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佀威[1](2019)在《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SWOT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开展近十八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十年城市足球联赛、FAFA联赛和榕超联赛,随着岁月的洗礼,充满了希望。本文以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调查研究。根据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发展现状,对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可持续发展路径从四个维度的进行分析,对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结论表明: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存。(1)优势: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具有良好的足球环境;规模大、时间长;参与门槛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交往;(2)劣势:赛事管理参赛球队、球员能力较弱;无专业运营团队;社会关注度低;球队、业余足球俱乐部缺乏规章制度;各队教练员能力有限;(3)机遇:稳定的政治环境与政策;快速发展的经济与体育产业;庞大的人口与受众需求;多种媒体传播方式;(4)威胁:无顶级职业俱乐部;体育消费能力较弱;裁判员业务较差;球员素质参差不齐;场地不可控性较高。基于SWOT分析下的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发展路径研究如下:(1)应利用外部机遇扩大内部优势。结合“互联网+”建立赛事品牌文化,形成持续发展路径;(2)利用外部机遇改善内部劣势。管理模式多样化,协会与部门协调发展,积极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改革,形成扭转型发展路径;(3)通过内部优势,减少或避免外部威胁对其造成影响。开展衍生商品及产业,拓宽经费来源,与赞助商建立利益共同体,形成多元化发展路径;(4)针对内部劣势进行改进,主动克服外部威胁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合理有效的使用大学城资源,并加强构建人才储备培养体系,成立体育运营公司,建立青少儿业余足球联赛体系,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形成防御型发展路径。
秦敏[2](2017)在《贵州省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加剧,全国各地兴建大学城以缓解矛盾。在此背景下,贵州省花溪大学城于2009年开始建设,截止目前,大学城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成。花溪大学城的建设对于加快贵州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不仅表现为扩大高校的办学规模,优化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办学模式的变革。通过大学城内各高校资源共享实现贵州省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课程资源共享建设是促进贵州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自2014年开始开展,至此已有3年的时间,目前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怎样,共享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共享的主要障碍和困境是什么,需要构建怎样的运行机制才能保障课程资源共享的高效运行,这些问题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焦点。本研究结合对花溪大学城的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来解答这些问题,希望对花溪大学城的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大致分为七个板块: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选定研究方法、界定相关概念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第二部分从聚集经济学原理探讨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合理性机制,从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视角探讨其可行性机制;第三部分借鉴国内外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第四部分实证调查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管理缺陷及现实困境;第六部分探索实现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深度共享的发展路径;第七部分是结论。
许世龙,苏维词,祖广哲,张晓东[3](2017)在《花溪大学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大学城建设涉及所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影响当地产业结构及人口规模。大学城以集约方式汇集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地区科学文化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大学城规划建设由政府主导,计划性、目的性较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协调程度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考虑到建设成本与区域发展等因素,大学城选址越来越倾向于城市边缘区。贵州省主要高校集中分布于贵阳市城市边缘地带花溪区,即花溪大学城,包括高校聚集区、科技创业园区、配套服务综合区三大片区。[方法]该研究以花溪大学城为例,通过构建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统计分析的关联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协调关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结果显示,近4年花溪大学城常住人口年消费总额、大学城基建年投资总额、周边房地产及配套设施年投资总额3项指标,与全区生产总值年增加值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全区第二产业年增加值、第三产业年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关系,花溪大学城与全区各指标间的关联系数平均值为0.858,协调性很高。基于投资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定律、钻石模型等区域经济理论,分析认为花溪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具有推动作用。[结论]研究区地貌属典型喀斯特山地,未来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城建设用地规模大,建筑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位置距贵阳市区较远,往返交通不便等。结论认为,大学城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通过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促进花溪大学城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张宏海[4](2015)在《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与知识传授环境,而高等院校是以一个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为纽带的整合体,大量积累性经验知识的传授,以及进行科研与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显着特征。