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输出新贵

数字图像输出新贵

一、数码影像的输出新贵(论文文献综述)

肖晓[1](2021)在《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文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过渡的历史节点上,印刷媒体正在经历蜕变期,报纸业已身先士卒,杂志的停刊事件也在频频发生,普遍的认识是在新媒体的强势发展下,纸媒该终结了!但新媒介的发展壮大并不是旧媒介的终结,新旧媒介正处于错综复杂的互动中,更迭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二者的犬牙交错正是我们这些年正在经历的“历史”。本文基于新旧媒介交替的大背景,重新审视作为美国消费者杂志代表的康泰纳仕集团旗下期刊的数字化阅读模式与设计逻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期刊与读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解析期刊出版商以印刷为媒介,在广告商与读者之间构筑出的“纸上社区”,通过梳理美国期刊业的源起,及期刊文化的全球扩张,梳理在新、旧媒介不同背景下读者群的特征与组织的内在规律;2、基于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向数字媒体的双向传播的转变背景,引入话语权对大众的影响,分析数字媒体平台对阅读方式拓展的可能性;3、基于人类追求娱乐的本能的角度,分析在机械复制时代的期刊对于大众娱乐化阅读的贡献,提出在数码复制时代阅读方式向移动端数字化阅读转化的背景下,娱乐化的电子阅读方式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4、分析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换中设计逻辑的演变,归纳基于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设计范式对数字阅读的设计逻辑的影响和束缚。本文以康泰纳仕集团为例,基于印刷媒介与数字媒介分裂的底层逻辑,提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期刊需重新审视作为数字媒介的设计逻辑,建立基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娱乐化阅读新模式,促进期刊业在新时代的继续繁荣。

陈晓[2](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杨国柱[3](2016)在《“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我们如何在美术馆中欣赏一件录像艺术作品?藉此问题,本论文在“情动力”(affect)的视域下,探究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的表现与观看/感知机制。总体来说,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何谓“情动力”(affect)?——作为研究工具的理论范式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新的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与之对应的,理论研究与分析范式也必须发生必要之转圜。“情动力”概念源自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原指“事物层面的身体反应”,与人的一般情感相对立。德勒兹进一步指出情动力不表示个人的感受,它脱离任何表达的主体,是一种前个体的强烈程度,并与来自身体的经验阶段的过程相关。情动力是身体中通过与另一个“身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修改或变化:提高或降低身体的活性力量。近年来批判理论的“情动力转向”,将情动力作为理解经验领域(包括身体的经验)的一种方法,旨在超越再现(基于修辞学与符号学)这一范式,尤其是“情动力”在身体角度的概念化——身体进行感应(affect)和被感应(affected)的能力,或指身体之行动能力的增强或减弱。二、何谓“录像艺术”?——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再阐释。从1988年张培力创作的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30×30》开始至今,这一新兴艺术业已有了近30载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中国录像艺术是一种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载体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对录像艺术这一概念的界定与重新阐释,兼及作为装置/屏幕的物之维度与作为影像的内容-表达维度,一体两面、互为褶皱,生成为一种新艺术样式之概念。三、如何在“情动力”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录像艺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共振”(résonance)。根本说来,情动力与录像艺术之间并非简单的理论与对象的对位,而是一种“往返”关系:从具体作品的分类分析到抽绎出来作为本体论的“情动力”,同时又通过本体论的“情动力”来重新切入具体作品。在二者间的螺旋廻荡中,他们彼此构成一种不可替代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具体从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方面,在影像内容-表达层面,分析“情动力”美学视域下的“影像本体”。影像在德勒兹的整个艺术分析中具有最高位阶,它不同于其它所有艺术样式,同时它与”情动力”之间的关系也最为复杂。结合录像艺术自身在影像表达上的特点,这一部分又分为五个面向:1.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身体的“力”在本体论层面上等同于表演、动作或事件;2.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通过生成-不可感知,捕捉抽象影像;3.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截取了三位代表性的动画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加以分析;4.声音与情动力之关系:声音首先获得一种独立性,在情动力视野下声音的连续体变为一个“无器官的身体”;5.情动力的“加幂”:多屏幕间影像的情动力强度叠加。第二方面,通过屏幕与装置维度,分析作为“物”之层面的艺术作品与”情动力”之关系,并得以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含的观看/感知机制的深刻转变。在这一维度之中,又可分为四部分:1.多屏影像中的装置时间——将时间作为一种富于变化的材质来使用,在此之下观看者变成了“游牧”的观众;2.与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意在着重凸显媒介自身的物质性;3.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一种交互性主体;4.数码计算机屏幕,观众通过远程监控/遥控,存在于“后笛卡尔”的赛博时空中。“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的新形象——作为美学部署(dispositif)的“装置-影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它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于形式化、内在意义的缺失、艺术创作远离生活等。中国录像艺术需要从现实出发,并在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只有遵循当下审美潮流、审美亮点,录像艺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最终,本文认为:“情动力”视域下的中国录像艺术就是“以身为目”——通过身体的“感-动”(percept-affect),生成-难以感知,进而揭橥“不可见之物”。“以身为目”,就是放弃视觉中心主义,让身体变成一个感觉的“无器官身体”。传统的艺术认知总是以一种主客二分的角度来思考美学问题,我们的感官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只是用来接收外界信息、表象外部世界的通道而已。我们要超越表象/再现,摒弃主客体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让艺术释放出其差异性元素,而这一切,都与“情动力”相关,”思维-意象”(pensée-image)便从这里重新起航。

