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知导行 知行合一——对“以德治国”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冉[1](2021)在《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刮起政治哲学的热潮,将哲学研究的视野拉回到“政治”这一人的社会活动之重要部分上来。“政治”历来为儒家所重视,“人道政为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都是在“为政”。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哲学,探究的是政治的规范性问题,而规范性与朱熹的“理”具有内涵及价值上的一致性。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学说体系宏大而精深,涉及领域广泛。他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且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便是以解释四书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政治哲学同样也涵摄其中,故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对其政治哲学进行考察是有其必要性的。“内圣外王”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内涵,即从修身到平天下的一个完整过程,将“内圣”与“外王”视为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分裂视角是无法解释儒家政治哲学的应有之义。朱熹的理学思想亦非是纯粹的道德思辨哲学,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内圣外王”传统,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新型建构。故本文研究重点亦是致力于揭示朱熹的“理”所拥有的“内圣外王”的政治哲学内涵,并以“礼”显现“理”的规范性内涵寻求“内圣”与“外王”的真正互通。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作为政治哲学的理学的“规范性”这一核心特质的分析,即通过点明规范性诉求这一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索朱子之“理”的规范性特质,从而契合政治哲学的特征,找到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讨论朱熹建构规范性思维的方式,即“一本万殊”的具体展开,主要通过分析“理一分殊”这一思维方式,回答规范何以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将这一思维方式落实在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絜矩之道”。第三部分是对“理”的规范性进行学理阐释,主要通过“理欲之争”指出规范性得以实现的人性论前提,探究“理”的规范性不能自然完成的因素,进一步探究“穷理灭欲”在功夫层面对理的规范性的实现,彰显合乎“天理”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探究朱熹理礼互释的思想,实现“理”在知行逻辑中的贯通,即通过朱熹以“理”对“礼”进行形上奠基,以“礼”对“理”进行实践完成,打通规范理性与实践理性,实现“理”的规范性在知行上的贯通。第五部分是对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的探究。本文通过发掘朱熹之“理”的规范性特质,对天理观中的政治哲学意蕴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朱熹所想要建立的具有普遍性的政治规矩及具体实践方式。通过发掘朱熹政治哲学的“礼治”色彩,寻求朱熹“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结合,进而揭示朱熹“理”的政治哲学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与理论特点。这有利于朱熹理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李婉姝[2](2020)在《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也有明显体现,从“五位一体”整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只有实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充实、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为一种现实需求与紧迫性、必然性和可行性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的义利观教育就是要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在抗疫斗争中深化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只有奉献或占有,还有创造,这是义与利之外更值得过的人生。要引领学生超越功利,在义与利之外,在创造中学会“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在创造的过程中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沉浸在创造中的人,超越了现实的我,是“乐”的作用使身心得到滋养,维护个人的身心平衡和心态平和,课程美育正是通过调节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深化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美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内核进行创新性转化,引领审美活动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自然生发出超越功利境界、超越道德境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享受人生。法治教育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法治教育内容“校园化”、“生活化”。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审美活动一方面是个体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要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思政课程与课程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但不能互相替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中融入课程美育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梦。
赵轩[3](2019)在《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国民爱国主义情感和观念的主要方式,并力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本国的民族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始终高度重视,并结合世势国情不断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内涵,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理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法则和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创新发展的爱国主义思想,对爱国主义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2015年12月30日)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着重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表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事情,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党中央的政治要求,也是社会现实提出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必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基础;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多元价值冲突问题,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腐朽错误思潮的斗争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境内外环境中的种种政治图谋,既需要国家层面的恰当应对,也需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广大中华儿女扞卫自身权益,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可以说,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最主要的依靠途径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把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也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入手,从实践的视角展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实现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展开的新探索。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为理论前提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研究主体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前提。“实践论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思维方式,是针对抽象化的“知识论思维方式”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其本身来说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三个:从实践出发的问题意识;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具体意识;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的整体意识。“实践论思维方式”对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是本文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论前提。