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现一代人感情的历程——梁晓声知青小说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梁晓声小说创作转变论》文中认为梁晓声在中国当代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0年来他孜孜以求,创造了很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纵观其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他主要描写充满热血激情的知青一代。此后,商品经济冲击下人性的变异成为作家的关注对象。进入新世纪他着笔最多的是底层大众,并秉持人道主义精神书写时代变迁下百姓的生活。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不断求变,但在变化中又渗透着作家不变的精神内核,本文正是基于此探究他小说创作的转变。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题内涵的转变。本章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三节展开论述,即从高扬青春激情到反思回城命运;从关注身边疾苦到聚焦底层困境;从揭露物质堕落到唤醒人性温情三个方面。第二章叙事手法的转变。本章主要从叙事结构、叙事空间两个方面来探究叙事手法的转变。第三章美学风格的转变。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即从激昂崇高到深沉悲壮;从荒诞隐喻到现实冷峻;从热烈外向到含蓄内敛,以此挖掘小说美学风格的变奏。第四章创作转变的意义。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细致分析,总结出小说创作转变不仅开拓了崭新的书写空间,还对社会问题有了全景式的把控,而且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上也渐趋成熟。在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概括小说中不变的精神内核。此外,还要对梁晓声的小说创作的不足之处给予评点,肯定他对现实主义的续写及对当代文坛的独特贡献。
刘甜歌[2](2021)在《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文中指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一直带有社会剖析的视角。他的作品一直紧扣时代,反映当下的,或是重大的社会议题;他从阶层、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剖析,展示了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记录了不同阶层在改革浪潮中走过的道路;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不同时代的典型形象,反映了社会的突出矛盾。梁晓声的小说创作符合三十年代社会剖析小说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在叙事和描写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本文从社会剖析的角度对梁晓声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以更多地挖掘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认识价值和精神价值。正文的第一章对梁晓声创作社会剖析倾向的成因进行溯源,主要从社会剖析派在文学史上的发展、其个人成长经历和创作理念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剖析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文坛,为现实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影响着后来的许多作家。梁晓声生于1949年,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十分关注阶层问题,并塑造了他求真求实的创作理念。他一直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写作,关心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经常对各行各业进行走访调查,这都促使他在创作中进行社会剖析。第二章探究梁晓声剖析的角度。梁晓声主要从阶层、社会心理、经济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剖析。他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带有鲜明的阶级特征,他也经常从阶层出发分析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他在作品中通过叙述和人物的言行表现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展现社会变迁。梁晓声的小说中含有丰富的经济细节和多样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认识价值。第三章对梁晓声作品中展现的主要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他的小说反映了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塑造了面临生存困境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拜物和拜金的风气日益高涨,及其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以及造成的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落,梁晓声的书写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第四章主要分析梁晓声的叙事策略。梁晓声的叙事在追求真实的同时也带有作者的倾向,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社会生态。同时,梁晓声的现实主义带有建构性。他以他对叙事因素的选取,完成对特定主题和世界的塑造。他通过对特定人物、价值观、场景的叙述,在不同的作品里建构了不同的空间和主题。
