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面料的发展趋势

麻面料的发展趋势

一、麻织物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韩永良,高风,刘丽妍[1](2021)在《黄麻增强复合材料的阻燃处理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黄麻机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和PU聚氨酯复合板材,选用两种阻燃剂分别对黄麻平纹布以及树脂进行阻燃处理,其中黄麻平纹布选用织物通用液体阻燃剂进行2h~4h浸泡式阻燃处理;粉末阻燃剂以20%、30%和35%的比例与环氧及聚氨酯两种树脂进行混合,采用两层黄麻织物进行铺层制备薄型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复合材料板材进行阻燃性能、拉伸及弯曲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加入阻燃剂的含量增加,试样的极限氧指数提高明显,阻燃效果显着,而拉伸、弯曲力学性能会逐渐减弱。综合比较,在增强织物阻燃整理时间为2h,树脂基体添加阻燃整理剂含量为20%时,复合板材阻燃及力学性能较优。

胡靖媛,王春红,才英杰,左恒峰[2](2021)在《植物染料及其在麻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与合成染料相比,植物染料在生物可降解、无毒害、无过敏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植物染料研究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上色及色牢度是植物染料染色麻织物的研究难点,为了提高植物染料染色性能,分析了影响植物染料染色麻织物的因素,并详细总结研究成就。

王子琪[3](2021)在《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绞经织物发展出了多样性的组织结构,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与转型。以纱罗为代表,其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当时历史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和技术演变息息相关。综合来看,绞经织物、绞经织机、织造技艺和社会形态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经纱的绞缠令绞经织物的组织结构格外复杂,使得绞经织机及其织造技艺具有了独特的技术内容,因其织造难度大,古代多样化的绞经织造技艺到了现代只得到了一小部分的传承。所以,无论是古代绞经织物本身承载的技术与社会人文内涵,还是其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至今未见学术界关于古代绞经织物技艺和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上篇——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中篇——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和下篇——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论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对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研究范围展开了时间上和织物组织学上的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的考古报告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进行了评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基于绞经织物的织物学原理,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古今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系统分类方法。上篇包含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对绞经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结构变化和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考古报告和出土纺织品的解读,梳理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结构发展脉络,根据织物结构变化分为三大阶段——史前至周代早期为绞经与绞编织物混合的萌芽阶段,周代至隋唐时期为发展推广阶段,宋明时期为转型阶段。结合古代文献记录和考古数据对比,分别挖掘了这几个历史关键点的织物变化特点,讨论了史前起源时期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汉唐发展时期织物结构和纹样发展的技术因素、宋明时期整体工艺转变的社会选择导向。对于织物风格特殊的金元时期,论述了其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采用实验分析法,复原并解读了元代特有的偶数纬绞经织物结构特征。中篇包含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工具和技艺复原的研究。结合杭罗传承的织造生产流程以及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提及的特殊织造工艺,研究了绞经织物的织造流程。综合古代图像、文献和复原织机信息,提出绞经织机在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形制变化和织造方法,详细解读了综版式、线制、对偶式和金属制四类绞综的起绞原理。结合历史生产条件对几种典型织物结构进行了技术复原,并从织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反馈两方面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下篇包含第八章和第九章,是对绞经织物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分析,考察了江浙地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织造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详细探讨了传承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挖掘中国古代绞经织物蕴含在服饰、政治、经济、交流等多种途径下的文化内涵,以整体非遗生态环境的视角提出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方向。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讨论,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的综合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前人研究的空白点和争议点,得到了如下创新性的结论:一、针对古代绞经织物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织物组织学理论和实际命名情况进行比较研究,重新定义了绞经织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为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和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二,绞经织物在织物及编织技艺的起源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通过数据比较和技艺研究,论述了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技艺过渡作用。三,学术界对绞经织物衰落转变的时间存在争论。我们借助考古数据和古代文献的比较分析,评估了宋明绞经织物和织机的发展状况。以SST(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为理论基础,理清了宋明时期绞经织物技艺转变与社会之间的动力学机制。四,绞经织物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在综合归纳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在原料创新、风格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复原等方法研究了元代偶数纬绞经织物的特殊结构,以社会二元性为视角分析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文化共处对金元时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影响。五,古代文献资料对于绞经织机的记录缺乏系统性,至今学术界相关研究未成系统,这与绞经织机的构造和原理有关。我们对绞经织机按照起源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综合对比多种类型的绞综形制和功能。结合相应的起绞方式,对中国古代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进行了技术上的复原,论述了绞经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六,现有传承发展研究集中于杭罗织造技艺,非常狭隘。我们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走访调查,对比研究了非遗传承下的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绞经织造技艺,探讨了传承技艺分化的现状和历史原因,以绞经织物整体非遗生态的视角提出了织物传承的未来发展思路。

