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产业组织论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琛[1](2017)在《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自“创新理论鼻祖”熊彼特以来,学者们都将市场结构作为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创新理论的核心议题。国外学者都是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在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行为与特有的市场结构、政策环境交织在一起,尤其政府干预对企业创新具有重大影响。比如,中国政府以往常常基于“高市场集中度和大的企业规模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依据下,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来提高市场集中度,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虽然政策有所成效但也导致了“产能过剩”和“垄断”等负效应。因此,“在中国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是理论界和政府机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工业中的38个行业,运用1998年到2012年的数据,对市场集中度进行测算,分析出中国工业企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采用因子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影响。之后,又对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进行了政策梳理并量化,加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市场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水平呈负相关,且市场集中度越高,越阻碍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竞争政策也对技术创新有所促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采用法律经济学方法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在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时,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结构,通过调整市场集中度来促进创新;产业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应发挥好产业政策的正效应;目前来看,中央层面虽然已经明确提出应发挥竞争政策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通过验证竞争政策对创新有了一些促进效果,不过尚未达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应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共同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霍晓姝[2](2014)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一直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工业产值都已居全球首位,虽然我国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我国产品进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和中间投入品75%的进口比例,以及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高达98%的出口比例表明我国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主要方式是加工组装产品,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市场竞争手段仍停留在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尚未形成技术竞争优势,进而造成价值链的巨额利润被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所瓜分,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产品价值利益的争夺过程中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此外,外资企业在我国本土市场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盈利能力的连年增长正不断的争夺我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陷入了市场竞争的被动局面,所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扩张的背后面临着产品低端、技术依赖造成的市场势力缺失的客观事实。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提到:“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中国装备走出去要在世界市场上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所以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与经济环境下,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水平、探索如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优势是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本文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场势力测度、市场势力影响因素、市场势力提升机制、市场势力培育对策四个方面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以集中度指标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水平。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不足30%,按照贝恩和植草益等人对市场类型和市场势力研究的判断标准来看,无论是装备制造业还是子行业都属于竞争型的市场,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仍然严重,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4位数行业中存在市场势力很高的情况,但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市场势力程度不高;通过区位熵指标发现,我国各省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强弱不均,市场势力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科技水平较强的发达地区与沿海经济强省,以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明显倾斜的地区;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市场势力水平较以前出现减弱趋势。其次,基于顶层因子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因素。本文先探讨并分析了影响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形成或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再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因素系统的ISM模型。通过理论模型识别出技术创新是影响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顶层因子,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得出顶层因子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再次,本文以创新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提升机制问题。以模块化理论为研究基础,在价值链功能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模块化的分解,形成装备制造业模块价值网络,其主要由零部件配套模块、系统集成模块、标准制定模块所构成。装备制造业标准制定模块通过标准创新获取其在研发领域的先发优势,通过标准竞争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技术标准的主导地位,形成技术壁垒,弱化或抑制市场在位者或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威胁,实现自身市场势力的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系统集成模块依靠集成创新实现规模经济与速度经济,形成规模、成本市场竞争壁垒提升自身市场势力;装备制造业的零部件配套模块通过配件创新提高产品性能,更高程度的符合系统集成模块的界面规则要求,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壁垒提升自身市场势力。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式的三重创新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提升,并以汽车产业为例进行案例说明。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凝练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培育的对策建议,即“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技术获取能力;技术引进再创新,发展自身特色产品;整合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品牌战略;以块状经济为载体,提高市场竞争合力;构建战略联盟,打造自主标准”的对策建议。
侯永清[3](2010)在《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牧友民族用品工贸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问题,无论从经济学意义上还是从民族学意义上,对促进内蒙古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民族用品企业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受市场等条件制约,归根结底是创新发展能力低。民族用品企业的创新发展应该满足其特殊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主要从创新理论和中小企业发展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对于民族用品相关内容的研究,以前涉及的内容很少,基本是对概念、意义等内容的探讨,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摸索和探讨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可的理论体系。本论文以创新理论和中小企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对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分析。探讨了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技术创新等七个方面建立了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内涵进行解释,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最后,选取一家民族用品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各个指标进行测评,进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构成要素进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并针对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整体状况及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对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对于整个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金伦希[4](2011)在《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影响因素及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庞大内需市场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更是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世界的生产基地,更成为了任何跨国企业不能忽视的巨大市场。韩国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地理、文化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经济上有着良好的互补性。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已步入正轨,并且投资一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2002年中国就已经成为韩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对华投资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中小企业的比重占绝对优势。