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炼机与密炼机动态硫化制备NB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尚清[1](2021)在《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简称TPV)是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得到一类特殊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它是通过在低含量(<40%)的热塑性塑料中混入高含量(>50%)的橡胶及其交联剂等,在熔融共混过程中橡胶被剪切破碎同时原位地产生化学交联(硫化),形成大量的微纳米颗粒分散在塑料基体中,最终得到大量交联的橡胶微粒为分散相、少量热塑性塑料为连续相的橡塑两相共混物。TPV在常温下的物理性能和弹性类似热固性橡胶,在高温下可像热塑性塑料一样加工成型,使之作为一类容易加工、可多次回收利用的“绿色”化工新材料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建筑行业等应用领域逐步替代热固性硫化橡胶。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人们开始对TPV提出相态足够精细、高性能化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性能TPV制备和加工成为热塑性弹性体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关键在于相态精细。目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仍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消耗量最多的TPV,但人们对其微相形成(尤其是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的本质影响因素、微相结构调控以及性能优化、加工流变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为此,本论文研究了EPDM/PP TPV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形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动态硫化和加工改性对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相态精细化调控与性能优化、以及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等内容。其中,创新性工作与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在BIMSM/PP与BIIR/PA不同共混体系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相交联动力学、破碎动力学与融并动力学之间关系,揭示了橡胶微粒形成的本质。结果发现,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粒子的形成,是橡胶破碎动力学、融并动力学与交联动力学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橡塑黏度比有密切关系。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小于1的BIMSM/PP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小,橡胶相破碎与交联匹配起主导作用,大于橡胶相的融并,则最终生成小尺寸的橡胶粒子,相态精细。而对于橡塑初始黏度比接近于1的BIIR/PA共混体系,在动态硫化过程中,橡塑两相黏度差越来越大,橡胶相破碎与交联不匹配,融并占主导,则最终生成大粒径的橡胶分散相,相态粗糙。这一结论为指导动态硫化调控精细相态制备高性能TPV提供了理论支撑。(2)通过选用两种不同PP分子量和三种不同交联体系与同一种EPDM进行正交动态硫化实验,揭示了EPDM/PP TPV橡胶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等微相结构形成的本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PDM纳米粒子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或橡塑两相界面张力)、EPDM交联速率和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低塑料相分子量和较低的橡胶相交联速率、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形成。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粒径主要受PP分子量和EPDM交联程度的耦合控制。较高塑料相分子量和较高橡胶相交联程度有助于粒径较小的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形成。这些发现为TPV的微相结构精细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通过高速注射成型加工EPDM/PP TPV,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剪切作用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增大剪切速率不仅使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粒径明显减小;而且使更多PP晶体、PP链和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发生在剪切方向上取向,还增加PP晶体中α和β晶型的结晶度。这些微相结构在各项异性上响应体现为:TPV在拉伸测试得到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剪切方向(注射方向)和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均增大,且两者在剪切方向上增幅更大。不仅如此,TPV在剪切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远高于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而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性能则相反。但剪切作用进一步增大会导致PP分子链降解,从而降低TPV所有性能。这些发现为加工调控TPV微相结构提供了方法指导。(4)研究了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工艺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优化TPV物理性能。通过热力学界面稳定铺展理论确定了EPDM/PP TPV的合适的界面包覆剂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简称POE)。采用高强剪切破碎和POE界面包覆的加工改性工艺实现了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精细破碎与热力学稳定分散,使TPV相态精细性能提高,这些结果得到了定量纳米力学表征以及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减小等实验和理论的验证;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界面包覆剂作用下,由于包覆前后体系界面张力下降,导致TPV中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粒径大幅较小,拉伸强度提高了46%左右、断裂伸长率提高了近40%、弹性模量和弹性明显改善。这一加工改性工艺为精细加工TPV和性能调控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新思路。(5)通过PP共混充稀EPDM/PP TPV设计不同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采用动态振荡扫描流变表征方法定量研究了TPV的微相结构与线性黏弹性、非线性黏弹性的响应关系,揭示了TPV在应变剪切流场下表现出弱应变过冲行为的屈服应力流体特性,它的屈服应力与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含量呈现指数关系。当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从网络结构向孤立分散状态变化时,TPV流变行为从弱应变过冲行为向应变稀化行为转变。此外,通过毛细管挤出流变研究发现,TPV的流动呈现拉伸变稀和剪切变稀的性质,且TPV中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对拉伸流场的响应比对剪切流场的要敏感。TPV的拉伸流动特性与熔体弹性主要受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的影响;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越是形成网络结构,TPV熔体拉伸应力或黏度越大、熔体弹性越显着。TPV的剪切流动行为主要受塑料相控制。这些结果为高性能TPV的加工提供指导。
李亮[2](2021)在《NBR/PP交替层叠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的回收与利用一直是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热塑性弹性体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更加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以及材料的可回收性逐渐成为一种热门且实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本文采用一种更加高效的共混方式微纳层叠挤出技术来制备NBR/PP热塑性弹性体,与常用的密炼机共混方式相比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可以实现橡胶与树脂在微观尺度下的交替层叠,实现两相更加精细的强制分散,这对于制备橡胶颗粒细小且分散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很大优势。论文主要通过实验从橡塑比、硫化剂种类和用量、动态硫化温度、螺杆转速、相容剂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橡塑混合物中橡胶部分的硫化效果,进行了不同橡塑比、各类硫化剂以及硫化剂用量对热塑性弹性体中NBR的硫化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橡塑比75:25的条件下添加5份酚醛树脂作为硫化剂时,橡塑混合物中橡胶的硫化效果最好;使用硫磺作为硫化剂效果次之,效果较好的添加用量为2份。基于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制备了不同橡塑比且具有交替层叠结构的NBR/PP橡塑混合物,随后制备了 NBR/PP热塑性弹性体,表征了其相态结构与力学性能,与采用普通共混方法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纳层叠挤出技术能够使得橡胶相在塑料基体中得到更好的分散,且橡胶颗粒平均粒径更小;分析了橡胶树脂交替的多层结构对热塑性弹性体相态结构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为NBR与PP的相容剂,对NBR/PP型TPV体进行了增容,对增容后的TPV的相态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与采用密炼机共混方式制备的TPV相比,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制备的材料断裂伸长率和PP的结晶度更高;同时探究了硫化温度和螺杆转速的变化对TPV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相容剂含量与工艺参数。