苗冰杰[4](2021)在《VARI工艺下植物纤维渗透性及其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真空辅助树脂注射(Vacuum Assisted Resin Infusion,VARI)工艺制备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植物纤维价格低廉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植物纤维独特的管腔纤维-纱线-织物的多尺度结构,导致VARI工艺制备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出现树脂渗透行为和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的问题。为提高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以及成型质量,开展了如下研究:对退浆前后苎麻织物的性能变化和191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化学流变性能进行了探究,并建立树脂黏度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退浆后苎麻纤维表面杂质被去除,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纤维极性分量提升;苎麻纱线的本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苎麻织物经纬向拉伸性能均发生变化;建立的化学流变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191型树脂的黏度随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可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推导了渗透率的理论计算公式来表征苎麻纤维的渗透性能;采用1、4、8、12和16层苎麻织物分别进行充模实验,探究树脂在不同厚度增强体中的渗透行为差异,并制备苎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基复合材料(Ramie fabric reinforced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e,RFUC),探究其成型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铺层厚度改变了增强体的压实程度,从而影响树脂流动通道的大小,导致渗透率随铺层厚度的增加呈非线性下降的趋势,且树脂流动仿真模拟的精度会随铺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RFUC的力学性能受纤维体积分数和内部缺陷协同作用的影响,且织物层数达到16层时,树脂对增强体渗透能力的不足导致RFUC的力学性能较差并存在较多缺陷。为解决高厚度RFUC存在的浸润缺陷,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混杂铺层结构设计、苯乙烯调控树脂黏度以及KH550硅烷偶联剂对苎麻纤维表面改性这三种优化方案对16层织物制备的RFUC的渗透性和成型质量进行优化探究。结果表明:玻纤织物较大的束间流动通道和纤维束内的毛细作用力是提升苎麻增强体渗透性的主要原因,其在增强体中越分散,渗透率越好。玻璃/苎麻混杂铺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铺层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断裂失效模式,进而导致力学性能的差异;随着树脂黏度的降低,增强体渗透率呈线性降低的趋势,RFUC的力学性能先升高后降低,这与苯乙烯分子的固化机制相关;3wt%硅烷偶联剂降低了苎麻的表面极性,改性后RFUC的渗透性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提升。

胡靖媛[5](2021)在《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性能的复合型材料,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环氧树脂具有机械性能优良,耐化学性,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因而被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行业,轨道交通等领域。然而传统环氧树脂主要来源于石油,而石油基产品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促使人们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型的高分子聚合物来代替石油基产品。在大自然中储存着大量的生物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基资源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同时能减少石油的消耗,保护环境。因此,大力发展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制备高分子材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以生物基樟脑酸为原料制备了樟脑酸环氧树脂(DGECA),并研究了其合成工艺,固化性能以及作为环氧基体制备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DGECA,并以其环氧值为指标,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筛选了最优的合成工艺:主要研究了原料的物料比,开环温度,开环时间,闭环温度,闭环时间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优选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物料比1:16(摩尔比),开环温度75℃,开环时间20min,降温至50℃进行闭环反应,闭环时间6h;同时对合成的DGECA进行了粘度,紫外吸收度以及热稳定性测试,其粘度仅有1.35 Pa·s,紫外吸收度仅0.038A,同时在160℃以下,质量基本无损耗;(2)以甲基六氢苯酐为固化剂,在叔胺促进剂作用下对樟脑酸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并研究其固化行为以及固化后样品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热机械性能,耐紫外等各项性能。为评价其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固化商业用双酚A树脂(DGEBA);研究结果表明:DGECA的各项性能(弯曲性能,冲击强度等)与DGEBA相当,甚至优于商业用DGEBA;(3)将DGECA作为改性剂(稀释剂)添加到DGEBA中,测试改性后DGEBA树脂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DGECA对DGEBA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DGECA能明显降低DGEBA的粘度,并对其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具有提高的作用;(4)以DGECA为基体与苎麻织物制备复合材料,探究成型工艺,树脂与织物混合比例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同成型工艺条件下,树脂与织物混合比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GECA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与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吸水性能逐渐降低。