类似于很多其它在华跨国公司一样,在华中小韩资企业也开始日益重视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将中国看作是一个生产基地。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改变,韩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也逐渐变得多元化;然而,随之也面临越来越多因为不熟悉环境、文化、制度而带来的高成本,即海外不利性(Liability of foreignness),这严重影响了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投资业绩。本土化是中小企业克服或者削弱海外不利性的一种战略对策。通过价值链、人力资源和决策权本土化,中小企业可以在获得当地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并能够对当地市场作出迅速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外不利性,并且提高了企业绩效。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运用资源基础论和战略权变理论,试图找出影响企业本土化的因素,并分析本土化如何影响绩效,探讨战略匹配在本土化水平与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本土化影响机制及其对绩效影响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假设。以在华经营两年以上的231家韩资中小企业为样本收集数据,对各变量进行测度的后,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证明了所提假设。统计结果显示:(1)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内部因素对本土化水平大部分有显着影响。具体结论为:企业灵活性对价值链、人力资源、决策权本土化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家精神对价值链、人力资源、决策权本土化有显着正向影响;政府关系资本对价值链与决策权本土化水平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但政府关系对人力资源本土化却没有显着的正向关系:与出口为主的效率追求型战略相比,以内需市场为主的市场导向型战略对价值链、人力资源、决策权本土化更有显着正向影响;(2)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外部环境对本土化水平部分有显着影响。具体结论为:产业环境因素中市场成长性对价值链、人力资源、决策权本土化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环境因素中竞争强度对人力资源与决策权本土化有显着正向影响,但竞争强度与价值链本土化呈负向关系;东道国宏观环境中环境不确定性对价值链与决策权本土化水平呈负向关系,但环境不确定性对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影响则不显着;东道国宏观环境中东道国政策限制对价值链、决策权本土化有显着正向影响,而东道国政策限制对人力资源本土化却呈负向关系。(3)本土化水平与绩效之间仅有部分呈现显着正向影响。具体结论为:价值链本土化水平对财务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价值链本土化水平对组织绩效则没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力资源本土化水平对组织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但人力资源本土化水平对财务绩效并没有显着影响;而决策权本土化水平对组织绩效与财务绩效均有显着正向影响(4)环境与战略之间的匹配度对本土化与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为:战略匹配对价值链、决策权本土化对组织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影响有正向调节作用;战略匹配对人力资源本土化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但战略匹配对人力资源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调节作用。本研究的创新和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修正和发展了海外不利性理论。本文运用海外不利性理论分析了在华中小韩资企业本土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拓宽了海外不利性理论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文有利于帮助那些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环境中经营的中小企业重新认识海外不利性。二是构建了中小企业本土化的影响因素与绩效模型。本文以在华中小韩资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本土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及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此外,本文结合本土化战略、企业资源观理论及战略权变理论,综合考虑了本土化的影响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研究方式。所以,本文可以说是一种探索性研究。三是扩大了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关于中小韩资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只聚焦于投资目的、投资环境、进军方式等问题。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有助于扩大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本研究对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经营具有如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启示点:(1)在制定本土化战略时应重视环境-战略之间的匹配度。(2)发现本土化水平的具体影响因素。(3)对开拓内需市场的市场导向型企业而言,本土化战略是至关重要。(4)为了提高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经营绩效,决策权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5)政府关系资本是促进本土化的影响因素,同时间接地影响经营绩效。因此,在重视“关系”的中国,应致力于加强与中国主要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6)在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有必要提高当地中层管理者以上的参与权限,实现各种人事制度的本土化。(7)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放宽其它行政方面的限制政策,取消不必要的规章制度。此外,中国政府机构需要尽量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给外资企业提供具有本土化水平的良好投资环境。(8)韩国政府需要为进军海外市场的企业重新整理和建立信息系,以此来帮助中小韩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速度。此外,韩国政府需要为在华投资中小韩资企业的经营本土化建立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任森[5](2008)在《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模式和主导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ince 1970s, intraindustry trade had grown an increasing portion of total trade volume Traditional trade theory could not explain such trend. New trade theory advocates like Krugman employed increasing return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explaining the rational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He believes technical competition is the essence of trade competition. Innovation resource endowment determines the ability of R&D, thus determines their position in a later competition in actual product markets.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nnov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in such context. During the twenty years after the open and reform policy, innovation resource in Zhejiang began to emerge and accumulated, the industry,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which facilitate innovation is by and large established. This is a process of systematically interaction between resources and innovative institutions. Through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past experie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for Zhejiang innov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we could make self assessments objectively. By discovering and eliminating the obstacles which restrain innovative activities, we coul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IRI (Innov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It i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enhanc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ow aspects: Zhejiang IRI process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the first part, through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s,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nnov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analyzed its rationales. Then, model the evolutionary path by applying the preceding theorems into Zhejiang IRI process, different stages are distinguished according to industry properties, the source of technology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cal governors. The status quo is also covered. The next part exam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Zhejiang IRI process. This part focuses on two aspects: 1) the actors of IRI system and 2) the rational of IRI system functioning. In the dominant actor study the author use time series factor analysis abstracted the economic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innovation resource distribution, then calculated the total factor scores for innovation players and analyzing its underlying trends; as the dominant factors of IRI system functioning, the author us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measured the role of industr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Here are the concluding remarks: Zhejiang innovation activity has experienced structural change from government-led to market-driven, it is evolving and not yet reach equilibrium; Localization economy contributes much in Zhejiang innovation process, industry clustering also affects the time trend of knowledge input/output model. The last par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findings, the author conclude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icy makers.
