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送”——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项目分析

一“触”即“送”——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项目分析

一、一“触”即“发”——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工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指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钟龙龙[2](2015)在《大带宽集团客户专线接入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信息量呈指数增长。业务的IP化和大宽带化,推动了整个传输网的结构转型,朝着高带宽、高可靠性、和强大支撑能力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一批诸如GPON技术、PTN技术和OTN技术的传输网新技术应运而生。文章对能够支撑网络发展的3种主流的新技术(GPON技术、PTN技术和OTN技术),从技术的发展背景、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全面地介绍,并且重点分析阐述了新技术对呼市移动专线业务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论文根据呼市移动传输网的现状,及集团专线网络接入现状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呼市移动传输网当前面临的承载压力,和集团专线业务发展的资源瓶颈,进而阐述了GPON网络、PTN网络和OTN网络在呼市移动建设的必要性。本文从呼市移动集团专线业务发展现状和传输网的现网情况出发,重点针对传输网对专线业务的支撑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进一步确定了为了专线业务的发展所配套的传输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GPON技术、PTN技术和OTN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设计了本期呼市移动网络建设工程的方案和规模。最后,针对呼市移动本期工程取得的效果及未来传输网的延续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

闵小屏[3](2012)在《面向IPTV业务的城域网改造扩容方案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电信进入全业务运营阶段,IP城域网面临着有线宽带提速、光进铜退以及多业务承载环境下提升重要业务可靠性等方面的挑战。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IPTV业务发展迅速,又对IP城域网提出了全力保障IPTV业务规模发展承载需求。本文主要内容是面向IPTV业务的城域网改造扩容方案的论证与具体建设方案的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域网的概念、业务特点,对现有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探讨网络承载新需求。然后从组播、QoS、接入、路由、VLAN等角度介绍城域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并说明IPTV概况和平台系统架构,提出IPTV业务对城域网侧带宽、QoS、组播、可靠性方面的需求。在城域网关键技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IPTV业务对城域网的需求,针对建设城域网二平面、城域三层扁平化、组播复制点下移、ISIS路由引入、部署基于DiffServ服务模型的QoS策略这五个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论证。然后本文通过分析杭州城域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杭州城域网具体改造扩容方案及二平面建设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网建设方案、路由方案规划、QoS策略部署,以保障IPTV业务的发展。最后对方案进行整体评估,并阐述IPTV业务的实现,对现阶段的城域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杨晓锐[4](2010)在《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联通宽带IP网及城域网已基本建成,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陕西联通在宽带市场的竞争力、开拓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面推进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期陕西联通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是在2008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和优化力度,通过逐步实施网络结构调整、设备扩容、路由的优化、QoS、技术和设备的相对统一等措施,消除网络性能和功能瓶颈,消除故障隐患,解决互连互通问题,使宽带城域网络不仅能够承载传统的Internet业务,而且能够承载具有QoS要求的话音、视频业务等视频业务、广播业务和二层或者三层VPN业务等,最终成为具有支持多业务能力的承载平台。本论文首先从陕西联通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及现有网络存在问题出发,指出了宽带IP城域网络优化扩容的背景,并分析了当前现状及发展策略。其次介绍了宽带城域网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第三章的重点是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全面了介绍了陕西联通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对陕西联通宽带业务流量流向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宽带城域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分别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展开了网络优化扩容规划和设计的探讨。并对路由技术、IP地址分配、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业务解决方案。