王昱[6](2021)在《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发展,柔性压力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作为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性能方面。聚吡咯涂层织物凭借其出色的柔韧性和导电性,以及低成本、可再生、环境友好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制备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重要导电材料。本文基于纺织材料和聚吡咯材料制备了高性能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并进行性能的测试与分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涂层织物,探讨了基底种类、聚合时间和吡咯浓度对其表面形貌、导电性、传感性能和电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测试表明,基底种类为粗纱棉织物,聚合时间为90 min,吡咯浓度为0.5 mol/L时,为最佳制备条件,聚吡咯涂层棉织物电阻为7.544?,表面电阻率为11.6?/sq,拥有0~16 k Pa的工作范围和最高为60.23 k Pa-1的灵敏度,具有优秀的电加热性能,包括100 s的快速升温响应、115.5℃的最大平衡温度和7200 s的热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用多巴胺对织物进行改性,再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为了探讨多巴胺涂层对于性能的影响,设置了不同吡咯浓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吡咯浓度下的形貌、导电性、传感性能和电加热性能,得到0.3 mol/L的吡咯浓度下制备的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性能最好。测试可知,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电阻低至6.93?,表面电阻率低至10.8?/sq,拥有0~16k Pa的工作范围、84.46 k Pa-1的灵敏度以及3000 s的重复性,同样具有优秀的电加热性能,包括100 s的快速升温响应、120.6℃的最大平衡温度。将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制备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安装于手腕桡动脉、手指、手腕及膝盖处来检测脉搏信号、微小信号和人体运动情况,证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在检测微弱信号和运动的能力,将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制备的加热元件放置于膝盖处,进行稳定可控加热,证明织物电加热元件可以进行实时稳定加热,说明聚吡咯多巴胺涂层棉织物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前景。