高校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积累性与经验性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高校集群这个基于地理空间关系聚集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对知识的传授与传播、对学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集群是在某些城市的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一些高等院校渐渐集中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及现象。高校集群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譬如以纽约、费城、波士顿等为主的美国东海岸城市周围就几乎囊括了全美一百所最优秀大学中的三分之一高校,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都市组成的加利福尼亚洲城市圈也集聚美国最优秀大学中的十余所。在英国的首都大伦敦市区及其周围小镇,就集聚了世界着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同经济学所研究的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世界各国的高校集群现象,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在扩招后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高校集群,特别是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集群的大学空间布局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区域人才培养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高校集中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区,譬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广州等都是高等院校较多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即使是深圳、东莞和佛山等新兴发达城市,也得利于高校较多的内地都市,比如武汉、西安和成都等地的大批高校毕业生南下,以及广州等周边教育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以上教育发达都市的某些特定区域所形成的高校集群区域,更是这些城市人才集聚、技术发达和经济雄厚的地方,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集群的北京市海淀区,就形成了中关村这个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大学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的高校集群对北京,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高校集群是高等院校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聚集,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一样,高校集群有利于聚集在一起的各个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共同学习与协同创新。这些高等院校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它们在竞争中发展,在借鉴与创新中发展,在优势和特色中互补。同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高等院校在扩招、扩建中发展形成的大学城、高校群、高教园区等地理空间布局所产生的人才聚集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集群有三种形成的方式或模式,即自然演进模式、政府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模式。第一种形成方式即自然演进模式的高校集群多成于大学建立初期,通常是建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的海淀和武汉的武昌。高等院校在这些区域高度集中,主要有交通、资源获取优势和管理便利、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等几种原因。政府规划建设是因为自然演进的高校集群空间布局结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大量财政性投资高校建设所形成的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高校集群会产生外部效应、竞争效应、文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某些大城市政府就集中调整一些高校到特定区域,如北京着重建设了昌平区的沙河高教园,广州着重建设了小谷围岛大学城,贵阳着重建设了花溪区党武大学城。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是在某些城市特定区域,本来就是高校聚集区,后来规划其他高校进入。譬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本来就有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后来又规划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入驻贵阳市花溪区,产生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形成了贵阳市花溪高校集群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和技术,甚至观念都要不断的创新,这些都只有在高等院校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来完成。高校集群是一个人才培养、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结合体,便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与传播,也能促进人才的优化培养,促进区域人才的聚集,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而高校集群是由众多高智力、高体质、高素质人员所组成的集合体,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技术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容易培养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更能创造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高校集群是有助于人才聚集,有助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流动,高校集群有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产业集群,以及非经济领域研究的生物集群和社会组织集群等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体学习与创新效应、规模与激励效应。高校集群能使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得到有效的交流或培养,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从而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值得去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有效的增长与发展。
姜恒[5](2015)在《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城是一种高等教育现象。英美国家由于其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展较早,故最早出现了大学城现象。如美国的斯坦福以及英国的剑桥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学城。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就是研究科学与技术,而大学城是整合资源的途径,它有效地集合了各种教育、城市、社会的资源,它在发展科学、创造新的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家提出“双引擎”发展战略的今天,知识、科学、文化、技术、管理等创新更是成为了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重点要素。本文结合了专访法、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将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大学城的历史进行了追溯,总结了大学城具有开放、共享、多元及超前的性质,为城市发展带来了集聚效应、投资乘数效应、外部正效应和联动效应。在这些效应的发挥下,大学城建设促进了区域的产业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高新产业、创新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了交通基础设施,打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举出国外两个大学城对城市化的推动实例,以及郫县大学城的个例调查研究的实际数据,得出了大学城建设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以及人口等各方面的城市化,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
