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改革,让华侨农场焕发生机(论文文献综述)
韦笑[1](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对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认真的经验总结之后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强国思想的基本认识有六个要点:一是文化强国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二是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三是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四是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五是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传承弘扬,六是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则有三点:一是文化强国思想重视意识形态的引领,二是文化强国思想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三是文化强国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思想的现实价值来看,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明确了方向;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文化基础根基;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增添中国元素。在促进我国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协调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在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更好的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亲和力;有利于不断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卢泽楷[2](2020)在《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认为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鼓浪屿逐渐成为福建归侨侨眷的主要聚居地,成为会通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及跨国经贸网络的重要节点。鼓浪屿华侨留下的丰富的华侨建筑遗产、充满正能量的华侨精神与华侨故事,共同构成了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基本要素。鼓浪屿华侨是20世纪初鼓浪屿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是近代鼓浪屿公用、文教事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是近代福建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有力促进了鼓浪屿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最终形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福建、厦门和鼓浪屿的近代化发展历程中发挥主导力量。因此,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梳理鼓浪屿华侨文化曲折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兴盛和衰弱的原因,研究其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分析当前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申遗过程中,鼓浪屿华侨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出现了质疑其是“殖民地文化”的声音。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鼓浪屿的华侨文化有望再次扮演重要角色。未来鼓浪屿应吸收广东省开平市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通过教育传承优秀华侨文化;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立足福建海洋文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借助福建自贸区及海丝核心区的区域优势,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通过讲好华侨故事,举办寻根谒祖活动,加强同海外华侨的联系;搭建以鼓浪屿为中心的“海丝”旅游线路,让华侨文化走出去,从而实现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永续传承以及在海丝建设中的再发展。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在现实层面上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在观念层面上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
郭周卿[3](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刘纯一[4](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赵聪[5](2019)在《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体制既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和体制保障,也是国营农场的基本经济制度,关乎农场的生存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营农场农业经营体制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且自身遗留问题也较多,使得负担较重,民生问题凸显,改革迫在眉睫。必须全面推进农场经营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农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新国营农场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经营体制,是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广东农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企业化改革的步伐,加快打造国际化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垦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广东省幸福农场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方面也有了一定发展。本文以广东省幸福农场为个案进行研究,从当前农场已有的农业经营体制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和实地走访调查,深入剖析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工经营土地过于分散,导致机械化程度低、承担的风险较大,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行。再加上对股份合作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在股份分配上和成本控制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操作规范也有待加强,共建基地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此,农场进行了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集中进行了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和职工家庭经营模式的创新。本文进一步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得出完善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要不断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推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营农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国营农场的发展应坚持职工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发挥大农场直接经营的优势,在不断探索中创新发展农业经营体制。国营农场的未来发展应该走农业合作社发展道路,国营农场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中应努力增强农场统一经营功能,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
王炳程[6](2016)在《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农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的变迁过程,分析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农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垦制度,得出对中国当前农垦制度的启示,进而阐明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出路,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对中国农垦制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一般性分析。在基本概念中,对农垦、农垦类型和农垦制度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在理论基础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西欧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推测,提出了创建经国家控制的公有制大农业的思想;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大农业的思想理论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创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屯垦事业的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更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中国屯垦事业取得硕大成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农垦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上述人物的阐述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在历史追溯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发展的历程、作用和经验启示,更加清晰的了解农垦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演化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农垦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的开拓创业、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五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阐述,最后阐明在改革发展中的改革途径和基本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不断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再创新的辉煌。第4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中国农垦制度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所处的战略地位,然后分析当前中国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对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找出三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农垦制度从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农垦的发展提供前进的道路。第6章对中国农垦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梳理。首先明确了中国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的方向、要求和时机,无论农垦制度如何改革,都要在大原则的基础下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出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在农场企业、垦区集团、土地管理方式、经营体系、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张友平[7](2016)在《学习广东福建江苏上海人大华侨外事工作经验 努力开创海南人大华侨外事工作崭新局面》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2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宪生在《2016年省人大常委会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工作计划与工作拓展设想》上批示:"请按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做法,研究完善我们的外侨工作,争取在积极探索中有所作为。"3月15日,
