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

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杭[1](2021)在《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股价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性,通常内嵌了一些包括转换条款、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期权条款,发行方以及投资者可以通过在相关条款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条款达到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不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但是当期收益率比普通股票红利要高。对于发行方来说,可以用较低的资金成本来筹集资金。对于债券持有人来说既有固定利息收入,又可以在股票价格大于转换价格的时候选择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公司股票。因此可转换债券受到了投融资两方的特别关注。作为可转换债券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前赎回条款,分析其行使赎回权对标的股票效应,可以指导融资者更好地实现融资目的,同时可帮助投资者制定较为合理的投资策略,进行债转股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中国2006年至2020年间发生提前赎回的可转换债券为研究对象,通过条件筛选,挑选出127支行使提前赎回权的可转换债券样本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这些样本的发行主体、转债发行条款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发行主体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行使赎回权的样本数较多。这也反应出制造业较易实现赎回条件的触发。在条款设计上,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较为趋同,触发条件多为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或者当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未转股余额不足3,000万元时均可触发赎回条款。在对国内外关于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效应的文献梳理及相关理论分析之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同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可转换债券赎回的公告效应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可转债提前赎回公告的发布对其标的股票价格存在负效应。公告发布当天开始的30天内存在显着的负效应,且在事件窗[0,30]的时间范围内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为-0.0452,在显着性水平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上市公司从第一次发布赎回提示性公告开始平均持续时间在25天左右,在本文的事件窗包含的赎回后30天内,这期间每日的异常收益率呈现上升下降起伏的态势,多数时间呈现负效应且个别天数呈显着负效应,少数天数呈现正效应。在区间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统计上我们观察到赎回前[-30,0]呈现显着的正效应,这可能与发行方为了实现尽快触发赎回条款,营造赎回条件触发的有力条件导致。[-10,0]这个时间段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为0.0041,且不显着。往前推5天,赎回前[-5,0]这个时间段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为-0.0036,且不显着,但是已经转变为负效应,然后在[-1,0]和[0,1]均呈现出显着的负效应。可见赎回公告在在公告日发布这天前5天已经开始产生负效应。(2)在影响因素方面,信号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赎回负效应,但难以用财务杠杆和价格压力假说对其做出解释。在可转债提前赎回公告的发布对其标的股票价格存在负效应,可从6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可转债赎回提示期、赎回条件满足日距赎回公告发布日的天数、公司规模、股本稀释度、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展。经过回归分析,在拟合度约12%的情况下得出了可转债赎回提示期、赎回条件满足日距赎回公告发布日的天数、公司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可转债赎回公告发布后股价产生了显着性的正向影响。而股本稀释度和财务杠杆的相关系数为0.08和0,均未形成显着影响。可见,可转债发行方适当延长可转债赎回提示期,延长赎回条件满足日距赎回公告发布日的天数,以及提升公司规模,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赎回公告带来的负股价效应。可转债投资者也应及时关注可转债信息发布,及时完成转股,避免多数情况下赎回价格远低于转换价值而带来的资金损失。

陈南熹[2](2021)在《重庆再升科技发行可转债的融资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的融资工具,因具有普通债权、普通股权和期权的多重性质而对投资者和融资者来说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并不算长。随着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出台,政府发挥其监管作用并助力市场发展,可转债市场开始稳步前进,发行规模和交易金额也逐步上升。与普通债券和股票一样,可转换债券成为了企业常见的融资工具,也被越来越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所选择。特别是在2017年2月证监会颁布新规定,明确了上市公司申请以增发、配股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必须间隔18个月。但是可转换债券却没有受到该新规的约束,从而导致企业选择可转换债券作为融资渠道成为一种新潮。研究可转换债券对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新型材料制造公司,选择融资渠道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材料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是我国微纤维玻璃棉制造的龙头企业。本文以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6月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案例分析。首先阐述案例研究的的背景与意义,并对涉及可转债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为后续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对再升科技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行可转换债券——“再升转债”进行深入分析,将再升转债存续全过程分为发行前、发行时和发行后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前重点分析了再升科技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动因,发行可转换债券时通过事件分析法来研究了市场的反应,在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后,借助B-S模型和现金流折现法来确定再升科技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并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市场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综合来看,在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前,再升科技选择可转换债券作为融资渠道的原因是因为政策扶持和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同时发行可转债可以降低再升科技的融资成本,并对资本结构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在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市场对再升科技这一事件反应积极,对公司业绩短期内有正面影响。