王颖[4](2015)在《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影响了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形成以媒介融合加剧、移动互联网络和社交网络媒体高歌猛进为典型特征的新传媒时代。在这愈加虚拟化、双向化、全球化、技术化和全时化的语境之中,文学传播发生路径转向,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价值也随之嬗变。文学传播路径从传统的印刷出版路径为主,转向以数码文字路径为主,多种形态传播路径并存且相互融合的移动化、社交化数码多维传播形态。本文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聚焦移动化、社交化的数码多维路径,考查其组成形态特征及其所传播文学存在的差异,并试图揭橥路径使用变化表象之下更加深层的文学接受价值嬗变。首先,随着移动化、社交化和场景化的新型传媒转向,文学传播的语境发生变化,互动性、全时性、多媒体化、碎片化等特征愈发显着,文学“争议”和“乱象”横生,媒介融合进程加速,大型垄断性文学出版组织出现,文学传播的多维度、多模态的数码多维传播路径形成,根据符号和组织形态的不同,该新路径可细分为数码文字路径、影视媒体路径和声音媒体路径三大类别。文学传播的“开放、融合、多维”的路径嬗变可以通过横纵两个方向加以表征:一是通过抓取严歌苓《陆犯焉识》等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验证了作品在字媒、视媒和声媒数码空间的跨维度横向传播;二是从接受视角,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文学接受情况,发现青少年和中青年是网络阅听群的主体;在除了老年群体之外的所有群体中,移动文字路径均成为其文学接受的日常首选路径;与十年前相比,绝大部分样本从印刷文本转向电脑和移动路径。揭示了当代人通过对移动网络路径的日常化近用,沉浸于感知时间、诗意生活、媒介真实和审美式生存的体验。随后聚焦三大路径之首的数码文字路径,按照传播形态差异,该路径可以划分为电脑网络路径,移动阅读应用路径,以及社交网络媒体的微博平台路径、微信平台路径四个分支路径。其中:电脑网络路径近几年产生了原创文学网站的重组和新生,传统媒体的“触网读书”等新型特征;具有男性读者居多、每日接触的习惯性表现,以及比起审美价值更追求认知价值和娱乐价值的特征。移动阅读应用路径来自文学网站、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移动运营商等七大来源。该路径以“少”为特征,界面更加简洁,注重智能推送,多方面表现出对电脑路径和出版路径的依赖性回归现象。电脑和移动路径的共性特点有:性别的文化建构特征突出,新民间文学特质鲜明,青少年属性明显,浅层化、感官化和娱乐化内容比例多,呈现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内容,具有割裂式成长的隐含主题等。微博路径的语录体和散文随笔类文学作品比例较大,图像与文字互文的现象较多,文学作品呈现“轻化”特征,形成以话题为主要形式的公共文学交流空间的强互动特征。微信路径补偿了其他路径日渐稀缺的私密性、封闭性和精简性,延长了读者的时间感。同时该路径的文学传播未独立出来,被涵盖在百科、文化、情感、文摘等类别的公众号当中,严重撕裂了文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心灵鸡汤”泛滥。但也少量的纯文学、小众的“先锋”文学和作家自营(具有支付功能)的文学传播媒体(公众号或订阅号形态)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诗歌在微信上开辟了多模态传播空间,使诗歌之美重生。在接受价值的面向,在进化论和亲社会价值观的“坚守”同时,“嬗变”却是显着而深刻的:首先,传统文学价值评判体系在数码文字空间趋于坍塌,工具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滋生,后现代的反权威、反理性、反崇高、意义消解和拜金主义价值观取而代之。其次审美价值观念变化,发生内爆和分化,交流价值和自我满足价值比重上升。再次,假想性的文学的幻肢价值凸现出来,为了维持人的完整性,对肢体运动和社会生活进行滞留性的意象品味,对思想意识和个体经验进行假想性重构即为本文认为的文学接受中的“幻肢价值”——读者经由文学实现对超人的、超现实生活的肢体想象和力量延伸。此外,移动路径还具有构造美感生存私场景的独特价值,可以使读者获得场景性审美愉悦。微博路径的审美价值裂变为碎片式审美价值、社交性审美愉悦价值,以及群体认同价值,交往的主体间性价值。深入分析第二类路径——视媒路径的特征和接受价值,可以见识到视媒路径广泛传播的影响力,致使影视和文字相互影响渗透,造成了文学化的影视和影视化的文学的双重表象。另外,视媒路径更加注重仪式性景观的展现,大量的动态视觉刺激反而带来视觉饥渴和心灵空虚;拥有更低的创作自由度和更多的意识形态属性;产生隐喻的增生与消退。在接受特征中,女性观众显着偏多,情感交流、意义交换和参与公共生活的使用目的较为突出。接受价值为外向关注的感官娱乐价值,对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式感知审美价值和公共空间价值等。第三类声媒路径主要来源于有声书网站及其APP,移动电台APP等,从路径内容特征层面看,声媒路径是文学经典的传播新渠道,诗歌和散文的多模态沃土,浸透着最大程度的孤独感,携带夜色阑珊和恐怖惊悚意味,伴随性和音乐性较强,方言化播讲给文学带来双刃剑式的双重影响。但存在三大路径中最为严重的版权混乱,盗版严重的劣态表现。从接受特征看,男性阅听者占据多数;该路径的阅听人收听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孤独感水平高于其他路径。从接受价值看,声媒路径有陪伴价值、心灵慰藉价值、场景塑造价值等,可以使阅听者获得归属性审美愉悦。最后,本文集中探讨各路径共同形成的跨路径和多路径形态为文学接受价值带来的离散偏向和内爆裂变。总体而言,当下文学“阅听者”通过多维路径的接受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性体验和幻想式生存。三大路径之间的互补与独立体现在对阅听者自我空间建构上的“一私、一公、一过渡”——意即移动文字路径读者通过全时性亲密接触完成了文学建构而成的虚拟生活场景,在公共空间中建构“私场景”,实现个体主观式生存;视媒路径通过观看仪式,形成群体性活动和群体记忆,成为公共舆论和交往的文化背景;声媒路径对阅听人而言是一个可控的“人群阀”,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人的主体性和他性冲突的过渡空间。当代人存在表述危机,致使读者推崇能够将其内心欲望与情感表述出来的文学作品,审美价值不再是文学接受首要遵循的价值,情感价值取而代之;超越性想象的作品受到青睐,想象力和故事性成为小说文体的重要接受价值,致使现实主义文学的没落。

