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泥船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恬[1](2021)在《水下混流喷嘴射流冲刷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射流冲刷是疏浚工程、水利开发和海洋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水射流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到河流、水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针对混流喷嘴淹没射流冲刷特性展开研究,系统地分析各参数对射流冲刷结果的影响,在工程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价值。本文利用FLOW-3D流体仿真软件建立混流喷嘴和圆形喷嘴射流冲刷数值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多种淹没射流冲刷工况,从流速分布、冲坑特性和悬沙特性等方面分析模拟结果,研究初始射流流速、射流靶距和床沙粒径对冲刷结果的影响,对比混流喷嘴射流和圆形喷嘴射流的冲刷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混流喷嘴射流冲刷在流速分布、冲刷坑尺寸、悬沙范围等方面都优于圆形喷嘴,相对于圆形喷嘴射流冲刷过程,混流喷嘴射流冲刷的流速提升约12%~18%,最大冲深增加 0.3%~16.5%。(2)射流初始流速越大,冲刷坑的尺寸和悬沙扩散范围越大,最大冲深与初始射流流速呈正相关关系。初始流速较大的强冲刷工况中,初始流速对冲坑半径和最大悬沙宽度的影响较强,对沙丘高度和最大悬沙高度影响较弱。混流喷嘴射流冲刷过程的最大冲深对初始射流流速的敏感性相对于圆形喷嘴较小一些。(3)存在一个临界靶距使得射流冲刷效果最优,临界靶距出现在200mm至250mm范围之间。混流喷嘴相比于圆形喷嘴提高了最大冲深的峰值,减缓了最大冲深随靶距增大而减小的趋势。(4)在射流初始流速、射流靶距等条件相同时,床沙粒径越大,冲刷坑尺寸和悬沙范围越小。射流冲刷的最大冲深、冲刷坑半径及最大悬沙宽度皆与沙床粒径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冲刷平衡状态时冲坑边缘沙丘堆积高度随床沙粒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最大悬沙高度与沙床粒径负相关。
朱大鹏[2](2021)在《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与施工参数自主寻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乐[3](2021)在《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北方多沙河流上建设的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泄洪排沙设施不全和调度管理不善等问题,随着运行年代久远,各种病险危害隐患日渐突出。除了传统的坝区建筑物需要从结构安全方面进行除险加固外,由于原设计先天不足等诸多原因,水库库区泥沙淤积问题也十分严重,尤其是小型水库淤满报废现象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已经十分普遍。解决小型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实现小型水库水源工程的长期可持续使用,是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面临的一个长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前咀子水库坝区建筑物常规除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该水库已经淤满报废的特点,围绕小型水库泥沙淤积,这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小型水库库区安全隐患,开展库区淤积泥沙清淤除险方案的分析研究。同时,针对大量年久失修的小型水库改建时需要增设放水排沙洞这一现实要求,在现有多沙河流水库排沙洞泄流规模确定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多沙河流水库高浓度含沙水流对放水排沙洞泄流能力的影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主要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坝区各类建筑物除险加固工作的基本要求,针对该水库工程水文资料相对不足的现状,在现行规范规程的指导下,对前咀子水库所在流域水文基础资料进行了复核分析与确认,同时根据相近区域各主要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对前咀子水库坝址区域和地质条件进行了复核分析和确认,为该水库工程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和库区泥沙问题处理方案的分析论证提供依据。2.针对该水库坝区建筑物的病情险况,通过对坝顶高程、坝体渗流、坝体稳定性复核计算,提出了坝顶加高并将坝体上游原有干砌石拆除重筑,并对坝下游戗台整修并增加排水设施等一系列坝体加固方案;针对安全鉴定意见中的相关结论与建议,提出了溢洪道加固按不改变原有建筑物的等级、位置及形状为原则,在满足泄洪要求的情况下,对两侧边墙进行加固处理和底坡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放水排沙洞洞身和底板进行浆砌石衬砌,外墙用沙浆抹面,内墙与风化浆砌石基岩面之间密实回填;针对原有工程对外交通条件差严重影响防汛安全等问题增设了防汛公路与外界连接;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大坝实际情况,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方案明确提出了后期需开展变形观测、坝基、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和水文气象观测等长期监测项目。3.针对前咀子水库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水库淤满报废库区泥沙危害十分严重的现状,综合吸收借鉴国内外水库排沙清淤的经验,尤其是考虑到小型水库淤满报废后泥沙清淤施工作业的特点,提出了运用水力挖沙技术与管道水力输送技术相结合进行前咀子水库淤积泥沙清淤工作的初步方案。4.针对水利工程相关技术部门一直关心的多沙河流水库,挟沙水流的含沙量是否影响泄洪排沙洞过流能力的问题,通过概化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证,初步得出了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初步结论,该结论可作为排沙放水洞过流能力设计时的参考。