曹阳[6](2008)在《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新的飞跃。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江苏省作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先导省份之一,“十五”期间利用外资成效显着。江苏省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而且带动了就业,创造了着名的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激烈矛盾和亟待解决问题。“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面临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利用外资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和转折时期。因此,如何化解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保持竞争优势,制定利用外资新战略,开创利用外资新模式和新局面,是江苏需要完成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还少见。本文在总结利用外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现状建立了一套利用外资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三大区域的13个城市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力求体现从过去到现在江苏省外资在规模、结构、经济效应和社会福利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找出了江苏省利用外资中的不足,探讨利用外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利用外资与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开放度和产业集聚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影响我省外资流入的基本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同时就目前国际国内影响外资的敏感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两税合一”新政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发展的综合影响进行详细研究,为宏观经济决策和利用外资战略的制定打下基础。接着,本文在剖析我省利用外资面临的主要形势基础上,从我省经济国际化的长远利益最大化出发,提出了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再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宏观背景为基本出发点,高起点制定了“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重点,并针对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江苏利用外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新举措。最后本文结合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典型案例: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南京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剖析江苏省利用外资实践过程,一方面检验了理论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提出了提升和持续改进江苏利用外资的启示和经验。全文力求全面系统研究江苏省利用外资,弥补以往研究内容的不足,以期为江苏省的外资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王艾敏[7](2007)在《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饲料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以来,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曾达到了29.5%的递增率,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自从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的地位.饲料产业决定着牧业的发展前途,是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畜牧养殖业现代化、商品化的重要手段,同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富菜篮子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饲料产业有着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饲料业也在向国际化发展,饲料业的对外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同行的挑战,尤其是中外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竞争力的大小.效率是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饲料业的效率,是防范经营风险对外开放的关键,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正是基于这一目的,本文以期通过对我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度、生产率及其效率和绩效的评价,探索提高中国饲料业效率和绩效的途径.论文以集中度和效率为主题,结合饲料加工业的行业特点,运用生产率和效率理论、产业经济等理论,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饲料加工业的生产率和效率加以评价,研究了饲料加工业的区域集中度及其与绩效和效率的关系,最后利用Panel Data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饲料加工业生产率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本研究首次从生产行业的角度研究市场集中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来弥补单纯从一个方面对生产行业进行研了的不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静态方面对中国饲料业各省份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比较和分析的结论是:各省份和东中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较大。我国东部饲料加工业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高于中、西部,充分体现了我国饲料加工业的生产效率状况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从各省区来看,研究期内省区间饲料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差别较大,最高省区与最低省区其效率相差3倍多,而且不同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从动态方面对各省区和三大区域饲料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分析结论是:总体上,我国饲料生产率从1998-2005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国平均TFP增长率达到12.1%.饲料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三大区域均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但与静态研究表现出相反的状况,即西部TFP增长最快,中部次之,东部增长的最慢.从各省区的生产率增长来看,全国各地区,生产率基本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只有新疆地区有所下降).从TFP的构成来看,全国饲料加工业年均TFP12.1%的增长率,更多的来源于技术进步的变化,而且不同的省区其TFP增长的构成是不同的.对中国饲料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七种所有制综合技术效率值全部是逐年增加的,年均效率最高的是股份合作企业,最低的是国有企业;纯技术效率最高的、最低的所有制仍然是股份合作企业和国有企业.规模效率值普遍较高,最高的所有制是集体企业,规模效率最低的是国有企业.我国饲料加工业的集中度较低.整体上我国饲料产业呈现了一定的集中,但集中的发展趋势不明显.当前中国饲料业所存在的X非效率问题,主要是集中度低过于分散而引起的,我国当前饲料业出现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与X非效率较高并存的现象,是低集中产业的管理无效率问题.中国饲料加工业集中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地区集中度与行业的获利能力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发现饲料业的猜测弹性α很小,说明本行业集中度小,企业之间不存在合谋,产业整体存在很低的市场力量.需求弹性η也很小,各个地区之间很难通过控制价格来提高本地区行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饲料加工业绩效的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我国饲料市场存在修正的效率结构假说.综合技术效率对饲料业的绩效及市场集中有积极影响,规模的扩张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提高了饲料企业的绩效,表明饲料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规模经济.从各因素对TFP及构成增长影响的计量结果,发现资产规模对各地区饲料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对技术效率的改善有显着的正面影响;产权结构对TFP增长及其构成因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有显着影响;技术的资本密集程度(RCL)对TFP增长及其构成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地促进作用;市场占有率对TFP增长的影响在估计结果显示饲料行业还属于竞争性行业,没形成市场力量,没有垄断利润存在;经营管理费用对饲料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将会提高TFP增长.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对饲料行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及成要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作用是有差别的.
