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希望使非法移民合法化

布什希望使非法移民合法化

一、布什拟有条件让非法移民合法(论文文献综述)

柳承址(SEUNGJI RYU)[1](2021)在《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文中提出冷战时期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提高防卫力,推进了旨在减少国家安全脆弱性的政策。但是,卢泰愚政府为了适应冷战的结束,推进新的对朝政策,采取了以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为核心的政策,以解除安全威胁。为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创建了由东北亚六国参加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并营造引导朝鲜走向改革开放的环境。当时卢泰愚政府推进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在此后历任政府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中都得到继承。但是,尽管韩国历届政府数十年来在政策上进行了各种试图消除朝鲜威胁的努力,朝鲜对韩国的安全威胁仍然无法消除,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增大,作为韩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的对朝政策呈现出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问题。由此出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果及局限性等,以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了更具体、更全面地探讨和评估,本论文将立足于历史研究分析方法与文献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既有研究中,对冷战后时代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既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对它们的演变、异同、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及创新点是从国家安全视角,通过系统、全面梳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分析韩国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演变、异同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冷战后时期韩国安全政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冷战时期开始逐步演进的,并不是其政策方向发生了急进的转变,而且比冷战时期更加具体化、体系化,其领域也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改善了韩朝关系,所以韩朝关系反复出现前进和倒退的循环,对解除传统安全威胁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不过,通过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和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安全合作,试图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今后,韩国政府应克服各种变数,为制定能够消除安全威胁的对朝政策,并实现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而努力。

刘志梅[2](2021)在《基于《移民教育紧急法》的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移民国家。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和美国国内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美国热议话题。教育公平的实质是以不公平对待不公平,补偿教育政策由此理念而产生。移民儿童在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受教育环境和文化语言背景等方面与本土学生存在很大差距,进而在教育中处于不公平地位。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目的就是为移民儿童提供额外服务,使其更加公平地接受教育。移民补偿教育政策主要以《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双语教育法》为基础逐步完善、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至《移民教育紧急法》趋于完善。因《移民教育紧急法》的补助对象仅针对移民儿童和青少年,资金补偿范围涵盖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双语教育法》中补偿移民儿童的所有项目,可以从中窥探出整个移民补偿教育政策发展的全貌。本文主要论述了《移民教育紧急法》中的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产生背景及演变历程,深入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并考察了与其它移民补偿教育法案在内容上的关联。在探究政策的实施效果时,指出了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得出了文章的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移民教育紧急法》出台背景的描述,概略性地分析了其出台的客观环境。其次,在对其颁布过程的描述中进一步阐明了导致《移民教育紧急法》出台的直接原因。再次,在对《移民教育紧急法》的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时关联了许多移民补偿教育政策,通过这种前后关联的对比分析,既概括性地展现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全貌,又体现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另外,通过对《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实施与成效分析,从政策的实施主体方面梳理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从实施效果方面展示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对移民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面论述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本身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勾月[3](2020)在《政治博弈视角下美国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发展》文中提出随着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反移民政策的出台,美国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形成,并突显出一些特点。如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随着移民政策的变化而摇摆,非法移民的高等教育权利缺少保障,联邦与州之间存在分歧。从政治博弈的角度分析,这与美国选举政治密不可分。为了实现各自的政治目的,两党在博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内公民的教育利益诉求、国内合法移民群体的诉求等博弈信息,并依据博弈信息选择不同的博弈策略。两党内部的党派力量变化使得博弈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形成了不同的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

王帅[4](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研究指明“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荆长岭[5](2015)在《美国非法移民的演变脉络及治理困境》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在20世纪中期进入非法移民问题严重时期。此间,非法移民数量的边治理边增长趋势,显示出美国非法移民治理存在诸多困境,即国际位差困境、治理悖论困境、措施选择困境、执法不力困境和国际合作困境。美国在未来要想走出困境,一是应发挥自已的国际地位优势,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建设"和谐世界";二是应根据非法移民的"国内链系",健全国内治理体系;三是应全面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健全阻断非法移民"国际链系"的治理措施。