最后对陕西联通宽带IP城域网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在延安联通宽带IP网及城域网工程的建设中,由于网络协议逻辑结构和参数配置较复杂等多种原因,使网络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宽带IP网接入层接入了较多的ADSL/VDSL和FTTX+LAN的用户,宽带应用的大量出现,宽带IP网出现了较多的、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全面分析、论述了陕西联通宽带IP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设方案,对省城域网优化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吴靖[5](2009)在《基于Centra虚拟教室平台的分布式部署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和概念也如雨过春笋般涌现,其中一个重大应用是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经历四次的发展和变革,远程教育已经从单向传授转向更注重于互动反馈,为让分散在各地的学员能够如早先教室授课一样,实现教与学的交互。于是虚拟教室的概念出现了。通过语音、视频、电子白板、文档共享、投票等基本数据会议的协同功能,并辅上教育培训特有的举手、对应式答疑、分组讨论、协同授课等功能。实现网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相同的效果,是远程教育技术中较为前沿的发展课题。虽然经过近20年的宽带互联网建设,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但由于国内运营商网络南北分拆,导致的跨网络访问困难、骨干链路拥塞等情况,导致跨地域、跨网络的大规模虚拟教室应用常常遭遇网络带宽延迟等影响,效果不甚理想。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虚拟教室发展趋势、网络环境特性、大规模跨网教学解决方案、系统平台高冗余、高可用性等。结合美国Centra虚拟教室系统,通过对全国网络的基本分析及测试,进行研究内容的设计,完成跨地域跨网络的Centra虚拟教室系统的分布式部署,以实现:1、用户可实现本地就近接入;2、通过卫星服务器减轻骨干网通信流量,降低对骨干网要求;3、通过负载均衡、卫星服务器等技术,实现系统平台的高冗余、高可用性;4、结合运营系统接口的开发,实现能力平台与业务管理平台的整合。通过本次课题方案的实施,该Centra虚拟教室系统平台可支持2000以上学员同时进行互动教学,并通过北京多线机房CCS的部署,在控制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解决跨运营商用户的接入,至少可以满足同时8路跨网互动教学的培训。通过CCS的部署,可以大大减轻核心骨干网络的流量,使得骨干网络的流量与互动教学的虚拟教室数成正比。通过对虚拟教室分布式部署,为全国大范围用户提供良好的培训感受。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对运营商和用户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的研究和实现,对推动跨运营商网络、跨地域、大范围虚拟教室应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冯宇通[6](2007)在《绵阳IP城域网优化改造》文中研究表明IP城域网是一个城市地域范围内的IP网络,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为用户提供基于IP的各种业务。国内城域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起初形式非常简单,往往是作为IP骨干网的一些延伸POP节点,后逐步形成具有接入、汇接、核心等层次和单独AS域的完整IP网络。目前,在宽带城域网上部署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部署一些新的电信业务,比如NGN、3G、IPTV等,对承载网(宽带城域网)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当前IP宽带城域网如果不进行优化和相应的改造,就无法承载上述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关键性业务。因此,IP宽带城域网优化改造工作迫在眉睫笔者作为绵阳电信IP网络维护技术支撑,组织参与绵阳IP城域网优化工程。旨在全面提升城域网支撑能力,实现城域网提供不同等级服务的能力。绵阳电信作为中国电信最早进行IP城域网改造的试点城市,文中总结的网络优化、设备改造、实施方案对今后的城域网改造积累了经验教训,整个改造优化工程也对国内城域网建设优化方向具有实际指导价值。本文结合绵阳电信的城域网优化改造工程,从网络结构、业务支持、管理控制、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对现有中小型IP城域网网络缺陷进行分析;按照市场的要求和新技术的发展,研究了IP城域网优化的目标、标准,并提出了城域网优化的工程实施方案;完成了网络优化阶段目标后,从业务支撑能力、网络缺陷解决情况、用户感知情况、网络运维改善、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对网络改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了整个优化实施工程中的经验。此外,本文还总结了大量IP网络最新技术(如:QOS、MPLS-VPN)、新业务的应用和部署;以及对承载有大量现有业务的IP网络的优化改造的方法和工程实施经验,其中部分创新成果在06年四川电信城域网优化创新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林妤[7](2007)在《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宽带IP城域网作为城市信息化的网络承载,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个主要战场。历史赋予IP城域网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IP城域网的建设存在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设备厂家依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推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运营商考虑各自的网络基础和竞争态势,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本期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是在2005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和优化力度,通过逐步实施网络结构调整、设备扩容、路由的优化、QoS、技术和设备的相对统一等措施,消除网络性能和功能瓶颈,消除故障隐患,解决互连互通问题,使宽带城域网络不仅能够承载传统的Internet业务,而且能够承载具有QoS要求的话音、视频业务等视频业务、广播业务和二层或者三层VPN业务等,最终成为具有支持多业务能力的承载平台。