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B及ISO中酸碱指示剂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指示剂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萍,张妍,屈之昊,高媛,于修烛[1](2021)在《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酸值是衡量食用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含量的指标,也是其重要的氧化和质量指标。目前食用油酸值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多数油脂的检测是有效的,但对酸值较低、颜色较深或存在除FFA外干扰成分的油脂检测误差较大,光谱法、电化学法、比色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其替代方法,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各种植物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比较了食用植物油FFA的产生途径、酸值检测方法的特点、现状,以期为酸值检测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顾风云,张琳,秦宇婷,姜卓君,安思雨[2](2021)在《食品总酸测定中电极的使用注意事项》文中提出电位滴定法是食品中总酸测定的常用方法,根据日常检验工作,本文对食品总酸测定中电极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丁奇,马立利,周阳,周欣燃,王颖,邵鹏,贾丽[3](2021)在《光度滴定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总酸》文中研究说明建立光度滴定法用于葡萄酒中总酸含量的测定。试验并讨论了光度电极检测波长、取样体积及酚酞的影响,确定检测波长为640 nm,取样体积为10 mL,酚酞作为指示剂。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7 g/L;6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5%;3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94.0%、92.0%、97.0%。与国家标准规定的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测定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
孙亚男[4](2021)在《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调理菜肴食品的兴起不仅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还兼顾了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中央厨房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中式调理菜肴食品的产业化进程。当前调理菜肴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面临着机械损伤、色泽改变、水分流失、蛋白质氧化,以及在菜肴食品配送、贮藏过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问题。本论文以扬州狮子头菜肴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其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利用涂膜技术延长调理菜肴的货架期,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配送中品质可视化智能监测。将猪肉结合辅料虾仁、胡萝卜加工成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主要原料----肉丸,以真空油炸(VF)为对照,研究了超声协同微波真空油炸(UMVF)对于炸用油氧化及肉丸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肉丸油炸过程品质调控机理,结果表明:与VF相比,UMVF可减缓炸用油的氧化,抑制油炸过程酸价、极性成分、过氧化值含量的上升,减缓色泽、黏度的增加;UMVF得到的肉丸具有较低的蛋白羰基、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通过炸用油指标与肉丸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油炸肉丸的品质与炸用油品质呈显着正相关。肉丸油炸定型后需冷冻贮藏以便于后续中央厨房菜肴的加工,研究超声协同壳聚糖/糖醇纳米保水剂对肉丸冻藏期间品质调控。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保水剂平均粒径295.3nm;经壳聚糖/糖醇保水剂协同超声处理(WAR-US),降低了冻藏肉丸的解冻损失率和组织中水分分布的横向弛豫时间;经WAR-US60W处理能延缓肉丸中猪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上升及质构特性劣变,能有效保持肉丸中虾仁盐溶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维持肌肉组织微观结构,能抑制肉丸中胡萝卜抗坏血酸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较大程度维持产品营养品质。以冷冻后肉丸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解冻方式对其蛋白质氧化性、溶解性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指标间相关性阐述解冻过程肉丸品质劣变机理。结果表明,室温解冻肉丸氧化程度最严重(羰基含量9.32 nmol/mg),射频解冻和冷藏解冻可延缓蛋白质、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射频解冻肉丸的腐败性指标菌落总数、TVB-N及TBARS值均最小,水分分布状态、营养素含量及微观结构维持较好;肉丸解冻过程蛋白质氧化和脂质氧化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着肌肉蛋白质溶解性的改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解冻后的肉丸与青菜烹饪加工成扬州狮子头菜肴,为了揭示茴香精油/肉桂醛-壳聚糖涂膜液(HE)对其贮藏货架期延长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从菌体微观结构、细胞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中酶活性等方面,研究了涂膜液对微生物的抑菌机理,比较了其对菜肴贮藏过程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E涂膜液具有较低的粒径与分散指数(PDI)和较高的电位,体系为剪切变稀的流体,热稳定性提高;颗粒表面光滑,分布均匀,且外观呈半透明。