吕晶[6](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周余祥[7](2013)在《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不仅处于美国历史上“咆哮的20年代”,而且是美国历史上所谓的“经济繁荣时期”。本文以劳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的劳资关系以及美国社会采取的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并对这一时期劳资关系的架构作出了评价,以此来汲取协调劳资关系的有益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简略探讨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之前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工业化时代之前、工业化社会早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工业化社会早期美国劳资关系的状况和一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状况,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劳资关系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劳资关系相对紧张和冲突时期以及劳资关系关系相对缓和到冲突和动荡的转化时期。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详细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笔者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国家制度原则,遵循立法、行政和司法的顺序,贯穿于劳资关系的直接相对方资方和劳方的主线中,论述了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相关劳资关系的立法活动,主要有《移民法》、《铁路劳工法》、《赔偿法》和《退休法》等,虽然协调农业劳资关系的《麦克纳里—豪根农业法案》未获通过,但总体上国会还是通过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法律,使得美国劳资各方有法可依,促使美国协调劳资关系的机制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论述了资方尤其是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主要有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继续推进开放工厂运动、鼓励和刺激消费以及福利资本主义等,这既是资方与劳方进行博弈的表现,也是资方参与国家协调劳资关系机制的表现;论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积极地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介入美国公共服务、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童工、女工等社会问题,积极开展劳工职业教育,尤其是劳工部积极地参与劳资关系的调解和仲裁,这充分体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充分发挥了其在劳资关系中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这也间接地推翻了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自由放任”的传统印象;论述了劳方协调劳资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劳方除了罢工方式外,还通过政治道路、国会道路、与农民合作道路以及相对缓和方式来协调劳资关系,这使得劳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渠道多元化,从而促进了劳资关系的缓和,这一时期劳方内部也展开了协调劳资关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的斗争。虽然劳方的人口迅速地增长但是工会会员却急剧地减少,工会力量的衰落给国家各方介入劳资关系提供了契机;论述了美国塔夫脱法院进行了司法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其保守主义思想,法院系统主要运用实体正当程序原则、禁令和黄狗合同等主要“武器”积极地介入劳资纠纷的案件,这充分发挥了法院在构建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中的“稳定器”作用,也说明美国协调劳资劳资关系机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的案例中,法院虽然站在资方的立场支持了许多有利于资方的典型判决,但也站在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立场支持了有利于劳方的判决,这说明在美国法院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保守势力对美国尝试性地探索协调劳资关系持谨慎态度,这也进一步说明法院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守护神”。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在美国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过程之中和之后,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关系的演变,主要分为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和劳资关系的持续缓和。在美国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时期,劳资关系的紧张状态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劳资纠纷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美国劳方与资方的实力对比中呈现出相对下降状态,资方呈上升趋势,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尝试性地干预了劳资关系,开启了国家关注劳资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在劳资关系持续缓和时期,美国逐步地完善了劳方、资方和国家(国会、政府和法院)建立的“三方协调机制”,协调劳资纠纷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机制化轨道。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构建的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却使美国社会达到了“社会均衡”状态。结语主要是展望了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解析了大众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存有“自由放任”印象之因,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在美国劳资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政府;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方、资方和国家最终构建了处理劳资纠纷的“安全阀机制”,并再次审视了在这一过程之中政府、资方、劳方、国会和法院各自承担的角色;指出了社会思潮、传统的宗教思想等对相对缓和均衡劳资关系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劳资关系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唐慧云[8](2013)在《二战后美国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1945-2012) ——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非法移民改革已经成为美国移民改革重要内容之一,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为目的的综合移民改革是2013年国会的重头戏。非法移民问题始于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它成为美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一直延续至今。对美国社会而言,非法移民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一部分人从中获取廉价的劳动力,一部分人却不得不支付非法移民带来的巨额花费。为了减少非法移民带来的社会危害,美国国会相继颁布了治理非法移民的法律。其中,有两部专门针对非法移民的法律—《1986年移民改革和控制法》和《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责任法》。本文研究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特点,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外部因素。二是受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联邦体制和利益集团因素的影响,国会在非法移民立法中的作用如何。本文为回答上述问题,利用公共政策理论中的系统分析理论、制度主义理论、利益集团理论,逐步分析了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对其特点和作用作出总结和评估。具体如下:第一章分析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在40-60年代非法移民产生之初,国会采取了暧昧不明的立法。随着70年代非法移民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国会在80年代实施了移民改革,颁布了软硬兼施的法律。在90年代,面对日益猖獗的非法移民和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国会出台了保守、严厉的法律。911后国会把反恐和打击非法移民相结合,出台了更加严厉的非法移民立法。