杨志斌[5](2007)在《数码单反“新贵” 尼康D300》文中认为2007年8月23日,也就是尼康D200发布仅仅两年不到的时候,尼康公司宣布了新一代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尼康D3以及针对准专业市场的尼康D300,而D300很显然也成为了D200的后继产品。就在D300发布前的一个月,还基本不会有人认为尼康会如此急于发布新一代的准专业相机,因为从性能和指标来看D200已经足够好了,至少在现在来看,并没有任何劣势于竞争对手的地方。

马士文,魔之左手[6](2004)在《网聊无极限——24款数码摄像头横评》文中提出当前网络用户不断扩军,其中不乏大量的网聊一族,作为视频聊天工具的数码摄像头逐渐成为了网虫们网络生中的必需品。由于市场上摄像头品牌、种类繁多,故这次评测的目的就在于验证产品性能,使消费者在选购时能有所借鉴。

陈金国,徐亚岚[7](2003)在《数码竞争 胜负难料》文中指出柯达终于彻底倒向数码影像,而在这个市场上,索尼、佳能、富士还有三星正严阵以待

YinXiang[8](2006)在《除了画质,还得“真实”——3D物理加速技术简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显卡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游戏在画面分辨率、画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不管是光线效果是3D人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不过,虽然游戏画面越来越精美,但我们还是感觉缺了点什么……对,缺的就是"真实"感。比如说,游戏中,我们面前是一堵墙。虽然我们手中有"工具",如果居情中没有设计"可以把墙砸烂",那么玩家就无法用手中的工具"把墙砸个窟窿"。即使剧情中设计了,可能只需要用锤子轻轻一敲墙体的某个部位,整面墙就轰然倒下了。现实生活中,砸墙有这么容易吗?

