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一、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垚[1](2020)在《适合抗根肿病研究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的蔬菜作物,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粗纤维、蛋白质、多种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得以在中国乃至亚洲广受欢迎与喜爱。因此,大白菜在中国乃至亚洲都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供需市场,是我国最受国民喜爱的蔬菜之一。但大白菜却深受根肿病的侵害,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产量。随着抗病相关基因陆续被挖掘,大多数抗根肿病基因的功能还没被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限于大白菜抗根肿病相关基因研究的遗传转化体系尚未建立完全。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已有一些报道,但由于基因型对大白菜遗传转化影响较大,不同大白菜品种其遗传转化效率都不尽相同,本文重点筛选了大白菜根肿病抗/感材料,并对其中再生能力较强的材料进行了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的系统研究,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转化效率较高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为后续抗病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得到如下结果:1.为进行遗传转化体系的基因型筛选,我们调查了九个对根肿病有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品种的再生能力,结果发现,易感根肿病品种‘SN157’的离体再生分化率最高,达到89.2%。2.为探索高效的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我们以‘SN157’为试材,探索了带柄子叶和下胚轴两种外植体类型、以3-7 d大的无菌幼苗筛选植物苗龄、并分别以0、0.25、0.5、0.75、1.0 mg/L等不同配比的NAA与TDZ组合优化了外源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以5 d苗龄的带柄子叶大白菜品种‘SN157’为外植体,添加外源激素NAA 0.5 mg/L+TDZ 0.5mg/L的培养基,为较佳的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植物材料大白菜‘SN157’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了45%以上。3.在优化的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对遗传转化体系进行探讨。分别以OD600=0.5、0.8、1.2筛选用于侵染植物材料外植体的农杆菌菌液浓度,结果发现: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浓度时污染率低,而不定芽诱导率较高,约为74.23%;以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侵染带柄子叶后,用含有0、100、200、300、400、500 mg/L不同特美汀(Tim)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合适的抗生素的浓度。结果发现,200 mg/L的特美汀(Tim)也表现出较高的抗性,不定芽率也最高,约为71.33%。4.综上所述,较佳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为:以大白菜品种‘SN157’为植物材料,不经过预培养阶段,5 d苗龄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使用OD600=0.5的农杆菌菌液侵染外植体,再转入200 mg/L抗生素特美汀浓度的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经过继代培养得到足够大的植株时,进行生根培养。以上有利条件的筛选,提高了以农杆菌为介导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效率,并得到了重复试验的验证。5.对得到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GFP检测和q RT-PCR检测,均得到转基因阳性验证,表明成功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并成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约为2.13%。

彭天祥,代娇,陈放,徐莺[2](2019)在《麻疯树根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起源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克服现有麻疯树快繁技术的不足,分别以麻疯树胚根和子叶外植体诱导的不定根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麻疯树子叶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方式为:MS+5 mg/L IBA上培养4天,然后转至MS0培养基上生根.诱导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到93.33%和6.54个/外植体.子叶不定根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3.0 mg/L 6-BA+3 mg/L IAA,诱导率达到83.33%.麻疯树胚根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6-BA+1.0 mg/L IBA,分化率达67.80%,平均出芽数为3.25个/外植体.对麻疯树胚根再生的各阶段进行了石蜡切片观察,明确了不定芽起源于根的薄壁细胞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周期短、再生效率高的特点.

郭佳,李衍素,贺超兴,闫妍,于贤昌[3](2019)在《南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南瓜(Cucurbitamoschata)再生率较低,为建立高效的南瓜再生体系,以南瓜子叶为外植体,进行35组不同激素浓度的不定芽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南瓜再生受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和配比的影响,适宜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有效促进不定芽形成;单独使用脱落酸(ABA)诱导使南瓜子叶发黄,但与6-BA组合使用可显着提高外植体的再生能力,1.0mg·L–16-BA与0.5mg·L–1 ABA组合南瓜芽再生率高达90.26%。将不定芽置于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再生苗移栽易成活。从子叶接种到苗再生约需70天。