后911时代,国会致力于综合的移民改革,实施梦想法案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第二章分析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内部结构因素,本章从国会的组织结构方面,论述了国会的宪政基础、委员会制度、委员会主席、国会议员对非法移民立法的影响。具体而言,宪法赋予国会的立法权和财政权是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法律和财政基础。委员会制度为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提供信息和资料,保障了立法的正常程序。委员会主席因为受利益集团、政党等因素的影响,对立法进程具有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非法移民立法过程中,国会议员主要受选区利益、政党政治、种族背景、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其中,选区利益的影响最大,国会议员奉行选区利益至上的原则。另外,政党因素对议员投票行为的影响作用上升。第三章分析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外部制度性因素。这些因素具体包括总统、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其中,总统对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它是立法的积极倡议者、调解者、强有力的行政权使用者。另外,根据联邦体制,移民立法权属于联邦国会,但是地方政府不满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漏洞,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寻求自己立法,挑战国会全部的非法移民立法权。司法机关在国会的移民立法问题上奉行国会享有全部权力的原则,不对立法实施司法审查,这一原则有力的维护了国会的移民立法权。与此同时,司法机关奉行平等原则,维护了非法移民的教育权;折中原则的运用使司法机关成为调节国会和地方政府移民立法权之争的协调者,并维护了地方政府一定的非法移民立法权。第四章分析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利益集团因素。工会、农业和商业利益集团、少数族裔的利益集团是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主要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参加听证会、草根游说、院外游说、资助竞选、司法诉讼和联盟战略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利益集团对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们为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提供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当它们就立法存在巨大分歧时,它们往往阻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进程,国会完全被利益集团绑架。反之,当它们分歧较小或者利益集团难以拥有游说国会的渠道时,国会的立法效率较高,完全掌握非法移民立法权。第五章回答了本文提出的问题,具体分析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特点和评估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作用。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特点分别为:一是实用主义原则:二是疏导和围堵政策相结合,以疏导为主;三是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的交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从立法治理非法移民的效果来看,国会的立法并没有达到治理非法移民的目的;二是从国会的移民立法权来看,国会基本上掌握立法权,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集团的因素最大,政党因素上升。总统虽然对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但并不掌握立法权;地方政府虽然挑战国会立法权,但是被司法机关否决。最后的结语进一步总结了本文的观点、政策启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孙爽[9](2012)在《“平台替换论”:城市化对中国转型期贫富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是城市化对中国转型期贫富差距的影响。在控制贫富差距现有举措效果有限的状况下,从阶层分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城市化是促进农民分化、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的结论。目前,贫富差距拉大和阶层矛盾凸显已引起执政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我国的贫富差距是自然、历史因素,政策、体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位复杂的基本国情的制约下,中国控制贫富差距的难度很大。针对转型期中国贫富差距的长期性、阶段性以及现有举措效果有限性等特征,对贫富差距的控制思路应该重新调整。城市化,作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已被中央列为“新三步走战略”的主要内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阶层分化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城市化与贫富差距的作用机制的分析,认为在产业革命、市场化改革继续充当阶层分化的“推力”和“拉力”的前提下,城市化因素的加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市化的推进,不仅意味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变迁,更意味着农村人口比例的降低,从事传统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理论与实践表明,一个合理的社会分配结构往往呈菱形分布,而事实证明,在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国家,社会成员构成和收入分配结构往往呈金字塔型,农业劳动者阶层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蓝领阶层构成了社会结构中的巨大底座。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是瓦解金字塔底座和壮大社会中间层的重要力量,是培育合理社会阶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推动力。21世纪初,农民进一步分化已成定局,城市化的提速将会加快推动农民的多元分化和工人阶级群体的整合过程。城市化,作为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综合性政策和促进农民加快分化的重要推动力,不仅有利于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而且有利于瓦解中国贫富差距的最大症结——城乡差距。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差距对我国的贫富差距具有突出的贡献作用,城乡差距的缩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全国居民收入差别的不平等程度,对缩小贫富差距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众所周知,农业相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是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领域的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率是下降的。城市化引起的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劳动者阶层的比例,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的转化,可以降低农村内部的差距,扩大城市内部的差距,从总体上缩小了全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乡差距由“二元平台”向“一元平台”的转化,可以有效地控制全国居民的贫富差距。以对城市化、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三者内在关系的分析为依据,本文提出了“平台替换论”的基本命题,认为在转型期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前提下,以缩小城乡差距为重要突破口,通过发挥城市化对农民分化的推动作用——促使其由较低收入阶层向较高收入阶层流动——可以实现贫富差距由城乡分割的“二元平台”上的较大差距向城乡融合的“一元平台”上的较小差距的转化。也就是说,城市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变化——职业结构变迁——阶层分化——阶层结构变动——橄榄型结构形成等作用机制,可以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在实现差距由“二元平台”向“一元平台”转化的同时,有效控制贫富差距。在对典型国家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的比较分析中,本文通过对日本、美国、巴西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的研究,得出了有益于“平台替换”的国际经验。