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访问法国和捷克

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访问法国和捷克

一、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佳[1](2017)在《中国音乐词典:三类音乐“家”收录标准研究 ——理论、教育和作曲家》文中认为词典作为学术研究中重要的学习工具,它的规范和系统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术的研究进程。《中国音乐词典》(及其《续编》)作为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一本只搜集、汇编和释义“中国音乐”词汇的中型工具书,其所收录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到语义的“单义性”及“系统性”。本文将运用史学、统计分析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和演绎,并从“分层”的概念出发,以此说明“术语学”在学术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中术语(概念)体系的完善作一努力。本论文拟就以《中国音乐词典》(及其《续编》)中“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这三类称谓为代表,对其生平及作品进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窥一斑见全豹,最后得出“家”在各学科领域范围内均属于“称谓等级制”中的最高等级,并严格区分于其他称谓。

王光艳[2](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杨健[3](2014)在《政治、宣传与摄影 ——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中共第一份大型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根据地,中共第一位摄影记者、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也诞生于此。以《晋察冀画报》及丛刊、画刊等相关摄影出版物为媒介平台,晋察冀的摄影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摄影创作、人才培训、组织机构、画报出版、摄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宣传武器的作用,也为建国后的体制摄影奠定了组织、人才、观念基础。本文以《晋察冀画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晋察冀的相关摄影出版物,考察了中共根据地军政一体化战时体制下摄影与政治、宣传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分析了晋察冀摄影出版和摄影活动的成就、影响及历史局限,同时对画报创办者、着名摄影家沙飞的摄影作品、摄影理念进行细致剖析,以探求特定时代与个人命运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晋察冀画报》诞生过程的考察,揭示影响摄影出版的三大制约因素:物质、技术和人员。通过分析画报的内容和构成,指出《晋察冀画报》的宣传属性,并以“毛主席图像”在画报中的刊载为例分析了图像传播中的政治因素。对画报、丛刊、画刊三大类画报进行概要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章详细考察了战时图像生产的三大要素:摄影理念、组织人才、物质条件。首先指出“摄影武器论”是根据地图像生产的基本理念,它导致政治第一的创作倾向,并在实践中引发抓摆之争及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争论。其次通过对晋察冀根据地摄影人才培训和摄影网络建立的考察,指出摄影体系的建立对于摄影题材和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强调了物质条件和主观意识对于图像生产的制约作用。第三章在分别考察了晋察冀画报和摄影的传播路径之后,重点对《晋察冀画报》的图像建构特征和《晋察冀画刊》的战争动员功能详加分析。论文认为《晋察冀画报》通过对根据地的战争、民主和日常生活的选择性建构,建构了一个“战无不胜、政治民主、积极生活”的根据地形象。而内战时期的《晋察冀画刊》以战争动员为功能取向,影像风格日趋模式化,不过其版面修辞却逐渐走向成熟。第四章从历史的纵向角度考察晋察冀画报的历史贡献,对革命图像叙事的影响与局限进行分析,指出摄影家沙飞在摄影实践和摄影理念之间的存在矛盾之处,正是这种矛盾反映了沙飞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理念的坚守。

赖继年[4](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李南[5](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向丽华[6](2010)在《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 ——以冷战时期大国经济援助外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外交在国际政治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作为其主要实施手段之一的经济援助外交越发受到对外政策决策者的重视。大国,无论是已经确立了大国地位的,还是正在崛起的,都难免试图利用其通过经济方式建构的政治杠杆来建立和加强同小国、弱国的安全利益共同体,制衡对方的决策和对外政策行为,扩大本国影响力,实现国家政治和安全目标,维护和推进国家利益。但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对经济援助外交的成败和有效性存在着大量争议。这种矛盾状况与缺乏对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的深入研究有密切关系。本文力求从学理上界定“经济援助外交”的概念,借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新重商主义”的理论假设,对民族主权国家采用经济援助手段实现政治安全目标这一对外政策行为的动机进行了分析,并用理性选择理论辨析了“经济援助外交具有杠杆效用”这一假设的逻辑和作用机制。为了解析经济援助外交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效果之间存在的差距,文章提出了在决策及对外政策行为中影响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的四个变量,即:结构因素(双方的实力及对比)、战略因素(国家利益界定和认知)、国内因素以及外部因素(来自第三方的援助竞争),并将这些变量与杠杆建构之间可能的关联性放到国际冷战史的三个案例中,即20世纪50年代美国实施的第四点计划、1954-1960年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1961-1973年中国对越南的经济援助,并依据最新解密的中外外交档案对经济援助外交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与检验。本文提出以“共同安全”和“相互收益”理念来指导中国经济援助外交实践这一观点,以期突破理论研究同外交实践的局限和边界,使经济援助外交更好服务于新时期下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总体对外目标。

郭建新[7](2002)在《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文中研究表明

二、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音乐词典:三类音乐“家”收录标准研究 ——理论、教育和作曲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范围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步骤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家”概念的梳理
    第一节“家”字字义的变迁
        一、古代时期
        二、近现代时期
    第二节“家”组词后词义的变迁
        一、古代时期
        二、近现代时期
第二章 三类音乐“家”的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音乐理论家的数据分析
        一、音乐理论家生平简介及其数据分析
        二、音乐理论家作品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音乐教育家的数据分析
        一、音乐教育家生平简介及数据分析
        二、音乐教育家成果的数据分析
    第三节 作曲家的数据分析
        一、西方“作曲家”称谓标准的数据分析
        二、《中国音乐词典》中“作曲家”称谓的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三类音乐“家”层级划分和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普遍性”和“决定性”
        一、社会分层的“普遍性”
        二、社会分层的“决定性”
    第二节 三类音乐“家”社会分层概况
        一、三类音乐“家”的层级划分
        二、家——职业链条的最高端
    第三节 三类音乐“家”概念的界定
        一、音乐教育“家”的概念界定
        二、作曲“家”的概念界定
结论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表论文