郝光杰[4](2020)在《耙吸挖泥船耙头挖掘过程机理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耙吸挖泥船因其具有装载量大、装卸方便、机动灵活、能适应风浪等多种恶劣施工环境的特点,在航道疏浚,港口码头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耙吸挖泥船传统的施工方式过于依赖于施工人员的经验,导致其疏浚生产水平不高。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疏浚成为疏浚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生态疏浚、绿色疏浚成为未来发展潮流。鉴于此,开展耙吸挖泥船疏浚技术智能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生态智能疏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支持下,针对耙头挖掘过程复杂,耙头产量预测精度低以及当前的疏浚性能评估方式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耙吸挖泥船施工状况的难题,在耙头挖掘系统建模、施工数据预处理与特征选择、耙头产量预测以及疏浚性能评估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研究成果为耙吸挖泥船施工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对提高我国耙吸挖泥船智能化水平具有积极地意义。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1)耙头挖掘机理与模型分析。首先对耙头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耙头建立了耙头产量模型、耙头切削模型以及耙头压力损失模型。使用波浪补偿器模拟风浪对耙头挖掘过程的影响,并建立了波浪补偿器的数学模型。(2)施工数据的预处理与特征选择。首先对实测的施工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的归一化、标准化、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小波阈值滤波处理。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影响耙头产量的施工参数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影响耙头产量的最优子集。(3)耙头产量预测研究。针对目前耙头产量预测精度低,时效性差的问题,首先提出了使用BP神经网络、T-S模糊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ELM)三种方式进行预测。实验仿真表明极限学习机预测效果最好。然后针对极限学习机随机初始化权值与阈值导致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三种优化方案: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蝙蝠算法(BA)。实验仿真表明蝙蝠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性能最好。然后使用此模型模拟耙头施工过程,分析耙头产量最佳时施工参数的最佳组合。最后与传统的耙头产量模型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较传统模型预测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4)疏浚性能评估。目前耙吸挖泥船的施工状况依赖于施工人员的观测,这种手段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其疏浚性能。本文考虑了挖泥船的耙头特性、泥泵特性以及装舱特性,构建多指标融合的疏浚性能评估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各疏浚性能指标权值采用熵值法进行计算,使用厦门港、曹妃甸的实测数据对其疏浚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不受施工场地与船型尺寸的影响,摆脱了施工人员的主观经验干扰,更加客观的反映耙吸挖泥船的施工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蔡磊[5](2020)在《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与控制参数寻优》文中指出疏浚作业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耙吸挖泥船自身的优点又使其成为疏浚作业的重要船型。装舱过程是耙吸挖泥船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疏浚作业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施工效率不够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人工智能对于挖泥船的效率进行提升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在充分掌握耙吸挖泥船作业原理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施工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构建耙吸挖泥船装舱阶段的估计模型,对不易直接测量的数据进行估计,并控制施工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挖泥船装舱部分,对于装舱过程中土壤粒径、干土吨生产情况、损失情况的估计问题和多目标疏浚参数寻优问题进行了研究。最主要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1)装舱模型的研究与处理。针对装舱模型的质量平衡方程,研究了净干土吨的生产率和生产量、干土吨的损失率和损失量,构建了装舱估计模型。(2)数据预处理。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寻找错误数据并删除。再通过缺失值处理,将删除的数据进行填补。最后通过小波去噪,减少噪声干扰,使原有数据更加平滑。(3)装舱模型的构建与数据估计。一是通过粒子群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针对装舱质量的估计。通过此种方法作为安全角度的备选方案,贯彻安全疏浚的理念。二是通过类电磁机制粒子滤波,对土壤粒径,净干土吨的生产率和生产量,干土吨的损失率和损失量建模,从而进行估计。(4)多目标疏浚参数寻优。通过NSGA2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耙吸挖泥船的净干土吨整体平均生产率和干土吨溢流损失这两个疏浚参数进行寻优,得到优化的施工参数,控制挖泥船达到优化的施工参数值。并与初始工况进行对比,生产效率和干土吨存储率得到了提高。