加入涂膜液的菌悬液中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被抑制,菌体的细胞膜、细胞壁被破坏。涂膜液可有效抑制扬州狮子头菜肴微生物(菌落总数、酵母霉菌数)的增长,延缓TVB-N含量和TBARS值上升、保持产品营养成分、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将扬州狮子头菜肴的货架期由4 d延长至7 d。为进一步改善上述涂膜液的抑菌性能,利用海藻酸钠(SA)包覆负载茴香精油/肉桂醛(FC)的多孔淀粉(PS),制备了SA/PS-FC包覆体,将其与壳聚糖(CS)共混构建CS/SA-PS-FC缓释体系,评估了该体系在扬州狮子头菜肴货架期延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C被封装到CS/SA-PS-FC缓释体系中,缓释体系可将其热稳定性提高;在敞开环境中,FC的12 d累积释放率为70.62%,在封闭体系中12 d累积释放率为43.87%,拟合Avrami方程R2大于0.9,这从缓释动力学方面解释了该体系的释放特点。缓释体系可延缓扬州狮子头菜肴脂肪和蛋白氧化,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菌落总数、TVB-N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上升,维持菜肴较好的质构特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将扬州狮子头菜肴的货架期由4 d延长至9 d。为实现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过程中品质可视化智能监测,以玉米醇溶蛋白(Z)及SA作为成膜基质,甘油(G)作为增塑剂,树莓花青素/姜黄素(RA)为天然指示剂制备了p H响应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BP-ANN)建立了配送过程中品质实时监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增塑剂的加入,削弱了SA与Z的分子间及分子内作用力,形成了新的氢键作用;Z/SA-G膜的断面均匀致密、略有粗糙但无孔洞无断层;G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Z/SA膜的热稳定性;添加了RA的指示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以及色泽稳定性均较好,且对不同p H值响应明显。在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过程中,明显观察到指示膜颜色从由红色逐渐变浅红,再变为蓝紫色,最后变成暗绿色。至9 d时,菌落总数达到4.58log CFU/g,TBARS值0.601 mg/kg,TVB-N含量17.56 mg/100 g,扬州狮子头菜肴已经腐败。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建立了BP-ANN品质预测模型,模型可以概括出3个变量影响样品品质变化的内在规律,实现产品品质实时数据获取。
汤焘[5](2021)在《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且富含黄酮类醇溶性功能因子,是用于发酵酿造的理想原料,但目前苦荞白酒存在适口性不佳、风味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苦荞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多粮组合发酵是目前清香型白酒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增加原粮种类、蛋白质含量,及优化碳氮结构比等,有助于提升原酒的口感和品质。本文以苦荞、高粱和玉米为主要原料进行多粮发酵,着重研究了原料的复配比和分批糊化条件,进一步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发酵工艺和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苦荞复配白酒的各原料配比,苦荞、高粱和玉米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4∶3,在该条件下,所得苦荞白酒的感官评分为90分,原酒酒精度达45.9 vol;针对3种原料不同的糊化特性,采用分批糊化的方式,确定了三种原料各自的最佳糊化条件,苦荞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7 h、润料温度40℃、蒸料时间40 min,糊化度达80.04%,总酚含量达12.57 mg/g;高粱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 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80 min,糊化度达80.11%,总酚含量达10.69 mg/g;玉米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180 min,糊化度达80.91%,总酚含量达1.19 mg/g。2、对现有3种酒曲的发酵能力进行初步评价,发现酒曲1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最高,而液化能力和糖化能力要稍弱于酒曲3,但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酒曲1酿出的白酒感官评分达87分,原酒酒精度50.8 vol,均优于其余两组酒曲酿出的白酒;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酒曲1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酒曲1中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共计65393条,OTU为44种,预估种群丰度(Chao1)为50种,该菌群主要包含3个门,8个纲,6个目,25个科,27个属和26个种,其中以嗜杀酵母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曲霉属,表明该酒曲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较好。3、通过对苦荞复配白酒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参数为:酒曲添加量0.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1 d,在该条件下,复配白酒原酒酒精度达到52.8 vol,感官评分达到91分。在发酵周期内,酒醅中各理化指标均呈现相应的递增或递减规律,且在第9d时趋于稳定;酒醅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可高达14.74 mg/g和13.03 mg/g,芦丁和槲皮素的最高含量分别为8.83 mg/g和0.53 mg/g,相应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2.0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2.99%;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酒醅还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其对α-淀粉酶活的抑制率最高达43.99%,对脂肪酶的酶活可降低19.44%。