本论文首先从福州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及现有网络存在问题出发,指出了宽带IP城域网络优化扩容的背景。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宽带城域网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并对几种技术组网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论文第三章的重点是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全面了介绍了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福州电信相关网络现状,并对未来两年福州电信宽带业务流量流向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宽带城域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分别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展开了网络优化扩容规划和设计的探讨。论文第四章对网络优化后网络技术应用进行分析,重点包括了路由技术、IP地址分配、认证方式、VLAN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业务解决方案。论文最后对福州电信宽带IP城域网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8](2005)在《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文中认为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春华秋实路,她为中国通信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骨干人才。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北邮人的见证,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每每留下了北邮人的身影。本期我们选取了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上的60件大事,并随机采访了60位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业内人士,让我们一起在对中国通信业辉煌发展史的回忆当中,共同找寻北邮人所留下的历史足迹。

王维杭[9](2003)在《S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SD公司的现实情况,对SD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论述。 本文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发展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合经济学理论提出了SD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市场策略;4p营销策略;小区化补缺的市场竞争策略;资本市场筹资策略;人力资源策略等方面。 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企业在国际市场,不仅缺乏竞争经验,而且规模也较小,因此研究后发企业的战略尤为重要。本文对以SD公司为代表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后发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表现为:(1)尝试以虚拟生产的方式,采用哑铃型的组织结构,省去生产环节,重市场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灵活性,降低企业的风险。(2)在用人上,提出“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管人凭考核”的用人机制。

田中[10](1998)在《线缆调制解调器的安全隐患》文中研究表明线缆调制解调器的安全隐患由于对访问Internet的廉价带宽的强劲需求,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本应大行其道,如果没有这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安全。有线电视是一种共享媒体,成百上千的邻居共享同样的数据通道,使之很容易受到刺探装置、黑客以及其他入侵者的攻击。通过...

二、一“触”即“发”——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工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触”即“发”——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工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由来
    0.2 学界研究现状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0.4.1 拟实现的目标
        0.4.2 方法与路径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1.1.1 租界的形成
        1.1.2 租界的扩张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1.2.1 英美公共租界
        1.2.2 法租界
    小结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2.1.1 阶段性特征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2.2.1 租界早期报道
        2.2.2 电报工程师
        2.2.3 三次电话试验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2.3.1 单线简式磁石
        2.3.2 单线复式磁石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小结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3.1.1 汉口路14号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3.1.3 多局制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3.2.1 自动电话概况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3.2.3 按次计费
        3.2.4 升级五位号码
    3.3 安森报告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3.3.2 十字路口