杨莎[6](2020)在《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特征与疏浚施工避让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福姜沙水道处于感潮河段,航道弯曲狭窄,通航环境复杂。该水道是长江南京12.5米深水航道重点维护水域,疏浚施工直接在船舶交通流量密集的主航道进行,加大了通航矛盾。本文研究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特征并提出疏浚施工期间的船舶安全避让方案,保障通航安全。调查了福姜沙水道疏浚施工区域现状,对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进行了持续24h的现场观测,初步探讨了各个水道的船舶流量特征。挖掘该水道内AIS数据,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对AIS进行校核并修正。基于现场实测和修正的AIS数据并结合天生港潮位资料,分析了福姜沙水道船舶流量时空特征。船舶交通流量时间变化特征为:逐时船舶流量与潮位变化相关;逐日船舶总数不受潮位大小影响,数量变化较平稳;月内船舶交通流量受大、小潮的影响,大潮逐时船舶数量与潮位关系更明显;年内船舶流量变化特征表现为各断面总流量洪中枯季变化平稳,受每月平均潮位大小影响较小。船舶交通流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船舶空间分布特征与航道条件和航路规则一致,船舶上行时选择上行通航分道,下行时选择下行通航分道。根据维护疏浚施工船型和施工方案,计算了施工期间各水道可通航船型:福北水道可通航船长150m以下船舶,其他水道可通航所有类型船舶。提出两种船舶避让方案:一是基于通航船型特征提出分流避让方案,考虑将福北水道船长110米以上过境船舶分流到浏海沙水道行驶。二是基于船舶流量日变化规律提出避让方案,根据目前福姜沙水道各疏浚区疏浚任务及各水道船舶流量特征选择避开船舶流量高峰期时段进行施工,船舶按规定进行避让。
朱逸峰[7](2020)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疏浚装备越来越发展成为大国角力,提升我国远海岛礁建设、海洋维权、港口航道、填海造陆和海洋工程建设能力的国之重器,更是贯彻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疏浚装备的升级使得挖泥船疏浚作业数据呈现爆炸式地增长,存储疏浚数据所需要占用的磁盘空间越来越多。来自船载服务器与岸端船舶管理平台中存储的海量历史数据,数据量可达数TB,甚至PB,如何高效存储、提取和处理这些宝贵的疏浚数据成为了疏浚大数据分析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海量的疏浚施工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分析和利用。我国作为疏浚大国,急需在疏浚大数据分析方面取得进展,为安全、高效和智能的疏浚提供支持。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Hadoop技术的挖泥船大数据平台架构,构建了挖泥船大数据平台的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分析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利用Hadoop生态系统的机器学习技术Mahout对疏浚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并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了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Hadoop技术对挖泥船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进行了设计,完成了挖泥船大数据平台的分布式集群搭建。(2)研究了挖泥船施工作业时疏浚数据的采集过程。针对存储到岸端服务器中的疏浚数据,通过Sqoop大数据接入技术构建了挖泥船大数据平台采集模块的异源数据库历史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了疏浚大数据的采集任务。(3)基于数据仓库Hive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Hbase技术构建挖泥船大数据平台存储模块,设计实现了多维疏浚数据存储模型。通过Hive/HBase架构优化了存储模块的效率,完成了疏浚大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任务。(4)基于机器学习技术Mahout对于经过Hive预处理提取出的疏浚工艺点进行数据挖掘,通过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及结合了Canopy算法的K-Means算法对于疏浚工艺点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结果得到的簇及工艺点分布情况进行疏浚性能评估。
朱师伦[8](2020)在《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作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今疏浚工程已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行业。绞吸挖泥船作为实施相关疏浚工程的主要设备载体,随着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绞吸挖泥船生产效率、作业成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研究目光聚焦在和疏浚作业效率、成本密切相关的泥浆浓度控制问题,利用自动化手段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实现高效地系统作业。绞吸挖泥船疏浚作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涉及建模困难、大时滞、变参数和不确定性等。本文引入特征模型的思想为复杂对象的控制系统设计带来便利,综合考虑实际控制需求和控制难点,探讨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在泥浆浓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绞吸挖泥船的系统构成和疏浚作业过程,分析泥浆形成机理及规律,揭示影响泥浆浓度的关键因素,完成双闭环结构的泥浆浓度控制总体方案的设计。其次,进行泥浆浓度控制系统的内环设计。系统内环实现横移速度的稳定控制,综合横移运动的工作机理和控制需求,采用基于自抗扰技术的直接转矩控制的控制方案来驱动横移电机,从而保障横移速度的稳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由于横移角度、土质等因素的动态变化给泥浆浓度控制带来的影响。然后,进行泥浆浓度控制系统的外环设计。针对泥浆浓度过程建模困难的问题,从过程控制的需要出发,基于统计、实验和参数估计的思想建立泥浆浓度过程的特征模型,利用低阶形式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复杂泥浆浓度过程的准确描述,为复杂对象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泥浆浓度过程的特征模型,设计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律和维持跟踪控制律协同作业为内核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器。更进一步,提出联合参数估计、基于特征模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来改善泥浆浓度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泥浆浓度控制系统,模拟绞吸挖泥船在疏浚作业过程中的典型工况设计仿真实验,根据实际控制需求,从稳定性、抗干扰能力、鲁棒性以及过渡过程性能等方面综合分析与评估泥浆浓度控制系统在应对复杂作业环境时候的工作性能。
