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学生子女上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张晓风[1](2021)在《华侨华人二代的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文中认为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留学目的地,但是针对华侨华人二代(1)作为留学生的教育移民经历以及反向文化冲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选取了成功入读国内顶尖大学的华裔留学生个案来讨论,与学业上的成功相比,这些学生的早期教育流动与社会和文化适应问题对她们回到中国的再社会化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冲突性教育原则、两代移民价值导向的差别、家庭分离经历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对于这一群体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的影响。与以往强调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入的研究不同,本文从二代的自身经历出发,认为反向教育流动容易产生易被忽视的社会适应问题,"以学业为先"的教育原则也为二代移民的跨文化适应制造了不同程度的障碍。
董晓宇[2](2020)在《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态度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语言态度是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情感、认知与行为的价值反应,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及内潜性特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的预见性指标。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选择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作为研究课题是基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竞争现象。研究我国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及外语的语言态度可以探析各语码的实际功能和地位,揭示语言接触下各种语言的活力,对于平衡多语并存、多元文化包容的语言生态以及构建和谐的语言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厦门大学、南昌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121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访谈,研究我国不同语言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语言态度以及影响其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探讨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为语言态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些本科生就读于我国不同地域的五所985大学,相较于省属地方院校学生,他们的社会背景和语言背景更为多样,是研究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最佳对象。在本研究中,国家通用语言即为普通话,外语特指英语。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等语言具有同样宝贵的研究价值,但英语目前是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语言,考虑到研究对象“语库”里外语的同一性,其他外语种类暂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和方法,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发现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至第四章以定量研究为主,阐释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中社会变项及语言变项对语言态度的影响。其中,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汉语方言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维度上对母方言语言态度较为积极,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粤方言的大学生对母方言的语言态度最为积极,远远高于赣方言、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大学生。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倾向)三个维度上都呈现出积极的语言态度,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及其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普通话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学生对于普通话在情感维度的评价已经超越方言。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对外语(英语)的语言态度。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对英语的地位、社会影响力和实用性评价较高,在工具性学习动机驱使下,愿意学习并使用英语。第五章以定性研究为主,挖掘访谈对话文本,深入探讨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政策、城市化程度、家庭背景、语言社区紧密程度、教师和同伴影响等。认知因素包括身份认同、学习动机和语言意识。语言因素包括语言知识(语库)、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基于问卷和访谈研究结果,本章还探讨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提出“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该模型涵盖社会、认知和语言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语言态度具有动态建构的内潜性认知心理特征,强调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即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发展对语言态度产生的影响。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贯穿于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第六章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验证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第七章为结论,总结研究发现、启示,概述本研究结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学术贡献及局限,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的特色在于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社会语言学言语适应理论等为研究理据,探析影响语言态度的社会、认知和语言因素,并且构建了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即“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以此深化对语言态度的本质解读。