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妮[1](2021)在《甘肃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周见[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更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文化和自信的统一,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清楚认识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或文化自觉的积极心态,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外文化的兼容并包,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坚定从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处在青年的鼎盛时期,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要交到广大大学生手中,大学生担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重任。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文化心理,发挥创新的文化精神,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博采众长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处理好文化的古今中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拟出了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部分。做出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概念界定,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第三章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部分。主要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文化的认识和态度、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认识和态度四个角度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历史、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部分。分别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系统、协调、全过程的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俞小敏[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高校文化自信培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应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给文化自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要求大学生要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脊梁骨,要想其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笔者决定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即问题归因),来根据实际提出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突出问题的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文献分析、逻辑归纳等多种调查方法,分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从客体与主体两方面进行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客体问题主要有崇洋媚外、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以及校园亚文化影响较大;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主体问题主要有文化自信培育意识不强烈、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不明确、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不健全、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不整齐、文化自信培育的方式不新颖以及文化自信培育的氛围不浓厚。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笔者又对其进行了归因分析,包括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个方面。历史原因主要包括近代以来西方的经济文化优势、落后挨打的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及启蒙家对传统文化的过激批判;现实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高等教育制度缺陷及教育内容的缺失、社会文化氛围及家庭观念的影响以及培育客体自身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解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切实需要,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领导、整合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以及保障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需求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同时,笔者将创新导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方法,通过发挥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平台便捷性、快速性、综合性等特点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时效性、精准性、全面性。本文还将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养成,企图通过创新实践性的文化活动,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实践者创造者。最后,本文将丰富创新大学生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多彩的文娱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文化兴邦的切身体验。
王娜[4](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坎坷与坦途并存。一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史,折射出新中国70年来时代的变迁、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青少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新中国同向同行,走过了一段曲折而又极不平凡的道路,历经了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停滞徘徊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改革与创新发展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等都随着形势的变迁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培养目标看,实现了从工具性的政治需要向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性转变,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不断延伸发展,育人的真正意义不断被挖掘,“立德”与“树人”的内在关系得到根本体现;从课程体系看,实现了从“52方案”“61方案”“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的深刻调整,经历了从政治理论课到“两课”的并驾齐驱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再到全课程育人的过渡,课程体系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日益增强,逐渐走向完备化;从教师队伍建设看,经历了从弱小到壮大,并不断走向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过程;从教材编写看,经历了从借鉴苏联模式到脱离苏联模式、编写具有中国特色教材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从而激励着我们不断花大气力解决问题。只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其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创新。7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为今后思政课发挥好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第一位的,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坚强保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想航标;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
赖雪梅[5](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张静淼[6](2019)在《“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广泛进行运用,而由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兴起,慕课浪潮席卷全球。随着慕课的到来,一种线上网络平台学习加线下实体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成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随着国外慕课的爆发性开展,大量的西方意识形态在全球传播,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范式。随着消灭“水课”打造“金课”的高校课程改革口号的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即“金课”的“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本文结合国家对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在“金课”视域下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将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重庆交通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为具体的实例研究,结合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教育的“金课”要求,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与“金课”的“两性一度”特征的内在联系,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更好地开展,达到“金课”的标准提供一定参考。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慕课的兴起与“金课”提出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综述,最后是本篇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在“金课”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其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特点、“金课”的内涵与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对三者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对混合式教学现有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金课”所指出的“两性一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体现与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一个具体实例进行分析,选取了重庆交通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案例,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六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应用进行了探究,从政策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对其评价的指标与标准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期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提升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赵胜男[7](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也表明大学生在新时代成长成才成为新常态。