;履责结构主要关注责任主体如何履行责任、如何实现责任的问题;究责结构是从惩戒制度入手分析责任的保障机制。行动维度的分析从行动本身入手剖析责任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了责任的意义是由责任主体主动赋予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社会世界中有意义的责任关系。与此同时,主体应将反思性监控整合其中,以控制责任过程中的非预期结果,使得责任更能够符合主体之预期。总之,责任政治不仅会随着时代与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新的形式,责任政治理论也尚留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与阐释,作为一项抛砖引玉的研究,希望责任政治理论能够丰富政治学的理论森林。

汤向晖[10](2020)在《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文中认为土耳其作为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最高的伊斯兰国家,其政党政治发展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再到正义与发展党一党独大的演变路径,体现出土耳其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民主政治完善过程的高度结合。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联合政府更迭频繁、政党制度日益分裂、意识形态两极分化,种种政治乱象一定程度上为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并长期执政奠定历史基础。本文研究的20世纪90年代的政党政治,既是对祖国党近十年单独执政的反思,又为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提供历史根据。本文通过对1991-2002年间土耳其政府更迭频繁原因探析,明确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以此说明该阶段在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影响。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篇章结构等内容,重点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政党学理论、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和政治民主化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为了较为科学详细的研究土耳其政党政治的问题,将国外内主流政党学理论进行说明并在研究中具体应用。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土耳其共和国政党政治的演变。土耳其共和国自1923年建国至本文讨论的20世纪90年代,其政党政治经历从一党制时期、多党制产生时期、多党制发展时期以及政党政治稳定的四个时期。对土耳其政党政治各阶段发展特点与影响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内外部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第二章全面梳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主要政党发展谱系。对20世纪90年代活跃在土耳其政坛并组成联合政府的政党进行介绍,其中包括共和人民党、正确道路党、繁荣党、民族行动党、民族左翼党、社会民主平民党等,并结合政党学中政党类型的分类对其起源、发展、意识形态、执政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政权更迭的过程。利用土耳其的选举制度与选举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时期的议会与总统选举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政党联合组阁与政权更迭过程以及历届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并从土耳其选举制度、政党的发展、政党执政能力的政党政治角度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出发深入探究历届联合政府政权更迭的原因。第四章主要论述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与其对土耳其的历史影响。主要从政党制度特征、联合政府特征、政治民主化、政党形象四方面入手分析土耳其20世纪90年代政党政治特征,并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联合政府的弱势地位对土耳其民主化进程以及正义与发展党连续执政的影响。第三部分是结语。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政党政治的研究,分析该阶段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说明该阶段作为土耳其政党政治发展与完善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其为正义与发展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奠定历史基础,并为正义与发展党长期执政提供政治经验与实际参考。土耳其政治发展路径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典型政党体制与民主制度的关系将给其他发展中国家以重要借鉴。

二、Stability and Democrac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ability and Democracy(论文提纲范文)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何谓参政党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结语
    一、理论价值
    二、治理价值
    三、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代表制
        2.1.2 统一战线
        2.1.3 人民政协
        2.1.4 协商民主
        2.1.5 界与界别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1.1 统一战线理论
        3.1.2 政党理论
        3.1.3 民主政治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3.2.1 统一战线思想
        3.2.2 人民政协思想
        3.2.3 人民民主思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和同思想
        3.3.2 中庸思想
        3.3.3 仁政思想
        3.3.4 天下为公思想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失衡与矛盾:非洲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民主与治理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主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政府治理的研究
        三、关于非洲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非洲的民主发展
    第一节 非洲国家民主发展的背景和过程
        一、非洲民主发展的背景
        二、非洲民主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非洲国家民主发展特征
        一、起点较低、成果较差
        二、缺乏稳定性的政治环境
        三、发展态势积极
第二章 非洲的政府治理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评价标准
        一、概念界定
        二、评价标准
    第二节 非洲政府治理现状概述
        一、发展停滞
        二、落后世界其他地区
        三、“橄榄型”结构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既有的研究结论
        二、提出假设
    第二节 数据及模型
        一、研究对象
        二、变量
        三、模型选择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第三节 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一、随机效应模型实证结果
        二、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4)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及答辩委员会人员信息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一)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概念界定