李全新[8](2006)在《中药材加工业组织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指出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研究,探索中药材加工业内企业间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构建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框架,挖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政策空间,这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形成“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博弈分析及期权定价等理论和方法,重点围绕中药材加工业企业间相互关系展开研究。从规模经济、纵向关联经济、集群经济三方面研究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有序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就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展开分析,指出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通过综合分析产业组织、已有相关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中药材加工业组织这一课题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并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章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特征、基础理论。阐述了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特征和本研究需要依据和吸取的理论基础,界定了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为各章节的深入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三章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关键要素分析。首先对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现状作了阐述,分析影响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系统内的几个关键要素的现状及问题,为研究产业内企业间相互关系做好铺垫。第四章中药材加工业组织分析。主要依据经典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对中药材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五章中药材加工业规模经济。主要从产业组织的主体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将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做大。在分析了我国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小的弊端,提出了培育中药材加工大企业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中药材加工业纵向关联经济。主要从纵向关联角度出发,分析中药材加工业内企业的相互关系,结合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的实际,运用博弈论方法、期权论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供应链分析方法、需求链分析方法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纵向关联经济优势进行经济学分析,通过对中药材加工企业关联组织模式剖析,提出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通过延伸中药材加工业链条,注重上下游产业关联机制培育,降低交易成本,才能提高中药材加工业链条的整体经济优势,实现整个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第七章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经济。主要从集群网络的角度分析中药材加工业内企业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中药材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的现实,依据波特的集群经济思想并结合中药材加工集群经济实施的个案剖析,探索中药材加工集群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提出可以通过发展中药材加工园区的建设,发挥其集群经济优势的新思路,这将更加符合中药材加工业的实际。只有通过适度集中,培育中药材加工企业集群,才能发挥集小成大的集群经济优势,提高中药材加工集群的功能价值,实现集群效应。第八章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本部分主要针对中药材加工业的特殊性,围绕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完善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的对策与建议。这将有效保护消费者和中药材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中药产品的竞争力,最后提出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选择。
韩小威[9](200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但对“政府有无必要,有多大必要,以及该如何干预产业活动”这样的问题,在学术界是存在严重的分歧的。囿于产业政策必要与否的争论,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取决于其是否有效,因而,增强产业政策有效性才是根本性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应该更加关注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本文在梳理产业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相关问题,界定了什么是有效的产业政策,尝试构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此检验我国产业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效果。在分析我国产业政策效果难如人愿的主要原因,进而在借鉴其他国家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政策建议。
“开发性金融研究”课题组[10](2006)在《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从产业组织论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产业组织论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2.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梳理与评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市场结构 |
2.1.2 市场集中度 |
2.1.3 技术创新 |
2.1.4 产业政策 |
2.1.5 竞争政策 |
2.2 关于市场结构的文献综述 |
2.2.1 垄断竞争理论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 |
2.2.2 有效竞争理论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 |
2.2.3 哈佛学派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 |
2.2.4 芝加哥学派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 |
2.2.5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于市场结构的研究 |
2.2.6 对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 |
2.3 关于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2 新古典学派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3 新熊彼特学派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4 制度创新学派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5 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3.6 对于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
2.4 关于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 |
2.4.1 关于大企业或垄断性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4.2 关于小企业或竞争性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2.4.3 关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研究 |
第3章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命题假设 |
3.1 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1.1 市场结构要素概述 |
3.1.2 市场结构各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2 政策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2.1 政策因素概述 |
3.2.2 竞争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2.3 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 其他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1 行业成长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2 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3 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4 资本密集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4章 中国工业企业市场集中度研究 |
4.1 中国工业企业概述 |
4.1.1 中国工业企业概念与分类 |
4.1.2 中国工业企业的界定 |
4.2 中国工业企业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 |
4.2.1 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测量指标 |
4.2.2 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的选择依据 |
4.3 中国业企业市场集中度测量与分组 |
4.3.1 中国工业市场集中度测量 |
4.3.2 中国工业市场集中度分组 |
第5章 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变量的选取 |