夏添[7](2020)在《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文中研究说明荆楚地区出土大量先秦及汉代的简牍、造像、织物为研究荆楚服饰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文献、图像、实物标本。本文以出土服饰为研究对象,借助“纺织、服饰工艺”,“染织、刺绣纹样”,“服饰配件构型”共性与个性梳理,进而剖析三者所构建荆楚服饰的表层(造型、纹饰)、中层(工艺、结构)、核层(礼仪制度、造物思想、习俗信仰)。文章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多重证据法相结合,对中国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及服饰的造型、纹饰、结构、工艺演变进行考析,挖掘其中蕴含的礼仪规制、造物思想与习俗信仰。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本内容对荆楚织物的词源进行了考析,得出遣策记载织物词汇的定名功能及词汇变化同步映射着纺织工艺地域特色与服饰形态变迁;通过量化分析论证了麻、绢织物的规格差异、加工工艺与“实用功能”密切相关,并且“高经密绢织物”是楚汉贵族多层轻暖服饰风尚的物质基础。经由系统性地归纳、分析先秦至汉代织物的组织结构,得出纺织品与编织物结构特征与变迁规律:战国中晚期是荆楚地区纺织工艺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其织物组织的复杂程度、色彩配置的变化程度均较商、西周有了飞跃,直接促成了西汉“绒圈锦”高超纺织技艺的创新与普及。(2)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本内容详尽梳理了不同文物载体中的平面、立体服饰图像,并按照造型特点分为:绛衣(宽袖深衣)、偏衣、菱格纹深衣、襦裙4种样式,本内容提出楚宽袖深衣制袍服即先秦礼服绛衣,考订了疑难名物。发现服饰造型的固化现象及“奢费”与“俭朴”服饰形象映射出的社会阶层分化要素:“冠、衣长、纹饰与配饰”。由于尚工艺、轻形制,学界对于马山1号楚墓服装刺绣纹饰“倒装”现象缺乏讨论且存在维持衣裳各处刺绣裁片“纹饰完整”即遵循“礼仪”的错讹观点,本文通过出土实物构型、服装刺绣纹样分片裁剪秩序对比分析,得出纹饰“倒装”的意义存在于“礼”(礼仪规制)与“服”(穿用功能)相合适、和谐,进而揭示出楚汉深衣制袍服结构变迁规律——先秦至汉代礼仪活动中身体行为变迁影响着服饰形态嬗变,解决了先秦服饰构型研究的难点。(3)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本内容从造型规律出发,将织物图案分为小菱形纹、大菱形纹、间隔条列、动植物嵌套、散点几何纹5种式样。在纹样二维模拟的基础上发现纹样成型差异有助于满足制作不同衣物的图案装饰需求。研究指出先秦刺绣“分工协作”生产方式,补正了绣绷尺寸、绘稿工具、刺绣秩序,全面地梳理了打子绣、锁绣、纳锦绣、锦绣、革绣技艺发展脉络。从印染工艺看,西汉初期石染、草染(涂染、浸染、媒染、套染)技术已发展成熟,凸版印花操作简易、生产效率高,镂版印花则是对手绘织物纹样的有效补充。从文化内涵出发,发现荆楚织物纹样设计严格遵循先秦“备物致用”造物观念,主要表现为“菱形纹”构型织绣纹样在裁剪制物过程中构建和谐统一的视觉审美。“剩料再利用”凝结了荆楚先民的劳动智慧与惜物、敬物精神。通过纹样变化比较分析,揭示了织绣生产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西汉贵族阶级的审美变迁促成了系列织绣纹样“由显变隐”暗纹化发展。剖析了织绣纹样的双重文化内涵,一是以荒帷纹饰反映“天圆地方”宇宙观;二是以刺绣纹样组合构建亡者灵魂升天的原始巫术信仰范式。但在构建信仰图腾过程中,织绣纹样装饰审美服从于劳动的实用价值。(4)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本内容对楚国木冠定名提出质疑,并针对先秦楚国长冠,西汉武弁、纱冠的构型及佩戴方式进行了推测、复原。从发饰看,多功能”固发工具的“一物多用”多重实用功能是“备物致用”造物观念的产物,考析了楚汉妇女典型发式是盘髻、垂髻,楚国男性辫发、戴冠。腰饰方面,研究发现“带钩”不能单独地充当墓主性别标志并通过对西汉折叠香囊结构复原为此前缺乏物证的楚汉佩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佩用方法。足服方面,论证了先秦“席居制”和“燕居、田猎、征战、礼仪”服用功能差异决定鞋履有无系带,进而考订出鞋底疏密变化“乳钉线结”和钉缝“绞结凸棱”是楚国男性的系带鞋履的重要构型,合理地阐释了与实物相悖的西汉侍俑“男圆女方”鞋履造型成因。先秦至汉代荆楚纺织、服饰蕴含了中华民族所创造高超卓绝的古代纺织织造技术,服饰礼仪文化,造物思想智慧。一方面,梳理古代荆楚地区高超的纺织、编织技术的演变,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古代荆楚织物、服饰结构特征、染织刺绣、裁剪制作工艺,有助于完善中国古代纺织服饰工艺价值谱系。另一方面,考察古代荆楚服饰的造型特征、裁剪结构、平面装饰工艺与立体着装形态,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礼仪制度、社会风俗的理解,更能够折射出古代匠人在构制纺织服装物质的过程中凝炼的造物思想智慧。荆楚服饰研究有助于挖掘、传承中国古代纺织服饰文化瑰宝蕴涵的工艺、文化价值,期望能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物质文明,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古代服饰史研究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杨佳怡[8](2021)在《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沿海地区作为第一批接受西方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影响的开放地带,其女装在西方时尚潮流的熏陶下发生巨大变革,直接映射于当时当地的报刊中。与此同时,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沿海地区报刊中的女装形象由北向南又呈现出各有特点的西化表现。本文探讨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的西化潮流,以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中所刊载的女装西化潮流的内容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沿海北部(以山东地区为例)、中部(以上海地区为例)、南部(以广东地区为例)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情况,从女装款式及面料、女装饰品、女性妆发、女性时尚观念四方面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及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民国时期西方时尚潮流对沿海地区女装的影响和作用,从中发现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兼容并蓄、改革趋新、崇尚西方时尚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地理位置分布作为划分标准,对三个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根据报刊中的西方时尚资讯、对本土女装的介绍评述及其时尚价值的理解等信息进行对比,分别从女装款式选择与时间流变的关系、西方国家影响范围和地域的关系、面料选择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上海女装向西方上流社会服饰时尚靠拢,广东女装样式创新大胆,款式偏好自由奔放,山东女装偏向保守淡雅的西化差异表现,发现不同地域传统服饰发展潮流与西方时尚潮流发展之间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的发展关系。鉴于沿海地区女装在西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程度,深究其影响因素,从人文因素、地域环境、原有服装产业及服饰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总结其政治表现和审美内涵,更是由表及里的反应出不同地域在应对西方时尚潮流影响下,中西交融的能力差异。北部沿海地区以山东为代表,由于棉产业的发展需要,举起推行国货大旗,成为抑制西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中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开埠发展使其政治包容度极高,对女装西化潮流也最先迈开接纳步伐;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例,在推行国货发展的同时又接纳西方时尚潮流影响,政策推进步伐小,内容包涵面窄。总体而言,沿海地区在西方时尚潮流影响的大背景下,因各有特点的地域背景呈现出不同的女装偏好。民国服饰作为中国服装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沿海地区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先锋作用。本文以报刊中的女装信息为蓝本,刻画沿海地区女性服饰形象,为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的女装西化潮流和女性形象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从女装流变的区域差异入手,探究社会发展内涵,以近代中西服饰交融的累累硕果,推动当代中外服饰交流进程。