潘琼玉[4](2019)在《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再生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苦瓜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苦瓜离体再生的主要因子即消毒方式、外源激素种类及配比、基因型、外植体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高效、稳定的苦瓜离体再生体系;并对不定芽再生过程中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易产生不定芽基因型的各种外植体及不定芽再生率高、中、低的3种基因型的下胚轴在不定芽发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生化变化,旨在探讨各个因子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下胚轴再生不定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将种子去壳,用自来水浸泡15min,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30s,再用4%NaClO浸泡6 min,用无菌水冲洗4~5遍是最佳消毒方式;最佳外植体为“海研2号”12~14d苗龄的下胚轴;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2.5 mg L-1 6-BA+0.01 mg L-1 IBA;最佳伸长培养基是 MS+1.0 mg·L-1 6-BA+0.005 mg·L-1 I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1 mg·L-1 IBA;试管苗的移栽方式为:当试管苗的根长达到2.5~3cm左右,进行炼苗移栽。每天浇一次水,两周后统计成活率为74%。2.在海研2号12~14d苗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不定芽的发生与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定芽的发生需要较高水平的CTK、IAA、ETH、GA,需要一定量的SA、JA、BR、SLS、ABA。ABA/GA低,在0.72左右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膨大和不定芽的膨胀及伸长;ABA/IAA在0.82~1.49之间,值低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膨大、不定芽的形成和膨胀,值较高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CTK/IAA在1.00左右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膨大和不定芽的膨胀及伸长,值较低则有利于芽原基的启动。3.在海研2号12~14d苗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不定芽的发生与生理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定芽的发生伴随着大量蛋白质的产生,在芽原基启动期和不定芽膨胀期,可溶性蛋白含量会升高;芽原基启动,不定芽的膨大及伸长需要大量能量维持,一定量的可溶性糖有利于不定芽的发生。不定芽膨大前期,SOD比活力高有利于芽原基的形成及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膨大前期和不定芽分化后期,POD比活力较高有利于不定芽的发育,而较高的H202对不定芽形成和生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新宇[5](2019)在《水曲柳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与FmWIND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下胚轴、根、子叶、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优化诸影响离体再生的因素,建立愈伤组织再生技术;分析愈伤组织再生过程中激素含量、相关基因表达和表观修饰变化,以及三者相应关系,解析不定芽发生机制;进一步克隆再生过程关键调控基因FmWIND1,分析其基因序列及表达模式;从而为规模化水曲柳组培微繁和建立遗传转化技术奠定基础,丰富再生理论。主要结果如下:1.影响愈伤组织发生和不定芽分化的诸因素分析:通过比较下胚轴、根、子叶和组培苗茎段等外植体在不同6-BA和TDZ激素组合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和愈伤组织状态,结果表明:高浓度TDZ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低浓度6-BA使愈伤组织松散,TDZ对不定芽的形成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依次为:子叶(100%)>组培苗茎段(98.54%)>下胚轴(92.56%)>根(50.71%)。组培苗茎段和下胚轴形成的愈伤组织具有再生能力,分化率分别为33.33%和10.52%。茎段伤口部位形成的愈伤组织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与分化,MSB5更适合组培苗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分化。2.建立了高效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技术:水曲柳组培苗茎段在C12培养基(MSB5+30g/L 蔗糖+7g/L 琼脂+5mg/L 6-BA+8mg/L TDZ+2mg/L 甘氨酸+0.1mg/L IBA+5%椰子水)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99.15%和33.33%。添加2.4mg/L 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胞苷(5-aza)可以提高不定芽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可以达到50.79%。添加0.15mg/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霉素A(TSA)也可以提高不定芽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可以达到51.11%。3.提出茎段外植体的愈伤组织途径再生技术:诱导愈伤及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 SB5+30g/L 蔗糖+7g/L 琼脂+5mg/L 6-BA+8mg/L TDZ+2mg/L 甘氨酸+0.1mg/L IBA+5%椰子水+0.15mg/LTSA,30d后不定芽诱导率达51.11%。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WPM+20 g/L蔗糖+7g/L琼脂+8mg/L6-BA,一个继代(30d)后增殖系数为4.28。将3~5cm长的健壮不定枝转入生根培养基WPM+20g/L蔗糖+7g/L琼脂+1.4mg/L IBA+0.7mg/L NA A,20d后生根率为80.54%。炼苗后移栽到含有草炭土:蛭石=3: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0%左右。4.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过程中激素含量、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分析:水曲柳组培苗茎段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IAA、ZR、GA3参与愈伤组织形成,ZR参与不定芽的形成。Fm WIND1、FmYUC1、FmWOX5、FmREV、FmPLT3 参与了不定芽形成。5.初步探究了愈伤组织再生过程表观修饰和再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水曲柳茎段愈伤组织形成阶段DNA甲基化水平下降,不定芽形成阶段DNA甲基化水平再次回升。不定芽形成阶段HDAC酶活性随TS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6.克隆了愈伤组织形成和芽再生关键基因FmWIND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mWIND1基因长度为990bp。蛋白质序列编码32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72,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亚细胞位于细胞核中,在156~219位置有1个AP2保守结构域。构建FmWIND1蛋白系统进化树,发现FmWIND1与欧洲橄榄和芝麻WIND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通过qRT-PCR分析,FmWIN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为:根>茎>花>叶,在受到伤口刺激后在12h内快速应答上升,并在芽再生后再次表达升高。

