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师专2001年科研工作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文中晴[1](2021)在《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文中指出
龙昭宝[2](2020)在《明代儒家文化在贵州东南部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文化是汉代之后历代王朝用以“文治”的重要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传播,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对儒家文化传播的研究应该通过一定的区域来开展,从微观视角探讨国家通过文教手段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本文选择的区域为明代的贵州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分布有苗、布依、侗、仡佬、壮、土家等民族,元代至明代的洪武朝,为湖广西部和四川南部的交界区域,分属思州、思南二土司的辖境。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贵州东南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贵州东南部扼守滇黔两省通往内地的交通干线的东段,影响到明朝对云贵地区的统治。因此,明朝重点经营贵州东南部,在设立大量卫所及府级政区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行儒家文化,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用夏变夷”,通过儒家文化来改造少数民族文化;二是促进社会稳定,让土司和普通民众接受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三是实施文化开发,通过兴办学校和人才选拔制度来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儒家文化在贵州东南部传播经历了起步、发展、兴盛以及衰落的历程,通过七种途径传播:一是汉族官员传播,有地方官员和专职教员、贬谪官员、致仕官员;二是汉族移民传播,有屯军、避祸、经商、逃荒等汉民;三是学校传播,有府学、卫学、书院、县学、社学等机构;四是祭仪传播,通过文庙祭孔的仪式来传播儒家思想;五是榜样传播,评选出名宦、乡贤以及贞女节妇,以榜样的力量产生影响,引领社会风尚;六是戏剧传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儒家文化;七是家训传播,儒家思想通过格言的方式载入家谱,传至后世。儒家文化传播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二是不同传播群体积极参加,三是传播途径地方化。在明政府的主导下,民众逐渐接受儒家文化:一是对儒家思想接受,孝亲、忠君、贞节观念分别为儒生、官员及妇女践行;二是对儒家礼俗的接受,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倡导的家礼以及明朝推行的乡饮酒礼得到传播;三是儒家风俗的接受,有尊孔风俗、孝亲风俗以及节庆祭祖风俗。儒家文化传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大量人才得到培养,有秀才、举人和进士,这些人才群体既是明朝的建设者,也是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民族文化发生变迁,表现为汉语、汉字植入少数民族语言中,婚姻文化交融,歌谣文化发展;土司对明王朝的认同意识得到强化,表现为通过朝贡纳税来效忠朝廷,治乱缉盗管理好地方社会;乡村学校教育不断兴起,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读书应试的生活以及儒家礼仪为少数民族接受,而汉族也接受少数民族文化。明政府推行的文治教化使得贵州东南部逐渐缩短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差距,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进步,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儒家文化在贵州东南部传播成功,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明政府高度重视,制定的文教政策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二是传播途径多样化,不同传播群体积极参与;三是本土知识精英发挥“二级传播”及“意见领袖”作用。对当前贵州东南部的教育扶贫来说,历史借鉴有两点:一是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二是本土知识精英发挥表率、帮扶作用。
李浩,黎弘毅[3](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刘帅兵[4](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段晓伟[5](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姚瑶[6](2019)在《从“青涩”到“卓越”:幼儿园名园长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析名园长专业成长的可行路径,本研究以贵阳省贵阳市G幼儿园的一名D园长作为典型案例,倾听并分析她从一名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成长为名园长的教育叙事。首先呈现D园长的职业生涯发展,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从“满怀期待”到“技能不足”的入职学习阶段、从“不服之声”到“有两把刷子”的成长有效阶段、从“忐忑上任”到“我能行”的重新估价阶段、从“独立压力”到“独到主持”的创造变革阶段。通过分析对D园长专业成长各阶段所面临的困境,发现D园长在入职学习阶段主要面临的是“技能边缘”困境,体现为活动技能、互动技能和书面技能的不足;成长有效阶段面临的是“知识泄劲”困境,体现为理智知识、反思知识和生态知识的;重新估价阶段面临的是的“情感倦怠”困境,体现为对“繁杂混乱”的角色行为、“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和“低洼湿地”的向阳挣扎感到心理倦怠;创造变革阶段面临的是“管理孤岛”困境,体现为教师缺口大、不熟悉新园业务、脱离教师层。其次是分析D园长专业成长的“脱困”经验。第一是学习平台的培训、学习家园合作、跟随我的师傅们的“学技”经验。第二是回炉学习、营造共同体学习氛围、荣誉制度激励的“求知”经验。第三是培养徒弟甘当“影子”;坚持身先士卒“守土”;提高规划引领能力的“定位”经验。第四是提携新人,知人善任;规范制度,恩威并施;组工作室,带动团体的“探索”经验。最后,从外部推拉和内部动机两个层面推动名园长专业成长的路径。一方面,要增加名园长专业成长的外部推拉力,完善“标准+培训”的顶层制度,完善“伴生+共生”的组织机构,构建“绩效+考核”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提升园长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力,主动争取终身式自我学习,主动进行循环式自我反思,动态调整创生式自我实践。