4、通过正交试验对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糟与食用酒精料液比为1/1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此条件下酒糟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8.21 mg/m L;此外,以色度、感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综合筛选出酒糟提取物添加到苦荞复配白酒中的最适量为5.0 mg/m L;最后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苦荞复配白酒:总酸0.672 g/L、总酯1.461 g/L、固形物0.36%,其中特征性酯类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分别为1.181 g/L、0.050 g/L,各项理化指标和功能活性均要优于纯苦荞白酒,其达到了优级清香白酒的国家标准。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苦荞酒的开发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苦荞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宋烨,王建中[6](2021)在《不同产地灰枣感官及理化特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国内六个主产区的灰枣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感官评价法对不同产区灰枣进行综合感官评价,同时对灰枣质构参数、色差参数和理化营养参数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若羌地区灰枣综合感官评分最高为85.62分,河南新郑灰枣样品综合感官评分最低为72.62分,新疆灰枣总体感官评价高于新郑灰枣;果皮差红色值a值变化范围为21.78~24.63,果肉黄色值b值变化范围为28.44~32.22,其中图木舒克地区灰枣果皮红色度最高,和田地区灰枣果肉黄色度最高;质构数据表明,阿拉尔、若羌地区灰枣果实硬度较大,口感较紧实,耐咀嚼,新郑地区灰枣的咀嚼性和内聚性相对较差;各产地灰枣总糖含量范围为76.47~84.95 g/100 g,还原糖含量范围为32.30~46.90g/100g,总酸含量范围为4.28~5.34g/kg,维生素C含量范围为15.56~30.12mg/100g,总酚含量范围为1622.30~1756.00 mg/kg,新疆地区灰枣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河南新郑灰枣;感官与理化相关性表明果皮色差a值可以表征灰枣果实的色泽品质,硬度、咀嚼性等质构参数能够评价灰枣果实的组织状态。
魏金艳[7](2020)在《戊糖片球菌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啤酒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于普通市售啤酒,共发酵啤酒含有大量的活菌与有机酸,口感独特,同时具备较高的益生价值与宽广的市场前景。本研究首先从自然发酵液中筛选出用于制备共发酵啤酒的戊糖片球菌,其次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酒精度、乳酸产量与高级醇的含量确定共发酵啤酒的最佳制备工艺,最后分析共发酵啤酒的风味成分,进一步研究共发酵啤酒的保质期。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自然发酵液中筛选出用于制备共发酵啤酒的戊糖片球菌。比较了从自然发酵食品中分离到的6株戊糖片球菌的生长与发酵特性,发现戊糖片球菌WQ-5具有环境适应性高、发酵能力较好等特点,共发酵实验中发现WQ-5对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抑制程度最小,啤酒感官评定良好,因此采用WQ-5进行后续实验。(2)在种子液的制备、发酵工艺与酒花添加量三个方面对共发酵啤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驯化后的戊糖片球菌种子液需培养7 h,酿酒酵母种子液需培养13 h。共发酵啤酒最佳发酵工艺为:酿酒酵母与戊糖片球菌的接种比例1:50,接种量10%,发酵温度15℃,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啤酒中乳酸含量4.93 g/L,酒精度4.24%,高级醇总量为80.72 mg/L,有轻微的柠檬香气。当酒花添加量为25μL/L时,感官评价最好。(3)对共发酵啤酒的风味物质与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发酵麦汁、共发酵啤酒与市售啤酒中共测定到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9种,酯类20种,醛类8种,酸类6种,酮类3种,此外还有烯烃类1种,酚类2种。共发酵啤酒与市售啤酒中含有的风味物质的数量相同,但是香气成分差异显着,共发酵啤酒中酸类、醇类与酯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1.02%、28.50%与22.71%,仅在共发酵啤酒中检测到9-癸烯酸与肉桂烯,所用对照(市售啤酒)中酸类、醇类与酯类所占比例分别为14.35%、44.99%与39.37%。在4℃的条件下贮存期为9 d,贮藏过程中WQ-5与酿酒酵母的活菌数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107 CFU/mL,酒精度与有机酸的含量波动范围小,口感无明显变化。
周兴鹏[8](2020)在《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莎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和营养丰富等特点。以油莎豆为酿酒原料酿造油莎豆酒,可以提高对油莎豆的利用率,也能延长油莎豆的产业链。本文对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油莎豆酒规模生产工艺和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原料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油莎豆的淀粉含量为37.83%,水分含量为10.56%;油莎豆饼淀粉含量为53.26%,水分含量为8.34%;高粱淀粉含量为62.37%,水分含量为14.92%,由于三种原料的淀粉含量都很高,水分较低,故确定油莎豆生产白酒具有可行性。(2)探究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以油莎豆酒总酯含量作为主要指标,结合其他理化指标、发酵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分析,发现液态发酵法的产酸产酯能力较低,故初步确定了固态发酵法为油莎豆酒发酵工艺。