    (二)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界定
    (三)文武关系与民主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二、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进程及特征
    (一)泰国文武关系的演变脉络
    (二)泰国文武关系的演变特征
三、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
    (一)积极视角:稳定民主发展环境
    (二)消极视角:阻碍民主发展进程
四、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后果的经验与教训总结
    (一)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的影响评析
    (二)泰国文武关系演变对民主转型相关国家的现实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5)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和特征
        一、协商民主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三、协商民主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公民参与的内涵和形式
        一、公民参与的内涵
        二、公民参与的形式
    第三节 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的内涵
        一、公民公平参与
        二、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第二章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马恩列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协商及公民公平参与思想
        二、列宁关于公民公平参与国家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
        二、充分保障公民协商主体的地位
        三、重视协商民主的多层次发展
        四、注重引导公民进行广泛的政治社会参与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协商及民众参与思想
        一、民本思想体现着民众参与的主体价值观
        二、和合思想体现着求同存异的协商理念
        三、中庸思想体现着执两用中的协商方法
    第四节 西方学者关于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论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前提条件是政治平等
        二、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理想状态是理性协商
        三、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保障是制度设计
        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重要载体是协商场域
        五、关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形式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发展历程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建设及民众参与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
        三、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
        四、新时代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新发展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基本经验
        一、社会协商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主要形态
        二、重视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的利益引导和需求引导
        三、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保障
        四、拓展公民的公共生活场域是公民公平参与的关键
第四章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参与渠道的有限性
        二、公民参与机会的不公平
        三、公民参与资源的不均等
        四、公民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第二节 我国协商民主中公民参与不公平的原因
        一、社会复杂性带来的共识困境
        二、协商民主相关制度供给不足
        三、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
        四、公民协商能力不足
第五章 推进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提升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能力素质
        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
        三、加强公民的协商能力建设
    第二节 完善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渠道建设
        一、健全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化渠道
        二、基层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主场
        三、网络协商民主是公民公平参与的新渠道
    第三节 增加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供给
        一、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制度需求
        二、加强基于公民公平参与需求的制度建构
    第四节 优化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环境建设
        一、打造包容联动发展的经济环境
        二、构建权威与民主平衡的政治环境
        三、构建相对独立自主的社会环境
        四、营造崇尚宽容妥协的文化环境
        五、构建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环境
    第五节 加强党对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领导
        一、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二、党的领导是协商民主中公民公平参与的根本保证
        三、提高党领导协商民主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历史遗产、制度选择与转型绩效 ——突尼斯政治转型的宪制工程学硏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的评论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
        (一) 基本假设
        (二) 研究内容
        (三) 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方法
        (一) 国别案例研究法
        (二) 比较历史分析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 政治制度
        (二) 政治转型
        (三) 转型绩效
    二、理论基础
        (一) 历史制度主义
        (二) 宪制工程学理论
    三、“政治制度设计与转型绩效”的分析框架
        (一) 政治制度设计与转型绩效的逻辑关联
        (二) 宪制工程学视角下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
        (三) 民主政体下政治稳定的制度设计
第二章 突尼斯政治转型的制度遗产
    一、突尼斯的近代政治发展与变迁(1836-1956)
        (一) 突尼斯政治现代化的开端:侯赛因王朝1861年政治改革
        (二) 突尼斯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政治格局
    二、“受控制的民主”:哈比卜·布尔吉巴任内的威权政体
        (一) 突尼斯宪制原则的基本确立
        (二) 一党独大和行政主导:“受控制的民主”的形成
        (三) 布尔吉巴威权政体的历史根源
    三、“总统的民主”:本·阿里任内的后威权政体
        (一) 突尼斯宪制制度的改革举措