罗建华[7](2017)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西方教育思潮以及同时代中国教育家的思想四个维度的理论资源共同作用下生成。因此,从理论渊源层面加以深入探讨能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对毛泽东研究所应当具备的某种跨学科知识与背景提出新的要求。而从实践层面加以审视,它又是由中国自古以来的民族成分的复杂性和少数民族存在状态的特殊性,尤其是受教育的方式与水平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面临的救亡图存命题等几个方面交织而成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所催生的。尽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与措施随着时代主题的更易而失去其自身的价值,但深藏于其中的根本方法论与本真的精神则是永不过时的,它们仍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方面面。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雏形是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长征途中革命队伍多次经过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开始真正遭遇了民族问题与矛盾,促使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对少数民族特殊性以及对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引导以培育出能够链接中共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干部的必要性加以积极思考与探索。在纷飞的战火之中,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终极目标是要通过少数民族干部这一中介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对话与互动,使其充分认识到革命形势和社会发展之潮流动向,进而激发潜藏在少数民族群众当中的革命力量,壮大中共的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无论是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内容的选定,还是教育形式与路径的不断尝试和最终成型,都是围绕着这一教育目标进行的。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识字教育和通识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教育终极目标极为明确且较为单一,其政治维度也较为突出。而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继续在实践中对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加以探索,深化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极为深刻的转变,中华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从革命转变为建设。于是,各种类型的教育运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与革命年月天壤之别。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形式逐渐成熟,各种教育机构规模逐渐扩大并走入正轨。而且,在确保少数民族干部政治路线正确的前提下,对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此时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与旨归已是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互进和共同发展。之所以要不断回溯与讨论毛泽东,是因为他不仅是20世纪中国闪耀的政治明星和思想导师,也是当今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基于当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以及各种民族问题的现状,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进行多维度地当代重思,便是探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最终归宿。在对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巨大贡献加以肯定以及对暗含于其中的超越性维度加以深刻透视与总结的前提下,又对毛泽东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几个维度加以反思,尤其是对其实践失误的历史及其背后的根源作出分析基础之上深掘在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之中又深刻地超越了它自身的内容即当代出场路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与使用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反腐倡廉建设的互动。
汪帆[8](2016)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安顺,地处黔中腹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的美誉。明初,太祖朱元璋为平定西南以梁王为首的元朝残余势力,发动了三十万大军进行“调北征南”,讨灭梁王势力后,为巩固统治,随即将部分征南大军就地留驻成立卫所,开展军屯。后明廷为经略西南计,又组织了数量庞大的江淮、湖广、四川等地汉民入黔进行“调北填南”的商屯、民屯。这些因明王朝国家政策性移民而进入贵州、进入安顺的汉人,就是安顺屯堡人的最初来源,由他们从家乡带来的文化,在与安顺本土文化及后来进入安顺地区的文化交融后,经过600余年的发酵,形成了今天的安顺屯堡文化。本文主要对安顺屯堡文化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独具特色的屯堡聚落、民风民俗进行了研究,并在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安顺屯堡的保护与利用展开了讨论。第一部分,梳理了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发展脉络,对屯堡族群的源流、屯堡文化区的形成一一进行分析。发现屯堡族群主要是由国家政策性移民“调北征南”、“调北填南”以及后来宦游、经商定居安顺的汉民构成,这个过程从明洪武开始一直延续了六百年。这期间,安顺的行政建置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变化,来自不同族源地的汉民带来的形色各异的文化在这一区域交融,逐渐形成了安顺屯堡文化区,因为其地理单元的相对封闭性和明清两朝出于政治及战略考量,屯堡文化区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屯堡聚落集中分布的安顺市的地理环境,从其地理环境的客观因素及不同屯堡对于聚落功能的侧重差异,进行了屯堡选址偏好的研究。另,就点、线、面三个层次对屯堡聚落的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挖掘屯堡聚落布局在防御功能上的匠心独运。为适应安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增强防御功能,屯堡建筑在建设中广泛使用石材,屯墙与碉楼等防御建筑在屯堡聚落里也大量出现,凸显出屯堡聚落对于防御的强调。第三部分,深入屯堡人的日常生活,对其特有的服饰、语言、戏剧、宗教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微安顺屯堡的民风民俗。第四部分,在充分分析以上这些安顺屯堡特点的基础上,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对安顺屯堡的保护与利用策略的讨论,并以“云峰八寨”的精华乃至整个屯堡文化区的典型代表——云山屯为实例,进行了发展研究,以期总结出对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韦升鸿[9](2016)在《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受日本法西斯的疯狂入侵,我国绝大部分沦陷区高教机关被迫内迁避难,造成了抗战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教育大转移。