刘雅煊[3](2021)在《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英文为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是指由橡胶相、树脂相以及配合体系共同组成,采用动态全硫化技术进行加工,橡胶发生全硫化交联反应并被强劲的剪切力破碎成大量粒径小于2μm的微米级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连续的热塑性树脂基体中,兼具热塑性塑料的加工特性和传统热固性橡胶的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并在汽车配件领域、电子电器领域、建筑材料领域、食品包装领域以及医疗材料等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两步动态硫化法成功制备聚丙烯/丁基橡胶热塑性硫化胶,通过配方的调整以及反应机理的选择,探究IIR/PP型TPV不同橡塑比例和硫化体系对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同时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IIR/PP型TPV进行模型构建以及运行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结合,发现橡塑比例为60/40时,IIR/PP型TPV相容性最好,Payne效应最小,橡胶相IIR和塑料相PP有着最好的界面作用,在保证硬度和拉伸强度的同时提高断裂伸长率,但橡胶相IIR对塑料相PP的结晶有阻碍作用,IIR所占质量分数越大,熔融温度越低。对于硫化体系不同的IIR/PP型TPV,研究结果表明,PRV-TPV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气密性高于硫磺硫化体系,Payne效应低,加工流动性能更好,橡胶相IIR在塑料相PP中的分散性更好,分散粒径更小,不易团聚,在多个方面具有更为理想的优异性能。制备纳米级OMMT/IIR/PP复合材料,研究OMMT含量与橡塑比对OMMT/IIR/PP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的加入量为20phr时,拉伸强度达到峰值,Payne效应最小,可提高体系的结晶温度,同时加入OMMT可提高IIR/PP TPV的阻尼性能和阻尼温域,当蒙脱土的添加含量为20phr时,tanδ峰值最高,tanδ>0.3的有效阻尼温度区域最大,此时的阻尼性能最好。OMMT含量一定时,当橡塑比例为60/40时,OMMT填料与橡胶微球在塑料机体中分散性最好,Payne效应最弱,体系中橡胶相IIR,塑料相PP以及OMMT之间的相容性达到了最佳水平;当橡胶相含量上升,填料蒙脱土对OMMT/IIR/PP复合材料结晶的促进作用不及橡胶相对结晶的抑制作用,使结晶度下降,体系的熔融温度下降。
崔子文[4](2021)在《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过氧化物为硫化体系,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高性能的MVQ/TPU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重点研究了动态硫化加工工艺、硫化体系及增容剂的种类和用量对MVQ/TPU TPV的加工流变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相态结构和动态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MVQ/TPU TPV动态硫化工艺的研究,得出了利用HAKKE转矩流变仪制备TPV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参数。依据力学性能和TPV的相态结构,选取了最佳的动态硫化工艺条件:橡塑比40/60、共混温度180℃、转子转速80 r/min、动态硫化时间10 min,模压成型温度190℃。不同动态硫化制备方法对MVQ/TPU TPV体系性能的影响不同,M3制备方法得到TPV具有最均匀的相态结构和最强的交联网络结构。系统的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MVQ/TPU TPV体系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DBPH硫化的TPV的力学性能随着过氧化物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而DCP硫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则缓慢上升;此外,使用DBPH硫化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DCP。热失重结果表明,经DBPH硫化的TPV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TPV具有优异的热氧老化性能,老化后拉伸强度提高38%。SEM结果表明,DBPH硫化体系的TPV中硅橡胶的尺寸更小,在TPU相中的分散程度更好。TPV的熔体流动速率随DBPH用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关系,当交联剂用量超过1.5 phr后熔体流动速率过小。综合所有结果,以过氧化物DBPH作为交联剂,用量为1.5 phr时,MVQ/TPU TPV的综合性能最优。添加了助交联剂后,TPV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并且小幅度的降低了TPV体系的相态分布的均匀性。但添加助交联剂能够提高MVQ/TPU TPV体系的热稳定性,TAIC的效果更明显。经过二段硫化后,TPV体系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通过对TPV相容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TPV的力学性能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使用POE-g-MAH作为相容剂时TPV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添加了不同类型及用量相容剂的TPV的热氧老化性能良好,并且相容剂能够提高TPV中TPU相的热稳定性。利DMA和SEM结果表明,三种增容剂都能够提高TPV体系中橡塑两相的相容性,其中选择POE-g-MAH作为相容剂时,TPV中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近,TPV断面中两相界面最为模糊,说明POE-g-MAH对TPV的增容效果最好,并且用量为6份时增容效果最佳。MVQ/TPU TPV具有优异的可重复加工性能,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TPV的力学性能有上升的趋势。
孙颖涛[5](2021)在《功能型EA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出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丁腈橡胶(NBR)热塑性硫化胶(TPV)为基础,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压缩Mullins效应、撕裂Mullins效应、压缩应力松弛、压缩永久变形等黏弹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对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性能进行探索,研究了TPV的微观结构、热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深入探讨了其形状记忆行为与黏弹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形状记忆机理进行相应阐述;通过金属配位交联成功制备了NBR/无水硫酸铜(CuSO4)和NBR/CuSO4/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M)硫化胶,并分析了CuSO4与TMTM之间的协同效应,对硫化胶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压缩Mullins效应、链段移动、形态特征、溶胀行为及动态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EAA/NBR和EAA/NBR/甲基丙烯酸锌(ZDMA)TPV的研究表明,提高体系中EAA含量有助于提高TPV的撕裂强度和硬度,当EAA含量为40份时,EAA/NBR TPV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大值,通过在NBR中引入ZDMA可提高EAA/NBR TPV的撕裂强度;微观结构研究表明,EAA/NBR TPV具有典型的“海-岛”结构,交联的NBR颗粒以5~8μm的直径均匀地分散于EAA基体中,ZDMA增强的EAA/NBR TPV的断裂表面更为粗糙,表明界面相容性获得显着改善。(2)对EAA/N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TPV中的压缩应变及EAA含量可以增强Mullins效应,提高热处理温度可以显着增强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程度;研究了EAA/NBR和EAA/NBR/ZDMA TPV的撕裂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结果表明,EAA/NBR TPV撕裂模式下的Mullins效应随EA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ZDMA增强的EAA/NBR TPV在撕裂模式下表现出更为显着的Mullins效应,但在未填充的NBR静态硫化胶中几乎观察不到Mullins效应,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表现出明显的温度依赖性,在升温条件下可以发现EAA/NBR TPV的良好形变可逆性;研究了EAA/NBR TPV的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结果表明,EAA/NBR TPV的应力松弛行为随EAA含量及压缩应变的增加趋于显着,在热处理过程中升高温度或延长时间,压缩应力松弛的可逆回复行为均显着增强,通过对测试数据拟合处理定量解释了可逆回复在不同阶段的应力及松弛时间特征;研究了EAA/NBR TPV的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压缩永久变形可逆回复的速度明显加快,残余压缩永久变形显着降低,当热处理温度一定时,压缩永久变形的初始值与残余变形随NBR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出下降趋势。(3)研究了基于EAA/NBR TPV的“海-岛”结构热触发形状记忆高分子(HSMP)的形状记忆行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表明,高的界面强度对EAA与NBR之间形成足够的物理缠结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显着提高了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效应(SME);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形状记忆研究表明,EAA基体与NBR颗粒之间强烈的界面相互作用为保持变形橡胶颗粒的临时形状和储存更大的弹性回复驱动力以满足形状记忆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此外,Td和Tr设定为95°C和EAA/NBR TPV质量比为50/50是获得优异SME的最佳条件;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随着EAA用量的增加,TPV的熔融转变热增加,NBR颗粒促进了EAA相的结晶,使得HSMP在转换温度和能量上具有极强的可调性,以及高应变下较高的固定和回复水平。(4)采用配位交联制备得到NBR/CuSO4和NBR/CuSO4/TMTM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CuSO4含量的增加,NBR/CuSO4硫化胶的拉伸性能获得明显改善,CuSO4与TMTM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NBR/CuSO4硫化胶的配位稳定性,NBR/CuSO4/TMTM硫化胶拉伸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NBR/CuSO4硫化胶的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同一应变下的最大压缩应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表现出应力软化现象,瞬时残余变形随应变及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呈现出明显的Mullins效应,在CuSO4添加量增多及应变增大的条件下,NBR/CuSO4硫化胶表现出Mullins效应的“放大器效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FE-SEM及交联密度等实验结果表明,三维交联网络是由腈基(-CN)与铜离子(Cu2+)的金属配位键结合在一起的,NBR/CuSO4/TMTM硫化胶的扭矩值、拉伸强度和交联密度均优于NBR/CuSO4硫化胶,这归因于TMTM热活化裂解形成的自由基与Cu2+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高反应活性及高结合能的[Cu(SnCNMe2)]·2+络合物,与-CN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其中,XPS研究进一步证明了TMTM的加入使协同配位效应得到明显提升;此外,在热处理条件下,加载-卸载过程中断裂的配位键可以重新形成,使NBR/CuSO4和NBR/CuSO4/TMTM硫化胶中配位交联网络展现出优异的可逆性。