其学术贡献在于,相较于对方言、普通话和外语的单一语言态度研究,本研究将“语库”概念引入语言态度研究中,将个体掌握的语言及其变体,即方言、普通话及外语(英语)纳入语言态度形成机制的研究框架,以多语者的语库多样性作为切入点,从社会、语言和认知三个层面探寻语言态度差异产生的动因,将宏观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会话情境相结合,揭示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了“社会化认知”语言态度模型,阐释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第二,借鉴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为语言态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第三,对我国的语言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的普及率会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动地域方言和普通话的融合,产生多种地方普通话变体,并逐步替代原地域方言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社会价值将得到普遍认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的第一大外语语种。地域方言、普通话以及英语的使用和发展城乡差异显着。本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关系、语言传承和外语教育政策制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本研究揭示方言、普通话和外语(英语)的实际功能和地位,厘清我国现阶段主要语言共存与竞争关系。第二,本研究真实地反应了新时期背景下不同语言/方言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及其发展趋势,验证了方言传承的必要性。第三,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仍以工具性动机为主,外语教育要秉持“语言资源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彭洪萍[3](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T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沿线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2016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应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长久以来,云南省与周边国家都有着密切交流,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云南与缅甸的教育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和便利的条件。自2015年我国实行“两免一补”等教育优惠政策以来,边境地区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外籍小留学生,他们没有办理过入学手续,自发跨越边境到我国学校就读。据统计,在这些外籍小留学生中,缅籍学生数量最多,主要包括居住在中缅边境地区的境外跨境民族和缅甸华人华侨。由于中缅两国文化差异的存在,缅籍学生到中国学校就读是否会不适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本研究将缅籍学生的学校适应作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的学校适应现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建议。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是通过问卷和访谈搜集到的资料,对缅籍小留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总结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第四章是根据数据分析和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建议。
李爱花[4](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黄秋燕[5](2020)在《论新移民文学的子女教育叙事》文中指出随着黄宗之、朱雪梅、秋尘、孙博、刘瑛、陈河、曾晓文、王海伦、袁劲梅等一批华文作家的涌现,海外新移民文学的创作呈现向深层的拓展。作家们突破“留学生题材”的既有模式,书写华人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直面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所面临的教育理想冲突以及人性困境问题,警策家庭教育之重,于创作中积极寻求不同文明的对话,重构“立人”的教育理念,传达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突显新时期海外华人在异域环境追问生命价值的新路径。本论文立足新移民华文小说创作的语境,选取目前学界关注较少的子女教育叙事作为切入口,采取从现象到本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借助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和叙事学等文学批评理论,从“教育”“人性”和“立人”三个垂直维度来阐释新移民文学的子女教育叙事所呈现的题材意蕴,鉴赏小说的叙事技巧与艺术审美,把握新移民作家在全球化语境下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思考,展现海外新移民文学的人文关怀,以期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家庭教育难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胡慧敏[6](2020)在《中日外交“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困境与应对研究》文中认为根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外交舆论”调查,2004-2015年是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的“寒冬期”。相较于这种“冷”,可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规模却在不断递增。中国游客的“爆买”热潮、中国学生的“爆留学”现象与中日外交“寒冬期”形成巨大反差。中日外交寒冬期,虽然没有影响赴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却严重影响在日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此影响下,此群体呈现出安全警惕性弱与危机意识不强等特征,也遇到被侵害事件频发、被右翼“洗脑”也时有发生,出现适应困难。本研究考察了中日关系在过去40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趋势;借鉴Ward、葛兹、John W.Berry和Greenspan的社会适应理论,本研究定义“中国留学生适应”为个体在与政治、文化、经济等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打破自身旧有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脉络体系,通过逐渐接受现有政治、文化、经济等规范及行为准则,重建另一个新的安定体系,在现有社会允许的各种规则范围内做出相应的反应,以便维持新的安定体系的正常运行。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运用社会适应模型分析、Excel数据分析等方法,发现:中国留学生社会适应总体上较为曲折,特别是表现在政治与历史认识下的意识形态方面。中国留学生社会适应的困难包括政治、经济、留学政策和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中日外交“寒冬期”下政治关系被“冰冻”、“冰冻”政治关系下经济关系“失衡”、中日政治关系与历史认识下的意识形态差异大、日本留学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以及日本“菊与刀”的双重社会文化等,是在日中国留学生社会适应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在日中国留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围绕中日政治关系这个关键因素,提出在日中国留学生必须推进中日外交“回暖”、必须发挥自身在中日民间交流的桥梁作用、必须改善中日民间关系等相关建议。