这场全国范围内的运动,致使我国多年经营的教育事业陷入困境,各院校在辗转迁移中,由于遭受战争、疾病等苦难,许多事业已是荡然无存。因而,此次战争给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战时连接西南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战时高校内迁的重要阵地。在这“阵地”上,各院校虽面临诸多困难,但广大师生积极拥护国民政府“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科研与抗战建国相结合,形成与各级政府及地方民众的密切配合,始终团结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活跃了广西全民抗战的氛围,为保存我国民族教育的力量及战后复兴的命脉贡献卓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各地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的研究,受两岸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界有关抗战史实的研究各有侧重和偏向。有关高校内迁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因立场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这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历史的客观认识与全面评价。现今,随着两岸交好与两党关系的缓和,全民抗战的理念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纠正过去狭隘的历史认识,以一种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抗战的历史。新的立场拓宽了研究的视角,从而影响有关成果的产生,所以,有关这段历史的探讨需要进行重新梳理。研究对象上,以往学界主要从全国范围的高度展开研究,注重“面”的探讨,近年来逐步细化到特定的区域、院校、人物及具体问题等多个维度,深化了“点”的解读,形成以小历史的研究透视大历史面貌的风气,凸显抗战中全民的力量。研究理论上,历史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内容,涵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单一的理论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而跨学科跨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形成一种综合化研究的趋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全民抗战的理念,综合利用历史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试图阐释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的史实。并客观运用“点”与“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国立浙江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三所院校迁桂的历史,透过当时国立、省立、私立三种类型院校内迁的历史细节,窥视内迁高校在广西的具体情况。为此,文章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此次选题的缘由、目的及意义,以及当前学界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历史研究的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与趋向,并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从整体上认识抗战时期广西高教事业的发展与高校迁桂的影响等提供帮助。第三部分以国立浙江大学为例,具体论述了战时影响各高校选择内迁广西的诸因素。第四部分通过表格统计及分布图的方式,详细展现了高校迁桂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特点。第五部分结合广西的战时状况及高校的生存条件,论述了内迁高校在广西办学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采取的举措。第六部分粗略分析了内迁高校依托广西各地的环境资源,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及抗战宣传等活动。第七部分通过教育事业、社会生产及民族融合等角度,概述了内迁高校对抗战时期广西地方建设的影响。第八部分结合广西抗战形势、地理区位、交通布局、政府政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迁桂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总结,抛砖引玉,论述此类研究所具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试图揭示战争环境下教育的生存法则,并由此提出可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汪睿[10](2015)在《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任何时候,精英总是社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尽管历史上精英的内涵和现在有所不同,但从诞生之日起精英一词就包含“杰出、胜出、卓越、拔尖”等含义,今天的精英还被赋予“创新”的含义,精英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相关的讨论与研究,表达出对精英人才的渴望。精英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英人才是大学的永恒主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历史考察—现状调查—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对策探寻—总结展望的思路展开,选取古今中外四个维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要素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教育学、人才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分析的理论工具。精英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优势积累效应规律、非匀质化规律和最佳年龄规律,精英人才的特点以“创造性人格”为代表,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符合这些规律和特点。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是“非线性”关系,需要客观看待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1949年)和现代(1949-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是为统治阶层培养后备人才和辅助人才的,是论出身、论血统的精英人才培养,但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的一些方式值得传承;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融入了民主和科学的因素,培养通才、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理念使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经历了建国后十七年的“专才教育”,到文革时期人才培养的扭曲,再到改革开放后人才培养“专中求通”的曲折过程。