可转换债券发行后,再升科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一直被市场低估,却在2020年3月因“口罩股”概念暴涨导致其被提前赎回,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差异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对可转债的价格接受需要一定时间;二是“羊群效应”导致再升转债的价格偏离价值,三是再升转债价格最终回归价值证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促进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一融资工具在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苗永强[3](2020)在《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因与风险管控研究 ——以BY公司为例》文中指出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金融工具,持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或价格,自由地选择是否将之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在1843年第一次发行以来,可转换债券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已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1992年宝安转债的发行标志着可转换债券正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与西方资本市场相比,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多数企业在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存在发行条款雷同,发行动机不明确,对发行风险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可转换债券发行失败。因此,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动因和风险管控的研究,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可转换债券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且提出本文理论结合案例的研究方法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可转换债券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要素,并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因和发行风险基本理论进一步阐述,再次,选取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为案例,对BY公司的财务状况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动因和存在的风险,针对BY公司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最后,根据对BY公司发行动因和风险管控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研究结论,为其他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提供参考。本文针对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风险分析时,大多数是定性分析,缺乏相应的定量衡量,没有证明风险具体有多大,能给BY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本文是针对BY公司个例研究分析,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BY公司属于机场运输行业,但每一家公司都有其自身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将风险管控措施推行至我国其他企业,还存在一些限制,以后将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弥补本文的不足。

刘倩倩[4](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折价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可转债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其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是全球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投融资工具。可转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受到了融资方和投资方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实现成倍地增长。随着可转债高速的发展,发现大部分可转债存在实际收盘价格低于其理论价格的折价现象,本文采用金融建模和二项式等方法对可转债折价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可转债定价模型及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的折价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可转债基本条款要素,结合利率和波动率等市场相关特点,选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和二叉树定价模型,对我国自2002年到2018年间发行的137只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日的理论价格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二叉树模型更适合我国可转债市场,并发现实际收盘价格确实普遍低于理论价格,这意味着可转债市场定价的效率较低,而造成可转换债券折价的原因,虽然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但尚无统一的定论。其次,为探究其中原因,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可转债市场折价的成因提出假设,可能造成转债折价的指标有9个,分别是账面市值比BM、股债收益率之差BS、转换价值比例FP、机构投资者比例、流动性差异、公司经营状况。市场因素本文选用市场指数这个指标来衡量,市场指数选用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对数化处理,建立回归模型。市场因素本文选用市场指数这个指标来衡量,市场指数选用沪深300指数,并对其进行对数化处理,建立回归模型。最后,本文选择浙商可转债作为案例,发现用前文得出的回归模型算出的折价幅度与实际得出的折价幅度相差13.34%,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在实证结果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可转债市场监管机构完善市场制度以及投资者的、选择策略提供参考。

邓鑫[5](2020)在《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飞速发展,可转换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可转换债券准入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可转换债券在资本市场俨然成为一种颇受关注度的融资工具。本文选取格力地产于2014年12月25日发行的格力转债为案例进行研究。房地产行业目前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大量的资金积累使其成为关乎民生、关乎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格力地产选择可转换债券的再融资方式表明格力地产面对行业间残酷竞争、自身规模壮大的考验下对于融资需求的势在必行。格力转债的成功与否对于支柱产业摆脱传统融资困境、拓宽融资渠道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结合格力地产发行前的企业状况和行业概况探究其选择可发行转换债券的融资可行性。其次通过对格力转债的发行条款和实施过程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最终转股情况及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对比。然后重点探究格力转债发行后给格力地产带来的融资效果,主要从融资成本、财务绩效、股权结构和经济增加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对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分析得出结论:格力转债转股不理想主要受到了经营业绩的拖累,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等原因;选择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发行时机并多样化融资手段,投资者自身也要避免市场盲从,树立正确投资观念。