汪泽幸,吴波,李帅,何斌[9](2020)在《循环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能量耗散演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麻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复杂受力条件下的能量耗散特性,以黄麻织物为增强体,聚乙烯膜为基体,采用热压法制备了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循环应力松弛下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应力松弛时间、循环应力峰值、循环次数对应变能(总应变能、弹性应变能、塑性应变能)和应变能系数(可恢复与不可恢复应变能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纬向试样的变形规律与能量演化机制一致,应变能与应变能系数不仅与应力松弛时间、循环应力峰值密切相关,同时还与循环次数密切相关;循环应力松弛下的弹性应变能变化趋势迥异于无应力松弛过程的简单循环加载。

汪泽幸,吴波,李帅,何斌[10](2020)在《反复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文中认为基于热压法制备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循环应力松弛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循环应力松弛条件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相似,其变形机理一致.随着应力松弛时间和循环峰值应力的增加,试样的最大应变增加,而最小应变随之减少,且最大与最小应变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应力松弛时间增加,各循环的加载应变减少,而残余应变增加;各循环的加载应变与残余应变均随循环峰值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循环次数增加,各循环的加载应变与残余应变均减少.相对残余变形指数随应力松弛时间和循环峰值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少.

二、麻织物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织物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黄麻增强复合材料的阻燃处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复合板材的阻燃处理及制备
    1.1 原料及仪器设备
    1.2 黄麻与树脂的阻燃处理
    1.3 黄麻织物增强板材的固化
2 性能测试
    2.1 黄麻织物增强复合板材试样的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2.2 黄麻织物增强复合板材拉伸测试
    2.3 黄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测试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试样的阻燃性能分析
    3.2 黄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分析
    3.3 黄麻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材的弯曲性能分析
    3.4 黄麻增强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4 结语

(2)植物染料及其在麻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染料来源及提取方法
    1.1 植物染料来源
    1.2 植物染料提取方法
2 织物纤维改性
    2.1 化学改性
    2.2 物理改性
    2.3 生物改性
3 媒染剂
    3.1 金属媒染剂
    3.2 天然媒染剂
4 问题与展望