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制五化”的共性,即导师制、通识化、小班化、个性化、科研化、国际化,可根据相应特色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由开放模式、大学科模式和“X+Y”模式。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英国和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各有特色且有共同之处,值得借鉴。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以本科生科研为主要特征,强调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要特征,保证学术自由、自治和竞争,强调学科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的作用,为精英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氛围和土壤;香港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国际化”的特征,使精英人才培养目标能与时俱进和不断提升,强调精英人才培养内容的及时更新。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共同之处:形成跟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既注重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建设,又注重学术环境的建设;高度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保持开放性,实施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策略。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一是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二是推进精英教育立法;三是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四是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五是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六是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七是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八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九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二、贵阳师专2001年科研工作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阳师专2001年科研工作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2)明代儒家文化在贵州东南部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主旨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六、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
七、有关说明 |
第一章 贵州东南部概貌 |
一、自然环境 |
(一)山形地貌 |
(二)资源物产 |
二、行政结构 |
(一)府、州、县 |
(二)土司 |
(三)卫所 |
三、经济生活 |
(一)稻作农业 |
(二)林业 |
(三)手工业 |
(四)商业 |
四、民族文化 |
(一)汉族文化 |
(二)少数民族文化 |
第二章 儒家文化传播的背景及历程 |
一、传播背景 |
(一)明之前的政治及文化基础 |
(二)“用夏变夷” |
(三)促进社会稳定 |
(四)实施文化开发 |
二、传播历程 |
(一)起步阶段:洪武十五年(1382)——永乐十年(1412) |
(二)发展阶段:永乐十一年(1413)——嘉靖十三年(1534) |
(三)兴盛阶段:嘉靖十四年(1535)——天启元年(1621) |
(四)衰落阶段:天启二年(1622)——崇祯十六年(1644) |
第三章 儒家文化传播途径及特点 |
一、传播途径 |
(一)汉族官员传播 |
(二)汉族移民传播 |
(三)学校传播 |
(四)祭仪传播 |
(五)榜样传播 |
(六)戏剧传播 |
(七)家训传播 |
二、传播特点 |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二)多种传播群体参与 |
(三)传播途径地方化 |
第四章 民众对儒家文化的接受 |
一、民众对儒家思想的接受 |
(一)民众对孝的践行 |
(二)官员对忠的践行 |
(三)妇女对贞节的践行 |
二、民众对儒家礼俗的接受 |
(一)家礼 |
(二)乡饮酒礼 |
三、民众对儒家风俗的接受 |
(一)尊孔风俗 |
(二)孝亲风俗 |
(三)节庆祭祖风俗 |
第五章 儒家文化传播影响 |
一、人才连袂而起 |
(一)秀才 |
(二)举人 |
(三)进士 |
二、民族文化逐渐变迁 |
(一)汉语汉字植入 |
(二)婚姻文化交融 |
(三)歌谣文化发展 |
三、土司对明王朝的认同强化 |
(一)朝贡纳税,效忠朝廷 |
(二)治乱缉盗,守土尽责 |
四、乡村学校教育不断兴起 |
五、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致谢 |
(3)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
附录 |
(4)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
1.4.2 武术教育研究 |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
1.4.5 人物思想研究 |
1.4.6 体育政策研究 |
1.4.7 文献综述述评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6.1 基本结构 |
1.6.2 研究重点 |
1.6.3 研究难点 |
1.6.4 研究创新点 |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
【本章小结】 |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
3.3.2 范源濂:教育家 |
3.3.3 马良:军政要人 |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
【本章小结】 |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从“青涩”到“卓越”:幼儿园名园长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水平园长队伍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办学质量 |
(二)高水平园长队伍建设是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导向 |
(三)名园长成长经历对幼儿园管理者专业成长起示范作用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名园长 |
(二)专业成长 |
(三)名园长专业成长 |
四、文献综述 |
(一)园长专业成长研究的量化梳理 |
(二)名园长专业成长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研究评价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