宋晓明,高华伟,段德奇[8](2015)在《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中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中明确: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中提出:深化国有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在中央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意义重大且深远,本文针对国内其他垦区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以期对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的体制建设有所帮助。
宋婧[9](2014)在《“大通道”与小城镇 ——对甘庄道路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路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存在,它连接不同的地点,承载着人与物在空间上的移动与流通;在非物质形态的意义上,路也成为不同的人类群体之间得以产生文化交流、文化变迁的一种隐喻和象征。本文尝试从“路人类学”的角度,对甘庄的内部与外部道路网络进行“路人类学”的专题研究,探索道路发展与社区变迁之间的关系。甘庄的道路发展大致可划分为驿道时期、“213”公路时期、昆曼国际公路时期。相应地,甘庄社区也经历了“甘庄坝”、“甘庄华侨农场”、“甘庄街道”的变迁过程。对于甘庄而言,不管是人口的流动,还是物资运转,或者文化的传播,都与道路的建设和使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道路的连通性特征使社区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无限延展,进而拓展到更为宽广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之中。甘庄的发展也因为道路而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现代性。
陈云云[10](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理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侨务问题的基本认识,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分析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多重价值。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情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本章主要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从发展脉络层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历史进程。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是自发形成、与生俱来的,其发轫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即该理论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现实基础,同时是在全面继承毛泽东侨务思想及科学总结侨务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卓越的历史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所处具体环境、时代背景及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尽相同,使得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侨务思想各具特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本章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认为该理论主要是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部分构成。同时,本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四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了阐述。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海内外侨情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立足并准确把握海内外独特侨情,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侨务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创新的基本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强调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线”和“长期的战略性工作”,认为几千万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国大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独特国情”。同时,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如何开发、利用、培育和涵养侨务资源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论断,强调侨务资源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维护侨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侨务领域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维护侨益是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解决归侨侨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张通过海外撤侨、依法护侨,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政治权益等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者之间存在着极其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这种内在联系的严密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具体而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本章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基本特征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世界意义三重维度阐释该理论的价值意蕴。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侨务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全面概括,实现了以中国社会主义侨务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仅涵盖了实现新时期中国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布局等内容,而且也涉及侨务工作的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价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推动中国侨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指导中国侨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对重塑社会主义形象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这一世界性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有大量侨民国家开展侨务实践的成功典范,该理论所蕴涵的关于利用侨务资源、吸引侨力为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观点和理念,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吸收和借鉴,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结论部分在总结上述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只有坚持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为指引,并在理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才能推动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引领全球华人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二、体制改革,让华侨农场焕发生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改革,让华侨农场焕发生机(论文提纲范文)
(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 |
二、人民群众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
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呼唤 |
四、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强国思想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文化强国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
一、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 |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迫切需要 |
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
第二节 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
一、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
二、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三、必须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
四、必须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 |
五、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第三节 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 |
二、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参与度 |
三、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努力利民惠民 |
四、必须着力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四节 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
一、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举措新途径 |
二、必须全方位推进文化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 |
三、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五节 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传承弘扬 |
一、必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 |
二、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三、必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
第六节 文化强国思想必须坚持开放包容 |
一、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
二、必须注意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
三、必须展示好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文化强国思想重视意识形态的引领 |