宋珊珊[6](2014)在《新时期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济南长清大学城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激增。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大学扩招政策,15年来各高校纷纷扩建、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各个城市也规划建设大学城。大学城的兴建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同时还满足了居民的高等教育需求,为人口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学扩招已经持续了15年之久,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而近年来我国高考学生的数量则呈降低趋势,导致大学生生源日趋减少,这意味着我国大学生扩招进程已越过顶点步入调整期。而且,快速发展的大学城还存在与主城融合度低,作为新城区承载和服务功能欠缺的问题,仅仅是“大学”的组合,而“城”的气息不足。此外,大学城相关产业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文明的发展。目前,大学城建设衍生出地价飞涨、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等问题,对当地生态平衡构成造成了一定干扰,负面效应较为突出。为此,大学城亟待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长清大学城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在梳理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研究分析长清大学城发展基础条件和效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同时对长清大学城内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形成如下结论。其一,长清大学城效能突出但是问题严重。长清大学城的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人口素质的快速提高。但依然存在规划建设不合理、资源共享不足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其二,作为大学城主体的大学生对大学城的感知不同。主要包括对规划建设状况、大学城的功能、资源共享状况、负面效应问题四个方面的感知。其三,大学城发展应该有多重目标和途径。目标主要包括功能上日趋完善,开放搞活学校,注重文化传承。途径主要包括以济南创新谷为重点加强产业体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来与主城融合;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有机融合。其四,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综合举措。例如转变管理模式、优化交通体系、完善发展政策、创新投入机制等。本研究通过大学城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大学城建设提供对策支持和参考,加强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本文对于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对济南长清大学城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对于其他大学城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彭昊,蔡莹,姜正国,聂劲松[7](2013)在《近十年国内大学集群研究的评析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集群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一轮的高潮。文章对近十年国内有关大学集群的定义、特征、与产业集群的异同、表现形式、经济效应、集聚—溢出效应等研究进行了评析,重点分析了大学集群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状况,然后从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多学科综合运用、内外主体作用机制研究、定量分析和政策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大学集群研究进行了展望。
祖延龙[8](2012)在《我国规划型大学城共享区设计方法初探 ——以泸州教科城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由于扩招、校区合并、老校区功能老化急需功能置换等原因,大学城的建设越来越多,并且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城的发展趋势、体质结构、经济条件和社会化等各种因素的不断转变,大学城的功能、结构、面积指标、内容等也在随着发展不停的改变,本文主要研究的共享区因为附属大学城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受到前面各种因素的冲击。大学城共享区肩负着各大学与城市两者的资源共享使命,也是体现大学城特色与个性的重要方面,但目前,从国内大学城的建设情况看,由于土地使用性质、开发者的利益、资金来源、建设时序等诸多因素,已建大学城共享区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按原规划建设、资金短缺缺少共享设施、面积过大或过小、共享区与大学结构模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造成师生没有较好的享受到共享区公共设施,没有达到共享的目的。由于目前国内对共享区几乎没有专门论述,笔者不敢妄加揣测,主要是通过对前人论述与自身调查,对大学城进行详细解读与分析,总结出基本的模式、面积指标、内容构成等,并结合笔者参与的泸州教科城项目进行共享区规划设计的详细剖析,提出了主要的规划思路和方法。以供今后大学城共享区规划建设借鉴与参考之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大学城建设情况,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城共享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等做出了说明。第二章是对资源共享概念、共享形式、基本模式以及共享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国内已建大学城共享区的建设情况与使用状况做了论述,剖析了共享区建设的经验教训和优缺点,以此作为泸州教科城规划设计的借鉴。第三章到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泸州教科城共享区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面积指标的确定、共享区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国内已有的理论方法,最后确定了各部分最终的结论。第七章主要是针对泸州科教城项目的参与规划设计,引发笔者对于今后大学城共享区建设的思考,提出了建议性的规划方法与思路。
梅丽珍[9](2012)在《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南昌市大学城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大学城的定义及集聚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在探讨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及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昌市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专业与产业的融合、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等促进其发展的对策。