(3)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国古代的时间范围的界定
        1.2.2 对绞经织物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EI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分析
        1.3.2 考古报告中对出土的绞经织物的记载与研究
        1.3.3 对绞经织物历史发展的研究
        1.3.4 对绞经织机及织造技艺的研究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绞经织物的概念与分类
    2.1 绞经织物的定义
        2.1.1 现代纱罗织物定义的局限
        2.1.2 绞经织物的科学定义
        2.1.3 绞经织物的特点
    2.2 古代绞经织物命名存在的问题
        2.2.1 绞经织物以“绮”命名
        2.2.2 平经织物以“罗”命名
        2.2.3 同种织物的不同命名
        2.2.4 纱、罗区分的混乱
    2.3 以现代织物学为基础的古代绞经织物系统分类
        2.3.1 织物的绞组
        2.3.2 无固定绞组下的两种类型
        2.3.3 有固定绞组下的三种类型
    2.4 结论
上篇 绞经织物的历史发展研究
    3 绞经织物的起源与发展
        3.1 同源而生——周代之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1 史前的绞经与绞编织物
        3.1.2 殷商时期的绞经织物
        3.1.3 周代的简单绞经织物
        3.1.4 绞编与绞经的分化
        3.2 绞经织物在纺织品起源中的作用与地位
        3.2.1 出现时间上的先后
        3.2.2 出土比例上的优势
        3.2.3 织造技艺上的过渡
        3.2.4 结构发展上的延续
        3.3 绞经织物的发展与繁荣
        3.3.1 周代的复杂绞经织物
        3.3.2 秦汉时期的提花绞经织物
        3.3.3 隋唐时期绞经织物纹样的丰富
        3.4 早期绞经织物发展的原因分析
        3.4.1 织物自身结构的完善
        3.4.2 主流纺织原料的变化
        3.4.3 政府的规范化管理
        3.4.4 纺织工具形制的发展
        3.5 结论
    4 宋明绞经织物及其SST视角下的技艺转变
        4.1 宋明时期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1 宋辽时期的绞经织物
        4.1.2 宋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1.3 明清时期的绞经织物
        4.1.4 明代出土绞经织物统计分析
        4.2 宋明绞经织物对比反映的技艺转变
        4.3 宋明绞经织物转变的SST分析
        4.3.1 政府选择——政策转型对织物传承的冲击
        4.3.2 市场选择——效率提升对供需关系的适应
        4.3.3 文化选择——审美导向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4.4 结论
    5 金元时期社会二元性下绞经织物的融合与创新
        5.1 金元时期的绞经织物
        5.2 偶数纬绞经织物复原与风格探究
        5.2.1 元代的偶数纬绞经织物
        5.2.2 复原试织
        5.2.3 织造成品的颗粒点分析
        5.2.4 偶数纬绞经织物颗粒感风格的考据
        5.3 社会二元性与金元时期绞经织物的创新
        5.3.1 原料多元化下的绞经织物材质创新
        5.3.2 统治者二元需求下的织物风格融合
        5.3.3 工匠迁徙对织物特征融合的促进
        5.3.4 织造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5.4 结论
    上篇小结
中篇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6 织机和绞综的形制和发展
        6.1 绞经织机的起源
        6.1.1 纱坠
        6.1.2 骨针和骨管
        6.1.3 综版式织机
        6.1.4 腰织机
        6.1.5 双轴织机
        6.2 绞经织机形制发展
        6.2.1 简单踏板织机
        6.2.2 提花织机
        6.2.3 罗织机
        6.3 绞综形制及功能研究
        6.3.1 综版式绞综
        6.3.2 线制绞综
        6.3.3 对偶式绞综
        6.3.4 金属绞综
        6.3.5 几种绞综的对比研究
        6.4 结论
    7 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研究
        7.1 绞经织物织造流程研究
        7.1.1 以杭罗传承为例的织造流程概述
        7.1.2 以《天工开物》为例的工艺细节探讨
        7.2 几种典型绞经织物的织造技艺复原
        7.2.1 无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2 无固定绞组的提花织物
        7.2.3 有固定绞组的素织物
        7.2.4 有固定绞组的平纹提花织物
        7.2.5 有固定绞组的浮纹提花织物
        7.2.6 有固定绞组的斜纹提花织物
        7.2.7 有固定绞组的隐纹提花织物
        7.3 历史上绞经织物织造技艺的发展
        7.3.1 织造技艺的发展规律
        7.3.2 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原因
        7.4 结论
    中篇小结
下篇 绞经织物的传承发展研究
    8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技艺传承调查与探析
        8.1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8.1.1 杭罗织造技艺
        8.1.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
        8.1.3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8.2 江浙地区绞经织物的传承现状
        8.2.1 织物特色的分化
        8.2.2 绞纱技艺的分化
        8.2.3 织机形制的发展
        8.3 绞经织物及技艺分化原因探析
        8.3.1 历史发展与分化
        8.3.2 现今传承面临的特殊性对分化结果的固化
        8.4 结论
    9 绞经织物非遗生态的发展对策研究
        9.1 古代绞经织物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9.1.1 诗词歌赋中体现的服饰信息
        9.1.2 织物价值导向的政治和经济功能
        9.1.3 海外传播与交流的见证
        9.1.4 印绘和刺绣的艺术加工载体
        9.2 绞经织造技艺和绞经织物的发展现状
        9.2.1 织造技术的发展
        9.2.2 应用领域的扩展
        9.2.3 传统非遗绞经织物织物的再开发
        9.3 绞经织物传承发展的解决对策
        9.3.1 以江浙为例的纺织非遗生态圈的建立
        9.3.2 技艺传承平台的完善
        9.3.3 文化推广与产业化开发协同机制
        9.4 结论
    下篇小结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VARI工艺下植物纤维渗透性及其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1.2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1.3 VARI成型技术概述
        1.3.1 VARI成型工艺的特点
        1.3.2 VARI成型工艺的材料要求
    1.4 VARI成型工艺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1 树脂体系黏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1.4.2 增强体渗透行为的模拟研究
        1.4.3 增强体渗透性及力学性能的工艺优化研究
    1.5 课题研究意义
    1.6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苎麻织物退浆处理及树脂黏度特性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2.2.2 碱处理苎麻纤维
        2.2.3 碱处理退浆苎麻织物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1 苎麻纤维性能测试
        2.3.2 苎麻织物性能测试
        2.3.3 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碱处理对苎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2.4.2 碱处理退浆对苎麻织物性能的影响
        2.4.3 191 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化学流变性能分析
        2.4.4 树脂体系化学流变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铺层厚度对增强体渗透性及其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3.2.2 RFUC的制备及树脂流动行为测试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1 苎麻织物增强体孔隙率的计算
        3.3.2 苎麻织物增强体渗透率的计算
        3.3.3 RFUC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铺层厚度对增强体渗透性的影响
        3.4.2 铺层厚度对树脂流动模拟精度的影响
        3.4.3 铺层厚度对RFUC成型质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RI工艺下渗透性和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4.2.2 混杂铺层RFUC的制备
        4.2.3 不同树脂黏度RFUC的制备
        4.2.4 偶联剂改性RFUC的制备
    4.3 性能测试及表征
        4.3.1 苎麻纤维性能测试
        4.3.2 RFUC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玻璃纤维混杂铺层对RFUC渗透性及成型质量的影响
        4.4.2 树脂黏度对RFUC渗透性及成型质量的影响
        4.4.3 偶联剂改性对RFUC渗透性及成型质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基环氧树脂