以上述经验为基础,本文认为,“平台替换”的实现并不以城市化的单项推进为充要条件,它还受促成性因素和阻碍性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城市化战略地位的确定、相关改革的持续推进、较长时间的技术考量为“平台替换”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城市化水平滞后、社会流动机制不顺畅、制约“农民分化”的阻力尚未完全消解阻碍了“平台替换”的实现。以对“平台替换论”的系统分析为依据,本文认为,实现“平台替换”的基本途径要从两方面推进:其一,要提高对城市化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其二,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调整城乡关系、加快促进农民分化。具体而言,首先,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利用“城市”拉力: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尊重“大城市优先增长”规律和在城市化率较高地区优先提升城市化质量;其次,要努力调整城乡关系,消除制度性障碍:要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健全国家土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完善就业制度,促进社会流动机制的顺畅;最后,要加快促进农民分化,充分利用乡村“推力”: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断增强农民工城市认同和努力克服小农文化,等。

蒋云芳[10](2012)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各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核心命题之一,有关教育公平的理论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实施途径上则体现出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等特点。美国是制定教育公平政策并系统推进的先行者,其多样化的政策实施途径可作为当前我国解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有益借鉴。为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高水平教育公平目标,美国联邦政府一直致力于在教育领域里创新实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发起了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即在教育补偿、择校、学业标准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论文以导论开篇,主要说明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在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并对本论文研究的重难点等议题进行了澄清。论文重点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而开展的补偿教育计划、择校运动、学业标准化运动。第一章“教育公平理论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探讨了教育公平内涵与理论支撑等问题,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现状及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回顾了美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公平理念与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对相关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了阐释。第二章“补偿教育计划:为所有儿童成长奠基”,深入分析了补偿教育计划产生的政治、经济、理论、实践、法律基础,剖析了补偿教育计划的主要类型、实施途径,总结归纳了补偿教育的特征及实施成效。作为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公平项目,补偿教育计划对改善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三章“择校运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探讨了择校运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其兴起的社会与教育背景,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任总统关于择校运动的政策立场及实施形式,并对择校运动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评价。作为将市场化机制引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尝试,择校运动推动了学校间的竞争,强化了公众与家庭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力。第四章“标准化运动: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研究了标准化运动兴起背景及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了标准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标准化运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其典型经验。通过制定各学科的课程实施标准,开展各类学业成绩测评,完善州、学区、学校三级责任体系,标准化运动对提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经验与启示”:从公众意识、法律体系、财政保障等方面,总结了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和实施途径上可供借鉴的典型经验。结合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公平现状,论文得出了相应的宏观和微观的政策与实践建议。

二、布什拟有条件让非法移民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什拟有条件让非法移民合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欧美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
        1.2.2 韩国学界关于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的研究
        1.2.3 中国学界关于韩国安全政策及朝鲜半岛安全的研究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理论考察
    2.1“国家安全”与“安全威胁”
        2.1.1“国家安全”的概念
        2.1.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2.1.3“安全威胁”的概念
        2.1.4“安全威胁”的认知
    2.2 国家安全政策
        2.2.1 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2.2.2“国家安全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2.2.3 “国家安全政策”与国防、外交、经济之间的关系
        2.2.4 关于“多边安全合作”
第三章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
    3.1 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威胁
        3.1.1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其目标
        3.1.2 韩国的战争历史及威胁认知
        3.1.3 韩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
        3.1.4 韩国国家安全与现有威胁、潜在威胁的关系
    3.2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3.2.1 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3.2.2 冷战时期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3.2.3 韩国的安全政策与对朝政策、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关系
第四章 韩朝关系的转换时期:对话与对立的共存
    4.1 卢泰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88-1993)
        4.1.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4.1.2 多边安全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协议会”
        4.1.3 卢泰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4.2 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3-1998)
        4.2.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4.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多边对话”