(3)对油莎豆酒小试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温度、糖化酶添加量和活性干酵母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指标、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油莎豆酒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23℃,糖化酶添加量190 U/g,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5‰。在此工艺下进行发酵,得出酒液的酒精含量为7.8%(V/V),总酯含量为2.96 g/L,乙酸乙酯含量为1.4339 g/L。(4)探究油莎豆酒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选用油莎豆和油莎豆饼混合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通过对比固态发酵过程中两种不同原料酒醅的发酵指标变化趋势和生产出油莎豆酒的理化指标与香气成分,发现油莎豆饼发酵的出酒率及所产油莎豆酒的总酯含量更高,故选择油莎豆饼作为酿酒原料。在此工艺下生产的油莎豆酒,出酒率为41%,总酸含量为1.4476 g/L,总酯含量为3.9645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4172 g/L,乙酸乙酯含量为2.1298 g/L。(5)对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进行优化,使用冷冻、加热和超声波三种方法对油莎豆原酒进行催陈处理,对比油莎豆酒的总酸含量、总酯含量、酒度和感官评价的变化趋势,发现加热催陈法催陈时间长、酒损较大,超声波催陈法容易使酒产生新的邪杂味,故以催陈时间短、酒损小、感官评分高的冷冻催陈法为最优的油莎豆酒催陈工艺。对冷冻催陈后的油莎豆酒再进行活性炭处理,发现感官评价有所上升,故采用响应面试验探究催陈温度、活性炭添加量和催陈时间对油莎豆酒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条件:催陈温度-18℃,催陈时间13 d,活性炭添加量2‰。在此催陈工艺条件下,油莎豆酒感官评分为83分。对经过最佳催陈工艺催陈后的油莎豆酒和原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发现酒中的乙酸乙酯含量明显提升。催陈后的油莎豆酒色泽清澈透亮,清香纯正,口感醇厚。
马立利,王胜楠,许雯,杨志超,丁奇,观文娜,贾丽[9](2020)在《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成为了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电位滴定法由于操作简便,特异性好,且容易自动化,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装置组成,重点讨论了其在食品中碘、二氧化硫残留量、过氧化值、酸价、维生素C、脂肪酸值等的测定中的应用,以期为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并促进自动电位滴定仪在国标方法中的应用。
刘甲豪[10](2019)在《香芋酒的研究》文中提出香芋(Taro),又称槟榔芋(Colocasia esculenta),属于天南星科魁芋属(Dendrobium)植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的热带潮湿地区。香芋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最近几年,市场对香芋的需求量突飞猛涨,导致香芋价格不断上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以香芋为原料的初加工产品,但总体来说香芋深加工产品还是较少,以香芋为原料来酿酒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香芋的深加工研究也变得更为重要。本研究的香芋原料取自永州市江永县,香芋是江永县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香芋酒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产品安全性分析以及产品风味物质的分析。首先,以酒精度、甲醇含量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香芋酒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化学检测法、称重法、酒精计法、气相色谱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产品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产品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为香芋在白酒领域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试验结果如下:(1)最佳发酵工艺的条件为:香芋糯米比例为2:3,接种量为0.6%,料液比为1:1,发酵时间为6d,发酵温度为28℃。最佳降麻工艺的条件为:碳酸氢钠的浓度为3%、浸泡时间为9h、浸泡温度为25℃。最佳掐头工艺条件为:掐头量为6%、前期蒸馏时间为8min、前期蒸馏温度为71℃。(2)用优化后的工艺生产香芋酒,再进行产品的相关理化指标及安全性分析。测得产品的总酸要较高于标准限定的0.30g/L,平均含量为0.51g/L。总酯的含量都高于标准,是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的一种产品,其平均值为0.82g/L。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为0.14g/L。酒精度都大于25%vol,平均值为26.5%vol,是一种良好的低度白酒。由于香芋原料的优越,在安全指标的检测中也是达标的。蒸馏酒规定的甲醇含量为低于1200mg/L,而甲醇含量最高的为样品5,其检测结果为14.294mg/L,五个样品的甲醇浓度平均值为14.065mg/L,远远低于限量规定,是一种安全的蒸馏酒产品。铅含量最高的为0.007mg/L,平均含量为0.005mg/L。在氰化物的定性试验中没有检测出氰化物。整体来看,用香芋酿酒具有一定的安全优势。(3)香芋酒风味物质含量较多,具有独特的风味。液体直接进样法检测出的风味物质要低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两种方法共检测出54种风味物质。顶空直接进样法所测的物质中,酯类物质为29种,占总含量的88.68%。可见香芋酒的风味物质是比较多的,使得香芋酒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中己酸乙酯的含量为29.35%,是主要呈香物质,具有浓香型白酒的特征。与某知名浓香型白酒相比,香芋酒的酯类物质含量和种类都要远高于该浓香型白酒,还拥有少量的雪松烯、α-衣兰油烯等功能性成分。由此可见香芋酒是值得推广的优良产品。
二、GB及ISO中酸碱指示剂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指示剂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B及ISO中酸碱指示剂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指示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FA产生途径 |
2 国标法及其改进 |
3 光谱法 |
3.1 红外光谱法 |
3.1.1 近红外光谱法 |
3.1.2 中红外光谱法 |
3.2 拉曼光谱法 |