第二章,立足实践重释爱国主义相关概念并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相关前提性理论问题。本章首先从实践出发重释与爱国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即“爱”“国”“主义”和“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相应的理论铺垫;其次,对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相关学科——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爱国主义理论中的侧重点及成因进行研究,明确这些学科从不同的实践关系出发反映出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不同实践视角,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汲取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的理论成果提供尽量丰富理论参考;最后,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比较不同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的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从实践出发能够整合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学科地位,从而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应具有丰富的实践视野以及本文贯穿实践论思维方式,立足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强调贯彻“现实的人”观念。本章首先以实践的视角考察爱国主义的主体理论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相关理论,从而确定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应有的核心地位。其次,以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现实的人”观念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不同维度的内在规定性,并以“现实的人”的自然成长历程对全部属性予以体现生成性的整合,为爱国主义教育阶段性和群体性的划分奠定基础。最后,进一步贯彻实践论思维方式,借鉴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作以更加深入的考察,以把握更加具体化的教育对象。由此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以教育对象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规定为主,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群体,开展相应的教育。第四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强调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根基。“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体现出自身整体性、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对于“现实的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确定教育内容。一是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确立与爱国主义客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结合第二章的相关理论,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世界”观念相结合。在对象性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爱国主义客体理论的整体性,即要包含自然、人民、文化和政治四个方面;在生活化内容范畴上要体现“现实生活世界”整体中的具体性,即要注重与“现实的人”在客观实践中的相关要素相结合;在教育内容结构化方面既要涵盖“现实生活世界”自身以“历史、现实、未来”为主的层次规律,也要满足社会关系需要的相应规律,还要体现以教育对象“情、知、意”为主的精神发展规律;三是在更加具体化的层面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自然维度、人民维度、文化维度和政治维度着眼“现实生活世界”的展开,并探讨各维度教育内容逻辑的现实依据和要求。第五章,以实践论思维方式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具体化理论。本章针对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理论上研究对于不同教育群体如何进行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的具体化原则,体现合规律性。一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实施主体,即教育主体的具体化作以相应的讨论;二是针对学前教育、小学至大学教育、社会教育中所包含的主要教育群体,对其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设定原则进行了论述;三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方式运用原则,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具体化的基本路向。这些实践原则的探讨,能够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针对不同教育群体运用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策略以及教育方式都从具体化的方向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阐释为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薛韡[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开展了刀刃向内、气势磅礴的反腐败斗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主轴贯穿其中,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胶着状态”到如今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表明,构建“三不腐”机制成效显着。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方的路,进一步研究总结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凝炼出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这条基本路径是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变革和实践成效演进而来的,是对党的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构建“三不腐”机制这条基本路径,是贯通一体的有机整体,是相融相成、相互促进的标本兼治,是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反腐败斗争虽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考验危险和风险挑战依旧长期存在。当前,构建“三不腐”机制在目标实现和作用发挥的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均衡、不平衡问题,腐败存量和增量并存,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需要以坚韧执着的斗志攻坚克难,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战略部署。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要重点在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这“四个方面”统筹把握,以“3+2+1”为基本建构格局一体推进,健全完善惩戒、预防、自律三大运行机制、制度和责任两个保障机制,同时全力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作用。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是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基本路径的生动实践,必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直至海晏河清。
赵丽娜[5](2019)在《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要求广大社会成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三个层面的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其中,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层面中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要求,是人的道德根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引领社会道德方向的先锋,更是友善品德的实践者。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受到了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冷漠,导致了不友善行为时有发生。那么,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影响下,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的友善品德,是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友善既是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个人的优秀道德品质;既体现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也是经过个人道德修养形成的一种优秀品德。同样,友善品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那么,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友善品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有利于建设和谐美丽的校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及培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辩证分析,并从内外因相结合的角度厘清了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缺失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不足、家庭教育缺位和大学生自我培育缺乏。