        4.2.3 金泳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章 韩朝关系的前进与发展时期:探索合作与共赢
    5.1 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8-2003)
        5.1.1 和解合作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5.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六国宣言”
        5.1.3 金大中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5.2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3-2008)
        5.2.1 和平繁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5.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时代构想”
        5.2.3 卢武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 韩朝关系的倒退时期:矛盾与对话的断绝
    6.1 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8-2013)
        6.1.1 相生共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6.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新亚洲构想”
        6.1.3 李明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2 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13-2017)
        6.2.1 “韩半岛信任进程”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6.2.2 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6.2.3 朴槿惠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3 现任文在寅政府的安全政策现状(执政中前进和倒退的循环)
        6.3.1 文在寅政府“韩半岛政策”的基本内容
        6.3.2 “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
        6.3.3 安全政策现状
第七章 结论
    7.1 韩国历届政府安全政策的演变
    7.2 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的安全政策的特点
    7.3 冷战后韩朝关系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原因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附录A:冷战后时期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和主要内容-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附录B:冷战后时代历届韩国政府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附录C: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的演变及继承
致谢

(2)基于《移民教育紧急法》的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美国移民教育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二)《移民教育紧急法》在移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移民
        (二)教育政策
        (三)补偿教育
        (四)移民补偿教育政策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出台背景
    一、经济背景:经济滞胀危机
    二、人口背景:移民人口剧增
    三、政策背景:移民政策宽松
    四、教育背景:联邦干预教育改革
第二章 《移民教育紧急法》的颁布及内容
    一、《移民教育紧急法》的颁布
        (一)《移民教育紧急法》的颁布过程
        (二)《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内容述要
    二、《移民教育紧急法》的修订
        (一)1988年修订:加强资金监督和管控
        (二)1994年修订:扩大资金使用和学生招收范围
    三、《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内容分析
        (一)扩大补偿范围增加受助群体
        (二)加强语言教学提高教师质量
        (三)购置教学设施改善教育资源
第三章 《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实施与成效
    一、《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实施主体
        (一)以联邦为主的拨款者
        (二)以州政府为主的分配者
        (三)以机构为主的使用者
    二、《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实施效果
        (一)拨款金额逐年增多
        (二)学校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
        (三)双语师资数量相对增加
        (四)移民学生学业成绩提高
    三、《移民教育紧急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补偿对象不明确
        (二)补偿资金不足导致师资缺乏
        (三)补偿项目种类繁多
        (四)州和地方教育机构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第四章 研究结论
    一、《移民教育紧急法》的影响
    二、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的特点
        (一)补助对象不断扩大
        (二)法律保障逐步完善
        (三)政策发展具有明显的曲折性
    三、影响移民补偿教育政策发展的因素
        (一)多元文化对政策发展的影响
        (二)移民学生剧增对政策的需要
        (三)政策制定者影响政策的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政治博弈视角下美国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非法移民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一)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缘起:教育权无法保障
    (二)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突破:明确公共基础教育权
    (三)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发展:高等教育权的尝试
    (四)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转折:从宽容到限制
二、美国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发展中的突出特点
    (一)随联邦移民政策的变化而摇摆
    (二)非法移民高等教育权利保障缺失
    (三)联邦与州就非法移民教育政策存在分歧
三、政治博弈下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美国国内公民的教育利益
    (二)美国国内合法移民群体的诉求
    (三)两党内部派别的力量变化
结语

(4)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美国非法移民的演变脉络及治理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非法移民的产生和演变机理
三、美国非法移民的产生与演变脉络
    (一)殖民地和美国自由移民时期(16071875)没有非法移民
    ( 二) 非法移民问题轻微时期 ( 1875年至20世纪中期) ,美国非法移民虽然种类在逐渐增多但数量有限
    (三)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进入非法移民问题严重时期
四、当代美国非法移民的治理困境
    (一)国际位差困境
    (二)治理悖论困境
    (三)措施选择困境
    (四)执法不力困境
    (五)国际合作困境
五、结语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之前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一节 工业化社会早期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二节 一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二章 国会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立法
    第一节 外来劳工方面的相关立法——《移民法》
    第二节 国内产业劳工的相关立法
        一、《铁路劳工法》
        二、《麦克纳里—豪根农业法案》
    第三节 国内劳工补偿的相关立法
        一、《赔偿法》
        二、《退伍士兵补助法》
    第四节 影响劳资双方收入的相关立法
        一、相关《退休法》
        二、《税收法》
        三、《最低工资法》