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力军,能否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育人的新使命新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处理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部分,新时代与大学生文化自信概述。主要阐述新时代的内涵及依据、文化自信的提出及界定、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本质要求、新时代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等问题,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学理支撑。第三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采取实证调查方式,了解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本状况,为解决问题提供事实依据。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成因,为提出有效举措捋清思路。第五部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原则及路径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应遵循方向性、主体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在培养路径上,一是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发挥社会传媒正能量作用;二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三是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家庭文化熏陶作用;四是培养自主践行能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五是构建合力培养机制,发挥高校家庭社会协同作用。
刘刚[8](2018)在《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民族地区,区域内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处交融关系是中华民族统一和谐的重要表征,民族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和核心。针对新疆部分区域中存在极少数群体欲民族分裂而施以暴力恐怖活动的现象,打击暴恐,维护稳定,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就成为新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及理论研究工作也成为新疆乃至全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鉴于我国及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论文首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民族思想中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观点,也增加了作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者在此方面的理论观点。同时,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资源内容,对孙中山、费孝通的民族思想观点,以及当代西方学者如涂尔干、帕森斯、哈贝马斯的相关民族思想方面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概略阐述。鉴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跨学科形态,需要在民族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方面寻求并确定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施行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表述,界定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诸概念,依据相关理论分析了民族团结的本质为社会团结,提出本文核心概念——民族的社会团结,对其构成基础——民主民生及德治法治及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再次,是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述论,并对新中国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及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接下来,是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察。从调查对象方面分为中小学师生、高校大学生、社区农牧区各民族群众三个群体。通过调查掌握了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城市社区农牧区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加强及改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及活动的实践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从理论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民族团结的本质是“民族的社会团结”为核心概念,也使其成为中国及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理念。以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为圭臬,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社会化策略思考。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从政治基础、经济保障、社会转型、文化引领等诸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较为宏观而概括的策略内容,对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实施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论文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对新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历程及基本经验,以当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观点,为新疆民族团结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提供了资料。二是在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内容分析、历史考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实践策略及理论思考,在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实践、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等方面能给予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以参考借鉴。三是在对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现实、历史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民族的社会团结概念,成为本论文理论思考和实践策略提出的核心概念。论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研究者相关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底蕴较浅,相关理论观点及研究成果还没能充分深入地结合进本研究。二是研究方案中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和分析资料中出现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有矛盾之处。论文问卷和访谈资料分析处理还显粗浅,远未达到详尽的程度。三是研究者的语言障碍、民族间思维的差异问题,使本研究受到影响。这些问题均需后续的研究、思考及资料的继续补充处理来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刘颖鑫[9](2016)在《基于女性视角的我国女子高校课程设置研究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考察》文中指出湖南女子学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第一所公办女性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与北京的中华女子学院南北呼应,共同致力于女性人才的培养、女性文化的研究。该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具有一般高等院校的特征,同时还开设了极具特色的女校特色课程。这体现出湖南女子学院对于女性学习规律、学习特点的尊重,同时也可以发现该校在高素质女性人才培养方面独具匠心。为深入了解该校课程设置特色,丰富女校研究,笔者对该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先简述了西方和中国的女校发展历史,理清了中外女校发展的大致脉络。然后笔者对女性课程设置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基于女性视角分析该校课程设置做理论铺垫。在详细分析该校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笔者总体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现状及专业设置情况,并运用前面的女性课程设置理论、新时代女性形象等多个女性视角详细分析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占比情况。此外,笔者还基于女性视角对该校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会计学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该校在课程设置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第一,重视因性施教,提高女性身心健康水平;第二,优化课程内容,传播现代女性知识;第三,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女校特色”;第四,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为他校提供借鉴经验。同时,笔者也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该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在与中华女子学院进行同类院校横向对比以及与湖南师范大学进行纵向对比的过程中也发现该校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分析和总结,笔者得出该校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二、课程类型不完善,缺乏自然科学课程;三、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特色,融合女性学知识不够。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第一,结合时代要求,完善办学理念;第二,突出女性特色,优化课程设置;第三,注意品牌建设,培育学科专业特色;第四,凝聚师生智慧,开发校本课程。虽然该校在课程设置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必须肯定湖南女子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女性人才培养规律的尊重与遵循,并且在培养女性人才方面是值得广大综合性院校借鉴的。综合性院校在实现女性课程与本院校课程的融合、渗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业课程与女性学知识的结合。此外,课程设置的重点应该跳出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再生现象的怪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后,课程内容应该深度关怀学生的全面发展。