本文重点提出了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培育路径:学校教育、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客观因素,个人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在主观因素,而道德实践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与内在因素统一的基础。具体来讲,学校教育应为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提供健康、文明、和谐的外在教育环境,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和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素养、树立友善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融入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文化教育氛围,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个人道德修养是发挥大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性,并通过学思并重、省察克己、积善成德、慎独自律的道德修养方法,使友善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稳定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外统一路径,通过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提升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凝聚,真正实现大学生心存善念、口出善言、行做善事,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辛天莉[6](2019)在《先秦慎独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慎独作为先秦重要的修身思想,体现了人们在道德品质层面的最高追求途径。同时,它也被看作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引领的手段。本文以先秦“慎独修身思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解读了其相关内涵、内容以及特征,最后就其历史价值和当代启示展开了深入分析。先秦“慎独”思想对古代中国的道德实践具有深刻影响,当下,为了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重新审视先秦“慎独修身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显得迫切而有必要。历经沧桑,先秦“慎独思想”并没有失去其本质的善德,并且在我们现代道德建设中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本篇论文一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针对先秦慎独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进行探析,首先就慎独思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其形成所具有的特殊背景进行了初步了解。其次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萌芽到正式提出,后经各学派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慎独思想体系。最后探讨了慎独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这一章在立足于研读先秦古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先秦慎独思想的丰富内涵与主要特征,也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为了还原“慎独”的本义首先必须对“慎”与“独”进行拆解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出慎独二字的真正内涵,进而明白蕴含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道德与修身之义。其次依据相关古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概括出慎独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对慎独修身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以归纳总结出其基本特征。第三章:这一章主要就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我们要本着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和分析先秦慎独思想,就其对当时知识分子以及先秦以后乃至中华民族修身文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传承发扬,而对于其存在历史局限性的一面我们也要有所重视,做到扬长避短。第四章,这一章是论述了慎独思想的当代启示,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尝试分析慎独思想在公民道德自律、如何尊重人的心性养成规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推动我国公民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塑造个人品行操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许启芳[7](2019)在《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青年为人处世的根本,修德是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话题。青年正处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青年。所以,修德不仅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前提,也是新时期青年教育的首要内容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出发,分析了青年修德对整个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影响,号召青年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将学习和修德结合起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害,坚定理想信念、矢志艰苦奋斗,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青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客观规律,青年道德修养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当代青年群体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包含了习近平对青年修德的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具有继承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青年修德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提升青年思想道德水平和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篇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论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探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明确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探究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条件,主要从理论基础、时代背景、现实依据和主观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阐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内涵、本质及主要特点。明晰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第四,论述了习近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主要从青年为什么要修德、青年要修什么德、青年如何修德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分析,阐明了习近平关于青年修德的新思路、新要求和新方法。第五,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社会对青年思想道德的期望,论述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突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最后,总结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新时期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启示,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今后的青年德育工作中更加重视青年修德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引导青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情理兼修,争做时代榜样。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加强“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熏陶青年,做好德育资源的传承与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青年德育的实效性,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潘楠[8](2014)在《高校德育中的知行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长期以来,知行统一更多地被当成一个认识论命题,而不是当做一个道德学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快速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社会的道德水平却不令人满意,高校道德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新的挑战。