        1.1.1 植物油基环氧树脂
        1.1.2 腰果酚基环氧树脂
        1.1.3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
        1.1.4 异山梨醇基环氧树脂
        1.1.5 呋喃基环氧树脂
        1.1.6 松香基环氧树脂
        1.1.7 其他生物基环氧树脂
    1.2 樟脑酸简介
        1.2.1 樟脑酸的来源
        1.2.2 樟脑酸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基复合材料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1.3 表征手段
    2.2 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合成原理及制备
        2.2.1 环氧树脂合成机理
        2.2.2 DGECA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樟脑酸与环氧氯丙烷的物料比对树脂合成反应的影响
        2.3.2 开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3.3 开环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3.4 闭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3.5 闭环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4 樟脑酸环氧树脂性能表征
        2.4.1 DGECA化学结构表征
        2.4.1.1 红外光谱
        2.4.1.2 核磁氢谱和碳谱
        2.4.1.3 质谱测试
        2.4.2 粘度测试
        2.4.3 紫外吸收度测试
        2.4.4 热稳定性测试(挥发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及固化物性能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化学试剂
        3.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3.1.3 表征手段
    3.2 固化机理
        3.2.1 甲基六氢苯酐固化剂
        3.2.2 固化机理
    3.3 固化行为表征
    3.4 固化后样品性能测试
        3.4.1 红外光谱测试
        3.4.2 动态机械性能(DMA)
        3.4.3 弯曲性能
        3.4.4 冲击性能
        3.4.5 膨胀系数试验
        3.4.6 热稳定性
        3.4.7 吸水性能
        3.4.8 紫外线吸收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樟脑酸环氧树脂与苎麻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1.3 表征手段
    4.2 成型工艺--模压成型
    4.3 结果分析
        4.3.1 正交实验极差分析
        4.3.2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4.4 DGECA与苎麻织物混合比例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4.5 DGECA与苎麻织物混合比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6 DGECA与苎麻织物混合比例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6)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吡咯简介
        1.1.1 聚吡咯的性能和结构
        1.1.2 聚吡咯涂层的制备方法
    1.2 柔性压阻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2.1 传感材料
        1.2.2 聚吡咯涂层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3 柔性电加热元件的简介
        1.3.1 电加热材料
        1.3.2 聚吡咯涂层电加热元件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2.1 引言
    2.2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2.3 聚吡咯的工作机理
    2.4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性能表征
        2.4.1 负载量与导电性测试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LIR)分析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4.5 传感性能测试
        2.4.6 电加热性能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基底种类对聚吡咯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2.5.2 聚合时间对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影响
        2.5.3 吡咯浓度对聚吡咯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
        2.5.4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备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3.3 聚多巴胺的工作机理
    3.4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表征
        3.4.1 表面形貌
        3.4.2 导电性能
        3.4.3 傅里叶红外光谱(FLIR)分析
        3.4.4 能量色散X光谱仪(EDS)分析
    3.5 聚吡咯多巴胺涂层织物的性能测试
        3.5.1 传感性能分析
        3.5.2 电加热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制作与性能测试
    4.1 前言
    4.2 在人体健康检测方面的应用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实验步骤
        4.2.3 结果与讨论
    4.3 在人体运动监测方面的应用
        4.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3.2 实验步骤
        4.3.3 结果与讨论
    4.4 在电加热方面的应用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4.2 实验步骤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7)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时间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4.3 文献引用规范、简称与代称
第二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地区出土织物结构特征
    2.1 出土织物的词源分类
        2.1.1 楚墓遣策分析
        2.1.2 汉墓遣策分析
        2.1.3 遣策词源认知
    2.2 纺织品结构特征
        2.2.1 麻
        2.2.2 绢
        2.2.3 纱与縠
        2.2.4 缣与绨
        2.2.5 绮
        2.2.6 罗
        2.2.7 锦
    2.3 编织物结构特征
        2.3.1 斜编织物
        2.3.2 绞编织物
        2.3.3 斜绞复合织物
        2.3.4 环编织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3.1 荆楚服装等级标识及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3.1.1 荆楚服装的等级标识
        3.1.2 平面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3.1.3 立体图像中的服装形态
    3.2 荆楚服装形制及结构特征
        3.2.1 荆楚袍服形制特点
        3.2.2 袍服结构概述
        3.2.3 内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3.2.4 外袍结构与服用功能
        3.2.5 袍服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
    3.3 荆楚下裳形制与结构特征
        3.3.1 裙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3.3.2 裤装形制与结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织物纹样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4.1 荆楚织绣纹样概述
    4.2 荆楚织物纹样构型
        4.2.1 小菱形纹式样
        4.2.2 大菱形纹式样
        4.2.3 间隔条列式样
        4.2.4 动植物嵌套式样
        4.2.5 散点几何纹式样
    4.3 刺绣工艺
        4.3.1 刺绣工具与痕迹
        4.3.2 打子绣
        4.3.3 锁绣
        4.3.4 纳锦绣
        4.3.5 锦绣与革绣
    4.4 印染工艺
        4.4.1 染色工艺
        4.4.2 印花工艺
    4.5 荆楚织绣纹样文化内涵
        4.5.1 从纹样经营看造物观念
        4.5.2 从纹样母题看习俗信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先秦至汉代荆楚服装配饰特色
    5.1 首饰
        5.1.1 獬冠
        5.1.2 长冠
        5.1.3 武弁
        5.1.4 纱冠
        5.1.5 巾帻
    5.2 发饰
        5.2.1 梳篦
        5.2.2 簪笄
        5.2.3 假发
        5.2.4 发式
    5.3 腰饰
        5.3.1 带钩
        5.3.2 腰带
        5.3.3 熏囊
        5.3.4 佩囊
    5.4 足服
        5.4.1 袜的形制特点
        5.4.2 鞋履形制分类
        5.4.3 鞋履形制演进规律
        5.4.4 鞋履形制变迁成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B:荆楚地区楚汉墓出土织物一览
附录 C:楚汉墓遣策中的织物记载