一、重视文化强国的思想引领,有效抵御文化霸权的侵袭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确保文化强国建设方向始终正确 |
第二节 文化强国思想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 |
一、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二、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第三节 文化强国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
一、确保了文化强国思想的正确方向 |
二、为文化强国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现实价值 |
第一节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价值 |
一、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明确了方向 |
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文化基础根基 |
三、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增添中国元素 |
第二节 促进我国文化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价值 |
一、更好地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 |
二、协调好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
第三节 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实价值 |
一、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
二、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亲和力 |
三、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鼓浪屿研究国内综述 |
二、鼓浪屿研究国外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与衰弱 |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快速发展时期:1903-1941 |
一、华侨大量移民鼓浪屿的原因及鼓浪屿归侨侨眷聚居地的形成 |
二、华侨对鼓浪屿建设的贡献 |
三、对鼓浪屿生活社区形成和对厦鼓文教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
四、民主革命和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 |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衰落时期:1941-1978 |
一、鼓浪屿华侨资源衰落的原因 |
二、鼓浪屿华侨资源在1941-1978年间的变动情况 |
第三节 总结鼓浪屿华侨文化的特点 |
第三章 申遗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第一节 申遗前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
一、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的背景 |
二、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申遗过程中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一、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
二、申遗期间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措施 |
第三节 申遗后华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一、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利条件 |
二、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开平市与日本等地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 |
四、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
第四章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再发展 |
第一节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未来的功能和定位 |
一、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
二、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 |
三、立足福建海洋文化,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 |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在海丝建设中实现再发展 |
一、在海丝建设中促进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 |
二、在海丝建设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田野点介绍 |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
小结 |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
小结 |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
小结 |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
第一节 市场开发 |
一、商业资本进入 |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
四、政府聚焦施策 |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
小结 |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
(一) 时间跨度选取 |
(二) 中国侨务政策 |
1. 政策对象 |
2. 政策内容 |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 研究现状 |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
(二) 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
二、“建庙”与“请菩萨” |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二、“门路要多一点” |
三、“不要丧失机遇” |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农场发展的研究 |
(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研究 |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广东省幸福农场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广东省幸福农场发展历程 |
一、幸福农场简介 |
二、幸福农场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广东省幸福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一、区位条件 |
二、经济状况 |
三、产业结构 |
四、人口情况 |
第二章 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国家政策的导向 |
第二节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
一、幸福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二、幸福农场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
三、农场职工发展进步的需要 |
第三章 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原则 |
一、职工主体原则 |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 |
三、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原则 |
四、开放共赢原则 |
第二节 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试点基地的建立 |
二、取得的成效 |
第三节 职工家庭经营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大力推进职工适度规模经营 |
二、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 |
三、进一步“扩岗增效” |
第四章 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职工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成本高 |
二、土地分散,经营效率不高 |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年龄偏大 |
第二节 股份合作制经营存在问题分析 |
一、思想认识问题 |
二、股权分配问题 |
三、成本控制问题 |
四、规范操作有待加强 |
第五章 完善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
一、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
二、提升农场自主经营能力 |
第二节 制定奖励机制,积极引进人才 |
一、鼓励创新发展 |
二、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 |
第三节 结合自身实际,适度规模发展 |
一、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
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三、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是关键 |
二、职工家庭经营是农场发展的前提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股份合作制,公司化经营的重要地位 |
二、国营农场农业品牌的建设 |
三、国营农场市场的开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垦 |
2.1.2 农垦类型 |
2.1.3 农垦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 |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 |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 |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 |
3.2.1 开拓创业阶段 |
3.2.2 曲折发展阶段 |
3.2.3 改革探索阶段 |
3.2.4 全面推进阶段 |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经济成就 |
3.3.2 政治成就 |
3.3.3 边疆稳定 |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 |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 |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 |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 |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 |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 |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 |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 |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 |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 |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 |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 |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 |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 |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 |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 |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 |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 |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 |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 |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 |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 |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 |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 |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 |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 |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 |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 |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 |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学习广东福建江苏上海人大华侨外事工作经验 努力开创海南人大华侨外事工作崭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省一市人大华侨外事工作创新突破亮点纷呈 |