其中知行不一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在知行统一上下功夫。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认为构建以科学知行观为基础的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道德困惑,培养知行统一的优秀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部分,对知与行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廓清改进高校道德教育的理论资源和总的出发点,该部分重点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基本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知行统一观的特殊内涵和要求;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研究了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现象,概括了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知行脱节三种知行不一的形式,并反思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高校道德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适应现实实践的要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以及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等。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走出道德教育困境的途径,即,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改进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协调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升道德修养,践行核心价值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知行观的基本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行观进行了理论梳理,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行统一观的特殊内涵和要求;二是概括了当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现象的三种形式,为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知性不一问题提供了前提;三是提出了改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四条对策,特别是在分析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影响的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要协调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使社会、家庭和高校教育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努力体现道德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创新道德教育实践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具体的实践载体中。
陈成吒[9](2014)在《先秦老学考论》文中研究指明先秦老学主要包含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原始面貌,以及先秦哲人对相关问题不断研习所形成的学术发展进程等两个层面的内容。老子为春秋时宋国彭城人,幼时学道于商容,历任甘国礼官、周柱下史、周征藏史等职,最终告老归沛讲学。老子传道甚广,为子学时代正式开启的标志性人物;《老子》原始面貌为五千余言本,分篇为二,上“德”下“道”,其分章、文字则皆需重新勘定。《老子》为老子亲述、关尹子整理而成。此从文献记载、老子与《老子》思想的重合现象,以及《老子》成书方式、年代等特征可证;老子思想是指老子个人对其所关注问题的思考。老子继承了春秋时期盖天说知识,以及“太一”宇宙观,发展出了独特的“道”理念。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强调“用道”——以“天道”指导“人道”,从而建构出了系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令世人法“道”行“德”,天下平和。春秋时期,老学即获得了极大发展。孔子为现在所知老子弟子中最早入室者,其坚守了老子早期的礼乐思想;关尹子除整理老子后半生的思想外,也传有《老子》“太一生水”注本,其发展了老子“太一”、保身、藏身等思想;文子,即文种,与阳子居、伯矩等皆是明王论老学的代表;壶丘子、亢仓子、南荣趎等则分别从“道”的独立、不显、完满等理念中,发展出“游”、“藏”老学。老莱子则接受了柔舌之理,并发展为隐士治国论,为无政府主义老学先声。除老子亲传弟子开创老学发展先河外,其他春秋诸子以及老子再传弟子等也为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邓析子开创“刑名”老学;伍子胥、孙子添翼“兵道”老学;范蠡为老子再传弟子,推进了老学在治国、兵道思想方面的发展;孔子弟子也为老子再传弟子,颜回、子贡、公孙尼子、子夏、曾子等对老学皆有不同的发明。战国前期,天下进入无霸时代,心性老学仍为主导,刑名老学则继续蓄势待发。子思老学仍遵从心性论与明王论;墨子则吸收老学基本观念,形成其“天”、“鬼”思想体系;列子为老子再传弟子,发展了“游”、“梦”老学;魏文侯庭下贤能汇聚,田子方、段干木等续守养生老学,李克、吴起则推进刑名、兵道老学发展;周太史儋则为黄帝学派老学先驱;此后,子思弟子郭店楚墓主人高尊老子,改造其书,试图建立全面儒家化的老学。战国中后期,梁惠王、齐威王称王,王霸理念荡然无存,诸侯彻底走上争并天下之路。一方面心性老学仍继续发展,如告子、杨朱老学即是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刑名老学开始大放异彩,如惠施、申不害、尸子、商鞅等对老学的研习即是其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黄帝学派也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多源于对各种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宋鈃、尹文子继续发展心性老学,慎到使黄帝学派帝道老学系统化,《黄帝四经》则为黄帝学派老学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刑名老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庄子在黄帝学派直接影响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老学路径,也极大地改变了老学的基本特质。在黄帝、庄子等学派老学的直接影响下,屈原接受了相关老学的修仙、治国理念,荀子则明确分野儒道,对老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吸收转化相关思想,且具有刑名倾向;韩非子老学则是上述刑名老学洗礼下的产物,它将先秦刑名老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吕氏春秋》对老学的研习转化,颇具杂家特点,体现了战国晚期统和派老学的最终登场。
罗毓平[10](2012)在《《淮南子》的哲学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淮南子》问世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年),流传至今已有2100多年。《淮南子》研究始于西汉后期,尤其从东汉后期开始颇受重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其主流是《淮南子》思想的专题研究。虽然《淮南子》研究的学者众多,其研究几乎涵盖了《淮南子》思想的各个方面,成就斐然,但对这部鸿篇巨着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继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淮南子》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淮南子》哲学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社会政治哲学。《淮南子》哲学思想得以产生的主要背景是汉初统治者对治国之道的探索和战国末期以来的思想综合潮流。《淮南子》哲学思想是现实政治需要与思想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结果。《淮南子》的思想顺应了汉初统治者探索治国之道的需要,总结和概括了当时的治国理念,承载了汉初人心思安的时代精神;在汉初诸子思想“复兴”的思想条件下,它融汇了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及汉初的科学知识成就,集汉初黄老学说之大成,代表了道家思想在汉初的最高成就。这是论文第一章的内容。“道”论分属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讲的是《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宇宙生成论是《淮南子》的理论重点,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宇宙生成论体系。《淮南子》认为,“道”比“气”更根本,“道”化生了宇宙万物,“道”是宇宙的本原,指出宇宙万物的演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第三章讲《淮南子》的本体论。其本体论蕴涵于宇宙生成论。本体道的特性有形上性、无限性、本根性、自然性等;其意义在于天、人合于道以及帝王之术得于道。《淮南子》的“道”论较少提及老庄所说的抽象、玄虚之道,着重于从具体事物层面来阐发道的本原、本体功能。关于《淮南子》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淮南子》的辩证法思想从“阴阳合和”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宇宙万物的变易特点。《淮南子》的认识论强调人能够认识事物,能够悟道,它还讲了认识的社会性,以及认识在于致用,阐述了由“末”(“事”)到“本”(“道”)、由“本”到“末”两条互用的认识途径及其方法。《淮南子》的社会政治哲学是本论文第五章的内容。《淮南子》以它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理念,辅之以“利民为本”原则,建立了一个社会政治哲学系统,达到了提供“帝王之道”①的理论目标。《淮南子》以“纪纲道德”、“通古今之论”、“详说”的方式,杰出地展现了汉初的黄老学说,虽然以帝王之术为旨归,但包容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人生修养理论。《淮南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在汉初的丰碑,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以知导行 知行合一——对“以德治国”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知导行 知行合一——对“以德治国”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理”的规范性——作为政治哲学的理学 |