程婧[6](2019)在《城市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难题,而城市商业银行是破解该问题的主力军。但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监管力度加强、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开始承压。作为银行防范风险的最后防线,补充资本的再融资行为刻不容缓。2019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提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可转换债券融资是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补充资本的新途径,但由于可转债的发行及转股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城市商业银行的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基于可转债融资等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回顾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发展,探究可转债融资动机,并以国内首例城商行可转债“宁行转债”为例,对城商行可转债发行前后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结论为:第一,在当前城市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承压情况下,可转换债券融资是较优选择。与其他融资工具相比,可转债融资具有融资成本低、政策支持力度大、补充资本层级高等优点,并且其转股进程延缓了融资事件带来的业绩摊薄压力,给公司财务指标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第二,城商行可转债发行前的方案设计常有融资规模大、存续时间长及条款设计旧等问题,可转债发行后亦需要关注市场估价过高、转股进程遇阻等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三,城商行可转债融资依然存有一些外部因素障碍,主要包括可转债发行门槛过高、可转债市场的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等,此外城商行个体的发行选择也是关系到可转债融资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过案例总结,本文对城市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提出了建议。未来城商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规模;同时还应考虑多方利益,谨慎安排发行方案;发行后主动进行信息披露与法律范围内的市值管理。最重要的是,城市商业银行要坚守中小型企业及市民客户的服务定位,切忌过度融资,提升盈利能力,利用内源性资本等多种资本补充渠道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裴春霞[7](2019)在《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融资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了满足各个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及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并赋予投资者特有的转换期权,其兼具了债权和股权的融资特性受到了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的青睐。可转换债券的混合证券优势克服了传统融资工具难以平衡融资成本和偿债压力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成为众多上市公司融资的首选工具。2017年证监会发布的再融资新规,对增发、配股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进行了约束,使可转换债券迅速成为金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融资方式。随着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选择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时,理性分析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和可承受的融资成本等情况成为公司融资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机场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融资问题。由于机场行业资金投入规模大、项目回收期长且收益偏低,可选择的融资方式比较少。航空公司能否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筹集到项目资金,对航空运输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珠三角区域是我国航空物流最发达的地区,机场密集程度位居全国之首。本文选取珠三角区域内的白云机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对其融资产生的影响,希望能为机场行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提供参考和经验借鉴。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理论研究,结合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以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白云机场的基本情况、融资背景、实施过程以及此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特点进行了介绍。从白云机场的资本结构、股权分布与融资成本为切入点,解释了该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动因,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发行可转换债券后股票收益率发生的变化,通过各类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白云机场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缓解了公司资金需求问题,保证了扩建航站区项目顺利实施,可转换债券的成功转股减少了白云机场的偿债压力,优化了白云机场的资本结构。最后,根据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研究得出启示:上市公司应针对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选择适合的融资工具;结合市场环境合理选择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和制定发行条款;运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有助于调整企业资本结构,提升企业财务能力。

刘沁[8](2019)在《A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发行可转换债券这一融资方式发展至今,伴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尤其2017年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融资方式。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带来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分析的课题,然而我国专题研究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较少且结果存在分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我国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和现状,考察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投资者超额收益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以期对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理论研究有所补充,对投融资实践和监管措施有所参考。首先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日为事件日,对发行公告日前后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行可转换债券短期内的发行公告效应。其次以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后12个月的超额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可转换债券要素为解释变量,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发行可转换债券长期市场效应的因素。