胡超[10](2010)在《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大大学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科教兴国的大环境、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校区扩张的需求共同催生了大学城。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学城开发建设兴起了一股的“热潮”,但由于国内相关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管理机制都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大学城在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大学城如此迅猛的开发和大学城有效管理的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大学城的演变与发展模式以及我国大学城发展的背景与功能的研究,从大学城源起到进入中国的背景来宏观地认识大学城发展的整个历史。然而在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或隐藏着巨大的发展隐患。由于大学城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尚无成熟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可供参考,外国的经验本土化后又变了味,许多规律还待摸索,社会、政府、高校等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导致一系列的尴尬局面。接着介绍山东大学城建设发展现状及问题,介绍山东三大大学城创办及建设的背景(长清、青岛、日照),主要从四个层面,第一国家层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第二山东省层面:“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三地方区域层面: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第四高校自身层面: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其次对山东大学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三是重点对山东大学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文章分别对山东大学城建设模式与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剖析,指出大学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山东大学城管理模式的对策;首先从国外大学城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国内大学城管理模式发展的演变中寻找差异和差距,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营造自由的学术文化环境;建设大学城的思想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大学城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大学城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大学城的运行管理支撑体系,来完善山东大学城管理模式。通过对以上大学城的现状和问题研究提出现代大学城的发展取向。首先要弄清现代大学城建设的作用以及意义,这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是机遇、挑战更是发展的契机。二是构建真正意义的大学城的办学理念——独立性、开放性、共享性,三是认清大学城、大学科技园区以及公共社区的互利性。本研究基于大学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分析其建设和管理模式。基于事实,寻找出路。无论从大学城目前的形态和规模来看,还是从它的变化速度来看,基本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大学城如何发展和“成熟”,哪些影响对大学城现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学城继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到大学城现象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那么这些问题就不仅仅是地区性的问题,而且也将是全国性的问题。
二、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SWOT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业余足球 |
二、业余足球联赛 |
三、业余赛事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关于业余足球联赛的研究 |
第三节 有关业余足球联赛SWOT分析的研究 |
一、关于业余足球联赛的优势研究 |
二、关于业余足球联赛的劣势研究 |
三、关于业余足球联赛的机遇研究 |
四、关于业余足球联赛的威胁研究 |
第四节 关于协会发展路径研究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SWOT分析法 |
五、实地调查法 |
六、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SWOT分析 |
第一节 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的优势 |
一、良好的足球氛围 |
二、赛事规模大,时间跨度长 |
三、业余足球联赛参与门槛低 |
四、构建和谐社会 |
五、便于人际交往 |
六、赛事类型多样 |
第二节 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的劣势 |
一、协会组织对球队管理能力较弱 |
二、无专业运营团队 |
三、社会对赛事关注度不高 |
四、球队或业余足球俱乐部组织管理松散、不规范 |
五、教练员执教能力有限 |
第三节 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的机遇 |
一、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有利的国家政策 |
三、群众体育对于足球运动的需求 |
四、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 |
五、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 |
六、多种媒体传播方式 |
七、庞大的人口因素 |
第四节 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的威胁 |
一、地区无顶级职业联赛球队 |
二、不可控的比赛场地 |
三、裁判员业务能力较差 |
四、较少的体育消费 |
五、球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
第四章 业余足球联赛发展路径探讨 |
第一节 持续发展型路径(SO) |
一、业余联赛品牌建设 |
二、业余联赛文化建设 |
三、业余足球联赛品牌持久性 |
四、传播媒介的推广力 |
第二节 扭转型路径(WO) |
一、业余足球联赛的组织与管理 |
二、协会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发展 |
三、业余足球联赛的市场化运作 |
第三节 多元化路径(ST) |
一、体育赛事衍生品的重要性 |
二、社会体育经费渠道的多样性 |
三、赞助商与体育赛事经济效益结合 |
第四节 防御型路径(WT) |
一、大学城资源的利用与开展 |
二、青训及青少年赛事体系的建立 |
三、成立体育赛事公司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贵州省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大学城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 |
(二)花溪大学城建设是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三)课程资源共享是推进花溪大学城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起点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大学城 |
(二)课程 |
(三)课程资源 |
(四)资源共享和课程资源共享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 |
一、聚集经济理论 |