王泽伟,张炎,齐帅征,朱军杰,袁玮,张亚东,刘学增,张金凤[6](2018)在《杂种枫香组织培养再生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枫香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既可以作为用材树种又可以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北美枫香能够与中国枫香杂交并可产生有杂种优势的后代,但是杂种枫香的快速繁殖技术和遗传转化体系还有待完善。【方法】本研究以北美枫香为母本,中国枫香为父本进行杂交,选用子一代杂种枫香的子叶、子叶节以及下胚轴为外植体材料建立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并对3种外植体的分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1)子叶和子叶节外植体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0.2 mg/L TDZ+0.1 mg/L NAA的WPM培养基,而下胚轴外植体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0.1 mg/L TDZ+0.1 mg/L NAA的WPM培养基。(2)3种外植体在0.5 mg/L 6-BA+0.1 mg/L NAA+0.8 mg/L GA不加琼脂的WPM芽伸长液体培养基中获得最高的平均不定芽诱导数。(3)不定芽在2.0 mg/L IBA+0.1mg/L NAA的WPM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达到100%。(4)不定芽生根培养2个月后长为完整植株,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结论】(1)杂种枫香3种外植体的分化能力依次为:子叶节>子叶>下胚轴,其中子叶节的分化能力显着高于子叶和下胚轴。(2)TDZ能够有效促进不定芽的诱导,GA对不定芽的伸长具有显着的影响。(3)杂种枫香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中获得了最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了最高不定芽平均数量,而且液体培养中未出现玻璃化。本研究为杂种枫香新品种的快速繁育以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暴志茹[7](2018)在《二球悬铃木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NT和BEL1同源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属于基础真双子叶植物群,山龙眼目悬铃木科木本植物,凭借其树姿优美、冠大遮阴、耐修剪易移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种植于道路两旁、公园等场所,在园林绿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落花落果引起的花粉、果毛过敏问题日益严重,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其开花结果特性显得日益紧迫,而打破二球悬铃木难转化的瓶颈已成为我们悬铃木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尝试以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二球悬铃木的再生体系;并优化影响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试图建立其完善的转化体系。同时通过对二球悬铃木调控胚珠发育及种子形成的关键基因-ANT(AINTEGUMENTA)和BEL1(BELL1)同源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克隆分析,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以为解决悬铃木落毛问题提供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二球悬铃木子叶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再生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外植体苗龄和壮芽培养基中BA和NAA的激素浓度,建立了二球悬铃木稳定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取萌发培养5 d的种子子叶为外植体,正面向上放置于再生培养基上,即MS+4.0 mg·L-11 BA+0.2 mg·L-11 NAA,光下培养40 d左右,其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7.6±4.9%;将不定芽转至壮芽培养基上,即MS+0.5 mg·L-11 BA+0.05 mg·L-11 NAA,光下培养25 d左右,其不定芽可伸长至2-3 cm,且成芽数为5.81±0.36个/每子叶;之后切取小芽转至?-MS+0.1 mg·L-11 IBA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89.3%以上。2.以二球悬铃木子叶再生体系为依托,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的影响,发现其较有的转化条件是:再生培养过程中Km筛选浓度为30 mg·L-1,生根培养Km浓度为20 mg·L-1,抑菌剂为400 mg·L-1的Cef,侵染时间为15 min,其GUS瞬时表达率为42.1%,抗性不定芽诱导率为8.75%;1.0 mg·L-1BA和0.05mg·L-11 NAA处理萌发阶段的种胚可显着性提高农杆菌侵染后的子叶再生率,AGL1菌株对子叶外植体再生的抑制作用也显着性低于EHA105菌株,但该因素对提高子叶转化效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农杆菌抑制外植体再生及转化嵌合体可能是导致二球悬铃木子叶稳定遗传转化失败的主要因素。3.从二球悬铃木中克隆得到3个ANT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aANT-1/2/3。通过实时定量表达分析发现,PaANTs基因在悬铃木中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在发育中的雌花及柄下芽中表达,除PaANT-2外,其他两个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也有表达;这与PaANT-1启动子在烟草中的表达模式相一致,表明PaANT-1可能调控胚珠及种子的生长发育。4.35S::PaANTs转化烟草可以促进烟草叶片不定芽再生,且PaANT2/3可诱导胚状体细胞的发生。此外PaANTs可促进烟花萼片器官生长、种子增大,但花筒及雌雄蕊器官缩短,株型矮小、叶片褶皱,表明PaANTs在烟草中调控各组织的生长发育。PaANTs还通过调控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烟草花瓣颜色。5.从二球悬铃木中克隆得到2个BEL1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PaBEL1-1/2;其在悬铃木各组织器官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主要在根叶营养器官及发育中的种子、成熟期的雌雄花等生殖器官中表达。同时我们还分析了PaBEL1-1基因的启动子功能,发现pBI序列可诱导GUS在拟南芥胚珠形成至受精发育成鱼雷形胚的整个过程中表达,其根叶等营养器官也可检测到GUS表达,表明PaBEL1-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胚珠及种子的形态建成、营养器官发育等过程,但35S::PaBEL1-1/2转化烟草未表现出形态差异。6.在PaBEL1-1基因5’UTR区含有一个选择性剪切型内含子,该序列含有TATA-box和CAAT-Box核心元件、EEC增强子元件及其他花药种子发育相关的作用元件。通过对不同启动子携带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株系进行GUS表达分析,发现该内含子具有增强子和启动子功能,可能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功能。