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股价和投资者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对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监管政策提出相应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随着我国股权再融资相关监管政策的调整和引导,未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的数量和规模会持续增长。2.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告具有正的公告效应,市场和投资者持积极态度,尤其在发行公告日前显着上涨。3.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够改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上市公司改善治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投资发行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司长期持有期超额收益率显着与募集资金用途相关,投资者需要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合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钟佩芸[9](2019)在《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 ——以唐钢转债为例》文中提出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公告,可转换债券再一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丰富多样,而可转换债券集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性质于一身,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可转债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可转债融资风险意识,对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没有充足的了解。一般地,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更符合“后门融资假说”,主要是间接地进行权益性融资,以实现转股为最终目的。因此存在可转债的发行条款设计雷同,缺乏相关财务指标的预警和监控等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活动中存在较高的风险。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阐述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相关概念和内涵等,为识别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可转债失败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行公司的发行动机、发行条款和暴露出来的融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本文丰富了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为有意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公司提供案例素材。本文选取了2007年发行的转股失败的唐钢转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对其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探讨,发现其动机的完全实现依靠于可转债的顺利转股,得出了唐钢转债的发行动机与其转股失败、资金回吐的结果相背离的结论。其次,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从短期市场反应来分析唐钢转债转股失败到期赎回这一事件对股东财富造成的影响。然后,本文识别评估唐钢转债的发行公司在可转债发行和存续期间暴露出来的风险点,发现其主要融资风险是利率设计风险、发行时机风险、转股价格修正条款风险和到期赎回风险。最后,本文对可转债融资风险提出应对建议。本文建议,整体上,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融资风险预警体系。针对发行时机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应当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变化。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条款设计风险,建议上市公司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合理设计条款,平衡三方利益。针对到期赎回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较强的债券融资能力,“用新债还旧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唐钢转债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避免理论与实际出现脱节的情况。并且采用反面论证的方法,选取了中国首只到期赎回的可转债进行研究,从“失败”的可转债案例提炼出其面临的主要融资风险,并且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往往比“成功”的案例更有说服力。

包翔[10](2019)在《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联动关系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2015年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量进入近10年的最低点之后,其发行量出现井喷式爆发增长,特别是2017年发行总金额达到历史最高为946.27亿,而2018年发行的数量也达到历史最高为67只,这些变化与我国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制度和交易机制不断完善休戚相关,同时也展现出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者的强烈诱惑力。因此,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联动关系越来越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博弈的要点,不但可以给一级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指导,还能对公司的管理者把握可转债的发行以及行使赎回条款权利和下修条款权利大有裨益。本文不同于以往的类似研究,为了探求可转换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分别从两市场间的价格、成交量、收益率3个方面研究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多角度的分析两个市场间的联动关系,能够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其中,选用中证可转债指数(000832)来代表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整体性的价格走势变化,因为它涵盖了沪深交易所市场上面值余额超过3000元的所有在市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目前仍在市场上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有163只;选用自己编制的一款由全部可转换债券对应的基础股票按照流通市值权重动态调整实现的指数,它代表了基础股票市场的整体价格走势,目前仍在交易的基础股票有163只。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性检验及VECM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2016-2019年间两市场的价格、成交量、收益率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的日收盘价格作为价格时间序列组,分析两个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尽管该时间序列组不平稳,但是通过Johanen协整性分析后,确认具有1个协整关系,并建立了修正后的VECM误差修正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的日成交量作为成交量时间序列组,进行VAR模型建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以沪深300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收益率时间序列组,进行VAR模型的建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通过实证分析,拟合出了股票市场与可转换债券市场联动的VAR模型方程,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与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可转换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股票市场指数领先于可转债指数。我国股票市场和可转换债券市场之间有着较强的联动关系,并且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于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冲击作用很大,而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波动对于股票市场的冲击作用很小,因此股票市场的波动在两者之间占据主要作用。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股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