(一)聚集经济的一般理论 |
(二)聚集经济理论视野下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合理性机制 |
二、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
(一)无边界高等教育的一般理论 |
(二)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视野下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机制 |
第三章 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镜鉴 |
一、国外典型大学城及其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 |
(一)国外大学城的发展概况 |
(二)自然发展型大学城——牛津、剑桥大学城 |
(三)规划建设型大学城——斯坦福大学城 |
二、国内典型大学城及其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 |
(一)广州大学城 |
(二)上海松江大学城 |
三、国内外大学城对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启发 |
(一)课程资源深度共享的特点 |
(二)课程资源共享的模式选择 |
(三)课程资源共享的路径选择 |
第四章 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 |
一、花溪大学城概况 |
二、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优势条件 |
(一)各高校保持独立而各具特色,为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提供先决条件 |
(二)各高校条件性课程资源丰富,为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提供物质条件 |
三、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开展状况 |
(一)花溪大学城校际互选课程的分布状况 |
(二)花溪大学城校际互选课程的师资队伍 |
(三)花溪大学城校际互选课程的学生参与状况 |
(四)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组织结构 |
(五)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
第五章 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管理缺陷及现实困境 |
一、宏观上的管理缺陷 |
(一)课程资源共享缺乏核心理念 |
(二)课程资源共享缺乏长远规划 |
(三)课程资源共享缺乏高效的运行机制 |
(四)课程资源共享不充分 |
二、微观上的共享困境 |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
(二)课程不能充分体现高校特色和优势 |
(三)优质课程资源匮乏 |
(四)课程评价与监督的力度不够 |
(五)教师整体参与度低 |
第六章 实现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深度共享的发展路径 |
一、政府引导搭建以推进大学城课程资源深度共享为目标的制度框架 |
(一)完善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制度建设,制定共享章程 |
(二)制定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长远规划 |
二、加快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 |
(一)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组织机构设想蓝图 |
(二)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建设 |
三、高校建立课程资源共享联盟,树立合作共建、开放共享的办学理念 |
(一)建立高校课程资源共享联盟 |
(二)树立合作共建、开放共享的办学理念 |
四、推进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的内涵建设 |
(一)打造相对完善的课程资源共享体系 |
(二)突出高校特色和优势课程 |
(三)丰富课程资源的内容和形式 |
(四)建立课程资源评价和监督体系 |
(五)提高教师整体参与的积极性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花溪大学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大学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测度分析 |
2.1 协调性评价模型建立 |
2.2 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获取 |
2.3 模型计算与结果 |
3 大学城建设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3.2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3.3 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
3.4 利用高校专业优势服务周边区域 |
4 大学城存在的问题 |
4.1 用地规模偏大 |
4.2 后期投资存在风险 |
4.3“城市孤岛化”现象显现 |
5 大学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对策 |
5.1 打造以文化教育产业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综合体 |
5.2 建筑建设要因地制宜 |
5.3 适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
5.4 加强大学城与其他科研机构的联系 |
(4)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0.3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0.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相关研究 |
1.1 高校集群现象、内涵与外延 |
1.1.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发展 |
1.1.2 高校集群的内涵与外延 |
1.1.3 高校集群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
1.2.1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现象 |
1.2.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 |
1.2.3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评价 |
1.3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1.3.1 高校集群创造产业集聚的环境 |
1.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
1.3.3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
2 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1 高校集群与资源共享 |
2.1.1 共享集群高校资源 |
2.1.2 优化集群高校资源 |
2.1.3 促进高校交流与合作 |
2.2 高校集群与人才协同创新 |
2.2.1 协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 |
2.2.2 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2.3 促进高校人才交流与合作 |
2.3 高校集群催生产学研的聚合效应 |
2.3.1 高校、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创新流程系统 |
2.3.3 高校集群与人才聚集效应 |
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
3.1.2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应 |
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3.2.1 高校集群促进美国东西海岸经济发展 |
3.2.2 高校集群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
3.2.3 高校集群对贵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 |
4 高校集群、人才创新与经济发展案例 |