杨晓蓉[10](2016)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也是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高校大学生(即在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将成为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和部门的中心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如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具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时期,抵制得了各种诱惑与渗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祖国做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才更加光明,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论文总共有四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理想信念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与特征,然后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保障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确立与挫折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加强与改进阶段,同时还介绍了每个发展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第三章,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总结出取得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同时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第四章,根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的目标与原则,从教育内容、方法、环境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二、对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文化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 |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样本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结果 |
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与态度 |
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态度 |
三、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态度 |
四、大学生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认识与态度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 |
一、历史因素的影响 |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
四、大学生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
第一节 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文化引领作用 |
一、建设文化校园,发挥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 |
二、净化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三、完善工作体系,调动思政工作者的育人积极性 |
第二节 牢记使命,不断强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提高学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水平 |
二、强化思政工作者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 |
三、利用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带动优势 |
第三节 敢于担当,着力增强大学生文化发展使命感 |
一、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增强国家责任感 |
二、积累丰富文化知识,奠定文化认同基础 |
三、提升综合文化素质,形成正确文化态度 |
第四节 整合资源,努力营造浓厚社会文化生态 |
一、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
二、文化企业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造文化精品 |
三、文化教育基地应积极发挥作用,强化文化自信育人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理论概述 |
一、文化自信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
(一)文化自信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涵义和特点 |
二、文化自信培育与新时代的总目标总要求 |
(一)文化自信培育是实现新时代总目标的要求 |
(二)文化自信培育是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需要 |
(三)文化自信培育是打造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斗争和文化建设理论 |
(三)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和建设思想 |
(四)十八大前“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 |
(五)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 |
一、党对青年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历史成就 |
(一)战争年代革命青年的文化培育 |
(二)新中国初期大学生的文化改造和培育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
(四)“文化建设”的提出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卷调查设计和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相关数据分析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现状相关数据分析 |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问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客体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原因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历史原因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问题的现实原因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构建 |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 |
(一)正确的文化认知 |
(二)真挚的文化情感 |
(三)鲜明的文化态度 |
(四)积极的文化践行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 |
(二)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
(三)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相统一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依据 |
(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
(二)改天换地的红色革命文化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成就 |
(四)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跃升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体系 |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领导 |
(二)整合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队伍 |
(三)保障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需求 |
二、拓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场域 |
(一)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
(二)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涵育相结合 |
(三)校内文化资源与校外文化资源相结合 |
三、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一)发挥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作用 |
(二)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养成 |
(三)丰富大学生多彩的文化活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和相互关系分析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1949-1966) |
2.1 1949年至196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2.1.1 培养目标:除旧布新,培育新人 |
2.1.2 课程设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主要课程 |
2.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2.2.1 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
2.2.2 各院校开设课程因校制宜,体现差异性 |
2.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2.3.1 过于借鉴苏联模式,自主创新性不足 |
2.3.2 片面强调政治的现象开始出现,政治挂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严重受挫时期(1966-1978) |
3.1 1966年至197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3.1.1 培养目标:培养为阶级斗争服务的青年 |
3.1.2 课程设置:以毛泽东着作为基本教材 |
3.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3.2.1 重视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的结合 |
3.2.2 打破唯成分论,为广大工农敞开知识的大门 |
3.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3.3.1 片面鼓吹“突出政治”,智育遭到严重忽视 |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缺、水平低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恢复与发展时期(1978-1992) |
4.1 1978年至199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4.1.1 培养目标: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 |
4.1.2 课程设置: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全面恢复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确立与发展 |
4.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4.2.1 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
4.2.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水平 |
4.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4.3.1 对德育重要性的相对忽视 |
4.3.2 对外部消极环境缺乏有力回应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继续加强与改进时期(1992-2002) |
5.1 1992年至200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5.1.1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
5.1.2 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走向规范化 |
5.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5.2.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5.2.2 持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教育走向规范化 |
5.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5.3.1 学习任务繁重与学生接受度之间的矛盾凸显 |
5.3.2 学生发展需求高与教师水平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加深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深化与整体推进时期(2002-2012) |
6.1 2002年至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6.1.1 培养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