        1.转股价格
        2.转换价值
        3.转股溢价率
        4.赎回条款
        5.公告效应
        6.赎回公告日
        7.股价效应
    (二)公告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信号传递理论
        2.杠杆作用的假说
        3.价格压力假说
三、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短期股价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
        2.样本选择
        3.事件研究日和事件窗口的确定
        4.正常收益率估算模型选择
        5.正确收益率的估算与异常收益率的计算
        6.显着性检验
    (二)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短期股价效应实证分析
        1.短期标的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短期股价效应的显着性检验
四、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股价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1.可转换债券赎回提示期
        2.赎回条件满足日距赎回公告发布日的天数
        3.公司的规模
        4.股本稀释度
        5.公司的盈利能力
        6.财务杠杆
    (二)短期股价效应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三)短期股价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四)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股价效应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1.相关性分析
        2.回归分析
        3.模型的残差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重庆再升科技发行可转债的融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可转债融资动因
        1.2.2 可转债宣告效应
        1.2.3 可转债定价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和特点
        2.1.2 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
    2.2 相关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融资优序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权衡理论
    2.3 可转债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
        2.3.1 可转债与股权融资的比较
        2.3.2 可转债与普通债权融资的比较
第3章 再升科技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介绍
    3.1 再升科技公司简介
    3.2 再升转债基本内容
        3.2.1 可转债募集资金用途
        3.2.2 再升转债条款设计
    3.3 再升转债历程
        3.3.1 发行过程
        3.3.2 转股过程
        3.3.3 赎回过程
第4章 再升科技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及市场反应分析
    4.1 再升科技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分析
        4.1.1 外部环境
        4.1.2 内部动因
    4.2 再升科技发行可转换债券市场反应分析
        4.2.1 事件定义
        4.2.2 计算正常收益率
        4.2.3 确定累计超额收益率
第5章 再升转债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差异分析
    5.1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计算方法
        5.1.1 纯债券价值的确定
        5.1.2 期权价值的确定
    5.2 再升转债的理论价值
        5.2.1 纯债券价值的确定
        5.2.2 期权价值的确定
        5.2.3 再升转债理论价值的确定
    5.3 再升转债理论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分析
        5.3.1 市场对可转债的价值接受需要一定时间
        5.3.2 “羊群效应”导致再升转债的价格偏离价值
        5.3.3 最终回归价值证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启示
        6.2.1 对发行人的建议
        6.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6.2.3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6.3 本文展望
        6.3.1 B-S模型本身的限制
        6.3.2 部分研究缺少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3)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因与风险管控研究 ——以B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可转换债券的文献综述
        1.2.2 国内关于可转换债券的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框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可转换债券基本概述
        2.1.1 概念及性质
        2.1.2 可转换债券基本要素
    2.2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因基本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资本结构理论
    2.3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基本理论
        2.3.1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定义
        2.3.2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内容
第3章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概述及动因分析
    3.1 案例介绍
        3.1.1 行业背景
        3.1.2 公司简介
        3.1.3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前的财务状况
        3.1.4 BY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情况
    3.2 BY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后运行情况
        3.2.1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使用情况
        3.2.2 BY公司可转换债券转股价调整情况
        3.2.3 BY公司可转换债券赎回事件
    3.3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分析
        3.3.1 降低融资成本
        3.3.2 缓解多层级代理问题
        3.3.3 动态调节中优化资本结构
        3.3.4 扩大建设规模以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第4章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分析
    4.1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经营风险
        4.1.1 经营环境复杂多变
        4.1.2 对单一大客户过度依赖