左国如[3](2021)在《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梁晓声完成三卷本现实主义题材小说《人世间》,并于2019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鸿篇巨制叙述了城市底层工人之家周氏三代人的经历并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发展变迁。本论文从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视角,对其史诗性的生成原因,重大主题的呈现,历史本质性的挖掘,复杂线索的铺设,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进行一一阐述。《人世间》的史诗性表现在将小人物的个体命运融注到历史的宏观视野,其中涉及时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地域特色以及人情风貌等,通过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广阔无垠的地域描绘,全景性地再现新中国五十年来的恢弘历史画卷,使小说具有史诗性小说的历史内蕴与纵深感。同时,梁晓声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世界,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地呈现中国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凸显社会大众心灵在时代变化下的巨大变迁。这种人道主义的底层立场使他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作出对历史深邃的观察与思考,以好人文化的创作理念展现时代“阵痛”下人民对善的理想主义坚守。深广的历史内蕴和深邃的思考要求梁晓声应具有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在艺术上,他将恢弘的结构、多重的视角、复杂的人物群像以及对时代发展演变的思索和价值观的树立,注入到小说的“史”与“思”中,使《人世间》既有深广之史的纵深,又有深邃之思的内涵,还有深厚之诗的追求,从而构成完整的史诗性小说。尽管在史诗性追求中不尽完美,但梁晓声致力于做“文学性书记员”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值得被尊重。
汪大贺[4](2020)在《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7——1993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转型时期,也是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繁盛期。“文革”结束后,政治话语赋予了知识分子“人民”身份,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知识分子力图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成为启蒙话语和文学观念的核心内容。从对极左政治的批判和反思开始,知识分子试图寻求独立的介入立场和思想话语。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讨论的发生,体现了知识分子力图挣脱政治依附性,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艰难探索。但历史并没有给知识分子主体话语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逐渐边缘化,理想人性的探寻被商品社会的现实所击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也逐渐跌落。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多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中心——边缘”的位移,知识分子话语表现为从重建主体的普遍共识到多元分化的过程。以人性、主体性为核心的价值理性追寻逐渐让位于以经济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崇高和理想淹没于日常,生命深处的价值探寻被过度释放的欲望叙事所遮蔽,知识分子的主体精神泯然于众。本文以1977——1993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具体文本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现代化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的身份属性、文化/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剖析知识分子精神变迁的制度性、结构性力量,并从理论探索和文本表现两个层面,呈现出知识分子主体重建与失落的历史脉络。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身份和话语论,主要对知识分子社会主体身份的形成和主体理论话语建构的历史进行剖析。“文革”结束后对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是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形成的根本因素,也是知识分子题材热形成的直接原因。新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观念、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与政治话语的设定高度呼应。但知识分子也没有完全图解政治,人道主义和文学主体性论争体现了知识分子寻求自身价值话语的努力。知识分子首先突破了“人道主义”的理论禁区,力图把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普遍人性、共同人性和共同美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为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人道主义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的讨论被迫中止,但知识分子追求主体性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随后发生的文学主体性讨论,是把人道主义问题美学化的一次话语实践。