6.1.2 课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 |
6.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6.2.1 整体建构课程内容,突出系统性 |
6.2.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力支撑思政课教学 |
6.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6.3.1 思政课教学“育人共同体”还未完全形成 |
6.3.2 思政课教学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发展(2012-至今) |
7.1 2012年-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沿革 |
7.1.1 培养目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7.1.2 课程设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 |
7.2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
7.2.1 构建大思政格局,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7.2.2 坚持用好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实现合力育人 |
7.3 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不足 |
7.3.1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 |
7.3.2 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
8.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8.1 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确保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方向 |
8.2 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为根本遵循,确保思政课建设与之同向同行 |
8.3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8.4 坚持正确的育人目标,推动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统一 |
8.5 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
8.6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
4.1 教学理念分析 |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
4.2 教学方法分析 |
4.2.1 专题式教学法 |
4.2.2 案例教学法 |
4.2.3 合作学习法 |
4.2.4 服务性学习法 |
4.2.5 研究式教学法 |
4.3 实践教学分析 |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
4.4 教学考核分析 |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
5.1 教学实施原则 |
5.2 教学整体设计 |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
5.3 教学实践案例 |
5.3.1 教学内容解析 |
5.3.2 学生学情诊断 |
5.3.3 教学目标分析 |
5.3.4 教学策略分析 |
5.3.5 教学流程 |
5.3.6 课堂实录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慕课的兴起 |
1.1.2 “金课”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混合式学习 |
1.3.2 混合式教学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分析 |
2.1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2.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2.1.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
2.2.1 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及特点 |
2.2.2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
2.2.3 “金课”的内涵与特点 |
2.2.4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三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现状研究 |
3.1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 |
3.1.1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问卷调查 |
3.1.2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访谈 |
3.2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有模式 |
3.2.1 高校思政课辅助式混合教学模式 |
3.2.2 高校思政课融合式混合教学模式 |
3.3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主要困境 |
3.3.1 建设标准不明确 |
3.3.2 线上平台不稳定 |
3.3.3 学生重视度不高 |
第四章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两性一度” |
4.1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现代化 |
4.1.1 培育时代新人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
4.1.2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
4.1.3 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
4.2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高阶性 |
4.2.1 培养学生高阶性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
4.2.2 创造线上线下的高阶性教学条件 |
4.3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性 |
4.3.1 增强教学内容的亲和性 |
4.3.2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4.3.3 探索多样性的学习评价方式 |
4.4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挑战度 |
4.4.1 教学评价主体化 |
4.4.2 教学评价多样化 |
第五章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实例研究 |
5.1 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概述 |
5.1.1 课程定位 |
5.1.2 课程内容 |
5.1.3 课程模式 |
5.2 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两性一度”课程实践 |
5.2.1 创新高阶的线上课程创建 |
5.2.2 创新高阶的线下课堂实践 |
5.2.3 具有挑战度的混合式教学评价 |
5.3 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及评价 |
5.3.1 教学效果 |
5.3.2 教学评价 |
第六章 “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
6.1 完善混合式教学的保障政策 |
6.1.1 完善管理方案 |
6.1.2 建立激励政策 |
6.2 培养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 |
6.2.1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
6.2.2 培养混合式教学能力 |
6.3 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6.3.1 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高级思维 |
6.3.2 激励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信息素养 |
6.4 混合式教学质量指标设计以及评价标准 |
6.4.1 混合式教学的质量指标设计 |
6.4.2 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调查 |
附录2 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现状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的基本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新时代与大学生文化自信概述 |
(一)新时代的内涵及依据 |
1.新时代的内涵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 |
(二)文化自信的提出及界定 |
1.文化自信的提出 |
2.文化自信的界定 |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本质要求 |
1.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2.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 |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 |
1.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
2.是高校履行育人根本职责的应有之义 |
3.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 |
1.调查方式及对象 |
2.调查问卷设计 |
3.统计数据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
1.主流积极健康 |
2.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1.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
2.西方外来文化的强势渗透 |
3.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学校教育因素 |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充分 |
2.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不够 |
3.校园文化的润物无声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
(三)家庭教育因素 |
1.城乡家庭环境的影响 |
2.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厚 |
3.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 |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
1.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 |
2.缺乏正确的文化鉴别力 |
3.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遵循的原则及路径思考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遵循的原则 |
1.方向性原则 |
2.主体性原则 |
3.实践性原则 |
4.多样性原则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
1.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发挥社会传媒正能量作用 |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 |
3.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发挥家庭文化熏陶作用 |
4.培养自主践行能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 |
5.构建合力培养机制,发挥高校家庭社会协同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 论文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主题及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视角及研究现状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实地考察(田野作业) |
(四) 历史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思想资源与学科理据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团结思想 |
(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的当代价值 |
二、民族团结教育思想资源 |
(一) 中国着名人士的民族团结思想 |
(二) 当代西方学者相关民族团结的思想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中民族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理论依据 |