周琳[7](2020)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以《博雅汉语》为例》文中指出词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难点,离合词更是由于其既可合又可离的特殊性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前人关于离合词性质、扩展形式等方面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理论研究与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结合并不是那么紧密,理论研究应该如何行之有效的将其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思路,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为基础,结合《博雅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对离合词在教材中的数量、等级、注释、练习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离合词离析形式及偏误情况,结合分析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期让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能够有效习得离合词。本文将从以下六方面对离合词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集中分析了前人关于离合词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引论出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切入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博雅汉语》和新《HSK考试大纲》,从数量分布、复现率、注释情况以及练习设置四个方面整理和分析教材中的离合词,并与新《HSK考试大纲》中离合词的设置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教材超纲词较多,且与大纲对离合词的标注存在差异。第三部分,从插入表时态的成分、定语、补语、重叠、倒装五方面对离合词的离析形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到的语料,对教材不同阶段的离合词在使用时出现的错误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出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为后文提出关于离合词的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根据。第五部分,根据前文所得出的教材中离合词的相关结论,以及语料库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由教材和教学两方面入手,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第六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分析过程做了阐述,并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玲[8](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张容榕[9](2019)在《汉语分级读物中的爱情故事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文小书架》《彩虹桥》《学汉语》三套汉语分级读物中的15个共选爱情故事为研究对象,从语料、内容、形式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故事文本的数据统计、121份留学生问卷、20位留学生读后访谈以及8位汉语教师访谈,探究爱情故事的编写以及汉语分级读物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故事语料方面,三套分级读物的甲级词比例都偏低,超纲词比重偏高,生词复现率都较低,平均句长偏长。《学汉语》500字级别的文本长度对中级水平来说过长。故事内容方面,《小书架》的情节更简单、文化点更少,《彩虹桥》《学汉语》的情节更丰富、文化点更多。练习方面,《学汉语》不设置练习,其他两套读物练习各有其侧重点及优缺点。读物形式方面,三套读物插图基本都包含了爱情故事的关键情节,但插图风格和人物形象因读物而异。排版方面,《彩虹桥》《学汉语》的正文旁边都有生词注释,比《小书架》更偏向实用性和工具性。此外,结合留学生问卷和访谈结果来看,初中级阶段留学生对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了解较少;除了经典爱情故事外,学生还对浪漫的、鬼怪类以及生活中的爱情故事等类型感兴趣。从课外分级读物的使用现状看,初中级阶段留学生对汉语分级读物的接触较少,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看过;留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时间短;教师也较少给学生推荐,因此汉语分级读物在华文学院的使用情况不理想。本文主要建议:从爱情故事的编写上看,主要针对语料、故事内容、故事形式提出相应建议。从爱情故事的选材上看,目前分级读物对爱情故事的选材集中在中国古代爱情故事,应多注重爱情故事地域、时代、文化背景的多元化,还可以进一步开发《聊斋志异》、中国优秀诗词中的爱情故事等改编资源。从汉语分级读物的编写上看,应多编写适合零基础、初级水平的分级读物,话题的选择多从对象需求出发。从汉语分级读物的使用上看,其使用情况不理想,需要学院、图书馆、教师、留学生等多方合作、共同促进。
庞楚瑶[10](2019)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想”属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中的一级常用汉语词语,亦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动词。“想”具有丰富的词义,也具有多种用法,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偏误。本文选择“想”作为研究对象,对“想”的使用情况和偏误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既可以对“想”的本体研究添砖加瓦,也可以在二语习得角度给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并整理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想”的语料,去除重复后选择其中1780条作为样本语料,对其中的240条偏误语料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留学生习得“想”过程中产生这些偏误现象的原因。最后,基于偏误产生的原因和课堂案例分析,笔者提出了对泰汉语教学的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评述了“想”的本体研究及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研究现状,还阐释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所用语料的来源。第二部分是“想”的语法特点。这一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想”的语法特点:词类归属、句法功能及“想”的其他用法。第三部分是“想”的语料分析。这一章以上文的分类为根据,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到的1780条语料进行用法分类和使用情况分析。第四部分是“想”的偏误分析。这章运用了偏误分析理论,基于240条偏误语料将留学生使用“想”的偏误情况分为五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错别字。接着讨论了产生偏误的原因,总结出母语负迁移、学习策略、教师讲授方式等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对泰汉语教学中“想”的教学策略,结合笔者教学案例从教案设计和教师教学两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为“想”的对泰汉语教学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二、留学生子女上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学生子女上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华侨华人二代的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华侨华人二代的反向教育流动 |