        3.3.3 出售华洋公司
    小结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4.1.1 贝恩与I.T.T.
        4.1.2 海外对决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4.2.1 旋转制
        4.2.2 改造工程
        4.2.3 一市两制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4.3.2 寓管理于会计
        4.3.3 全球一体化
    小结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1.1 电报管理模式
        5.1.2 工部局的抉择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5.3.1 行业规范
        5.3.2 调整收费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5.4.1 迟到的改革
        5.4.2 贝恩的警告
        5.4.3 海外的博弈
        5.4.4 最后的较量
    小结
第6章 结语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2)大带宽集团客户专线接入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传输网的现状描述
    1.2 选题背景:集团专线的现状描述
    1.3 选题意义:解决传输网对专线业务的制约问题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3种主流的传输网发展背景
    2.1 PON网络的发展背景简述
    2.2 PTN网络的发展背景简述
    2.3 OTN网络的发展背景简述
第三章 3种主流的传输网关键技术
    3.1 无缘光网络技术
        3.1.1 PON网络的体系架构
        3.1.2 PON网络的关键技术
        3.1.3 PON网络的应用案例
    3.2 分组传送网络技术
        3.2.1 PTN网络的基本原理
        3.2.2 PTN网络的关键技术
        3.2.3 PTN网络的应用案例
    3.3 光传送网络技术
        3.3.1 OTN网络的体系架构
        3.3.2 OTN网络的关键技术
        3.3.3 OTN网络的应用案例
第四章 传输网络扩容方案
    4.1 专线业务占用资源需求预测
    4.2 传送网扩容方案的设计思路
    4.3 传送网扩容方案的项目规模
        4.3.1 PON网络扩容方案
        4.3.2 PTN网络扩容方案
        4.3.3 OTN网络扩容方案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面向IPTV业务的城域网改造扩容方案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IP 城域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IP 城域网概述
    2.1 IP 城域网概念及业务特点
        2.1.1 IP 城域网基本概念
        2.1.2 IP 城域网业务特点
    2.2 IP 城域网基本架构
    2.3 网络承载新需求
第3章 IP 城域网关键技术分析
    3.1 IP 组播技术
        3.1.1 PIM-SM
        3.1.2 IGMP
    3.2 QoS 技术
    3.3 宽带接入技术
        3.3.1 DSL 技术
        3.3.2 光纤接入
    3.4 路由技术
    3.5 VLAN 技术
第4章 IPTV 概述及城域网侧需求分析
    4.1 IPTV 概述
        4.1.1 IPTV 基本概念及业务介绍
        4.1.2 IPTV 系统架构及流量流向分析
    4.2 IPTV 对城域网侧需求
        4.2.1 带宽需求
        4.2.2 QoS 需求
        4.2.3 组播需求
        4.2.4 可靠性需求
        4.2.5 城域网侧需求小结
第5章 IP 城域网改造方案关键问题分析论证
    5.1 多业务承载方案分析论证
        5.1.1 综合承载部署方案分析
        5.1.2 二平面承载建设方案分析
        5.1.3 多业务承载方案比较论证
    5.2 IP 城域网组网方案分析论证
        5.2.1 常规组网方案分析
        5.2.2 扁平化组网方案分析
        5.2.3 两种组网方案比较论证
        5.2.4 扁平化面临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5.3 组播复制点选择分析论证
        5.3.1 BRAS 为组播复制点分析
        5.3.2 交换机为组播复制点分析
        5.3.3 组播复制点选择比较论证
    5.4 路由规划方案分析论证
        5.4.1 OSPF 路由方案分析
        5.4.2 ISIS 路由方案分析
        5.4.3 路由规划方案比较论证
    5.5 QoS 策略选择分析论证
        5.5.1 IntServ 服务模型分析
        5.5.2 DiffServ 服务模型分析
        5.5.3 QoS 策略选择比较论证
第6章 杭州 IP 城域网改造扩容方案设计
    6.1 杭州 IP 城域网现状及问题分析
        6.1.1 杭州 IP 城域网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分析
    6.2 杭州 IP 城域网方案总体目标
    6.3 一平面方案设计
        6.3.1 组网建设方案设计
        6.3.2 路由方案规划
        6.3.3 QoS 策略部署
    6.4 二平面方案设计
        6.4.1 组网建设方案设计
        6.4.2 路由方案规划
        6.4.3 Qos 策略部署
    6.5 整体方案评估及 IPTV 业务实现
        6.5.1 整体方案评估
        6.5.2 IPTV 业务实现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Internet网络发展的分析
    1.2 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项目背景
        1.2.1 项目建设背景
        1.2.2 国内外IP城域网现状
    1.3 IP城域网络发展策略
        1.3.1 宽带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1.3.2.业务需求分析
        1.3.3 宽带网络及IP城域网发展策略
    1.4 网络现状
        1.4.1 城域网核心层
        1.4.2 城域网汇聚层