知识分子试图以“美的自由王国”来规避主体话语探索的风险,并以文学主体性来承载人的主体性,以继续实践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从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和群体分化日益凸显。王蒙“躲避崇高”论的抛出,点燃了知识分子积攒已久的情绪,引发了人文精神大讨论。讨论中,知识分子的立场分化极为明显:人文精神提倡者,也是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坚守者,依然倡导终极价值、人的尊严和权力,并试图以反物化的启蒙来维系市场经济下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和主体地位;而反对者则以历史经验主义的乐观和后现代的反宏大叙事立论,批评人文精神提倡者主体梦想的虚妄和“知识——权力”的潜在意识。躲避崇高、消解神圣、逃避理想既是他们反对主体性的话语武器,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理想主义和主体想象分化、破灭的典型体现。这次讨论是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为主体性展开的讨论,以此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及其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时代的背影,淹没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下编为观念和形象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叙事经历了主体重建和跌落的“三部曲”。在第一个转型期,即“文革”结束至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以神圣受难者形象回归文学现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以苦难历史的审美化、神圣化叙述,确证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和启蒙身份的合法性,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叙事完成了主体重建的第一步;随后,知识分子叙事以人性解放和个性张扬为主旨,个人主义、自由意志、爱情伦理、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得以复苏和高扬,文学中的人性话语日渐丰富和深入,形成了主体性实践探索的高潮;而在第二个社会转型期,即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产生了分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大众文化冲击了知识分子的主体想象,在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中,理想主义和昂扬斗志消退,过度释放的欲望展现了人性之恶,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冲突中呈现出精神上无所寄托的漂浮状态。同时,知识分子此前热切渴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现实,但经济发展与精神跌落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产生了现代化的焦虑。文学中知识分子叙事的观念和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体性泯然于众,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和理性精神日渐跌落。
赵萌萌[5](2020)在《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伤叙事研究 ——以编剧梁晓声电视剧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青题材电视剧,给了人们谈论往事、了解历史的一个机会,让经历过知青生活和未经历过知青生活的人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知青题材电视剧围绕“上山下乡”运动给他们造成的创伤,讲述了一代人及几代人,个人、集体、历史与时代的故事,呈现了他们的创伤来源及治愈创伤的过程。以编剧梁晓声的知青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将创伤叙事这一理论引入该论文的研究之中,发现知青题材电视剧中创伤叙事的特征,围绕“谁的创伤”,“什么创伤”,“如何讲述创伤”以及“创伤叙事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展开,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知青题材电视剧中知青个体的创伤叙事。知青个体在身体方面表现出来的症候有:残缺、饥饿、疾病、死亡、暴力、苦役,电视剧以这些身体症候传达出知青个体的痛感。他们采用了宏大叙事背景下的小人物视角表达知青个体的创伤,或采用创伤者“失语”与“见证”的叙事悖论,或多用闪回镜头和重复性叙事交代创伤来源和强化创伤程度。借此创伤叙事,知青个体获得疗救,自我救赎,其个人史成为国族史的一个“窗口”。第二部分分析了知青集体在上山下乡和返城之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迷惘、悲悼、抑郁等心理症候。对知青集体的书写是通过个人的叙事而展开的,他们经历了从乡下到城市双向空间位移的叙事进程,音乐作为一种场景元素构建了他们集体的创伤符码,且他们集体创伤的记忆影像表现为一种“延迟”性。对知青集体创伤叙事的书写有一定的价值,他们的记忆参与了公共记忆,并且他们参与了历史的进程,是对历史的一种“见证”。第三部分探讨了知青题材电视剧历史与时代的创伤叙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多维度的社会创伤,深层次的时代创伤,多症候的国家创伤。创作者采用解说的形式契合故事情节铺开叙事背景,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呈现了创伤的社会景观,并且凸显了“文革”创伤的事后性特征。对知青题材电视剧中悲剧性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种悲剧性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这也是历史与时代创伤叙事的价值所在。总而言之,对知青题材电视剧作针对于个体、集体以及基于自我和群体之上的社会历史的整体性的创伤叙事研究,总结出知青题材电视剧所特有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美学特征,对于了解知青题材电视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知青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特色、人物塑造、文化内涵、声音造型等方面,有助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叙事美学。所以该论文试图借助创伤理论剖析知青题材电视剧,努力发现该题材电视剧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和认知价值,让大众更好地审视历史。