(一)规范性诉求: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
(二)所以然之故、所当然之则:朱子之“理”的规范性特质 |
二、一本万殊——规范性思维的具体展开 |
(一)理一分殊:“一”与“万”相合的思维方式 |
(二)絜矩之道:普遍性政治规矩的建构 |
三、理欲之辨——“理”作为规范性的学理阐释 |
(一)理欲之争:规范性得以实现的人性论前提 |
(二)穷理灭欲:合乎“天理”的价值取向 |
四、理礼互释——“理”在知行逻辑中的贯通 |
(一)以理定礼:确定“礼”的形上根基 |
(二)以礼成理:打通“理”的实践逻辑 |
五、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
(一)对现代政治哲学的理性主义路向的启示 |
(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1.1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内容的界定 |
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进 |
2.2 新时代的相关概述 |
2.2.1 新时代的内涵 |
2.2.2 新时代的特征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概述 |
2.3.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2.3.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 |
2.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美育的关系 |
2.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思想 |
2.4.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4.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4.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4.4 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2.4.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2.4.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3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3.1.1 经济领域义利观教育简单化 |
3.1.2 政治领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弱化 |
3.1.3 文化领域审美教育匮乏 |
3.1.4 社会领域法治教育不足 |
3.1.5 生态领域道德教育缺位 |
3.2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拜金主义泛滥 |
3.2.2 理想信念淡薄 |
3.2.3 媚俗文化蔓延 |
3.2.4 法律观念淡漠 |
3.2.5 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思考 |
4.1 经济领域丰富义利观教育内涵 |
4.1.1 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 |
4.1.2 制定有层次性的道义要求 |
4.1.3 多维度推进义利观教育 |
4.2 政治领域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
4.2.1 新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教育内容 |
4.2.2 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四个自信”认识 |
4.2.3 在践行理想信念过程中强化忧患意识 |
4.3 文化领域发掘美育教学的内容 |
4.3.1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
4.3.2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4.3.3 美育教学的内容与功能 |
4.4 社会领域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
4.4.1 不断充实法治教育的内容 |
4.4.2 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法治社会的前提 |
4.4.3 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
4.5 生态领域重新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
4.5.1 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想 |
4.5.2 推动构建生态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3 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发展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文件 |
(三)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 |
(四)爱国主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实践论路向 |
一、反思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 |
(一)思维方式及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
(二)“知识论思维方式”的体现及其超越 |
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理论意义 |
(一)马克思实践论思维方式的提出 |
(二)实践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内容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实践论思维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新理路 |
(一)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前提的实践论整合 |
一、实践论维度的爱国主义相关概念 |
(一)爱: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二)国:祖国与国家的统一 |
(三)主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四)精神:情、知、意的统一 |
二、实践论视域中的多学科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
(一)伦理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二)政治学中的爱国主义 |
(三)法学中的爱国主义 |
(四)哲学中的爱国主义 |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论追求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爱国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
(二)以实践论思维方式重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实践论解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及其在理论建构中的地位 |
(一)从爱国主义主体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
二、作为“现实的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从“现实的人”的属性维度看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基本结构 |
(三)从人的成长历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不同属性 |
三、把握具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理论借鉴 |
(一)自然属性维度的“动机理论” |
(二)社会属性维度的几种社会理论 |
(三)精神属性维度的“认知发展理论” |
(四)从整体把握“现实的人”属性结构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阐释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架构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客体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根基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二)“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阐释 |
(三)“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践论梳理 |
(一)自然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人民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文化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四)政治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五)“现实生活世界”观念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具体逻辑 |
第五章 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方式的实践论探析 |
一、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反思 |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教育策略与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的具体化逻辑 |
(一)爱国主义教育主体的具体化 |
(二)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的具体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实践论原则 |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指导意义 |