蒋志成[6](2021)在《功能型HDPE/S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丁苯橡胶(SBR)热塑性硫化胶(TPV),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行为、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行为、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进行了系统研究。以HDPE/SBR TPV为原料制备了热致型形状记忆高分子(HSMP)材料,研究了橡塑比、定型温度、回复温度以及增容剂对TPV的形状固定率(SF)和形状回复率(SR)的影响,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并提出了TPV形状记忆行为的机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HDPE/SBR TPV的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通过Avrami、Ozawa和Mo等方法来描述非等温结晶过程;以金相砂纸为模板制得具有超疏水性的TPV薄膜,研究了磨粒粒径对模压TPV膜疏水性能的影响以及模压后TPV膜表面的稳定性,构建了一种新型可连续工作的“直通式”油水分离装置,研究了薄膜卷绕物的间隙和抽力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对TPV微观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提出油水分离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HDPE含量的提高,系列HDPE/SBR TPV的应力-应变曲线经历了从“软而韧”到“硬而韧”的转变;HDPE/SBR TPV压缩应力松弛行为主要由HDPE连续相决定的,而SBR分散相对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较小;与HDPE/SBR TPV相比,HDPE/乙烯-辛烯共聚物(POE)/SBR TPV的硬度和断裂伸长率发生下降;Mullins效应的研究表明,HDPE/POE/SBR TPV比HDPE/SBR TPV具有较低的tanδ值和残余变形,表明POE的引入使TPV的弹性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压缩循环次数增加,TPV的瞬时残余变形增加,但压缩最大应力和tanδ减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PV二次压缩时的最大压缩应力可逆性得以改善,并在130℃时表现出最佳可逆回复行为;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HDPE/SBR TPV中交联SBR较为均匀地分散在刻蚀样品的表面,其粒径尺寸约为5~10μm。与HDPE/SBR TPV相比,HDPE/POE/SBR TPV的拉伸断面较光滑,表明TPV中存在POE可以改善其可逆回复性能。(2)HDPE/SBR TPV样品具备形状记忆效应,TPV拉伸样品表面存在明显的取向结构;当TPV橡塑比为50/50时,其形状记忆性能较好;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SBS)作为增容剂能显着提高TPV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当SBS为6份,固定温度和回复温度为120℃时,TPV的形状记忆性能最佳,其SF=90.6%,SR=90.4%。(3)Avrami方程和Mo方法可以准确地描述纯HDPE和HDPE/SBR TPV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由于从Ozawa方程获得的数据拟合图不适合描述HDPE/SBR TPV非等温结晶过程。对于纯HDPE和HDPE/SBR TPV,结晶速率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降温速率下,HDPE/SBR TPV相比于纯HDPE具有更高的初始结晶温度(T0)和结晶终止温度(Tc),以及更低的结晶半衰期(t1/2),这表明SBR在TPV结晶过程中起到成核剂作用并促进TPV中树脂相的结晶。(4)采用W14型砂纸模压所得TPV膜的疏水性能最佳,接触角为159.2°且滚动角仅为7.2°;当油水分离装置中薄膜卷绕物的膜间隙为50μm、相对真空度为3 KPa时,具有最佳的油水分离性能,且油水分离效率可达98.52%。
蔡文[7](2020)在《极性橡胶热可逆交联及其与PVC的共交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氯乙烯(PVC)作为全球第二大通用树脂,具有耐燃、耐化学腐蚀、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PVC存在热稳定性差、易变脆变硬、韧性较差、耐寒性差等问题。为提升PVC材料的使用性能,对PVC进行交联改性是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化学交联改性属不可逆交联,在改善PVC性能的同时丧失了热塑性。在PVC树脂配方中引入双环戊二烯二甲酸盐交联剂,通过酯化反应构建热可逆交联桥键,赋予交联PVC热塑性。但是,由于PVC树脂的活性氯位点少,酯化交联密度偏低,性能提升不明显。为此,本课题拟在PVC树脂中引入极性不饱和橡胶氯丁橡胶(CR)和丁腈橡胶(NBR),通过添加双环戊二烯二甲酸(DCPDCA)和双环戊二烯二甲酸钠(DCPD(COONa)2)的混合物作为复合交联剂,在PVC与不饱和橡胶分子链间构建基于可逆Diels-Alder(D-A)反应的热可逆共交联网络,从而提升PVC的热可逆交联密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 NBR、CR两种极性不饱和橡胶与DCPDCA酯化交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NBR更适于与DCPDCA进行酯化反应;对交联剂DCPDCA进行处理,成功制备PEG4000-DCPDCA组合物,发现DCPDCA可部分溶解于PEG4000中,从而改善交联剂在聚合物中分散溶解。DSC曲线表明溶于PEG4000的DCPDCA具有高温逆D-A反应,降低温度重新发生D-A反应的特性。(2)确定了 DCPDCA对NBR酯化交联的适宜配方:NBR 100phr,催化剂(TSA)6.4phr,PEG4000:DCPDCA 质量比为 5:7 的组合物 8.6phr,抗氧剂2246 2phr,炭黑N330 45phr。通过比较不同热压条件交联NBR溶胀度及凝胶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90℃热压120min。(3)考察了上述适宜配方和热压条件下所得交联NBR的性能。通过不同温度下交联NBR胶样的平衡扭矩测定,验证了交联NBR试样高温下可发生逆D-A反应而解交联;与未添加交联剂热压后的NBR相比,交联NBR胶样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得到显着提升;二次热塑加工后,交联NBR仍有较高的拉伸性能。(4)将 NBR 与 PVC 进行橡塑共混,以 DCPDCA-DCPD(COONa)2混合物为复合交联剂,实现PVC与NBR共交联。通过FTIR和DSC对交联不溶物进行分析,证实共交联网络的形成。SEM图像显示,共交联PVC拉伸断面为“拉丝状”,呈韧性断裂。
于新颖[8](2020)在《反应型增容剂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废旧轮胎胶粉(GTR)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通过动态硫化制备热塑性硫化胶。GTR主要成分为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GTR表面具有羟基和羧基等活化官能团,通过添加热塑性酚醛树脂(HY-2045)、PE-g-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GMA)三种反应型增容剂协同作用于GTR与HDPE共混体系的相界面,在两相界面处形成强的相互作用,力求制备出高性能的热塑性硫化胶,实现废旧轮胎胶粉的循环利用。以DCP为引发剂,利用PE-g-MAH和GMA的协同增容作用制备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PE-g-MAH中的HDPE与HDPE属于相容体系,MAH能与GTR表面的羟基进行开环成酯反应;GMA上的碳碳双键能与HDPE分子链进行自由基反应,环氧基团能与GTR表面的羧基进行开环成酯反应;两种增容剂分别利用GTR表面具有的羟基和羧基,改善了GTR与HDPE两相界面。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傅立叶红外光谱、SEM和DSC研究了在固定PE-g-MAH的含量的前提下,GMA的含量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60 phr GTR、30 phr HDPE、10 phr PE-g-MAH、0.5 phr GMA和0.4 phr DCP制备的热塑性硫化胶,拉伸强度能达到12.82 MPa,撕裂强度能达到82.08 k N/m,断裂伸长率能达到341.61%。在两种相容剂的协同作用下,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界面粘结良好。SEM显示改性后的热塑性硫化胶GTR和HDPE两相分布更加均匀,断面因界面层形成出现大量白色纤维状物质;DSC结果显示GMA的含量增加会使HDPE相的结晶度降低,影响热塑性硫化胶的机械力学性能。以DCP为引发剂,利用PE-g-MAH和HY-2045的协同增容作用制备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PE-g-MAH中的HDPE与HDPE属于相容体系,MAH能与GTR表面的羟基进行开环成酯反应;HY-2045在无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交联天然橡胶,分子链上的羟甲基和酚羟基通过形成邻亚甲基醌类中间体最终形成氧杂萘满环与HDPE形成接枝物;两种增容剂分别利用GTR具有的羟基和天然橡胶组分,改善了GTR和HDPE两相界面。利用凝胶含量测试、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研究了在固定PE-g-MAH的含量的前提下,HY-2045的含量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60 phr GTR、30 phr HDPE、10 phr PE-g-MAH、4 phr HY-2045和0.4 phr DCP制备的热塑性硫化胶拉伸强度能达到18.47 MPa,撕裂强度能达到88.01 k N/m,断裂伸长率能达到264.70%。在两种相容剂的作用下,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界面粘结良好。SEM显示改性后的热塑性硫化胶断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少量或过量的增容剂会影响界面层的形成;DSC结果显示热塑性硫化胶的熔融焓变和结晶度受HY-2045的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以DCP为引发剂,利用GMA和HY-2045的协同增容作用制备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GMA上的碳碳双键能与HDPE分子链进行自由基反应,环氧基团能与GTR表面的羧基进行开环成酯反应;HY-2045在无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交联天然橡胶,分子链上的羟甲基和酚羟基通过形成邻亚甲基醌类中间体最终形成氧杂萘满环与HDPE形成接枝物,两种增容剂分别利用GTR具有的羧基和天然橡胶组分,改善了GTR和HDPE两相界面。利用凝胶含量测试、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研究了在固定GMA的含量的前提下,HY-2045的含量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60 phr GTR、40 phr HDPE、0.75 phr GMA、3.5 phr HY-2045和0.4 phr DCP制备的热塑性硫化胶,拉伸强度能达到20.24 MPa,撕裂强度能达到94.30 k N/m,断裂伸长率能达到184.18%。在两种相容剂的作用下,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界面粘结良好。SEM显示断面产生大量塑性变形,产生大量白色纤维状物质,GTR和HDPE相会形成稳定的界面层;DSC显示GMA和HY-2045协同增容对热塑性硫化胶的结晶性能影响不明显,结晶度和熔融焓变基本不随HY-2045含量变化而变化。