3.3 核磁共振波谱法 |
4 电化学法 |
4.1 伏安法 |
4.2 电导率法 |
4.3 p H值测定法 |
5 比色法 |
5.1 铜皂法 |
5.2 自动流动注射分析法 |
5.3 其他法 |
6 色谱法 |
7 讨论 |
8 结束语 |
(2)食品总酸测定中电极的使用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p H电极 |
1.1 p H电极的活化 |
1.2 p H电极的使用 |
1.2.1 p H电极使用前的检查 |
1.2.2 p H电极使用时的准备 |
1.2.3 p H电极使用后的清理 |
2 p H电极的校正和保养 |
2.1 依据实验的判定终点进行校正电极 |
2.2 p H电极的日常校正方法 |
2.3 p H电极的日常保养 |
3 氟离子电极 |
3.1 氟离子电极的活化 |
3.2 氟离子电极的校正 |
3.3 氟离子电极的测定 |
4 其他电极 |
5 结语 |
(3)光度滴定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总酸(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光度滴定法测定 |
1.2.2 电位滴定法测定 |
1.2.3 结果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度电极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取样体积 |
2.3 酚酞对光度滴定的影响 |
2.4 方法比对 |
2.4.1 检出限 |
2.4.2 方法精密度 |
2.4.3 方法准确度 |
2.4.4 配对样品t检验 |
3 结语 |
(4)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央厨房”淮扬菜肴发展概况 |
1.1.1 “中央厨房”概述 |
1.1.2 淮扬菜肴中央厨房研究进展 |
1.1.3 扬州狮子头菜肴研究进展 |
1.2 调理菜肴原料预加工中冷冻解冻技术 |
1.2.1 原料抗氧化研究进展 |
1.2.2 原料冷冻解冻技术研究进展 |
1.3 调理菜肴食品贮藏品质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热处理(巴氏杀菌、微波、射频) |
1.3.2 非热处理(超高压、脉冲电场、辐照) |
1.3.3 碳量子点及纳米杀菌材料 |
1.3.4 植物精油抑菌剂 |
1.4 调理菜肴食品配送过程中品质智能监测 |
1.4.1 基于化学指示剂的智能标签 |
1.4.2 基于天然提取色素指示剂的智能标签 |
1.5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声处理对肉丸油炸品质及炸用油品质特性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处理 |
2.3.2 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对炸用油品质的影响 |
2.4.2 对油炸肉丸品质的影响 |
2.4.3 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联合纳米保水剂对肉丸冻藏品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保水剂的制备 |
3.3.2 样品的处理 |
3.3.3 指标测定方法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抗冻保水剂的形成机理及表征 |
3.4.2 WAR-US处理对肉丸保水性的影响 |
3.4.3 WAR-US处理对肉丸中猪肉品质的影响 |
3.4.4 WAR-US处理对肉丸中虾仁品质的影响 |
3.4.5 WAR-US处理对肉丸中胡萝卜丁品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解冻方式对肉丸品质调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解冻方式处理肉丸 |
4.3.2 指标测定方法 |
4.3.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蛋白质氧化特性的影响 |
4.4.2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蛋白溶解特性的影响 |
4.4.3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风味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4.4.4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水分迁移和分布的影响 |
4.4.5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猪肉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6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虾仁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7 不同解冻方式对肉丸中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
4.4.8 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S/FC可食性涂膜抑菌机理及对扬州狮子头菜肴保鲜效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抑菌剂的筛选 |
5.3.2 可食性涂膜液的制备 |
5.3.3 抑菌机理探究 |
5.3.4 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中的应用 |
5.3.5 指标测定方法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浓度抑菌剂抑菌效果比较 |
5.4.2 理化特性的表征 |
5.4.3 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的分析 |
5.4.4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菌落总数、酵母霉菌的影响 |
5.4.5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TBARS和TVB-N含量的影响 |
5.4.6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LF-NMR水分分布的影响 |
5.4.7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质构特性的影响 |
5.4.8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电子鼻风味的影响 |
5.4.9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电子舌滋味的影响 |
5.4.10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感官评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S/SA-PS-FC缓释体系构建及对扬州狮子头菜肴保鲜效果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植物精油缓释体系的构建 |