第三章 企业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
    第一节 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第二节 继续推进开放工厂运动
    第三节 大力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第四节 鼓励和刺激消费
    第五节 实践福利资本主义
        一、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
        二、建立津贴等奖金体系
        三、实施股票分享计划
        四、推进企业住房建设项目
        五、实施保险计划
        六、推进安全生产运动
        七、推进娱乐设施服务
第四章 政府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
    第一节 介入并协调美国公共服务
    第二节 引导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关注社会问题
    第四节 解决农业劳工问题
    第五节 维护工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第六节 重视劳工职业教育
    第七节 积极参与劳资调解和仲裁
第五章 劳方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方式和方法
    第一节 劳工人口和工会会员情况
    第二节 劳方介入劳资关系的相关观点
    第三节 劳工斗争方式和方法
第六章 法院对于劳资关系法律条款的运用
    第一节 塔夫脱法院改革与劳资理念
    第二节 法院运用的主要“武器”及相关案例
        一、实体正当程序性原则及相关案例
        二、禁令及相关案例
        三、黄狗合同及相关案例
    第三节 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解析
        一、公平价格纠纷相关案件
        二、工资纠纷问题相关案件
        三、福利纠纷问题相关案件
        四、劳工赔偿纠纷相关案件
        五、雇主责任纠纷相关案件
第七章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
    第二节 美国劳资关系持续缓和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 1924年《移民法案》部分内容
    附录三 1928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否决《麦克纳里—豪根法案》的理由
参考文献
    一、外文资料
        (一) 原始档案文献
        (二) 专着
        (三) 论文
    二、中文资料
        (一) 外文译着
        (二) 着作
        (三) 论文
后记

(8)二战后美国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1945-2012) ——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和理论选择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学术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1945-2012)
    第一节 国会暖昧不明的非法移民立法(1945-1964)
        一、季节工人项目的实施和非法移民的产生
        二、国会模糊不清的非法移民立法
        三、原因解读
    第二节 国会恩威并用的非法移民立法(1965-1986)
        一、乱象丛生的非法移民问题
        二、原因解读
        三、软硬兼施的《1986年移民改革和控制法》
    第三节 国会日益收紧的非法移民立法(1987—2000)
        一、非法移民问题依然严峻
        二、州政府不堪重负
        三、加利福尼亚州187法案
        四、保守的《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
    第四节 911后国会更加严厉的非法移民立法(2001—2012)
        一、屡禁不止的非法移民
        二、国会的反恐立法和非法移民
        三、后911时代国会综合移民改革和梦想法案
    小结
第二章 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内部结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宪政基础
        一、国会立法权
        二、财政预算权
    第二节 委员会制度和委员会主席
        一、委员会制度的积极作用
        二、司法委员会主席和移民委员会小组主席
    第三节 国会议员
        一、不同选区的国会议员
        二、不同政党的国会议员
        三、不同种族的国会议员
    小结
第三章 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外部制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行政机关与国会非法移民立法
        一、总统与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
        二、主要移民执法的行政机关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与国会非法移民立法
        一、地方政府与国会的非法移民立法权之争
        二、地方政府非法移民立法作用评估
    第三节 司法机关与国会非法移民立法
        一、全部权力原则,国会移民立法多免于司法审查
        二、平等原则,非法移民享有教育权
        三、折中原则,维护地方政府某些移民立法权
    小结
第四章 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利益集团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主要利益集团
        一、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工商业主利益集团
        二、工会利益集团
        三、少数族裔利益集团
    第二节 利益集团影响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利益集团对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作用评估
        一、积极作用
        二、消极作用
    小结
第五章 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特点和作用评估
    第一节 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特点分析
        一、实用主义原则
        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为辅
        三、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的交融
    第二节 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作用评估
        一、治理效果评估
        二、国会移民立法权评估
结语
附录一:二战后美国主要移民法
附录二:1971-1997年国会司法委员会和移民小组委员会主席
附录三:911后美国国会的主要反恐立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后记

(9)“平台替换论”:城市化对中国转型期贫富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的理论价值
        三、 选题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 关于城市化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 关于中国阶层分化的研究综述
        三、 关于贫富差距的研究综述
        四、 关于城市化对贫富差距影响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基本概念
        一、 贫富差距(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二、 “城市化”与“城镇化”(urbanization)
        三、 城乡一体化(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四、 阶层(stratum)
    第四节 现有研究可提升空间与本文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
        一、 现有研究可提升空间
        二、 基本观点
        三、 基本理论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路线
        三、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与困难
        一、 创新之处
        二、 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一章 “平台替换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平台替换论”的提出背景
        一、 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危及社会稳定
        二、 现有控制贫富差距的对策效果有限
        三、 加快推进城市化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
    第二节 “平台替换论”的基本观点
        一、 何谓“平台”?