(8)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2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中的女装样本分析
    2.1 报刊样本分析
        2.1.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概况
        2.1.2 地区报刊样本的选择及说明
    2.2 服饰样本分析
        2.2.1 上海地区
        2.2.2 广东地区
        2.2.3 山东地区
3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化潮流研究
    3.1 兼容并包的上海地区
        3.1.1 款式分析
        3.1.2 面料分析
        3.1.3 配饰分析
        3.1.4 妆发分析
    3.2 大胆新潮的广东地区
        3.2.1 款式分析
        3.2.2 面料分析
        3.2.3 配饰分析
        3.2.4 妆发分析
    3.3 淡雅保守的山东地区
        3.3.1 款式分析
        3.3.2 面料分析
        3.3.3 配饰分析
        3.3.4 妆发分析
4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化潮流的比较
    4.1 女装关注度与时间的关系
        4.1.1 上海地区引导的女装款式
        4.1.2 以山东地区为主的女装面料
        4.1.3 女装配饰与年代的关系
        4.1.4 年代变化与女性妆发关注度比较
    4.2 西方国家影响范围与地域的关系
        4.2.1 受欧美国家影响的女装款式
        4.2.2 受地域影响的女装面料
        4.2.3 女装配饰与影响国家
        4.2.4 女性妆发与影响国家
    4.3 女装偏好与地域分布的关系
        4.3.1 沿海地区女装款式偏好比较
        4.3.2 以棉、丝为主的面料偏好
        4.3.3 各具特色的配饰偏好
5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方化异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社会背景
        5.1.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5.1.2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人文背景
    5.2 女装西化差异影响因素
        5.2.1 服饰政策对服装款式的影响
        5.2.2 服装产业基础与面料行业发展
        5.2.3 女性审美观念与服饰选择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循环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能量耗散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样制备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应力与应变曲线分析
    2.2 经纬向能量演化对比
    2.3 应力松弛时间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2.4 循环应力峰值对能量耗散的影响
3 结论

(10)反复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1.1 试样制备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2.2 最大应变量与最小应变量
    2.3 各循环加载应变与残余应变
    2.4 相对残余变形指数
3 结论

四、麻织物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麻增强复合材料的阻燃处理及性能研究[J]. 韩永良,高风,刘丽妍.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04)
  • [2]植物染料及其在麻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胡靖媛,王春红,才英杰,左恒峰. 印染助剂, 2021(10)
  • [3]中国古代绞经织物结构、技艺与文化研究[D]. 王子琪. 东华大学, 2021(01)
  • [4]VARI工艺下植物纤维渗透性及其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优化研究[D]. 苗冰杰.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樟脑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 胡靖媛. 天津工业大学, 2021(11)
  • [6]基于聚吡咯涂层织物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和电加热元件的研究[D]. 王昱.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7]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D]. 夏添. 江南大学, 2020(04)
  • [8]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D]. 杨佳怡. 东华大学, 2021(01)
  • [9]循环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能量耗散演化规律[J]. 汪泽幸,吴波,李帅,何斌. 纺织学报, 2020(10)
  • [10]反复应力松弛下黄麻织物/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J]. 汪泽幸,吴波,李帅,何斌.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标签:;  ;  ;  ;  ;  

麻面料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