张政[9](2020)在《SEBS/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新型聚烯烃弹性体SEBS及聚丙烯(PP)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物1,3(1,4)一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硫磺(S)为硫化体系,通过动态硫化法制备新型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SEBS/PP TPVs,并探究了加工温度、转子转速、共混时间、橡塑比等加工工艺,环烷油和石蜡油软化剂体系,高岭土、碳酸钙、云母粉、炭黑和白炭黑填充补强体系对材料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SEBS/PP TPVs体系加工工艺探究发现,材料拉伸强度随加工温度升高与动态硫化共混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随转子转速增加逐渐上升,断裂伸长率随加工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增加,随动态硫化共混时间延迟逐渐增加,撕裂强度随加工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随转子转速增加及动态硫化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综合考虑SEBS/PP TPVs的各项性能,确定加工温度为180℃,转子转速100 r·min-1,动态硫化共混时间4 min。通过探究交联剂BIBP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及连续相PP的结晶度影响发现,与简单共混物相比,经过动态硫化后,SEBS/PP TPVs拉伸曲线出现明显弹性拉伸,且随交联剂BIBP用量增加,体系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逐渐下降。相对于助交联剂TAIC,助交联剂S更适用于SEBS/PP TPVs体系,当BIBP用量为2 phr时,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经热性能分析,随交联剂BIBP用量增加,体系中PP熔点Tm与熔融热焓ΔHm逐渐降低,体系结晶度略有降低,从SEM图像中,与简单共混物对比,可明显观察到经动态硫化后,体系发生相转变,形成“海-岛”结构。为改善体系的硬度及物料的流动性,选用环烷油和石蜡油作为增塑剂,探究软化剂种类与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SEBS/PP TPVs体系中加入软化剂,体系的粘度迅速降低,平衡转矩显着下降,有效改善其加工流动性,体系硬度也明显降低。经热性能分析,软化剂用量增多,体系中PP的熔点向低温移动,且结晶度降低。综合比较环烷油体系与石蜡油体系的力学性能、回弹性与耐热氧老化性能,SEBS/PP/石蜡油体系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将无机填料高岭土、碳酸钙、云母粉及有机填料炭黑、白炭黑作为填充补强体系对SEBS/PP TPVs体系综合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对于SEBS/PP/无机填料TPVs体系,随填料份数增加,体系平衡转矩、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升高;对于SEBS/PP/有机填料体系,随填料份数增加,体系平衡转矩撕裂强度逐渐上升,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硬度逐渐上升,且增幅高于无机填料体系。对高岭土、碳酸钙、云母粉、炭黑N330、白炭黑五种填料体系耐热氧老化性、回弹性与耐压缩永久变形性比较发现,白炭黑体系与云母粉体系老化前后性能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良好的回弹性与耐压缩永久变形性。
夏巍[10](2020)在《丙烯酸酯橡胶/尼龙1012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硫化胶(TPV)是兼具橡胶弹性和热塑性塑料重复加工性能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其生产工艺简单且资源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以丙烯酸酯橡胶(ACM)和低熔点的尼龙1012(PA1012)为基体,采用橡塑预混法通过调节两相粘度制备了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ACM/PA1012 TPV材料,围绕力学性能探讨了该TPV的优选配方及工艺参数;同时,结合断面形貌和流变行为探究了该TPV微观结构的形成机制。本文旨在克服ACM/PA TPV高强度与低硬度无法兼顾的缺点,为制备耐高温的柔性线缆料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ACM、PA1012为基体,采用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BP)硫化剂,在不同加料顺序、加工温度、转子转速、硫化剂用量和橡塑比下制备了系列ACM/PA1012 TPV产物。研究表明首先将橡塑两组分高温预混,随后在常温条件下加入硫化剂后直接进行热压成型是制备高性能ACM/PA1012 TPV的较佳方式;按照该制备路线,在210℃下,添加2份BIBP,控制转速为50 rpm,以75/25的橡塑质量比制得的ACM/PA1012 TPV拉伸强度可达24.6 MPa,硬度仅为80A。此外,将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离聚物(EMAA-Na)、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作为增容剂,添加于优选配方的ACM/PA1012 TPV中通过改善橡塑两相相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EMAA-Na上的Na+会与PA1012分子链上羰基的氧原子发生络合作用从而起到增容作用,添加4~6份EMAA-Na后,ACM/PA1012 TPV的断裂伸长率提高至未增容改性实验组的1.6倍,且拉伸强度无明显下降。EPDM-g-MAH的增容作用则源于马来酸酐基团与PA1012中端氨基间的化学反应,添加25份EPDM-g-MAH后,ACM/PA1012 TPV的断裂伸长率从56%增加至129%,拉伸强度为15 MPa,硬度仅为75A。通过对比ACM/PA6(尼龙6)TPV、ACM/PA1012 TPV两种体系的断面形貌,发现橡塑比为75/25时,添加0.4份BIBP可以使ACM/PA6 TPV局部实现从双连续相到ACM分散在PA6中的海-岛结构的相转变;而ACM/PA1012共混物及ACM/PA1012 TPV在不同的制备路线和BIBP用量下,均呈现出双连续相结构,仅ACM相内部颗粒的直径和形貌存在差异。动态流变测试结果显示两种TPV体系微观结构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橡塑单位体积黏度比的大小,在210℃,50 rpm的共混条件下,ACM/PA1012共混物及其TPV体系中的两相单位体积黏度比都约为1,因此均形成双连续相结构。
二、开炼机与密炼机动态硫化制备NB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炼机与密炼机动态硫化制备NB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热塑性弹性体 |
1.2.2 热塑性硫化橡胶 |
1.2.3 动态硫化技术 |
1.3 TPV微观相态研究进展 |
1.3.1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形成机理 |
1.3.2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TPV微相演变发展研究进展 |
1.3.3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3.4 TPV微相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进展 |
1.3.5 TPV加工性能与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
1.3.5.1 TPV流变响应表征方法 |
1.3.5.2 TPV流变性能影响因素 |
1.4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动态硫化过程中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1.5.2 动态硫化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
1.5.3 加工调控EPDM/PP TPV微相结构以及性能优化 |
1.5.4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橡胶微粒形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橡塑两相黏度表征 |
2.2.4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2.2.5 静态硫化曲线 |
2.3 橡胶交联动力学 |
2.4 橡胶相在交联过程中破碎与融并 |
2.5 橡胶微粒形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微相形成的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3.2.2 橡塑两相界面张力表征 |
3.2.3 橡塑两相表观黏度测试 |
3.2.4 橡塑快慢交联体系设计 |
3.2.5 样品制备与体系设计 |
3.2.6 溶胀法表征交联程度 |
3.2.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3.2.8 样品溶解实验 |
3.3 PP分子量与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的耦合影响 |
3.3.1 橡塑硫化体系的交联动力学 |
3.3.2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的影响 |
3.3.2.1 橡塑硫化体系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2.2 变形破碎理论计算EPDM/PH体系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3 临界毛细管破碎方程计算EPDM/PL体系中的橡胶最小液滴粒径 |
3.3.2.4 橡胶粒子粒径 |
3.3.3 PP分子量和EPDM交联动力学对橡胶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3.3.3.1 PP分子量的影响 |
3.3.3.2 EPDM交联动力学的影响 |
3.4 分子量和交联动力学耦合影响橡胶粒子及其聚集体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微相结构表征 |
4.2.3.1 原子力显微镜(AFM) |
4.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 |