        4.1.3 市场竞争加剧
    4.2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财务风险
        4.2.1 偿债能力下降风险
        4.2.2 利润下降风险
        4.2.3 摊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风险
    4.3 可转换债券发行时机选择不当风险
    4.4 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风险
        4.4.1 转股价向下修正风险
        4.4.2 回售风险
        4.4.3 赎回风险
第5章 BY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风险管控
    5.1 经营风险管控
        5.1.1 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5.1.2 扩大客户群体,提高市场占有率
    5.2 财务风险管控
        5.2.1 提高偿债能力
        5.2.2 稳定公司业绩
        5.2.3 合理使用筹集资金
    5.3 选择恰当的发行时机
    5.4 条款设计风险管控
        5.4.1 确定合理的转换期
        5.4.2 合理安排转股频率
        5.4.3 制定合适的转股价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折价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框架结构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可转换债券定义及特点
        2.1.2 可转换债券基本要素
        2.1.3 可转债折价
    2.2 可转债定价理论研究
        2.2.1 国外定价理论研究
        2.2.2 国内定价理论研究
    2.3 可转债折价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2.3.1 国外折价现象研究及影响因素研究
        2.3.2 国内折价现象研究及影响因素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折价的统计分析
    3.1 全球可转债发行规模状况
    3.2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状况
    3.3 各个行业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状况
    3.4 股票市场与可转债市场发展状况对比
    3.5 可转债折价状况统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转债定价模型及折价模型研究
    4.1 可转债定价模型
        4.1.1 B-S定价模型
        4.1.2 二叉树定价模型
    4.2 定价模型的选择
    4.3 定价模型的条款处理及参数估计
        4.3.1 条款的处理
        4.3.2 参数估计
    4.4 可转债理论价值的计算
        4.4.1 样本的选择
        4.4.2 理论价格计算
    4.5 可转债折价模型的构建
        4.5.1 折价因素的选择
        4.5.2 折价指标的构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转债折价的实证分析
    5.1 可转债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5.2 实证设计
        5.2.1 折价因素假设
        5.2.3 回归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回归结果
        5.3.4 回归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商可转债折价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选择
    6.2 案例简述
        6.2.1 资产规模情况
        6.2.2 经营状况
        6.2.3 投资者状况
        6.2.4 可转债基本情况
    6.3 模型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设立可转债市场进入门槛
        7.2.2 完善可转债市场发行机制
        7.2.3 进一步完善可转债理论定价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可转换债券的理论概述
    2.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特征
    2.2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
        2.2.1 降低融资成本
        2.2.2 优化资本结构
        2.2.3 延缓股权稀释
        2.2.4 缓解企业代理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资本结构的MM理论
        2.3.2 权衡理论
        2.3.3 代理理论
        2.3.4 优序融资理论
第3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介绍
    3.1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背景
        3.1.1 行业概况
        3.1.2 企业简介
        3.1.3 企业经营状况
        3.1.4 企业财务状况
    3.2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可行性
        3.2.1 新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大
        3.2.2 相关指标达到政策要求的发行条件
        3.2.3 地产间竞争激化
        3.2.4 公司内部留存不足
    3.3 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的概况
        3.3.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简介
        3.3.2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
        3.3.3 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条款
        3.3.4 可转换债券的向下修正条款
        3.3.5 可转换债券的回售及赎回条款
    3.4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实施过程
        3.4.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
        3.4.2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过程
        3.4.3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结果
    3.5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对比
        3.5.1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方式的对比
        3.5.2 可转换债券融资与债务融资方式的对比
第4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果分析
    4.1 融资成本分析
    4.2 财务绩效分析
        4.2.1 募投项目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有限
        4.2.2 资本结构改善不明显
        4.2.3 偿债能力并未得到提升
    4.3 股权结构分析
        4.3.1 转股概况
        4.3.2 转股对控制权转移无实质性的影响
    4.4 经济增加值分析
第5章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结论与启示
    5.1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结论
        5.1.1 发行条款和发行时机选择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5.1.2 股价下跌和业绩下滑影响了可转换债券转股
        5.1.3 股权结构集中影响了可转换债券转股
    5.2 格力地产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启示
        5.2.1 谨慎选择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
        5.2.2 提高募投资金的使用效率
        5.2.3 注重多种融资手段并用
        5.2.4 警惕高溢价债券,避免盲目跟从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城市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可转换债券研究综述