汪春晖[9](2020)在《耙吸挖泥船耙头波浪补偿系统工作压力与动力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经济贸易、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需求,孕育了当今世界疏浚行业广阔的市场与发展空间。据统计,目前全球的疏浚量已高达每年数十亿立方米。如此巨大的需求使疏浚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也促进包括耙吸挖泥船在内的疏浚装备的快速发展。耙吸挖泥船是一种装备有耙头挖掘机具与水力吸泥装置的大型自航、装仓式的挖泥船,为保证其安全、高效作业,耙吸挖泥船需设置耙头波浪补偿系统。本文即对耙吸挖泥船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压力以及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得出其工作过程中系统压力变化的计算方法以及工作压力的设定方法,通过与操作手册中的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建立了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等效刚度及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频率远小于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谐振频率时,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等效刚度较大,但响应迅速;当输入频率在谐振频率附近时,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等效刚度很小,但会出现一定的响应延迟;而当输入频率远大于谐振频率时,波浪补偿系统的等效刚度会迅速增大,并且出现很大的响应延迟。并且在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内,蓄能器容积越大,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等效刚度越小,但波浪补偿系统的响应时间越长。最后,本文还运用数学模型及有限元计算两种方法研究了耙头对地的动态压力,将耙头波浪补偿系统以等效刚度的形式代入耙吸挖泥船的工作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当船舶的运动频率较低时,随着频率的增加,耙头对地压力的变化量减小,至耙吸挖泥船工作模型的谐振频率(与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的谐振频率不同)时减小至最低值;当运动频率高于谐振频率,随着频率的增加,耙头对地压力的变化量增大。而系统等效刚度对耙头对地压力变化量的影响根据船舶的运动频率有所差别,当运动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等效刚度越大,耙头对地压力的波动量越大;而当运动频率高于谐振频率时,耙头对地压力的波动量随系统等效刚度的增大而减小。
罗治高[10](2020)在《耙吸挖泥船船/桨/舵综合节能效果分析》文中提出耙吸挖泥船作为一种主力疏浚船,在港航疏浚及岛礁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耙吸挖泥船船型的大型化发展,其能耗有了巨大的增长。为了响应绿色船舶发展要求,耙吸挖泥船的节能减排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从耙吸挖泥船推进系统和船体线型入手,基于CFD方法,基于船/桨/舵模型综合分析了耙吸挖泥船阻力及自航性能,并通过分析螺旋桨升级改造以及舵型优化的效果对耙吸挖泥船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首先利用CFD技术,对耙吸挖泥船“航浚4006”及其附体进行了多航速的静水阻力计算,进而分析了航行和挖泥两种工况下的自航性能,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在计算挖泥工况下计算耙吸挖泥船自航性能时,考虑了耙吸力的影响,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计算结果表明,在航行和挖泥两种工况下,新桨相较于原桨的推进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后,本文建立了两艘耙吸挖泥船“航浚4006”轮以及“新海凤”轮的船/桨/舵模型,分析和比较了两艘耙吸挖泥船的静水阻力性能以及航行和挖泥两种工况下的自航性能。结果表明,新船型具有更好的阻力性能。引入了每立方米土方消耗功率指标比较两耙吸挖泥船的推进功率消耗,结果表明,“新海凤”轮具有更低的能耗。最后,对“新海凤”耙吸挖泥船的舵进行了全参数化建模,通过优化策略对桨/舵系统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改良后的节能舵。新的节能舵相较于原舵的阻力和转舵力矩更小。基于CFD的结果分析了舵面压力及舵周流场,探讨了节能舵相较于原舵性能提升的原因。
二、挖泥船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挖泥船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下混流喷嘴射流冲刷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清淤疏浚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冲击射流实验研究进展 |
1.2.3 冲击射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法 |
2.1 水流冲刷模拟常用方法 |
2.2 运动方程 |
2.2.1 流体运动方程 |
2.2.2 湍流方程 |
2.2.3 泥沙输移方程 |
2.3 数值求解方法 |
2.4 射流冲刷模型验证 |
2.4.1 几何模型 |
2.4.2 网格划分 |
2.4.3 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设定 |
2.4.4 冲刷过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射流流速下冲刷特性的数值计算 |
3.1 混流喷嘴介绍 |
3.2 模型建立 |
3.3 模拟工况与边界条件设置 |
3.4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3.4.1 流速分布对比 |
3.4.2 冲坑特性对比 |
3.4.3 悬沙特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射流靶距下冲刷特性的数值计算 |
4.1 模拟工况与边界条件设置 |
4.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4.2.1 流速分布对比 |