4.2.3.3 偏光显微镜(POM) |
4.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5.1 拉伸性能测试 |
4.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4.3 注射成型TPV微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的响应关系 |
4.3.1 注射成型剪切速率的确定 |
4.3.2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微相结构的影响 |
4.3.2.1 剪切速率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破碎和排列取向的影响 |
4.3.2.2 剪切速率对TPV结晶结构、结晶度的影响 |
4.3.2.3 剪切速率对TPV中PP相取向的影响 |
4.3.3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纳米力学模量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4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5 剪切速率对EPDM/PP TPV弹性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6 EPDM/PP TPV微相结构与各向异性的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相态加工调控与性能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5.2.2 样品制备 |
5.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5.2.4 动态振荡应变扫描 |
5.2.5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5.2.5.1 拉伸性能测试 |
5.2.5.2 拉伸与回复测试 |
5.3 强剪切作用和POE界面包覆对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1 EPDM纳米粒子聚集体的热力学不稳定现象 |
5.3.2 界面包覆剂的确定 |
5.3.3 POE界面包覆实验验证 |
5.3.4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的影响 |
5.3.5 强剪切与POE界面包覆对TPV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PDM/PP TPV的微相结构与流变行为的响应关系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 |
6.2.2 样品制备 |
6.2.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6.2.4 流变行为表征 |
6.2.4.1 动态振荡剪切扫描 |
6.2.4.2 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 |
6.2.5 流变方法分析 |
6.2.5.1 拉伸流变与剪切流变 |
6.2.5.2 振荡频率扫描确定松弛时间谱 |
6.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在线性与非线性黏弹性上的响应 |
6.3.1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变化 |
6.3.2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动态黏弹性的响应关系 |
6.3.2.1 非线性黏弹性 |
6.3.2.2 线性黏弹性 |
6.3.3 橡胶纳米粒子聚集体相结构与TPV稳态流变行为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NBR/PP交替层叠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2.1 热塑性弹性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生产方法与分类 |
1.2.3 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 |
1.2.4 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 |
1.2.5 影响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因素 |
1.2.6 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 |
1.3 NBR/PP型热塑性弹性体 |
1.3.1 丁腈橡胶结构与性能 |
1.3.2 生产热塑性硫化胶的常用设备 |
1.4 微纳层叠挤出技术介绍 |
1.4.1 微纳层叠挤出技术的原理 |
1.4.2 实验中改造后的微纳层叠挤出设备 |
1.4.3 微纳层叠挤出技术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BR/PP橡塑共混物的硫化效果探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橡塑比探究实验 |
2.3.4 橡塑比对NBR硫化效果的影响 |
2.2.5 配方用量探究实验 |
2.2.6 硫化剂用量对NBR硫化效果的影响 |
2.2.7 硫化配方探究实验 |
2.2.8 不同硫化剂对NBR硫化效果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叠共混制备NBR/PP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层叠结构的NBR/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3.2.4 单层结构的NBR/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拉伸强度测试 |
3.3.2 压缩永久变形与硬度测试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螺杆转速对TPV相态结构的影响 |
3.4.2 螺杆转速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3 层叠结构对TPV相态结构的影响 |
3.4.4 层叠结构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BR/PP增容热塑性弹性体的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层叠共混方式制备增容TPV |
4.2.4 普通共混方式制备增容TPV |
4.2.5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添加相容剂后的TPV的相态结构 |
4.3.2 相容剂对普通共混TPV性能的影响 |
4.3.3 相容剂对层叠共混TPV性能的影响 |
4.3.4 工艺参数对增容后的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5 TPV的热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3)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TPV概述 |
1.1.1 TPV定义 |
1.1.2 TPV的应用 |
1.1.3 TPV的分类 |
1.1.4 TPV制备 |
1.1.5 TPV微观相态结构 |
1.2 分子模拟在IIR/PP TPV结构、性能中的应用 |
1.2.1 分子模拟简介 |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2.3 分子模拟软件及各大板块 |
1.3 蒙脱土增强TPV性能研究进展 |
1.3.1 蒙脱土结构 |
1.3.2 蒙脱土的性能 |
1.3.3 蒙脱土/TPV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选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用材料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实验工艺及配方 |
2.3.1 配方设计 |
2.3.2 IIR/PP TPV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
2.4.1 机械力学性能 |
2.4.2 结晶性能测试 |
2.4.3 RPA测试 |
2.4.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4.5 微观形貌测试 |
第三章 IIR/PP型 TPV动态硫化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橡塑比例不同的IIR/PP TPV |
3.1.1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2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TPV结晶性能的影响 |
3.1.3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TPV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
3.1.4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的RPA分析 |
3.2 硫化体系不同的IIR/PP TPV |
3.2.1 硫化体系不同的转矩曲线 |
3.2.2 硫化体系不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硫化剂不同对IIR/PP TPV结晶性能的影响 |
3.2.4 硫化剂不同对IIR/PP TPV动态硫化性能的影响 |
3.2.5 硫化体系RPA表征 |
3.2.6 硫化体系T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IR/PP TPV分子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动态硫化IIR/PP TPV模型构建 |
4.2.1 力场的选择 |
4.2.2 IIR/PP TPV模型的构建 |
4.3 IIR/PP TPV分子模拟研究 |
4.3.1 IIR/PP TPV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2 IIR/PP TPV自由体积分数的模拟研究 |
4.3.3 IIR/PP TPV内聚能密度的模拟研究 |
4.4 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橡塑比例IIR/PP型 TPV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
4.4.2 不同硫化体系的IIR/PP型 TPV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OMMT增强IIR/PP TPV性能研究 |
5.1 试样配方及制备 |
5.1.1 OMMT用量不同OMMT/PP/IIR复合材料配方 |
5.1.2 橡塑比例不同的OMMT/PP/IIR复合材料配方 |
5.1.3 动态硫化OMMT/IIR/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5.2 OMMT用量不同对IIR/PP 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2.1 力学性能分析 |
5.2.2 RPA分析 |
5.2.3 DSC分析 |
5.2.4 DMA分析 |
5.2.5 微观结构分析 |
5.3 橡塑比不同对纳米蒙脱土改性IIR/PP TPV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1 力学性能分析 |
5.3.2 DSC分析 |
5.3.3 RPA分析 |
5.3.4 DMA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硅橡胶 |
1.1.1 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1.2 硅橡胶的分类 |
1.1.3 硅橡胶的配合与加工 |
1.1.3.1 硫化体系 |
1.1.3.2 补强体系 |
1.1.3.3 助剂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2.1 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2.3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结构与性能 |