胡倩[6](2020)在《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文中提出韩少功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始终以一种怀疑警觉的姿态去审视个人的生命经验与历史记忆,不断更新着自身的创作理念。知青运动深刻烙印在韩少功的记忆中,给他一生都渲染上浓重的“理想主义者”色彩,贴近乡土的生活影响并决定了他质朴平实的价值观。韩少功十分珍视这一段知青经历,因此,知青书写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几经流变、贯穿始终,并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呈现出不同面貌。1990年代至今,韩少功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日夜书》和《修改过程》。他在这一系列小说中深度反思革命历史,表现出鲜明的怀疑精神。其创作理念,表现在小说书写方式上是摆脱此前固化的知青叙述,解构宏大叙事。具体来说,是从叙写日常生活、疏离主旋律、去中心化三个方面着手的。同时,他的这一系列小说还重新塑造了一批有明显缺点的、“另类”的知青形象。如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狂热的民主斗士、人生的游戏者以及清醒的反思者等。通过对新的知青人物群像的描摹,韩少功不仅还原了人性的复杂本质,也将对知青运动的认识与反思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与深度。韩少功的这一系列作品在重新书写知青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知青一代在社会转型后的九十年代中的命运走向。他从个人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知青记忆,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中,让历史与当下进行对话,这使得其知青书写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穿透力。他作品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时代下知青的精神困境与信仰危机,不仅仅是知青一代的危机,也是全体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所要面对的根本与终极性问题。作为一个有现代性批判视野的民间知识分子,韩少功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消费文化、纵欲文化、媚俗文化的高度警惕与排斥。他试图从知青生涯与乡土生活中汲取有价值的精神养分,期望找寻到对抗现代社会市场化、庸俗化的良方。在这个意义上,韩少功对知青记忆的执着守望、深入求索,彰显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真挚的人文关怀。韩少功1990年代以后的知青书写在知青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提供了知青书写新的可能性,对于突破此前僵化的主流知青书写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卫琳琳[7](2020)在《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的知青文学是知青文学发展史上仍然持续生长的阶段,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书写格局。本文力图在整体研究的宏观视野下,以传统意义上的知青小说为参照,将新世纪以来的长篇知青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探究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知青叙事表现出的独特性。由于新世纪的知青叙事以时间的分期为划分标准,论文的写作既从共时性的角度研究新世纪知青小说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的艺术特质,也在行文中穿插考察了知青文学发展至新世纪过程中的创作流变。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具体梳理了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多义性精神内涵。通过归纳总结五十年代以来各时期知青叙事的传统特征,得出新世纪知青叙事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三种写作模式。同时,对历史的祛魅与审视、人性的反思与彰显两方面是新世纪知青叙事的主要精神内涵所在。第二章,主要探讨的是在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中,作家对另类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先进知青、另类知青、底层人物三类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传统知青小说中这三类人物形象的特征,探索新时代下另类人物形象塑造的独到之处。第三章,进一步研究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策略。结合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理论,从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叙事内容的日常化、叙事模式的混乱与无序书写三方面解读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特点和智慧。结语中简略指出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知青叙事的文学价值与局限。