4.2.2 冲坑特性对比 |
4.2.3 悬沙特性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床沙粒径下冲刷特性的数值计算 |
5.1 模拟工况与边界条件设置 |
5.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5.2.1 冲坑特性对比 |
5.2.2 悬沙特性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文资料的复核 |
1.3.2 现有水库泥沙处理技术对小型水库的适用性 |
1.3.3 邻近区域小型水库排沙经验 |
1.3.4 排沙洞泄流规模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二章 工程现状调查与水文资料复核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基本资料 |
2.3 降雨与径流复核 |
2.3.1 降水、径流、气象资料审查 |
2.3.2 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及代表性分析 |
2.3.3 樊家河水文站年径流量频率计算 |
2.3.4 前咀子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计算 |
2.4 设计洪水复核计算 |
2.4.1 洪水特性 |
2.4.2 历史洪水调查 |
2.4.3 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
2.4.4 用水文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 |
2.4.5 用洪峰面积相关法推求设计洪水 |
2.4.6 成果评估及采用 |
2.5 泥沙 |
2.6 蒸发与水温 |
2.6.1 水面蒸发 |
2.6.2 水库蒸发增损量计算 |
2.6.3 水温 |
第三章 前咀子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3.1 区域地质概况 |
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3.3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
3.3.1 地质概况 |
3.3.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3.3.3 坝址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
3.4 放水排沙洞工程地质条件 |
3.4.1 地质概况 |
3.4.2 放水洞工程地质条件 |
3.5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
3.5.1 地质概况 |
3.5.2 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 |
3.5.3 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四章 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
4.1 大坝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
4.1.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2 坝顶高程、坝体渗流、稳定复核 |
4.1.3 坝体加固设计 |
4.2 溢洪道加固设计 |
4.2.1 溢洪道原设计的概况 |
4.2.2 原溢洪道存在问题 |
4.2.3 加固设计原则 |
4.2.4 溢洪道水力计算 |
4.3 放水排沙洞加固设计 |
4.4 防汛道路设计 |
4.4.1 技术标准 |
4.4.2 路线 |
4.4.3 路基 |
4.4.4 路面 |
4.4.5 涵洞 |
4.5 坝区绿化美化设计 |
4.6 大坝变形观测设计 |
4.6.1 监测项目 |
4.6.2 观测点的布设 |
4.7 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分析与评价 |
4.7.1 编制依据 |
4.7.2 设计概算 |
4.8 经济评价 |
4.8.1 经济评价依据及参数 |
4.8.2 国民经济评价 |
4.8.3 评价结论 |
第五章 水库库区泥沙清淤方案分析研究 |
5.1 常用的机械挖沙技术 |
5.1.1 挖泥船疏浚技术 |
5.1.2 水库淤积泥沙常用机械清淤技术 |
5.1.3 河道淤积泥沙的机械清淤技术 |
5.2 前咀子水库库区淤积泥沙清淤方案分析 |
5.2.1 水力挖沙成本效率的分析计算 |
5.2.2 前咀子水库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可行性分析 |
5.2.3 前咀子水库高浓度泥浆输送相关参数分析 |
5.3 关于前咀子水库清淤外运泥沙浓缩处理方案的建议 |
第六章 高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
6.1 排沙洞概化模型及坝区入洞高含沙水流的特点 |
6.2 中小型水库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变特性 |
6.2.1 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行分类 |
6.2.2 亭口水库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变特性 |
6.2.3 亭口水库所在流域高含沙水流流变参数的测定 |
6.3 高浓度宾汉体水流阻力问题研究现状 |
6.4 高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
6.4.1 对比试验观测方法的设计 |
6.4.2 试验工况及观测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耙吸挖泥船耙头挖掘过程机理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研究难点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文章结构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结构 |
第2章 耙头挖掘过程机理分析与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耙吸挖泥船施工流程 |
2.3 耙头结构与挖掘原理 |
2.3.1 耙头结构 |
2.3.2 耙头挖掘工作原理 |
2.4 耙头模型分析 |
2.4.1 耙头产量模型 |
2.4.2 耙头切削模型 |
2.4.3 耙头压力损失模型 |
2.5 波浪补偿器 |
2.5.1 波浪补偿器结构 |
2.5.2 波浪补偿器数学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耙头挖掘过程施工数据预处理与特征选择 |
3.1 引言 |
3.2 耙头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 耙头施工数据预处理 |
3.3.1 归一化处理 |
3.3.2 缺失值处理 |
3.3.3 异常值检测 |
3.3.4 数据滤波处理 |
3.4 耙头产量影响因素特征选择 |