1.2.4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应用 |
1.3 动态硫化技术及热塑性硫化胶(TPV) |
1.3.1 TPV的简介 |
1.3.2 TPV的微观相态结构 |
1.3.3 TPV的类型及应用 |
1.3.3.1 通用型TPV材料 |
1.3.3.2 特殊用途型TPV材料 |
1.3.3.3 生物基TPV材料 |
1.3.3.4 TPV基纳米复合材料 |
1.4 TPV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因素 |
1.4.1 制备方法的影响 |
1.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
1.4.3 橡胶相交联程度的影响 |
1.4.4 橡胶相和塑料相的性质特征的影响 |
1.4.5 橡胶相与塑料相比例的影响 |
1.4.6 体系相容性(增容剂)的影响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加工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配方 |
2.1.4 试样制备 |
2.1.5 分析与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共混温度的影响 |
2.2.1.1 共混温度对TPV平衡转矩的影响 |
2.2.1.2 共混温度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2 共混转速的影响 |
2.2.2.1 共混转速对TPV平衡转矩的影响 |
2.2.2.2 共混转速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 动态硫化时间的影响 |
2.2.3.1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最终转矩的影响 |
2.2.3.2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3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2.2.4 制备方法的影响 |
2.2.4.1 制备方法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4.2 制备方法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2.2.4.3 Payne效应 |
2.2.5 模压成型温度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6 橡塑比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硫化体系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材料 |
3.1.2 仪器及设备 |
3.1.3 实验配方 |
3.1.4 试样制备 |
3.1.5 分析与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2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回弹性能及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 |
3.2.4 过氧化物类型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5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3.2.6 DBPH用量对TPV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7 助交联剂 |
3.2.7.1 助交联剂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7.2 助交联剂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7.3 助交联剂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7.4 助交联剂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3.2.8 二段硫化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相容体系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材料 |
4.1.2 仪器及设备 |
4.1.3 实验配方 |
4.1.4 试样制备 |
4.1.5 分析与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2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回弹性能的影响 |
4.2.4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4.2.5 相容剂种类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6 DMA表征TPV的相容性 |
4.2.6.1 相容剂的种类对TPV相容性的影响 |
4.2.6.2 相容剂的用量对TPV相容性的影响 |
4.2.7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7.1 相容剂的种类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7.2 相容剂的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8 TPV的重复加工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功能型EA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综述 |
1.1 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简史及分类 |
1.2 热塑性硫化胶的概述 |
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 |
1.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微观结构形成机制 |
1.2.3 热塑性硫化胶的性能 |
1.2.3.1 热塑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1.2.3.2 热塑性硫化胶的黏弹行为 |
1.2.3.2.1 热塑性硫化胶的Mullins效应 |
1.2.3.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力松弛 |
1.2.3.2.3 热塑性硫化胶的永久变形 |
1.2.3.2.4 热塑性硫化胶的流变行为 |
1.2.4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用 |
1.3 形状记忆材料的概述 |
1.3.1 形状记忆材料的简介 |
1.3.2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发展历程 |
1.3.3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组成及设计 |
1.3.4 基于热塑性硫化胶的形状记忆高分子 |
1.3.5 形状记忆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
1.4 金属离子配位交联橡胶的概述 |
1.4.1 金属离子配位交联橡胶的研究背景 |
1.4.2 金属离子配位交联橡胶的机理解释 |
1.4.3 金属离子配位交联橡胶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EAA/NBR 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EAA/NBR动态硫化体系的制备 |
2.2.4 性能测试 |
2.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2.4.2 黏弹行为测试 |
2.2.4.2.1 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2.2 撕裂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2.3 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2.4 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5 微观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A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
2.3.1.1 EAA/NBR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2.3.1.2 EAA/NBR TPV的微观结构 |
2.3.2 EAA/N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3.2.1 EAA/NBR TPV的压缩Mullins行为 |
2.3.2.2 不同温度对EAA/N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可逆回复的影响 |
2.3.3 EAA/NBR和EAA/NBR/ZDMA TPV的撕裂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3.3.1 EAA/NBR和 EAA/NBR/ZDMA TPV的撕裂模式下Mullins行为 |
2.3.3.2 不同温度对EAA/NBR TPV撕裂模式下Mullins效应可逆回复的影响 |
2.3.4 EAA/NBR TPV的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 |
2.3.4.1 EAA/NBR TPV的压缩应力松弛行为 |
2.3.4.2 EAA/NBR TPV压缩应力松弛的可逆回复 |
2.3.4.3 EAA/NBR TPV压缩应力松弛可逆回复的模型拟合 |
2.3.5 EAA/NBR TPV的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 |
2.3.5.1 EAA/NBR TPV的压缩永久变形行为 |
2.3.5.2 EAA/NBR TPV压缩永久变形可逆回复的机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形状记忆EAA和 EAA/NBR TPV样品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2.4.1 形状记忆行为测试 |
3.2.4.2 DMA测试 |
3.2.4.3 DSC测试 |
3.2.4.4 XRD测试 |
3.2.4.5 机械性能测试 |
3.2.4.6 微观结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系列EAA/NBR TPV的微观结构研究 |
3.3.2 系列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
3.3.2.1 变形温度及回复温度对EAA和 EAA/NBR TPV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3.2.2 不同变形模式下EAA和 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行为 |
3.3.3 EAA和 EAA/NBR TPV的形状记忆机理分析 |
3.3.3.1 动态黏弹性对EAA和 EAA/NBR TPV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3.3.2 结晶性能对EAA和 EAA/NBR TPV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
3.3.3.3 温度对EAA和 EAA/NBR TPV形状记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效应诱导NBR/CuSO_4/TMTM混炼胶的配位交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混炼胶的制备 |
4.2.4 性能测试 |
4.2.4.1 硫化曲线测试 |
4.2.4.2 力学性能测试 |
4.2.4.3 压缩Mullins效应测试 |
4.2.4.4 红外测试 |