6.3.2 在中央厨房扬州狮子头菜肴中的应用 |
6.3.3 指标测定方法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精油缓释体系的性能表征 |
6.4.2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菌落总数的影响 |
6.4.3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TVB-N值的影响 |
6.4.4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
6.4.5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质构特性的影响 |
6.4.6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LF-NMR水分分布的影响 |
6.4.7 对扬州狮子头菜肴色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然色素指示膜的制备及其对扬州狮子头菜肴新鲜度可视化监测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成膜基质、增塑剂的选择及其对成膜机制的解析 |
7.3.2 花青素智能膜的制备 |
7.3.3 智能膜对典型菜肴的监测效果测试 |
7.3.4 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的BP-ANN模型的建立 |
7.3.5 指标测定方法 |
7.3.6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成膜基质对膜特性的影响 |
7.4.2 增塑剂的选择及其对成膜机制的解析 |
7.4.3 花青素指示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7.4.4 扬州狮子头菜肴贮藏中品质指标及指示膜颜色变化 |
7.4.5 基于指示膜颜色变化BP-ANN预测模型的建立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
(5)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前言 |
1.1 苦荞的概述 |
1.1.1 苦荞的营养价值 |
1.1.2 苦荞的保健功能 |
1.2 白酒的概述 |
1.2.1 白酒的研究现状 |
1.2.2 白酒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
1.2.3 白酒的香味成分 |
1.3 苦荞酒的研究现状 |
1.3.1 苦荞配制酒 |
1.3.2 苦荞白酒 |
1.3.3 苦荞米酒 |
1.3.4 苦荞黄酒 |
1.3.5 苦荞啤酒 |
1.3.6 其他苦荞酒 |
1.4 苦荞酒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 |
1.4.1 苦荞酒市场调研 |
1.4.2 苦荞酒前景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2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的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酒精度的测定 |
2.2.3 感官评定 |
2.2.4 糊化度的检测 |
2.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3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研究试验设计 |
2.3.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3.2 原料糊化工艺的确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
2.4.2 润料时间的确定 |
2.4.3 润料温度的确定 |
2.4.4 蒸料时间的确定 |
2.4.5 原料糊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酒曲的发酵特性比较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原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酒曲液化能力的测定 |
3.2.2 酒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
3.2.3 酒曲发酵能力的测定 |
3.2.4 酒曲酯化能力的测定 |
3.2.5 酒曲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酒曲发酵能力的比较分析 |
3.3.2 不同酒曲发酵所得白酒感官比较 |
3.3.3 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酒醅发酵工艺研究及质量活性动态分析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原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酒精度的测量 |
4.2.2 感官评定 |
4.2.3 酒醅理化成分的测定 |
4.2.4 酒醅功能成分的测定 |
4.2.5 酒醅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的测定 |
4.3 发酵工艺的研究 |
4.3.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3.2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3.3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3.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4.4 酒醅发酵过程中质量活性动态研究 |
4.4.1 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2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 |
4.4.3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
4.5.2 发酵时间的确定 |
4.5.3 发酵温度的确定 |
4.5.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结果分析 |
4.5.5 酒醅发酵过程中中理化成分变化趋势 |
4.5.6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趋势 |
4.5.7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趋势 |
4.6 本章小结 |
5 苦荞复配白酒功能活性强化研究及品质分析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原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酒糟的提取工艺 |
5.2.2 白酒质量标准 |
5.2.3 白酒中理化指标测定 |
5.2.4 苦荞复配白酒中功能成分的测定 |
5.2.5 苦荞复配白酒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 酒糟提取工艺研究 |