        (二) 橡皮图章与“总统的民主”的形成
        (三) 国内矛盾的加剧与威权政体的退场
第三章 突尼斯政治转型的制度选择
    一、乱中求稳:2011年制宪议会选举与伊斯兰复兴运动党的胜出
        (一) 突尼斯变局后的混乱与短暂的权力真空
        (二) 制宪议会的召开与三党联合执政局面的形成
    二、步履维艰:2014年正式议会选举与世俗政党的回归
        (一) 伊斯兰复兴运动党的执政困局与各方势力的妥协
        (二) 新宪法的落地与转型过渡期的结束
    三、突尼斯宪制工程的构筑与实际的制度安排
        (一) 国家性问题:单一制的制度设计
        (二) 政党制度:温和多党制与联合执政
        (三) 政府形式:半总统制与半议会制的权力分配
第四章 突尼斯政治转型绩效的评价
    一、民主政体持续存在
    二、民主品质有待提升
    三、经济发展独立性低
    四、治理绩效尚需改进
第五章 宪制工程学视角下的突尼斯政治转型:一个理论反思
    一、制度变迁中的历史遗产与理性选择
    二、政治转型中的制度设计与政治稳定
    三、多元文化国家的民主化:超越相互冲突的逻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7)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可能的创新及研究不足
第一章 程序民主基本理论阐释
    一、程序民主的涵义
        (一)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
        (二)程序民主的概念内涵
        (三)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
    二、西方程序民主观念起源与思想演进
        (一)古希腊时期程序民主观念的萌芽
        (二)近代以来程序民主思想的演进
    三、程序民主的特征
        (一)程序民主的独立性
        (二)程序民主的过程性
        (三)程序民主的交涉性
        (四)程序民主的公开性
        (五)程序民主的公正性
        (六)程序民主的稳定性
第二章 熊彼特的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
    一、熊彼特精英民主的思想渊源
    二、对“古典民主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一)对“共同福利”与“人民意志”的证伪
        (二)对政治中人的本性的分析
    三、作为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过程”的民主
        (一)民主的现实:民主政治是政治家的统治
        (二)民主的表征:为政治决策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三)民主的核心:竞争性的政治选举
    四、民主价值与事实的相对分离
        (一)民主的价值与方法:从“人民主权”到“民主选举”
        (二)民主的主体与形式:从“由谁统治”到“如何统治”
        (三)民主的实质与程序:从“实质民主”到“程序民主”
    五、程序民主成功运行的条件
        (一)足够优秀的政治精英阶层
        (二)政治决策的有效范围相对有限
        (三)训练良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官僚队伍
        (四)较强的民主自控能力
第三章 达尔的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
    一、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的生成背景
    二、对传统民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一)对“麦迪逊式民主”的批判
        (二)对“平民主义民主”的超越
        (三)对“精英主义民主”的扬弃
    三、作为一种“多重少数人统治过程”的民主
        (一)民主的基础:多元共享的权力观
        (二)民主的载体:相对独立的自治组织
        (三)民主的核心:多重少数人的统治
        (四)民主的逻辑:以社会制约权力
    四、理想的程序民主及其衡量标准
        (一)程序民主的假设与前提
        (二)民主程序的标准与条件
        (三)民主程序与实质的融合
    五、现实的多头政体与程序民主
        (一)现实的多头政体
        (二)多头政体与民主程序
第四章 哈贝马斯的商议性程序民主观
    一、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的理论基础
    二、对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与超越
        (一)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民主争论
        (二)对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观的超越
    三、作为一种“公共协商过程”的民主
        (一)民主的基础:理想的商谈环境
        (二)民主的核心:商谈与交往预设的制度化
        (三)民主的理性: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四、双轨制的商议民主结构
        (一)公共领域与商议性政治
        (二)非建制化商谈:形成公民意见的途径
        (三)建制化商谈:制定公共决策的方式
    五、商议民主与法治国理想
        (一)人权与人民主权的协调
        (二)基本权利的商谈论理解
        (三)商谈论与法治国原则的重构
第五章 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比较
    一、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相似性
        (一)程序与实质相对分离的民主观
        (二)现实与理想相互依存的民主观
        (三)权力制约与权利保护并重的民主观
    二、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主要差别
        (一)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投票中心、平等投票与对话中心
        (二)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利益妥协、团体竞争与公共商谈
        (三)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个体理性、集体行动与公共理性
        (四)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有限参与、扩大参与与普遍参与
        (五)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利益聚集、偏好聚合与偏好转换
    三、三种程序民主观比较的思考与评析
        (一)三种程序民主观相互关系的思考
        (二)三种程序民主观的理论贡献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非洲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框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框架思路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第1章 理论构建
    1.1 时序模式与时序理论
        1.1.1 时序及其理念
        1.1.2 发展政治学中的时序模式
        1.1.3 比较历史分析中的时序理论
    1.2 政治稳定理论
        1.2.1 政治稳定的理论诠释
        1.2.2 政治稳定的基本特征
        1.2.3 国家转型中政治稳定的影响因素
    1.3 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非洲民主转型中的耦合
        1.3.1 非洲民主转型的进程与阻碍
        1.3.2 非洲民主转型的序列要素及依据
        1.3.3 非洲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第2章 案例分析:对加纳与利比里亚民主实践的考察
    2.1 加纳民主转型时序与政治稳定的形成
        2.1.1 转型的前奏:失序中的教训与红利
        2.1.2 “转型进行时”:加纳模式的形成
        2.1.3 民主的巩固:还政于民的军人政府与政权的平稳交接
        2.1.4 加纳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
    2.2 利比里亚民主转型的时序与政治失序的形成
        2.2.1 历史中的“自由灯塔”:间接殖民中的利比里亚
        2.2.2 转型中的政治失序:内战与冲突
        2.2.3 民主选举后的新希望: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未来
        2.2.4 利比里亚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与政治失序