马士文[9](2005)在《光与影的传说——9款长焦数码相机横向评测》文中指出视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理功能,它对外部世界有一个即时的感知,无法再现,这也促使了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临摹、复制它们,创作了雕塑、绘画等将这些感知暂存下来的技巧。17世纪德国科学家斯切温特发明的“牛眼”曾经流行于欧洲大陆,这种小设备是在一木球两端钻孔,孔两端安装透镜,利用短焦距造成广角效果,也许这个就算是最早的简易广角镜了。利用逆光投影暂存活动影像的方式也是人类摸索影像存储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如中国的皮影戏、针孔成像、暗箱成像等。19世纪,作为科学基础门类的数理化以及机械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制造全新的影像暂存道具提供了充足的先决条件。这时的西方画家为了取得更精确的写实效果,开始普遍使用一种名为“光影画箱”的辅助绘画工具。这一工具的工作原理与现今的单镜反光相机极为近似,它由一个密闭木箱、光学透镜、反光板和毛玻璃景屏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使用透镜对准明亮物体,光线通过透镜形成人工影像,再由与透镜光轴成45度的反光板反射,到达顶部的景屏,形成精确、明亮的物影,“光影画箱”已基本具备了相机的雏形,而将影像固定下来的技术也于19世纪20、30年代完成。光学、化学、机械工业的发展促成了相机的诞生,这个原产自欧洲的幸运儿完全没有想到,近200多年之

康励锋[10](2004)在《2004年年度十大数码时尚生活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2004年是一个真正的数码之花盛开的一年。2004年,是一个数码年,层出不穷的技术让很多的人为之喜悦甚至为之疯狂;2004年,是一个时尚年,时尚的数码产品让它的FANS倾尽其囊。2004年确实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顾……

二、数码影像的输出新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影像的输出新贵(论文提纲范文)