5.1.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5.1.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5.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2 数据的选取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模型设定及结果分析 |
5.3.1 基础计量模型设定 |
5.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分组数据模型及结果分析 |
5.4.1 CR4分组数据模型及结果分析 |
5.4.2 CR8分组数据模型及结果分析 |
第6章 加入政策因素后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 |
6.1.1 产业政策的含义 |
6.1.2 产业政策的分类 |
6.1.3 促进创新的产业政策演进及在典型行业中的应用 |
6.2 竞争政策的基础理论 |
6.2.1 竞争政策的界定与分类 |
6.2.2 促进创新的竞争政策演进及在典型行业中的应用 |
6.3 变量的选取 |
6.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6.3.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6.3.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6.4 数据的选取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数据处理 |
6.5 模型设定及结果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现有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 |
1.2.1 研究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市场势力经济学内涵及衡量指标 |
2.1.1 市场势力经济学内涵 |
2.1.2 市场势力衡量指标 |
2.2 关于市场势力研究内容的梳理 |
2.2.1 市场势力基础理论的研究 |
2.2.2 市场势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市场势力实证分析的研究 |
2.2.4 市场势力与创新关系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水平:基于集中度指标分析 |
3.1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 |
3.1.1 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3.1.2 子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3.2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缺失的特征事实 |
3.2.1 分工体系的不利地位 |
3.2.2 价值链分配的微薄利益 |
3.2.3 外资企业抢占本土市场 |
3.2.4 本土企业盈利能力不强 |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测度 |
3.3.1 产业比较 |
3.3.2 区域比较 |
3.3.3 纵向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因素:基于顶层因子分析 |
4.1 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主要影响因素 |
4.1.1 资源禀赋因素 |
4.1.2 市场因素 |
4.1.3 制度因素 |
4.1.4 行为因素 |
4.1.5 结构因素 |
4.2 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影响因素系统的顶层因子识别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2 系统结构模型构建 |
4.2.3 模型结果分析 |
4.3 顶层因子影响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统计检验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3.2 模型估计及检验 |
4.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提升机制:基于创新分析 |
5.1 装备制造业模块化生产 |
5.1.1 模块化生产 |
5.1.2 构成要素 |
5.2 基于配件创新的零部件配套模块市场势力提升 |
5.2.1 零部件配套模块竞合关系 |
5.2.2 配件创新提升零部件配套模块市场势力 |
5.3 基于集成创新的系统集成模块市场势力提升 |
5.3.1 系统集成模块竞合关系 |
5.3.2 集成创新提升系统集成模块市场势力 |
5.4 基于标准创新的标准制定模块市场势力提升 |
5.4.1 标准制定模块竞合关系 |
5.4.2 标准创新提升标准制定模块市场势力 |
5.5 案例分析——以汽车产业为例 |
5.5.1 零部件配套模块——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
5.5.2 系统集成模块——汽车整车制造 |
5.5.3 标准制定模块——汽车技术标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培育的对策建议 |
6.1 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提升技术获取能力 |
6.2 技术引进再创新,发展自身特色产品 |
6.3 整合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品牌战略 |
6.4 以块状经济为载体,提高市场竞争合力 |
6.5 构建战略联盟,打造自主标准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牧友民族用品工贸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及理论价值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理论价值 |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2.3 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
2.1 文献综述 |
2.1.1 创新理论 |
2.1.2 中小企业发展理论 |
2.1.3 民族用品研究 |
2.2 本文与文献关系 |
2.3 理论依据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 企业发展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的初建 |
3.2.2 评价指标的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3.3 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 |
3.3.1 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3.3.2 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3.4 指标评价结果 |
4 实证分析 |
4.1 企业概况 |
4.2 民族用品企业目前存在问题 |
4.3 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
4.4 评价过程 |
4.5 结果分析与评价因素修正 |
4.5.1 结果分析 |
4.5.2 评价因素修正 |
5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民族用品企业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影响因素及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对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中小企业 |
1.2.2 本土化 |
1.2.3 网络关系 |
1.2.4 战略匹配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 |
2.1.1 中小企业特征及优势 |
2.1.2 中小企业国际化动因研究 |
2.1.3 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 |
2.1.4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及劣势 |
2.2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理论综述 |
2.2.1 本土化的内容 |
2.2.2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争论与协调 |
2.2.3 本土化影响因素的现有模型 |
2.2.4 影响本土化的各类因素 |
2.2.5 本土化与绩效的关系 |
2.3 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的研究 |
2.4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基于资源基础论和战略权变理论的中小韩资企业本土化理论 |
3.1 中小韩资企业国际投资的现状 |
3.2 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内容 |
3.3 基于资源基础论和战略权变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3.3.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本土化水平影响因素 |
3.3.2 基于战略权变理论的本土化水平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本土化水平影响机制与绩效模型 |
4.1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本土化水平影响机制与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
4.2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水平影响因素 |
4.2.1 企业资源对本土化水平影响的直接作用 |
4.2.2 战略导向对本土化水平影响的直接作用 |
4.2.3 产业环境对本土化水平影响的直接作用 |
4.2.4 东道国宏观环境对本土化水平影响的直接作用 |
4.3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本土化水平与绩效关系 |
4.4 调节效应 |
4.5 实证模型的发展 |
4.6 研究假设总结 |
4.7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
5.1 实证研究设计 |
5.1.1 测量工具的发展 |
5.1.2 数据来源 |
5.2 变量度量 |
5.2.1 自变量的度量 |
5.2.2 因变量的度量 |
5.2.3 调节变量的度量 |
5.2.4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共线性分析 |
5.3.3 信度分析 |
5.3.4 效度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假设检验 |