(二)叙事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三)叙事方法的选择与展开 |
第一章 D园长专业成长之路 |
一、入职学习阶段:从“满怀期待”到“技能不足” |
(一)满怀期待入职 |
(二)面临手足无措 |
(三)急需学习技能 |
(四)入职学习阶段的“技能边缘”困境 |
二、成长有效阶段:从“不服之声”到“有两把刷子” |
(一)教师不服管理 |
(二)管理贴近人心 |
(三)多次活动获奖 |
(四)成长有效阶段的“知识泄劲”困境 |
三、重新定位阶段:从“忐忑上任”到“我能行” |
(一)通知假期任职 |
(二)忐忑上任摸索 |
(三)树立领导权威 |
(四)重新估价阶段的“情感倦怠”困境 |
四、创造变革阶段:从“得到认可”到“名声在外” |
(一)得到上级认可 |
(二)注重社会评价 |
(三)园所通过评估 |
(四)创造变革阶段的“管理孤岛”困境 |
第二章 D园长克服专业成长困境的经验 |
一、入职学习阶段:学技能 |
(一)平台学习,加强培训 |
(二)家园合作,爱护孩子 |
(三)跟随师傅,学习技能 |
二、成长有效阶段:求知识 |
(一)回炉学习,积累知识 |
(二)营造氛围,共同学习 |
(三)建立制度,激励发展 |
三、重新估价阶段:找定位 |
(一)培养徒弟,甘当影子 |
(二)身先士卒,坚持一线 |
(三)注重引领,提高能力 |
四、创造变革阶段:多探索 |
(一)提携新人,知人善任 |
(二)规范制度,恩威并施 |
(三)组工作室,带动团体 |
第三章 名园长专业成长的“推拉+动机”路径建议 |
一、完善园长专业成长的外部“激励力” |
(一)授予园长充分的专业自主权 |
(二)推进实施“名园长”荣誉工程 |
(三)构建“绩效+考核”的保障机制 |
二、加强园长专业成长的外部“约束力” |
(一)提升园长的起点水平 |
(二)架构多元的培训制度 |
(三)完善“伴生+共生”的组织机构 |
三、提升园长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力 |
(一)主动争取终身式自我学习 |
(二)主动进行循环式自我反思 |
(三)动态调整创生式自我实践 |
第四章 回顾与反思 |
一、研究过程回顾 |
(一)我的成长: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 |
(二)研究关系:从研究者到合作伙伴 |
二、不足与展望 |
(一)文字的单薄 |
(二)研究者个人的情感偏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生成背景考察 |
第一节 广博理论渊源: “多维”思想理论资源荡涤 |
一、雏形的建构: 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论的吸纳与借鉴 |
二、改造与重组: 西方教育思潮和同时代教育家思想激荡 |
三、根本参照系: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干部教育思想整合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背景考察: 宏观与微观双重透视 |
一、侵略与反抗: 近代以来的民族矛盾凸显 |
二、“多元一体”: 民族内部矛盾多重交织 |
三、民族间交流缺失: 长期处于相对隔离和半封闭状态 |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常年缺失的根本原因: 教育资源的匮乏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革命运动中建构与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对象选择与责任赋予 |
一、注重年龄结构: 选择少数民族有志青年作为培养对象 |
二、顺应民众意愿: 选择少数民族“领袖”作为教育对象 |
三、选择较高起点: 挑选有基础知识储备的少数民族人士 |
四、实行自愿原则: 选取愿意与中共合作的少数民族人士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选择与设定 |
一、基础奠定: 识字教育与通识教育 |
二、理论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三、政治引导: 我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
四、服务革命: 军事教育与革命实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的最初尝试与教育基地建设 |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基地雏形与半独立教育形态: 党校与军校的民族部 |
二、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独立形态与专业性教育机构建成: 民族学校 |
三、非常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形式: 广泛宣传、异地受训与短期培训 |
四、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教学基本范式: 参与革命运动和机关部门任职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具体目标与价值宏旨 |
一、直接目标: 为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地区培养管理人才 |
二、基础目的: 解决民族矛盾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问题 |
三、首要宏旨: 壮大中共革命队伍以夺取革命最终胜利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革新与深化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设定 |
一、民族间交流与对话工具的打造与生成: 语言文字教育 |
二、少数民族干部价值观与世界观塑造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三、少数民族干部科学民族观建构的必经途径: 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 |
四、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时事政治教育 |
五、反对少数民族干部“外行指挥内行”: 接受优质专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硬件”支撑和多样形式 |
一、专业教育基地: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学校的建立与演化 |
二、组织支援力量: 革命军队的壮大与民族党组织的成立 |
三、实践教育场域: 在协同与合作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四、异域观摩学习: 派遣少数民族干部到异地参观研究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考核标准: 政治路线与工作能力双重考量 |
一、政治思想路线: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基本指标和底线 |
二、专业技术能力: 少数民族干群“鱼水关系”建构的实践机制 |
三、管理艺术才能: 教育落脚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目标体系与价值指归 |
一、彰显少数民族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性 |
二、突出少数民族干部的非替代性中介作用 |
三、为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四、解决民族问题: 消除歧视、趋向团结与共同发展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当代重思 |
第一节 回溯与透视: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重大贡献 |
一、少数民族人才生产: 为中华民族培育了大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 |