邱实,张文举,许馥慧,邓志瑞[8](2018)在《Micro-Tom番茄转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文中提出转基因植株的再生频率较低一直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瓶颈之一.以番茄的MicroTom突变体为材料,探索了外植体植物激素配比、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筛选剂对愈伤组织发生和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比下胚轴更适合作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外植体;当玉米素(zeatin,ZT)质量浓度为0.5 mg/L,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最有利于不定芽诱导;外植体预培养的适宜时间为3 d,农杆菌和外植体共培养的适宜时间为2 d;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耐受上限为40 mg/L,替门汀的适宜质量浓度为150 mg/L.实验所建立的转基因再生体系为Micro-Tom番茄的遗传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廖志强,王小武,孙亮,魏志英[9](2017)在《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应用》文中认为优良再生体系的建立是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以甘蓝型油菜含部分子叶节的子叶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该再生体系为:切取5日苗龄甘蓝型油菜含部分子叶节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置于添加3 mg/L6-BA的MS基本培养基中培养5天,外植体再生出丛生不定芽,不定芽再生率为100%。基于新建立的带节子叶再生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成功地将用p FGC5941载体构建的Bn TFL1基因干扰载体转入甘蓝型油菜中,从播种到得到生根抗性苗,整个转化周期只需要6070天,较传统甘蓝型油菜以不带节子叶为外植体100130天的转化周期大大缩短。

周茜萍,王梦瑶,吕新华,祝建波,孙黎[10](2017)在《两种油葵自交系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取两种自交系油葵(1538-3和1573-2)的不同外植体,建立组织再生培养体系,选出最适品系,为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两种自交系油葵的不同组织,采用不同激素配比,从器官间接和直接发生两个方面分别诱导油葵不定芽再生。【结果】以油葵自交系1538-3的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在含有1-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的培养基中都易形成愈伤组织,但均表现为白色、水渍化程度高,无分化能力;6-BA浓度在01.0 mg/L时,子叶节可诱导出不定芽,其他激素配比中未见此现象;以胚轴为外植体时,油葵1573-2自交系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 6-BA+0.1 mg/L GA3;1538-3自交系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05 mg/L GA3;两种自交系诱导不定芽生根时NAA的最佳浓度为00.2 mg/L。【结论】两种基因型油葵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自交系1538-3再生能力较强,遗传转化时选用1538-3的胚轴作为转化受体时较好。