4.2.4.5 DSC测试 |
4.2.4.6 XPS测试 |
4.2.4.7 微观结构表征 |
4.2.4.8 交联密度测试 |
4.2.4.9 循环单轴压缩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硫化曲线及产物的力学性能 |
4.3.1.1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硫化曲线 |
4.3.1.2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4.3.2 NBR/CuSO_4硫化胶压缩Mullins效应的“放大器效应”研究 |
4.3.2.1 NBR/CuSO_4硫化胶的简单单轴及单轴循环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
4.3.2.2 NBR/CuSO_4硫化胶的最大压缩应力-时间曲线 |
4.3.2.3 NBR/CuSO_4硫化胶的瞬时残余变形-时间曲线 |
4.3.3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配位反应机制研究 |
4.3.3.1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红外光谱研究 |
4.3.3.2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DSC研究 |
4.3.3.3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XPS研究 |
4.3.4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微观相态研究 |
4.3.5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溶胀性能研究 |
4.3.5.1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溶胀程度观察 |
4.3.5.2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交联密度测试 |
4.3.6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循环单轴压缩测试 |
4.3.6.1 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的能量耗散行为 |
4.3.6.2 热处理对NBR/CuSO_4和NBR/CuSO_4/TMTM硫化胶可逆回复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社科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6)功能型HDPE/S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热塑性弹性体及热塑性硫化胶概述 |
1.1.1 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1.2 热塑性硫化胶 |
1.1.2.1 热塑性硫化胶简介 |
1.1.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分类 |
1.1.2.2.1 EPDM类TPV |
1.1.2.2.2 NBR类TPV |
1.1.2.2.3 NR类TPV |
1.1.2.2.4 SBR类TPV |
1.2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
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 |
1.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微观结构形成机制及表征 |
1.2.3 热塑性硫化胶的性能 |
1.2.3.1 热塑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1.2.3.2 热塑性硫化胶的粘弹性 |
1.2.3.3 热塑性硫化胶结晶行为 |
1.2.4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用 |
1.3 形状记忆材料的概况 |
1.3.1 形状记忆材料的发展历程 |
1.3.2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概述 |
1.3.3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应用 |
1.4 热塑性硫化胶超疏水表面构建与油水分离研究 |
1.4.1 超疏水材料概述 |
1.4.2 油水分离研究进展与概述 |
1.4.2.1 过滤法 |
1.4.2.2 絮凝法 |
1.4.2.3 吸附法 |
1.4.2.4 膜分离法 |
1.5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HDPE/SBR 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HDPE/SBR TPV动态硫化体系的制备 |
2.2.4 性能测试 |
2.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2.4.1.1 拉伸强度及扯断永久变形的测试 |
2.2.4.1.2 撕裂强度测试 |
2.2.4.1.3 硬度测试 |
2.2.4.2 黏弹行为测试 |
2.2.4.2.1 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2.2 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2.3 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测试 |
2.2.4.3 微观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DPE/SBR TPV和HDPE/POE/SBR TPV组成对力学性能影响 |
2.3.2 HDPE/S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3.2.1 HDPE/S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 |
2.3.2.2 HDPE/POE/SBR TPV的压缩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 |
2.3.3 HDPE/SBR TPV的压缩应力松弛及其可逆回复 |
2.3.3.1 HDPE/SBR TPV压缩应力松弛行为 |
2.3.3.2 TPV压缩应力松弛的可逆回复 |
2.3.3.3 HDPE/SBR TPV压缩应力松弛可逆回复的机制 |
2.3.4 HDPE/SBR TPV的压缩永久变形及其可逆回复 |
2.3.4.1 HDPE/SBR TPV压缩永久变形行为 |
2.3.4.2 HDPE/SBR TPV压缩永久变形可逆回复的模型构建 |
2.3.5 HDPE/SBR TPV的微观形貌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状记忆HDPE/SBR TPV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 |
3.2.2 主要设备仪器 |
3.2.3 形状记忆HDPE/SBR TPV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2.4.1 拉伸强度及扯断永久变形的测试 |
3.2.4.2 撕裂强度测试 |
3.2.4.3 硬度测试 |
3.2.4.4 100%定伸永久变形 |
3.2.4.5 微观表面测试 |
3.2.4.6 形状记忆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HDPE/SBR TPV微观形貌 |
3.3.2 HDPE/SBR TPV形状记忆行为 |
3.3.3 TPV形状记忆行为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DPE和HDPE/SBR TPV的非等温结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设备仪器 |
4.2.3 HDPE和 HDPE/SBR TPV体系的制备 |
4.2.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非等温结晶曲线 |
4.3.2 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
4.3.2.1 非等温结晶过程中T和X(T)之间的关系 |
4.3.2.2 非等温结晶过程中T和X(T)之间的关系 |
4.3.2.3 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 |
4.3.2.4 用OZAWA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 |
4.3.2.5 用MO法分析非等温结晶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DPE/SBRTPV薄膜的油水分离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主要原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3.1 HDPE/SBR TPV样品制备 |
5.2.3.2 油水分离TPV薄膜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2.4.1 微观形貌表征 |
5.2.4.2 超疏水超亲油性能测试 |
5.2.4.4 油水分离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DPE/SBR TPV超疏水薄膜微观表面形貌 |
5.3.2 HDPE/SBR TPV薄膜的超疏水/超亲油性能 |
5.3.3 HDPE/SBR TPV模压表面稳定性 |
5.3.4 HDPE/SBR TPV油水分离实验 |
5.3.5 基于TPV薄膜卷绕物的油水分离机制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技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社科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7)极性橡胶热可逆交联及其与PVC的共交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VC及其改性 |
1.2.1 PVC基本特性 |
1.2.2 PVC的物理改性 |
1.2.3 PVC的化学改性 |
1.3 丁腈橡胶 |
1.3.1 NBR基本特性 |
1.3.2 NBR/PVC热塑性弹性体 |
1.4 Diels-Alder热可逆交联体系 |
1.4.1 呋喃环-马来酰亚胺体系 |
1.4.2 双环戊二烯环加成体系 |
1.5 热可逆交联橡胶 |
1.5.1 基于Diels-Alder反应型热可逆交联橡胶 |
1.5.2 异氰酸酯型热可逆橡胶 |
1.5.3 离子键型热可逆交联橡胶 |
1.5.4 配位键型热可逆交联橡胶 |
1.5.5 氢键型热可逆交联橡胶 |
1.5.6 其他热可逆交联橡胶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7 本课题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目的和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极性橡胶热可逆动态交联研究 |
引言 |
2.1 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配方 |
2.2.2 交联橡胶加工工艺 |
2.3 分析测试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2 交联剂粒径测量 |
2.3.3 差式扫描量热仪(DSC)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两种极性橡胶酯化交联初步探索 |
2.4.2 酯化交联反应交联剂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BR热可逆动态交联及其与PVC共交联的研究 |
引言 |
3.1 原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配方 |
3.2.2 共交联PVC加工工艺 |
3.3 分析测试 |
3.3.1 FTIR |
3.3.2 溶胀度测试 |
3.3.3 凝胶含量测试 |
3.3.4 DSC |
3.3.5 拉伸性能测试 |
3.3.6 变温扭矩测试 |
3.3.7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NBR酯化交联配方优化 |