(一) 民族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向 |
(二) 教育学中德育理论的导行 |
(三) 社会学中公民文化理论的建基 |
第二章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 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涵义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二、民族团结是民族的社会团结理念阐释 |
(一) 民族团结概念的正名 |
(二) 关于民族的社会团结的基础 |
第三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
(一)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二) 新中国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进程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起始与进步阶段(1949-1964)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中断与延宕阶段(1965-1978)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9-2008)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骤起与强化阶段(2009-2016)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先导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实行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路线 |
(四)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民生发展途径 |
(五)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了与时俱进、实践创新的教育模式 |
(六)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创造实施了双语教育举措 |
第四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新疆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新疆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一) 新疆中小学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二) 新疆高等院校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三) 新疆城市社区、农牧区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的对策 |
第五章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化策略 |
一、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基础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要实行“一区一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改革” |
(三)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共领域”创设 |
二、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经济保障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民生基础保障”与“民生发展均衡”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发达社会构建” |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转型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公民社会转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法治社会形成” |
四、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化发展策略 |
(一)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传统文化汲取” |
(二)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代文化建设” |
五、以公民文化建设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
(一)以社区为公民文化建设基地——让现代公民社区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社会化一一由政府组织实施之单线模式改进为由政府部门、民间社团、宗教团体和族群组织实施及个人自为多线模式 |
(三)民族团结教育主体多元化——由教育主体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模式改进为各族群各阶层各类人均为教育主体,即既为教育者又为受教育者模式 |
(四)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隐性化——由政策宣讲、理论说教、知识传授教育模式改进为社会交往、互助合作、活动开展模式 |
(五)民族团结教育对象针对化——由教育对象不区分笼统教育状态改进为区分对象运用适切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模式 |
(六)民族团结教育资源丰富化——由教育内容僵化资源贫乏状态改进为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模式 |
(七)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参与化与操作化一一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宣传教育领域模式改进为多领域活动参与模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査问卷 |
附录二:调查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新疆高等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调查问卷与提纲 |
附录四: 新疆中小学校、高等院校、城市社区农牧区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情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着作目录 |
(9)基于女性视角的我国女子高校课程设置研究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重要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女子院校历史发展回顾及女性课程设置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女子院校发展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女性课程设置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西方女性课程设置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第三章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湖南女子学院办学概况分析 |
一、办学历史简述 |
二、专业设置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女性视角的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目标分析 |
一、湖南女子学院办学理念分析 |
二、湖南女子学院培养目标分析 |
第三节 课程结构及课程占比分析 |
第四章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的成绩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的成绩探讨 |
一、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二、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三、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分析 |
第二节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成绩分析 |
二、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完善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的建议 |
第一节 结合时代要求,完善办学理念 |
第二节 突出女性特色,优化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注意品牌建设,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
第四节 凝聚师生智慧,开发校本课程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 |
致谢 |
(10)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理想信念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 |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
(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
(二)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确立与探索阶段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恢复与发展阶段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加强与改进阶段 |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反思 |
一、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 |
(三)始终坚持“两课”建设 |
二、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教训 |
(一)理论脱离实际,存在教条化倾向 |
(二)求真务实不够,存在形式化问题 |
(三)身教与言教相分离,存在知行不统一问题 |
三、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大学生自身理想信念日渐淡化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日益复杂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方法日趋多样 |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日益艰巨 |
第四章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思考 |
一、坚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
(一)坚持立德树人目标 |
(二)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原则 |
(三)坚持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
二、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一)教育内容要富有针对性 |
(二)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
三、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
(一)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
(二)重视社会实践的引导 |
(三)依托网络教育平台 |
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与队伍建设 |
(一)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对高校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D]. 杨小妮.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周见.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俞小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史研究[D]. 王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金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 张静淼.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培养研究[D]. 赵胜男.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8]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实践策略研究[D]. 刘刚. 山东大学, 2018(12)
- [9]基于女性视角的我国女子高校课程设置研究 ——湖南女子学院课程设置考察[D]. 刘颖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5)
- [10]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杨晓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