第3章 比较与总结:非洲民主转型时序中的政治稳定
    3.1 非洲民主转型时序中政治稳定的关键参量
        3.1.1 历史记忆中的“国家认同”
        3.1.2 多元均衡的“部族关系”
        3.1.3 理性平衡的“宪法设计”
    3.2 非洲民主转型时序中政治稳定的保障条件
        3.2.1 开明权威居主导地位的政府构建
        3.2.2 内聚性的精英联盟
        3.2.3 利益集团性的公民社会
        3.2.4 稳定的世界经济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责任政治的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证思路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责任政治的内涵阐释
    一、责任的概念框架
        (一)责任的词源考释
        (二)责任研究的诸学科视角
        (三)责任的概念框架与基本关系
    二、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
        (一)责任政治的构词法与基本界定
        (二)责任政治涵义的辨析
        (三)责任政治的逻辑基础
第二章 责任政治的思想脉络
    一、西方责任政治观念的演进
        (一)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二)伦理政治观的解体与社会契约论的诞生
        (三)走向现代社会的责任政治观念
    二、中国责任政治观念的源流
        (一)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二)其他思想流派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三)近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嬗变与分流
    三、中西责任政治观念的比较
        (一)中西思想传统与政治认知模式
        (二)“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
第三章 责任政治的历史演变
    一、西方国家建构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变迁
        (一)城邦与共和时代的责任政治形态
        (二)“前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逻辑
        (三)早期现代国家进程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
        (四)成熟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塑造
    二、中国政治发展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与嬗变
        (一)中国古代分封制的责任政治形态
        (二)“大一统”社会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三)中国古代责任政治运作之困局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三、责任政治形态的中西比较
        (一)西方“社会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二)中国“伦理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第四章 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
    一、观念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一)观念的解释力
        (二)作为行动原因的观念
        (三)道德金规则: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辨析
    二、结构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一)责任政治中的定责结构
        (二)责任政治中的履责结构
        (三)责任政治中的究责机制
    三、行动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一)建构社会世界意义的责任行动
        (二)反思性监控对责任行动的修正
        (三)行动理论重思与责任行动的核心
结语:责任政治的未来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源起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概况
    0.3 理论与现实意义
    0.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 1923-1991年土耳其政党政治的演变
    1.1 土耳其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
        1.1.1 共和人民党的一党统治
        1.1.2 民主党的威权统治
        1.1.3 军事政变下动荡的多党制
        1.1.4 文官政治恢复下的多党制
    1.2 影响土耳其政党政治演变的诸因素
        1.2.1 经济体制转轨
        1.2.2 军人政治传统
        1.2.3 政治伊斯兰运动兴起
        1.2.4 美苏冷战的遗产
2 1991-2002年间主要政党发展谱系
    2.1 左翼政党发展谱系
        2.1.1 共和人民党
        2.1.2 民主左翼党
        2.1.3 社会民主平民党
    2.2 右翼政党发展谱系
        2.2.1 祖国党
        2.2.2 正确道路党
        2.2.3 民族行动党
        2.2.4 繁荣党
3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具体实践
    3.1 联合政府成立与平稳发展
        3.1.1 1991年议会选举与德米雷尔联合政府
        3.1.2 奇莱尔联合政府的执政实践
    3.2 伊斯兰政党主导联合政府
        3.2.1 1 995年议会选举与繁荣党短暂组阁
        3.2.2 繁荣党主导的联合政府
        3.2.3 2·28军事政变与联合政府解体
    3.3 短暂的少数派的联合政府
    3.4 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3.4.1 1999年议会选举与少数派联合政府
        3.4.2 三党联合政府的执政失序
4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及影响
    4.1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特征
        4.1.1 政党制度的过渡性
        4.1.2 联合政府的“短暂特征”
        4.1.3 政党体制变化与民主政治的完善
        4.1.4 传统政党形象的严重破坏
    4.2 1991-2002年政党政治的影响
        4.2.1 正义与发展党的上台执政
        4.2.2 新时期经济政策的转型
        4.2.3 “既东又西”的多元化外交路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Stability and Democracy(论文参考文献)

  • [1]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02)
  • [2]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失衡与矛盾:非洲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民主与治理 ——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郝楚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泰国(1992-2020)文武关系演变及对民主转型的影响研究[D]. 沈俊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公平参与研究[D]. 李春憬. 山东大学, 2020(08)
  • [6]历史遗产、制度选择与转型绩效 ——突尼斯政治转型的宪制工程学硏究[D]. 赵云云. 苏州大学, 2020(03)
  • [7]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D]. 丁明春. 吉林大学, 2020(08)
  • [8]非洲民主转型的时序模式与政治稳定研究[D]. 王帅.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9]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D]. 张力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土耳其政党政治研究(1991-2002)[D]. 汤向晖. 辽宁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稳定与民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