3.4.1 特征选择概述 |
3.4.2 遗传算法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数据驱动的耙头产量预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耙头产量建模分析 |
4.3 神经网络算法 |
4.3.1 BP神经网络 |
4.3.2 模糊神经网络 |
4.3.3 极限学习机 |
4.3.4 实验仿真分析 |
4.4 智能优化算法 |
4.4.1 粒子群算法 |
4.4.2 蝙蝠算法 |
4.4.3 实验仿真分析 |
4.5 耙头产量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 |
5.1 引言 |
5.2 疏浚性能评估指标 |
5.2.1 装舱性能指标 |
5.2.2 耙头挖掘生产率性能指标 |
5.2.3 泥泵输送生产率性能指标 |
5.3 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设计 |
5.3.1 疏浚性能评估指标设计 |
5.3.2 熵值法 |
5.3.3 疏浚性能评估方案设计流程 |
5.4 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实例研究 |
5.4.1 厦门港工况研究 |
5.4.2 曹妃甸工况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与控制参数寻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主要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2章 装舱阶段的分析与参数辨识 |
2.1 引言 |
2.2 装舱阶段的具体分析 |
2.3 装舱模型 |
2.4 装舱参数 |
2.4.1 溢流密度 |
2.4.2 溢流流量 |
2.4.3 土壤沉积流量 |
2.5 耙吸挖泥船装舱过程的模型 |
2.6 与土壤有关的参数 |
2.6.1 土壤的侵蚀系数 |
2.6.2 土壤的阻碍沉降系数 |
2.6.3 土壤的静水沉降速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耙吸挖泥船的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数据获取 |
3.2.1 装舱质量 |
3.2.2 装舱体积 |
3.2.3 溢流筒高度 |
3.2.4 泥泵功率 |
3.2.5 船速 |
3.2.6 高压冲水 |
3.2.7 波浪补偿器的压力 |
3.3 DNSCAN聚类算法 |
3.4 填补处理 |
3.4.1 省略处理 |
3.4.2 补足处理 |
3.5 归一化数据 |
3.6 小波去噪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 |
4.1 引言 |
4.2 PSO-Elman估计装舱质量 |
4.2.1 Elman神经网络 |
4.2.2 PSO优化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 |
4.2.3 PSO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具体顺序 |
4.2.4 PSO-Elman神经网络对于装舱模型的参数选择 |
4.2.5 对于装舱质量的验证 |
4.3 类电磁机制粒子滤波估计数据 |
4.3.1 数据估计的模型 |
4.3.2 贝叶斯理论 |
4.3.3 蒙特卡罗方法 |
4.3.4 粒子滤波算法 |
4.3.5 基于类电磁机制的粒子滤波 |
4.4 仿真分析 |
4.4.1 对于土壤粒径的估计对比 |
4.4.2 对于土壤粒径的5组估计对比 |
4.4.3 类电磁机制粒子滤波实船数据估计 |
4.4.4 净干土吨生产量与生产率 |
4.4.5 干土吨损失量与损失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于耙吸挖泥船疏浚作业的多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NSGA2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5.2.1 挖泥船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
5.2.2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5.3 多目标优化的显示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大摘要 |
(6)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特征与疏浚施工避让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交通流量特征研究现状 |
1.2.2 船舶避让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姜沙水道施工区域现状调查 |
2.1 福姜沙水道维护工程概况 |
2.1.1 疏浚区域 |
2.1.2 航道概况 |
2.2 福姜沙水道通航环境调查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2.3 港口 |
2.2.4 锚地及停泊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现场观测 |
3.1 观测方案 |
3.1.1 观测位置 |
3.1.2 观测方法 |
3.2 观测结果分析 |
3.2.1 各观测断面船舶数量对比分析 |
3.2.2 各观测断面大小船型对比分析 |
3.2.3 各观测断面船舶流量统计分析 |
3.2.4 各观测断面夜间和白天船舶数量对比 |
3.3 AIS数据的校核 |
3.3.1 AIS定义及功能 |
3.3.2 AIS数据挖掘 |
3.3.3 两种统计方法船舶数量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时空特征分析 |
4.1 船舶交通流量时空分布特征 |
4.2 船舶交通流量时间变化特征 |
4.2.1 船舶流量日变化特征 |
4.2.2 船舶流量月变化特征 |
4.2.3 船舶流量年变化特征 |
4.3 船舶交通流量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各观测断面船舶总数对比分析 |
4.3.2 各观测断面大、小船型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姜沙水道维护性疏浚避让方案研究 |
5.1 福姜沙水道维护疏浚船舶及施工工艺 |
5.2 福姜沙水道维护性疏浚施工方案 |
5.2.1 施工顺序 |
5.2.2 挖泥方法 |
5.3 福姜沙水道各疏浚区可通航船型分析 |
5.3.1 福姜沙水域不同船型通航宽度计算 |
5.3.2 福姜沙水道维护性疏浚占用水域的影响 |
5.3.3 各疏浚区可通航船型统计 |
5.4 基于船舶流量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流避让方案 |
5.4.1 分流避让实施的必要性 |
5.4.2 分流避让实施的可能性 |
5.4.3 分流避让实施方案 |
5.5 基于船舶流量日变化特征的避让方案 |
5.5.1 福北水道避让方案 |
5.5.2 其他水道避让方案 |
5.5.3 各水道避让方案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章节安排 |