6.1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资源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1.1 企业灵活性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1.2 企业家精神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1.3 政府关系资本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2 在华中小韩资企业战略导向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2.1 战略导向对价值链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2.2 战略导向对人力资源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2.3 战略导向对决策权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3 产业环境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3.1 市场成长性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3.2 竞争强度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4 东道国宏观环境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4.1 环境不确定性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4.2 东道国政策限制对本土化水平的影响模型 |
6.5 本土化水平对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 |
6.5.1 价值链本土化水平对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
6.5.2 人力资源本土化水平对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
6.5.3 决策权本土化水平对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绩效的影响 |
6.6 战略匹配对本土化水平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模型 |
6.6.1 价值链本土化战略匹配的调节效应 |
6.6.2 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匹配的调节效应 |
6.6.3 决策权本土化战略匹配的调节效应 |
6.7 实证结果汇总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1 企业资源与本土化水平的关系 |
7.1.2 企业战略导向与本土化水平的关系 |
7.1.3 产业环境与本土化水平的关系 |
7.1.4 东道国宏观环境与本土化水平的关系 |
7.1.5 本土化水平与绩效的关系 |
7.1.6 战略匹配对本土化水平与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7.2 研究的启示 |
7.2.1 对理论的启示和建议 |
7.2.2 对企业本土化经营的启示和建议 |
7.3 政策建议 |
7.3.1 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
7.3.2 对韩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
7.4 研究的创新与理论贡献 |
7.5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5.1 研究的局限 |
7.5.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5)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模式和主导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文章的写作目的与意义 |
1.2 论文的创新点 |
1.2.1 理论创新 |
1.2.2 研究方法创新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2.1.1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 |
2.1.2 产业集聚理论 |
2.1.3 创新系统理论 |
2.1.4 文献简评 |
2.2 相关实证研究回顾 |
2.2.1 集聚的优势来源 |
2.2.2 集聚优势的作用范围 |
2.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 新贸易理论视角下的创新资源集聚 |
3.1 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 |
3.2 贸易竞争的实质——技术竞争 |
3.3 创新资源集聚的产业组织形态 |
3.3.1 古典集聚模型 |
3.3.2 产业综合体模型 |
3.3.3 社会网络模型 |
3.3.4 创新资源集聚系统模型 |
3.4 小结 |
4 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模式 |
4.1 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沿革 |
4.1.1 模仿阶段 |
4.1.2 数量扩张阶段 |
4.1.3 质量扩张阶段 |
4.2 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模式 |
4.2.1 形成期 |
4.2.2 古典集聚模型阶段 |
4.2.3 产业综合体/社会网络模型阶段 |
4.2.4 创新资源集聚系统阶段 |
4.3 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现状 |
4.3.1 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现状 |
4.3.2 浙江省产业环境 |
4.3.3 浙江省社会文化环境 |
4.3.4 浙江省地方政府的角色 |
4.4 小结 |
5 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的主导因素研究 |
5.1 创新主体视角下的主导因素研究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创新资源集聚系统指标体系设计 |
5.1.3 创新主体视角下的主导因素实证研究 |
5.1.4 浙江省创新主体创新资源投入的时间序列分析 |
5.1.5 结果分析 |
5.2 系统运行视角下的主导因素研究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指标的选取 |
5.2.4 系统运行视角下的主导因素分析 |
5.2.5 结果分析 |
6 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基本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外资 |
1.2.2 利用外资 |
1.2.3 外资企业 |
1.3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相关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及评述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及评述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理论 |
2.3.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3.2 双缺口理论 |
2.3.3 债务周期理论 |
2.4 相关理论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省级区域全口径利用外资研究的一般框架分析 |
3.1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内涵与外延 |
3.1.1 利用外资的国际口径 |
3.1.2 利用外资的中国口径 |
3.1.3 中国口径与国际口径的比较 |
3.1.4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内涵与外延 |
3.2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前提和依据 |
3.2.1 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分析 |
3.2.2 利用外资的国内环境分析 |
3.2.3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SWOT分析 |
3.3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基本问题 |
3.3.1 利用外资的基本形式 |
3.3.2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3.3.3 利用外资的效果分析 |
3.3.4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演进路径 |
3.4 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关键问题提取 |
3.4.1 利用外资绩效的综合评价问题 |
3.4.2 利用外资形势分析问题 |
3.4.3 利用外资战略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绩效动态综合评价 |
4.1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 |
4.1.1 规模分析 |
4.1.2 结构分析 |
4.1.3 经济效应分析 |
4.1.4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4.2 江苏省利用外资绩效动态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
4.2.1 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2 构建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解释 |
4.3 利用外资绩效综合评价的方法选择 |
4.3.1 多指标综合评价比较 |
4.3.2 动态综合评价 |
4.4 江苏省利用外资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 |
4.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4.2 指数权重的确定 |
4.4.3 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4.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江苏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国际国内主要环境变化对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影响研究 |
5.1 影响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基本因素分析 |
5.1.1 相关文献综述 |
5.1.2 变量选择与分析 |
5.1.3 数据收集与模型确定 |
5.1.4 基于岭回归的实证检验 |
5.1.5 结论 |
5.2 国际资本流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2.1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
5.2.2 七大机遇 |
5.2.3 三大挑战 |
5.3 “两税合一”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3.1 “两税合一”的主要内容 |
5.3.2 对现有企业的影响 |
5.3.3 对招商引资的影响 |
5.3.4 对税收的影响 |
5.3.5 对开发区科技发展的影响 |
5.3.6 对贸易和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 |
5.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影响 |
5.4.1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及未来走势分析 |
5.4.2 对出口的影响 |
5.4.3 对外资流量的影响 |
5.4.4 对外资领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研究 |
6.1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利用外资的关键期和转型期 |
6.2 “十一五”期间我省外资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
6.2.1 指导思想 |
6.2.2 基本原则 |
6.2.3 总体战略发展目标 |
6.2.4 利用外资战略目标的规划和设计 |