        1.4.3 现状分析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宽带城域网技术及其发展
    2.1 城域网的基本特征
    2.2 宽带IP新技术的进展
    2.3 城域核心路由交换技术
    2.4 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比较
    2.5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2.6 路由协议和自治域
    2.7 相关设备性能
        2.7.1 NE40设备的性能
        2.7.2 MA5200G相关功能
        2.7.3 IPTV
        2.7.4 PPPOE和IPOE
第三章 优化建设方案
    3.1 优化建设原则
    3.2 本期工程建设目标
    3.3 IP城域网核心层优化方案
        3.3.1 西安城域网扩容方案
        3.3.2 咸阳、渭南、安康、宝鸡、汉中、延安、榆林城域网优化方案
        3.3.3 铜川、商洛城域网优化方案
    3.4 IP城域网汇聚层优化建设方案
        3.4.1 西安城域网优化方案
        3.4.2 咸阳、渭南、安康、宝鸡、汉中、延安、榆林城域网汇聚层优化扩容方案
        3.4.3 铜川、商洛城域网汇聚层优化方案
    3.5 新增设备功能和性能要求
        3.5.1 西安BAS设备性能要求
        3.5.2 商洛安康BAS设备性能要求
        3.5.3 业务路由器性能要求
        3.5.4 高端三层交换机性能要求
    3.6 IP地址分配
        3.6.1 IP地址分配原则
        3.6.2 IP地址数量估算
    3.7 路由协议和自治域
    3.8 BAS备份保护方案
    3.9 配套设备建设
第四章 优化后网络结构及带宽
    4.1 优化工程实施成果
    4.2 遗留问题及解决建议
        4.2.1 建设规模
        4.2.2 工程进度安排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
    5.2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Centra虚拟教室平台的分布式部署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1.1 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系统关键理论及技术
    2.1 中国电信 CHINANET 及 CN2 网络简介
    2.2 负载均衡技术以及 SESSION 保持技术
    2.3 远程教育平台技术概述
    2.4 虚拟教室系统技术
        2.4.1 虚拟教室系统基本功能
        2.4.2 虚拟教室平台的技术趋势
第三章 CENTRA 虚拟教室系统
    3.1 CENTRA 虚拟教室系统服务组件
    3.2 通信工作流
    3.3 可优化网络流量的分布式部署架构
    3.4 其他功能特点
        3.4.1 虚拟教室产品对标准协议支持以及 LMS 产品集成整合
        3.4.2 虚拟教室的录制与回放
第四章 系统平台的分析及设计
    4.1 课题建设要求
    4.2 总体结构图
    4.3 平台部属
        4.3.1 平台的全国部属节点选取
        4.3.2 平台容量测算
        4.3.3 节点部署实施方案
    4.4 平台安全
        4.4.1 物理层、链路层安全
        4.4.2 CMS 冗余
        4.4.3 CSS 冗余
第五章 建设及实施
    5.1 网络测试及机房选择
        5.1.1 网络测试手段
        5.1.2 机房选择
    5.2 网络交换机配置
        5.2.1 交换机配置
    5.3 多层交换机配置
    5.4 分布式服务器部署
    5.5 WEBSERVICE API 接口开发
第六章 平台测试验证
    6.1 测试内容
    6.2 测试工具
        6.2.1 Spirent GEM 网络损伤仪
        6.2.2 Loadrunner 测试软件
    6.3 CENTRA 基准应用带宽测试
        6.3.1 客户端与 CSS 之间网络损伤测试(用户接入网)
        6.3.2 CSS 与 CCS 之间网络损伤测试(骨干网)
        6.3.3 基准带宽测试结果
    6.4 CENTRA 并发压力性能测试
        6.4.1 性能测试方法
        6.4.2 语音测试
        6.4.3 视频测试
        6.4.4 PPT 测试
        6.4.5 应用程序共享测试
    6.5 广域网流量优化测试
        6.5.1 多用户登入同一个虚拟教室
        6.5.2 多用户登陆两虚拟教室
        6.5.3 广域网流量优化测试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延迟记录表
附件二:丢包率记录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绵阳IP城域网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IP城域网概念
    1.2 IP城域网技术介绍
    1.3 国内外IP城域网现状
    1.4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绵阳IP城域网现状分析
    2.1 Chinaet骨干网、Chinaet2骨干网络现状
    2.2 IP城域网现状
        2.2.1 网络现状
        2.2.2 业务现状
    2.3 IP城域网现状中面临的问题
        2.3.1 网络结构问题
        2.3.2 业务开展问题
        2.3.3 路由策略问题
        2.3.4 管理维护问题
    2.4 MPLS VPN网络现状
    2.5 传输网现状
    2.6 用户电缆现状
    2.7 用户端接入 LAN线缆现状
    2.8 城域网性能调查
    2.9 业务数据配置现状
    2.10 网管现状
    2.11 网络安全现状
第三章 城域网优化目标及标准
    3.1 城域网优化目标结构
    3.2 城域网优化标准
    3.3 ADSL接入网络优化标准
    3.4 LAN接入网络优化标准
    3.5 电路带宽优化标准
    3.6 线路整治标准
    3.7 VPN业务实现标准
    3.8 城域网QoS实施标准
    3.9 城域网路由设置标准
    3.10 城域网网络安全标准
    3.11 对新技术/新业务的支持标准
第四章 城域网优化实施
    4.1 网络优化实施情况
        4.1.1 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4.1.2 路由、VLAN优化
        4.1.3 MPLS优化
        4.1.4 组播
        4.1.5 用户唯一性
        4.1.6 QoS部署
        4.1.7 安全
        4.1.8 其它