第2章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
2.1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方案设计 |
2.1.1 疏浚船舶数据现状分析 |
2.1.2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建设内容分析 |
2.1.3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
2.2 Hadoop关键技术 |
2.2.1 Hadoop生态框架 |
2.2.2 HDFS技术 |
2.2.3 Map Reduce技术 |
2.2.4 Yarn技术 |
2.3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搭建 |
2.3.1 Hadoop集群软硬件信息 |
2.3.2 Hadoop集群网络配置 |
2.3.3 Hadoop集群功能规划 |
2.3.4 Hadoop集群功能配置 |
2.3.5 Hadoop集群同步连接 |
2.3.6 Hadoop集群基准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采集模块设计研究 |
3.1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挖泥船端疏浚大数据采集系统 |
3.1.1 挖泥船端大数据采集单元 |
3.1.2 挖泥船端大数据采集系统通讯网络 |
3.1.3 挖泥船端大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 |
3.1.4 数据采集流程 |
3.1.5 异构疏浚数据标准化处理 |
3.2 异源数据库历史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研究 |
3.2.1 “疏浚信息孤岛”现状分析 |
3.2.2 面向大数据的ETL技术Sqoop |
3.2.3 基于Sqoop技术的异源数据库疏浚数据采集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挖泥船大数据平台存储模块设计研究 |
4.1 数据仓库Hive |
4.1.1 Hive原理及架构 |
4.1.2 Hive表的概念 |
4.1.3 Hive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
4.2 基于Hive的挖泥船大数据存储方案设计研究 |
4.2.1 多维数据模型概述 |
4.2.2 疏浚数据概念模型设计 |
4.2.3 疏浚数据逻辑模型设计 |
4.2.4 数据分区设计 |
4.2.5 疏浚数据物理模型设计 |
4.2.6 数据压缩方案选择 |
4.2.7 疏浚数据存储格式 |
4.3 Hive/HBase架构研究 |
4.3.1 Hive与 HBase特点分析 |
4.3.2 Hive/HBase架构原理 |
4.3.3 Hive/HBase架构优点 |
4.3.4 Hive/HBase架构查询性能对比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平台分析模块的疏浚性能评估研究 |
5.1 疏浚数据预处理 |
5.1.1 产量指标计算 |
5.1.2 工艺点提取 |
5.1.3 归一化处理 |
5.2 基于K-Means算法的疏浚性能评估研究 |
5.2.1 Mahout简介 |
5.2.2 K-Means算法介绍 |
5.2.3 基于Mahout的 K-Means并行化分析过程 |
5.2.4 基于Mahout-KMeans聚类算法的疏浚性能评估 |
5.3 基于Canopy-KMeans改良算法的疏浚性能评估研究 |
5.3.1 K-Means聚类算法的不足 |
5.3.2 Canopy算法介绍 |
5.3.3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疏浚性能评估 |
5.3.4 两种聚类算法的疏浚性能评估结果性能对比测试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作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绞吸挖泥船发展现状 |
1.2.2 泥浆浓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2.3 特征建模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与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2.1 绞吸挖泥船的基本结构 |
2.2 绞吸挖泥船的疏浚作业过程 |
2.3 泥浆浓度过程分析 |
2.3.1 单位时间内的土壤切削量 |
2.3.2 融入水流的土壤切削量 |
2.3.3 进入吸泥口的土壤切削量 |
2.4 泥浆浓度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绞吸挖泥船横移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
3.1 横移过程机理分析 |
3.2 横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
3.2.1 横移电机数学模型 |
3.2.2 逆变器与电压空间矢量 |
3.2.3 横移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 |
3.3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转速调节器设计 |
3.3.1 自抗扰控制原理 |
3.3.2 基于ADRC的转速调节器设计 |
3.4 基于ADRC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3.4.1 调速仿真研究 |
3.4.2 抗负载波动仿真研究 |
3.4.3 电机参数失配仿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泥浆浓度过程的特征模型 |
4.1 特征模型的基本概念 |
4.2 泥浆浓度过程特征建模 |
4.2.1 构建泥浆浓度过程特征模型的形式 |
4.2.2 特征参数范围 |
4.2.3 特征参数辨识 |
4.2.4 构建广义对象 |
4.3 泥浆浓度过程的特征模型的验证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特征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特征模型的泥浆浓度全系数自适应控制 |
5.1 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 |
5.2 泥浆浓度控制器设计 |
5.2.1 非线性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 |
5.2.2 维持跟踪控制 |
5.2.3 浓度误差预报 |
5.2.4 联合参数估计 |
5.3 基于特征模型的卡尔曼滤波 |
5.4 泥浆浓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5.4.1 仿真模型搭建与工况设定 |
5.4.2 泥浆浓度恒值控制仿真研究 |
5.4.3 泥浆浓度跟踪控制仿真研究 |
5.4.4 基于特征模型的卡尔曼滤波仿真研究 |