6.3 “十一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的战略重点 |
6.3.1 实现利用外资重点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
6.3.2 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转向直接与间接利用外资并重 |
6.3.3 从制造业利用外资为主转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利用外资并重 |
6.3.4 从劳动密集型利用外资为主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利用外资为主 |
6.3.5 从苏南利用外资为主转向形成苏中苏北与苏南趋于协调的、差别化利用外资格局 |
6.4 “十一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
6.4.1 从政策法规层面上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 |
6.4.2 健全完善投资促进机制 |
6.4.3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促进招商引资的社会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
6.4.4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突出引智环境建设,加强引智政策保障 |
6.4.5 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探索和健全对外合作与走出去的政策保障 |
6.4.6 进一步推进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与发展 |
6.4.7 建立经济国际化信息共享机制 |
6.4.8 加强经济国际化人才培养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案例分析 |
7.1 案例分析一: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 |
7.1.1 徐工集团基本情况 |
7.1.2 徐工集团合资实践过程 |
7.1.3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积极意义 |
7.1.4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
7.1.5 徐工集团利用外资改组改造的启示 |
7.2 案例分析二:南京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7.2.1 南京亚洲城市水项目的由来 |
7.2.2 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概况 |
7.2.3 秦淮河利用亚行贷款经验与启示 |
7.3 案例分析三: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 |
7.3.1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项目概况 |
7.3.2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的积极意义 |
7.3.3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的主要问题 |
7.3.4 江苏省电力公司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开发的主要经验 |
7.3.5 对今后借用国外贷款工作的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定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工作假说 |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7 创新与不足 |
2. 中国饲料加工业发展与结构 |
2.1 中国饲料业的发展状况 |
2.2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分析 |
2.3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空间结构分析 |
2.4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产权结构分析 |
2.5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饲料加工业的集中度与效率 |
3.1 集中度的概念及其衡量方法 |
3.2 中国饲料业发展的集中状况 |
3.3 中国饲料业集中与市场结构 |
3.4 产业集中与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计算结果附表 |
4. 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与绩效 |
4.1 行业集中与利润:理论考察 |
4.2 实证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饲料业生产率增长和效率 |
5.1 中国饲料加工业市场的效率环境分析 |
5.2 生产率及效率理论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 |
5.3 中国饲料加工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时间趋势分析 |
5.4 中国饲料加工业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和效率的区域性评价 |
5.5 中国饲料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及其构成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饲料业集中度、效率与绩效综合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假说检验模型、数据及变量设置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 |
7. 影响饲料加工业生产率和效率因素的分析 |
7.1 中国饲料加工业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主要影响变量分析 |
7.2 影响饲料业生产率和效率变动的微观层面因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目录 |
(8)中药材加工业组织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内容结构和说明 |
1.5.1 结构安排 |
1.5.2 本文数据资料说明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6.2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说明的问题 |
第二章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特征、理论基础 |
2.1 中药材加工业及组织特征 |
2.1.1 中药材加工业的内涵 |
2.1.2 中药材加工业的地位 |
2.1.3 中药材加工业的特征 |
2.1.4 中药材加工业的组织特征 |
2.2 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 |
2.2.1 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2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
2.2.3 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理论、波特产业集群基本思想 |
2.3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特点 |
2.4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研究的内容 |
第三章 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关键要素分析 |
3.1 中药材加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1 中药材加工业的历史回顾 |
3.1.2 中药材加工业的发展历程 |
3.1.3 中药材加工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 中药材加工业关键要素的分析 |
3.2.1 中药材加工业原料生产(GAP)的现状及问题 |
3.2.2 中药材加工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
3.2.3 中药材加工技术标准的现状分析 |
3.2.4 中药材加工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分析 |
4.1 中药材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行业集中度 |
4.1.2 产品差别化 |
4.1.3 进入壁垒 |
4.2 中药材加工企业市场行为 |
4.2.1 中药材加工企业的价格行为 |
4.2.2 中药材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 |
4.3 中药材加工业市场绩效分析 |
第五章 中药材加工业规模经济 |
5.1 规模经济及规模结构 |
5.1.1 规模经济及途径 |
5.1.2 企业规模结构 |
5.2 中药材加工业经营规模 |
5.2.1 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 |
5.2.2 中药材加工产品的规模 |
5.2.3 中药材加工业科技投入规模 |
5.2.4 中药材加工业人力资源规模 |
5.3 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经济学分析 |
5.3.1 中药材加工企业进入、退出壁垒的分析 |
5.3.2 中药材加工业企业规模小的博弈分析 |
5.4 培育中药材加工大企业的思路和途径 |
5.4.1 培育中药材加工大企业的思路 |
5.4.2 培育跨国中药材加工企业集团的途径 |
第六章 中药材加工业纵向关联经济 |
6.1 中药材加工业的纵向关联及价值链 |
6.2 中药材加工业价值链的构成 |
6.3 中药材加工业价值链的经济特征 |
6.4 中药材加工业价值链节点的分析 |
6.5 中药材加工企业纵向联结模式 |
6.5.1 中药材加工业供应链战略联盟 |
6.5.2 中药材加工业纵向一体化模式 |
6.5.3 中药材加工业纵向需求链组织模式 |
6.6 中药材加工业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
6.7 中药材加工业前向关联效应分析 |
6.8 中药材加工业后向关联博弈分析及其组织制度创新 |
6.8.1 中药材加工业后向关联博弈分析 |
6.8.2 中药材加工业后向关联组织制度创新 |
6.9 促进中药材加工业后向关联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经济 |
7.1 产业集群的组织优势 |
7.2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内涵及经济学分析 |
7.2.1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内涵 |
7.2.2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的经济学特性 |
7.3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组织模式 |
7.3.1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形成机制 |
7.3.2 影响中药材加工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
7.3.3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组织模式 |
7.4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组织模式特征比较 |
7.4.1 具有自发性和地方政府引致性 |