二、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适合抗根肿病研究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大白菜抗根肿病研究进展
    1.2 芸薹属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芸薹属植物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
        1.2.2 芸薹属植物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芸薹属作物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1.3.1 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1.3.2 芸薹属植物离体组织再生的影响因素
    1.4 芸薹属植物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4.1 芸薹属植物的遗传转化的意义
        1.4.2 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1.5 大白菜转基因体系的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试剂
    2.2 无菌苗的培养
    2.3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
        2.3.1 基因型的筛选
        2.3.2 外植体类型的筛选
        2.3.3 苗龄的筛选
        2.3.4 外源激素浓度的筛选
    2.4 p BWA(V)BS-Bra003466-gfp载体构建
    2.5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
        2.5.1 农杆菌菌液浓度
        2.5.2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2.5.3 农杆菌菌液的活化
        2.5.4 侵染用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2.5.5 抗生素浓度的筛选
    2.6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流程
    2.7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2.7.1 PCR检测
        2.7.2 荧光标记GFP鉴定
        2.7.3 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构建
        3.1.1 基因型对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影响
        3.1.2 外植体类型对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影响
        3.1.3 外植体的苗龄对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影响
        3.1.4 外源激素浓度的筛选
    3.2 目标基因的载体构建
    3.3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3.3.1 农杆菌菌液浓度
        3.3.2 抗生素的浓度筛选
        3.3.3 优化的大白菜遗传转化流程
    3.4 遗传转化体系的重复性试验
    3.5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3.5.1 PCR检测
        3.5.2 荧光标记GFP观察
        3.5.3 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
4 讨论
    4.1 再生体系的影响因素之植物材料的基因型
    4.2 植物材料的外植体类型对再生体系的影响
    4.3 苗龄对大白菜再生体系的影响
    4.4 外源激素浓度组合对再生体系的影响
    4.5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大白菜遗传转化的影响
    4.6 抗生素浓度对大白菜遗传转化的影响
5 结论
    5.1 大白菜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5.2 建立稳定高效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2)麻疯树根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起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 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外植体材料
    2.2 方 法
        2.2.1 植物材料消毒
        2.2.2 预处理
        2.2.3 不定芽诱导
        2.2.4 不定芽伸长、生根及移栽
        2.2.5 培养条件
        2.2.6 石蜡切片观察不定芽再生过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麻疯树子叶外植体诱导不定根
    3.2 子叶不定根诱导不定芽
    3.3 麻疯树胚根诱导不定芽
    3.4 不定芽的伸长、生根和移栽
    3.5 胚根诱导不定芽的起源和发育研究
4 讨 论

(3)南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材料
2 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条件
    2.1 种子萌发与培养
    2.2 外植体获得
    2.3 不定芽诱导及伸长培养
    2.4 生根与移栽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再生率和平均再生芽数的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
    3.2 不同浓度6-BA对南瓜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3 不同浓度ABA对南瓜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4 6-BA与ABA组合对南瓜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5 南瓜植株再生优化体系
    3.6 讨论