        二、 “平台替换论”的含义
    第三节 “平台替换论”的立论依据
        一、 城乡差距是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最大症结
        二、 城乡差距的形成原因探析
        三、 城市化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突出贡献
第二章 “平台替换”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社会结构理论
        一、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二、 韦伯的社会结构理论
        三、 迪尔凯姆的社会结构理论
        四、 社会结构理论对“平台替换论”研究的基础性意义
    第二节 收入分配理论
        一、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论
        二、 “倒 U 型”假说
        三、 收入分配理论对“平台替换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政治系统论
        一、 政治系统的基础
        二、 政治系统与环境的互动
        三、 政治系统论对“平台替换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第三章 典型国家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对“平台替换论”的启示意义
    第一节 日本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
        一、 日本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二、 城市化完成阶段:橄榄型社会结构和较低程度的贫富差距
        三、 日本城市化及城乡统筹的经验分析
    第二节 巴西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
        一、 巴西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二、 过度城市化时期:金字塔结构的固化和严重程度的贫富差距
        三、 巴西城市化及城市“贫民窟”问题分析
    第三节 美国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
        一、 美国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二、 后城市化(信息化)时期:双钻型社会结构和中等程度的贫富差距
        三、 美国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分析
    第四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对“平台替换论”的启示
        一、 城市化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
        二、 发挥城市化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需多种举措并进
第四章 实现“平台替换”是中国转型期控制贫富差距的新思路
    第一节 中国控制贫富差距的已有对策
        一、 改革收入分配体制
        二、 健全反腐败机制
        三、 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
        四、 实现充分就业
        五、 以服务平衡差距
    第二节 城市化与合理社会阶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形成
        一、 阶层分化对社会成员有机构成发挥了有益的改善作用
        二、 城市化是阶层分化与重组的“第三推动力”
        三、 农民的持续分化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平台替换”的实证分析:中国部分城市对贫富差距的控制
        一、 深圳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
        二、 北京的城市化与贫富差距控制
第五章 “平台替换论”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促成“平台替换”的因素
        一、 城市化战略地位的确定
        二、 相关改革的持续推进
        三、 较长时间的技术考量
    第二节 阻碍“平台替换”的因素
        一、 城市化水平滞后
        二、 社会流动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三、 制约“农民分化”的阻力尚未完全消解
第六章 实现“平台替换”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 提高城市化水平
        一、 加快城市化进程
        二、 尊重“大城市优先增长”规律
        三、 在城市化率较高的地区优先提升城市化质量
    第二节 调整城乡关系
        一、 彻底改革户籍制度
        二、 健全国家土地制度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四、 改革完善就业制度
    第三节 加快促进农民分化
        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二、 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三、 增强农民工的城市认同
        四、 努力克服小农文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公平理论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
    一、教育公平内涵与理论观点
        (一) 教育公平相关概念界定
        (二) 教育公平的本质属性
        (三) 教育公平的理论观点
    二、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理念与政策的发展
        (一) 教育公平理念的初步萌芽(殖民地与建国初期)
        (二) 公立学校运动与基础教育公平理念的形成(19世纪20年代—二战前)
        (三) 联邦政府推动下基础教育公平的法律体系(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
        (四) 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向追求结果公平转向(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二章 补偿教育计划:为所有儿童成长奠基
    一、补偿教育计划产生的基础
        (一) 政治基础:联邦政府“向贫困宣战”运动
        (二) 社会基础:民权运动的兴起
        (三) 理论基础:儿童发展环境决定论
        (四) 实践基础:福特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实验
        (五) 法律基础:《经济机会法》的通过
    二、补偿教育计划的主要类型
        (一) 针对民族、种族等背景不同群体的补偿教育计划
        (二) 针对家庭生活贫困的不利群体子女的补偿教育计划
        (三) 针对教育过程中学力不足的不利群体的补偿教育计划
        (四) 针对生理缺陷的不利群体的补偿教育计划
    三、美国补偿教育计划的实施途径
        (一) 教育立法或司法实践
        (二) 财政拨款
        (三) 分权推动
    四、补偿教育计划的特征
        (一) 注重项目实施的针对性
        (二) 注重实施方式的互补性
        (三) 注重学科内容的事实性