刘文娟[8](2020)在《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文中指出纵观梁晓声4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底层书写和平民立场是其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梁晓声将关注的目光由知青群体投向城市底层平民。在描绘时代大潮中普通百姓的生存境遇和心灵世界时,着重赞扬了他们向上向善的人生选择和美好品格,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同情、理解与体恤之情。本论文以梁晓声创作的城市底层认知与书写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四章。首先,论文分析了梁晓声城市底层关怀的体验基础。少年时期贫困但温馨的城市底层记忆使他对平民百姓充满了理解与同情;面对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的现实,他主动选择审视中产阶层而关怀平民阶层;居京时期在日常生活中与普通百姓的接触、作为政协委员和大学教授对普通劳动者和贫寒学子的关注,也成为梁晓声书写城市底层的基础。其次,梁晓声始终以“情义”为标尺进行城市底层人格建构。由于对底层人民有敬重之情,加之知青群体情义、文学书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梁晓声在作品中呈现了各类城市底层人物对情义的坚守或遗弃,对异化为“恩情债”的情义进行了反思,并书写了知识拥有者的人文精神失落,对“情义”原则进行了深层思考。再次,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的叙事框架,是借底层的人情关系网进行阶层观察,并逐步将视线扩展到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将底层关怀与全局思考相融合,呈现出底层由贫困自立到温饱后却分化的历史解读思路。最后,论文阐述了梁晓声城市底层书写的创作理念与审美特征。他以人道主义为观念基础赞扬了城市百姓在艰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芒,具有深切的悲悯情怀;他坚持做“时代的书记员”,在呈现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梳理了时代的发展变迁;他始终以现实主义作为底层观照的审美路径,不仅呈现现实,还以“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引导现实,凸显了正能量的社会价值。梁晓声的城市底层书写,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城市平民生活史诗,具有深刻的社会认知价值;同时以“好人文化”引领了社会在精神层面的前进方向,具备强大的人格与精神导向作用。
张冬[9](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胡佳[10](2020)在《思想探索与形式实验的不倦旅程 ——韩少功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韩少功是一位极有创新意识的当代作家,他90年代以来的小说创作既延续着80年代以来的创作题材,又在文化探求和文体实验方面有极大的突破。在知青题材写作上,韩少功90年代以来的知青题材小说虽然深受80年代主潮创作的影响,但他在相当程度疏离了主流知青题材小说的叙述方式,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其具体表现是对边缘人形象的创造和对平凡主人公视角的运用以及对知青“历史后遗症”问题的思考。韩少功90年代的小说创作体现出鲜明的民间文化的立场,回归民间是对此前寻根写作的一种延续与超越,是对中国文化本体的不倦寻找。韩少功的这一文化转向体现了他对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问题的思考。韩少功小说形式上的创新其基础是对语言的探索,他的小说由语言的解剖深入到对人物性格的揭示,再深化到对人的抽象本质的思索及对社会文化秩序的反思和揭示。他的文体实验具体体现在文本中,表现为运用非中心、非情节化、非连续性的叙述方式与碎片化的时代进行呼应;用跳跃性的叙事干预解构小说情节的整体性,凸显了现实生活的复杂;用平行世界的不同取舍来与生活多角度贴合,等等。韩少功的小说文本具有鲜明的复调特征,其作品中的不同叙述声音:戏谑与嘲讽、幽默与无奈、辛辣与讽刺等等交织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小说叙述面貌。这种复调性写法不仅开拓了其小说主题思考的广度,也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但是,韩少功复杂的文体实验、深奥的思维方式、语言的哲学化倾向等等使他的作品在阅读接受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他的思想探索和形式实验面临着曲高和寡的问题,其锐意创新的成就和局限是并存的。
二、再现一代人感情的历程——梁晓声知青小说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现一代人感情的历程——梁晓声知青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1)梁晓声小说创作转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题内涵的转变 |
(一)从高扬青春激情到反思回城命运 |
(二)从关注身边疾苦到聚焦底层困境 |
(三)从揭露物质堕落到唤醒人性温情 |
二、叙事手法的转变 |
(一)化单线为多元的叙事结构 |
(二)由具体到并置的叙事空间 |
三、美学风格的转变 |
(一)从激昂崇高到深沉悲壮 |
(二)从荒诞隐喻到现实冷峻 |
(三)由热烈外向到含蓄内敛 |
四、创作转变的意义 |
(一)开拓崭新的文学书写空间 |
(二)对社会问题全景式的把控 |
(三)现实主义创作成熟的标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梁晓声创作社会剖析倾向溯源 |
第一节 文学史社会剖析思潮的源流 |
第二节 成长经历:时代政治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创作理念:坚守文艺对社会的责任 |