(4)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再生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葫芦科主要蔬菜再生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1.1 激素水平和培养基
        1.1.2 基因型
        1.1.3 苗龄和外植体部位
        1.1.4 温度和光照条件
        1.1.5 生根培养
        1.1.6 消毒处理
        1.1.7 试管苗的移植
    1.2 生理物质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内源激素对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不定芽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培养条件
        2.2.2 种子无菌萌发
        2.2.3 最佳外植体的筛选
        2.2.4 最适基因型与最佳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2.2.5 增殖培养
        2.2.6 生根培养
        2.2.7 炼苗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种子的无菌萌发
        2.3.2 不同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3 不同激素类型、浓度配比对不定芽的诱导试验
        2.3.4 不同基因型对不定芽的诱导试验
        2.3.5 不定芽的伸长
        2.3.6 生根培养
        2.3.7 试管苗移栽
    2.4 讨论
    2.5 结论
3 苦瓜不定芽再生相关内源激素的差异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试剂
        3.1.4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九种内源激素的标准曲线
        3.2.2 不同基因型下胚轴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
        3.2.3 HY2不同外植体同种内源激素的水平差异对比
        3.2.4 各类型外植体的内源激素平衡对比
    3.3 讨论
    3.4 结论
4 苦瓜愈伤组织再生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仪器
        4.1.3 试剂
        4.1.4 实验步骤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类型外植体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
        4.2.2 各类型外植体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4.2.3 各类型外植体之间SOD比活力的比较
        4.2.4 各类型外植体之间POD比活力的比较
        4.2.5 各类型外植体之间H_2O_2含量的比较
    4.3 讨论
    4.4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水曲柳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与FmWIND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曲柳概述
    1.2 白蜡树属组织再生体系建立概述
    1.3 水曲柳组织培养再生概述
        1.3.1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1.3.2 体细胞胚胎再生途径
        1.3.3 愈伤组织再生途径
    1.4 植物芽再生分子机制概述
        1.4.1 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分子基础
        1.4.2 芽再生的分子基础
        1.4.3 再生的表观遗传控制
    1.5 WIND1基因概述
        1.5.1 AP2/ERF转录因子
        1.5.2 WIND1基因功能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水曲柳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技术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曲柳种子消毒及接种
        2.2.2 水曲柳下胚轴、根和子叶不定芽诱导
        2.2.3 水曲柳茎段不定芽诱导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3 5-aza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4 TSA对茎段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5 水曲柳茎段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水曲柳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及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内源激素的提取和分析
        3.2.2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再生过程不同阶段外植体激素水平分析
        3.3.2 TDZ对水曲柳再生过程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3.3.3 6-BA对水曲柳再生过程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3.3.4 水曲柳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曲柳再生过程中5-aza和TSA作用初探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水曲柳DNA提取
        4.2.2 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定
        4.2.3 HDAC酶活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水曲柳再生各阶段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4.3.2 5-aza浓度对水曲柳不定芽形成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4.3.3 5-aza对水曲柳再生基因表达的影响
        4.3.4 水曲柳再生过程中HDAC酶活性变化
        4.3.5 TSA浓度对水曲柳不定芽的形成时HDAC酶活性影响
        4.3.6 TSA对水曲柳再生基因相对表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FmWIND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材料来源
        5.1.2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总RNA提取与反转录
        5.2.2 引物设计及目的基因克隆
        5.2.3 FmWIND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2.4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5.2.5 水曲柳瞬时侵染FmWIND1基因
    5.3 结果与分析
        5.3.1 FmWIND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5.3.2 FmWIND1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5.3.3 FmWIND1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特性
        5.3.4 水曲柳WIND1基因在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时表达特性
        5.3.5 FmWIND1瞬时侵染水曲柳组培苗表达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杂种枫香组织培养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无菌体系建立
    1.3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1.4不定芽伸长培养基的筛选
    1.5生根和炼苗
    1.6数据统计方法及分析工具
2结果与分析
    2.1TDZ和NAA对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2.2 GA和琼脂对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2.3生根和炼苗
3讨论与结论
    3.1 3种外植体诱导能力的比较
    3.2激素对不定芽的影响
    3.3液体培养对不定芽的影响