二、家庭约束性教育原则与跨文化独立个体之间的冲突 |
1. 父母的强制性教育决定 |
2. 以学习成绩为主导的关注、忽视跨文化调试 |
三、两代移民之间的不同生活实践与易被忽视的反向社会适应问题 |
1.“拆分型家庭模式”造成的社会性断裂 |
2. 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冲突 |
3. 与中国同学的思维方式差异 |
4. 人情原则的复杂性以及与作为留学生的特殊经历 |
四、结语 |
(2)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
1.5.1 语言态度研究的核心概念 |
1.5.2 国外语言态度研究 |
1.5.3 国内语言态度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工具 |
1.6.3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
1.7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的方言态度 |
2.1 方言态度研究结果 |
2.2 方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2.3 方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2.3.1 个体 |
2.3.2 家庭 |
2.4 方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2.4.1 语言能力 |
2.4.2 语言使用频率 |
2.5 研究结果讨论 |
2.5.1 身份认同、语言意识与方言态度 |
2.5.2 社会变项与方言态度 |
2.5.3 语言变项与方言态度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的普通话语言态度 |
3.1 普通话语言态度研究结果 |
3.2 普通话语言态度的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3.3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3.3.1 个体 |
3.3.2 家庭 |
3.4 普通话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3.4.1 语言能力 |
3.4.2 语言使用频率 |
3.5 研究结果讨论 |
3.5.1 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的差异及其动因 |
3.5.2 社会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
3.5.3 语言变项与普通话语言态度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态度 |
4.1 英语语言态度的研究结果 |
4.2 英语语言态度在三个维度相关性分析 |
4.3 英语语言态度与社会变项分析 |
4.3.1 个体 |
4.3.2 家庭 |
4.4 英语语言态度与语言变项分析 |
4.4.1 语言能力 |
4.4.2 语言使用频率 |
4.5 英语态度与方言态度、普通话态度相关性分析 |
4.6 研究结果讨论 |
4.6.1 英语、普通话与方言语言态度差异及其动因 |
4.6.2 社会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
4.6.3 语言变项与英语语言态度 |
4.6.4 方言、普通话及英语语言态度间的联系和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
5.1 影响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
5.1.1 社会因素 |
5.1.2 认知因素 |
5.1.3 语言因素 |
5.1.4 研究结果讨论 |
5.2 语言态度的形成机制 |
5.3 “社会化认知”模型对语言态度本质特征的阐释 |
5.3.1 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特征 |
5.3.2 语言态度的认知心理特征 |
5.3.3 语言态度的内潜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个案研究 |
6.1 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综述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语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 |
6.3.2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影响因素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我国大学生方言、普通话、外语(英语)语言态度 |
7.1.2 影响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
7.1.3 语言态度形成机制 |
7.2 研究启示 |
7.2.1 关注家庭语言传承,提高全民语言意识 |
7.2.2 发挥媒体宣传引导作用 |
7.2.3 正确认识英语“国际通用语”的语言价值 |
7.2.4 在公共领域推广多种语言服务,提升语言活力 |
7.3 研究结果的意义与贡献 |
7.3.1 理论意义 |
7.3.2 学术意义 |
7.3.3 现实意义 |
7.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7.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适应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适应的研究 |
三、缅籍小留学生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云南边境地区 |
二、缅籍小留学生 |
三、学校适应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适应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三、文化距离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分析 |
第一节 T市基本概况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人口民族 |
三、经济发展 |
四、教育发展 |
五、缅籍学生来华就读情况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分析 |
一、调查工具的设计和编制 |
二、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
三、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
第三章 影响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社会环境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四、缅籍学生自身因素 |
五、家庭因素 |
第四章 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的建议 |
一、政策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四、缅籍学生自身层面 |
五、家庭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B 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C 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访谈提纲(教师或校长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
3.1.1 个人争取 |