二、科学社会关系建构: 建立了少数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互信关系 |
三、革命队伍人员补给: 动员了大量少数民族干部及群众参与革命运动 |
四、社会治理方案生成: 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系 |
第二节 重释与反思: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与实践特质 |
一、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指导下的具体原则展开 |
二、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根本技巧 |
三、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超越性维度透视 |
四、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失误及其根源考释 |
第三节 回归与超越: 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当代出场路径 |
一、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皆以民族特性作为重要参照 |
二、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在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
三、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制度以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相对稳定 |
四、以科学的干群关系思想替换陈旧僵化的“官民关系”观念 |
五、强化少数民族干部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建设互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8)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二、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现状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安顺屯堡的历史 |
第一节 屯堡族群的源流 |
一、调北征南 |
二、调北填南 |
三、为官、经商等 |
第二节 屯堡文化区的形成 |
一、明代建置 |
二、清代建置 |
三、民国已降至今的建置 |
第二章 安顺屯堡的选址与布局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第二节 选址偏好 |
一、自然与风水因素 |
二、防御与屯垦需求 |
第三节 布局特点 |
一、点 |
二、线 |
三、面 |
第三章 安顺屯堡的建筑及其特色 |
第一节 住宅建筑 |
一、空间组合形式 |
二、建筑细部 |
三、建筑尺度 |
第二节 寺庙与戏台 |
一、寺庙——以云山屯云鹫寺为例 |
二、戏台——以云山屯戏台为例 |
第三节 防御建筑 |
一、屯墙 |
二、碉楼 |
第四章 安顺屯堡的民风民俗 |
第一节 服饰与语言 |
一、服饰 |
二、语言 |
第二节 传统戏剧 |
一、地戏 |
二、花灯 |
第三节 敬神拜佛 |
一、敬汪公 |
二、唱佛歌 |
三、拜五显 |
第五章 安顺屯堡的保护与利用 |
第一节 保护与利用主体的作用 |
一、政府 |
二、村民 |
三、旅游公司 |
第二节 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分析 |
一、主要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保护与利用对策讨论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编制科学而操作性强的规划 |
三、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与“众筹”新方式 |
四、从“各自为政”走向“连片集群” |
第四节 案例:云山屯的保护与利用 |
一、云山屯的现状与问题 |
二、云山屯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
(二) 当前研究现状简述 |
(三) 重点与难点 |
(四) 创新目标与方法 |
(五) 不足之处 |
(六) 概念界定 |
1. 抗战时期 |
2. 迁桂高校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
第二章 抗战期间影响高校迁桂诸因素 |
第一节 抗战形势趋于恶化 |
第二节 广西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扶持 |
第四节 高校自身的英明决策与努力 |
第五节 当地人民的拥护和协助 |
第三章 高校迁入广西的时间、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状况 |
第一节 内迁时间与阶段 |
第二节 内迁高校的数量 |
第三节 地理分布特点 |
第四章 高校内迁广西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内迁人员过度集中,地区物资供应紧张 |
第二节 广西战事趋紧,高校频遭空袭 |
第三节 受战争、气候等影响,广西多地疾病蔓延 |
第四节 战时环境下,高校在教学资源的使用上缺乏有效机制 |
第五章 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 |
第一节 通过地方政府为教学科研觅得场所 |
第二节 结合地方开展教学科研,以适应大后方生产建设需要 |
第三节 联合各界开展抗战宣传,使教学科研与抗战动员相结合 |
第四节 警报声中弦诵不绝,使战时高校教学科研成为佳话 |
第六章 高校内迁对广西地方社会建设的影响 |
第一节 带动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对地方社会生产多所指导 |
第三节 加快民族地区文化融合 |
第七章 高校内迁广西若干特点评析 |
第一节 部分内迁高校与广西渊源深厚 |
第二节 广西被称为战时高校内迁的“翘板” |
(一) 战争形势的变化是其“翘板”作用形成的根本 |
(二) 广西交通建设布局为其“翘板”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
(三) 政府政策导向差异进一步推动其“翘板”作用的形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国立浙江大学内迁宜山大事记 |
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活动大事记(自1938年8月—1940年7月) |
内迁广西高校图片、遗址 |
地名索引 |
人名索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10)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才 |
2.1.2 精英人才 |
2.1.3 人才培养模式 |
2.1.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2.2 精英人才特点分析 |
2.3 精英人才成长规律分析 |
2.3.1 优势积累效应规律 |
2.3.2 非匀质化规律 |
2.3.3 最佳年龄规律 |
2.4 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精英人才成长的关系分析 |
3. 中国精英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
3.1 中国古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之前) |
3.1.1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1.2 中国古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2 中国近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840年-1949年) |