(7)二球悬铃木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NT和BEL1同源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二球悬铃木简介
        1.1.1 悬铃木起源
        1.1.2 悬铃木花发育过程
        1.1.3 悬铃木应用
    1.2 植物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2.1 悬铃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2 子叶外植体再生研究进展
        1.2.3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影响因子
        1.2.4 悬铃木转基因研究进展
    1.3 胚珠发育相关基因ANT与BEL1研究进展
        1.3.1 ANT基因研究进展
        1.3.2 BEL1基因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二球悬铃木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激素组合对子叶再生的影响
        2.2.2 外植体苗龄对子叶再生的影响
        2.2.3 不同BA浓度对不定芽伸长培养的影响
        2.2.4 BA和NAA浓度对子叶再生率的影响
        2.2.5 不定芽生根与移栽
    2.3 讨论
        2.3.1 外植体放置方式影响不定芽的诱导
        2.3.2 外植体的生长状态影响不定芽再生率
        2.3.3 激素浓度影响再生芽的诱导与生长
        2.3.4 子叶再生体系优缺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二球悬铃木子叶遗传转化体系的影响因子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3 阳性检测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卡那霉素Km筛选压的确定
        3.2.2 不同抑菌剂对子叶不定芽再生影响
        3.2.3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子叶转化效率的影响
        3.2.4 农杆菌侵染对子叶再生的影响
        3.2.5 外源因素改善对转化后子叶再生的影响
        3.2.6 阳性检测
    3.3 讨论
        3.3.1 农杆菌介导的二球悬铃木子叶转化体系初探
        3.3.2 农杆菌侵染抑制子叶外植体的再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球悬铃木ANT(AINTEGUMENTA)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2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4.1.3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4.1.4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4.1.5 二球悬铃木PaANT-1/2基因启动子分析
        4.1.6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功能验证
    4.2 结果
        4.2.1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4.2.2 被子植物euANT亚家族基因进化分析
        4.2.3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4.2.4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4.2.5 PaANT-1/2启动子的序列分析
        4.2.6 异源超量表达PaANTs同源基因对烟草发育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二球悬铃木PaANTs同源基因具组织表达特异性
        4.3.2 二球悬铃木PaANTs基因的功能进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球悬铃木BEL1(BELL1)同源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1.2 二球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5.1.3 二球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5.1.4 二球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功能分析
        5.1.5 二球悬铃木PaBEL1-1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二球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5.2.2 BELL1亚家族基因进化分析
        5.2.3 二球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5.2.4 异源超量表达悬铃木PaBEL1s同源基因对烟草发育的影响
        5.2.5 PaBEL1-1启动子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5.3.1 二球悬铃木PaBEL1s基因的功能进化
        5.3.2 PaBEL1-1基因5’UTR区内含子功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的准备
    1.3 不同浓度6-BA和NAA对带节子叶再生情况的影响
    1.4 Ag NO3对带节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1.5 苗龄对带节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1.6 8个油菜自交系和3个品种带节子叶不定芽的再生结果
    1.7 遗传转化
        1.7.1 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菌株
        1.7.2 遗传转化
        1.7.3 抗性芽的生根和移栽
    1.8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6-BA和NAA对带节子叶再生情况的影响
    2.2 Ag NO3对带节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2.3 苗龄对带节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2.4 8个油菜自交系和3个品种带节子叶不定芽的再生结果
    2.5 抗性芽的筛选和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3 结论
4 讨论
    4.1 影响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再生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
    4.2 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再生培养和遗传转化的优点
    4.3 提高带节子叶遗传转化率的一点思考

(10)两种油葵自交系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油葵无菌苗的获得
        1.2.2 胚轴外植体的准备
        1.2.3 KT、NAA和6-BA激素浓度的配比
        1.2.4 6-BA与GA3激素浓度的配比
        1.2.5 不同NAA激素浓度对油葵胚轴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KT、NAA和6-BA对油葵子叶和子叶节愈伤诱导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GA3和6-BA对油葵胚轴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对向日葵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
    2.4 不同浓度NAA对油葵胚轴再生苗生根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激素对油葵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3.2 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对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4 结论

四、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合抗根肿病研究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 刘旭垚.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2]麻疯树根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起源研究[J]. 彭天祥,代娇,陈放,徐莺.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南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郭佳,李衍素,贺超兴,闫妍,于贤昌. 植物学报, 2019(04)
  • [4]苦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不定芽再生机理初步研究[D]. 潘琼玉. 海南大学, 2019(06)
  • [5]水曲柳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与FmWIND1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D]. 李新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杂种枫香组织培养再生研究[J]. 王泽伟,张炎,齐帅征,朱军杰,袁玮,张亚东,刘学增,张金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8)
  • [7]二球悬铃木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NT和BEL1同源基因的功能研究[D]. 暴志茹.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8]Micro-Tom番茄转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J]. 邱实,张文举,许馥慧,邓志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9]甘蓝型油菜带节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应用[J]. 廖志强,王小武,孙亮,魏志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4)
  • [10]两种油葵自交系再生体系的建立[J]. 周茜萍,王梦瑶,吕新华,祝建波,孙黎.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7)

标签:;  ;  ;  ;  ;  

油葵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