7.4.2 产业集聚从追求低成本向技术创新迈进 |
7.4.3 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 |
7.5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的效应 |
7.6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培育策略 |
7.6.1 中药材加工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 |
7.6.2 培育和发展中药材加工业集群的策略 |
第八章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 |
8.1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类型 |
8.1.1 产业组织政策的内涵 |
8.1.2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的类型 |
8.2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存在的问题、制定的原则 |
8.2.1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存在的问题 |
8.2.2 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制定的原则 |
8.3 中药材加工企业市场行为的规制 |
8.3.1 药品价格规制: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研发新药 |
8.3.2 中药材加工企业进入规制:增高进入壁垒,提高产业集中度 |
8.3.3 药品准入规制:提高准入门槛 |
8.4 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化政策导向 |
8.5 中药材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
8.6 完善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的建议 |
8.6.1 确立组织政策在产业内促进有效竞争、营造公平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
8.6.2 树立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观念,建立有利于组织政策实施的体制 |
8.6.3 制定和实施中药材加工业组织政策必须坚持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
8.6.4 设立专门的产业组织政策协调机构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动因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一) 产业政策定义 |
(二) 产业政策体系 |
二、产业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述评 |
(一) 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功能界区及产业政策的取舍 |
(二) 关于实施产业政策必要性的研究 |
(三) 产业政策必要性与有效性之辩 |
三、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衡量与判断 |
(一) 国内外对政策评估标准的研究 |
(二) 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政策空间及其效果 |
一、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产业政策的空间 |
(一) 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政策作用的空间 |
(二)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机融合及其实践难题 |
(三)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及其协调 |
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一) 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与产业政策有效性 |
(二) 国际规则的约束与产业政策有效性 |
三、经济全球化需要增强民族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一) 产业自组织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二) 政策溢出效应下的国际协调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三) 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第三章 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二、转轨时期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一) 国民经济调整和“六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二) “七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三) 转轨时期影响我国产业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 |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政策及其政策效果 |
(一) 产业政策背景 |
(二) 产业政策内容 |
(三) 产业政策效果 |
(四) 影响产业政策效果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增强中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实践及启示 |
(一) 日本的产业政策实践 |
(二) 韩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三) 美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四) 德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五)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二、增强我国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一) 弱化政府干预,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自组织 |
(二) 强化政府调控,利用 WTO 规则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 |
(三) 树立动态、系统、交互的产业政策观,实现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的良性互动 |
(四) 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培养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改变产业比较劣势 |
(五) 建立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确保产业政策实施效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0)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主要问题及与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体系建设 |
1.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 |
(1) 从1979年到1984年10月。 |
(2) 从1984年10月到1987年9月。 |
(3) 1987年9月到1991年底。 |
(4) 1992~1997年9月。 |
(5) 从1997年底到现在。 |
2.主要市场的发展状况。 |
(1) 商品市场。 |
(2) 劳动力市场。 |
(3) 土地市场。 |
(4) 资金市场。 |
(二)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
1.经济体制与投融资体制的沿革。 |
(1)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 |
(2) 投融资机制全面改革阶段: |
(3) 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阶段: |
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投资领域的变化。 |
(1) 投资主体。 |
(2) 投资领域。 |
3.融资方式的演变。 |
(1) 财政融资。 |
(2) 信贷融资。 |
(3) 证券融资。 |
4.我国投融资体制发展的趋势。 |
(三) 现行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和发展需要。 |
(四) 开发性金融在弥补投融资体制缺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
1.以建设市场的方式构建了新型的融资模式。 |
2.建立了稳定的长期融资渠道。 |
3.形成了控制长期风险的新制度安排。 |
4.从转化社会资金和分散长期风险方面, 贯通了与资本市场的连接。 |
5.通过完善内部治理, 实现了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的统一。 |
二、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的主要实践及成就。 |
1.支持产业发展。 |
2.经济结构调整。 |
3.区域协调发展。 |
4.发挥调控作用。 |
5.推动中小企业成长。 |
6.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
7.打造高专业素质和高资产质量的大型开发性金融机构。 |
(二) 国家开发银行的投融资制度建设。 |
1.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演变轨迹。 |
2.国家开发银行投融资制度变迁。 |
(1) 起步期 (1994~1998年) : |
(2) 转变期 (1999~2001年) : |
(3) 发展期 (2002年至今) : |
四、从产业组织论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家琛.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7)
- [2]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研究[D]. 霍晓姝. 辽宁大学, 2014(11)
- [3]内蒙古民族用品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牧友民族用品工贸有限公司为例[D]. 侯永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0(03)
- [4]在华中小韩资企业的本土化影响因素及绩效实证研究[D]. 金伦希. 复旦大学, 2011(12)
- [5]浙江省创新资源集聚发展模式和主导因素研究[D]. 任森. 浙江大学, 2008(07)
- [6]江苏省全口径利用外资的理论与实践[D]. 曹阳.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7]中国饲料加工业区域集中与效率研究[D]. 王艾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6)
- [8]中药材加工业组织与政策研究[D]. 李全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 韩小威. 吉林大学, 2006(10)
- [10]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J]. “开发性金融研究”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