(一)华侨权益保护立法与时俱进引起强烈反响 |
(二)人大对外交往工作有序推进丰富多彩 |
(三)构建制度化华侨参政议政平台有新举措新突破 |
(四)以建设华侨博物馆为载体华侨文化建设生机勃勃 |
(五)思想解放真抓实干华侨农场历史问题基本得到妥善解决 |
二、三省一市人大华侨外事工作与时俱进措施得力 |
(一)人大主导推动有力促成涉侨立法取得新成果 |
(二)主动谋划积极构建省级人大对外交往平台 |
(三)顺应侨心维护侨益搭建华侨参政有效平台 |
(四)人大推动政府担责积极推进华侨博物馆建设 |
(五)出台扶持政策卸掉历史包袱支持华侨农场加快改革发展 |
三、学习借鉴三省一市经验推进我省人大华侨外事工作 |
(一)人大主导政府负责启动我省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工作 |
(二)积极探索多方实践搭建好活跃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的平台 |
(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邀请华侨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四)加大人大监督力度督促政府积极作为加快我省华侨博物馆建设 |
(五)突出重点综合发力加快海南华侨农场改革发展步伐 |
(8)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快推进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的重要意义 |
二、目前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情况分析 |
(一)全国范围内推进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时机基本成熟 |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国有农场改革提出了制度要求 |
2.一些地方进行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
3.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成果为分离办社会职能奠定了基础 |
4.各级财政已具备消化改革成本的能力 |
(二)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在改革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1.地方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财政增支压力过大 |
2.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过程中农工权益受忽视 |
3.国有农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
4.影响农场社会稳定 |
(三)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主要做法 |
1.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 |
2.积极推进国有农场事业单位改革 |
3.授予农垦总局相当于州(市)级政府的部分管理权限 |
4.配套推进国有农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四)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
1.切实减轻了农垦企业负担 |
2.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 |
3.国有农场经营效益有所提高 |
4.职工负担大大减轻 |
三、推进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的政策建议 |
(一)因地制宜制定改革试点方案 |
(二)改革成本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 |
(三)配套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 |
(四)加强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
(9)“大通道”与小城镇 ——对甘庄道路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 历史地理学研究 |
(二) 交通社会学研究 |
(三) 人类学相关研究 |
(四) 其他相关研究 |
(五) 对田野点及相关道路的研究 |
1. 所谓“元江人类学”的研究 |
2. 对甘庄的相关研究 |
3. 对甘庄域内公路的研究 |
三、田野点概述 |
(一) 基本概况 |
(二) 区划沿革 |
(三) 人口变迁 |
(四) 侨场变革 |
第一章 驿道时期的“甘庄坝” |
一、驿道路线 |
(一) 滇南路线 |
(二) 元江路线 |
(三) 山坝哨卡 |
二、过境之地的萧索 |
(一) 瘴疫畏途 |
(二) 人口初兴 |
(三) 各行其道 |
三、作为村寨的“甘庄坝” |
(一) 甘庄傣寨 |
(二) 青龙重镇 |
(三) 尚未彰显的区域地位 |
第二章 213国道时期的“甘庄华侨农场” |
一、213国道与本地道路的修建 |
(一) 213国道的修建与通车情况 |
(二) 场部道路的规划与修建 |
(三) 国防战略与生产需要的修路动机 |
二、道畔经营的兴盛 |
(一) 公营商业的兴起 |
(二) 公路商业带的盛极一时 |
(三) 生鲜水果运输的艰难起步 |
三、作为侨场的初步繁荣 |
(一) 人口的汇聚 |
(二) 文化的碰撞 |
(三) 超越青龙的发展 |
第三章 昆曼国际公路时期的“甘庄街道” |
一、高速公路与本地道路的修建 |
(一) 昆曼公路的建成通车情况 |
(二) 甘庄内部道路的改建 |
(三) 路网建设的互相促进 |
二、经济发展的转型 |
(一) 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 商业带的转移 |
(三) 由线到点的转变 |
三、作为街道的城镇化发展 |
(一) 中心人气的聚集 |
(二) 混合文化的形成 |
(三) 现代城镇的建设 |
第四章 路人类学视野中的甘庄及其道路 |
一、路与甘庄的现代性发展 |
二、路与甘庄的全球化前景 |
三、路与甘庄的区域性地位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 受华侨艰辛奋斗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 |
(二) 该选题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
(三) 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可为中国侨务实践服务 |
(四) 前期积累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二、研究进展及不足之处 |
(一) 关于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研究 |
(二) 关于江泽民侨务思想的研究 |
(三) 关于胡锦涛侨务思想的研究 |
(四) 不足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解读法 |
(二) 实践对照法 |
(三) 学科交融法 |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创新之处 |
(一) 存在困难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时代主题的急剧转换 |
(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对中国侨务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汲取 |
(二) 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和勇敢实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毛泽东侨务思想 |
(一)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者 |
(二) 海外侨胞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全心全意为华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根本宗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 邓小平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奠基之作 |
(二) 江泽民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继发之作 |
(三) 胡锦涛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最新成果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 |
(一) 中国拥有众多侨民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
(二) 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
(三)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的“独特国情”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 |
(一) 侨务工作要“提到日程上来” |
(二)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 |
(三)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 |
(一) 侨务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
(二) 侨务资源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 |
(三) 侨务资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侨益思想 |
(一)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积极维护侨益 |
(二) 维护侨益是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 |
(三) 维护侨益是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 |
(四) 维护侨益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内在逻辑 |
(一) 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 |
(二) 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 |
(三) 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 |
(四) 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鲜明特征 |
(一) 继承性 |
(二) 创新性 |
(三) 时代性 |
(四) 人民性 |
(五) 实践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三重价值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体制改革,让华侨农场焕发生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强国思想研究[D]. 韦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2]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D]. 卢泽楷. 华侨大学, 2020(01)
- [3]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4]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5]广东省幸福农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研究[D]. 赵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 王炳程. 吉林大学, 2016(03)
- [7]学习广东福建江苏上海人大华侨外事工作经验 努力开创海南人大华侨外事工作崭新局面[J]. 张友平. 海南人大, 2016(11)
- [8]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J]. 宋晓明,高华伟,段德奇. 农场经济管理, 2015(01)
- [9]“大通道”与小城镇 ——对甘庄道路的人类学研究[D]. 宋婧. 云南大学, 2014(02)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 陈云云. 扬州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