5.3.1 料水比的确定 |
5.3.2 提取时间的确定 |
5.3.3 提取温度的确定 |
5.3.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5.4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及品质分析 |
5.4.1 酒糟提取物添加量的确定 |
5.4.2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酒糟提取料水比的确定 |
5.5.2 酒糟提取时间的确定 |
5.5.3 酒糟提取温度的确定 |
5.5.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5.5.5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分析 |
5.5.6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7 攻读硕士学位所取得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同产地灰枣感官及理化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常规理化指标测定 |
1.3.2 色差指标测定 |
1.3.3 质构品质测定方法 |
1.3.4 感官评价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产地灰枣的感官模糊综合评价 |
2.2 不同产地灰枣色差特性分析 |
2.3 不同产地灰枣质构特性分析 |
2.4 不同产地灰枣理化特性分析 |
2.5 不同产地灰枣感官评价指标与理化检测数据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 |
(7)戊糖片球菌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啤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啤酒简介 |
1.1.1 啤酒发展概述 |
1.1.2 啤酒营养价值 |
1.2 啤酒生产原料 |
1.2.1 水 |
1.2.2 谷物 |
1.2.3 酒花制品及其代替物 |
1.2.4 酿酒酵母 |
1.2.5 乳酸菌 |
1.3 啤酒发酵工艺 |
1.3.1 上面发酵 |
1.3.2 下面发酵 |
1.3.3 共发酵 |
1.4 啤酒的风味 |
1.4.1 啤酒的滋味 |
1.4.2 啤酒的香气成分 |
1.5 共发酵啤酒的研究现状 |
1.5.1 乳酸菌与酵母共发酵啤酒 |
1.5.2 酵母与酵母共发酵啤酒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仪器与设备 |
2.1.5 主要溶液 |
2.2 检测方法 |
2.2.1 pH的测定 |
2.2.2 总酸的测定 |
2.2.3 活菌数的测定 |
2.2.4 残糖的测定 |
2.2.5 酒精度的测定 |
2.2.6 气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高级醇与酯的含量 |
2.2.7 气相质谱法测定啤酒中的香气成分 |
2.2.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有机酸含量 |
2.2.9 感官评价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发酵工艺流程 |
2.3.2 种子液制备 |
2.3.3 戊糖片球菌的筛选 |
2.3.4 共发酵工艺的优化 |
2.3.5 共发酵啤酒中风味物质的测定 |
2.3.6 储存期间共发酵啤酒的稳定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戊糖片球菌的筛选 |
3.1.1 戊糖片球菌的生长能力 |
3.1.2 戊糖片球菌对酒精的耐受能力 |
3.1.3 戊糖片球菌的驯化 |
3.1.4 戊糖片球菌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
3.1.5 戊糖片球菌对啤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
3.1.6 小结 |
3.2 共发酵工艺的优化 |
3.2.1 种子液培养时间的确定 |
3.2.2 接种比例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
3.2.3 接种量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
3.2.4 发酵温度对啤酒发酵的影响 |
3.2.5 酒花油添加量对啤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共发酵啤酒的风味物质与稳定性 |
3.3.1 共发酵啤酒的风味物质 |
3.3.2 共发酵啤酒的稳定性 |
3.3.3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展望 |
5 参考文献 |
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 致谢 |
(8)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白酒的概述 |
1.2 油莎豆的介绍 |
1.2.1 油莎豆的简介 |
1.2.2 油莎豆的主要价值 |
1.3 油莎豆新型产品的研究 |
1.3.1 油莎豆豆乳的研究 |
1.3.2 油莎豆饮料的研究 |
1.3.3 油莎豆酒的研究 |
1.4 白酒加工中人工催陈的研究 |
1.4.1 白酒人工催陈的意义 |
1.4.2 白酒人工催陈的方法 |
1.5 白酒中的香气成分 |
1.5.1 酸类物质 |
1.5.2 酯类物质 |
1.5.3 醇类物质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酶制剂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1.5 主要溶液 |
2.2 分析方法 |
2.2.1 原料及酒醅中水分的测定 |
2.2.2 原料及酒醅中还原糖的测定 |
2.2.3 原料及酒醅中淀粉的测定 |
2.2.4 酒醅中温度的测定 |
2.2.5 酒醅中酸度的测定 |
2.2.6 油莎豆酒中酒精度的测定 |
2.2.7 油莎豆酒中总酸的测定 |
2.2.8 油莎豆酒中总酯的测定 |
2.2.9 油莎豆酒中主要香气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10 油莎豆酒的感官评价 |
2.3 实验方法 |
2.3.1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的试验设计 |
2.3.2 油莎豆酒规模生产的发酵工艺 |
2.3.3 油莎豆酒的快速催陈的试验设计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白酒原料的基本成分分析 |
3.2 油莎豆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
3.2.1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发酵指标的影响 |
3.2.2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
3.2.3 发酵工艺对油莎豆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3.3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研究 |