        (四) 注重技能培养的基础性
    五、补偿教育计划的成效
        (一) 补偿教育计划改善了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公平状况
        (二) 补偿教育计划提升了贫困学区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 补偿教育计划提高了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 补偿教育计划强化了家长作为儿童主要养育者的角色
第三章 择校运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一、教育选择理论:择校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 消费者主权论
        (二) 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个性需求结合论
        (三) 维护人权论
        (四) 自由自律并举论
        (五) 公共选择与市场选择并存论
    二、择校运动兴起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一) 市场化价值取向盛行于美国社会,基础教育领域内出现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
        (二) 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偏低,面临严重的危机
        (三) 基础教育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矛盾
    三、择校运动的演变
        (一) 里根:教育税减免计划和教育券计划
        (二) 老布什:教育券计划扩展到私立学校
        (三) 克林顿:在公立学校范围推行教育券计划,支持特许学校
        (四) 小布什:推行教育券计划,资助特许学校发展
        (五) 奥巴马:提高标准,创办优质特许学校
    四、择校运动的主要形式
        (一) 特许学校
        (二) 教育券制度
        (三) 其它形式
    五、择校运动的成效
        (一) 改变了公众的教育观念
        (二) 改革了传统的基础教育体制
        (三) 改善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四) 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
        (五) 改善了基础教育公平状况
第四章 标准化运动: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一、标准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 适应美国社会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 提高美国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三) 推动建立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四)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及全面学校改革等思潮的影响
    二、标准化运动的发展演进
        (一)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与标准化运动的发起
        (二) 老布什政府时期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
        (三) 克林顿政府时期标准化运动走向深入
        (四) 新世纪后绩效考核与问责制的引入
    三、标准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 统一课程和学生学业标准
        (二) 强化NAEP等学业成绩评估与反馈
        (三) 建立州、学区、学校三级责任体系
        (四) 设立国家教育质量奖以引领学校发展
    四、标准化运动的若干经验
        (一) 以增强美国教育竞争力作为标准化运动的根本宗旨
        (二) 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作为标准化运动的核心目标
        (三) 联邦和州政府是标准化运动的最大推手
        (四) 建立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是标准化运动的两大载体
        (五) 相关专业机构的积极参与保障了标准化运动的有效运转
    五、关于标准化运动的争论
        (一) 国家与各州中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达到
        (二) 对地方和学校的考核与问责是否有效
        (三) 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是否提高
        (四) 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是否改变
第五章 经验与启示
    一、80年代以来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经验
        (一) 理性的危机意识
        (二) 完善的基础教育法律体系
        (三) 良性的联邦投入机制
        (四) 全方位关注基础教育公平
    二、对我国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启示
        (一) 对我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宏观战略思考
        (二) 对重庆市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文献
    (二) 英文类文献
后记

四、布什拟有条件让非法移民合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D]. 柳承址(SEUNGJI RYU). 北京大学, 2021(09)
  • [2]基于《移民教育紧急法》的移民补偿教育政策研究[D]. 刘志梅.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政治博弈视角下美国联邦非法移民教育政策的发展[J]. 勾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4)
  • [4]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5]美国非法移民的演变脉络及治理困境[J]. 荆长岭. 政法学刊, 2015(03)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7]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D]. 周余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二战后美国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1945-2012) ——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D]. 唐慧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9]“平台替换论”:城市化对中国转型期贫富差距的影响研究[D]. 孙爽. 南开大学, 2012(07)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 蒋云芳. 西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布什希望使非法移民合法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