4.1 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1 北京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2 上海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3 广州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2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案例 |
4.2.1 高校集群与北京经济发展 |
4.2.2 高校集群与上海经济发展 |
4.2.3 高校集群与广州经济发展 |
5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海外借鉴 |
5.1.1 英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
5.1.2 美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
5.1.3 新加坡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
5.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2.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
5.2.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构建 |
5.2.3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效用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大学城开发兴起的背景和现状研究 |
2.1 大学城概述 |
2.1.1 大学城的演进 |
2.1.2 大学城的含义与特性 |
2.2 我国大学城建设兴起的背景 |
2.2.1 知识经济的需要 |
2.2.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
2.2.3 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
3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
3.1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城市化进程产生的效应 |
3.1.1 集聚效应 |
3.1.2 外部正效应 |
3.1.3 投资乘数效应 |
3.1.4 联动效应 |
3.2 大学城建设加快了区域城市化进程 |
3.2.1 大学城建设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 |
3.2.2 大学城建设提高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
4 国际案例:国外大学城对城市化的推动 |
4.1 布赖恩大学城:失业率最低的地区 |
4.2 麦迪逊大学城:多元文化的中心 |
5 个例研究:郫县大学城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
5.1 郫县区域概况 |
5.2 郫县大学城概况 |
5.3 大学城建设加快了郫县城市化的进程 |
5.3.1 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升级 |
5.3.2 社会城市化——就业的拉动、教育医疗水平的提升 |
5.3.3 人口与城市功能城市化——城市人口、空间和功能的优化 |
5.3.4 生态城市化——城市综合品位的提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期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济南长清大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与借鉴 |
2.1 概念与内涵 |
2.2 基础理论 |
2.2.1 卫星城理论 |
2.2.2 多元化巨型大学理念 |
2.2.3 有机疏散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研究 |
2.3 借鉴 |
2.3.1 松江大学城 |
2.3.2 广州大学城 |
3 长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瓶颈制约 |
3.1 长清大学城的发展历程 |
3.2 长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3.2.1 大学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3.2.2 长清大学城与主城的空间上的发展关系 |
3.3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
3.3.1 大学扩招已经进入拐点 |
3.3.2 大学城与城市融合度低 |
3.3.3 大学城建设的负面效应突出 |
4 基于问卷调查的学生对长清大学城的感知 |
4.1 样本的构成分析 |
4.2 对规划建设状况的感知 |
4.3 对大学城功能的感知 |
4.4 对资源共享状况的感知 |
4.5 对安全问题的感知 |
5 长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5.1 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5.1.1 大学城规划建设论证不足 |
5.1.2 大学城多元化功能建设不足 |
5.1.3 松散无序的管理机制 |
5.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5.2.1 功能上日趋完善 |
5.2.2 开放搞活学校 |
5.2.3 注重文化传承 |
5.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
5.3.1 与产业体融合 |
5.3.2 与主城融合 |
5.3.3 与企业融合 |
6 长清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转变管理模式 |
6.2 优化交通体系 |
6.3 完善发展政策 |
6.4 创新投入机制 |
7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近十年国内大学集群研究的评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集群的定义、特征及与产业集群的异同已逐步明晰 |
二、大学集群的多种表现形式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大学集群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和集聚—溢出效应 |
四、大学集群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成为研究重点 |
1. 空间布局、经济驱动、人文传统以及行政主导是大学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 |
2. 高效利用资源是大学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 |
3. 科学建构制度是大学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决定因素 |
五、对国内大学集群研究的展望 |
(8)我国规划型大学城共享区设计方法初探 ——以泸州教科城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大学城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大学城共享区发展背景 |
1.1.3 泸州教科城项目参与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与框架 |
第二章 大学城共享区资源共享与案例研究 |
2.1 大学城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
2.1.1 大学城资源共享含义理解 |
2.1.2 大学城资源共享的形式 |
2.1.3 大学城共享区资源共享的基本模式 |
2.2 大学城共享区资源共享的有效性 |
2.2.1 节省高等教育办学成本 |
2.2.2 促进高校管理制度创新 |
2.2.3 促进各高校文化融合 |
2.2.4 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
2.3 国内大学城共享区建设实例 |
2.3.1 南京仙林大学城 |
2.3.2 广州大学城案例分析 |
2.3.3 山西大学城案例分析山 |
第三章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模式研究 |
3.1 项目背景与上位规划解读 |
3.2 泸州教科城总体性现状分析 |
3.2.1 区位条件现状与矛盾分析 |
3.2.2 交通条件现状与矛盾分析 |
3.2.3 用地条件现状与矛盾分析 |
3.2.4 景观生态条件现状与矛盾分析 |
3.2.5 设施文教条件现状与矛盾分析 |
3.3 基于总体现状条件的综合评价 |
3.3.1 泸州教科城规划的共享区发展优势与机遇 |