3.2.1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2.2 中国近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3.3 中国现代的精英人才培养(1949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 |
3.3.1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概述 |
3.3.2 中国现代精英人才培养特点 |
4.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4.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
4.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概述 |
4.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概述 |
4.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概述 |
4.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概述 |
4.1.6 精英人才培养方式概述 |
4.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
4.2.1 自由开放模式 |
4.2.2 大学科模式 |
4.2.3 “X+Y”模式 |
4.3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4.3.1 调查情况说明 |
4.3.2 调查结果说明 |
4.3.2.1 学生卷结果说明 |
4.3.2.2 教师卷结果说明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3.1 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2 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3.3 学生卷和教师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4.3.4 调查结果评价 |
5.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1 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和扭曲 |
5.1.2 精英人才培养主体有泛滥之嫌且对自身作用认识不够 |
5.1.3 精英人才培养对象选拔标准偏单一 |
5.1.4 精英人才培养条件仍需提高 |
5.1.5 精英人才培养内容不够全面 |
5.1.6 精英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过于刚性 |
5.2 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国家相关政策较零散和指向单一,缺乏关联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
5.2.2 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缺乏完善性 |
5.2.3 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趋势 |
5.2.4 高校自主筹资能力不强 |
5.2.5 教育的工具性与实用性被片面放大 |
5.2.6 传统文化的影响 |
6.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6.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1.1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1.2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1.3 美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2.1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2.2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2.3 英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6.3.1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6.3.2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
6.3.3 香港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评析 |
6.4 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分析 |
7. 改进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
7.1 加强精英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精英人才培养政策体系 |
7.2 推进精英教育立法 |
7.3 建设具有“三不”核心价值观的大学 |
7.4 建设适合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
7.5 重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
7.6 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渠道 |
7.7 重视精英素养和精英精神的塑造 |
7.8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
7.9 建立以人为本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当代中国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贵阳师专2001年科研工作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苗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以黔东南州L县Y民族小学为例[D]. 文中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明代儒家文化在贵州东南部传播研究[D]. 龙昭宝.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3]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从“青涩”到“卓越”:幼儿园名园长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姚瑶.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毛泽东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 罗建华. 南京大学, 2017(01)
- [8]贵州安顺屯堡文化区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研究[D]. 汪帆.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抗战时期高校迁桂研究(1937-1945)[D]. 韦升鸿.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当代中国大陆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汪睿.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