(2)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本章小结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小投入,大视野
        二、小题材,大文章
        三、小细节,大格局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保持平等视角
        二、凸显人文关怀
        三、贯穿理性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一、镜子:反观自我
        二、故事:人文关照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3)政治、宣传与摄影 ——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其文化出版事业
        二、《晋察冀画报》与晋察冀摄影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摄影史与画报史研究
        二、沙飞与摄影人物研究
        三、摄影图像与摄影理论研究
        四、战争宣传及战争影像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创制、演进与变迁——画报内史
    第一节 现代视觉传播的兴起——画报发展概述
        一、作为一种现代媒介——从美术画报到摄影画报
        二、抗战时期国统区画报概览
        三、抗战前中共摄影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战争中的摄影宣传——《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一、风气之先——晋察冀根据地摄影工作的滥觞
        二、认识、物质与行动——铜版与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三、沙飞与聂荣臻——惺惺相惜的战地双璧
        四、宣传何以可能——从新闻摄影到宣传画报
        五、“毛主席图像”——画报宣传中的图像政治
    第三节 从画报到画刊——战时画报的演进之路
        一、晋察冀画报——纵贯战时的图像传播
        二、晋察冀画报丛刊——抗日战争的图像总结
        三、晋察冀画刊——“面向连队”的战争动员
        四、蔚为大观的晋察冀画报出版物
    第四节 燎原之火——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一、《晋察冀画报》的终结与《华北画报》的诞生
        二、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第二章 理念、组织、物质——战争中的图像生产
    第—节 摄影武器论——战争语境中的摄影象征
        一、摄影武器论的来源与发展——从沙飞谈起
        二、政治第一——摄影武器论的观念落实
        三、抓摆之争与新闻真实
        四、“政治需要”与“专业主义”——《团结的堡垒排》创作辩论
    第二节 组织与个体——人才培养与观念撒播
        一、培训的自觉——从师带徒到摄影训练班
        二、组织的力量——根据地摄影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图像生产的限制与突破
        一、器材的焦虑
        二、精神的突破
第三章 从形象建构到战争动员——图像传播中的功能转向
    第一节 晋察冀的摄影传播与画报传播
        一、发稿与展览——摄影图像的内外传播方式
        二、晋察冀画报的传播路径与传播对象
        三、图像的力量——传播中的形象动员
    第二节 战争、民主、日常生活——抗日根据地的图像建构
        一、图像建构何以可能?
        二、正义与必胜——图像中的抗日战争
        三、人民当家做主——民主生活的形象呈现
        四、美好的家园——图像中的日常生活
        五、遮蔽的图像与溢出的刺点
    第三节 战争动员的典型文本——晋察冀画刊的内容与风格
        一、“为兵服务”——报道内容的一元转向
        二、战争动员——晋察冀画刊的功能取向
        三、整体性与丰富性——走向成熟的版面修辞
        四、“俗套照片”——走向模式化的影像风格
第四章 体系、影响、局限——历史视野中的画报
    第一节 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与珍贵遗产
        一、开创之功——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
        二、战争底片——中共革命的视觉遗产
    第二节 革命图像叙事的影响与局限
        一、何为“真实”——沙飞的矛盾与坚守
        二、红色摄影——革命宣传摄影模式的影响与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顾棣访谈(节选)
    附录二:顾瑞兰访谈(节选)
    附录三:杨振亚访谈(节选)
    附录四:赵银德访谈(节选)
致谢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6)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 ——以冷战时期大国经济援助外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批评
    第四节 分析框架和理论假设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七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的第四点计划(1950-1961)
    第一节 第四点计划的背景和目标
    第二节 以第四点计划建构政治杠杆
    第三节 第四点计划的“杠杆”效应
    第四节 对美国“第四点计划”杠杆建构的评估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外交(1954-1960)
    第一节 赫鲁晓夫对华开展经济援助外交的背景
    第二节 苏联利用经济援助外交对华建构政治杠杆
    第三节 苏联对华经济援助外交的结果
    第四节 对苏联对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的评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对越经济援助外交(1961-1973)
    第一节 中国对越实施经济援助外交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利用经济援助外交对越建构政治杠杆
    第三节 中国对越经济援助外交的终止
    第四节 对中国对越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的评估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经济援助外交的理论问题再探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启示
    第三节 对经济援助外交后续研究的考虑
参考文献
人名对照

四、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音乐词典:三类音乐“家”收录标准研究 ——理论、教育和作曲家[D]. 张佳佳. 西南大学, 2017(01)
  • [2]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政治、宣传与摄影 ——以《晋察冀画报》为中心的考察[D]. 杨健. 复旦大学, 2014(01)
  •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5]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6]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 ——以冷战时期大国经济援助外交为例[D]. 向丽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 [7]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赴法国、捷克考察剪影[J]. 郭建新.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01)

标签:;  ;  ;  ;  ;  

李勇部长助理率团访问法国和捷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