        1.2.2 中小银行融资行为研究综述
        1.2.3 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研究综述
        1.2.4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可转换债券融资及其市场发展
    2.1 可转换债券融资
        2.1.1 可转换债券定义及特征
        2.1.2 可转换债券定价
        2.1.3 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
    2.2 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
        2.2.1 美国可转债市场
        2.2.2 中国可转债市场
        2.2.3 中国银行业可转债市场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及再融资现状
    3.1 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与现状
        3.1.1 城市商业银行历史
        3.1.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3.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3.2.1 城市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不足
        3.2.2 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模糊
        3.2.3 城市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错位
    3.3 城市商业银行再融资现状
        3.3.1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再融资方式
        3.3.2 城市商业银行再融资现状
        3.3.3 城商行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宁波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分析
    4.1 案例代表性及案例银行简介
    4.2 宁波银行再融资方式的选择
        4.2.1 宁波银行资本不足现状
        4.2.2 不同融资方式下财务效应分析
    4.3 宁波银行可转债融资方案分析
        4.3.1 “宁行转债”融资方案简介
        4.3.2 “宁行转债”债股倾向性分析
    4.4 宁波银行可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4.4.1 基于B-S公式的定价模型
        4.4.2 “宁行转债”定价实证分析
    4.5 宁波银行可转债市场表现
        4.5.1 “宁行转债”发行情况
        4.5.2 “宁行转债”市场表现
        4.5.3 “宁行转债”转股进程
    4.6 宁波银行可转债融资方案评价
        4.6.1 宁波银行角度
        4.6.2 投资者角度
    4.7 本章小结
5 城市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问题及化解
    5.1 城商行可转债融资优点分析
    5.2 城商行可转债融资问题分析
        5.2.1 外部环境问题
        5.2.2 发行选择问题
    5.3 城市商业银行可转债融资问题的化解
        5.3.1 谨慎选择发行时机
        5.3.2 权衡可转债投资者与原始股东的利益
        5.3.3 主动进行法律范围内的市值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可转债融资是核心资本承压银行的较优选择
        6.1.2 城市商业银行应合理设计可转债融资方案
    6.2 政策建议
        6.2.1 改善可转债融资环境
        6.2.2 合理安排发行方案
        6.2.3 理性选择融资规模
        6.2.4 树立长效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7)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概述
        2.1.1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
        2.1.2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
        2.1.3 可转换债券的要素条款
        2.1.4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优势
    2.2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基础理论
        2.2.1 M 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信号传递理论
        2.2.4 融资优序理论
        2.2.5 委托代理理论
3.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介绍
    3.1 白云机场的基本情况介绍
        3.1.1 行业背景介绍
        3.1.2 白云机场简介
        3.1.3 白云机场的经营状况
        3.1.4 白云机场的财务状况
    3.2 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背景
        3.2.1 收费政策改革带动民航业发展
        3.2.2 区域市场竞争促进机场建设
        3.2.3 航站楼资源不足制约公司发展
    3.3 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实施过程
        3.3.1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历程
        3.3.2 可转换债券的条款设定
        3.3.3 可转换债券的募资用途
        3.3.4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情况
    3.4 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分析
        3.4.1 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可转换债券
        3.4.2 向下修正条款计算时间区间短
        3.4.3 触发强赎条款顺利完成转股
4.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
    4.1 白云机场选择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分析
        4.1.1 调整债务和权益比例,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4.1.2 运用可转债方式筹资,满足项目资金需求
        4.1.3 运用低息优势和税盾效应,降低融资成本
    4.2 白云机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分析
        4.2.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市场效应
        4.2.2 发行后股价波动的长期市场反应
    4.3 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效应分析
        4.3.1 资本增值能力总体提高
        4.3.2 原股东权益被合理稀释
        4.3.3 公司资本结构得到优化
        4.3.4 现金流量持续稳定增长
    4.4 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4.4.1 发行时机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4.4.2 条款制定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4.4.3 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及规避
5.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研究结论及启示
    5.1 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结论
        5.1.1 发行条款设计合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5.1.2 发行可转换债券优化了公司股权结构
        5.1.3 发行可转换债券调整了公司资本结构
    5.2 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启示
        5.2.1 结合企业情况合理选择融资工具
        5.2.2 合理选择可转换债券发行时机
        5.2.3 科学制定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