3.3.2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挑战 |
3.4 泸州教科城模式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内容研究 |
4.1 体育设施共享 |
4.1.1 体育设施共享现状 |
4.1.2 体育设施共享的制约因素 |
4.1.3 体育设施共享的策略研究 |
4.2 商贸设施共享 |
4.2.1 共享区商业面积与大学城面积比例关系 |
4.2.2 共享区商业开发模式 |
4.2.3 共享区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 |
4.3 图文信息共享 |
4.3.1 图文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
4.3.2 图文信息共享的发展策略 |
4.4 科研设施共享 |
4.5 公共活动空间共享 |
4.6 泸州教科城内容研究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用地面积指标 |
5.1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研究 |
5.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研究 |
5.3 共享区面积指标的确定 |
5.3.1 共享区面积指标的制约因素 |
5.3.2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面积指标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与大学关系研究 |
6.1 共享区与大学的建筑风貌的关系 |
6.1.1 建筑风貌打造的原则 |
6.1.2 泸州教科城风貌控制研究 |
6.2 共享区与大学功能结构关系研究 |
6.2.1 平行带状模式 |
6.2.2 中心轴模式 |
6.2.3 圈层模式 |
6.2.4 梳状模式 |
6.2.5 轴向圈层组团模式: |
6.3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与大学关系限制因素分析 |
6.3.1 区位因素 |
6.3.2 周边环境因素 |
6.3.3 城市交通因素 |
6.3.4 基地内部环境因素 |
6.4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与大学的最终关系 |
6.5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泸州教科城项目的设计反思 |
7.1 对共享区模式的设计思考 |
7.2 对共享区内容的设计反思 |
7.3 对共享区用地面积指标的设计反思 |
7.4 对共享区与大学的关系的设计反思 |
7.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我国大学城开发建设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Ⅱ 泸州教科城总体规划图 |
附录Ⅲ 泸州教科城总体鸟瞰图 |
附录Ⅴ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主入口、沿江效果图 |
附录Ⅵ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体育中心效果图 |
附录Ⅶ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体育中心效果图 |
附录Ⅷ 泸州教科城共享区科学实训中心效果图 |
致谢 |
Ⅳ - 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南昌市大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理论综述 |
1.1 大学城 |
1.2 集聚经济效应 |
2 南昌市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
3 南昌市大学城的发展对策研究 |
3.1 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 |
3.2 促进专业与产业的融合 |
3.3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
4 结束语 |
(10)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大大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的切入点 |
(三) 研究的重点 |
(四) 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部分 中外大学城建设与发展历程 |
一、国外大学城的演变与发展模式 |
(一) 国外大学城的演变梳理 |
(二) 国外大学城的发展模式 |
(三) 国外大学城的发展特点 |
二、我国大学城发展的背景与功能 |
(一) 我国大学城发展背景 |
(二) 我国建设大学城之功能 |
第二部分 山东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 |
一、山东三大大学城创办及建设的背景(长清、青岛、日照) |
(一) 国家层面: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
(二) 山东省层面:“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需要 |
(三) 地方区域层面:发展地区经济的需要 |
(四) 高校自身层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需要 |
二、山东大学城发展的历程 |
(一) 山东大学城建设模式与问题剖析 |
(二) 大学城存在问题成因剖析 |
(三) 山东大学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
第三部分 完善山东大学城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 |
一、国外大学城管理模式的发展演变与启示 |
(一) 社区式管理模式 |
(二) 联合体式管理模式 |
二、国内大学城建设管理的模式 |
(一) 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
(二) 以高校为主体的“高校自主型”管理模式 |
三、完善山东大学城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 营造自由的学术文化环境 |
(二) 建设管理大学城的基本原则 |
(三) 完善大学城的教育教学体系 |
(四) 完善大学城的后勤服务体系 |
(五) 完善大学城的运行管理体制 |
第四部分 现代大学城发展展望 |
一、现代大学城建设的作用以及意义 |
(一) 机遇 |
(二) 挑战 |
(三) 发展 |
二、构建真正意义的大学城的办学理念——独立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
(一) 促进“独立与共享”战略共识达成 |
(二) 明确大学城的未来发展功能与定位 |
(三) 坚持大学城发展中的开放性 |
三、认清大学城、大学科技园区以及公共社区的互利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SWOT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D]. 佀威.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贵州省花溪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D]. 秦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1)
- [3]花溪大学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J]. 许世龙,苏维词,祖广哲,张晓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2)
- [4]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宏海. 武汉大学, 2015(07)
- [5]大学城建设对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研究[D]. 姜恒. 西华大学, 2015(08)
- [6]新时期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济南长清大学城为例[D]. 宋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7]近十年国内大学集群研究的评析与展望[J]. 彭昊,蔡莹,姜正国,聂劲松. 当代教育论坛, 2013(05)
- [8]我国规划型大学城共享区设计方法初探 ——以泸州教科城项目为例[D]. 祖延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南昌市大学城为例[J]. 梅丽珍. 科技广场, 2012(03)
- [10]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大大学城为例[D]. 胡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