(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基本原则 |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具体化方向 |
结语走向新实践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基本概念阐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三不腐”机制的理论源泉和文明成果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二、列宁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反腐败思想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借鉴 |
一、以廉治国理政 |
二、以廉选吏治吏 |
三、以廉修身为官 |
第三节 国际反腐败文明成果借鉴 |
一、注重道德教育和职业保障 |
二、坚持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 |
三、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一、坚持从思想上建设党 |
二、严肃党的纪律 |
三、重视民主监督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集中开展思想教育和惩治腐败 |
二、探索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
二、着力强化制度建设 |
三、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
四、保持惩治腐败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三不腐”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一、“三不腐”机制的提出过程 |
二、“三不腐”机制提出的必然性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实践进程 |
一、构建不敢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二、构建不能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三、构建不想腐机制的主要实践 |
第三节 “三不腐”机制的深刻内涵 |
一、“三不腐”机制的基本内容 |
二、“三不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
三、“三不腐”机制的实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成效和经验 |
第一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显着成效 |
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
二、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
三、人民群众信任支持提升 |
四、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
五、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
第二节 构建“三不腐”机制的重要经验 |
一、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二、政治统领和全面推进相统一 |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融合 |
四、抓住少数和管住多数相并重 |
五、自我革命和加强监督相协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腐败存量和腐败增量并存 |
二、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还未严丝合缝 |
三、涵养自律意识的土壤尚未完全厚植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面临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复杂 |
二、党自身结构变化带来多重影响 |
三、党内政治生态改善存在薄弱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和基本考量 |
第一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价值导向 |
一、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题中之义 |
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
四、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
第二节 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基本考量 |
一、传承经验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 |
二、重点突破和集成联动齐头并进 |
三、内在活力和外部动力同向发力 |
四、常态效能和长效机制并驾齐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深化构建“三不腐”机制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健全三大运行机制 |
一、强化以惩治震慑为重点的惩戒机制 |
二、健全以监督制约为重点的预防机制 |
三、完善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的自律机制 |
第二节 强化制度和责任保障机制 |
一、持续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
二、严格落实责任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专责作用 |
一、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 |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
三、打造一支纪检监察铁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友善品德的相关理论问题 |
一、友善品德的理论分析 |
(一)友善的内涵 |
(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作为品德的友善 |
二、友善思想的理论梳理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友善相关思想 |
三、大学生友善品德的理论分析 |
(一)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内涵解析 |
(二)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意义与内容 |
一、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
(三)有利于建设和谐美丽的校园 |
(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
(五)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群体道德失范的突出问题 |
二、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仁爱之心、与人为善 |
(二)谦逊平和、宽以待人 |
(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
(四)遵法合规、诚实守信 |
(五)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及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友善品德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友善品德的良好表现 |
(二)大学生友善品德的缺失问题 |
二、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取得的成绩 |
(二)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三、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影响 |
(二)学校教育不足 |
(三)家庭教育缺位 |
(四)大学生自我培育缺乏 |
第四章 学校教育: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路径 |
一、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客观路径 |
(一)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义 |
(二)学校教育为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
二、发挥思政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友善教育观念 |
(二)丰富教学内容——融入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
(三)改革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友善素养 |
三、发挥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作用,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补充——构建全方位德育教育体系 |
(二)友善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
四、营造崇德向善的教育环境,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营造崇德向善的文化育人环境 |
(二)加强友善榜样人物的的引领示范作用 |
(三)依托新媒体创设友善教育环境 |
第五章 个人道德修养: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在路径 |
一、道德自觉性对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一)道德自觉性是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基本前提 |
(二)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是提高道德自觉性的重要途径 |
二、个人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在动力 |
(一)深化友善品德认知 |
(二)加强友善品德的情感认同 |
(三)磨炼友善品德意志 |
(四)践行友善品德行为 |
(五)强化友善品德的培育效果 |
三、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个人道德修养方法 |
(一)学思并重的方法 |
(二)省察克己的方法 |
(三)积善成德的方法 |
(四)慎独自律的方法 |
第六章 道德实践: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外统一路径 |