3.4.2 NBR酯化交联条件优化 |
3.4.3 酯化交联NBR的拉伸性能 |
3.4.4 酯化交联NBR的热可逆特性 |
3.4.5 NBR与PVC共交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8)反应型增容剂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热塑性弹性体的概述 |
1.1.1 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 |
1.1.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及相关研究 |
1.2 热塑性硫化胶的概述 |
1.2.1 热塑性硫化胶的组成 |
1.2.2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方法 |
1.2.3 热塑性硫化胶的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 |
1.2.4 热塑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1.2.5 热塑性硫化胶的黏弹行为 |
1.2.6 热塑性硫化胶的流变行为 |
1.2.7 热塑性硫化胶的吸水行为 |
1.2.8 热塑性硫化胶的payne效应 |
1.3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用 |
1.3.1 热塑性硫化胶的需求状况 |
1.3.2 热塑性硫化胶的应用领域 |
1.4 废旧轮胎胶粉基热塑性弹性体的概述 |
1.4.1 废旧轮胎胶粉基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
1.4.2 废旧轮胎胶粉基热塑性弹性体改善相容性的原理和方法 |
1.5 废旧轮胎胶粉/高密度聚乙烯热塑性硫化胶的研究现状 |
1.6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PE-g-MAH和 GMA对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流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力学性能测试 |
2.3.2 SEM分析 |
2.3.3 FTIR分析 |
2.3.4 DSC分析 |
2.4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分析 |
2.5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微观形貌分析 |
2.7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的差示扫描量热法 |
2.8 本章小结 |
3 PE-g-MAH和 HY-2045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流程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凝胶含量测定 |
3.3.2 力学性能测试 |
3.3.3 扫描电镜测试 |
3.3.4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
3.4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凝胶含量分析 |
3.5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力学性能分析 |
3.6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微观形貌分析 |
3.7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HY-2045和GMA对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流程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凝胶含量测试 |
4.3.2 力学性能测试 |
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4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凝胶含量分析 |
4.5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力学性能分析 |
4.6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微观形貌分析 |
4.7 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SEBS/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2.1 热塑性弹性体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特点 |
1.2.3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2.4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
1.3 SEBS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特征 |
1.3.1 SEBS弹性体的基本结构 |
1.3.2 SEBS弹性体的主要性能 |
1.3.3 SEBS的应用 |
1.3.4 SEBS的接枝改性 |
1.3.5 SEBS的共混改性 |
1.4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
1.4.1 TPV的应用及发展 |
1.4.2 TPV的相态结构 |
1.4.3 TPV的制备方法与设备 |
1.4.4 TPV的类型 |
1.4.5 影响TPV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6 Haake转矩流变仪 |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前景展望 |
第二章 动态硫化SEBS/PP体系加工工艺确定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原材料SEBS、PP的物料参数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样制备 |
2.1.5 分析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加工温度的影响 |
2.2.2 转子转速的影响 |
2.2.3 动态硫化共混时间的影响 |
2.2.4 橡塑比的影响 |
2.2.5 SEBS分子结构的影响 |
2.2.6 硫磺加入顺序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硫化SEBS/PP TPV硫化体系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样制备 |
3.1.4 分析测试 |
3.2 SEBS化学交联机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过氧化物用量对体系平衡转矩的影响 |
3.3.2 过氧化物用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
3.3.3 过氧化物用量对体系PP结晶的影响 |
3.3.4 SEBS/PP动态硫化体系形态结构 |
3.3.5 助交联剂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硫化SEBS/PP TPV软化体系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试样制备 |
4.1.4 分析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软化剂用量对SEBS/PP TPV平衡转矩的影响 |
4.2.2 软化剂用量对SEBS/PP 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软化剂用量对SEBS/PP 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4 软化剂用量对PP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硫化SEBS/PP TPV填充补强体系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样制备 |
5.1.4 分析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动态硫化SEBS/PP/无机填料体系 |
5.2.2 动态硫化SEBS/PP/有机填料体系 |
5.2.3 不同填料耐老化性能比较 |
5.2.4 不同填料回弹性与耐压缩永久变形性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丙烯酸酯橡胶/尼龙1012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塑性硫化胶(TPV) |
1.2.1 TPV的简介 |
1.2.2 TPV的制备技术 |
1.2.3 ACM/PA TPV的研究进展 |
1.3 TPV的微观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1.3.1 TPV微观结构的表征方法 |
1.3.2 TPV的相态演变机理 |
1.3.3 TPV微观结构的影响因素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CM/PA1012 TPV工艺参数及配方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工艺参数的优化 |
2.3.2 配方的优化 |
2.3.3 老化性能 |
2.3.4 ACM、PA1012相容性分析 |
2.3.5 增容改性ACM/PA1012 TPV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CM/PA1012 TPV的微观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CM的微观结构分析 |
3.3.2 ACM/PA6 TPV微观结构分析 |
3.3.3 ACM/PA1012 TPV微观结构分析 |
3.3.4 ACM/PA1012 TPV微观结构的形成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开炼机与密炼机动态硫化制备NB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相结构与性能调控及流变行为研究[D]. 李尚清.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NBR/PP交替层叠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雅煊.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4]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崔子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5]功能型EAA/N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 孙颖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功能型HDPE/SBR TPV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 蒋志成.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极性橡胶热可逆交联及其与PVC的共交联研究[D]. 蔡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反应型增容剂对GTR/HDPE热塑性硫化胶协同增容效果的研究[D]. 于新颖. 中北大学, 2020(02)
- [9]SEBS/PP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探究[D]. 张政.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丙烯酸酯橡胶/尼龙1012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D]. 夏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