        5.2.4 利用可转换债券提升公司财务能力
        5.2.5 运用可转换债券融资调整公司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8)A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
        2.1.2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2.1.3 股权再融资
        2.1.4 可转换债券
        2.1.5 市场效应
    2.2 文献综述
        2.2.1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和定价理论研究
        2.2.2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2.2.3 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和现状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发展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
        3.2.1 配股方式
        3.2.2 增发新股方式
        3.2.3 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
    3.3 可转换债券与其他股权再融资方式比较
第4章 发行可转换债券短期效应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方法选择
        4.2.2 事件日选择
        4.2.3 事件窗口期选择
        4.2.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5 研究过程
    4.3 实证研究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平均超额收益率假设检验结果
        4.3.3 累计超额收益率假设检验结果
第5章 发行可转换债券长期效应实证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控制变量
        5.1.2 解释变量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模型与变量定义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投资者层面
        6.2.2 上市公司层面
        6.2.3 监管政策层面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 ——以唐钢转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可转换债券研究
        1.2.2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风险研究
        1.2.3 现有文献述评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可转债及其融资风险基本理论
    2.1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2.1.1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
        2.1.2 可转换债券的特点
    2.2 可转债融资理论基础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代理成本理论
    2.3 可转债融资风险基本内容
        2.3.1 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定义
        2.3.2 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内容
3 唐钢转债融资过程介绍
    3.1 唐钢转债融资背景
        3.1.1 唐钢转债发行动机
        3.1.2 可转债发行条款设计
    3.2 唐钢转债失败过程
    3.3 唐钢转债转股失败的影响
        3.3.1 唐钢转债转股失败对公司的影响
        3.3.2 唐钢转债转股失败对股东的影响
4 唐钢转债融资风险的识别
    4.1 利率设计风险
    4.2 发行时机风险
    4.3 转股价格修正条款风险
    4.4 到期赎回风险
5 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5.1 建立可转债融资风险预警体系
    5.2 合理设计条款平衡三方利益
    5.3 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变化
    5.4 “新债还旧债”应对到期赎回风险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10)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联动关系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贡献
2.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基础股票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概念
        2.1.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概念与起源
        2.1.2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性质
        2.1.3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
    2.2 证券市场的波动理论
        2.2.1 有效市场假说
        2.2.2 投资者行为理论
        2.2.3 经济周期理论
    2.3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基础股票的价格间联动原因分析
        2.3.1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基础股票间联动关系的界定
        2.3.2 基本面因素
        2.3.3 行为因素
3.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
        3.1.1 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说明
        3.1.2 基础股票价格指数编制及说明
    3.2 变量构建与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ADF检验
        3.3.2 Johansen协整性检验和VECM误差修正模型
        3.3.3 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3.3.4 脉冲响应函数
        3.3.5 方差分解
        3.3.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4 实证分析
        3.4.1 基于价格视角的联动关系分析
        3.4.2 基于成交量视角的联动关系分析
        3.4.3 基于收益率视角的联动关系分析
    3.5 本章小结
4.结论分析与不足之处
    4.1 结论与分析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转换债券赎回公告股价效应研究[D]. 赵杭.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重庆再升科技发行可转债的融资行为研究[D]. 陈南熹.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因与风险管控研究 ——以BY公司为例[D]. 苗永强.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4]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折价因素研究[D]. 刘倩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格力地产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D]. 邓鑫. 南昌大学, 2020(01)
  • [6]城市商业银行可转换债券融资问题研究 ——以宁波银行为例[D]. 程婧. 浙江大学, 2019(01)
  • [7]白云机场可转换债券融资案例研究[D]. 裴春霞.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8]A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效应研究[D]. 刘沁. 天津大学, 2019(06)
  • [9]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 ——以唐钢转债为例[D]. 钟佩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联动关系实证研究[D]. 包翔.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可转换公司债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