3.3.1 发酵温度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
3.3.2 糖化酶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
3.3.3 活性干酵母添加量对油莎豆酒发酵的影响 |
3.3.4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正交优化试验 |
3.3.5 油莎豆酒小试发酵试验的正交优化试验的验证 |
3.4 油莎豆酒规模生产工艺的研究 |
3.4.1 油莎豆酒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指标监测 |
3.4.2 油莎豆酒理化指标的检测 |
3.4.3 油莎豆酒香气成分的检测 |
3.5 油莎豆酒快速催陈工艺的研究 |
3.5.1 冷冻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
3.5.2 加热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
3.5.3 超声波催陈法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
3.5.4 活性炭处理对油莎豆酒的影响 |
3.5.5 响应面法优化催陈工艺条件 |
3.5.6 响应面结果分析 |
3.5.7 油莎豆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
4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9)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本原理 |
3 滴定装置 |
4 应用 |
4.1 碘含量的测定 |
4.2 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
4.3 过氧化值的测定 |
4.4 酸价的测定 |
4.5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6 脂肪酸值的测定 |
4.7 总酸含量的测定 |
4.8 总糖含量的测定 |
5 结论 |
(10)香芋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香芋的研究现状 |
1.1.1 香芋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2 香芋的开发与利用 |
1.2 白酒的产业现状 |
1.2.1 白酒周期性特征明显,产量稳步增长 |
1.2.2 白酒产地分布广泛,行业集中度很低 |
1.2.3 白酒产业的中高端产品市场发展快速 |
1.2.4 白酒的出口规模小,以内销为主 |
1.3 香芋酿酒 |
1.3.1 果蔬酿酒现状 |
1.3.2 果蔬酿酒意义 |
1.3.3 香芋酿酒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香芋酒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方法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发酵工艺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2.2.2 降麻工艺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2.2.3 掐头工艺的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相关理化指标及安全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酸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2.2 总酯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2.3 固形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2.4 酒精度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3.2.5 甲醇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6 铅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7 氰化物的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风味物质的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液体直接进样法分析香芋酒的风味物质 |
4.2.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芋酒的风味物质 |
4.2.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某知名品牌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液体直接进样法结果分析 |
4.3.2 顶空直接进样法结果分析 |
4.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4.3.4 两种白酒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方法 |
5.2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四、GB及ISO中酸碱指示剂法测定食品中总酸的指示剂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研究进展[J]. 张旭萍,张妍,屈之昊,高媛,于修烛. 粮油食品科技, 2021(06)
- [2]食品总酸测定中电极的使用注意事项[J]. 顾风云,张琳,秦宇婷,姜卓君,安思雨. 食品安全导刊, 2021(24)
- [3]光度滴定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总酸[J]. 丁奇,马立利,周阳,周欣燃,王颖,邵鹏,贾丽.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8)
- [4]扬州狮子头菜肴的中央厨房加工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D]. 孙亚男. 江南大学, 2021(01)
- [5]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D]. 汤焘. 成都大学, 2021(07)
- [6]不同产地灰枣感官及理化特性评价[J]. 宋烨,王建中. 现代食品科技, 2021(07)
- [7]戊糖片球菌与酿酒酵母共发酵啤酒的研制[D]. 魏金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清香型油莎豆酒的研制[D]. 周兴鹏.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马立利,王胜楠,许雯,杨志超,丁奇,观文娜,贾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3)
- [10]香芋酒的研究[D]. 刘甲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