第二章 梁晓声剖析社会的角度 |
第一节 对阶层和社会结构的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心理的剖析 |
第三节 经济书写中的社会景观 |
一、生活水平 |
二、经济活动 |
第三章 梁晓声笔下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人的扭曲 |
第二节 对生存困境的书写和思考 |
第三节 欲望书写:道德失落与人的物化 |
第四章 梁晓声新社会剖析写作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真实与倾向 |
第二节 社会生态的典型化 |
第三节 建构现实主义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3)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当下研究现状分析 |
三、史诗性小说的当代界定 |
第一章 深广之史:恢弘壮阔的历史画卷 |
第一节 历时性:风云变幻的时间跨度 |
一、伟大变革的时间选择 |
二、春节:命运轨迹的刻度表 |
第二节 共时性:历史横断面的空间画卷 |
一、北方冰城的空间记忆 |
二、广阔的地域变换 |
三、周家小屋:人生转场的生命驿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深邃之思:人民性本质的现实主义书写 |
第一节 时代主题:伟大历史进程的全景再现 |
一、小道具的大历史 |
二、小人物的大时代 |
三、多阶层的全貌生活史 |
第二节 生活主题:情感叙事的理性反思 |
一、多样态的情感生活 |
二、阶层分化的理性思考 |
三、多重身份的女性之困 |
第三节 心灵主题: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
一、追求真善美的“好人文化” |
二、深邃的现实之思 |
三、悲悯深切的人文关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厚之诗:史诗品格的艺术追求 |
第一节 多维立体的人物群像 |
一、工人群象凋敝化 |
二、英雄形象平民化 |
三、多类别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多元的叙事策略 |
一、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 |
二、相互交织的双重视角 |
三、细密深厚的日常模式 |
第三节 以崇高致敬生活 |
一、“我们这代儿女” |
二、反思与批判 |
三、传承与坚守:梁晓声小说史诗性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四、对史诗性的刻意追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写作思路 |
上编 身份和话语的重建 |
第一章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知识分子叙事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政策调整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
第三节 政策转折期的知识分子题材热 |
第二章 独立话语的探寻——从人道主义到文学主体性 |
第一节 “人”的话语确立及其论争 |
一、禁区的突破 |
二、话语的发生和讨论的焦点 |
三、权威话语的介入与讨论的转折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及其论争 |
一、人道主义的美学化 |
二、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建构及其论争 |
三、“偏移”的文论与启蒙的理想 |
第三章 躲避崇高——知识分子的分化和边缘化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的分化 |
一、知识分子的分化 |
二、知识分子的思想分化 |
第二节 话语的分裂——重建共识与去中心化 |
一、反物化的启蒙话语 |
二、“去中心化”的立场 |
小结 从“人的觉醒”到“主体的跌落” |
下编 观念与形象的嬗变 |
第四章 由“苦难”而“神圣”——知识分子叙事的英雄想象 |
第一节 归来的英雄 |
第二节 升华的苦难 |
第五章 从“人性”到“个性”——知识分子叙事与“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从“大写的人”到“个体的人” |
第二节 复苏的情与欲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书写 |
一、生命感性的浮现 |
二、生命激情的迸发 |
第六章 知识分子的主体萎缩与精神困顿 |
第一节 消退的理想 |
第二节 升腾的欲望 |
一、物欲:从困顿到迷失 |
二、情欲:爱与性的分离 |
第三节 文化的迷茫与现代化的焦虑 |
结语 时代·文学与知识分子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伤叙事研究 ——以编剧梁晓声电视剧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知青题材电视剧的概念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特点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知青题材电视剧知青个体的创伤叙事 |
(一)知青个体的身体症候 |
1.饥饿与残缺 |
2.疾病与死亡 |
3.暴力与苦役 |
(二)知青个体的创伤叙事 |
1.宏大叙事背景下的小人物视角 |
2.“失语”与“见证”的叙事悖论 |
3.闪回镜头与重复性叙事相互依托 |
(三)知青个体创伤叙事的价值 |
1.获取疗救,自我救赎 |
2.个人史作为国族史的“窗口” |
二、知青题材电视剧知青集体的创伤叙事 |
(一)知青集体的心理症候 |
1.焦虑与迷惘 |
2.隔膜与漠视 |
3.悲悼与抑郁 |
(二)知青集体的创伤叙事 |
1.从乡下到城市空间位移的叙事进程 |
2.音乐作为场景元素构建集体创伤符码 |
3.创伤记忆影像“延迟”与延宕性叙事 |
(三)知青集体创伤叙事的价值 |
1.参与公共记忆 |
2.集体对于“历史”的见证 |
三、知青题材电视剧历史与时代的创伤叙事 |
(一)历史与时代的创伤症候 |
1.多维度的社会创伤 |
2.深层次的时代创伤 |
3.多症候的国家创伤 |
(二)历史与时代的创伤叙事 |
1.解说契合故事情节铺开叙事背景 |
2.时空交错讲述创伤的社会景观 |
3.“文革”创伤的事后性特征 |
(三)历史与时代创伤叙事的价值 |
1.悲剧性的必然 |
2.悲剧美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韩少功研究现状 |