一、道德实践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道德实践对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义 |
(二)道德实践是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内外统一路径 |
二、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志愿服务本身具有的品德培育功能 |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作用 |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 |
(四)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具体措施 |
三、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 |
(一)第二课堂是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的重要载体 |
(二)社团道德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实践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先秦慎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演变及立论依据 |
一、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一)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政治背景 |
(二) 先秦慎独修身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
(三) 先秦慎独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 |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西周时期慎独思想萌芽 |
(二) 老子在天道根本法中阐述慎独思想 |
(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慎独思想体系的形成 |
(四) 其他学派对慎独思想的阐释和发展 |
三、先秦慎独思想的立论基础 |
(一) “天赋人德”为慎独修身提供了内在依据 |
(二) “天人合一”为慎独修养提供可能 |
(三) “得道成圣”为慎独坚守提供动力 |
第二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
(一) 先秦“慎独”思想的内涵 |
(二) 先秦各学派“慎独”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特征 |
(一) 内在自觉性 |
(二) 相对独立性 |
(三) 内心愉悦性 |
(四) 内在真诚性 |
第三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先秦慎独思想的价值定位 |
(一) 对当时社会以及知识分子的影响 |
(二) 对先秦以后儒家的影响 |
(三)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先秦“慎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 过分强调主观的修养作用 |
(二) 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
第四章 先秦慎独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彰显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 |
(一) 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
(二) 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
(三)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
二、培养公民道德自律意识 |
(一) 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原则 |
(二) 自觉是实现慎独的必要手段 |
(三) 用“理想我”去引导“现实我” |
三、遵守知善-行善-善道的心性养成规律 |
(一) 知善是慎独的第一要义 |
(二) 慎独需转践为行善 |
(三) 慎独归于善道 |
四、实现自我修身的价值目标 |
(一) 自我品行的修养 |
(二) 人生道义的担当 |
(三) 社会理想的追求 |
五、整合自我修身的社会合力 |
(一) 大众传媒舆论的导向 |
(二) 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三) 法律制度的保障 |
(四) 学校教育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条件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优秀传统修德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青年修德思想 |
(三)毛泽东的青年修德思想 |
(四)邓小平的青年修德思想 |
(五)江泽民的青年修德思想 |
(六)胡锦涛的青年修德思想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
(二)习近平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一)各种社会思潮和西方多元文化侵蚀青年思想道德 |
(二)青年修德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现 |
四、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 |
(二)良好的家风家教形成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基本特点及主要内容概述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 |
(一)修德的含义 |
(二)青年修德的含义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涵和本质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特点 |
(一)继承性 |
(二)时代性 |
(三)科学性 |
(四)实践性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 |
(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锋代表 |
(二)修德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
(三)青年修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 |
(四)青年要坚定道德信念,立志报效祖国,修大德 |
(五)青年要省察克制、慎独自律,踏实修好公德、私德 |
(六)青年修德应从勤学、明辨、笃实三个方面下功夫 |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价值及启示 |
一、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修德思想 |
(二)为新时期我国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指导 |
二、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实践价值 |
(一)抓住了青年成长的薄弱环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二)有助于提升我国青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三)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 |
三、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新时期青年德育的启示 |
(一)要注重实践性与养成性提升青年的道德能力 |
(二)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奋勇前进 |
(三)要加强“中国梦”教育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怀 |
(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凝聚青年道德共识 |
(五)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筑牢青年的精神家园 |
(六)要加强榜样教育弘扬青年模范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高校德育中的知行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2. 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知行观的基本理论 |
(一)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
1. 程颐、朱熹的知行理论 |
2. 王阳明的知行理论 |
3. 王夫之、孙中山的知行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知行观 |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知行观 |
2. 列宁的知行观 |
3. 毛泽东思想的知行观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知行观 |
三、高校德育中“知行不一”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
(一) 当前高校德育中面临的挑战 |
(二) 当前高校大学生“知行不一”的表现 |
1. 知而不行 |
2. 行而不知 |
3. 知行脱节 |
(三) 当前高校大学生“知行不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
1. 道德教育脱离实践 |
2. 社会环境对高校德育影响的二重性 |
3. 家庭道德教育欠缺或过分溺爱 |
4. 大学生自律意识不足 |
四、解决高校德育中“知行不一”问题的路径探究 |
(一) 科学的知行观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意义 |
1. 科学的知行观,是创新道德教育观念的前提 |
2. 科学的知行观,是改进道德教育内容的根本方法 |
3. 科学的知行观,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 |
(二) 解决高校德育中“知行不一”问题的路径 |
1. 更新道德教育理念,改进高校道德教育内容 |
2. 加强实践教学,创新道德实践形式 |
3. 协调社会、家庭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
4. 提升道德修养,践行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先秦老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页清单 |
绪论 |
一、先秦老学的基本内容 |
二、先秦老学的学术史意义 |