(1)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问题与方法
    1.5 本文使用概念的厘清
    1.6 本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美国期刊文化的起源
    2.1 期刊的诞生
        2.1.1 Magazine的词源
        2.1.2 期刊的发行
    2.2 美式精英文化的本土化
        2.2.1 精英文化的产物
        2.2.2 期刊的娱乐化阅读方式
        2.2.3 多元的移民文化
    2.3 作为大众媒体的期刊
        2.3.1 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期刊文化
        2.3.2 异地读者共筑“纸上社区”
        2.3.3 期刊业与广告业的共赢
        2.3.4 纸媒所构筑的阅读习惯
第三章 康泰纳仕集团的期刊帝国
    3.1 “阶级出版物”的建立
        3.1.1 康泰纳仕的圈子文化
        3.1.2 纸媒的黄金时代
    3.2 读图时代的期刊
        3.2.1 期刊的现代化
        3.2.2 期刊文化所构筑的读者圈
        3.2.3 策划、设计的力量
    3.3 期刊对大众传播的贡献
        3.3.1 期刊的全球化
        3.3.2 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介的娱乐化影响
        3.3.3 印刷业的危机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的期刊
    4.1 纸质期刊的电子化形态
        4.1.1 数字化时代的纸媒新探索
        4.1.2 电子期刊的设计逻辑
        4.1.3 广告商的转移
    4.2 网络空间对娱乐化阅读的拓展
        4.2.1 媒介融合下的阅读发展趋势
        4.2.2 大众话语权的回归
        4.2.3 社交媒体平台对阅读的延展
    4.3 重新定义期刊文化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康泰纳仕集团大事记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本章小结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3)“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六节 章节架构
第一章 何谓“情动力”——感觉的逻辑与情动力的转向
    第一节 感觉的聚块与情动力的系谱
        一、感觉的聚块(bloc de sensations):感动(percept)与情动力(affect)
        二、生成-非人与美学组合
        三、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与情动力的谱系学
    第二节 感觉的逻辑
        一、“思维-意象”:何谓“感觉”的“逻辑”
        二、“身体-意象”:培根绘画中“感觉的逻辑”与“身体”
    第三节 影像的情动力与情状-影像
        一、情状-影像:“容貌-特写”中的质性与力量
        二、情状-影像:任意空间(any-space-whatever)
    第四节 情动力的转向
第二章 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概念的厘定及其演变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界定
        一、概念迁徙
        二、概念再界定:中国录像艺术
    第二节 从录像到影像装置: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脉络
        一、中国录像艺术的发展阶段
        二、面向未来的影像:将至的(à venir)中国录像艺术
第三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情动的(affective)影像表达
    第一节 运动的姿势:表演作为情动力的“表现-事件”
        一、从再现到表演:日常情动力
        二、“没有脸的微笑”:“容貌化”的纯粹情动力表达
        三、“停滞的表演”与缓慢的影像:身体-影像
    第二节 纯粹抽象影像中的“非人”风景
        一、“无人房间”:数码影像中的非人称观看
        二、非数码合成影像中的诗意抽象
    第三节 动画录像艺术中的情动力表现
        一、孙逊 版画-动画影像:生成-划痕
        二、邱黯雄:水墨动画影像
        三、吴俊勇:晦涩动画影像
    第四节 声音与情动力:语音-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的断裂、凹陷与缺失
        一、声音作为独立的连续体以及与影像的断裂
        二、声音作为无器官身体
    第五节 情动力的“加幂”:多屏间影像情动力的强度叠加
第四章 中国录像艺术中屏幕装置的“情动力”显现
    第一节 多屏影像:装置时间与游牧的观看者
        一、复调时间:时间并置
        二、晶体-影像到时间的褶子:现实与潜在的不可辨识性和“时间主体”
    第二节 屏幕相关的录像装置艺术
        一、大型建筑式录像装置
        二、雕塑式录像装置:“零度装置”与“物体挪用”
    第三节 交互界面的屏幕观看
        一、双重观看:“播放的影像与被播放的影像”的交互感应
        二、交互界面的“具身化”(embodiment):影像捕捉
    第四节 数码计算机屏幕
第五章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中国录像艺术存在的价值
        一、装置-影像:作为一种新的美学部署
        二、提供一种新的艺术感知方式
        三、迭奏与实存的“情动力”:语用学的潜在意义
    第二节 中国录像艺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形式化:为新而新与为装置而装置
        二、艺术自身内在意义的缺失
        三、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远离生活
    第三节 对中国录像艺术未来的展望
        一、装置-影像:感觉的共振与意义的生成
        二、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中汲取营养
        三、以身为目,操干戚以舞
参考文献(仅列出文中引用部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附录:中国录像艺术大事记