3.1.2 学校推荐 |
3.1.3 资金支持 |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结语 |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论新移民文学的子女教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海外求学的教育诗 |
第一节 异国逐梦的历史记忆 |
第二节 “爬藤”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
第三节 留学潮中的家庭教育流弊 |
第二章 家庭教育缺位与人性困境的警示录 |
第一节 心灵的失语与爱的冷漠 |
第二节 精神的奴役和意志的沦丧 |
第三章 重构爱与美的立人蓝图 |
第一节 自由而真诚的开放精神 |
第二节 刚健而独立的自强人格 |
第三节 无功利的的价值取向 |
第四节 诗性的文化空间 |
第四章 回望传统与反思超越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沿袭成长小说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丰富的意象运用 |
第三节 独特的题材表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中日外交“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困境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寒冬期”中日关系研究及相关适应理论 |
1.1 核心概念 |
1.2 “寒冬期”中日关系研究综述 |
1.3 相关适应理论 |
1.4 研究思路及思维导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寒冬期”中国留学生在日总体状况 |
2.1 在日中国留学生群体数据与分布 |
2.2 日本留学市场状况 |
2.3 在日中国留学生群体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状况 |
3.1 在日中国留学生群体特征 |
3.2 在日中国留学生群体适应基本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主要适应困难 |
4.1 政治上的适应困难 |
4.2 经济上的适应困难 |
4.3 留学政策上的适应困难 |
4.4 历史与文化上的适应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主要影响因素 |
5.1 中日外交“寒冬期”下的“冰冻”政治关系 |
5.2 “冰冻”政治关系主导下的“失衡”经济关系 |
5.3 中日间政治关系与历史认识下的意识形态差异大 |
5.4 留学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
5.5 日本“菊与刀”的双重社会文化 |
5.6 留学生家庭与个人的“错位”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善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的对策及应用 |
6.1 中日政治与外交层面 |
6.2 中日经济与贸易层面 |
6.3 中日意识形态差异层面 |
6.4 中日政府留学政策层面 |
6.5 中日历史与文化层面 |
6.6 留学生家庭与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以《博雅汉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离合词研究综述 |
1.3 研究切入点与研究方法 |
2 《博雅汉语》与新《HSK考试大纲》离合词对比 |
2.1 《博雅汉语》离合词统计分析 |
2.2 《博雅汉语》与新《HSK考试大纲》离合词对比分析 |
3 离合词的离析形式 |
3.1 插入表时态的成分 |
3.2 插入定语 |
3.3 插入补语 |
3.4 重叠形式 |
3.5 倒装形式 |
4 离合词偏误分析 |
4.1 偏误的类型 |
4.2 偏误产生的原因 |
5 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
5.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5.2 离合词教学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离合词在教材中的复现情况 |
附录2 离合词在教材中的注释情况 |
附录3 离合词偏误例句 |
致谢 |
(8)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汉语分级读物中的爱情故事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共选爱情故事的语料分析 |
2.1 生词统计 |
2.2 文本长度 |
2.3 平均句长 |
2.4 难度系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选爱情故事的内容和形式考察 |
3.1 情节考察 |
3.2 文化点考察 |
3.3 练习考察 |
3.4 绘图考察 |
3.5 结构考察 |
3.6 排版考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分级读物使用现状调查 |
4.1 留学生问卷调查 |
4.2 留学生读后访谈 |
4.3 汉语教师访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议 |
5.1 爱情故事编写及选材建议 |
5.2 汉语分级读物编写及使用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建议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想”的研究现状 |
(一) “想”的本体研究现状 |
(二) “想”的第二语言习得角度研究现状 |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与说明 |
第一章 “想”的语法特点 |
一“想”的词类归属 |
(一) 心理动词 |
(二) 能愿动词 |
二、“想”的句法功能 |
三、“想”的其他用法 |
第二章 基于HSK语料库的“想”的语料分析 |
一、“想”的用法分类 |
二、“想”的使用情况分析 |
(一) “想”用作心理动词 |
(二) “想”用作能愿动词 |
(三) “想”用作话语标记成分 |
第三章 基于HSK语料库的“想”的偏误分析 |
一、偏误的类型 |
(一) 遗漏 |
(二) 误加 |
(三) 误代 |
(四) 错序 |
(五) 错别字 |
二、偏误的原因 |
(一) 母语负迁移 |
(二) 学习策略 |
(三) 教师讲授方式 |
第四章 对泰汉语教学中“想”的教学策略 |
一、教学案例分析 |
(一) 教学案例 |
(二) 案例与测试分析 |
二、教案设计的建议 |
(一) 教学内容的建议 |
(二) 教学用具的建议 |
(三) 教案设计 |
三、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 讲解的教学建议 |
(二) 练习的教学建议 |
(三) 课堂管理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留学生子女上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侨华人二代的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J]. 张慧,张晓风. 社会学评论, 2021(04)
- [2]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 董晓宇. 吉林大学, 2020(01)
- [3]云南边境地区缅籍小留学生学校适应研究 ——以T市为例[D]. 彭洪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5]论新移民文学的子女教育叙事[D]. 黄秋燕. 南昌大学, 2020(12)
- [6]中日外交“寒冬期”在日中国留学生适应困境与应对研究[D]. 胡慧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以《博雅汉语》为例[D]. 周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9]汉语分级读物中的爱情故事调查分析[D]. 张容榕. 暨南大学, 2019(02)
- [10]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想”的使用分析及在泰国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庞楚瑶.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