1.2.2 韩少功知青书写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知青生活对韩少功的影响 |
2.1 理想主义的追求 |
2.2 复杂人性的审视 |
2.3 文化立场的转向 |
第3章 新知青书写的叙述方式 |
3.1 宏大叙事的深度解构 |
3.1.1 日常生活叙事 |
3.1.2 疏离主旋律 |
3.1.3 去中心化 |
3.2 知青形象的重塑 |
3.2.1 时代洪流中的被裹挟者 |
3.2.2 人生的游戏者 |
3.2.3 狂热的“民主斗士” |
3.2.4 清醒的反思者 |
第4章 新知青书写的反思精神 |
4.1 对知青理想失落的反省 |
4.2 对知青在社会转型中迷失的追问 |
4.2.1 知青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失 |
4.2.2 知青后代的价值迷茫 |
4.2.3 对当代文化传媒的批判 |
4.3 时代变迁下的价值重建 |
4.3.1 挖掘乡土生活的精神内涵 |
4.3.2 呈现地域文化的特殊魅力 |
4.3.3 守护中国语言的独立与自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知青叙事”的整体研究 |
(二)“知青叙事”的专项研究 |
一、精神内涵的多义性嬗变 |
(一)知青叙事的主题变迁 |
(二)历史祛魅与理性审视 |
(三)人性的反思与彰显 |
二、人物形象的另类重塑 |
(一)走向式微的先进知青 |
(二)占据主流的另类知青 |
(三)个性鲜明的底层人物 |
三、新世纪以来知青叙事的策略 |
(一)叙事视角:多元化的审视 |
(二)叙事内容:日常化的叙事 |
(三)叙事模式:后现代的混乱与无序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梁晓声小说的创作概况与研究现状 |
2 本选题范围的界定 |
3 本选题研究的缘由与意义 |
第一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关怀的体验基础 |
1.1 贫困与温馨并存的少年记忆 |
1.2 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的认知 |
1.3 居京时期的城市现实问题观察 |
第二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人格建构的“情义”标尺 |
2.1 梁晓声小说“情义”标尺的审美生成 |
2.2 底层贫困者“情义”原则的坚守 |
2.3 阶层背叛者“情义”原则的遗弃 |
2.4 离乡进城者的艰辛路与“恩情债” |
2.5 知识拥有者的人文精神失落 |
第三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建构的意义格局 |
3.1 以人情关系为脉络的阶层观察视线 |
3.2 底层关怀与全局思考相结合的主题深化路径 |
3.3 从贫困、自立到温饱、分化的历史解读思路 |
第四章 梁晓声城市底层书写的创作理念与审美特征 |
4.1 人道主义:梁晓声底层关注的观念基础 |
4.2 时代“书记员”:梁晓声文学理想的选择 |
4.3 现实主义:梁晓声底层观照的审美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
(一)文学作为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思想探索与形式实验的不倦旅程 ——韩少功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后知青写作:对主流创作模式的突围 |
(一)“知青写作”的“成规”与模式 |
1.表达反抗、控诉与反思 |
2.表现英雄主义的“青春激情” |
3.对乡土的依恋 |
4.直面历史的纪实性书写 |
(二)疏离主流与容纳复杂:韩少功的写作流变 |
1.写作倾向:疏离主流的自觉意识 |
2.形象创造:边缘人形象和平凡的主人公视角 |
3.主题思考:历史创伤后遗症 |
二、文化探求:回归民间与人的“语言化生存” |
(一)回归民间:“寻根”的超越与延伸 |
1.传统主题的延续:劣根性的批判 |
2.自觉的超越:回归民间的立场 |
(二)人的“语言化生存” |
1.对语言的“去魅” |
2.对语言的“解魅” |
三、文体实验:复杂文本下的思想求索 |
(一)破碎的形式与矛盾和嘈杂的时代 |
1.非中心、非连续性、非情节化的叙述 |
2.跳跃性的叙事干预 |
3.平行世界的不同取舍 |
(二)质疑性思维和历史本质的关联 |
(三)复调、对话与时代意识 |
(四)两种叙述声音的深意 |
四、一柄难握的双刃剑:韩少功90年代以来创作的评价与争议 |
(一)形式创新的深度与限度 |
(二)思辨的锐利与玄奥 |
(三)对接受的忽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再现一代人感情的历程——梁晓声知青小说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梁晓声小说创作转变论[D]. 刘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梁晓声的新社会剖析小说[D]. 刘甜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梁晓声《人世间》的史诗性研究[D]. 左国如.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新时期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1977-1993)[D]. 汪大贺. 吉林大学, 2020(04)
- [5]知青题材电视剧的创伤叙事研究 ——以编剧梁晓声电视剧作品为例[D]. 赵萌萌.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怀疑与反思:韩少功19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青书写[D]. 胡倩. 湘潭大学, 2020(02)
- [7]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的知青叙事[D]. 卫琳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梁晓声小说的城市底层书写研究[D]. 刘文娟. 河北大学, 2020(08)
- [9]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思想探索与形式实验的不倦旅程 ——韩少功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论[D]. 胡佳. 渤海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