(4)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1.1 问题背景
        0.1.2 研究问题
        0.1.3 概念界定
    0.2 关于文学传播与文学价值的文献综述
        0.2.1 关于文学传播研究的进展
        0.2.2 关于文学传播的内涵
        0.2.3 关于文学传播与媒介的关系
        0.2.4 关于文学价值
    0.3 研究方法与手段
        0.3.1 研究目标与假设
        0.3.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3.3 研究手段及过程
        0.3.4 有效样本的人口学变量基本情况
第1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
    1.1 新传媒发展综述
        1.1.1 新传媒之“新”
        1.1.2 新传媒之“惑”
        1.1.3 新传媒之“合”
        1.1.4 新传媒语境的特征
    1.2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传播的嬗变与转型
        1.2.1 传播介质与路径嬗变
        1.2.2 文学传播者构成变化
        1.2.3 传播内容和形态变异
        1.2.4 文学接受的分化转型
第2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路径嬗变的表征
    2.1 文学传播路径嬗变的表征之一——同一文学作品的路径转向
        2.1.1 横向表征:横跨多维空间
        2.1.2 纵向表征:在多维中进化
        2.1.3 马太效应:路径转向的内推力
    2.2 文学传播路径与价值嬗变的表征之二——文学接受群体的路径选择变化
        2.2.1 路径选择的十年变迁
        2.2.2 路径选择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2.2.3 不同路径选择的使用习惯对比分析
        2.2.4 路径变化与接受价值判断嬗变
        2.2.5 路径变化与自我孤独感差异
        2.2.6 路径变化与其他阅听心理因素
    2.3 小结:开放、融合、多维的新型多维文学传播路径
第3章 新传媒语境中多维文学传播路径之数码文字路径分析
    3.1 数码文字传播路径概述
    3.2 数码文学路径建构
        3.2.1 文学网站路径——PC互联网的主要传播形态
        3.2.2 移动阅读应用路径——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传播平台
        3.2.3 微博路径——社交化数码传播平台
        3.2.4 微信路径——移动化和场景化数码传播平台
        3.2.5 补偿性传播路径——“文学奖/榜”模式的价值传播
    3.3 文学的数码传播路径内容特征解析
        3.3.1 性别的文化构建特征突出
        3.3.2 新民间文学特质鲜明
        3.3.3 新路径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出版系统与网站的延伸
        3.3.4 青少年属性、成人化与割裂式成长的隐含意味
        3.3.5 感官、娱乐的“浅阅读”文学内容
        3.3.6 类人际传播效应和刻板效应显着
        3.3.7 冗余修辞和重复美学的强势存在
    3.4 数码文字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日常、夜间、成瘾
        3.4.1 电脑文字路径:日常、男性、入夜
        3.4.2 移动文字路径:成瘾、便捷、深夜、话题
    3.5 数码文字路径的接受价值特征
        3.5.1 传统文学价值评判体系的坍塌
        3.5.2 网络文学的幻肢价值
        3.5.3 文化沙盘价值与污名化判断
        3.5.4 移动路径的特有价值——生存私场景
第4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视媒路径分析
    4.1 影视媒体的路径建构
        4.1.1 影像符号构建的光影伊甸园
        4.1.2 电影传播路径——视媒文学传播的主要平台
    4.2 视媒路径依赖现象——文学的影视化与影视的文学化
        4.2.1 文学的影视化
        4.2.2 影视的文学化
    4.3 文学的视媒路径内容特征
        4.3.1 视觉饥渴与心灵空虚
        4.3.2 隐喻增生与隐喻消退
        4.3.3 低自由度——囿于时间,困于空间,缚于审查
    4.4 视媒路径的文学接受特征:女性、娱乐、公共空间
        4.4.1 女性占优势比例
        4.4.2 视媒路径的接受心理
    4.5 视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感官、时空与公共价值
第5章 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多维路径之声媒路径分析
    5.1 数字声媒传播路径建构
        5.1.1 声音符号构建的倾听天地
        5.1.2 声媒路径的路径依赖:文学原创网站和社交网站的延伸
    5.2 文学的数字声媒传播路径特征分析
        5.2.1 文学经典的传播新渠道
        5.2.2 诗歌和散文的网络沃土
        5.2.3 浸着孤独的文学传播路径
        5.2.4 夜色广播中的恐怖惊悚小说
        5.2.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路径优势与劣势
    5.3 声媒路径的接受特征:男性、深夜、长时
        5.3.1 声媒路径的接受习惯
        5.3.2 声媒路径的阅听心理
    5.4 声媒路径的文学价值特征:陪伴、心灵慰藉
第6章 新传媒语境中的文学价值嬗变:离散偏向
    6.1 文学价值离散趋势的表象:多元裂变与偏向两级
    6.2 文学当代价值要素中情感价值上升
        6.2.1 负向情绪的宣泄
        6.2.2 孤独感的表达
    6.3 超越性想象的偏向
        6.3.1 个人主义的离散
        6.3.2 超越现实的想象
    6.4 表述危机与自我表征
        6.4.1 在表述危机中发挥语言价值
        6.4.2 自我表征危机与自我指征价值
        6.4.3 对时间的隐喻表征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数码影像的输出新贵(论文参考文献)

  • [1]期刊的终结? ——以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为例[D]. 肖晓.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
  • [3]“情动力”(affect)视域下中国展览馆中录像艺术研究[D]. 杨国柱. 上海大学, 2016(02)
  • [4]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D]. 王颖. 吉林大学, 2015(05)
  • [5]数码单反“新贵” 尼康D300[J]. 杨志斌. 照相机, 2007(11)
  • [6]网聊无极限——24款数码摄像头横评[J]. 马士文,魔之左手. 大众硬件, 2004(09)
  • [7]数码竞争 胜负难料[J]. 陈金国,徐亚岚. 互联网周刊, 2003(35)
  • [8]除了画质,还得“真实”——3D物理加速技术简析[J]. YinXiang. 现代计算机(普及版), 2006(06)
  • [9]光与影的传说——9款长焦数码相机横向评测[J]. 马士文. 大众硬件, 2005(02)
  • [10]2004年年度十大数码时尚生活贡献[J]. 康励锋. 多媒体世界, 2004(12)

标签:;  ;  ;  ;  ;  

数字图像输出新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