5.4.5 泥浆浓度控制系统鲁棒性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耙吸挖泥船耙头波浪补偿系统工作压力与动力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波浪补偿系统 |
1.2.1 被动波浪补偿系统 |
1.2.2 主动波浪补偿系统 |
1.2.3 主被动复合波浪补偿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耙头波浪补偿系统工作压力 |
2.1 耙头波浪补偿系统 |
2.1.1 补偿类型 |
2.1.2 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3 液压缸 |
2.1.4 蓄能器 |
2.2 系统设定 |
2.3 压力变化 |
2.3.1 气体绝热方程 |
2.3.2 压力变化计算方法 |
2.3.3 压力变化计算结果 |
2.4 压力设定 |
2.4.1 压力设定计算方法 |
2.4.2 压力设定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耙头波浪补偿系统等效刚度 |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 蓄能器数学模型 |
3.2.1 气腔模型 |
3.2.2 液腔模型 |
3.2.3 蓄能器整体模型 |
3.3 液压缸数学模型 |
3.4 液压管数学模型 |
3.4.1 管道动态基本方程 |
3.4.2 管道频率特性模型 |
3.4.3 频率特性模型的比较 |
3.5 波浪补偿系统数学模型 |
3.6 波浪补偿系统等效刚度 |
3.6.1 等效刚度的频率特性 |
3.6.2 蓄能器容积对等效刚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耙头对地动态压力分析数学模型 |
4.1 耙管系统布置 |
4.2 耙管系统力学模型 |
4.2.1 外力模型 |
4.2.2 耙管附加质量 |
4.2.3 耙头波浪补偿 |
4.3 数学模型 |
4.3.1 模型简化 |
4.3.2 坐标系 |
4.3.3 动力学方程 |
4.3.4 求解方法 |
4.4 耙头对地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
4.4.1 船舶运动频率的影响 |
4.4.2 波浪补偿系统刚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耙头对地动态压力动力学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 |
5.1.1 ABAQUS软件介绍 |
5.1.2 建模过程 |
5.2 耙头对地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
5.2.1 船舶运动频率的影响 |
5.2.2 波浪补偿系统刚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耙吸挖泥船船/桨/舵综合节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进展 |
1.2.2 耙吸力研究进展 |
1.3 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以及优化理论 |
2.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
2.1.1 基本控制方程 |
2.1.2 RANS法及湍流模型 |
2.1.3 边界条件 |
2.1.4 体积力法 |
2.2 网格生成技术 |
2.2.1 网格类型 |
2.2.2 多重参考系法 |
2.2.3 重叠网格法 |
2.3 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耙吸挖泥船阻力试验及数值计算 |
3.1 母型船概述 |
3.2 试验方法 |
3.3 网格分布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1 网格分布 |
3.3.2 网格无关性分析 |
3.4 模型建立 |
3.5 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耙吸挖泥船螺旋桨改造效果分析 |
4.1 螺旋桨几何模型 |
4.2 试验方法 |
4.2.1 敞水试验 |
4.2.2 自航试验 |
4.3 敞水性能数值模型建立 |
4.4 自航性能工况设计 |
4.4.1 螺旋桨转速分析 |
4.4.2 耙吸挖泥船耙吸力 |
4.5 自航性能数值模型建立 |
4.6 结果及分析 |
4.6.1 模型螺旋桨敞水性能计算及试验结果分析 |
4.6.2 耙吸挖泥船自航性能计算及试验结果分析 |
4.6.3 螺旋桨与船体间相互作用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耙吸挖泥船新船型节能效果分析 |
5.1 几何模型 |
5.2 新耙吸挖泥船计算模型建立 |
5.3 结果及分析 |
5.3.1 静水阻力结果分析及对比 |
5.3.2 自航性能结果分析及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耙吸挖泥船舵型优化及分析 |
6.1 舵力分析 |
6.1.1 船/桨/舵模型建立 |
6.1.2 计算结果 |
6.2 优化对象 |
6.3 优化模型建立 |
6.4 优化方案 |
6.4.1 参数范围预估 |
6.4.2 NSGA-Ⅱ优化 |
6.5 优化效果分析 |
6.5.1 舵阻力分析 |
6.5.2 螺旋桨对舵流场及压力分布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挖泥船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下混流喷嘴射流冲刷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李恬.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与施工参数自主寻优研究[D]. 朱大鹏.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D]. 李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耙吸挖泥船耙头挖掘过程机理分析与研究[D]. 郝光杰.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5]耙吸挖泥船的装舱建模与控制参数寻优[D]. 蔡磊.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6]福姜沙水道船舶交通流量特征与疏浚施工避让方案研究[D]. 杨莎.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挖泥船疏浚性能评估研究[D]. 朱逸峰.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8]基于特征模型的疏浚作业过程中泥浆浓度控制策略研究[D]. 朱师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9]耙吸挖泥船耙头波浪补偿系统工作压力与动力响应[D]. 汪春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10]耙吸挖泥船船/桨/舵综合节能效果分析[D]. 罗治高.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