三、先秦老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老子其人考和《老子》原始面貌辨析 |
第一节 老子实有其人 |
一、老子其人难以否定 |
二、老子身份信息考 |
第二节 老子生平事迹考 |
一、老子行年考 |
二、老子与《老子》关系引论 |
第三节 《老子》复原是不得已的愚行 |
一、《老子》复原是妄念 |
二、不得已的愚行 |
第四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上) |
一、“上德不德,……清静为天下正”字句辨析 |
二、“天下有道,……恒与善人”字句辨析 |
第五节 《老子》原始字句辨析(下) |
一、“道,……没身不殆”字句辨析 |
二、“大上,……万物将自正”字句辨析 |
第六节 《老子》原始结构考辨 |
一、分篇考辨 |
二、分章考辨 |
第二章 《老子》成书问题辨析及老子思想概论 |
第一节 《老子》成书方式辨 |
一、现存观点述要 |
二、“个人着述说”简论 |
三、“历史修编说”驳论 |
第二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上) |
一、《老子》“文字”运用的时代特征 |
二、《老子》“文体”的时代性 |
三、《老子》“文风”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中) |
一、《老子》中生产方式与工具的时代特征 |
二、《老子》中社会组织编制与运作方面的时代性 |
三、《老子》中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时代性 |
第四节 《老子》的成书年代考(下) |
一、《老子》传播情况与其时代 |
二、《老子》的学术术语与其时代 |
三、《老子》的学术思想与其时代 |
四、《老子》呈现的学术界生态及其时代性 |
第五节 老子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一、“道”“德”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二、修身、治国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三、兵道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
第六节 老子基本思想精要 |
一、“太一”而“道”,“道”生万物 |
二、“身体”理念的系统建构 |
三、“用道”理念与“修德”体系 |
第三章 春秋时期老子亲传弟子的老学 |
第一节 孔子对老子思想的“人道”转化 |
一、对“道”、“气”、“神”、“灵”的认知 |
二、分离“身心”,细化“知格” |
三、罕言“天道”,高扬“人道” |
四、守虚自损,克己复礼 |
五、大同已逝,践行小康 |
第二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上) |
一、关尹于其人考 |
二、《老子》“太一生水”注本为关尹子遗作 |
第三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 |
一、《太一生水》上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
二、《太一生水》下部分基本内涵辨析 |
第四节 关尹子对老子“太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下) |
一、关尹子“太一”老学概论 |
二、关尹子“太一”老学的影响 |
第五节 文子等人的“明王”老学 |
一、文子其人其书考 |
二、文子明王论下对“天道”、“人道”的发展 |
三、阳子居、伯矩的“明王”老学 |
第六节 壶丘子林等人的“隐士”老学 |
一、壶丘子林的“游”老学 |
二、亢仓子、南荣趎的养生之道 |
三、老莱子的赤子柔弱之道 |
第四章 春秋时期其他诸子的老学 |
第一节 邓析子对“刑名”老学的开创 |
一、邓析其人及其遗说 |
二、邓析子对老子思想的“刑名”转化 |
第二节 伍子胥、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
一、伍子胥对老学思想的兵学转化与践行 |
二、孙子其人其书及其老学渊源 |
三、孙子对老学思想的兵学接受与发展 |
第三节 范蠡的老学 |
一、范蠡其人其书考 |
二、范蠡的“天地人”三道老学 |
第四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上) |
一、颜回对老学思想的“心斋”、“坐忘”转化 |
二、公孙尼子对老学思想的天理、乐礼转化 |
三、子贡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扬弃 |
第五节 孔子弟子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下) |
一、子夏的易道老学 |
二、曾子对老学修齐治平体系的明确继承与转化 |
第五章 战国前期的老学 |
第一节 子思、墨子对老学思想的研习与转化 |
一、子思对老学思想的“性”“教”转化 |
二、墨子对老学思想的“天”“鬼”转化 |
第二节 列子的老学 |
一、列子其人其书简析 |
二、天道生化,万物化生 |
三、法“道”修身,贵在虚、游、梦 |
四、法“道”治国,贵在持正、盗天 |
第三节 魏文侯庭下和周太史儋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
一、田子方、段干木的自虚保真之道 |
二、李克、吴起对老学思想的兵家、法家转化 |
三、周太史儋对老学王霸思想的坚守与发展 |
第四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上) |
一、郭店楚墓主人身份考辨 |
二、郭店楚简《老子》性质相关观点综论 |
三、从摘抄现象普遍性、郭店楚简构成规律论简《老》性质 |
第五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中) |
一、五千言章节分布,简《老》相同情况考论 |
二、五千言为一章,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三、五千言为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四、五千言为不相连章节,简《老》相异情况考论 |
第六节 郭店楚墓主人的儒化老学(下) |
一、简《老》的儒家化思想主题 |
二、“道”的系统继承 |
三、“(?)”的儒化建构 |
第六章 战国后期的老学 |
第一节 告子等对老学的养生、刑名转化 |
一、告子、杨朱对老学的全生贵我转化 |
二、惠施、申不害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
三、尸子、商鞅对老学的刑名转化 |
第二节 黄帝学派对老学思想的吸收转化 |
一、稷下学宫托古思潮与黄帝学派的产生 |
二、黄帝学派代表人物对老学思想的转化 |
三、《黄帝四经》对老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 |
第三节 庄子的老学 |
一、“道”生万物,各有“吹”、“言” |
二、体“道”消融,重构“无用”体系 |
第四节 屈原与荀子的老学 |
一、屈原的修仙与美政老学 |
二、荀子和《孔子家语》对老学的认知与接受 |
第五节 韩非子的老学 |
一、尊崇老子,改造其书 |
二、对“道”、“德”体系的继承与转化 |
三、对修德思想的发挥与转化 |
第六节 《吕氏春秋》的老学接受与转化 |
一、“道”生万物,人能知“道” |
二、全天贵生的修身之德 |
三、道德义法的治平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一、作者简介 |
二、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淮南子》研究简况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本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淮南子》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汉初统治者对治国之道的探索 |
(一) 封建政权的建立巩固和经济的恢复发展 |
(二) 诸子思想的“复兴” |
(三) 治国理念的形成 |
二、《淮南子》思想的学派归属及其时代价值 |
(一) 战国末期以来的思想综合潮流 |
(二) 《淮南子》是汉初黄老学说的集大成者 |
(三) 《淮南子》思想是汉初时代精神的哲学表现 |
小结 |
第二章 《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 |
一、宇宙起源思想 |
(一) 对宇宙之“始”的追究 |
(二) 对道之“始”的探索 |
二、“道”、“气”关系 |
(一) “气”化生宇宙万物 |
(二) “道”化生宇宙万物 |
(三) “道”比“气”更根本,“道”是宇宙的本原 |
三、宇宙生成论问题中“道”的基本属性 |
(一) 实有性 |
(二) 道物一体 |
小结 |
第三章 《淮南子》的本体论 |
一、作为宇宙本体的道的特性 |
(一) 形上性 |
(二) 无限性 |
(三) 本根性 |
(四) 自然性 |
二、作为本体的“道”的意义 |
(一) 天、人合于“道” |
(二) 帝王之术得于“道” |
小结 |
第四章 《淮南子》的辩证法和认识论 |
一、《淮南子》的辩证法 |
(一) “阴阳合和” |
(二) “转化推移” |
(三) 同类相动 |
(四) 同异互用 |
二、《淮南子》的认识论 |
(一) “物无不可奈何” |
(二) “类不可必推” |
(三) “合得失之势” |
(四) 因“时”而事 |
(五) “知道” |
小结 |
第五章 《淮南子》的社会政治哲学 |
一、《淮南子》的人性论 |
(一) 人性说 |
(二) 人生修养说 |
二、“无为而治”思想 |
(一) “无为” |
(二) “达乎性命之情” |
(三)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 |
(四) “体道者,不专在于我,亦有系于世矣” |
(五) “因循” |
(六)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三、“利民为本”思想 |
小结 |
结语 |
一、“纪纲道德” |
二、“通古今之论” |
三、“详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以知导行 知行合一——对“以德治国”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D]. 李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研究[D]. 李婉姝.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实践论思维方式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 赵轩.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三不腐”机制研究[D]. 薛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当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路径研究[D]. 赵丽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先秦慎独思想研究[D]. 辛天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其价值研究[D]. 许启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校德育中的知行观问题研究[D]. 潘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9]先秦老学考论[D]. 陈成吒.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10]《淮南子》的哲学思想[D]. 罗毓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