    4.2 业务的开展
        4.2.1 MPLS VPN
        4.2.2 专线业务
        4.2.3 宽带拨号业务的情况
        4.2.4 业务识别与控制
    4.3 网管支撑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第五章 城域网优化项目的效果评估
    5.1 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
        5.1.1 维护能力的提升
        5.1.2 网络能力的提升
    5.2 网络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
    5.3 户对宽带质量的感知明显提升
    5.4 IP城域网可靠性分析
第六章 技术亮点总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建设背景
        1.1.1 业务发展的需求
        1.1.2 现有网络存在问题分析
    1.2 项目建设目标
        1.2.1 目标网络结构
        1.2.2 目标业务结构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宽带城域网技术及其发展
    2.1 宽带城域网基本技术
    2.2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
    2.3 当今宽带城域网几种组网方案及技术比较
        2.3.1 XDSL技术
        2.3.2 HomePNA技术
        2.3.3 Cable接入技术
        2.3.4 光纤接入技术
        2.3.5 无线接入技术
第三章 福州电信城域网络优化扩容建设方案
    3.1 相关网络结构现状
        3.1.1 福建电信 Chinanet骨干网现状
        3.1.2 福建电信 CN2网络现状
        3.1.3 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结构现状
        3.1.4 传输网建设现状
        3.1.5 光缆网建设现状
    3.2 业务流量流向预测
        3.2.1 福州电信分区域宽带用户市场预测
        3.2.2 业务量及流量流向预测
    3.3 福州电信宽带 IP城域网网优扩容建设方案
        3.3.1 核心层建设方案
        3.3.2 汇接层建设方案
        3.3.3 接入层建设方案
    3.4 网优扩容方案评价
第四章 网优扩容后网络技术分析及业务解决方案
    4.1 网络优化扩容后技术分析
        4.1.1 路由规划
        4.1.2 IP地址分配与网络地址转换
        4.1.3 QOS技术分析
        4.1.4 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4.1.5 认证方式分析
        4.1.6 用户定位与识别技术分析
    4.2 业务解决方案
        4.2.1 基本业务解决方案
        4.2.2 增值业务解决方案
第五章 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未来展望
    5.1 宽带城域网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
        5.1.1 高速和移动的网络
        5.1.2 即时和方便的网络
    5.2 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建设方向
结束语
附件
    1. 参考文献
    2. 致谢
    3.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目录

(9)S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理论背景及意义
    1.2 现实背景
2 信息产业市场分析
    2.1 信息产业技术水准分析
    2.2 信息产业的市场容量
    2.3 潜在市场分析
3 SD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SD公司现状分析
    3.2 SD公司的优势
    3.3 SD公司的劣势
    3.4 SD公司面临的机遇
    3.5 SD公司面临的挑战
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4.1 主要竞争对手档案
    4.2 竞争对手的战略举措对本公司的潜在威胁
5 SD公司发展战略
    5.1 SD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5.2 目标市场策略
    5.3 营销策略
    5.4 市场竞争策略
    5.5 筹资策略
    5.6 人力资源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一“触”即“发”——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工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大带宽集团客户专线接入可行性研究[D]. 钟龙龙. 内蒙古大学, 2015(03)
  • [3]面向IPTV业务的城域网改造扩容方案的设计[D]. 闵小屏.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4]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D]. 杨晓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5]基于Centra虚拟教室平台的分布式部署设计及实现[D]. 吴靖.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6]绵阳IP城域网优化改造[D]. 冯宇通.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4)
  • [7]福州电信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案研究[D]. 林妤.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8]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J].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 通信世界, 2005(37)
  • [9]SD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王维杭. 西北大学, 2003(01)
  • [10]线缆调制解调器的安全隐患[J]. 田中. 通讯世界, 1998(03)

标签:;  ;  ;  ;  ;  

一“触”即“送”——上海电信拨号接入网扩容项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